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国际主义”的方法论辨析

合集下载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

223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作者简介:陈越,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力年,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陈越 王力年(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国际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

它既可以从普遍适用的共性维度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从个性维度来有针对性地分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 新型国际关系 合作共赢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223-02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国第一次对国际关系进行创造性的明确界定,就是在新时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各个国际行为体之间秉承着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领域进行交往互动的关系。

一、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共性维度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的思想体系。

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共性维度,又有针对不同国际行为体采取的独特的处理方式。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新型国际关系的共性维度。

(一)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作为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成为中国处理与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关系的内涵需要不断创新。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大会”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1]同时,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新时代的新看法,就是要坚持主权平等、坚持共同安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包容互鉴、坚持公平正义。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个 国家都拥有平等 的主权 , 国际体系中缺乏相应 的政治制度 ; 国际政治 的其他现象都是从这一特 征中派生出来 的。他从国内和国际二分法的类比
角度说 明了国内政治体 系和 国际政 治体系 的区 别 , 而 得出 国际 政 治 的无 政府 性 结论 。 从 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家必须追求最大限度的 安全 . 从而导致寻求更多的权力 , 这样势必带来其 他 国家的不安全感 , 最终升级为冲突或 战争。国 际冲突主要源 自于 国际政治权力分 配 的此消彼 长, 即均势的崩溃和重构引发了国际冲突。例如 ,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正是来源于美苏双方的不安 全感 以及力量对 比。因为权力资源的稀缺性 , 没 有中央权威机构可 以限制对 主权利益的追求 , 一 个 超 国家 的世 界 政 府 就 不 可 能 出现 , 成 国际 体 构 系的单位仍 然是 国家 , 国家体系 中的这种无 政 “ 府状态使 得每个 国家 在与另一个 国家发生 争端 时, 必须努力实现 自身的利益和 目标 , 并且要根据 自身的情况作 出判断 , 采取行动。这就使包括 战
作者简介 : 侯
立 (9 8一) 女 , 18 , 湖北黄 冈人 , 中师范大学 国际政治专业硕 士生 。 华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之间因利
工 明确 , 由于各行为体之间是平行关 系——每 但
益争夺 、 观念分歧 、 荣誉竞争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 致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对抗 的状态。由于国际社


新 现 实主 义理 论视 角—— 无 政 府状 态
新现实 主义 的代 表 人 物 肯 尼 斯 ・华 尔 兹 ( ent Waz 认 为 “ 家 之 间 , 如 在 人 与 人 Kne l) h t 国 正
之间一样 , 无政府状态 , 或者说没有政府的状态 , 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 的。 [(3 也就意味 ” ]1) 3 P6 着, 根据华尔兹的理论 , 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 无政府状态。他指 出, 结构指系统 的构成单位的 排 列方 式 、 国内政 治 中存 在等 级关 系 , 各政 治单 位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容探究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强调要坚持和平发展这一基本国策,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和平、合作、发展新理念。

第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提出,要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利益紧密相连,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
挑战,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作出贡献。

坚持合作共赢。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强调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各国只有相互合作,才
能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将继续支持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包容,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
普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第四,增强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增强
中国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将加强同各国的互利合作,积极
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对国际新秩序的看法

对国际新秩序的看法

随着迈入新世纪,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地加深,而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日益的强烈。

因此世界需要一定的国际新秩序来维持世界的运作,而国际新秩序是相对于国际旧秩序而言的。

国际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由少数大国按照发达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

战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

国际旧秩序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基本特征。

它包括国际政治旧秩序和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具体表现是:在国际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大国、强国依仗优势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炮舰政策”,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别国内政,践踏他国主权,追求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权力。

它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具体表现是: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技术转让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等。

它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而国际新秩序则是要求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但在我看来,国际新秩序并非朝夕间能建立的,至少对现在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世界霸权主义依旧存在,弱国小国也往往处于被动和受人摆布局面。

正如前段时间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事,起初这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冲突,但随着冲突的加剧,欧美列强的利益逐渐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于是欧美等国便通过联合国的议案,为干涉和介入利比亚战事打上合法的烙印,从而颠覆利比亚的政权,以便从中获取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却打着维护和平和帮助利比亚人民的旗号。

由此可见,世界霸权主义依旧存在,而霸权主义的存在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大障碍之一。

除此以外,经济,政治上也有诸多的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阻碍。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问题的大量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局势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结论已不能原封不动地加以套用,但是,他们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国际问题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从整体全局角度出发,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国际问题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全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整体。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它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各自的国界,在全世界引起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开辟了一个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时代。

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本身有详尽深入的研究,对其国内的后果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敏锐地注意到了它们的国际反响、它们的全球政治意义,而不是局限于英法革命本身来衡量它们的得失。

马克思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它们不是某一个国家中某一个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而是宣告了一个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诞生。

马克思把这两次革命提到历史时代的高度来加以评价:“1648年的革命是十七世纪对十六世纪的革命,1789年的革命是十八世纪对十七世纪的胜利。

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1]马克思在论述1848年革命期间某些重要国家革命运动的成败时,也是从整个欧洲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他把巴黎六月起义的失败称之为“欧洲悲剧”的第一幕,把维也纳十月起义的失败称为第二幕,而把普鲁士十二月政变称为这个悲剧的第三幕。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某些重要国家革命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革命的兴衰。

马克思在《意大利的革命运动》、《革命运动》等文章中,一再回顾了法国无产阶级的六月失败,把它看作是整个欧洲革命和反革命围绕着旋转的轴心。

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

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

博弈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方法论上的启示博弈论概说所谓“博弈”(Game),是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它不仅包括扑克、桥牌等游戏,也包含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合作和冲突现象。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研究的核心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原始思想萌芽于2000多年前,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都充满了博弈的案例。

“田忌与齐王赛马”就是我国耳熟能详的博弈实例之一,但这不过是博弈思想的雏形,现代意义上的博弈论则是20世纪的贡献了。

一般认为,1944年同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发表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提出合作博弈的基本模型,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开始。

50年代,博弈论巨匠辈出,纳什(Nash)提出了非合作博弈论,塔科尔(Tucker)定义了“囚徒困境”,从而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基石。

60后代,泽尔腾(Selten)将纳什均衡引入动态分析,创立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则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随后出现了不完全信息博弈论。

至此,博弈论的理论构架基本完成。

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参与人能否在行为时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达成则是合作博弈;反之,不能强制他方遵守协议,各参与人只能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则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我们谈到的博弈多指非合作博弈。

博弈有两种划分:从参与人出场的先后顺序来看,博弈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

静态博弈指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非同时行动但对前者行动一无所知;动态博弈指参与人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选择。

赫鲁晓夫时期的新国际主义转向研究

赫鲁晓夫时期的新国际主义转向研究

赫鲁晓夫时期的新国际主义转向研究在赫鲁晓夫时期,前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在许多方面脱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向一种新的形式转变,显示出了向新国际主义转化的取向。

在理论和实践上,赫鲁晓夫都取得了向新国际主义转向的部分成就,但是由于时代条件和客观环境限制,成果有限。

虽然前苏联已经解体,但对其历史轨迹的研究,尤其是转折性变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发现更多寻找历史规律的线索。

标签:赫鲁晓夫国际主义新国际主义“三和路线”一、新国际主义的概念与内涵新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在新时代的转换形式,国内的新国际主义研究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本土意味,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是实践新国际主义的主要主体,也聚集了大量丰富鲜活的素材。

一些学者大胆对新国际主义有别于国际主义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分析梳理。

唐志君认为新国际主义就是淡化意识形态纷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抗,通过参与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及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在民族利益、自尊与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间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合作与共赢。

[1]郭树勇教授认为邓小平的新国际主义在外交上摒弃了毛泽东时代的斗争性外交和世界革命领导中心的理论,将国家利益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一种务实的国际主义。

[2]秦亚青和朱利群老师认为新国际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国际主义,加入国际体系与国际制度、寻求合作共赢、参与建构地区共同体,是新国际主义的基本理念。

[3]可见,不论是从国际主义再审视角度去解读传统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发生的转变还是从新国际主义角度去立意,研究新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选择,学者们都发现了时代转变背后世界各国利益交织、相互依赖加强背景下适应国家发展规律的推陈出新。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国际环境仔细考察赫鲁晓夫时期国际环境的诸多特点,我们也许能够找到赫鲁晓夫对外政治决策的合理性因素。

赫鲁晓夫时期的国际环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调整,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大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理论硬核是核心概念加主要逻辑,主要逻辑是核心概念对主要问题的回答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学派是第二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的产物,它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

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兴起。

他在书中提出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

因此肯尼斯·华尔兹成为新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新现实主义也成为结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一、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秦亚青)三项内容构成了新现实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柱,即: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行为体的意义、影响国际行为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前两个因素是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共有的假定,但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和阐述;第三个则是新现实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都是权力。

WALTZ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国内社会是等级体系,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体系,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是等同关系,每个单位的功能相似,不存在世界权威或政府。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虽然面临威胁,但是还没有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因此国家及其主权者并没有建立某种世界政府的迫切感。

——无政府状态还会带来国家间普遍缺乏互信,信息不透明和囚徒困境,从而阻止各个国家合作的意愿。

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冲突、暴力和战争难以根除。

因此国际体系只能是自助体系,而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增强国力。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环节:自私的人性,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以及自助的体系单位---国家。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第3l卷第2期2011年4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V o1.31No.2Apr.2011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侯立(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国际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国际关系学者探讨的首要问题,也是理解国际政治的关键.三大国际政治理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于其根源的解释也是争论不断.新现实主义把国际突的发生归结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新自由主义认为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而建构主义则解释为身份认同.三大流派的解释不尽相同,所以本文认为需要综合三者的观点,以深刻和全面地理解国际冲突的根源.关键词: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1)02—138-03收稿日期:2011-02-27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2.42作者简介:侯立(1988一),女,湖北黄冈人,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国际冲突是指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之间因利益争夺,观念分歧,荣誉竞争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对抗的状态.由于国际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益纷争,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国家荣誉和优势国际地位的争夺,国际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㈣据统计,从公元前3600年至2O世纪8O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超过14500场战争,其中只有292年是和平的年份,战争总共造成了约35亿人的死亡.[2](P129)最近,朝鲜半岛发生延坪岛炮击事件,这说明即使是在冷战结束后, 冲突仍旧是人类社会的常态.那么,国际冲突的根源是什么?本文从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等不同理论视角予以分析,有利于今后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把握国际冲突的根源以及提出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一,新现实主义理论视角——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Waltz)认为"国家之间,正如在人与人之间一样,无政府状态,或者说没有政府的状态,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的."[3](P136)也就意味着,根据华尔兹的理论,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政府状态.他指出,结构指系统的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国内政治中存在等级关系,各政治单位根据其拥有的权力或发挥的功能而相互区别,分工明确,但由于各行为体之间是平行关系——每个国家都拥有平等的主权,国际体系中缺乏相应的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的其他现象都是从这一特征中派生出来的.他从国内和国际二分法的类比角度说明了国内政治体系和国际政治体系的区别,从而得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结论.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家必须追求最大限度的安全.从而导致寻求更多的权力,这样势必带来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最终升级为冲突或战争.国际冲突主要源自于国际政治权力分配的此消彼长,即均势的崩溃和重构引发了国际冲突.例如,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正是来源于美苏双方的不安全感以及力量对比.因为权力资源的稀缺性,没有中央权威机构可以限制对主权利益的追求,一个超国家的世界政府就不可能出现,构成国际体系的单位仍然是国家,"国家体系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使得每个国家在与另一个国家发生争端时,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并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判断,采取行动.这就使包括战争在内的冲突重复出现变得不可避免,也使得战争与其成为国家体系的正常特征."[4】(眦)二,新自由主义理论视角——相互依赖与现实主义学派"国家中心"(thestate—cen.tric)的观点争锋相对,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全球相互依赖"(globalinterdependent),两位最有影响第2期侯立: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的新自由主义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0. Keohane)和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跨国交往,世界正在变小——国际相互依赖的深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范式显然不适应处于变化中的世界政治.那么,既然相互依赖已经普遍存在,这是否意味着国际冲突从此将会消失呢?许多相互依赖的鼓吹者声称"民族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将不复在",正好相反,作者认为相互依赖的发展并没有使国际冲突消失, 冲突会采取新的形式,甚至可能增强.J(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两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保护主义纷纷抬头,造成了原本"互通有无"的经济体之间的摩擦,其典型案例便是美国为转嫁国内债务危机,在2010年底实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造成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通胀压力,从而导致新一轮的金融,贸易摩擦.关于国际冲突继续存在的问题,基欧汉和奈认为"相互依赖即彼此相依赖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Es](P4)这是他们对相互依赖所下的定义.这实际上就表明:首先,相互依赖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纯粹依赖,由于相互依赖限制自主权,相互依赖关系总是与代价相关,一方行为体付出代价的结果有可能是另一行为体直接或者有意强加所致,加上所获得的收益不可能总是平等的分配,因此相互依赖并不总是"互利的".其次,相互依赖具有非对称性,依赖性较小的行为体常常将相互依赖视为一种权力来源,在某问题上讨价还价甚至借此影响其他问题.最后,"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赖的根本特征,敏感性指的是行为者在试图改变局面而作政策调整之前所具有的承受外部强加代价影响的程度,而脆弱性则指行为体因外部事件所强加的代价而受损失的程度,甚至包括政策变化后的情况,它反映了行为体权力资源和调动权力资源以适应环境的水平.由手相互依赖成本一收益的不可预见性,作者更为强调脆弱性对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影响,"在向行为体提供权力资源方面,脆弱性相互依赖的重要性大于敏感性相互依赖."[5】(n'而正是脆弱性大大增加了相互依赖的风险性,因此可能导致冲突的产生例如,1940—1941年美国利用日本的脆弱性,对其实施经济禁运,日本对此进行军事反击,突袭珍珠港和菲律宾.所以,正是相互依赖具有这些特性——与代价相关,非对称性以及脆弱性,使得国际冲突即使是在国际相互依赖加深的背景下仍然不会消失, 甚至会呈现上升趋势.三,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共有观念建构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者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观念的世界,它包含了行为者对其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学派强调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进一步解释到,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是知识的分配,是一种文化,是通过主体问的实践活动而产生认知后架构起来的. 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对行为体来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共有观念(sharedideas)——即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J(n'共有观念能建构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当主体间期望行为体具有高度的信任缺失,使它们总是对对方的动机和意图作出最坏的估计,那么,一旦一方增加军备,另一方势必感到威胁,结果就是安全困境.从另一方面来说,安全共同体则是全然不同的社会性结构:行为体的共有知识使它们有着高度的相互信任,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但是它们都相信可以通过和平途径予以解决,结果就是安全共同体.-6J('例如,在核武器问题上情况就是如此,英国拥有核武器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美国肯定认为前者不是威胁而后者则是,并因而会采取不同的政策.因此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上升到体系层次,温特认为国际体系的特性与无政府状态没有必然关系,"无政府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体系结构,是国际体系中行为者互动的结果.不同的初始行为,通过互应机制,就可以产生不同特征的无政府状态."【8J(根据国家之间互动性质的不同,可能导致多种无政府文化.温特论证了三种不同的国际体系文化:霍布斯无政府文化, 洛克无政府文化和康德无政府文化.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互为敌人为特征,那么就会建构一种霍布斯文化;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一种竞争者的关系, 即使有利益冲突,但仍能够共存,那就会建构一种竞争者的关系;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朋友关系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l卷特征,那就会建构一种非暴力和互助的康德文化. 不同的的无政府状态有不同的内涵,至于那一种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则要看国家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文化建构.如果行为体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变化,观念发生了变化,国际体系的结构也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决定国际体系的是国家问的共同期望和由此而建构的关系的性质,物质因素(温特认为物质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本性,自然资源,地理状况,生产性力量和毁灭性力量)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决定和改变行为体的行为,认同和利益,在国际政治互动过程中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着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并导致相互关系的合作或冲突.以肯尼斯?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突破了从个体层次对冲突根源的解释,他认为国际冲突并不是"人性"的结果,而是国际体系作为整体的产物,是来源于由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生活的国家安全自助.王逸舟称其为现代版本的"霍布斯式自然状态",一个发生在"系统结构"内的"场景".[9](P157)这实际上也说明尽管华尔兹认为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政治权力只是谋求安全的手段,但他的学说本质上仍然以权力政治为中心,这也就是华尔兹解释冲突根源的逻辑出发点.但由于华尔兹忽视了国家和体系的历史发展和非国家行为体因素的作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就无法解释法国会在20世纪7O年代放弃戴高乐总统倡导的全方位防御战略.与新现实主义不同,新自由主义不仅只关注到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而且更看到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认为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是国际冲突爆发的根源,强调以国际制度和机构来管理相互依赖,适应了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情况.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新自由主义过多地强调利益的和谐,却忽视了国家利益的根本性冲突.作为国际政治理论的年轻力量,建构主义强调共有观念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证否了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论点,表明无政府性与自助性,权力政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建构主义对于解释冷战结束后国际冲突出现的新特征是极有说服力的.但建构主义也存在缺陷,正如秦亚青所言,"为什么在国际体系中霍布斯文化似乎更加容易得以造就,自助性和权力政治更容易被接受?温特理论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j(n卯'综上所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于阐释国际冲突的根源都有各自的理论视角,事实上三大理论流派的解释并不矛盾,理论的演变也反映了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现实,新现实主义把国际冲突的发生归结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新自由主义认为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而建构主义则解释为身份认同.他们都只是看到国际关系中的某一方面,没有哪一种学派能够对此给出完整的答案.笔者认为,新现实主义非常简明地解释了冲突发生的深层性因素——国家行为体存在利益冲突,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冲突爆发的复杂性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综合三个理论的解释,吸收各自其中的合理之处,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国际冲突的根源.通过这种理论上的挖掘,希望能找到一条最具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路径,从而对解决国际冲突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夏安凌,戴轶,王学军.国际政治学导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2]FrancisA.Beer.PeaceagainstWar.SanFrancisco[M]. W.H.Freeman.1981.[3][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5][美]罗伯特?基欧汉,小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秦亚青.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J].美国研究,2001,(2).[8]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周觅。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坚持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坚持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这一思想的提出,深刻回答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1.适应世界新变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框架下,共同应对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实现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引领中国的对外发展战略。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提出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对外工作,这一原则和“一带一路”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对外战略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论指导,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复兴梦想。

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要能够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共同发展。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要义即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推动国际关系朝着相互信任、公正合理、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强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

这一理念引领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转变,使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秩序呈现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发展。

2.建立新型国际经济秩序。

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倡导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加快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和完善。

辩证唯物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与展望

辩证唯物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与展望

辩证唯物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与展望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强调物质的基础性和发展的辩证规律。

在国际关系领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提供了前瞻性的展望。

本文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

在国际关系领域,各国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就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

国际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和调整的。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抓住事物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其中蕴含的可能性和机遇。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注重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些矛盾,既看到其中的危机和挑战,也看到其中蕴含的合作和共赢。

只有在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矛盾的基础上,才能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重视历史的渊源和未来的走向。

国际关系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的形势和问题都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指导未来的发展。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鼓励我们展望未来,积极探索国际关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展望未来,辩证唯物主义对国际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将更加复杂多变,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性加强。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构建更加公正、平等和有序的国际秩序。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要求我们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和友好。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和展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国际关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为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是一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它强调了整个世界的劳动者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国际主义思想强调了全球范围内的团结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也已经不断涌现。

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体现在对全球化的认识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主义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而是更加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互动。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超越民族、种族、宗教等差异,要构建一个更加统一和和谐的世界。

这种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理念是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当今全球化世界的正确认识。

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还体现在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上。

随着全球变暖、贫富差距、人权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主义思想更加强调了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强调了劳动者的团结与合作,要求全世界的劳动者共同抗议压迫,争取自由与权益,力求建立一个更加平等与公正的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主义思想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要求各国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共同面对全球性问题,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还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上。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强调了劳动者的团结与合作,要求全球范围内的劳动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国际主义思想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也要求全球各国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共同推动全球的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

认真研究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多极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核战争的恐怖阴云、石油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等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新现实主义清晰有力的历史循环论让人感受到人类命运的悲观前景,而另有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从古典自由主义和早期理想主义的遗产中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反思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经济学家为伍发展出在新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之一。

从学理意义上看,也正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两者间的理论交锋及最终趋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导潮流,催生了价值理性向实践理性的演变,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流派1986年,罗伯特·基欧汉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出版时,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针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缺陷,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对立的学派,尽管批评者的学派名称尚未明确,但双方争论的焦点已经明朗。

1988年,约瑟夫·奈在一篇书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中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论战,并在与新现实主义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的差别。

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两新”理论的论战。

就“新自由主义”的名称来看,正如戴维·鲍德温所说,从渊源上讲,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保守主义。

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世界观是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树立全球化、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的世界观。

全球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把握全球化机遇。

多元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存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和谐。

开放性意味着我们需要开放心态,接受新事物,拥抱变化,不断创新。

创新性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推动社会进步。

新时代方法论是指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树立系统性、创新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的方法论。

系统性意味着我们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创新性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协同性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

可持续性意味着我们需要注重长远发展,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时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新时代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指导。

我们需要树立全球化、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的世界观,以系统性、创新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的方法论处理问题,不断推动社会
进步。

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

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

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的全部内容。

三大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不同认识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总体上分为两大类,简化理论和系统理论。

简化理论,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和国家为出发点,考察和分析各种国家行为及动因和影响;系统理论则超越个别的实体和国家,对国际体系进行宏观和整体调整。

【1】对于国际体系概念的认识,学者并不一致,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到构成体系的三个要素:体系、单元、互动,都承认国际体系是“存在于地球上的社会系统中,自身不带上位系统的最上位系统"。

国际体系的根本属性是:体系成员间的战略性相互依赖或社会化。

战略地相互依赖的角色能够判断体系中其他成员可能的行动,一个角色的外交政策不仅有赖于其自身行为,而且有赖于其他角色。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者是国际关系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理论,对国际体系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读.一、现实主义对国际体系的认识按照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所谓国际体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以国家为主角的权力政治,行为体基于权力因素互动而形成权力结构.国际社会从根本上遵循“丛林法则",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冲突,即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争夺权力的斗争。

在无政府状态下,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要依靠实力确保生存。

国家要无限度地追逐权力,参与国际社会的目的是运用权力改变他国的行为以确保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一、背景国际主义思想强调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相对于民族主义的狭隘性而言,国际主义强调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性问题也愈加凸显,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不仅没有减弱,反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国际主义思想的内涵国际主义思想最根本的内涵在于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超越民族、种族和阶级的界限,追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

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中,国际主义不仅仅是道德上的呼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国际劳工运动、共产主义国际等国际组织相继诞生,旨在促进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与合作。

这种思想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某一特定社会形态或历史时期,而是具有普世的意义。

三、国际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际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拓展与发展。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国际间的合作空间也随之扩大。

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所强调的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狭隘,国际主义的范围应当扩大到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也催生了新的国际主义运动,例如全球环保运动、全球反贫困运动等,这些运动旨在超越国界,使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国际主义思想在全球化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贸易战、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都在威胁着国际主义的实践。

在这些挑战面前,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国际主义的内涵,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国际主义理念付诸实践。

我们也需要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新的国际矛盾来对国际主义思想进行新的探索和发展。

四、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作为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当代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

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揭示了全球范围内的阶级矛盾,提出了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性分析。

21世纪国际法的理论改革论述

21世纪国际法的理论改革论述

21世纪国际法的理论改革论述一、国际法理论创新的起点在于概念与范畴的建立与创新国际法的理论建设其任务是艰巨的。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国际法理论创新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主要有厦门大学的刘志云教授与徐崇利教授等。

他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国际法的理论建设。

其中,刘志云教授发表该方面的相关论文有:《试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法角色定位》、《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的三次联结及其影响》、《全球化背景下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国际法》、《“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当代国际法》〔4〕等。

徐崇利教授发表了《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之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的国家定位与应对WTO的基本战略———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科交叉之分析》〔5〕等论文。

笔者认为概念与范畴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

因此,就研究起点而言,国际法理论建设首先必须寻找构成国际法理论的独特的概念。

人的思维工具是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概念、判断、推理的体系构成理论。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而推理则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所谓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三者具有内在,其中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和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体系就是概念的体系。

因此,国际法理论创新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概念的建立与创新。

那么怎样建立这一概念?事实上,理论上的变革不是突然之间形成的,也不是在某一天就能实现的,这一变革是渐进性的形成的,某些迹象、线索与轨迹在现有的国际法研究中已经展现。

如公物、公域、准国家、人类共同利益等,这些概念都是国际法所特有的,但目前仍未被充分开发。

“公物”一词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但与法律上的“公物”有区别,法律上“公物”的涵义比较狭窄,如《上海市财产拍卖规定》第10条(公物的定义)将该规定所称的公物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财产:(1)执法机关收缴的罚没财物;(2)执法机关追缴的依法不予返还的物品;(3)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国家机关认为需要以拍卖方式转移所有权的国有资产;(4)需要以拍卖方式处理的无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国际主义”的方法论辨析[关键词]新国际主义;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摘要]我们应确立的“新国际主义”有四个相互联系方面的特征: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口号打出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诉求;不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作为直接目标,而注重加强同健康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的联盟,把其关照点集中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斗争上,创造有利于和谐世界产生的因素、条件和关系;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坚持和贯彻意识形态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的辩证法,避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的争论,求同存异;以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为己任。

为了从学理上搞清楚这方面问题,就必须从方法论层面上对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加以批判性的反思。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12-0017-09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和倡导的国际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我以为,这种变化是一个过程,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不断地加以批判性反思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学界所出现的关于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国际主义”的著述,就属于这一批判性反思的过程。

本文拟对这方面的问题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新国际主义”的含义“新国际主义”这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在西方,“新国际主义”在不同的社会集团那里有不同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社会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题为“争取社会主义,实现变革”报告,其中第四部分就冠以“实行新国际主义”的标题,旨在阐述一种与国际资产阶级世界主义有本质区别的对外发展战略,即:团结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广大劳动者,反对剥削和不平等,推动第三世界的解放斗争和以此为基础的民族与社会解放运动的发展,全力支持各国人民捍卫民族生存、独立和发展的权利。

不过,作为一种术语的“新国际主义”在冷战结束后才真正流行起来。

冷战后,“新国际主义”最初出现于文学艺术领域,后很快在其他文化领域和官方意识形态中流行起来,成为一个与“后现代”、“后民族主义”特别是“后国际主义”紧密相连的概念。

冷战结束的第二年,在当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1895-),美国馆等热情邀请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参展,德国馆甚至邀请韩国艺术家参展。

这届艺术节的总策划奥利瓦用“新国际主义”一词涵盖了这种盛况。

1999年10月,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和新任北约秘书长罗伯逊明确用“新国际主义”一词来概括英国工党制定的以“人权高于主权”和“人道主义干预”为核心价值观的外交战略。

可见,在西方,“新国际主义”不是一个界定统一的术语。

近些年来,这个术语也开始在我国学界特别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流行起来,但其界定却相对比较统一,即:“新国际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国际主义。

加入国际体系与国际制度,寻求合作共赢,参与建构地区共同体,是新国际主义的基本理念。

”其特点是:“淡化意识形态纷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抗,通过参与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及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在民族利益、自尊与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间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合作、共赢。

”其功能作用是:“在国际体系层面、地区层面、周边和安全领域开始全面实施融合政策和积极外交,在国际体系内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建立国际和谐社会。

这种融合政策和积极外交蕴含了丰富的新国际主义思想,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

”因此,就中国而言,“新国际主义”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些学者根据新的历史时代和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需要所提出的一种处理国家利益与其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路。

综上所述,“新国际主义”主要是基于人们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思考(当然,不同的政党、民族国家和国家集团对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是不同的),而提出的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

因此,同“国际主义”一样,“新国际主义”也是一个中性词(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可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

在我国学界,“新国际主义”这个术语虽然是舶来品,但一些学者将其同邓小平的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思想、江泽民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胡锦涛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赋予了它和平与发展时代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新内涵。

这无疑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但也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

笔者以为,对“新国际主义”的思考仅仅从一般的国际关系层面上展开还是不够的。

为了从学理上搞清楚这方面问题,还需要从方法论层面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选择关系加以批判性反思。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搞清楚“新国际主义”的“新”究竟应该“新”在什么地方。

这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推进关于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研究。

二、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和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目前学界有的学者为了论证“新国际主义”的合理性,把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相互渗透关系绝对化,而忽略这两者间的差别,似乎在“新国际主义”中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的共同或普遍利益成为无差别的一体了。

实际上,否定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差别的一面也就是否定了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统一的一面。

没有差别就没有一致和统一,从而也就没有了这两者间关系的协调之说。

此外,否定了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差别,同时也就是在逻辑上否定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间的差别。

国际主义总是作为民族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没有了民族主义这个对立面,国际主义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例如,在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民族和民族国家消亡了,民族主义,从而国际主义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对“新国际主义”的批判性反思,首先要明确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确认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区别并试图协调它们间关系的思想,早在作为德国历史学派先驱的李斯特那里就已存在了。

李斯特尖锐批评了自魁奈以来形成的“世界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学,认为这种经济学没有顾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情况和特殊利益,“没有把世界联盟与持久和平的观念统一起来”。

在他看来,这种经济学是与他所研究的“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在世界当前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的那种科学是对立的”。

“我们如果想对逻辑、对于自然法则信守不渝,那就必须使个人经济不与社会经济相混淆,关于后一项,又必须把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与世界主义经济划分开来。

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是从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

而世界主义经济产生时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国家所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之下的。

”不过,李斯特虽然反对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但他没有简单否定世界主义经济学的合理内核(按他的话说就是“绝对不是要把流行学派主张的世界主义经济理论一笔抹杀”)。

他承认各个国家间存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必要性。

笔者以为,李斯特关于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问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国际合作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出发点和目的。

其二,坚决反对少数强国打着世界主义的旗号谋一己之私。

李斯特如是说,英国在“对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商业政策作一般性讨论时,总是满口的博爱主义与世界主义,但是一等到问题涉及本国关税任何一种变更时,他们就以保护原则为推论的依据。

并不以为其间存在着任何矛盾。

”这实际上是“把人类全体利益放在它们的利益之下,就是说,使人类全体利益服从少数国家利益”。

其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科学决不可为了世界主义的目标而否认各国特有情况的本质,也不可把这一点置于不顾或加以曲解。

只有注意到各国的自然环境,引导各个国家分别按照它各自的特有环境向更高目的努力,这类目的才能达到。

”李斯特从他上述的主要观点逻辑地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即:“我们首先是国家公民,而后才是世界公民。

我们将自己的努力与力量献给我们民族的文明、幸福、荣誉与安全。

我们也为人类争取这同一目标。

但是人类的幸福必须与民族的幸福一致。

”可见,李斯特承认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有部分一致的地方,也认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整体的长远的发展,为了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而有条件地让渡本民族国家的某些利益,但他更强调民族国家利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坚决反对强势国家在世界主义的旗号下把本民族国家利益充当人类共同利益。

李斯特这里虽然论述的是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关系,但在逻辑上涉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

当然,这两种关系是有区别的。

一般说来,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是就利益关系的客体而言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就利益关系的主体而言的。

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般原则上是反对李斯特的上述观点的,虽然他对李斯特的评价要高于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其原由主要有二:其一,李斯特是站在德国资产阶级立场来强调发展民族工业以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的,而这是同持“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立场的马克思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当然也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

马克思和李斯特虽然都强调各民族平等,但马克思将这种平等视为作为“世界历史性”事业的社会主义由以实现的逻辑前提。

其二,在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前,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只能是一种虚幻的利益关系。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是不能代表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的,也不可能使各民族平等相处,只有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才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在他看来,“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他给各国工人阶级斗争提出的创建新的国际关系的宗旨是:“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保卫苏维埃政权”与“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起来。

后来,斯大林曾把列宁的国际主义演绎为大国沙文主义。

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相关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以国际主义为主导和基础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统一。

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这里当然指的是健康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战略方针,其要义是:以搞好国内的事情为主,对外反对霸权,有步骤、量力而行地实施对外援助,做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