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摘要: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

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资源现状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据Rogner(1997)估计,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其中约40%将是可采出的,即世界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0×1012m3。

按2008年的世界天然气产量计算,仅全球页岩气资源就可以生产60年。

1.1 北美地区以北美加拿大为例:加拿大页岩气资源分布广、层位多,预测页岩气资源量超过28.3×1012m3,其中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泥盆系的页岩气资源量约7.1×1012 m3。

目前,已有多家油气生产商在加拿大西部地区进行页岩气开发试验,2007年该区页岩气产量约8.5×108 m3,其中3口水平井日产量较高(9.9×104~14.2×104 m3)。

然而,美国的页岩气主要发现于中-新生代(D-K) 地层中,其页岩气广泛的商业性开采直到1980年实施了非常规燃料免税政策以后,特别是1981年Mitchell 能源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北部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钻探了第一口页岩气井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页岩气的兴趣。

先后继续对页岩气投入了开发,产量如图1-1所示:2006年,美国页岩气井增至40000余口,页岩气产量达到311×108 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 5.9%,至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气盆地已有密歇根盆地(Antrim页岩)、阿帕拉契亚盆地(Ohio、Marcellus页岩)、伊利诺伊盆地(New Albany 页岩)、沃斯堡盆地(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Lewis页岩)、俄克拉河玛盆地(Woodford页岩)、阿科马盆地(Fayetteville页岩)、威利斯顿盆地(Bakken页岩)等20余个盆地。

湘鄂西寒武系页岩气评价及研究

湘鄂西寒武系页岩气评价及研究

湘鄂西寒武系页岩气评价及研究摘要:湘鄂西寒武系优质页岩勘探开发区域集中于鄂西、桑植-石门地区,在湘鄂西地区的多口井的多个海相地层位获页岩油气显示,揭示了湘鄂西地区泥页岩储层中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现有资料表明,常压井反映出高吸附气占比、高返排、高水平应力差等特征,页岩气井压后普遍低产。

因此需要针对常压页岩气储层开展测井地质综合评价研究,建立湘鄂西常压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

关键词:页岩气;寒武系;电成像;元素测井;TOC;自然伽马能谱0 引言湘鄂西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影响,地层高陡、断层发育等,湘鄂西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

工区储层评价主要面临以下困难:(1)缺乏由点及面的湘鄂西区块寒武系页岩测井岩石物理特征规律性研究,各主要区块间综合对比分析研究较少。

针对寒武系的页岩储层研究较少,缺乏相关的页岩优质储层识别和测井评价研究。

(2)储层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且与含气性关系不明显。

电阻率数值高低,是否与含水饱和度有关,还有待结合试气、岩心分析数据进一步开展研究。

(3)湘鄂西区块纵向页岩层系较多,页岩类型复杂,无标准的解释模型。

目前没有建立湘鄂西寒武系页岩评价体系与解释评价标准。

通过对湘鄂西地区寒武系页岩储层的研究,形成测井评价体系,对本区的页岩气勘探和水平井开发才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出露齐全、连续,且岩石类型多样、化石丰富,是我国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自下而上划分为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和三游洞组。

1 页岩储层识别页岩做为一种烃源岩,其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主要用到下列四种方法来判断页岩发育层段。

1.1 岩心或岩屑识别岩性湘鄂西地区寒武系有利的页岩气层段主要发育于水井沱组下部地层。

根据现场岩心、岩屑的岩性描述,水井沱组主要为呈薄层或块状产出的暗色或黑色细颗粒的沉积岩,它们在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古生物、结构和沉积构造上丰富多样。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BP公司工作的Arkoma 盆地伍德福德页岩气藏,页岩厚度大于50米、TOC大于2%、Ro1.3—1.8%、钙质含量大于20%,由于富含钙质脆性矿物,通过压裂取得了很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由此认识到除硅质含量越高,页岩脆性越大,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形成裂缝外,只要富含脆性矿物的优质烃源岩均是有利的勘探开发目标。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美国48 个州广泛分布了含巨量天然气的高有机质页岩。德克萨斯州初步开采的Barnett 页岩提供了本土48 个州天然气生产总量的6%。分析估计到2011 年底多数的储量增长(50%到60%)将来自非常规的页岩气。 四个新的页岩气(Haynesville,Fayetteville,Marcellus 和Woodford)可采气体总量可能超过15万亿。 对比研究,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海相地层中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是国内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专家初步估计页岩气资源量大约30万亿方。
(4) 同步压裂技术(simo-fracturing)
3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配套技术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5)页岩水平井压裂监测技术
监测的目的: ①掌握人工裂缝的实际几何学特征(高度、长度和方位); ②实时监测压裂过程,对压裂方案进行优化; ③优化新井钻井井位。
2)丛式钻井 可采用底部滑动井架钻丛式井组。每井组3~8口单支水平井,水平井段间距300-400m左右。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井身结构 —主要是三级结构 由于后期加砂压裂,因此对套管及套管头承压能力要求较高,固井质量要好,水泥返高到地面;水平段是套管固井完井。
(2) 易钻桥塞(FastDrill Plug)

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版) 2 0 1 3 年l 1 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 1 0卷 第 3 2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No v . 2 0 1 3 ,Vo 1 . 1 0 N o . 3 2
集 。近 年 来 , 随着 社 会 对 清 洁 能 源 需 求 的 不 断 扩 大 、 天 然 气 价 格 的 不 断 上 涨 、 对 页 岩 气 藏 认 识 的 不 断 深
化 , 页岩 气勘 探 开 发 技 术 正 由北 美 向全球 扩 展 。 页 岩 气 在 非 常 规 天 然 气 中 异 军 突 起 ,成 为 全 球 非 常 规 油
成 功经 验 的基础 上 ,筛选 了 8大关 键地 质 因素对 页岩
表 1 储 层 评 价 内容 及 标 准
关 键 评 价 参 数 总 有 机 碳 含 量 热 成 熟 度 基 本 要 求 T OC >2 , R 。> 1 . 1 ,最 好 处
在 干 气 窗 (R 。 >1 . 3 ) 石 英 或 方 解 石 含 量 黏 土矿 物 含 量 黏 土矿 物 组 成 渗 透 率 含 水饱 和度 泊 松 比 杨 氏模 量 高 伽 马 页岩 厚 度
地 、松 辽盆 地 、渤海 湾盆 地 、柴达 木盆 地 、塔里 木 以及 准 噶尔 盆地 等 。其 中 ,四J i f 盆地是 中国最大 的致 密 地层 天然 气盆 地 ,气量 达 2 . 2 5 ×1 0 m。 『 3 ] ,鄂 尔多斯 盆地 的苏 里格 气 田是 中国面 积最大 的致 密气层 天 然 气气 田。 国内 已探 明 的页岩 气资 源大 部分 位 于 四川 盆地 、塔里 木 盆地 、 以及 鄂尔 多斯 盆地 。 国土 资源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0前言页岩气(Shale Gas)是指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生成并富集在其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以游离、吸附以及溶解状态存在其中,吸附作用是页岩气存在的重要机理之一。

它与常规天然气藏最显著的区别是:它是一个自给的系统,页岩既是气源岩,又是储层和封盖层[1]。

页岩气在全球分布广泛,据统计,页岩气资源量约456万亿立方米,约占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规模开发的两个主要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五大盆地以及加拿大西南部地区。

而美国是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评价系统。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页岩气相关的资源情况、技术开发应用、理论研究、评价测试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1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1.1全球页岩气潜力按2007年美国《石油杂志》的数据,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万亿立方米,超过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36.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如图1)[2]。

2011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世界页岩气资源初步评价报告”,根据Advanced Resourse国际有限公司负责完成的美国以外32个国家的页岩气资源评价以及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总量为187.6万亿立方米。

图1 页岩气全球资源分布情况(1)美国是最早进行页岩气研究与开采的国家,美国是目前探明页岩气资源最多的国家,现已探明近30个页岩气盆地,其中7个高产盆地的页岩气资源量为80.84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18.38万亿立方米[3]。

(2)加拿大紧随美国之后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勘探和开发试验。

加拿大的页岩气资源同样很丰富,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GSUG)初步估计,加拿大页岩气地质储量超过40.7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British Colum-bia 、Alberta 和Saskatchewan 地区,东南部Quebec 、Ontario 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

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
电阻率法是通过测量页岩的电阻率来推算含 气量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由于气体是非导电物质,当页岩中的含气量 增加时,其电阻率会相应升高。通过测量页 岩的电阻率,并与已知的纯固体岩石电阻率 进行比较,可以估算出页岩中的含气量。电 阻率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但精 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类型、温度和压 力等。
液态二氧化碳法
总结词
液态二氧化碳法是一种直接测试页岩含气量的方法,通过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样品中,置换出吸附在 页岩表面的气体,然后测量置换出的气体量。
详细描述
液态二氧化碳法适用于测定页岩中游离气的含量,其原理是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样品中,置换出吸附 在页岩表面的气体,然后通过测量置换出的气体量来计算页岩的含气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 确性,但需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等特殊试剂。
利用气体在固体表面吸附的原理,测定页 岩对天然气的吸附量,从而推算含气量。 该方法适用于低含气量的情况。
02 直接测试技术
解析法
总结词
解析法是一种直接测试页岩含气量的方法,通过加热样品至一定温度,使吸附在页岩表面的气体解析出来,然后 测量解析出的气体量。
详细描述
解析法适用于测定页岩中吸附气的含量,其原理是将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吸附在页岩表面的气体解析出来, 然后通过测量解析出的气体量来计算页岩的含气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测试时间较长,且需要 使用高温炉等设备。
完善实验室测试条件
提高实验室测试环境的模拟程度,以 更接近地层实际情况,提高测试精度。
提升现场测试效率
研发更高效、准确的现场测试设备和 技术,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数据获取 速度。
强化数据分析与处理
加强数据后处理和分析能力,挖掘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勘探和开发提供 更有力的支持。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贵州省盘州地区是我国页岩气的一个重要勘探区域,随着页岩气的成熟技术逐步开发和应用,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主要从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概况、勘探技术、开发现状和难点方面进行综述。

一、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概况盘州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中国近年来兴起的页岩气勘探区域之一。

近年来,盘州地区页岩气勘探不断深入,探明的主要勘探藏区有具有较高勘探前景的光素河口组、鲁沙群、龙山组和寒武系灵岩组等。

据初步估算,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总储量在18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可开发储量估计在200亿立方米以上。

(一)区域勘探技术盘州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第一步需要进行区域勘探,通过以光、电、磁、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获取页岩气区域勘探的地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数据,对探测目标进行划分和识别,在勘探区域内确定合适的勘探方案和区块范围,为后续勘探铺平道路。

(二)岩心采取技术岩心采取技术是页岩气勘探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岩心样品采集、射孔等技术。

岩心样品采集主要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式,将岩层岩心切割下来以获取岩心样品进行分析研究。

射孔技术则是将管柱装在井下进行修孔,将水平井翻转90度,让钻头进入岩层内部,以便获得更多的岩层数据。

(三)测井解释技术测井技术作为页岩气勘探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测井探头获取钻井孔壁和钻孔内的岩层资料,通过分析识别各层位的岩性、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评价勘探区页岩气的物性参数,在进行勘探评判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地面开放试验技术地面开放试验是页岩气开发中的一种技术实践方法。

其主要部分包括钻井、压裂、排水等步骤,是将地下岩石经过打造、冲刷、钻井及压裂等方式,在地面上进行观测和测试,从而获得各种数据和评价参数,为后续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有利的依据。

目前,盘州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已初具规模,该地区已建成4个页岩气试产区,其中铜仁市丹寨县蔡家坡页岩气示范区是盘州地区页岩气最大的产业化试验区,蔡家坡井组合井主漏期压裂试验达到压裂水量1.7×10^4立方米,压裂水压最大为10 MPa。

页岩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页岩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页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页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页岩⽓作为⼀种重要的⾮常规天然⽓,已成为全球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新热点。

本⽂将从页岩⽓概况、形成条件、⽣产现状、技术进展等多⽅⾯探讨了页岩⽓开发的技术可⾏性和经济性,并提出了页岩⽓开发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页岩⽓;⾮常常规油⽓;现状与问题;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Abstract: Shale gas, as an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gas, has become a glob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hot spot.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shale gas situation, forming conditions, production stat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economic behavior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 water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Key words:Shale gas; Very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随着世界对油⽓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应对⽓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要,全球正在由常规油⽓向⾮常规油⽓转化,特别是⾮常规天然⽓(页岩⽓、煤层⽓、致密⽓等)⽇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摘要:页岩含气量是计算原地气量的关键参数,对含气性评价和资源储量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页岩含气量测试方法有现场解吸法、等温吸附法和测井解释法。

本文对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1页岩气与煤层气的异同点页岩气是指位于暗色泥页岩层系中的天然气,以吸附在干酪根和黏土颗粒表面和游离在天然裂缝及粒间孔隙为主要赋存形式。

通常情况下,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暗色页岩在中国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

无论在宏观上的成藏特征、多孔介质类型以及开采方法和技术方面,还是在微观的天然气赋存特征、基质孔隙尺度以及基质吸附气的解吸和流动特征方面,页岩气与煤层气都具有类似性,也有一定的区别,故页岩气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借鉴于开发历史较早的煤层气开采经验。

页岩气和煤层气的赋存方式都为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三类。

对于页岩气来说,吸附气一般介于20%~85%,游离气介于25%~30%,溶解气一般小于0.1%;对于煤层气来说,吸附气一般介于80%~90%,游离气一般介于8%~12%,溶解气一般小于1%。

页岩气和煤层气都属于双孔介质,同时具有基质和裂缝,因储层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页岩气藏的基质孔隙直径一般介于5~1000nm,而煤层气藏的基质孔隙直径一般介于0.4~2960nm,其渗透率都小于1×10-3mD,两者基质特征差别不大。

页岩气藏的裂缝渗透率一般介于0.01~0.1mD,而煤层气藏的裂缝渗透率一般介于0.1~100mD之间。

因此,煤储层的裂缝渗透率明显高于页岩储层,页岩气的开采难度也较大。

2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2.1解吸气量测定方法解吸气量是指岩心装入解吸罐之后解吸出的气体总量。

直接测定含气量的解吸方式有自然解吸和快速解吸两种。

自然解吸耗时长,测定过程中可通过适当提高解吸温度和连续观测,合理而有效地缩短测定周期。

中国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与主要挑战

中国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与主要挑战

油型热解油气
Oil-typepyrolysisoilandgas
油型裂解气
Oil-typecrackedgas
煤型热解气
Coal-typepyrolysisgas
煤型裂解气
Coal-typecrackedgas
包书景(2009年)Bao Shujing(2009)
一、页岩气及其特性
2、页岩气的特征
大区名称
地质资源量 (万亿立方米)
所占比例 (%)
技术可采资源量 (万亿立方米)
所占比例 (%)
上扬子及滇黔桂区
62.56
46.54
9.94
39.62
华北及东北区
26.79
19.93
6.7
26.70
中下扬子及东南区
25.16
18.72
4.64
18.49
西北区
19.9
14.81
3.81
15.19
合计
134.42
美国2011年的页岩油产量为60万桶/日(约3200万吨/年),较2006年增加了4倍 多,主要来自威利斯顿盆地的巴肯页岩油藏。2012年约5000万吨/年。据USGS 主要是Bakken页岩(密西西比系-下石炭统 )、 Eagle Ford页岩 (上白垩统)。 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由2000年的15万桶/日(750万吨/年)增长到2012年的278 万桶/日(约1.39亿吨/年),2013年为360万桶/日(约1.8亿吨/年),据EIA.
0.07
19.0 3
2001
0.11
32.4 7
2002
0.19
52.4 6
2003
0.26
72.8 9
2004 0.31 88.72

浅析页岩气地质调查中钻探施工安全评价——以安徽宿州地区皖埇地1井为例王梅

浅析页岩气地质调查中钻探施工安全评价——以安徽宿州地区皖埇地1井为例王梅

浅析页岩气地质调查中钻探施工安全评价 ——以安徽宿州地区皖埇地1井为例王梅发布时间:2021-11-04T02:27:06.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4期作者: 1井为例王梅[导读] 安徽宿州地区皖埇地1井,是一口在宿南向斜构造布置的页岩气地质调查井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省六安市 237010摘要:,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源自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预算单列项目《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由南京地调中心部署,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组织实施,钻井工程委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完成,测、录井工程委托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完成。

关键词:页岩气;钻探施工;安全评价引言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技术与能源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安全保障技术难度。

地勘单位在钻探施工中,以野外各类地勘生产与科研任务为主,各类潜在危险比较多,如果遇到灾害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因此,地勘单位做好钻探安全评价和管理,对顺利进行地勘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 地勘单位钻探施工的特征涉及点多、线长且范围广。

当前,地质勘探行业涉及范围较广,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着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施工领域逐步多元化。

项目施工地方也经常变动,由省内到省外,甚至其它国家,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地质勘探队伍工作的身影。

因此,安全风险因素多,存在很多安全管理难题。

(2)施工环境差。

地勘工作大多属于野外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环境艰苦。

施工人员部分为临时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地质勘探工艺不了解及安全意识较差,致使现场没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3)由于社会地质工作市场化的逐步深入,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部分项目成本逐步降低,这就会影响地质工作野外施工环境的安全性,2地勘行业主要危害因素地质勘探行业主要危害因素有:自然灾害、作业环境、动物咬伤、中毒、窒息、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车辆、机械及起重伤害等。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写一篇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的报告,600字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是当前能源开采的热门话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先进的技术支持,页岩气勘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们将就页岩气勘探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的报告。

首先,目前,页岩气勘探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熟度。

随着深入研究,人们对页岩气资源,储层特征、聚集性,发育程度以及发育类型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针对研究更深部页岩气资源的技术,如反射地球物理,核磁共振测井,电波地球物理,激光测井等技术也有了较大突破,为开发更深层次的页岩气资源提供了条件。

其次,当前页岩气勘探技术的精度也有所提高。

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采集数据标准化,加强科研技术资源等,领先技术在勘探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加快了勘探技术的精准性,进而为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后,虚拟勘探技术的发展也为页岩气的勘探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虚拟勘探,结合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精细化的分析,更精准的确定页岩气资源的储层特征,从而使大规模的开发成为可能。

总之,当前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熟,应用技术也更加精准,虚拟勘探技术为页岩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预计今后页岩气勘探技术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湖南页岩气资源研究进展与问题

湖南页岩气资源研究进展与问题
查、 MT 大 剖 面 、 MT 面 积 概 详查 、 以及 L OTE M 方
页岩 气 开发利 用 合作 协 议 ; 与华 电集 团共 同 出资 组
建 了“ 湖 南省 页岩 气开 发有 限公 司 ” ( 华 电控 股 ) 。
1 . 2 . 2 承担 科研 项 目
法实 验等 方 面 的工 作 , 获得 了丰 富 的勘 探 资料 , 为湖 南 省 页岩气 的勘探 开发 提供 了一定 的基 础 。
师, 现 任 湖 南省 煤 炭地 质 勘 查 院 院长 , 主 要 从 事 煤 田地 质 勘查 及 页岩 气 研 究 工作 。
所、 江汉 物探处 以及 原地 矿部 中石油 、 中石化 等单位
第 3期
何 红 生 ,等 :湖 南 页 岩 气 资 源研 究 进 展 与 问 题
先后 完成 了包 括地 质大 剖 面 、 地 面地 质面 积详查 、 遥 感卫 星解译 、 重磁 力 大 剖 面 、 重 力 面积 详 查 、 地 震 概
湖南 经历 了近 6 O年 的能 源地质 ( 煤炭、 石油、 天 然气 等 ) 调查 与勘探 工作 , 已在 该地 区完成 了一 些勘
探工 作 , 获得 了一些 勘探 资料 , 为湖南 页岩 气 的勘探
开发 提供 了宝 贵 的基 础 。近 年 来 , 湖 南 省 在煤 层 气
和 页岩气 资源调 查 方 面 开展 了一 系列 的工 作 , 取 得
H E Ho ng — s he ng, H E Da - f a n g, LI Zh i — n e ng
( Th e S u r v e y Ac a d e my o f C o a l Ge o l o g y i n Hu n a n , Ch a n g s h a 4 1 0 0 1 4, C h i n a )

浅谈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_王万合

浅谈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_王万合

科技·探索·争鸣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序言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游离或溶解状态赋存于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特点是页岩既是源岩,又是储层和封盖层。

在埋藏温度升高或有细菌侵入时,泥页岩中的有机质,甚至包括已生成的液态烃,就裂解或降解成气态烃,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页岩气藏[1]。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经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1地震勘探技术目前,国内已陆续开展了部分地区的页岩气地震勘探试验,如对施工观测系统选择的试验等,获得了一些原始地震数据以及时间剖面,根据剖面相位、波组特征分析,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就页岩气地震勘探而言,若想解决好反射波(组)与页岩层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井位布设和后期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研究。

1.1构造情况对于页岩,其本身即是生气场所也是重要的盖层,在构造转折带、地应力相对集中带以及褶皱-断裂发育带,通常是页岩气富集的重要场所。

在这些地区,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能够为页岩气提供大量的储集空间。

成藏之后发生的构造运动也能诱发页岩裂缝的发育,也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但这可能会破坏页岩本身作为盖层的部分[2],若是通过运移机制进入页岩外部的储集层,则外部储集层构造特征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地震勘探技术以物性差异(波阻抗差异)为基础,是一种探测构造最有效、经济的地球物理方法。

因此,通过地震勘探技术探明勘探区内的构造情况,再根据页岩气的沉积储层预测,可有效获得区内页岩气有利区。

1.2储层标定储层的标定是确定页岩层段的主要手段,但前提是勘探区内必须有已知的页岩气勘探孔,通过钻井揭露的页岩层段情况,结合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对地质主要层位进行标定,从而获得区内不同时代地层反射波(组)特征,根据该特征可实现对全区页岩层段的波组追踪,从而为后期确定储层的厚度、埋深及属性提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

国内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

发过 程 中一般 需要 进行 人工 压裂 。
( )主要 发育 微孔 一纳 米级孔 隙 , 中以 纳米 2 其 级孔 隙为 主 , 比表 面 积大 , 增加 吸 附气 的含 其 可
量。
层气 主 要 以吸 附气为 主 , 页岩气 除 了具有 吸 附气 而 之外 , 包含 了游 离气 及少 量 的溶解 气 还 ; 缘 根 气最 大 的特 征 在 于其 “ 水 倒 置 ” 关 系 , 根 缘 气 的 且 气在 成藏 过程 中需 要有 排烃 过程 , 只是一 般储 层 与 源岩 相邻 , 移距 离很 短 ¨ 运 。
要成 果 。
在 国内应将 页岩 气 称之 为泥 页岩气 , 更加 准确 。 才
2 成 藏机理
2 1 成藏 过程 分 析 . 烃 源 岩 中的有 机质 经过 一 系列 的热演化 过程 ,
形 成 大量 油气 , 在 各 种 动力 作 用 下 向外 排 出 , 并 在 邻 近 的渗 透性 地层 中运 移 、 聚集成 藏 。 由于排烃 作 用有 限 , 不是 所 有 的 烃类 都 能及 时 排 出 , 终 残 并 最 留下来 的部分在 合 适 的地 质 条 件 下就 可 能 聚 集 成 藏 , 成 页 岩 气 资 源 j 泥 页 岩 既 是 烃 源 岩 又 是 形 。 储 集层 , 页岩气 在成 藏过 程 中无运 移或 只有 很短 的 运移 , 有 典 型 的过 渡 性 成藏 机 理 , 自生 、 具 即 自储 、 自封 闭 的成 藏模 式 f 。页 岩 气 藏不 以 常规 圈 闭 的 4 ] 形 式存 在 , 成 藏 上 具 有 隐 蔽 性 J 在 。页 岩 气 生 成
簟 ' ● 簟1 9 期
2 1 年2 02 月
文 章 编 号 :10 0 6—63 ( 0 2 O 0 0 5 5 2 1 ) 1— 0 9—0 8

页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页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页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前言页岩气是当今油气藏勘探的前沿领域,也是新近石油地质研究的热门课题。

有的学者甚至用“炙手可热”来形容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热潮。

美国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已完全商业化运作,其勘探开发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除加拿大外,中国及其他国家才刚刚起步,下面简单回顾一下美国页岩气历史,美国第一口商业性页岩气井是由WiliamHart于1825年在纽约弗雷多尼亚开钻,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口商业性页岩气井,位于泥盆纪页岩中,197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实施页岩气工程(EGSP),开始了大量的地质评价工作和钻探工作,1981年,Barnett页岩第一口发现井开钻,并注入CO2、N2聚合物流体,1991年,在Barnett页岩中钻探第一口水平井,1997年,聚合物注入持续减少,而首次采用水力压裂造缝,1998年Devon能源公司在特克萨斯东部试用压裂技术,2001年首次运用微震作构造裂缝图,2003年,Barnett页岩页岩气获得成功,这得益于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

2003年,实施了穿过Marcellus 页岩至志留系地层的钻探,未取得有效成果,但表明Marcellus很有希望,果然在2004年,Marcellus页岩取得圆满成功,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

据分析中国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中国对页岩气的勘探研究也在逐步展开。

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均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长,据专家估计,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10年后我国对油气的年消费将由目前的4亿多吨增加到6--8亿吨,油气进口的大幅提高存在诸多风险,因此,要做好立足国内的充分准备,而依靠常规油气藏的勘探难以满足需求,非常规油气特别是煤层气、页岩气的勘探将会日益重要,2009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已经突破1000亿方,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寻找页岩气的信心。

页岩气测井评价研究——以川东南海相地层为例

页岩气测井评价研究——以川东南海相地层为例

位、 自然伽 马 、 度 以及井 径 测 井 都 可 以反 映 地下 密
岩性 的变化 , 可判 断 出泥页岩段 。 均 I 2 孔隙 度预测 .
当得 到泥 页岩 地 层 含 水饱 和度 5 , 后 可得 含
气饱 和度 S =1 。 —5
1 4 游 离气 含量确 定 .
由于泥页岩的压实作用 , 孔隙度普遍偏低 , 可
要与泥页岩孔隙、 含气饱和度等因素有关, 吸附态天
然气与泥页岩 的有机碳 含量高低有关 , 。 而不 同的 测井 曲线及其组合可 以得出包 括泥页岩孔 隙、 含气饱 针对 页岩气 母 岩 , 定孔 隙空 间 中不存 在 油 , 假
只存 在气 、 两相 流体 , 水 可采 用 阿 尔 奇经 验 公式 计算 含水 饱和 度 :
自的模 型系数 。 2 2 页岩 吸 附气含 量计 算 .
数 ; 电阻率 , ・ 其 中 z为常数 项 , 对不 同 尺为 n m; 针
式 中 : 为气体 物质 的摩 尔质 量 , o; / 7 , m lp为气 态 物质 的密度 ,/m ; gc V为气 体 体 积 ,m ; 为 气 体分 子 c M
和度、 有机碳含量等相关信息。本文利用测井曲线的
基本原理 , 得页岩 游离气 含量 和吸 附气 含量 , 现 求 实 页岩气 的测井评价 , 为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
S  ̄ b 咖 R = / R / a
() 2
1 页岩游离气含量的测井评价
1 1 泥页岩识 别 .
式 中 : 为泥 页岩 含 水饱 和度 , ; 为泥 页 岩 中 s % R 水 电阻率 , ・n 为 泥 页岩 总 孔 隙 度 , ; n i; % R 为
质量 ,/ lp g mo; 为 地 面状 态 下 的 压 力 , a V 为 常 P ;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

贵州省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进展贵州省盘州地区作为中国页岩气资源富集区之一,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对盘州地区页岩气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潜力评价、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页岩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盘州地区页岩气地质特征研究盘州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地块西南缘、元江断裂带南段,地处贵州页岩气富集区核心区域。

近年来,针对盘州地区页岩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地质构造与沉积特征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岩心分析,揭示了盘州地区的地质构造体系、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沉积环境特征。

研究发现,盘州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环境多样,页岩气资源富集条件良好。

在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实验室分析等手段,详细描述了盘州地区页岩气的储层特征。

研究表明,盘州地区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储层孔隙率、渗透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储集条件。

在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方面,研究人员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评价了盘州地区页岩气的成藏条件。

研究认为,盘州地区受构造、地层、热液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了较好的页岩气富集条件,具有较高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针对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开展了多层次、多方法的评价研究。

通过地震勘探、钻井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获取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并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量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地质统计学方法等手段,对盘州地区页岩气的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富集模式等重要信息。

研究表明,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呈现出集中分布、富集程度高的特点。

针对盘州地区页岩气资源的可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优先开发区块和勘探目标,为后续的页岩气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页岩气实验分析测试技术规程

页岩气实验分析测试技术规程
物性分析
通过压力-体积-温度实验,测定页岩气的密度、粘 度、压缩性等物性参数。
热解分析
在加热条件下,对页岩气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其 热解规律和产物分布。
实验分析测试设备
气体分析仪器
用于对页岩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压力-体积-温度实验装置
用于测定页岩气的物性参数,如密度、粘度、压缩性等。
热解实验装置
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加强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 间比对,提高实验分析测试
水平。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页 岩气储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对 技术规程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规程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技术规程将进一步完善和更新, 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用于对页岩气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其热解规律和产物分布。
03 页岩气实验分析测试数据 处理
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收集
收集实验过程中产生 的所有数据,确保数 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筛选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 筛选出需要进行分析 的有效数据。
数据预处理
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 清洗、整理和转换, 使其满足分析要求。
背景
随着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在页岩气研 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测试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页岩气实验分析测试技术规程至 关重要。
实验分析测试的重要性
资源评估
技术进步
通过实验分析测试,可以对页岩气资 源进行准确的评估,了解其储量和品 质,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 方法,对数据进行深 入挖掘和分析。
结果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研究进展丁安徐 李小越 蔡 潇 陈 磊 吴艳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7摘 要:页岩气地质评价中的总有机碳、热成熟度及有机质类型、含气量、孔隙度、矿物组成及裂缝发育程度等诸多参数需要通过实验测试来获取,而常规油气的实验测试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页岩气。

调查了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现状,将其划分为含气性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岩石物性分析、岩石学分析、岩石力学分析等五大类,论述了页岩气实验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参考测试标准。

研究表明,页岩气实验测试技术将向微观发展,从纳米级甚至原子级来研究泥页岩中的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状态。

但中国页岩气实验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因此亟需建立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实验技术体系。

关键词: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技术;测试标准;孔隙结构DOI: 10.3969/j.issn.1006-5539.2014.02.013收稿日期:2013-11-28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导项目“页岩气含气量测试技术方法研究”(34600012-11-Z-ZC0613-19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科技项目“页岩气关键实验技术研究”(HDF/KJ 2011-01)作者简介:丁安徐(1982-),男,重庆开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实验地质研究。

0 前言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

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1-2]。

页岩气在成藏机理上既具有吸附、游离、水溶等多重特征,又具有自生、自储、自保、储层致密等特点[3-4]。

页岩气地质评价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总有机碳、热成熟度及有机质类型、含气量、孔隙度、矿物组成及裂缝发育程度等。

无论是页岩气的选区评价、储量计算或开发阶段,页岩气实验测试技术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常规油气的实验测试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页岩气。

前人对页岩气实验测试技术进行了梳理[5-7],但在页岩孔隙结构分析技术等方面不够完善,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和测试经验对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技术系列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1 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分类李玉喜等人[8]、胡昌蓬等人[9]归纳了页岩气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中含气量、总有机碳、成熟度、孔隙度、渗透率、矿物组成等参数都是采用实验技术手段获取。

北美的页岩实验测试技术发展相对完善,如Weatherford、Corelab、Schlumberger 等公司,但各公司的实验体系分类不同,主要有气体评价、地球化学、常规岩芯分析、特殊岩芯分析、岩石学等几大类。

国内学者将页岩气评价总结为生气能力、储气能力和易开采性三大方面[10],包括气体组分、含气量、等温吸附、岩石学、地球化学、致密岩石专项分析等六类。

由于页岩气的特殊性,其研究内容不同于其他油气资源,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应是岩石物性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划分为含气性、地球化学、岩石物性、岩石学、岩石力学等五大类,分析项目见表1。

表1 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分析项目2 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2.1 含气性分析2.1.1 含气量含气量是页岩含气性评价、储量预测的关键参数。

按赋存状态分,页岩气包括游离气、吸附气和溶解气[11-12]。

按测定过程分,页岩气包括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13-15]。

在页岩纳米级孔喉中,即使改变温压条件,气体也仅能以分子或分子团的状态进行扩散[16]。

利用解吸法得到的实测页岩含气量既有吸附气也有游离气[17-18]。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解吸法测定页岩含气量,包括损失气量、解吸气量和残余气量。

在行业标准SY/ T 6940-2013《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发布前,含气量测定一直参考煤层气标准GB/T19559-2008和ASTM D 7569-2010,不同的是实验温度采用两阶解吸法,前3 h 为钻井液循环温度,3 h后为地层温度。

含气量测定关键在于损失气量计算,通常采用美国矿务局USBM法直线回归来估算,尽量避免或少用不稳定数据点来计算。

唐颖等人及Shtepani E等人提出利用直线回归与多项式回归的加权平均或者采用非线性回归来计算损失气量。

李玉喜等人则建议二次取心确定解吸气含量。

由于损失气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游离气,王飞宇等人[19]提出了根据流体饱和度计算游离气与溶解气的算法。

2.1.2 等温吸附等温吸附实验是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获得等温吸附曲线,并根据 Langmuir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计算出表征页岩对气体吸附特性的Langmuir 体积和Langmuir 压力。

目前尚无页岩的实验标准,将页岩粉碎后参考煤的等温吸附实验方法进行测试[20-21],但其适用性值得商榷,同时尚不能确定Langmuir理论是否适用于页岩的含气性评价[22-23]。

等温吸附实验方法主要有重量法[24-25]和容量法(体积法)[26],采用平衡水饱和的湿样容量法参考GB/T19560-2008,采用抽真空干燥的干样容量法参考SY/T 6132-1995。

2.1.3 气体组分及同位素气体组分对页岩气开发的经济评价十分重要,甲烷同位素数据可用于页岩气成因、来源、储层连续性及区域分布等研究。

气样在含气量测定过程中采用排饱和盐水直接法采集。

气体组分分析参考GB/T 13610-2003,甲烷同位素分析参考GB/T 18340.2-2010。

2.2 地球化学分析2.2.1 总有机碳总有机碳测试有碳硫测定法、燃烧法、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法以及氯仿沥青“A”测定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碳硫测定法。

GB/T19145-2003中用稀盐酸将样品的无机碳去除后,将样品置于1 200℃的O2流中燃烧,以红外检测器检测其总有机碳含量。

岩石热解报告中的有机碳含量为600℃下燃烧后计算得到[27],与总有机碳含量并非同一概念,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2.2.2 热成熟度岩石热解参数、镜质组反射率、可溶物抽提物的化学组成特征、干酪根自由基含量及时间温度指数等都可用来表征烃源岩的热成熟度。

岩石热解分析参考GB/T 18602-2001,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参考SY/T 5124-2012。

镜质体主要存在于泥盆纪之后的沉积层中,泥盆纪之前的海相地层中很难找到,通常将海相镜质组反射率换算成等效“陆相”镜质组反射率[28]。

2.2.3 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类型评价的指标及技术很多,包括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干酪根元素比、岩石热解分析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等,应用最多的是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29],鉴定参考SY/T 5125-1996。

干酪根镜鉴时,应将干酪根薄片和全岩光片结合使用,最好使用光薄片相互验证。

2.3 岩石物性分析2.3.1 孔隙度与渗透率孔隙度大小直接控制着游离气的含量,渗透率则是判断页岩气是否具有开发经济价值的重要参数。

孔隙度测试有波义尔定律双室法、压汞、气体吸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方法。

页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国外最常用的是美国天然气研究协会(Gas ResearchInstitute)研发的 GRI法[30-32],利用Dean-Stark法抽提得到饱和度,根据颗粒密度与块体密度计算孔隙度,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测试岩心渗透率和基质渗透率。

此外,Cui X等人[33]提出了一种以波义耳定律为基础,根据气体比重关系来测试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邹才能等人[16]提出用孔隙“连通率”,即纳米级孔喉的连通程度来表示渗透能力。

2.3.2 孔隙结构孔隙系统是页岩气储层的重要评价参数,可以运用X射线成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或者扫描声学显微镜(SAM)研究页岩微观结构[34]。

页岩遇水易膨胀和改变物性,目前常用氩离子抛光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

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可以直观描述页岩孔隙的几何形态、连通性和充填情况,统计孔隙密度和优势方向等,其观察孔径下限为2 nm[35-36]。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分辨率一般优于2 nm[37]。

Curtis M E 等人[38]利用FIB-SEM得到了500张厚度10 nm的页岩切片图像,组合了三维多孔介质模型。

原子力显微镜(AFM)不受观察环境的限制,分辨率为1 nm,扫描范围为0~50μm[39]。

Javadpour F等人[40]首次运用AFM对纳米孔吼的气体流动开展了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在油气藏评价的应用与研究也日益增多[41]。

邹才能等人[42]采用X光成像Nano-CT系统,揭示了页岩纳米级三维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最高分辨率达50nm,该技术能有效表征页岩内部纳米孔的孔径大小、形状、变化规律及孔隙率等。

2.3.3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SEM虽可直接观察纳米级孔隙,但在测定孔径分布时统计代表性较差。

压汞法与气体吸附法可测得页岩的孔径大小分布,有效表征页岩的非均质性。

压汞法参考SY/T 5346-2005,其探测上限为1 mm;气体吸附法参考GB/T 19587-2004和SY/T 6154-1995,其探测下限为0.35 nm,二者联合应用可以表征微孔到大孔范围的孔径分布[43]。

由于方法的假设与理论模型不同,重叠部分的符合度不是很高,预热也可能造成部分原生孔裂隙结构被破坏[36]。

2.3.4 核磁共振参数孔隙内流体的弛豫时间和平均孔径相互对应,利用T2弛豫时间分布可以评价孔隙大小及孔径分布。

与渗透率相比,可动流体百分数能更好地评价页岩气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44]。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参考SY/T 6490-2007,该技术在页岩气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孙军昌等人[45]结合气水离心等技术标定了页岩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平均值为8.29 ms。

2.4 岩石学分析2.4.1 薄片鉴定页岩纹层发育,富含有机质、黏土矿物、硅质及碳酸盐矿物等,与普通泥岩具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尚无页岩专属的鉴定标准,页岩薄片鉴定仍参考SY/T 5368-2000。

针对传统岩石薄片鉴定中肉眼观察定量困难和主观性强等问题,叶润青等人[46]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岩石图像矿物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2.4.2 X射线衍射全岩和黏土矿物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XRD)是鉴定、分析和测量固态物质物相的一种基本方法,测试参考SY/T 5163-2010。

XRD能对岩石矿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可以测定页岩中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等矿物的含量[47],给出岩石的矿物组成,这对页岩气的地质评价和压裂选层极为重要。

2.5 岩石力学分析页岩气开发需要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岩石力学性质也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