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

合集下载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_江时学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_江时学

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3期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江 时 学 主要观点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由外资带动的;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初级阶段,拉美国家希望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满足进口替代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东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外资。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特点:两个地区不时受到起伏不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除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有化运动以外,两个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是宽松和开放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刺激性优惠也基本相同;外资对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自80年代起,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短期资本的流入量也相当可观。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东亚和拉美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雁阵模式”和“后院模式”。

作者分别就这两种模式在产业结构中发生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拉美和东亚 利用外资 比较研究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北京 100007)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

这一增长基本上是由出口和外资带动的。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大量外资的流入,东亚的“经济奇迹”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90年代拉美之所以能摆脱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资再次大量流入这一地区。

换言之,尽管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资本的不规则流动(尤其是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流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拉美和东亚都因利用大量外资而受益匪浅,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众所周知,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特点是: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重要;外国间接投资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官方资金流入在减少;银行信贷仍居重要地位,但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

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

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冯绍雷2013-2-27 21:13:15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内容提要】本文认为,20世纪最后25年发生在原苏东、南欧、拉美、东亚地区的制度与社会转型,是一个相互关联、客观背景类似、具有内在动因的历史过程,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受各国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精英与民众自主选择的多样性得以实现。

统一与多样并存是转型比较研究中一个醒目的结论。

本文也对转型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内部转型与外部条件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当前国际学术界转型研究中争论的问题进行介绍与评述。

【关键词】转型比较研究;多样性【作者简介】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亚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海邮编:200062)【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4)08-0008-11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是在南部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一批欧洲最后的威权主义政权倒台,然后,受其影响的拉丁美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军人政权在70年代末之后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稍后,自80年代中期始,随着菲律宾与韩国的政局更替,也出现了东亚各国(地区)的民主化进程的推广,紧接着是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欧洲的整个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就此解体。

与此同时,在中东和非洲等地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民主改革趋向。

上述历史变化把一个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为什么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最后25年的这一历史时期,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了这样一股民主改革的浪潮?究竟是偶然地发生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相互之间并无逻辑联系的社会变动,还是如亨廷顿在其轰动一时的著作《第三波》中所描述的,这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同步出现的翻版? 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灾变式”的震荡与70年代中期以后在南欧、拉美、东亚的变化有何干系?如果说,上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普遍性现象具有某种目标相似性或同一性的话,那么,在其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是遵循着大致相同的路径、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结局,抑或是相反?无论是怎样的路径选择或怎样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结果,我们又能从中汲取怎样的经验与知识?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上述地区所发生的转型进行分析与概括,但是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之复杂,鉴于这一转型过程尚在进行之中,因此,无论方法论还是具体的比较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一系列争议。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

从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江 时 学 【内容提要】本文力图从分析“官僚威权主义”理论入手,简要阐述拉美和东亚地区的“官僚威权主义”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探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能否取得高速增长,政治民主不是一个惟一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核心,一是如何确立政府的权威性,二是如何维系政治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政治与经济;拉美和东亚;“官僚威权主义”【作者简介】江时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北京 邮编: 100007)【中图分类号】F1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0)11-0051-06 在比较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时,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些拉美和东亚国家(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军政权或文人政府的高压政治下取得的。

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评价曾在拉美和东亚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官僚威权主义”政权?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及其核心是什么?笔者将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何谓“官僚威权主义” 在拉美历史上,尤其在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后,名谓“考迪罗”的军人独裁在拉美司空见惯。

20世纪60年代,军人当政再次风靡拉美。

但是,阿根廷政治学家奥唐奈发现,60年代上台的拉美军人与历史上的“考迪罗”大不相同:(1)历史上的“考迪罗”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个人至上的行为,而新的军人政权则是由整个军人体系控制。

(2)“考迪罗”大权独揽,尽管它不知道如何治理经济,但新的军人政权在经济管理上则大力依靠技术专家,以弥补军人在这方面的经验的欠缺。

因此,军政权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程度较高。

(3)“考迪罗”关心的只是如何用武力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权欲和财产欲,新的军政权虽然在政治上也为了提高政府决策的权威性而实行高压统治,但它非常注重发展经济,以增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

由于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军政权不同于历史上的“考迪罗”统治,奥唐奈将前者称之为“官僚威权主义”政权。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者:刘炎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6期【摘要】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类国家群体,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情况复杂,其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多的问题,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诸多差异,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本国的经济发展,还要依赖经济全球化这趟快车,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确定发展策略。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划分方法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的类型:按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标准来划分是目前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据此可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最不发达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

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普遍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福利、改造传统社会使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任务。

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就在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实施适当的发展战略。

在此问题上,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认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外经济关系模式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作者:全毅张旭华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04期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参与方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组建区域经济集团的实践是颇具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拉美地区共同市场经济绩效东亚与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点不同,拉美是世界上最早探索经济一体化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地区之一;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则非常滞后,1967年成立的东盟真正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间是1976年。

然而,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践,两个地区经济整合的绩效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

区域一体化的贸易绩效比较1、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显著和直接的效应是由贸易创造效应带来的区域内贸易量的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是世界上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

1980-2009年的30年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3.7%上升到28.01%;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这一数值由15.29%上升至2000年的19%,2009年又下降至12.9%,欧盟则从41.4%下降到36.6%。

虽然在1980年,东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还小于其余两大经济体,远远低于欧盟,可是到2009年,却已经超过了NAFTA,目前东亚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约为28%。

另一方面,东亚地区也是区域内贸易发展最迅猛的地区。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1980-2009年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额从773亿美元上升到3,48万亿美元,累计增长约45倍,而东亚与区域外的贸易额仅增长了10多倍,东亚区域内贸易比重从22.4%稳步上升到44.67%,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额占比则由77.6%降至55.3%。

克鲁格曼认为,当地区内部贸易占该地区贸易总量的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这个贸易区才是有效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亚_拉美_印度现代化之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亚_拉美_印度现代化之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亚、拉美、印度现代化之比较*樊 文 娥摘 要 现代化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旋律,通过比较中国与东亚、拉美、印度现代化道路,得出:中国既要坚持自身的特色,即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与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佳体制组合,同时也要借鉴他国成功之举以加速推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 比较 启示作者樊文娥,南通大学教授 (南通 226001)。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实现现代化。

在世界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开始于1500年前后,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社会现代发展问题才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也在一些国家走俏起来。

中国的现代化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其间曲曲折折,历程艰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走上了一条特色之路。

今天,我们比较不同国家现代化之路,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以坚定我们成功现代化的信念,以调整我们的现代化思路、战略和工作重点。

一、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认同不同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重视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不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落后的民族经济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的不平衡,激发起这些国家的人民、领导人研究和实现现代发展的强烈欲望。

发达国家以实现自身 再发展 需要,也促使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去研究发展问题。

他们首先开始研究的不是自身的 再发展 ,而是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并开出 西方化 的药方。

之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也对不发达问题的性质展开探讨。

发展研究逐渐成为世界潮流。

由于人们的研究都围绕着 发展 这一主题,并且从不同角度涉及到影响不发达国家现代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即影响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传统、经济因素、政治制度、人为因素以及政策选择等各种相关问题,研究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与不发达国家发展的关系。

这就从不同的侧面深化了对主题的认识;而对相同问题的讨论,则使真理愈辨愈明。

这样,对现代发展的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并不断形成认识上的认同。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

区域的有效发展需要建立适合的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一、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愿望实现快速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这个愿望是很崇高的。

然而很多国家在发展时没能认识到:发达国家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现象本身是内生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

因此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就比如“怎么样正确的寻找到符合区域特色且真实有效的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中,也就有了多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其中就有“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等,而面对全球国家数量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以及人口分布较大的两个区域东亚和拉美地区,于是乎之前提到的“拉美发展模式”和“东亚发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这两种模式的差异研究也成了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内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方向。

二、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要领:2.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中日之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东亚经济格局出现了此强彼弱的重大变化。

面对东亚经济格局的这种巨变,创造“东亚奇迹”的原来模式已经失去了发展张力。

对东亚国家来说,只有构建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才能创造出东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在传统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中,以日本为龙头,其自身在向高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国内许多劣势的产业以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形式传递到低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中去,其联动模式为:日本一四小龙-东盟。

我们把由日本经济的发展带动继起的四小龙以及东盟经济的连锁发展形态,比做大雁队伍的飞行状态,称之为雁行模式。

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是雁首,四小龙是雁翼,东盟是雁尾,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发展。

二战后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四小龙和四小虎)大量吸收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接受日本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相对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即所谓的“东亚奇迹”。

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比较

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比较

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比较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

短短几十年过去了,一些东亚国家(地区)已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被认为创造了“东亚奇迹”;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

基于东亚和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本文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东亚和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宏观决策者参考。

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

但在短短的几十年后,一些东亚国家就跻身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行列,它们被认为创造了“奇迹”;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

基于东亚和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研究它们在经济增长动力和机制上的区别,可以粗略地把握其绩效差异的基本成因。

本文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决策者参考。

一、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比较20世纪中叶,拉美与东亚基本上处于同等发展水平,有些拉美国家的发展水平甚至明显高于东亚。

如,1965年,韩国和泰国的人均GDP只有100多美元,而委内瑞拉、智利和巴西等拉美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600美元。

毋庸置疑,当时的东亚是世界上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与许多拉美国家不同的是,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自然资源都十分匮乏。

正像阿吉特·辛格和布鲁斯·维斯在《亚洲模式:一场言中了的危机?》中所描述的:“它们的可耕地与人口的比率如此低,以至于满足基本的需求都成问题。

”如果有人要预测东亚经济的发展,也许只有占卜者才会选择东亚国家。

如今,日本、韩国等已经加入经合组织(OECD),成为“富人俱乐部”的成员;同期拉美国家的经济虽然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明显不及东亚(见表1)。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了“失去的十年”,而东亚则因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被认为创造了“东亚奇迹”。

在这30多年里,东亚以地区为基础的贸易、资本和信息流动、海上运输、技术转让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国家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2011年09月01日 10:48来源:财新《中国改革》作者:布莱恩·列维本文提出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旨在通过展示治理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决策者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可行性战略选择,并阐明这些选择的空间如何被一国独特的路径依赖所限定在低收入低增长的后发国家,改革者面临的挑战不是制定最优经济政策,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考虑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找到切入点,启动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

就此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四种模式。

模式一:国家能力建设图1这一发展模式隐含的切入点是通过国家能力建设来改变国家功能失调的状况,使之成为高效国家。

图1描绘了国家能力建设通过什么方式启动良性的发展循环。

第一步是投资于国家能力建设;第二步是将新建设的国家能力用于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相互补充的渠道来实现。

渠道2a强调国家表现的改善与经济表现之间的直接联系。

更好的政策、更有效的基础设施、更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官僚体制、透明的参与式服务供给,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政策可以相当快地改变,但是,基础设施和官僚体制的改善需要时间,几乎没有“速胜”的可能性。

渠道2b强调,被人们认为有政治意愿开展国家能力建设的领导层的出现,会产生预期驱动效应。

甚至在公共部门的表现得到实际提升之前,私人投资者就会认为经济的生产潜力是可信的。

获得可信性本身有时足以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增长加速,一个常见方式是迅速采取意义深远的“大笔一挥”式经济改革。

渠道2c显示,政治领导人可以坚持一个更广泛的“公平”承诺,也即让人们广泛共享增长收益的包容性增长,使国家能力建设与可信性渠道相互促进。

只要公民相信这一承诺,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都可以得到加强,这将更显著地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渠道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

只要由国家能力建设引领的发展顺序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变革,这就是一条长期的间接路线,其中社会变迁(通过参与式服务提供、财富创造以及中产阶级的兴起)会产生新的压力,要求建设管理精英之间——既包括企业之间的,又包括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的法治,实施更广泛的政治改革。

东亚与拉美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及启示

东亚与拉美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及启示

受保人不缴费 ,使得企业负担沉重,无法提供较高水平的保障,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保障人 ・ 群的范围只能局限在工薪劳动者中受工伤事故和患有职业病的特定劳动者中间。韩国的社 会福利 支出仅 占国家G P .%② D 的1 4 。澳 门的社会保 障主要以社会福利服务 即服务保障为
主 ,经济援 助 中实物援 助 占主导 地位 。
1 51
维普资讯
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
2 0 年第2 06 辑
方面。
社会救助是针对特定的贫困者、老龄者和其他 因受灾害而需要得到特殊保障的人 群所设计 的一种无需缴费即可以得到政府援助的保障制度。由于历史原因造成 了东亚地 区
存在大量贫困者和年老无助者 ,因此这种制度无疑在东亚地 区是非常必要 的。澳门的社会
征 ,而是 表 现 为一种 共 同的 发展 路径 。


东亚社会保障政策简介
东亚社会保障模式一般是泛指东亚的日本 、韩国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其经济腾 飞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中,吸收欧美社会保障制度 的某些成分 ,结合本 国或本地区的实际而
建立的区别欧美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东亚的社会保障是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缓慢形成的社会福利制度。东亚的社会保障
H c — uK n u k J wo 对韩国和 中国台湾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研究表 明老年人的就业收入和其 子女的资助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支柱 ,因此家庭保障作为一种重要的保障手段起着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
3 .东亚社会保障的水平较低 ,覆盖面较 小。由于东亚地区的社会保障多是在 向现代
4 .社会救助仍然是东亚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环节。东亚 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很长时间
里 ,都强调传统社会救助 方式 ,为遭遇孤 、老、残疾和贫困的群体提供最基 本的经济保 障。因此通过社会救助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保障长期 以来就是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一个重要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

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文: 布莱恩【大中小】2011-09-02 09:12:19评论:0条本文提出发展战略的四种模式,旨在通过展示治理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决策者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可行性战略选择,并阐明这些选择的空间如何被一国独特的路径依赖所限定在低收入低增长的后发国家,改革者面临的挑战不是制定最优经济政策,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考虑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变化,找到切入点,启动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循环。

就此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四种模式。

模式一:国家能力建设图1这一发展模式隐含的切入点是通过国家能力建设来改变国家功能失调的状况,使之成为高效国家。

图1描绘了国家能力建设通过什么方式启动良性的发展循环。

第一步是投资于国家能力建设;第二步是将新建设的国家能力用于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相互补充的渠道来实现。

渠道2a强调国家表现的改善与经济表现之间的直接联系。

更好的政策、更有效的基础设施、更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官僚体制、透明的参与式服务供给,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育更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政策可以相当快地改变,但是,基础设施和官僚体制的改善需要时间,几乎没有“速胜”的可能性。

渠道2b强调,被人们认为有政治意愿开展国家能力建设的领导层的出现,会产生预期驱动效应。

甚至在公共部门的表现得到实际提升之前,私人投资者就会认为经济的生产潜力是可信的。

获得可信性本身有时足以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增长加速,一个常见方式是迅速采取意义深远的“大笔一挥”式经济改革。

渠道2c显示,政治领导人可以坚持一个更广泛的“公平”承诺,也即让人们广泛共享增长收益的包容性增长,使国家能力建设与可信性渠道相互促进。

只要公民相信这一承诺,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都可以得到加强,这将更显著地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渠道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

只要由国家能力建设引领的发展顺序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变革,这就是一条长期的间接路线,其中社会变迁(通过参与式服务提供、财富创造以及中产阶级的兴起)会产生新的压力,要求建设管理精英之间——既包括企业之间的,又包括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冲突的法治,实施更广泛的政治改革。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拉美和东亚两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多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水平。

但是二者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形成的发展模式则有很大差异。

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一、两种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战后时期看,大多数东亚国家(地区)实行的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它们虽一般都经历过若干年(大约六七年到十年左右)的进口替代发展期,但到60年代后半期基本上已转入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首先在日本取得成功,然后亚洲“四小龙”以及东盟国家先后加以模仿,在东亚形成了发展阶梯不同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经济群体。

印度支那国家(如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由于战争、政局动荡或其他原因,经济发展较慢,尚未显现出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但它们近期的经济调整正朝这个方向靠拢。

人们通常说的东亚模式国家或地区,常常是指日本、“四小龙”和尚未扩大以前的东盟国家。

它们有许多相似的特点。

中国和越南原来是计划经济模式。

现在正处于转型期。

所谓转型期,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

应该说,这两个国家至今还不属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国家。

展望未来,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转入出口导向经济模式是否适合其国情也还值得研究。

人们在谈论东亚经济奇迹时,一般都把中国自8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和越南90年代的发展包含在内;而在谈论东亚模式时,则又往往将中国和越南区别开来。

当然,人们也注意到这两个国家在其经济调整改革过程中,充分吸取了东亚其他国家有益的发展经验。

目前这两国的经济是东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研究东亚发展模式及其演变时,必然会注意到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和改革趋势。

拉美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则是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

它们从三四十年代起,在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少数国家率先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政策。

战后,在拉美经委会的经济思想影响下,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为拉美主要国家所接受和推行,逐渐形成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面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

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东亚模式”提出了质疑,引起广泛的争论。

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如何看待“东亚模式”仍是当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本段一、“东亚模式”的含义对“东亚模式”的解释不尽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制度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有些观点和分析还相当深刻而精辟。

笔者认为,这些模式都强调了政府在“东亚模式”中的核心作用,即政府要想尽快赶超发达国家、实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就必然要制定一套保证高速增长的制度安排,若想行之有效,要求政府高度理性。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政体和相应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理性和自律是相当脆弱的。

拉美模式vs东亚模式

拉美模式vs东亚模式

1999年的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巴 西金融动荡,外汇大量流失,资金外逃, 雷亚尔急剧贬值,为了维持汇率,巴西动 用了国际储备,导致国际储备下降,引起 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恐慌,爆发了巴西金融 危机,1998年,国内生产中值仅比上年增 长0.1%。直到现在巴西经济仍进行调整。
四、阿根廷经济
二、新自由主义模式 减少政府干预 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 贸易自由化
改革 措施
金融体 制改革 大力引进外资
国有企业私 有化
评价
制度 作用显著 •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发展战略的 转换 经济
作用较小 •宏观经济失衡恢复; •对经济增长无显著 作用
三、城市化模式
中小城镇和农村边 缘化 城市贫民区现象普遍 存在
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今年8月19日一期发 表题为《破产中的拉丁美洲》一文中指出,美 洲大陆南锥体国家正在震颤。 文章指出,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巴 西、乌拉圭和阿根廷欠下IMF的债款正在大 口大口地吞噬着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 DP)。据阿根廷有关部门今年7月份的统计, 在这36个月期间,巴西的外债总额已经从相 当于GDP的53%上升到71.9%;乌拉圭从 34.2%上升到55.6%;阿根廷从42%上升到 61.2%。
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870-1930年 1930-1982年 1982年后
初级产品 出口战略
发展了资源 加工、日用 品制造业
进口替代 工业化战略
从落后的农业 经济过渡为先 进的工业经济
新自由主义 外向型战略
自由化、国有 企业私有化和 市场化
断裂式发展
三、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
1980 1990 1999 2003
政府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 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 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 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 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 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

浅谈两种发展模式[摘要]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总结了东亚及拉美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

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渐趋相近。

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暴露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透过危机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外向型;经济危机1 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的内容所谓东亚模式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制度安排和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

东亚模式基本上可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1997年7月的出口导向工业化阶段,以及1997年以来至今的三个阶段。

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呈现出“雁行模式”经济梯度增长结构。

“雁行模式”来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发展形态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成熟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了四小龙。

20世纪80年代后,四小龙又将成熟的新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

这样东亚出现了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的梯度式产业结构。

雁阵分工有利于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格局,实现了东亚地区的自我发展。

拉美模式主要是指拉美经济取得的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点。

拉美模式的开始早于东亚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初初级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初的进口替代和出口相结合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后进口替代阶段。

在拉美国家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中,国家对国内市场过度保护,致使国内市场缺乏竞争,生产效率底下,增长缓慢,社会贫富差距极大。

它们没有像东亚地区那样抓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和设备的机会。

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

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

陈峰君:亚洲两种政治模式的异同与趋同亚洲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一种以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议会民主制度;另一种是以新加坡、韩国、台湾为代表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60-90年代) [1]。

两种不同体制与各自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国际背景有着直接关系。

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度与其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较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的多元化以及英国殖民主义的政策等多种因素使然;而东亚则由于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儒家文化中对权威的崇拜等传统、战后初期民主制试验教训以及为应对外部与内部的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等诸多因素的需要。

[2]但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其形成均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存在均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无疑也均符合它们各自的国情。

因此,不能简单用一种体制否定、贬低另一种体制。

这两种模式有不同之点,但也有诸多共同之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亚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东亚与印菲两种不同政治模式又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二者几乎在同时实行政治转型,相互间又不约而同的靠拢,因而有明显趋同的强劲势头。

一、九十年代前两种体制的异同。

印度菲律宾议会民主政体与西方议会民主体制基本上一致,如完善的宪法、议会、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健全的选举制度、多党的政党体制、行之有效的文官制度等;但另一方面它又存在诸多非民主的征兆,如一党独大、种姓政治、行政权力过高过大、中央集权式的联邦结构、暴力色彩浓重等。

总体而言,印度是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两重特征的体制,是东西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有机结合,或者说印度是一个具有东亚威权主义某些特色的民主政体。

而东亚威权主义体制在国家政体形式上,如三权分立代议制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倡导精英治国、重视法制等与西方现代体制大体一致,因而有别于历史上的“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与印度的民主制有相同之处。

但在诸多方面,如强人政府、立法权微弱、行政权绝对高于立法和司法、一党优势、凭借军事强制力量维护政府的权威和社会稳定等,又明显具有强烈的集权甚至极权的特征。

浅论东亚制成品出口赶超拉美的内在原因

浅论东亚制成品出口赶超拉美的内在原因

浅论东亚制成品出口赶超拉美的内在原因
田钢
【期刊名称】《世界经济研究》
【年(卷),期】1987()4
【摘要】东亚与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战后初期从经济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拉美国家超过东亚国家,但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在七十年代两者更显示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其中制成品出口贸易东亚国家更是后来居上赶上并大大超过了拉美国家,经济上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因此比较研究造成两者差异的动因,寻求东亚成功的规律是有借鉴意义的。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主要面向发达国家,所以本文以此展开研究。

文中所指东亚包括:“四小老虎”(南朝鲜、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
【总页数】5页(P30-34)
【关键词】东亚国家;拉美国家;菲律宾;制成品出口;印尼;出口增长率;墨西哥;发展中国家;内在原因;泰国
【作者】田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
【相关文献】
1.拉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J], 黄红珠
2.中国对拉美新兴市场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及潜力研究 [J], 马文秀;孟彤
3.东亚拉美制成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研究 [J], 田钢
4.拉美国家鼓励制成品出口的优惠措施 [J], 京石
5.东亚与拉美制成品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研究 [J], 田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增刊
Vol.22 Supp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0年12月Dec.,2000
α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
唐国植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 吸取别国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东亚和拉美发展模式的差异,并从中得到若干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拉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 F 41
拉美发展模式指墨西哥以南,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所有美洲国家的发展模式,东亚模式是日本亚洲四小龙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发展模式,不包括中国大陆。

50年代初,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东亚,而在70、80年代拉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东亚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际经济学家对东亚模式比较看好,到了1997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拉美经济繁荣发展,而东亚爆发了金融危机,经济水平一下子退到几年前的水平,1999年才开始从谷底开始爬升,何以导致如此大的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一、发展模式上的差异
(一)在“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上的差异
大多数东亚国家在战后经过若干年的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后,建立了国民经济体系,促进了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亚国家并没有停止在这个阶段,而是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积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现向“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转变。

战后至60年代,拉美国家长期奉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以推动满足国内市场工业发展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为此,专门设计了进口替代的政策工具(如汇高率,进口限额和高关税)以抑制进口、进口替代在一般消费品阶段开始得比较顺利,当进口替代进入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阶段,“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效率,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积累与消费的方面的差异
东亚模式强调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东亚经济长期迅速增长,主要是靠内部较高的储蓄率实现的。

东亚地区的总储蓄率一直保持在30%-40%的高水平上,高储蓄率引起高投资,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反过来又使储蓄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拉美国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忽视社会公平,享乐主义盛行,消费水平较高,社会储蓄率普遍较低,对外资依赖严重,一度形成借债增长型经济。

实际上只有少部分国家在一定时期实现了高增长,总体上只实现了中速增长或较高速增长,而且并不持续和稳定。

(三)关于政府干预方面的差异
东亚在政府干预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一方面,政府尽可能对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另一方面,尽量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市场机制所不及的情况下进行干预。

拉美的行政干预是不成功的,西方传统古典经济学往往反对行政干预,但经济学家对拉美改革的建议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全面改革措施,群众则被动的接受改革。

政府干预应以取得最大限

57—α
作者简介:唐国植(1971—),男,湖北人,广西大学商学院98级政经专业研究生。

度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并依据国内外市场信号进行干预,但一些拉美国家干预经济时常着眼于一些非经济因素,不是完全从经济上的合理性出发,这就无法实现最大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干预的公开性不够,影响到干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拉美国家政府的许多干预政策常常受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干扰和影响。

这些影响常常是通过秘密途径进行的,因而政府决策极易出现偏差。

(四)、经济发展稳定性差异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少数国家(主要是印尼、泰国和韩国)的通胀率急剧升高,但还未达到3位数的恶性膨胀的程度。

而拉美经济发展则长期伴随高通胀,甚至恶性通胀。

1980年以前拉美已形成惯性通胀,而且通胀率呈上升趋势。

1980年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全地区平均通胀率已达54%。

在80年代的多数年份,全地区的年均通胀率都在3位数的水平上,个别年份还达到4位数。

严重的通货膨胀扭曲了市场价格,给拉美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但是,拉美在最近10年经济改革过程中进行的反通货膨胀则是有效的。

短短几年间,经过剧烈的阵痛,拉美奇迹般地将本地区的年均通胀率降到了低位的2位数(20%以下)的水平,并正在争取使之降至1位数。

保持通货稳定将是今后拉美各国在争取提高发展速度时经常注意掌握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差异
东亚在西方经济危机年份,受危机影响,也出现周期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有些国家在某些年份,由于国内原因,出现贸易逆差。

不过,从总体上看,相对地说,东亚较为均衡。

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东亚抵御国际市场起落影响的能国明显增强。

然而,东亚的金融体系还不能适应当前经经济全球化的环境, 1997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受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东亚的国际收支将出现一轮严重的失衡。

为挣脱金融危机并消除其影响,东亚各国将有较大动作的金融改革和深层的产业调整,从而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善东亚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

拉美的国际收支带有很大的脆弱性。

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有很大比重,它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动而经常波动。

过去,经常项目赤字靠资本项目盈余来弥补。

但在对外资管理方面的失误,又导致拉美长达10年的债务危机。

因此,拉美出现过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是很严重的。

目前,80年代的那一轮债务危机虽已过去,但外债总额仍在上升,国际收支失衡的潜在危险仍然存在。

二、两种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以韩国为例。

韩国发展模式即“科技+外向”型发展模式,依次经历了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7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80年代以来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阶段,在几十年内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东亚奇迹”。

60年代初,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1亿美元,人均收入只有82美元;而现在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美元,人均收入6000美元。

这说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

问题在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韩国没有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时消除体制和经济生活的固有弊端。

深化改革是保证经济稳定持续正常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行政对经济的干预一定要适度 行政对经济的过分干预,对企业的过分参与,早晚会造成严重后果。

首先,韩国的金融危机证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失败可能同在计划经济中的失败一样惨痛。

诚然,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对政府在经济中的“无边法力”所抱的幻想必须抛弃。

其次,政府机构与大企业之间不能形成复杂的关系网,否则不仅使银行、税务部门的监督机制失灵,而且给腐败创造了滋生空间。

第三,必须提高经济透明度。

缺乏透明度是亚洲和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必须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保持宏观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

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过经济调整和改革后,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随着投资的增加而迅速恢复增长。

拉美地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80年代(1981-1990年)的1%增加到90年代(1991-1997年)的315%,同时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增加到118%。

(四)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主要靠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而出口增长主要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才能实现。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际工资和汇率等因素。

对企业和国民经济来说,获得和保持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惟一办法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鼓励新发明,使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生产全过程,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或设计、新设备、新技能,重视刺激中小型企业生产高科技产品。

同时,实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使中小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

(责任编辑:陆善勇)—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