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概述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逐渐形成两极分化的趋势。这种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本文将就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形成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在技术、资本和知识的积累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给它们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面临着资源有限和技术落后等问题。
2.国际贸易不平衡:发达国家掌握着全球贸易的主导地位,它们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机制,占据了更多的贸易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通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
3.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由于发达国家在金融市场和产业结构的优势,它们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风险评级的不利因素,面临着国际资本流出和财务困境的威胁。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贫富差距扩大:两极格局的形成使得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这种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导致了社会不稳定,也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2.资源分配不均:发达国家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支撑。然而,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限,进一步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3.全球市场垄断: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使得它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会导致无法竞争的局面,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国独占鳌头
经济、军事实力空 前膨胀,成为世界 头号强国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经济: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垄断了原子弹 军事: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苏联空前壮大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军事和政治大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苏(社会主 义阵营)
两极格局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 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等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 “两极格局”是指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 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 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 面除战争以外的全面对抗的局面。
• 北约(1949年)与华约(1955年)的成立,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冷 战开始);北约与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最终 形成);柏林墙事件……
给需要援助的欧洲国家以金钱、原料、技术等 方面的支持如马歇尔计划;美苏经济文化等领 域彼此对抗隔绝…… 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
经济
军事
1.读图说出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有哪些成员 国?其分布上有什么 特点? 2.结合教材中北约和华 约的有关规定,概括 这两个组织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成立的 目的有哪些?分别针 对的是哪些国家和地 区?
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7.对战后两极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 响的协定是《____________》。
8.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席会议 的三个国家领导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战 略是___________。
10.北约建立之前,美国总统_______ 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人 们称之为“______”政策。
11.“冷战”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
美国推行“冷战”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12.“冷战”的序幕是 “__________”, 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的出台。
16.土地改革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发生变 化了吗? 答:是。土地的所有权由地主阶级所有 转变为农民阶级所有。
17.抗美援朝的时间是? 答:1950年——1953年。
18.抗美援朝的军队名称是?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
19.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是? 答:上甘岭战役。
20.这是一场中朝军队同拥有世界上最
C.组建军事政治集团 D.9.11事件
5.“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A.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B.“冷战”开始的标志 C.北约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6.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雅尔塔会议
两极格局的形成
4.根本原因:两国对外战略上的矛盾逐渐加 剧,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制 度、国家利益不同)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 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 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 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1)概念: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 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 要求国会拨款进行援助。这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二战后到50年代的“冷战”表现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集团
1947
全 球 扩 张
1947
全 面 冷 战
资 本 主 义 秩 序 稳 定 欧 洲 控 制 欧 洲
美国侵越战争 ——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美国侵越战争历时14年(1961年—1975年),美国 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身,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在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 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 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等标语走上 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 罩” 中发表就职演说。
②、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从盟友到对手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雅尔塔体系:美苏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
二.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2.北约:1949年,美英法《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冷战”
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保加利亚等,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4.华约: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但美苏没有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
德国: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朝鲜: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越南:二战后,越南共产党抗击法国殖民者。1961年—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前言: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对付苏联。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二战后国际力量发展重大变化,欧洲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
格局初步形成
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
⑴ 成立联合国
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
5. 评价:
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
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
课件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 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和划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 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
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 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 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 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 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③体系隐藏着许多矛盾
☆美苏间矛盾 (争霸)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 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波苏联盟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
(2)苏联积极发展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到40年代末,苏联与 东欧国家间缔结了30多个友好互助合作条约。
•亚洲: (1)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 家相继诞生。
中考历史复习:两极格局的产生和影响PPT课件 人教版
•
五十七、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
五十八、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⑶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 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
战败国:德国及首都:被分区占领 日本:美军以“盟军”名义占领 奥地利:被分区占领
被占领区:朝鲜以“三八线”为界,苏控制北方,美 控制南方,导致朝鲜分裂。
评价:
①它是美苏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 传统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因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因素,终将解 体。
2、美国的“冷战”政策
冷战信号:1946年3月, 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表现:①1947年,杜鲁门 主义——冷战开始的标 志
②马歇尔计划
③1949年成立北约
3、华约组织成立:1955 年苏联与东欧七国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
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1、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 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 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③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朝鲜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1.(2013·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 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 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2、消极影响: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2).美苏争霸给美苏双方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3).冷战带来了一些地区国家的分裂和冲突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给世界和平构成巨大的威胁。 3 、积极影响:
(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2).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两极格局
演 变
多极化趋势
美苏争锋、天下两分
自主学习(5分钟)
要求:阅读教材并强化识记以下内容
两极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3.面对美国的发起的冷战,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 施?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成立经互会、建立华 约组织
3.美苏“冷战”的形成(表现)
(一)美国方面
1)“冷战”信号(序幕):
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
说
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 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 最初信号。
第1 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阶段:
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
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实力下降,西 欧、 日、中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
两极格局瓦解(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
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一超多强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条件)
五 星 上 将 , 美 陆 军 参 谋 长 乔 治 马 歇 尔
——
美国大夫
(1)美国是慈善家吗?
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 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是用 经济援助手段稳定西欧的 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强 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欧洲病人
(2)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 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结合课本知识,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览知识纲要
记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 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两极格局下,局部战 争不断,但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宣言书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 程度。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3)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导致了 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 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3.区分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盟 (1)“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简称。 (2)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而欧洲共同体是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合并而成。 (3)另外也不可把欧共体与欧盟混同,欧盟成立于1993年。
4.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不结盟”
6. (2017· 盐城市模拟)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 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 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 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 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 明不结盟运动( B )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因果分析
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因果分析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两极格局是指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中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后来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国际关系格局。笔者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终结作以整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水平居领先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的军事实力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过程:第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二战后,美、苏、英等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第二,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苏联采取了反击措施: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第三,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其针锋相对,于1955年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与局部的“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另一方面,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发展。
高中历史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目标导航]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
(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5.评价
(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思维点拨
1.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始。
2.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混易错
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
1.美国的政治野心
(1)表现
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形成:“北约”、“华约”的成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对人类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错微析
美苏冷战中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例题1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1949年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D。
例题2二战后初期,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局面。“不战不和”的局面是指()
A.冷战的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世界的多极化
D.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对峙
答案:A
解析:二战后的冷战,形成两极格局,美苏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对抗,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局面。答案A。
1.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和平。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 冷战
C.朝鲜战争
D.中东战争
2.历史上,世界政治格局曾多次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为()
A.两极格局
B.美国独霸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
3.某班开展“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十月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北约”“华约”的建立
4.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A.是联合国的最高机构
B.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非常任理事国每两年改选一次
D.其决议由常任理事国讨精品论文作档 出
精品文档
二、联合国的成立,
1、背景:
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几大国之间为了协调行 动,加强合作,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 2、主要机构
联合国 大会 3、宗旨
安全理事会 4、地位与作用
托管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精品文档
三、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国家 德国
审判地点
欧洲国际 军事法庭
参与国家
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 动和对抗形式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共反苏演讲,主张 遏制苏联。②1947年,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发动“冷战” 。③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1949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的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 。⑤1949年,德国分裂 。⑥1950年,美 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 内政。 。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针对北约的 华沙条约组织。
7.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赢得了世界和平
B
B.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加速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两极格局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等,对于两极格局形成相信很多朋友也是有很大的疑问。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期,为协调彼此行动,斯大林(苏)、丘吉尔(英)和罗斯福(美)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随着战争局势的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几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托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评价:雅尔塔体系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是,雅尔塔体系具有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单元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复习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雅尔塔体系,并比较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2.正确认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比较联合国与国联的异同。
3.分析欧、亚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的原因,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不完善。
4.分析战后美国在欧、亚推行不同政策的原因,了解“冷战”与“热战”的表现,正确认识美国霸权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5.掌握战后初期亚非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概况,分析各自的特点,正确认识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涉及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美国的霸权政策、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这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出现了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本单元是世界当代史的第一个阶段。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新格局。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从盟友转为敌人,从合作变为对抗的关系。随着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出现了社会主义高潮。苏联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东欧和亚洲地区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在共产党领导下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二是民族独立运动高涨。亚非几十个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取得了政治独立。
2.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①德国被彻底打垮,国土被盟军分区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投资全部丧失。
②英、法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尤其是法国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随着欧洲的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
(2)美国独占鳌头
①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世界首强。
②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
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富。
③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工具。 3.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1)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并打破子美国核垄断。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弊端为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3)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
(4)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广泛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虽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战后初期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1)历史条件
①客观条件:二战打倒了德、意、日法西斯,削弱了英、法等西方国家,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②主观条件:亚洲、北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锻炼,提高了觉悟,增强了民族意识。
(2)主要特点
①亚、非十几个国家先后独立,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种类型的国家。
③斗争方式有武装斗争、和平谈判或两者结合。
④出现了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新局面,如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5.两极格局的形成
(1)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实力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2)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3)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题例剖析]
[例1]美国侵越战争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的标志是
A.派军事顾问直接指挥B.对越南北方进行轰炸
C.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D.侵越美军对北方增兵(1996年〃全国) 剖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概念。“特种战争”是指派军事顾问直接指挥的战争。“局部战争”指的是派地面部队直接参战的战争,
答案:C
[例2]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1999年〃全国)
图一 1919年6月
图二 1940年6月
图三 1949年10月
剖析:本题以德国不同时期三幅地图作为切入点,从德国及国际关系方面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了史地结合,注意了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大文科的特色。题目从纵的方面,考查了德国的变化及同时期的国际关系,考查了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该题还加强了时空观念,突出了历史地理的考查。回答时首先根据题目的时间提示确定题目涉及的历史阶段,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后,二战初期德国灭亡法国后,二战后东西德分裂后。在此基础上,再分别从德自身、欧美大国与德国关系方面分析对德国版图的影响。回答时,要根据问题的指向组织材料。
参考答案:
图一:一战中德国战败,被迫接受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原属波兰领土基本归还波兰;萨尔区暂由国联代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图二:美、英、法等国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变削弱德国为复兴德国;德国迅速恢复并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大国;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推行扩张政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苏联避战自保;德国侵略屡屡得逞,法国战败,大部国土被德国战领。
图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盟国对德分区占领;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处置德国等问题上产生矛盾;两个德国分立。
[辨疑解难]
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美国认为,战后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大,成为它称霸世界的障碍。鉴于苏联的强大,又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划定的双方的势力范围。同时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于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