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东亚

合集下载

世界国家名称分类

世界国家名称分类

世界国家分类世界上共有22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4个,地区为31个。

1、亚洲(48个国家)1.1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1.2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1.3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1.4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1.5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2、欧洲(44个国家/1个地区)2.1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2.2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2.3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2.4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2.5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7)3、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3.1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3.2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3.3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3.4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3.5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4、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4.1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5、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5.1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5.2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5.3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6、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6.1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6.2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6.3东部:巴西(1)6.4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世界各国国旗介绍

世界各国国旗介绍

比例 2:3。白底,中央红日的旗帜。没有特定 的涵义,大致上白色代表神圣、和平、纯洁及 正义,红色则代表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
朝鲜民主 1948 年 主义人民 9 月 8 日 共和国国

1950 年 大韩民国 1 月 25 国旗 日
1992 年 蒙古国国 2 月 12 旗 日
1924 年 中华民国 6 月 30 国旗[1] 日
1. 亚洲地区
1.1. 东亚地区
旗帜
日期 名称 性质
设计与涵义
1949 年 中华人民
9 月 27 共和国国


比例 2:3。红底,左上角有大五角黄星与四颗 小黄星的旗帜。红色代表革命,大五角星代表 中国共产党,四颗小黄星代表人民四个阶级: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
1999 年 日本国国 8 月 13 旗 日
1993 年 6 柬埔寨王 月 30 日 国国旗
比例 2:3。蓝红二色三条横旗,中间为吴哥窟。 吴哥窟象征高棉文化,红色代表为自由奋斗的 民族,白色代表佛教,蓝色代表王室,合乎柬 埔寨的国家铭言“民族、信仰、国王”。
印度尼西 1945 年 8 亚共和国 月 17 日 国旗
比例 2:3。红白两色横旗。红色代表勇气,白 色代表纯洁,印尼人视为太阳与月亮,都是最 尊崇的颜色。
藏红色为喇嘛教僧侣长袍的颜色橙黄色象征国王在宗教与世俗的权威与重要性两色皆代表属于不丹国教的佛教白龙暗示不丹是神龙之国白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的礼赞白龙旁边的四颗白珠有威力和圣洁之意
世界各国国旗介绍
目录
1. 亚洲地区...................................................................................................................................2 1.1. 东亚地区.......................................................................................................................2 1.2. 东南亚地区...................................................................................................................3 1.3. 南亚地区.......................................................................................................................4 1.4. 中亚地区.......................................................................................................................6 1.5. 西亚地区.......................................................................................................................7

近50年中国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

近50年中国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

近50年中国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赵宗慈;罗勇;江滢;黄建斌【摘要】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wind speed decreased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Most studies pointed out the observed wind speed in China decreased obviously by about (0.10 ~0.18m/s)/10a for the last 50 years. The possible reasons came from both natural (internal climate system) changes and anthropogenic effects. The former includes both of the winter and summer East Asian monsoons weakened,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weakened,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reduced, the frequencies of cold waves and dust storms over China decreased, and frequencies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over East Asia declined. The latter refers to urbanization,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the global warming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and the effects of wind farms. The reasons causing the wind speed decline are very complicated in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plore a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n the mechanisms and key factors .%综述了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的特征和可能原因。

2.1 东亚与日本

2.1 东亚与日本

日本
•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 1、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 有利:①人力资源丰富②科技水平高③有优良港湾,交通 便利; • 不利条件:①资源贫乏,需要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对国 际市场依赖较强。 • 2、经济特征: • (1)外向型(加工贸易型)经济的特点:进口原料和燃 料、出口工业制品 • (2)经济发达,部门齐全 • (3)经济结构的优化 • (4)原料石油:南亚、东南亚;煤:中、澳;铁矿石: 巴、印、澳棉花:中、美 • (5)贸易对象:美、中、欧。 • (6)主要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
•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 3、日本工业的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 原因:①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多海港,交通便利, 利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品 • ②沿岸地势平坦、利于建设 • ③沿岸工业密集,协作条件好 • 4、主要工业部门: •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 5、高新技术分布:“硅岛”——北九州
日本
• • • • • • • • •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的组成(四大岛屿)和位置 2、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4、多火山、地震 5、资源:水能、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②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 快
东 日本(东京) 亚 的 国 家
800E 400N
1000E
1200E
1400E
200N
沿300N的地形剖面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1.东亚的气候:
1400E 1200E 1000E
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400N 200N
世界最大的 大陆与最大 的大洋的交 界处,海陆 热力性质差 异明显,季 风显著

2.1:世界地理-亚洲(共32张PPT)

2.1:世界地理-亚洲(共32张PPT)
(3)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邻 印度洋,西侧通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 相通。
(4)相对位置: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

中亚
西亚

南 亚
亚 亚
上面 最积 大: 的 大 洲万
霍尔木兹海峡
猜亚洲一个国家的名字
该国国名的含义为“自由之国”
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大部分属于 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属于热带 雨林气候 经济以农业为主,75%以上人 口从事农业,其首都是世界著 名的米市
佛教为国教,90%人信奉佛教 泰国
猜亚洲一个湖泊的名字
它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
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 区,汉代的苏武牧羊即在此 其是全世界是最深、蓄水量最大 的淡水湖
北冰洋






2、河流特征:

(1)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平射 状流入海洋; 青藏高原 黄 河

长江
恒河
印度洋
2、河流特征: (2) 内流区面积广大
3、气候特征:
H
G
A
F
I
D
C
B
E
(1)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为什么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缺失哪几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哪种 气候类型? 北纬30度线穿过亚洲的几种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利弊?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季风气候的利弊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 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 致降水不稳定,容易 发生水灾和旱灾

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初中地理知识

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初中地理知识

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知识点的认识】
东亚地理概况
东亚通常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和日本国等国家.
经纬度定位:23.5°N~40°N,80°E~140°E.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分为几个地区()
A.3 个B.4 个C.5 个D.6 个
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面积达 5 000 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互相衔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各有特色.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一大批国家获得独立.1991 年苏联解体,位于亚洲部分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为哈萨克斯坦等 8 国.现在亚洲约有 50 个国家,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6 个地区.其中,北亚即西伯利亚地区,属俄罗斯.
故选:D.
点评:考查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即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亚洲范围图来理解记忆.中国位于东亚.
1/ 1。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11):35~39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11.006收稿日期:2023-10-10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23LZGC017)ꎻ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项目(tsqn202309074)ꎻ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709)作者简介:王瑞娟(1988 )ꎬ女ꎬ博士ꎬ助理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天敌昆虫生理生化与应用研究ꎮE-mail:wangruijuan1020@126.com通信作者:翟一凡(1984 )ꎬ男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天敌与授粉昆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ꎮE-mail:zyifan@tom.com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王瑞娟1ꎬ代晓彦1ꎬ刘艳1ꎬ陈浩1ꎬ苏龙1ꎬ张峰2ꎬ李红梅2ꎬ徐倩倩1ꎬ郑礼1ꎬ翟一凡1(1.农业农村部天敌昆虫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ꎬ山东济南㊀250100ꎻ2.农业农村部-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ꎬ北京㊀100193)㊀㊀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absolu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ꎬ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ꎬ并迅速扩散至多个省份ꎬ严重威胁我国番茄产业的发展ꎮ为评价已成熟商品化的天敌昆虫东亚小花蝽(Oriussauteri)对番茄潜叶蛾的捕食作用及控害潜能ꎬ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取食情况㊁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ꎮ结果表明ꎬ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ꎻ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模型ꎬ日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提高ꎬ雌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aᶄ/Th)强于雄成虫ꎬ最大理论捕食量为64.1024粒ꎻ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ꎬ雌成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成虫ꎮ综上所述ꎬ东亚小花蝽对入侵昆虫番茄潜叶蛾具有较大生物防治潜力ꎮ关键词:东亚小花蝽ꎻ番茄潜叶蛾ꎻ捕食能力ꎻ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476.2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11-0035-05PredatoryCapabilityofOriussauteriAdultsonEggsofTomatoLeafMiner(Tutaabsoluta)WangRuijuan1ꎬDaiXiaoyan1ꎬLiuYan1ꎬChenHao1ꎬSuLong1ꎬZhangFeng2ꎬLiHongmei2ꎬXuQianqian1ꎬZhengLi1ꎬZhaiYifan1(1.KeyLaboratoryofNaturalEnemiesInsectsꎬ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ꎬ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Jinan250100ꎬChinaꎻ2.China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 ̄CABIJointLaboratoryforBiosafetyꎬBeijing100193ꎬChina)Abstract㊀Tomatoleafminer(Tutaabsoluta)isanimportantworldwidequarantinepest.ItinvadedXin ̄jiangin2017andrapidlyspreadstomanyprovincesinChinaꎬseriouslythreateningthedevelopmentofChina stomatoindustry.InordertoevaluatethepredatorycapabilityandcontrolpotentialofOriussauteriꎬamatureandcommercialnaturalenemyinsectꎬontomatoleafminerꎬthefeedingsituationꎬpredationfunctionresponseandsearcheffectofO.sauteriontomatoleafminereggswerestudiedinlaboratory.TheresultsshowedthatO.sauterihadbetterpredationabilityontomatoleafminereggsꎬanditspredationfunctionresponseconformedtotheHollingⅡequationmodel.Thedailypredationamountincreasedwiththeincreaseofpreydensity.Thefe ̄maleadultofO.sauterihadstrongerpredationability(aᶄ/Th)fortomatoleafminereggscomparedtothemaleadultꎬwiththemaximumtheoreticalpredationlimitas64.1024eggs.Thesearcheffectdecreasedwiththein ̄creaseofpreydensityꎬandthatoffemaleadultswashigherthanthatofmaleadults.InconclusionꎬO.sauterihadgreatbiologicalcontrolpotentialagainsttheinvasivepesttomatoleafminer.Keywords㊀OriussauteriꎻTutaabsolutaꎻPredatorycapabilityꎻBiologicalcontrol㊀㊀番茄潜叶蛾(Tutaabsoluta)又名番茄潜麦蛾㊁番茄麦蛾ꎬ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ꎬ于1917年首次在秘鲁发现并报道ꎬ是一种对番茄产业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ꎬ发生严重时可造成80%~100%的番茄产量损失[1]ꎮ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地区ꎬ随后迅速扩散至全国多个省份ꎬ并在多地暴发ꎬ给我国番茄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2-3]ꎮ番茄潜叶蛾适应性强ꎬ寄主范围广ꎬ涉及11科50种ꎬ主要为害番茄㊁马铃薯㊁烟草㊁辣椒等茄科植物[4-5]ꎮ它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ꎬ卵一经孵化即可潜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ꎬ初期形成细小的潜道ꎬ随着幼虫的生长和取食量增加ꎬ形成大面积不规则的透明斑ꎬ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ꎮ此外ꎬ幼虫还可蛀食花蕾和果实ꎬ导致花蕾脱落㊁果实畸形或导致病菌感染造成果实腐烂ꎮ幼虫还偏好蛀食果实与果萼连接处ꎬ造成果实脱落[6-7]ꎮ因其生物学特征和危害严重性被称为番茄上的 埃博拉病毒 ꎮ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ꎬ目前仍然以化学杀虫剂为主ꎬ导致其产生抗药性[8-9]ꎮ由于其幼虫 潜食 的为害特点ꎬ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难以将其完全防治ꎬ而且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ꎬ污染环境ꎬ影响人类身体健康ꎮ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㊁安全㊁可持续的防治手段ꎬ可用于番茄潜叶蛾的防控ꎮ使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ꎬ目前已知的番茄潜叶蛾天敌昆虫资源丰富ꎬ包括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ꎬ多以卵和幼虫为靶标[10]ꎮ目前已报道多种卵寄生蜂赤眼蜂对番茄潜叶蛾具有良好的控害效果ꎬ如短管赤眼蜂Tri ̄chogrammapretiosum㊁暖突赤眼蜂T.achaeae㊁卷蛾分索赤眼蜂T.bactrae等[11-15]ꎮ同时还有一些幼虫寄生蜂也具有巨大的防控潜力ꎬ如姬小蜂和茧蜂[16-21]ꎮ在捕食性天敌中ꎬ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烟盲蝽Nesidiocoristenuis和短小长颈盲蝽Macrolo ̄phuspygmaeusꎬ这两种天敌昆虫已在国外多地用于田间防控ꎬ且表现出良好的防控效果[22-25]ꎮ同时还发现一些捕食性蝽和瓢虫等对番茄潜叶蛾的卵和低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26-27]ꎮ番茄潜叶蛾入侵我国的时间尚短ꎬ自然天敌昆虫虽多ꎬ但可规模化繁育的优势天敌种类尚不清楚ꎮ东亚小花蝽(Oriussauteri)是一种成熟商品化且应用广泛的天敌昆虫产品ꎬ成虫和若虫均可捕食蓟马㊁蚜虫㊁叶螨等多种农业害虫[28]ꎮ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东亚小花蝽在室内条件下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取食情况㊁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ꎬ评价其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作用及控害潜能ꎬ以期为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供试昆虫番茄潜叶蛾采于济南市济阳区的番茄植株上ꎬ室内继代饲养3代以上ꎮ幼虫用番茄苗饲养ꎬ成虫期补给20%蔗糖水ꎮ东亚小花蝽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天敌与授粉昆虫实验室饲养ꎬ若虫和成虫均以麦蛾卵为食ꎬ芸豆为产卵介质ꎮ两种昆虫均置于(25ʃ1)ħ㊁湿度(70ʃ5)%㊁光周期14Lʒ10D的人工气候室内饲养ꎮ1.2㊀试验设计捕食功能反应试验在直径9cm的培养皿中进行ꎬ将番茄潜叶蛾卵置于新鲜的番茄叶片上ꎬ皿中放置1.5cm长的新鲜芸豆为东亚小花蝽提供水源ꎮ饲养条件同1.1ꎮ选取1日龄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进行试验ꎮ雌㊁雄成虫饥饿24h后ꎬ单头接入培养皿内ꎬ每皿分别放入10㊁20㊁30㊁40粒新鲜的番茄潜叶蛾卵ꎮ以单独培养的番茄潜叶蛾卵为对照ꎬ每处理重复10次ꎮ1.3㊀试验方法1.3.1㊀捕食功能反应试验㊀东亚小花蝽自由取食番茄潜叶蛾卵24h后取出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潜叶蛾卵的状态ꎬ记录日捕食量并计算平均数ꎮ捕食功能反应计算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式Na=aᶄTN/(1+aᶄThN)ꎮ式中ꎬNa为捕食量ꎬaᶄ为捕食者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ꎬN为猎物密度ꎬTh为捕食者捕食单头猎物时间ꎬT为处理时间(T=1d)ꎮaᶄ/Th值反映天敌对害虫的控害能力ꎬ值越大ꎬ表示天敌对害虫的捕食能力越强ꎮ1.3.2㊀搜寻效应试验㊀根据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ꎬ按照公式S=aᶄ/(1+aᶄThN)拟合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ꎮ式中ꎬS为搜寻效应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2016和GraphPadPrism8.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ꎬ用t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ꎮ63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取食情况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均可捕食番茄潜叶蛾卵ꎬ将口针刺入卵内ꎬ吸食其内容物ꎬ最终卵呈干瘪状态ꎬ只剩卵壳ꎮ随后搜寻下一粒卵ꎬ继续取食ꎮ图1A为东亚小花蝽雌虫刚开始取食番茄潜叶蛾卵ꎬ卵粒饱满ꎻ图1B为东亚小花蝽雄虫取食卵后ꎬ卵呈干瘪状态ꎮ图1㊀东亚小花蝽雌(A)㊁雄(B)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取食情况2.2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量东亚小花蝽对不同密度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结果显示ꎬ日捕食量随卵密度的增大而增加ꎬ卵密度为10~20粒/皿时日捕食量快速增加ꎬ30~40粒/皿时增加变缓ꎮ卵密度为10~30粒/皿时ꎬ雌㊁雄成虫间日捕食量无显著差异(10粒/皿P=0.1118ꎻ20粒/皿P=0.2643ꎻ30粒/皿P=0.1353)ꎻ卵密度为40粒/皿时ꎬ雌成虫日捕食量极显著高于雄成虫(P=0.0021)ꎮ此时ꎬ雌㊁雄成虫日捕食量均达到最大ꎬ分别为20.4粒和16.5粒(图2)ꎮ相同卵密度柱上ꎬ∗∗表示雌㊁雄成虫间差异极显著ꎬns表示差异不显著ꎮ图2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量2.3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功能反应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方程进行拟合(表1)ꎮ结果显示ꎬ东亚小花蝽成虫捕食量与猎物密度显著相关(R2>0.98)ꎬχ2值均显著低于χ2(0.05)=7.81ꎬ表明理论捕食量与实际捕食量吻合度较高ꎮ说明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模型ꎮ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单粒番茄潜叶蛾卵所需的时间较短ꎬ为0.0156dꎬ瞬时攻击率为0.7303ꎬ理论最大捕食量大于雄成虫ꎬ为64.1026粒ꎮ2.4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由表1中相关参数值及搜寻效应公式ꎬ计算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ꎬ结果显示ꎬ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随卵密度的增大而降低ꎮ当猎物密度相同时ꎬ雌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高于雄成虫(图3)ꎮ3㊀讨论与结论HollingⅡ型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反映在固定时间内单头天敌昆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改变而㊀㊀表1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功能反应东亚小花蝽虫态功能反应模型相关系数瞬时攻击率捕食单头猎物时间/d控害能力最大理论捕食量/粒χ2值雌成虫Na=0.7303N/(1+0.0114N)0.99350.73030.015646.814164.10260.0484雄成虫Na=0.6424N/(1+0.0105N)0.98140.64240.016439.275261.13960.360673㊀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瑞娟ꎬ等: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图3㊀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搜寻效应发生变化ꎬ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系统ꎬ在分析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捕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方程模型ꎬ与前人研究中东亚小花蝽对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一致[29-30]ꎮ天敌昆虫的捕食量与猎物的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ꎬ猎物密度越大ꎬ天敌昆虫捕食猎物的机会越大ꎬ因此天敌昆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ꎮ本研究中ꎬ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量随卵密度的增大而增加ꎬ与其对蓟马㊁蚜虫等害虫的捕食功能一致[30-33]ꎮ东亚小花蝽雌㊁雄成虫捕食番茄潜叶蛾卵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4.1026粒和61.1396粒ꎬ虽差异不显著ꎬ但雌成虫的捕食量更大ꎬ可能与其卵巢发育及产卵需要更多营养有关ꎬ这与东亚小花蝽成虫捕食粘虫的结果一致[34]ꎮ搜寻效应是捕食者在捕食过程中对猎物攻击的一种行为效应ꎬ与猎物和天敌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关系ꎮ天敌昆虫的搜寻效应依赖于猎物的种群密度ꎬ随猎物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ꎮ本研究发现ꎬ随着番茄潜叶蛾卵密度的增加ꎬ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其搜寻效应降低ꎬ这与东亚小花蝽捕食其他害虫的搜寻效应类似ꎬ猎物密度的增加缩短了捕食者搜寻猎物所需的时间[35-36]ꎮ本研究中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搜寻效应大于雄成虫ꎬ与其捕食草地贪夜蛾和粘虫的结论相同[34ꎬ37]ꎮ因此ꎬ在实际应用中ꎬ可根据害虫的密度释放不同量的东亚小花蝽ꎬ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搜寻效应ꎮ综上ꎬ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有较好的捕食能力ꎬ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ꎬ捕食量随卵密度的增加而增加ꎬ雌成虫具有更强的捕食能力和搜寻效应ꎬ雌㊁雄成虫均可用于控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数量ꎮ但在实际生产中ꎬ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索ꎮ首先ꎬ本研究是在较小的空间中进行的ꎬ其捕食量及搜寻时间可能与自然环境下有差异ꎮ其次ꎬ本研究是在单一猎物条件下进行试验ꎬ自然条件下存在多种捕食对象ꎬ如蚜虫㊁粉虱等ꎬ东亚小花蝽对猎物是否存在选择性仍需进一步研究ꎮ最后ꎬ在实际应用中ꎬ若要使东亚小花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ꎬ还需考虑环境温湿度㊁作物生长情况及其他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等影响因素ꎮ因此ꎬ在后续研究中将针对上述问题深入探索ꎬ以更好地发挥东亚小花蝽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效果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BiondiAꎬGuedesRNCꎬWanFHꎬetal.Ecologyꎬworld ̄widespreadꎬandmanagementoftheinvasiveSouthAmericantomatopinwormꎬTutaabsoluta:pastꎬpresentꎬandfuture[J].AnnualReviewofEntomologyꎬ2018ꎬ63:239-258. [2]㊀ZhangGFꎬMaDYꎬWangYSꎬetal.FirstreportoftheSouthAmericantomatoleafminerꎬTutaabsoluta(Meyrick)ꎬinChina[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ꎬ2020ꎬ19(7):1912-1917.[3]㊀张桂芬ꎬ马德英ꎬ刘万学ꎬ等.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 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J].生物安全学报ꎬ2019ꎬ28(3):200-203.[4]㊀BawinTꎬDujeuDꎬDeBackerLꎬetal.AbilityofTutaabsolu ̄ta(Lepidoptera:Gelechiidae)todeveloponalternativehostplantspecies[J].TheCanadianEntomologistꎬ2015ꎬ148(4):434-442.[5]㊀张桂芬ꎬ张毅波ꎬ冼晓青ꎬ等.新发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为害与防控对策[J].植物保护ꎬ2022ꎬ48(4):51-58.[6]㊀张桂芬ꎬ冼晓青ꎬ张毅波ꎬ等.警惕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absoluta(Meyrick)在中国扩散[J].植物保护ꎬ2020ꎬ46(2):281-286.[7]㊀DesneuxNꎬWajnbergEꎬWyckhuysKAGꎬetal.BiologicalinvasionofEuropeantomatocropsbyTutaabsoluta:ecologyꎬgeographicexpansionandprospectsforbiologicalcontrol[J].JournalofPestScienceꎬ2010ꎬ83(3):197-215. [8]㊀LiettiMMꎬBottoEꎬAlzogarayRA.InsecticideresistanceinArgentinepopulationsofTutaabsoluta(Meyrick)(Lepidopter ̄a:Gelechiidae)[J].NeotropicalEntomologyꎬ2005ꎬ34(1):113-119.[9]㊀GuedesRNCꎬPicançoMC.ThetomatoborerTutaabsolutainSouthAmerica:peststatusꎬmanagementandinsecticidere ̄sistance[J].EPPOBulletinꎬ2012ꎬ42(2):211-216. [10]梁永轩ꎬ郭建洋ꎬ王绮静ꎬ等.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研究进83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展[J].热带生物学报ꎬ2023ꎬ14(1):88-104.[11]CabelloTꎬGallegoJRꎬVilaEꎬetal.BiologicalcontroloftheSouthAmericantomatopinwormꎬTutaabsoluta(Lep.:Gelechiidae)ꎬwithreleasesofTrichogrammaachaeae(Hym.:Trichogrammatidae)intomatogreenhousesofSpain[J].IOBC/WPRSBull.ꎬ2009ꎬ49:225-230.[12]ChailleuxAꎬDesneuxNꎬSeguretJꎬetal.AssessingEuropeaneggparasitoidsasameanofcontrollingtheinvasiveSouthA ̄mericantomatopinwormTutaabsoluta[J].PLoSONEꎬ2012ꎬ7(10):e48068.[13]ChailleuxAꎬBiondiAꎬHanPꎬetal.Suitabilityofthepest ̄plantsystemTutaabsoluta(Lepidoptera:Gelechiidae) ̄tomatoforTrichogramma(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parasit ̄oidsandinsightsforbiologicalcontrol[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ꎬ2013ꎬ106(6):2310-2321.[14]BallalCRꎬGuptaAꎬMohanMꎬetal.ThenewinvasivepestTutaabsoluta(Meyrick)(Lepidoptera:Gelechiidae)inIndiaanditsnaturalenemiesalongwithevaluationofTrichogram ̄matidsforitsbiologicalcontrol[J].CurrentScienceꎬ2016ꎬ110(10):2155-2159.[15]SarhanAAꎬOsmanMAMꎬMandourNSꎬetal.Parasitiza ̄tioncapabilityoffourtrichogrammatidspeciesagainstthetoma ̄toleafminerꎬTutaabsoluta(Meyrick)(Lepidoptera:Gelechiidae)underdifferentreleasingregimes[J].EgyptianJournalofPestControlꎬ2015ꎬ25(1):107-112.[16]BodinoNꎬFerraciniCꎬTavellaL.Functionalresponseandage ̄specificforagingbehaviourofNecremnustutaeandN.cosmop ̄terixꎬnativenaturalenemiesoftheinvasivepestTutaabsolutainMediterraneanarea[J].JournalofPestScienceꎬ2019ꎬ92(4):1467-1478.[17]Crisol ̄MartínezEꎬvanderBlomJ.Necremnustutae(Hyme ̄nopteraꎬEulophidae)iswidespreadandefficientlycontrolsTu ̄taabsolutaintomatogreenhousesinSESpain[J].IOBC/WPRSBull.ꎬ2019ꎬ147:22-29.[18]GuleriaPꎬSharmaPLꎬVermaSCꎬetal.Lifehistorytraitsandhost ̄killingrateofNeochrysocharisformosaonTutaabsolu ̄ta[J].BioControlꎬ2020ꎬ65(4):401-411.[19]LunaMGꎬSánchezNEꎬPereyraPC.ParasitismofTutaab ̄soluta(LepidopteraꎬGelechiidae)byPseudapantelesdignus(HymenopteraꎬBraconidae)underlaboratoryconditions[J].EnvironmentalEntomologyꎬ2007ꎬ36(4):887-893. [20]AntonioBꎬNicolasDꎬEdwigeADꎬetal.Biologyanddevel ̄opmentalstrategiesofthepalaearcticparasitoidBraconnigri ̄cans(Hymenoptera:Braconidae)ontheneotropicalmothTutaabsoluta(Lepidoptera:Gelechiidae)[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ꎬ2013ꎬ106(4):1638-1647.[21]NievesELꎬPereyraPCꎬLunaMGꎬetal.Laboratorypopula ̄tionparametersandfieldimpactofthelarvalendoparasitoidPseudapantelesdignus(Hymenoptera:Braconidae)onitshostTutaabsoluta(Lepidoptera:Gelechiidae)intomatocropsinArgentina[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ꎬ2015ꎬ108(4):1553-1559.[22]UrbanejaAꎬMontónHꎬMolláO.Suitabilityofthetomatobor ̄erTutaabsolutaaspreyforMacrolophuspygmaeusandNesidio ̄coristenuis[J].JournalofAppliedEntomologyꎬ2009ꎬ133(4):292-296.[23]BiondiAꎬZappalàLꎬDiMauroAꎬetal.CanalternativehostplantandpreyaffectphytophagyandbiologicalcontrolbythezoophytophagousmiridNesidiocoristenuis?[J].BioControlꎬ2016ꎬ61(1):79-90.[24]MolláOꎬMontónHꎬVanaclochaPꎬetal.PredationbythemiridsNesidiocoristenuisandMacrolophuspygmaeusontheto ̄matoborerTutaabsoluta[J].IOBC/WPRSBulletinꎬ2009ꎬ49:209-214.[25]MolláOꎬGonzález ̄CabreraJꎬUrbanejaA.ThecombineduseofBacillusthuringiensisandNesidiocoristenuisagainstthetomatoborerTutaabsoluta[J].BioControlꎬ2011ꎬ56(6):883-891. [26]QueirozOSꎬRamosRSꎬGontijoLMꎬetal.Functionalre ̄sponseofthreespeciesofpredatorypiratebugsattackingeggsofTutaabsoluta(Lepidoptera:Gelechiidae)[J].EnvironmentalEntomologyꎬ2015ꎬ44(2):246-251.[27]杨桂群ꎬ范苇ꎬ张倩ꎬ等.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幼虫对番茄潜叶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ꎬ2022ꎬ38(4):959-566.[28]李郭雨ꎬ王瑞娟ꎬ陈浩ꎬ等.三种微生物杀虫剂对三种小花蝽的安全性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3ꎬ55(8):129-134. [29]杜浩ꎬ赵丽娟ꎬ朱文ꎬ等.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反应及其人工种群建立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ꎬ2021ꎬ17(4):281-287.[30]张治科ꎬ周银迪ꎬ吴小梅.温度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效果的影响[J].中国瓜菜ꎬ2023ꎬ36(9):123-127. [31]代晓彦ꎬ王瑜ꎬ翟一凡ꎬ等.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J].昆虫学报ꎬ2020ꎬ63(5):649-654. [32]任向辉ꎬ赵庆杰ꎬ陈世伟ꎬ等.东亚小花蝽对红花指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干扰反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ꎬ2019ꎬ25(23):77-78ꎬ92.[33]吕兵ꎬ孙猛ꎬ翟一凡ꎬ等.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ꎬ2018ꎬ40(1):64-69.[34]杨浩岚ꎬ李成军ꎬ曹付ꎬ等.东亚小花蝽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ꎬ2023ꎬ49(2):159-166.[35]张凤阁ꎬ蔡晓明ꎬ修春丽ꎬ等.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J].植物保护学报ꎬ2023ꎬ50(3):668-675. [36]于静亚ꎬ董立坤ꎬ毛润萍ꎬ等.东亚小花蝽对红带滑胸针蓟马的捕食及防控能力[J].中国森林病虫ꎬ2023ꎬ42(3):30-35. [37]孙贝贝ꎬ侯峥嵘ꎬ董民ꎬ等.东亚小花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捕食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ꎬ2020ꎬ47(4):845-851.93㊀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瑞娟ꎬ等:东亚小花蝽成虫对番茄潜叶蛾卵的捕食能力。

东亚飞蝗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特性的比较

东亚飞蝗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特性的比较

东亚飞蝗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特性的比较张欣杨;李杨;杨天翔;张龙【摘要】研究东亚飞蝗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生殖特性,为飞蝗种群动态的预测及蝗灾的防治奠定基础.通过室内罩笼饲养试验,对东亚飞蝗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寿命、死亡率、产卵量及产卵时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孤雌生殖的雌性成虫平均寿命显著长于两性生殖,死亡高峰期比两性生殖延后10 d左右.孤雌生殖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为1.14块,而两性生殖为2.96块,两者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而且两性生殖的产卵有明显的高峰期和周期性,孤雌生殖也有高峰期和周期性,但是高峰值显著低于两性生殖.可见,进行孤雌生殖的东亚飞蝗比进行两性生殖的生存力强但产卵能力弱.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飞蝗的生殖特性,也有助于了解飞蝗种群变动规律.【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东亚飞蝗;孤雌生殖;产卵量;寿命;死亡率;产卵周期【作者】张欣杨;李杨;杨天翔;张龙【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害虫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干旱,植被破坏,以及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还草等因素,使得蝗灾发生程度逐年加重。

但是关于东亚飞蝗间歇性暴发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还不十分清楚,严重影响了蝗虫防治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因此,深入研究影响东亚飞蝗种群动态,特别是与其间歇性暴发相关的因素,对于准确预测与监测其种群数量动态,保障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的郭郛先生等报道东亚飞蝗生殖力是影响其种群密度调节机制的重要因素[1-2]。

据报道有多种蝗虫可以进行孤雌生殖[3]。

2.1亚洲概况

2.1亚洲概况

五、亚洲气候
1.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 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
2.季风气候的利弊
图:孟加拉国的水灾 利:雨热同期有利 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 致降水不稳定,容易 发生水灾和旱灾 地形、气候、河流、 位置等
2.主要地形单元

④ ② ⑩ ③ ①青藏高原②伊朗高原③德干高原④蒙古高原 ⑤喜马拉雅山⑥昆仑山脉 ⑦西西伯利亚平原⑧东北平原⑨华北平原⑩印度河平原 ⑥ ① ⑤ ⑧ ⑨
三、地形特征
2.主要地形单元
世界最平坦的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 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3.铁矿资源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是亚洲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储量分别为 250×108 t、83×108 t和28×108 t ,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六和第九位。
4.锡矿资源
亚洲的锡矿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的60% 以上,泰国、中国、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均为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六、亚洲的人文环境
1.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C.地形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四大成矿区域:特提斯褶皱体系两侧、环太平洋西岸褶皱体系、 北亚中亚年轻地台-盆地区、内陆盆地油气藏分布区。
资源环境压力
(1)土地退化。目前,亚洲约有39%的人口生活在有干旱和沙化现象的土地上, 其中沙化土地面积已超过3.5×108 h㎡。水土流失和过量使用化肥及农药,使20% 耕地的土壤已经退化。在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还因过度利用地下水灌溉而使大 面积土地盐渍化。 泰国。近几年,中国、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国正在实施可持续的森林和 农业管理政策,已降低了森林减少的速度。

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对我国降水分布的影响

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对我国降水分布的影响

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变化对我国降水分布的影响作者:高晓丹李汉菁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利用1983—2011年全国各省市随机挑选出来的气象站点观测的全年日降水资料和同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南北方全年降水与同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降水;年代际变化中图分类号:P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3-087-02DOI:10.19383/ki.nyzhyj.2020.03.036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大气环流形势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天气、气候异常的重要系统之一。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一条独立环绕副热带地区强锋带,终年在东亚上空活动,常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尤其是在北半球,冬季强而稳定,夏季弱,甚至失去环绕半球特征;冬季位置偏南,夏季偏北,过渡季节南北变化很大,并具有一定突变性。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北跳和南退是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性突变的重要特征,影响中国天气变化。

基于此,文中初步探讨和研究了1983—2011年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活动规律,以分析与我国降水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我国主要汛期降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更对于认识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季节性調整、提高天气和气候变化预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文中研究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指200hPa高度西风最大值区域,风场资料选择200hPa 层,探讨西风急流变化特征。

利用NCEP/NCAR2.5°×2.5°逐日和月平均200hPa风场格点再分析资料,统计1983—2011年范围为60°E~150°E,10°N~60°N的全国台站降水资料。

在2.5°×2.5°网格上找出分析范围内各个经线方向上西风急流风速最大值所在纬度并进行平均,得到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急流轴纬度值。

米粉的发展历史

米粉的发展历史

米粉的发展历史米粉的发展历史1、起源和传播1.1 米粉的起源1.2 米粉的传播2、世界各地米粉文化2.1 东亚地区米粉文化2.1.1 中国的米粉文化2.1.2 的米粉文化2.1.3 韩国的米粉文化2.2 东南亚地区米粉文化2.2.1 泰国的米粉文化2.2.2 越南的米粉文化2.2.3 印度尼西亚的米粉文化3、米粉的制作工艺3.1 米粉的主要原料3.2 米粉的制作工艺流程3.3 不同地区的米粉制作特色4、米粉的类型和用途4.1 干米粉4.2 新鲜米粉4.3 粉丝类米粉4.4 混合米粉4.5 甜品类米粉5、米粉文化在现代的发展5.1 米粉的创新与变革5.2 米粉产业化的现状5.3 米粉文化的推广与传承6、米粉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6.1 食品安全法6.2 食品卫生法6.3 食品质量法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图片、表格和统计数据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指规范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发生。

2、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是指规范食品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

其主要任务是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品符合卫生标准,不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3、食品质量法:食品质量法是指规范食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

它的目标是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食品质量的提升和改进。

------------------------------。

东亚共同体概念由来及各方反应

东亚共同体概念由来及各方反应

“东亚共同体”概念由来及各方反应2009年10月10日,中日韩三国第二次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发表共同声明,表示将在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三国将加强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

此前,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其政治纲领中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引起广泛关注。

在国际区域合作已蔚然成风的今天,欧盟树立了区域合作的典范,对全球多个地区起到引领作用。

然而,“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实现路径尚不清晰,同时也应看到,该构想必将对亚洲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它将与欧盟、北美自贸区鼎足而立,重塑全球经济地理和地缘政治格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亚共同体”,我们对其概念的演变历程作一回顾,现简述如下:一、东亚共同体概念及演变历程1、概念提出阶段东亚共同体是拟按照二战后欧共体建立的一种亚洲地区的类似合作组织,最初由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之后其框架和内容不断明确、丰富。

1990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东亚经济集团”倡议,建立“东盟+中、日、韩”贸易集团,应对欧洲和北美集团化的挑战。

1998年,第2次东盟10+3领导人会议成立“东亚展望小组”,研究东亚合作中长期规划。

2001年,该小组提交名为《走向东亚共同体》的研究报告,提出把建立“东亚共同体”作为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

2、构想阶段2002年1月,日本小泉首相提出建设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正式提出“共同行动、共同前进”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即“小泉构想”,其成员除10+3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示日本“应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并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核心国”。

次年12月,日本-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发表《东京宣言》,再次强调将来建设东亚共同体的目标。

3、规划阶段2004年7月,日本在10+3外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关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议”;8月,以中曾根康弘为会长的“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提交报告,详细建议了日本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战略原则和对策;9月,小泉在第59次联合国大会呼吁建立东亚共同体;11月,日本在10+3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出“关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议”。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东亚季风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东亚季风

§10.3 东亚季风与低频振荡
大气低频振荡的一般情况 低频振荡的传播
低频振荡与东亚季风的活动
一. 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
㈠海陆热力差异 ㈡太阳辐射的径向差异 ㈢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1.海陆热力差异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产生了经典的海陆季风,即冬季大陆为
冷源,海洋为热源,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为热源,海
洋为冷源,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海陆热机造成的风向变化反映 了季风的本质。若只考虑海陆热机是季风的唯一成因,则在所
㈢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进退主要是指副热带 季风北侧前沿的南北进退。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与东亚热带夏 季风进退有密切关系,但由于海上资料的缺 乏,目前尚没有关于热带夏季风进退的详细 研究。
§10.2 东亚季风的形成
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 亚洲季风区的热源(汇)分布 东亚季风的建立与维持机制 中国夏季风降水的水汽源地
沿海
进入
四.东亚季风与冬季风的交替 ㈠东亚冬夏季风的建立和撤退
一般所讲的冬夏季风的建立(撤退)都是 针对一个局部地区而言的。实际上,冬夏季风 都不是在一季风区的所有地方同时建立和撤退 的,而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撤退的过程。因此, 对一季风区而言,所谓季风的建立与撤退包含 两个概念:
一是在季风区开始建立(撤退); 一是在整个季风区完全建立(撤退)。 对于整个季风区来说,冬(夏)季风的 开始建立也就是夏(冬)季风的开始撤 退,冬(夏)季风的完全建立也就是夏 (冬)季风的完全撤退。东亚季风比较 复杂,夏季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季风和 季风环流系统。
在表面均匀的地球上,行星风带基本上是纬向的,地表 太阳辐射地理分布的季节变化,引起行星风系的季节变化。
在两支行星风带交替的区域,行星环流发生季节转移,盛行

2.1东亚概况

2.1东亚概况
答案:(1)A (2)C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和范围 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范围:东亚五国
2、地形: (1)、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多
(2)、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
3、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气候类型和分布 (2)季风气候 (3)西北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京与北京相比: 降水更丰富、季节分配更为均匀。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和大陆性季风,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例1]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 纬度大致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世界区域分析方法
1、区域的位置: 经纬度位置:跨经纬的范围,特殊经纬度---反应气候基本
状况 海陆位置:地处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为气候服务
掌握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临海 交通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在前两类位置的基础上体
现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通和经济联系 2、范围: 指自然的山脉,河湖界线;本区包括的半岛、岛屿等。 包括的主要国家:
2.1 东亚概况(一课时)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在图中找出: 东亚所跨的经 纬度范围; 特殊纬线; 包括的主要国 家; 国家的首都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和范围 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20—500N) 范围:东亚五国
中国(北京)---临海国 蒙古(乌兰巴托)---内陆国 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半岛国 日本(东京)---岛国

论述东亚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异同

论述东亚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异同

论述东亚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异同1. 引言1.1 定义东亚音乐文化东亚音乐文化是指涵盖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音乐传统、风格和发展。

它包括各个国家独特的音乐形式、演奏技巧、乐器使用和音乐风格,反映了东亚地区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

东亚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东亚音乐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和谐、平衡与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以及对自然、民俗和宗教的反映。

在全球化的今天,东亚音乐文化正不断发展壮大,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互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通过深入了解东亚音乐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东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促进东亚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背景介绍东亚音乐文化是指涵盖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音乐传统和发展。

这些国家拥有悠久的音乐历史和丰富的音乐文化,其中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东亚音乐文化受到历史、宗教、地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和丰富的音乐形式和传统。

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

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为主,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古代中国音乐注重五音调和谐,以琵琶、箫、笛等传统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音乐美学。

日本音乐文化则受到东亚和西方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和声体系和音乐风格。

日本民间音乐以箏、笛、鼓等传统乐器为主,注重和声和旋律的结合,表现出细腻和平和的音乐特点。

韩国音乐文化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以韩国传统乐器如箜篌、扬琴等为主要演奏工具,注重律动和节奏感,体现出朴实而深情的音乐特点。

韩国流行音乐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展现出多样化和创新的音乐风格。

东亚音乐文化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音乐风格、演奏形式、乐器使用等方面。

虽然各国音乐文化有着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如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评议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

评议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

评议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引言东亚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拥有多样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几十年中,东亚的国家在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进行评议,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1.1 国家经济结构的差异东亚地区的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以中国为例,其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制造业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

与此相反,日本则以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要驱动力。

韩国则在电子产品和汽车产业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这些差异主要由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所决定。

1.2 发展战略的差异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也存在多样性。

例如,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如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吸引外国投资、促进贸易和扩大国内市场。

日本则实施了工业政策和技术创新战略,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韩国则通过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促进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些发展战略反映了各国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理解和定位。

1.3 政府角色的差异东亚国家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通过各类政策,如产业政策和经济特区的建设,来引导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发展。

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干预相对较少,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

韩国则在某些关键产业方面进行了有目的的干预,以提升竞争力。

2. 多样性带来的影响2.1 经济韧性的增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更具韧性。

当一个国家面临经济困境时,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可以提供一种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这样一来,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降低经济风险。

2.2 竞争力的提升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也促进了各国的竞争力提升。

各国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促使各国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亚佛教史

东亚佛教史

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六相圆融: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十玄无碍:性相、广狭、一多、相入、相是、隐显、维西、帝网、十世、主伴 判教:别教一乘——同教一乘
1.4 隋唐佛教——宗派佛教的形成
• (3)禅宗
慧能:《坛经》 神秀:强调经教,力主渐修 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 慧能:即心即佛,顿悟见性 曹洞 云门 法眼 临济 沩仰 黄龙 杨岐
3.8 朝鲜朝佛教
山僧时代 > 以儒排佛——崔承老、郑道传 > 严禁良民出家为僧,僧尼禁止出入都城,直至1895年 > 11宗到太宗时7宗,到世宗时2宗,没有宗团,通佛教 儒佛会通论 > 涵虚堂已和的《显正论》 > 虚应堂普雨与文定大妃 西山休静 > 西山家风,以看径、参禅、念佛为重 > 组织僧兵,参与壬辰倭乱战争 > 禅家龟鉴,三家龟鉴
4.3 日本佛教
• 镰仓佛教的宗派发展 源空的净土宗:提倡口称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亲鸾的净土真宗:绝对相信弥陀本愿他力为往上解脱之因的“信心为本”说, “恶人正机”说
道元的禅宗:日本曹洞宗,提倡“只管打坐”为主要特色
日莲的日莲宗:认为“妙法莲华经”是法华经的“肝心”,具足佛的一切因行果
教禅宗始祖。 7~9世纪,越南佛教传播更广,寺庙遍及各地。 9世纪初,无言通在交州,创立新的禅派,对越南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0~14世纪越南佛教兴盛。佛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精神支柱。李朝和陈
朝前后400年间,有8位国王出家为僧。创立宗派:越南佛教深受中国南宗禅
学的影响,属于大乘佛教。先后创立了下述几派:①灭喜禅派。②无言通禅 派。③草堂禅派。④竹林禅派。

2024年东亚电子产品研发合作协议

2024年东亚电子产品研发合作协议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东亚电子产品研发合作协议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各方1.2 合同标的1.3 合同日期第二条:合作内容2.1 研发项目2.2 研发目标2.3 研发时间表第三条: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3.1 技术交流会议3.2 信息共享平台3.3 技术文档管理第四条:研发团队与人力资源4.1 研发团队组成4.2 人力资源配置4.3 培训与支持第五条:知识产权5.1 专利权归属5.2 著作权归属5.3 商业秘密保护第六条: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6.1 成果共享原则6.2 利益分配方案6.3 成果转化收益第七条:费用与资金7.1 研发费用7.2 资金投入安排7.3 费用结算方式第八条: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8.1 风险评估与控制8.2 安全保障措施8.3 应急预案第九条: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9.1 违约责任9.2 争议解决方式9.3 法律适用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变更程序10.3 合同终止条件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义务11.2 保密期限11.3 泄密责任第十二条:法律与合规12.1 遵守法律法规12.2 合规审查12.3 合规培训第十三条:合同附件13.1 研发项目详细计划13.2 技术规范与要求13.3 其他相关文件第十四条:其他约定14.1 合同的解释权14.2 合同的修订权14.3 合同的补充协议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各方甲方:东亚电子有限公司乙方:东亚电子研发团队1.2 合同标的本协议标的为甲方委托乙方进行的2024年东亚电子产品研发工作。

1.3 合同日期本协议签订日期为2024年1月1日。

第二条:合作内容2.1 研发项目乙方根据甲方的研发需求,研发一款具备创新性、高性能的电子产品。

具体研发项目细节由甲乙双方在合同附件中详细列明。

2.2 研发目标(1)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具备至少一项核心技术创新;(3)产品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东亚人说敬语

东亚人说敬语

东亚人说敬语1. 介绍敬语是东亚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注重使用敬语。

敬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是一种社交礼仪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东亚人说敬语的背景、原则以及一些常见的敬语用法。

2. 敬语的背景2.1 东亚文化的尊卑观念东亚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尊卑观念,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需要使用敬语来准确地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尊贵。

2.2 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影响东亚社会和家庭结构的特点也影响了敬语的使用。

在传统的东亚社会中,家族和长辈的地位非常重要,尊敬长辈和上级是一种美德。

因此,人们在与长辈和上级交流时更加注重使用敬语。

3. 敬语的原则3.1 尊重和礼貌敬语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和礼貌。

通过使用敬语,人们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礼仪的遵守。

尊重对方的地位和身份是使用敬语的基本出发点。

3.2 场合和关系敬语的使用也与场合和关系有关。

在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会议或官方场合,使用敬语是必要的。

而在亲密的关系中,如家庭或好友之间,敬语的使用可以相对放松。

3.3 年龄和地位在东亚文化中,年龄和地位也是决定敬语使用的重要因素。

尊敬长辈和地位高的人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与长辈和上级交流时,需要使用敬语来表示对其地位的尊重。

4. 常见的敬语用法4.1 称呼在东亚文化中,称呼是使用敬语的一种常见方式。

对长辈和上级使用尊称是一种尊重的表达。

在中国,常见的尊称有“先生”、“女士”、“阁下”等。

在日本,常见的尊称有“さん”、“先生”、“女士”等。

4.2 敬语词汇敬语词汇是敬语使用的关键。

在中国,使用“您”、“敬爱的”等词汇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在日本,使用“ですます语”来表示敬语,即使用较为正式和客套的词汇。

在韩国,使用“요체”来表示敬语,即使用较为正式和尊敬的词汇。

4.3 语法结构敬语的语法结构也是敬语使用的一部分。

在中国,使用“请问”、“不好意思”等词语来表示客套和礼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思路
Ⅰ.定位 1、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1)地理坐标定位法 (2)地理界线定位法 (3)典型数值区域特征定位法 2、定性的空间定位 (1)相对位置定位法 (2)典型非数值区域特征定位法-----区域地 理特征定位法 (3)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4)地理景观定位法 (5)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来定位
温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朝鲜、日本、韩国北部、及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南部、韩国南部、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东京
年温差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
年温差小, 降水丰沛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大陆性季风 (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一.复习思路
Ⅱ.区域特征分析
3、水文:水文特征及成因、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 用 (1)水文特征:径流总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 变化;结冰期;含沙量;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特 殊水文现象。 (2)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4、资源:资源特征及成因、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复习思路
Ⅱ.区域特征分析
5、居民:主要从人口变化、分布、影响因素 6、农业: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 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农业地域 类型。 7、工业:区位条件及评价、工业类型、工业分布特 点 8、城市:主要从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水平、城市 环境问题
向西逐渐增大(2)自东向西降水的总量逐渐减 少,降水的季节集中程度不断增强。
三.区域特征分析
气象灾害:寒潮、沙尘暴、台风
三.区域特征分析
■台风 ☆定义:在北太平洋西部和中国南海热带洋面上形成的比 较强的气旋性涡旋,称为台风。 ☆盛行季节:夏秋季节(7~9月) ☆主要影响地区:中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日本南 ☆影响 ☆不利:强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 严重威胁着航运安全。登陆后,又能摧毁庄稼、道路及 各种建筑物设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有利:在盛夏季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夏季副热带 高压的控制下,久旱少雨,台风可带来丰沛的雨水,能 解除旱情和酷热。
三.区域特征分析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来自海 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地形对水系和水文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多自西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 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 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 富。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 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⑵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冬夏温差大, 年降水量少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地带性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⑶青藏高原——高原气候 特点: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年降水量较少 成因:海拔高,地势落差大 地带性植被:高寒草甸
三.区域特征分析
东京
思考2:从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季风气候 表现出什么特点? 自东向西,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加强。 具体表现在:(1)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自东
■地形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三.区域特征分析--气候
⑴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处于最大的大 陆与最大的大 洋之间,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 显著
亚洲高压
印度低压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三.区域特征分析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冬夏季风的交 替控制 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一.复习思路
Ⅱ.区域特征分析
9、交通: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 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10、生态环境问题
二.定位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二.定位——影响
1、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位于北半球: 最冷月的气温出现先1月附近,最热月气温出现在7 月附近,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 海陆位置: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割断了 副极低低气压带,使低压仅分布在海洋中。 夏季季陆地增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割断 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仅分布在海洋中。
一.复习思路
Ⅱ.区域特征分析
1、地形:主要分析地形特征、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1)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 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2)地形特征
(3)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 (4)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一.复习思路
Ⅱ.区域特征分析
2、气候:气候因子、气候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气 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因子: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地形、洋流 (2)气候特征:气温、降水 (3)气候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描绘 (4)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动植物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三.区域特征分析
经济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农业类型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这里一向是 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 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 以汽车、电子、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矿产 资源短缺。 ☆(3)日本: 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 ☆(5)中国: 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 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三.区域特征分析
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 气候温暖湿 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 高原、山地较 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东亚自然地理条件小结:
1.位置范围: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北温带(20°N—55°N),地处东
半球(80°E—145°E) 2.地形: 多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地势西高东低。 3.气候: ⑴东部季风气候显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⑵内 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很少; ⑶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地势高 自东向西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 4.水文:大陆上多自西向东流的大江大河,流量较大,季节 变化大;东部岛屿和半岛河流短小,流量大,流速快。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性移动。 地带性植被:热带季雨林
三.区域特征分析
思考1: 为什么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冬季风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劲, 影响范围广;东亚地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其 影响深刻 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 东亚地区距夏季风的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弱
东西跨度大,使西北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 到达。从而形成少雨的气候特征,大陆性显著。
3、板块位置
陆地板块与陆地板块碰撞挤压,多形成高大险峻的褶皱山脉 质量较重的大洋地壳俯冲到较年轻的大陆地壳之下,俯冲 一侧皆为深长海沟,被挤压抬升的一侧形成岛弧和海岸山 脉。
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 如果再加上植被覆盖低,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容易产生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人口稠密,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和沿海平原
2、农业:
东部平原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 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西部高原以畜牧业为主,(中国西北、蒙古国) 3、工业: 东部:工业较发达,主要是日本、韩国、中国东部 沿海地区 西部:工业欠发达(中国西部、蒙古、朝鲜) 4、城市 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日本韩国城市化水平高, 朝鲜和蒙古城市化水平低。
海陆位置: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 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2、经纬度位置
大 部 分 地 区 四 季 更 替 明 显 。
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4、组成国家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临海国
内陆国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半岛国
岛国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三.区域特征分析
三.区域特征分析
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 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
岛、台湾岛等)。
三.区域特征分析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地形类型多样,作物种类较多,种植业分布在地势低 平的平原、丘陵地带。广大的山区地区,由于起伏大,气 候垂直变化明显,提供多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 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种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 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 条件。

5、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西 部 内 陆 地 区
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