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必备】如厕环节教师培养方法

【幼儿园必备】如厕环节教师培养方法

如厕环节常规培养方法一、托小班如厕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环境暗示,潜移默化。

1)首先认识了解厕所环境,认识厕所用具,知道用具的名称,观察厕所里的用品等。

让幼儿熟悉如厕环境,缓解幼儿如厕的紧张情绪。

2)张贴如厕流程图、提、脱裤子步骤图等图示,让环境与幼儿充分互动,通过墙饰的作用,引导幼儿正确如厕。

2.强化行为,家园同步。

1)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获得对如厕的正确认知,将幼儿正确的形式,通过正面教育的形式获得强化。

2)家园要保持沟通,密切联系。

教师要将幼儿如厕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有的孩子因为贪玩,忘记如厕,还有的孩子有如厕的愿望但是不但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需求。

4.教师的关注与亲和力。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在第一时间关注孩子的需求,同时要具有亲和力,拉进与幼儿的距离,让幼儿敢于表达和倾述。

二.中大班幼儿如厕环节常规培养方法1.增强性别意识。

中大班幼儿已经具有性别意识,能正确区分男女性别。

但是他们对同伴不同的小便方式甚至是性器官感兴趣。

教师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男孩女孩如厕方式及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及时解答孩子的疑问,知道别人如厕是不能观看,增强幼儿的性别意识。

2.张贴文明公约。

良好的习惯养成是需要不断巩固养成的,教师可在厕所内张贴如厕文明公约,告诉幼儿正确的如厕行为是什么,让幼儿养成文明的如厕习惯。

3.边学边做。

教师可以把如厕各个流程自编成儿歌,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练习如厕技能。

比如,提裤子儿歌、便后冲厕所儿歌等等。

4.情景再现,自我反思针对如厕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使用视频、童话剧表演等形式,进行情景再现,让幼儿自己通过观看和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原因,让幼儿自我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引导观察,自我调整。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大小便情况,了解如厕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组教研活动 幼儿园自己上厕所专题

幼儿园小班组教研活动 幼儿园自己上厕所专题

“健康幼儿,如厕先行”——XX幼儿园小班组教研活动如厕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生活环节,早期对幼儿进行如厕能力的培养,不仅有益于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还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小班幼儿如厕时的良好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小班幼儿如厕环节的安全性。

XX幼儿园小班组全体老师开展了以“健康幼儿,如厕先行”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前,首先班主任老师介绍了幼儿自主如厕的重要性。

其次,各班老师结合前期对班级幼儿目前在如厕方面自理能力情况进行了大致叙述,提出问题与困惑进行了交流。

小班的孩子由于环境的改变,心情变得紧张,有了便意时憋着,不敢上厕所,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以至于经常有尿裤子的现象。

还有的孩子户外活动做游戏时太投入而忘记了上厕所也导致尿湿裤子等情况。

有的小朋友拉了粑粑后不会正确擦屁股。

孩子们上了厕所后不会如何去提拉裤子,导致大部分孩子的裤子提上去了后都是歪着的或者是斜着的,因为孩子们几乎都是一把抓的提拉裤子。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建立一个良好的入厕常规,需要教师不断的向幼儿提出要求,强化幼儿正确入厕的意识。

通过区角“我给宝宝擦屁股”比赛和集教“我会自己擦屁股”“我会上厕所”活动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让幼儿了解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解便,如遇到不会提拉裤子的请主动告诉老师,并尽快学会如厕技能。

通过调查表的方式来了解幼儿在家如厕的表现。

与家长进行交流,传达正确思想。

做到家园同步,使幼儿养成轻松如厕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相信在往后教学过程中孩子既能体验到自我服务的自豪感,又能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老师们对如何培养如厕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相信老师们会不断将良好的技巧方法内化到幼儿自身习惯中。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 , 使幼儿轻松如厕摘要: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比较基础,主要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确保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其中家园同步和家园共育尤为关键,本文则着眼于幼儿的如厕问题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推进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和创新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家园同步;幼儿如厕;习惯培养引言幼儿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自主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往往会出现许多的偏差行为。

有的幼儿难以实现正确如厕,同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通过家园共育来更好的帮助幼儿实现轻松如厕,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为幼儿的良心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及环境。

1.幼儿如厕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行为,如厕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及发展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深化自身对如厕的理解及认知。

确保幼儿能够主动的进入厕所、脱裤子、坐马桶,然后完成排泄。

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步骤比较复杂及多元。

幼儿一方面需要关注对个人排泄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反应速度,其中耐力以及控制力最为关键。

幼儿教师需要以排泄系统的成熟训练为基础,确保幼儿能够自主学习,家长则需要主动与幼儿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在家中规范幼儿的如厕行为,保障幼儿能够实现正确如厕。

1.幼儿如厕难题在引导幼儿正确如厕之前,幼儿教师会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出现了许多的如厕难题,比如幼儿的行为习惯还有待引导,不会脱裤子,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幼儿来说,尿裤子等问题比较常见。

还有的幼儿往往过于沉迷于游戏,忘记上厕所。

另外,如果外部环境产生变动,幼儿也不知道如何上厕所,这一点直接束缚了幼儿的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

1.不会脱裤子不会脱裤子这一问题非常显著,主要在于家长出现了全权包办的问题,没有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

即使有的幼儿主动性比较强,自主动手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但是幼儿家长不信任幼儿或者是性子比较急,没有耐心的引导幼儿。

如何教幼儿如厕

如何教幼儿如厕

如何教幼儿如厕在幼儿园或家庭教育中,教导幼儿如厕是一项关键任务。

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或老师有效地教导幼儿如厕。

一、创造适宜环境为了帮助幼儿学会如厕,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确保厕所和相关设施的卫生完善,给幼儿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其次,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隐私,可以使用窗帘或隔间来确保他们在使用厕所时感到安全。

此外,让幼儿认识到如厕是个私人的事情,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示范和解释幼儿通常通过模仿学习。

给他们提供一个正面的示范非常重要。

可以邀请其他幼儿或家长的帮助,让他们在幼儿面前演示如厕的过程。

同时,老师或家长应该对幼儿详细解释如厕的步骤和原因。

例如,告诉他们为什么要使用厕纸,如何洗手等。

通过解释和示范,幼儿能够明白如厕的目的和正确方法。

三、建立规律时间建立一个规律的如厕时间对于幼儿非常重要。

家庭和幼儿园都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如厕时间,例如在饭后、睡前、起床等。

这样,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一个规律的如厕习惯。

四、培养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对如厕感兴趣并保持积极性,可以使用一些刺激和奖励机制。

例如,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喜欢的图书或玩具,让他们在使用厕所时享受阅读或玩耍的乐趣。

在幼儿成功如厕后,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五、耐心和理解教导幼儿如厕需要耐心和理解。

幼儿可能会有意外事故或迟迟不愿意如厕,这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并给予理解和宽容。

尽量不要批评或惩罚幼儿,而是鼓励他们坚持尝试。

六、渐进式训练对于幼儿来说,如厕是一个逐渐建立的过程。

可以从尿布转变为尿布裤,然后逐渐过渡到使用成人厕所。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引导和训练。

在渐进的过程中,家长或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拉下衣裤、使用卫生纸、清洗手等相关动作。

总之,教导幼儿如厕需要耐心和方法。

通过创造适宜环境、示范和解释、建立规律时间、培养兴趣和积极性、耐心和理解以及渐进式训练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如厕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性。

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为什么要培养幼儿自主如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掌握自主如厕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如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自主如厕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为其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能力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1. 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在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当幼儿成功如厕时,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夸奖、拥抱或小礼物,以激励幼儿继续努力。

2. 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家庭和幼儿园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

要确保如厕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让幼儿感到舒适和安全。

还可以在厕所内放置一些适合幼儿喜欢的图画或玩具,让幼儿在如厕时感到愉快和放松。

3. 规律的定点训练在幼儿学习如厕的过程中,要进行规律的定点训练。

可以在幼儿起床、吃饭、睡前等固定时间进行如厕训练,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如厕的习惯,逐步培养自主如厕的能力。

4. 给予耐心和时间在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每个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都有所不同,有些幼儿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这项能力,因此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理解,避免过分着急和强求。

三、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注意事项1. 尊重幼儿的意愿在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意愿。

如果幼儿不愿意如厕或者抗拒如厕训练,家长和老师不应强迫幼儿,而是要耐心引导和激励,让幼儿在舒适和自愿的情况下学习如厕。

2. 避免严厉批评和惩罚在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避免过分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因为过度的批评和惩罚会给幼儿带来心理压力,反而影响幼儿学习如厕的积极性。

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幼儿鼓励和支持,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3. 注意身体信号和情绪变化在幼儿学习自主如厕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留意幼儿的身体信号和情绪变化。

简述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

简述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

简述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培养幼儿自主如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通过适当的培养方法和耐心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如厕习惯和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以下是一份关于培养幼儿自主如厕的方法简述。

建立正确的认知。

激发幼儿对如厕的兴趣,可以通过儿歌、绘本等形式介绍身体部位和如厕的过程,让他们对此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兴趣。

要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的信号,引导他们认识尿液和大便的产生和排泄,以及正确的如厕位置和方式。

提供合适的如厕环境和工具。

为幼儿提供舒适、干净的如厕环境,包括幼儿专用的小马桶、坐便器等工具,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松。

环境要保持整洁和卫生,营造良好的习惯。

耐心引导和示范。

在幼儿如厕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引导和示范,并且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反馈和需求。

在幼儿表现出愿意去如厕时,可以通过示范、鼓励和奖励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如厕技巧。

建立规律的如厕习惯。

通过制定固定的如厕时间和规律的如厕习惯,帮助幼儿培养起自主意识和自律性,让他们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逐渐形成身体的生物钟。

家园合作,共同配合。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要保持密切的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和氛围,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如厕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自主如厕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坚持的工作。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如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这也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家长和教师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多措并举,培养小班幼儿如厕能力

多措并举,培养小班幼儿如厕能力

多措并举,培养小班幼儿如厕能力九月,幼儿园又将迎接一批新来的孩子,加入到集体大家庭中。

他们有的满怀好奇,对幼儿园的一切都那么感兴趣,完全忽略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有的来园后跟亲人分别时依依不舍,闹情绪,转眼一会就被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师的活动吸引而忘记了自己哭的原因;有的纠结在上厕所上,徘徊在卫生间门口,想上又怕上,害怕从洞中掉下去,怕尿在裤子里……小班入园初期总有部分小朋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他们焦虑,尤其是新环境中的厕所,让他们成为入园障碍的一部分。

如何在入园初阶段顺利的如厕,是小班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让幼儿主动如厕,学会自主大小便呢,下面就结合我们在小班的一些实践来谈一谈。

一、发放调查,了解幼儿的如厕情况根据多年来带小班的经验,观察到很多上了幼儿园的宝宝,不喜欢在学校里大便,宁可憋在肚子里一天,也不愿意上厕所。

有的家长说一出校门就赶着回去上厕所,以往路上喜欢看的东西都不愿意停留下来。

为了了解新入园班级幼儿的如厕情况,开学初我们就进行如厕情况调查,掌握幼儿如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归类,总结有以下原因:幼儿园的大多为蹲便器和家中的座便器有不同,幼儿不适应,有的害怕掉进洞洞里;有的幼儿家中如厕时都会有成人的陪伴和协助,不会擦屁股,幼儿园里不敢拉大便;有的娃孩子觉得厕所是敞开的有点害羞;有的是排便的时间点不到。

幼儿的如厕情况了解乐,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二、创设环境,缓解幼儿的诸多不适1.指示性的环境现代家庭中卫生间中都以坐式的马桶为主,个别会有男孩子站立的小便池。

而幼儿园中有符合幼儿年龄的坐式和蹲式的便池,坐式的便池小朋友没有后顾之忧,能顺利的如厕。

但是蹲式的便池能较直观的看到一个黑洞洞,很多小朋友就会害怕,怕掉下去,有的不知到蹲在哪个部位,太前,会尿出来,太后会拉到便池的外面。

为了方便孩子正确的使用蹲式便池,我们可以在便池两侧贴上小脚印,指引幼儿正确的站立位置,减少幼儿的忧虑。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解读:如厕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解读:如厕
(2)教、学、做合一H)
首先在集体活动中,开展关于正确如厕的教学。对部分幼儿有便意不说、因贪玩尿湿裤子等问题,教师可以通 过自编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又暗含解决方法的小故事,或把解决的方法编成程序性儿歌进行引导,鼓励幼儿学习大胆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再次合理科学安排幼儿大小便的次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 科学合理的制定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科学的安排好幼儿大小便的次数及时间,并把每个幼儿入厕情况做好记录 ,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
.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独立完成便后擦屁股、整理衣服、冲刷厕所等工作。 .对如厕过程中的喧哗、嬉戏、争抢厕位等个别问题,及时进行
引导和教育。
.鼓励幼儿节约手纸、手纸入桶、便后冲水等良好行为,培养幼
儿良好的如厕习惯。
三、如厕环节的问题诊断与应对
(一)问题诊断
尿裤子、拉裤子"
初入园幼儿频频出现尿裤子、拉裤子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首先,面对新环境产生恐惧不 安的情绪。大多数幼儿在家中用的是痰孟或做抽水马桶,特别是用痰孟的孩子,他们可以将痰孟放在任何一个自己 喜欢或熟悉的地方,而在幼儿园蹲坑的厕所环境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自由的。到幼儿园一旦不用了,他 们就不适应了。另一方面,托班孩子刚入园,和老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产生排斥感,即使有大小便的需 要,也不敢或不想告诉老师,时间一长,大小便就解在了身上。其次,服装不便,影响幼儿如厕意愿。有些家长追 求漂亮而忽略实用性的衣服,往往会给幼儿穿背带裤、很紧的裤子。由于裤腰太紧,加上孩子能力差,往往费了很 长时间,却解不开脱不下,特别是秋冬季,幼儿穿的衣裤较多,更加增加幼儿脱裤难度。
.通过游戏情景的模拟练习,解决幼儿大便后不会擦屁股的问题13

幼儿园生活好习惯:如厕自理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生活好习惯:如厕自理教育活动方案

《培养幼儿园生活好习惯:如厕自理教育活动方案》1、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厕自理是孩子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如厕自理教育展开,提出一套包括活动方案在内的教育方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如厕自理能力。

2、了解如厕自理教育的重要性如厕自理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必备技能,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幼儿园应该注重如厕自理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

3、活动方案设计为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如厕自理,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教育活动:3.1、认识和了解身体信号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图片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身体如厕的信号,比如尿意和大便感。

让孩子们认识这些信号,并学会通过这些信号去寻找去卫生间。

3.2、制定定期如厕计划幼儿园可以制定一份每天固定的如厕时间表,教师可以在这些固定时间点引导幼儿去卫生间,养成规律如厕的习惯。

也可以教会孩子们在自己感觉到身体信号时及时向老师报告。

3.3、示范和模仿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厕所等教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如厕姿势及注意事项,让孩子们通过模仿学会正确如厕的方法。

3.4、奖励鼓励当幼儿成功完成如厕自理,可以给予口头表扬或小礼物作为奖励,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如厕习惯。

4、活动效果评估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我们可以评估孩子们的如厕自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如厕时的姿势和行为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能够根据身体信号及时就近就厕等方式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5、个人观点和理解如厕自理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方案,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如厕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如厕习惯,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如厕自理的成长阶段。

总结如厕自理教育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一环,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幼儿园如厕活动教研(3篇)

幼儿园如厕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如厕活动是幼儿园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厕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幼儿园如厕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本教研活动针对幼儿园如厕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幼儿园如厕活动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厕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如厕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从而预防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

2.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如厕活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有助于缓解幼儿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 增进师幼互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如厕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指导幼儿如厕,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幼儿园如厕活动存在的问题1. 如厕设施不完善部分幼儿园的如厕设施不完善,如厕所面积小、设施老旧、缺乏隐私等,给幼儿如厕带来不便。

2. 教师指导不到位部分教师对幼儿如厕活动的指导不到位,未能充分关注幼儿的需求,导致幼儿如厕时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

3. 幼儿如厕习惯不良部分幼儿由于家庭教育、心理因素等原因,如厕习惯不良,如憋尿、尿床等。

四、幼儿园如厕活动教研策略1. 完善如厕设施,优化如厕环境(1)加大投入,改善幼儿园如厕设施,确保厕所面积、设施符合幼儿需求。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保持厕所环境整洁、卫生。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1)组织教师参加如厕活动培训,学习如厕活动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分享如厕活动经验,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3. 家庭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如厕习惯(1)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如厕活动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如厕习惯。

(2)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如厕需求,帮助幼儿克服如厕困难。

4. 心理辅导,关注幼儿心理健康(1)对如厕困难的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幼儿紧张、焦虑等情绪。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1.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

在幼儿园、家庭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擦嘴、擦脸等。

这些习惯能够提高孩子的卫生素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如厕意识。

2. 适当引导和训练。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如厕习惯。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示范、指导等方式,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

3. 营造舒适的环境。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孩子的如厕环境应该舒适、安全,以便他们能够放松心情,顺利完成如厕过程。

同时,应该保持如厕环境的清洁卫生,以避免孩子感染病菌。

4. 善于表扬和激励。

在孩子成功完成如厕过程时,应该及时表扬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如厕心理,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5. 给予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应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如厕。

在如厕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但不要干涉孩子的自主性。

- 1 -。

幼儿如厕活动总结范文

幼儿如厕活动总结范文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如厕教育作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园针对幼儿如厕活动进行了专项研究,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2. 培养幼儿独立如厕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卫生专家为家长和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幼儿如厕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如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如厕教育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3. 家园共育:加强家园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如厕问题,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

4. 环境创设:优化幼儿园如厕环境,增设幼儿喜爱的卡通图案、挂画等,提高幼儿如厕兴趣。

5. 实践活动:开展“如厕小能手”竞赛,激发幼儿参与如厕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效果1. 幼儿如厕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如厕,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教师对幼儿如厕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3. 家长对幼儿如厕教育更加关注,家园共育取得良好效果。

4. 幼儿园如厕环境得到优化,幼儿如厕兴趣得到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幼儿如厕习惯仍需加强,需持续关注并引导。

改进措施:加强家园沟通,引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如厕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2. 部分幼儿在如厕过程中存在焦虑情绪,需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改进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克服焦虑情绪;教师关注幼儿心理需求,给予适当关爱和支持。

3. 部分教师对幼儿如厕教育的认识仍需提高。

改进措施: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如厕教育的认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幼儿园生活技能:上厕所自理与卫生教育全案

幼儿园生活技能:上厕所自理与卫生教育全案

幼儿园生活技能:上厕所自理与卫生教育全案幼儿园生活技能:上厕所自理与卫生教育全案在幼儿园阶段,学习上厕所自理和卫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

这不仅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共同关注和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幼儿园生活技能中的上厕所自理和卫生教育展开深入探讨。

一、上厕所自理的重要性1.1 提高自理能力上厕所自理是幼儿自理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会自己上厕所,孩子们能够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促进健康成长。

1.2 提高社交能力上厕所自理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在幼儿园,孩子们需要与老师和同学们互相协作,学会排队等候、相互尊重等良好的社交行为。

1.3 塑造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自理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正确的上厕所习惯和卫生意识,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二、卫生教育的重要性2.1 安全意识在卫生教育中,要教会孩子们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厕所卫生用品。

这有利于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2.2 知识传递通过卫生教育,可以向孩子们传递关于卫生、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3 彰显家园合作卫生教育还需要家园合作,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共同合作,传递正确的卫生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孩子们在家和学校都能获得正确的卫生教育。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生活技能中的上厕所自理和卫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

家长和老师们要共同关注和教育孩子们,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上厕所和卫生习惯,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生活技能中的上厕所自理与卫生教育。

我们了解到,这些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既涉及到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也关系到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养成文明好习惯的亲子互动

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养成文明好习惯的亲子互动

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养成文明好习惯的亲子互动在幼儿园阶段,上厕所是孩子们逐渐学会自理能力的重要一步。

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上厕所习惯,并通过亲子互动,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素养和自理能力。

一、建立正确的上厕所意识在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中,首先需要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上厕所意识。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传达上厕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洁净和整洁的环境。

家长也可以在家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认识到上厕所的必要性和正确的上厕所姿势。

二、培养正确的上厕所习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卫生间设施,并养成良好的上厕所习惯,如不乱扔纸巾、注意卫生等。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上厕所的规矩和奖惩机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亲子互动,共同呵护家园合作是上厕所教育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上厕所教育活动,共享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进步。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共享,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呵护孩子在上厕所教育上的成长。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的教育教案,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正确的上厕所意识和习惯,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改进教育教案,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

以上是对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的探讨与总结,希望能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家园合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希望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上厕所习惯,共同营造一个洁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上厕所教育教案中,家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呵护孩子的上厕所教育。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上厕所习惯。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卫生间,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马桶、冲水、洗手等。

在家庭中,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上厕所的规则,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作者:田丽华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年第07期摘要:入厕对成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幼儿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幼儿如厕轻松与否,直接影响其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不解大便,一定要憋回家,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甚至不小便,实在憋不住就尿裤、拉床,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作为幼教人应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与孩子的父母共同训练,家园同步,使幼儿养成自由、自在、轻松的如厕的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如厕家园同步对策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幼教同仁们对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幼儿如厕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轻松如厕是幼儿生理需要,更是幼儿自理能力,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幼儿如厕存在的困难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不愿意去厕所而憋屎憋尿,尤其是小班幼儿年龄小,常常有尿湿裤子,拉到床上的现象,产生如厕的困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敢、害怕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不敢轻易接触老师,有的孩子想去厕所也不敢和老师说,再有,幼儿园和家庭的构造不同,防止在家里可以利用痰盂与马桶解决大小便,可以得到大人的照顾,但在幼儿园当中,尤其是女孩子要先登上台阶,才能站在便池上,脱下裤子,很多都对便池水“唰”地进入下水道的声音感到恐惧。

2.不会擦屁股排便后擦不干净屁股或不会擦屁股,还有老师的导语“每天这个时候拉,臭死了,以后大便在家里拉”等。

造成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解大便,而憋回家。

3.忘记大小便有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过于投入到游戏当中,没有意识到自已该上厕所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尿裤拉裤现象。

4.统一排便造成排便困难在固定时间,强迫孩子统一排便,卫生要求过于严格,有的小孩会茫然失措,存在较大的心里压力,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大小便规律,出现憋尿等现象,有的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田丽华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入厕对成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幼儿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儿如厕轻松与否,直接影响其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不解大便,一定要憋回家,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甚至不小便,实在憋不住就尿裤、拉床,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作为幼教人应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与孩子的父母共同训练,家园同步,使幼儿养成自由、自在、轻松的如厕的好习惯。

【总页数】2页(P144-144,147)
【作者】田丽华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如何使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绘画 [J], 冯小佳
2.家园同步建立幼儿良好行为规范,促进幼儿公民素养提升 [J], 陈燕
3.家园合作,使幼儿游戏更给力 [J], 沈丹萍
4.让如厕盥洗变得轻松自如——基于幼儿需要的幼儿园生活环节的价值挖掘和组织实施研究 [J], 蔡珺
5.家园共育推进幼儿文明如厕习惯养成探讨 [J], 陈海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大妙招,抓好幼儿生活活动的如厕环节

五大妙招,抓好幼儿生活活动的如厕环节

五大妙招,抓好幼儿生活活动的如厕环节
1.讲故事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以如厕为主题或内容的小故事,启发幼儿有便意要去洗手间,帮助幼儿学习擦屁股的方法等等。

2.玩游戏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给布娃娃擦屁股,或是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轮流演示上厕所的动作等等。

3.环创布置
教师可以在厕所墙面或班级环境中适当布置一些“脱(穿)裤子流程图”“男生小便流程图”“女生如厕流程图”等;在便池或洗手台前的地上布置“小脚丫”提示贴,墙面张贴“洗手流程图”等。

以便幼儿参照,减轻教师反复讲解强调的重复劳动。

4.生活卡带回家,家园共育
配合幼儿在园生活活动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家园沟通功能的卡片,让幼儿带回家,一方面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如厕活动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请家长在家继续营造幼儿自主自理的氛围,不要包办代替,多给机会幼儿自己练习,巩固生活教育的效果。

5.生活栏展示幼儿进步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生活活动的内容,在活动室墙面上布置一个生活栏,每个幼儿都有一个专属的展示区(也可能是一个插袋),教师可将当天幼儿在如厕方面的进步展示出来,既可以鼓励幼儿自主自理的信心,又可让来接幼儿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

“上厕所”问题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缺失,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园所开始重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但如何对幼儿的生活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仍需要家长及保教人员在专业知识上加以提高和学习。

值得欣慰的是,有不少幼儿园已经在高度重视幼儿的生活教育问题,也有一些专业的幼教机构研发出指导性强的教育方案和幼儿操作材料,这必将推进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教育质量,提高保教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亲子小屋关于如厕训练的主题活动

亲子小屋关于如厕训练的主题活动

亲子小屋如厕训练主题活动一、活动目的及意义如厕训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亲子小屋的如厕训练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家长了解如厕训练的正确方法,有效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大小便习惯,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如厕训练。

二、活动内容安排1. 如厕训练知识讲解通过专业的医生或育儿专家进行讲解,介绍如厕训练的时机选择、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如厕训练观念。

2. 角色扮演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孩子和家长分别扮演角色,模拟如厕场景,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卫生间,并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沟通。

3. 制作个性化如厕奖励卡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如厕奖励卡,鼓励孩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并设立奖励机制,增强孩子兴趣和动力。

4. 亲子竞赛互动安排亲子竞赛,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比赛谁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如厕动作,增强孩子对如厕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分享经验交流家长间分享如厕训练经验,相互交流孩子如厕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成长,互相鼓励。

三、活动预期效果1. 增进亲子关系通过亲子互动游戏和竞赛,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亲子关系。

2.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通过知识讲解和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大小便习惯。

3. 提高家长育儿能力通过分享经验交流,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厕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育儿能力,增强信心。

四、活动后续1. 定期跟踪督促组织定期跟踪访谈,了解孩子如厕训练的进展情况,给予家长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2. 主题沙龙持续开展将如厕训练主题沙龙列入常规活动,持续为家长提供相关知识和支持,帮助更多家庭顺利完成如厕训练。

此次亲子小屋举办的如厕训练主题活动将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互动、学习、成长的平台,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帮助孩子快乐顺利地完成如厕训练,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说幼儿如厕那点事——谈如何优化幼儿园如厕活动

说说幼儿如厕那点事——谈如何优化幼儿园如厕活动

说说幼儿如厕那点事——谈如何优化幼儿园如厕活动发布时间:2021-01-13T03:05:26.64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4期作者:施丽娟[导读] 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生活环节,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心幼儿园摘要:如厕是幼儿在园的主要生活活动之一,幼儿在如厕的过程中学会控制生理排泄,形成卫生习惯。

但是,由于幼儿园如厕环境与家庭如厕环境不同,或是由于幼儿自信心的缺乏,如厕环节往往会给部分幼儿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在“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对生活活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如厕活动。

因此如何优化幼儿园如厕活动也是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关键词:幼儿园;如厕;优化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生活环节,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教师们对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一、现状与问题如厕对成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幼儿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虽然,教师们对这一教育在意识上引起了重视,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但由于家庭教养孩子的情况不同,笔者以自身经历及对同行的一些了解,在如厕生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

问题一: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从来不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大便,要是想大便都是憋到家里面去。

有时肠胃不好,在学校大便,但弄得哪里都是。

有的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甚至不在幼儿园小便,实在憋不住就尿裤、拉床,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问题二:在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不完全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如厕环节中。

如:一大班小朋友在如厕小便时,由于地面较湿,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额头磕在小便槽的边角,裂开了口子,缝了好几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同步,使幼儿轻松如厕
作者:田丽华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年第07期
摘要:入厕对成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幼儿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幼儿如厕轻松与否,直接影响其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不解大便,一定要憋回家,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甚至不小便,实在憋不住就尿裤、拉床,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作为幼教人应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与孩子的父母共同训练,家园同步,使幼儿养成自由、自在、轻松的如厕的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如厕家园同步对策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幼教同仁们对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幼儿如厕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轻松如厕是幼儿生理需要,更是幼儿自理能力,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幼儿如厕存在的困难
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不愿意去厕所而憋屎憋尿,尤其是小班幼儿年龄小,常常有尿湿裤子,拉到床上的现象,产生如厕的困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敢、害怕
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不敢轻易接触老师,有的孩子想去厕所也不敢和老师说,再有,幼儿园和家庭的构造不同,防止在家里可以利用痰盂与马桶解决大小便,可以得到大人的照顾,但在幼儿园当中,尤其是女孩子要先登上台阶,才能站在便池上,脱下裤子,很多都对便池水“唰”地进入下水道的声音感到恐惧。

2.不会擦屁股
排便后擦不干净屁股或不会擦屁股,还有老师的导语“每天这个时候拉,臭死了,以后大便在家里拉”等。

造成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解大便,而憋回家。

3.忘记大小便
有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过于投入到游戏当中,没有意识到自已该上厕所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尿裤拉裤现象。

4.统一排便造成排便困难
在固定时间,强迫孩子统一排便,卫生要求过于严格,有的小孩会茫然失措,存在较大的心里压力,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大小便规律,出现憋尿等现象,有的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5.穿着不当造成如厕困难
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买的裤子腰很紧,有些穿着背带裤,或裤子上面还有裙子等,不能及时脱下裤子进行大小便。

6.活动太投入造成如厕拖延
托班的小孩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游戏当中过于投入,有时感觉到需要大小便时,由于玩的兴趣正浓,会向后拖延时间,但当感到忍不住的时候,想往厕所路已经晚了,就会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

7.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如厕困难
小孩在家里上厕所时,环境较为宽松,心理也不紧张,而且有时用痰盂有时用马桶,同时也有大人在旁边。

但进入幼儿园以后,厕所构造和家庭不同,尤其是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上厕所需要连续完成一连串的动作:上台阶、站在便池上、脱裤子、抓栏杆、下蹲等,有的孩子不能顺利完成这些动作,假如中间有的环节出现了失误,那么也会造成孩子的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二、幼儿园轻松如厕方法分析
教师和家长都应对幼儿如厕教育在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实际情况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寻找解决幼儿轻松如厕的方法,并逐步在行动上得到了落实。

1.让幼儿熟悉排便地点
幼儿入园后,带领幼儿了解生活场景,尽快熟悉排便地点、位置,使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产生亲切感,幼儿园可专门准备几个痰盂,以便过度,同时,陪伴幼儿如厕,简单告诉孩子和排泄有关的设施和部位,做好孩子如厕物质准备,保持地面干爽,空气清新,便池洁净。

2.消除幼儿恐惧心理
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用语和表情。

了解幼儿的排便习惯,在孩子尿裤拉床时,绝对不以殴打、恐吓、教训孩子,也不可以说出“恶心”“脏”“臭”之类的话,成人不要在孩子尿裤子时埋怨,加重孩子心理负担,老师要多与孩子交流,做到平易近人,使孩子愿意亲近自己的老师。

同时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幼儿神态,经常提醒,培养幼儿如厕习惯,对在
园憋便,不愿到厕所如厕的个别孩子,教师可让幼儿扮演游戏中角色,如,照顾娃娃家孩子如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技能并养成习惯。

3.尊重孩子意愿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根据幼儿情况合理确定大小便时间,遵循孩子生理发展的自然规律,随时提醒个别幼儿大小便。

当孩子表达便意时,鼓励幼儿说出来,带孩子去厕所处理,不要催促或期望孩子马上排便,要多用表扬和鼓励的做法,及时提醒孩子应该去厕所了,但不要强求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幼儿在想便的时候去大便或者小便。

4.穿得体的衣服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的衣服也是各种各样,但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衣服时最好是选择那些容易穿上和脱下的款式。

家长为孩子穿宽松得体,样式简单,容易穿脱的衣服。

加强随机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大小便姿势,学会擦屁股的方法,不要呵斥孩子,要多用鼓励与表扬。

5.耐心等待
要鼓励、耐心等待。

孩子进入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所以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但要帮助孩子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且也不要频繁地问孩子:“你有没有尿?”“你今天憋尿了吗?”等问题。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有的孩子还会形成抵触心理,因此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犯错,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如厕问题。

6.适时提醒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老师不要过于着急。

孩子不能正常如厕,老师要认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而不是一味斥责孩子。

训斥过多只会使孩子更加惊恐,上厕所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会认为自己太笨、自己什么事也做不了,有时还会形成心理障碍。

其次要及时提醒孩子如厕。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喜欢玩,有的会因为贪玩而忘记了上厕所。

教师要适时提醒孩子如厕,孩子在憋尿时会表现出夹腿、哆嗦等状况,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提醒孩子上厕所。

7.创设环境
幼儿园厕所的墙壁上,我们设计了许多卡通形象,如海绵宝宝、多啦A梦等。

同时利用喜羊羊展现了很多不同孩子如何小便。

再有,虽然幼儿园的盥洗室设计在屋中,但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在其中设计了几个痰盂,孩子也可以利用痰盂解决大小便。

消除他们小便时的紧张感。

8.情景教育
有的孩子在上厕所时主动告诉老师,这时老师应该等孩子出来后及时对其表扬,以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其他孩子就会认为,如果自己能够主动告诉老师想去厕所,老师是高兴的。

再有,在指导孩子上厕所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儿歌和故事、以及一些木偶剧与童话剧,如《小兔子的裤子》、《熊大和熊二》等,利用这些形式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大小便要及时去厕所,可以及时告诉老师,大小便有很多种方法等。

笔者在带领孩子们去厕所时,可以一边示范一边唱儿歌,可以消除孩子们的紧张心理。

总之,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同时也要老师们不厌其烦的讲解与家长的理解支持,家长与教师要广泛交流,从细微处着手,一点一滴,通过家园同步,帮助幼儿养成自由、自在、轻松的如厕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青青.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现代阅读,2013,(03).
[2]于璐.浅谈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阅读,2013,(03).
[3]郭夕利.培养流动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探[J].现代阅读,2013,(03).
[4]杨爱琴.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在关爱中健康成长[J].现代阅读,2013,(03).
[5]袁春燕.齐抓共管,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现代阅读,201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