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1b537fc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f.png)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大黄被誉为“百草之王”,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大黄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
本文将介绍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并详细讨论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一、大黄的功效作用:1. 温中通便:大黄具有温中祛寒、通便润滑的功效。
它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增加肠道蠕动的频率和力量,缩短粪便通过时间,从而治疗便秘和排毒。
2. 消炎止痛:大黄含有多种抗炎成分,能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机体的抗炎能力。
同时,大黄还能减轻疼痛感,缓解疼痛症状。
3. 抗菌消炎:大黄中的活性成分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并对多种致病微生物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因此,大黄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
4. 通经散瘀:大黄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内膜的剥落,对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同时,大黄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散瘀消肿,对于外伤和淤血瘀滞导致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5. 利尿消肿:大黄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增加尿液排出,从而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它还能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清除体内的废弃物和毒素。
6. 抗氧化:大黄中的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
7. 肝肾保护:大黄能促进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
它还能促进肾脏的排毒功能,保护肾脏免受损伤。
8. 改善情绪:大黄有着安神和抗抑郁的功效,能缓解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提高情绪稳定性和生活质量。
二、大黄的主治:1. 胃肠道疾病:大黄能温中通便,治疗便秘、腹胀、泻痢等胃肠道疾病。
2. 感染性疾病:大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肠胃炎、肺炎、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妇科疾病:大黄可通经散瘀,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
4. 外伤和瘀血症状:大黄具有散瘀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外伤、扭伤、淤血瘀滞等疼痛、肿胀症状。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226ae4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f.png)
大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学名大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大黄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在使用前需注意一些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黄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事项。
一、大黄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泻火:大黄有良好的清热泻火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
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痤疮、痈肿等。
2. 通利肠道:大黄具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可以通利肠道,促进排便,治疗便秘。
它通过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起到通便作用。
3. 活血化瘀: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
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4. 解毒消肿:大黄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同时,它也具有消肿作用,可以减轻因其他疾病造成的水肿。
5. 利尿通淋:大黄能刺激肾小管排钾排水,增加尿量,从而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酸潴留等症状。
6. 抑菌杀虫:大黄含有多种具有抑菌和杀虫作用的成分,可以抑制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起到治疗感染和寄生虫病的作用。
7. 抗过敏:大黄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二、大黄的禁忌事项1. 孕妇禁用:由于大黄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泻下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2. 儿童禁用: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大黄的刺激作用更为敏感,容易引起腹泻和腹痛,因此儿童禁止使用大黄。
3. 腹泻患者禁用:由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容易加重腹泻症状,腹泻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4. 急性肠胃炎患者禁用:大黄具有刺激性和泻下作用,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急性肠胃炎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5.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大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容易加速出血性疾病的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咳血等,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6.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大黄的主要成分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如果肝肾功能不全,会导致大黄在体内积聚,引起毒副作用,因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止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85cd07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8.png)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黄,又被称为黄连、大戟、芒硝等,是一种植物性药材,常被用于中医药治疗多种病症。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并介绍大黄的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泻下:大黄是一种滑肠止泻的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等疾病。
中医认为,痢疾的发生与湿热内蕴有关,而大黄具有清热泻下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痢疾。
2. 活血通络:大黄有疏肝解郁、理气解郁的作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因此,大黄常被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痛经、瘀血性痔疮等疾病。
3. 消食导滞:大黄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排便。
因此,大黄常被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饮食不调等问题。
4. 通经:大黄有助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血量过多等问题。
它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经血的过多流失。
5. 抗菌作用:大黄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大黄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大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功效与作用,大黄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作用。
例如,大黄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活性;它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脂和血压;此外,大黄还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以减少肝脏损伤。
然而,虽然大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以下是大黄的禁忌事项:1. 孕妇:大黄具有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慎用大黄。
大黄可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引起流产。
2. 哺乳期妇女:大黄成分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哺乳期的妇女也应避免使用大黄。
3. 脱水患者:大黄具有泻下的作用,容易引起脱水。
因此,脱水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4. 腹泻或者腹部不适患者: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容易引起腹泻。
因此,腹泻或者腹部不适的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5. 出血性疾病:由于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的症状,如消化道溃疡、鼻衄等,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功能主治
![大黄的功效与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e2d831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a.png)
大黄的功效与功能主治1. 大黄的概述大黄,学名为大黄根茎,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功能主治。
它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被列为中药典范性药材之一。
大黄的主要产地包括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等地。
2. 大黄的功效大黄具有多种功效,下面列举了其中一些重要的功效:•通便: 大黄被广泛用于治疗便秘。
它含有一种称为大黄素的成分,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清热: 大黄也被用于清热解毒。
它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对于一些热性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消肿: 大黄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
它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肿胀,对于一些肿胀性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祛痰: 大黄还可以用于祛痰。
它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痰液,对于一些痰多、咳嗽的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活血化瘀: 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微循环,减少淤血,促进伤口愈合。
3. 大黄的功能主治大黄除了具有上述的功效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治疗痔疮: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痔疮。
它具有通便作用,可以减轻痔疮病人的疼痛,并帮助减轻肛门局部的充血和肿胀。
•治疗疮疡: 大黄被用于治疗疮疡。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一些疮疡性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湿疹: 大黄也可以用于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常常与湿热有关。
大黄具有清热作用,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病症。
•治疗痛经: 大黄被用于治疗痛经。
它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不适症状,帮助舒缓经期痛苦。
•治疗血瘀型疾病: 大黄对血瘀型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血瘀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瘢痕、痛经等。
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瘀的发生。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副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使用过量可能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指导用量。
•孕妇和哺乳妇女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大黄,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是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是](https://img.taocdn.com/s3/m/1a4443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c.png)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是
功能主治
大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以下是大黄常见的功能主治:
1.清热泻火:大黄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证、喉
炎咽喉红肿等症状。
2.泻下通便:大黄有很好的通便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便秘、积食等肠
胃问题。
3.消肿散结:大黄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有助于消肿散结,对于淋
巴结肿大、痔疮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
4.利尿除湿:大黄可促进尿酸、尿素等废物的排泄,对于浮肿、水肿等
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5.抗菌消炎:大黄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尤其对于
湿热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禁忌
虽然大黄有许多功效,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
以下是大黄的禁忌:
1.儿童及孕妇禁用:由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可能
产生不适或副作用,因此不适宜使用。
2.大黄素过敏者禁用:个别人对大黄素过敏,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则禁止
继续使用大黄。
3.腹泻情况禁用:如果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停止使用大黄,以免
加重病情。
4.炎症性肠病患者禁用:对于已经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等患者,不宜使用大黄,以免加重病情。
5.长期大量使用禁用:大黄具有刺激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肠胃产生
较大的刺激,导致胃肠道不适。
以上是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使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用法和剂量,避免出现不适或过量使用的问题。
在使用中还应咨询医师或中药师的建议,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大黄虽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是并非无所不能,使用时要谨慎。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2ace0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大黄,又称芒硝、轻精黄、净黄、蓖麻皮、野大黄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众多的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定的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黄的功效和作用,以及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的禁忌。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1. 润燥通便:大黄具有促进肠道排泄功能,可润燥肠道,通便解毒,对于缓解便秘、排出体内废物有一定的功效。
尤其适用于肠燥便秘、两便不通的人群。
2. 解毒: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痰浊、疮疡肿毒等疾病,具有明显的解毒效果。
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毒等。
3. 消肿止痛:大黄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痛等病症。
尤其对于湿气重、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利尿:大黄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增加尿量,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适用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患者。
5. 抗菌消炎:大黄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炎症、感染等疾病。
6. 降脂减肥:大黄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减肥瘦身。
适用于血脂异常、肥胖等患者。
7. 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上疳、火热烦渴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清热效果。
大黄的禁忌:1. 孕妇禁用: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忌用大黄。
2. 婴幼儿禁用: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大黄的药性过于凉寒,容易引起腹泻,因此婴幼儿不宜使用大黄。
3. 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忌用:虚寒体质、气血不足的人群使用大黄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4. 脾胃虚弱者忌用:大黄具有刺激性药性,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5. 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大黄能促进血液循环,容易导致出血加重,不适合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
6. 肝功能不全患者忌用:大黄的活性成分需要在肝脏中代谢,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药物积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47b3e0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a.png)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主治1. 功能主治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
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缓解便秘:大黄具有通便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减轻便秘症状。
它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可柔软排泄物,减少粪便干硬,提高排便效果。
•清热泻火:大黄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火热烦闷、口渴、尿赤等症状。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消肿散结:大黄可以促进体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并消散淤血。
它还可软化结节和肿块,促进其吸收。
•利尿通淋:大黄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有效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减轻水肿症状,促进肾脏功能。
•化痰止咳:大黄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改善咳嗽痰多、喉咙不适等症状。
它可清除体内痰湿,减少痰液分泌,缓解咳嗽问题。
•清肝明目:大黄还可以清肝明目,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眩等眼部不适症状。
它能够调节肝气,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保护视力。
2.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黄时,需注意以下事项:•用量要适当:大黄具有泻下作用,使用过量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用量,不可随意增减。
•孕妇慎用:孕妇要慎用大黄,因为它具有刺激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如果需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控制用量。
•高血压患者慎用:大黄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肠梗阻患者禁用: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因此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说是禁用的。
使用大黄可能加重肠梗阻症状,导致肠道更加堵塞。
•长期使用慎重:大黄含有一些活性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损伤。
因此,长期使用大黄的人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确保身体健康。
3. 使用方法大黄可多种形式使用,包括:•中药煎汤:将适量的大黄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中煎煮。
可根据具体需要调整用量和用药时间。
•中药丸剂:将大黄与其他中药材配方搅拌均匀,制成丸剂。
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服用。
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096be6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png)
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
1. 消炎止痛
•大黄有强力的消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大黄含有一些能够缓解疼痛的成分,具有镇痛作用。
2. 清热泻火
•大黄可清热祛湿,可以调节体内的热量,帮助排除体内过多的热量。
•大黄内含有一些具有泻火作用的化学物质,能够有效降低火气,舒缓不适感。
3. 通便润肠
•大黄是天然的通便药物,含有大量的蒽醌类物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大黄的特殊成分能够增加肠腔内的润滑液分泌,起到润肠作用,减少便秘问题。
4. 解毒
•大黄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吸附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毒素。
•大黄可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保护肝脏健康。
5. 抗菌抗病毒
•大黄含有一些天然抗菌物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大黄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利胆消肿
•大黄对胆固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以减少胆固醇的积聚,促进胆汁的分泌。
•大黄内的某些活性成分能够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减轻肿胀和水肿现象。
7. 抗炎抗过敏
•大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于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大黄含有一些能够缓解过敏症状的化学物质,能够减轻过敏引起的不适感。
总结:大黄具有消炎止痛、清热泻火、通便润肠、解毒、抗菌抗病毒、利胆消
肿和抗炎抗过敏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因此,大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药制剂以及各种保健品中,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大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大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43f19e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0.png)
大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大黄的简介大黄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科学名称为Rheum palmatum L.,属于苋科大黄属。
大黄生长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酸、芍药苷等。
2. 大黄的药理作用•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有效解除体内的热毒。
•利湿通便:大黄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腹胀便秘等病症,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效果。
•消肿止痛: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并消肿。
3. 大黄的功能主治大黄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诸多病症的治疗: - 便秘: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缓解便秘问题。
- 火热症状:大黄能够清热泻火,用于治疗火热症状如口干舌燥、痰黄稠等。
- 腹胀腹痛:大黄具有利湿通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腹胀腹痛。
- 淤血瘀滞:大黄能够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淤血瘀滞导致的疼痛问题。
- 外用治疗:大黄还可以外用治疗一些皮肤病症如湿疹、疮疖等。
4. 大黄的使用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慎用大黄。
•大黄具有刺激性泻药的作用,使用时应遵医嘱和合理用量,避免过度使用。
•大黄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应避免滥用。
•对大黄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用。
5. 大黄的药物相互作用大黄药物与以下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 口服叶酸类药物:大黄可能减少叶酸的吸收和利用,影响药效。
- 口服泻药:大黄与其他泻药合用可能加重泻药作用,导致腹泻等不适。
- 口服西药药物:大黄与某些西药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减弱或加强药效,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是关于大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大黄前应咨询医师,依医嘱合理使用,并遵守使用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规定。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459f7a1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0.png)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1. 大黄背景知识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又称为黄连木、大黄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苷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大黄呈黄褐色的块状,质地坚硬,常被用于制作药物。
大黄的用途广泛,下面将介绍它的主要用处与功能主治。
2. 大黄的用途大黄具有多种用途,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用途:•药用用途:大黄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能够泻下通便,清热解毒,具有排毒、泻火、通便的功效。
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热性疾病以及皮肤疾病等常常采用大黄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
•食用用途:大黄在一些民间菜肴中也被用作调料。
例如,一些四川的川菜中会使用大黄来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食用时应注意适量。
•染料用途:由于大黄的根部富含大黄素,其可以被用作染料。
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有时会使用大黄来制作黄色颜料,用于绘制不同的作品。
3. 大黄的功能主治大黄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功能主治:•泻下通便: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成分,可以通过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起到通便的作用。
因此,大黄常被用于治疗便秘等相关问题。
•清热解毒: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素。
它可以帮助治疗热性疾病,例如肺热、口舌生疮、痈肿等。
•祛湿利水:由于大黄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除,有助于消除湿气和水肿等问题。
•解毒消肿:大黄能够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肿效果,尤其对皮肤溃疡、瘡肿以及中毒引起的肿胀等有明显的疗效。
•消食化积:大黄可以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积食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4. 使用注意事项大黄虽然具有许多药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适量使用:使用大黄时需要掌握适量原则,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和中毒。
在使用前最好请医生指导。
•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大黄,因为大黄具有刺激性,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不宜长期使用:大黄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在长期使用时容易产生依赖性和伤害肠道的风险。
大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大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99a3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e.png)
大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大黄,又称芒硝、鸦胆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既可以入药,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
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湿、止痛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便秘、疮疖、痔疮等多种疾病。
此外,大黄还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清热解毒等药理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口舌生疮等症状。
大黄中的大黄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排除体内热毒,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
2. 通便利湿:大黄具有通便利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便秘、湿热下注等症状。
大黄中的大黄素有刺激肠道蠕动的效果,可以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大黄还具有利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3. 止痛活血:大黄具有止痛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痛经、瘀血等症状。
大黄中的大黄素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此外,大黄中的芒硝还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疼痛感。
4. 抗菌抗炎:大黄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大黄中的芒硝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同时,大黄中的大黄素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5. 抗肿瘤:大黄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研究发现,大黄中的大黄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此外,大黄中的芒硝还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6. 清热解毒: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大黄中的大黄素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清除体内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同时,大黄中的芒硝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总结来说,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湿、止痛活血、抗菌抗炎、抗肿瘤和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药领域,大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便秘、痢疾、湿疹、痈疡等疾病。
同时,大黄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5635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0.png)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泻下
大黄具有很明显的泻下作用,一般服用之后六到八小时见效,适合便秘的人群使用,但是要适量,避免造成肠胃损伤。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用水煎服即可。
2、护肝作用
大黄中含有的物质能够减少体内不利于肝细胞健康的物质,大黄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对体内的毒素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
使用方法有两种,即可将大黄泡水饮用,也可将大黄煎服,可自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3、利胆效果
大黄的利胆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改改善胆汁淤积,促进胆囊收缩,并且可以疏通胆中的毛细血管,对胆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胆功能差的主要表现有恶心、厌食等症状,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大黄泡水喝或煎服。
4、止血
根据中医记载,大黄的止血效果非常明显,大黄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促进血小板数量以及蛋白原的合成,特别适合有出血症状的患者使用。
5、抗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是一种自身消化作用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
大黄对于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的抵抗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
试这种方法,使用过程较简单且经济。
6、抑制肿瘤
肿瘤是一种细胞增生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也是比较严重的病症之一,大黄能够抑制肿瘤的形成,避免肿瘤吞噬了健康的身体,但不宜长期使用。
以上就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泻下、护肝、止血等作用。
很多网友会有一种疑问,大黄适合所有人群使用吗?是药三分毒,大黄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有脾胃虚寒、血虚气弱、产妇、月经期和哺乳期的人群都不能服用。
希望大家的体质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健康!。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用量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8ccffa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b.png)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用量大黄的简介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它是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黄类植物的根茎。
大黄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具有极强的泻药作用。
因此,大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大黄有着丰富的用途和功能,主要成分有大黄素、大黄酚等。
大黄的用途大黄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泻下通便:大黄有明显的泻下通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痢疾、便秘等疾病。
它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症状。
2.清热燥湿:大黄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黄疸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排除多余的湿热物质来清热燥湿。
3.利水消肿:大黄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轻水肿症状。
它对于水肿性疾病、急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消毒杀菌:大黄还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大黄的功能主治大黄在中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泻痢:大黄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对于治疗急性痢疾有一定的效果。
2.便秘:大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用于治疗便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3.湿热下注:大黄可以通过清热燥湿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疾病,如黄疸、湿疹等。
4.水肿:大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5.感染性疾病:大黄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溃疡、痈肿等。
6.肝胆疾病:大黄可以帮助排解胆汁,调节肝胆功能,对于治疗肝胆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大黄的用量大黄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量为3-6克,每日2次。
儿童用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格来确定,一般每次用量为1-3克,每日2次。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大黄可以煮水服用,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等剂型。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是属于泻药类药物,使用时需谨慎。
长期或过量使用大黄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性或滞留便秘。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8ffd28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b.png)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禁忌功能主治•大黄是一种中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拥有多种功能主治。
以下是大黄的几个主要功能与作用:1.泻下通便:大黄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肠道积聚的废物和毒素,缓解便秘和肠道不适感。
2.消肿止痛:大黄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白带异常增多等症状,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排石通淋:大黄可以促进尿液排出,有利于排除体内的结石和尿酸盐,对尿道结石和尿路感染有一定疗效。
4.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火热疮疖、口疮、口臭等症状。
5.治疗疾病:大黄可用于治疗瘰疬、疔疮、痄腮、黄疸等症状。
同时,大黄还具有抗菌消炎、解毒散结的作用,有助于治疗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
禁忌尽管大黄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但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大黄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事项:•孕妇禁用:大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滋腐性,容易引起宫缩,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大黄。
•产妇禁用:产妇在分娩后恶露排出期间,由于子宫口尚未完全关闭,大黄的刺激性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产妇应禁用大黄。
•小儿禁用: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黄的刺激性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故小儿也应禁用大黄。
•临床禁用:患有急性腹泻、严重腹痛及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使用大黄可能会加重症状或引发不适,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慎重使用。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对大黄过敏的人群应慎用大黄,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总结起来,大黄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有益,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注意禁忌事项。
在使用前最好请教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da55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6.png)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又名大黄皮、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
大黄既可以用于药用,也可以用于食用,其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丰富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首先,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的功效。
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清热泻火,对于体内的湿热有很好的排毒效果。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定的草酸和蜡质物质,这些成分可以起到通便利水的作用,对于便秘和水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大黄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大黄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素,这种成分对于
细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预防感染。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些挥发油和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消炎,对于肠胃炎、肠道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大黄还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大黄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蒽醌类物质,
这些成分可以刺激胃肠黏膜,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些苦味成分,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加食欲,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于大黄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将大黄切成小块,晒干或者烘干后,可以用来
泡水饮用,也可以用来煮汤或者煮粥。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具有泄泻作用,不宜过量食用,一般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3克。
另外,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大黄。
总的来说,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抗菌消炎、促进消化等多种功效与
作用,但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食用大黄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享受大黄带来的健康益处。
大黄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2abec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a.png)
大黄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又称为黄连,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它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 清热泻火:大黄含有大黄素,具有独特的清热泻火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高热、口干舌燥等症状。
2. 活血祛淤: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症状,如经血不畅、痛经、血瘀症等。
3. 通便润肠: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粪便水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和肠道梗阻。
4. 抗菌消炎:大黄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功效。
食用方法:
大黄具有药用价值,一般不建议直接食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大黄研磨或煎煮成汤剂,饮用。
具体用法和剂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由于大黄具有泻痢作用,不适宜过量使用,并禁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幼儿童使用。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2a5be1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3.png)
大黄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大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华南地区的草本植物,也是中药中常用的草药之一。
自古以来,大黄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具有丰富的功效作用和主治。
首先,大黄具有通便的功效。
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大黄酚等成分,它们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的排出,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大黄还具有润肠作用,可以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疼痛感。
其次,大黄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大黄富含芳香物质和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
它能够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减轻发热、喉咙痛、口臭等症状。
此外,大黄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皮肤疮痈、扁桃体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再次,大黄还可以排毒消肿。
大黄能够刺激肠道产生蠕动,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的湿热特点。
同时,大黄还可以有效消肿,对于因湿热引起的浮肿、水肿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大黄还具有抗菌消炎、利胆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能够杀灭和抑制多种有害菌的生长,对于肝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同时,大黄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总之,大黄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多种功效作用与主治。
它可以通便,清热解毒,排毒消肿。
此外,大黄还可以抗菌消
炎,利胆解毒,活血化瘀。
然而,因为大黄性寒,使用时需要慎重,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使用。
另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弱者等群体慎用或避免使用。
在使用大黄的过程中,尽量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饮食上的细节,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的摄入,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20d0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3.png)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作用1. 功能•清热泻火:大黄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痰火等症状。
•通便润肠:大黄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便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清瘀活血:大黄有良好的清瘀活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淤、瘀血等症状。
•消肿止痛:大黄的消肿止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和胃下气:大黄有和胃下气作用,对胃部不适,胃气胀滞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主治2.1 清热泻火•大黄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痰火,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热病高热、面赤、口渴、烦躁等症状。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急性感冒症状,如咽喉肿痛、鼻塞、咳嗽等。
2.2 通便润肠•大黄能促进排便,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可有效润肠通便。
•大黄对于治疗痔疮、肛裂等肠道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3 清瘀活血•大黄可以用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血淤等症状。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痛经、瘀血性疼痛等妇科疾病。
2.4 消肿止痛•大黄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肌肉疼痛等。
•大黄也常用于治疗肿块、白牙肿等病症。
2.5 和胃下气•大黄对于和胃下气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于胃气胀滞、胃痛、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3. 作用•大黄是一种中药,具有草药疗效,主要通过对体内肠道和消化系统的直接作用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大黄的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大黄宾、大黄酚等,具有草药治疗作用。
4. 注意事项•大黄性寒凉,不宜用于体质虚寒、脾胃虚寒、孕妇及儿童等不适宜服用的人群。
•在使用大黄前应了解个体病情,咨询医生进行合理用药。
•使用大黄药物时遵医嘱使用剂量和用药方案,并避免过量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大黄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大黄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长期使用或者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建议使用时注意剂量和时间。
以上是关于大黄的功能主治与作用的介绍,大黄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显著的草药治疗作用,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
大黄泡茶喝的功能主治
![大黄泡茶喝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12416a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e.png)
大黄泡茶喝的功能主治1. 大黄简介大黄,学名为芍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是一种中药材,并被广泛用于中医中药方剂中。
大黄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泡茶饮用,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黄泡茶的功能主治。
2. 大黄泡茶的功能主治•通便导滞:大黄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以帮助缓解便秘问题。
它能够刺激肠胃蠕动,增加粪便的水分含量,使得大便更加顺畅排出。
因此,经常便秘的人可以适量饮用大黄泡茶来缓解便秘的症状。
•解热退黄: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黄素具有解热的作用。
当我们出现发热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饮用大黄泡茶来降低体温。
此外,大黄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解毒排脓:大黄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毒素。
此外,大黄还具有祛脓作用,能够加速脓肿的破溃及排脓过程,对于一些皮肤感染、炎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活血消肿:大黄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一些血淤引起的病症,如腹胀、瘀血性痛经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大黄还能够消肿活络,对于一些炎症引起的肿胀、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利尿通淋:大黄还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问题。
此外,大黄还可以通淋,帮助排除尿路结石,减轻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
•泻火毒瘀:大黄具有清热解毒、通便导滞的作用,可以有效泻火解毒,排除体内湿热有害物质。
此外,大黄还能够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淤血,是一种常见的解毒良药。
3. 大黄泡茶的使用方法•材料:干燥的大黄片(适量)、热水(适量)•步骤:1.将适量的大黄片洗净备用。
2.取一壶热水,将大黄片放入壶中。
3.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壶盖,焖约10分钟。
4.将泡好的大黄茶倒入杯中,可适量加入蜂蜜或红糖调味。
5.慢慢享用大黄泡茶,每日饮用1-2次,每次不超过200ml。
注意事项:大黄泡茶应遵医嘱饮用,用量和煮煎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进行调整。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年老体弱者禁用。
同时,患有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痔疮等疾病的人也应慎重使用。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用途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d7e333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e.png)
大黄的功能主治与用途1. 概述大黄,学名:Rheum officinale Baill.,别名:黄连、大黄皮、黄话、黄连、黄绘,是大黄草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大黄地下部分的根和根茎是药用部位,是中药材中的热性泻药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方中。
2. 功能与主治大黄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对于内火旺盛、热毒上攻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常见的症状包括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痈肿疮毒等。
2.2 泻下通便大黄是一种极好的泻药,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用于治疗痞满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
同时,大黄还对轻度肝经瘀阻引起的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2.3 活血化瘀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瘀痛经等症状。
2.4 改善脾胃功能大黄对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可刺激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2.5 利尿通淋大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
3. 用途大黄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3.1 中药方剂大黄是中药配方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常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以增强药效或改善配伍者的不良症状。
常见的方剂包括大黄煎剂、大黄泻心汤等。
3.2 民间草药在民间,大黄也被广泛用于草药治疗。
例如,将大黄研碎后外敷于皮肤病患处,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3 食品大黄的根部富含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可以作为食材使用。
干煸大黄、大黄炖排骨等菜品在一些地区非常受欢迎。
3.4 化妆品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对美容有一定功效,常被用于护肤品中,能改善皮肤状况,具有去除斑点、淡化色素的效果。
3.5 工业用途大黄也被用于染料工业中,其根部能提取黄色染料,用于染织行业。
4. 注意事项大黄虽然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大黄。
•大黄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脱水等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是中国的四大中药之一。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一起来看看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1、利胆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
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
人服用大黄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 (B超测量) 。
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2、保肝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 /100ml,经大黄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
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著逆转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
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
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3、抗菌
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溶血性链球菌 (甲、乙) 、草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
敏感。
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
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制作用,该菌可將复合型胆汁酸
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
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4、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
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
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5、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给小鼠灌胃大
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
同时对大鼠
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使有效成
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
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的生成,
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抗炎作用,
相反抗炎的同时,并不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而且大黄煎剂不能延长切除肾上腺的未成年大鼠的生存时间和对抗切除一侧肾上腺后致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
故大黄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6、止血作用
大黄用於止血,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年来发现应用大黄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各种动物实验均证明大黄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和没食子酸等。
它们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的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Ⅲ的活性,升高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活化素哎活力。
没食子酸尚可降低纤溶活性。
此外,还可增杖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能力,使出血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7、降脂作用
对於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石油醚提取物则无效。
8、利尿作用
家兔灌服大黄素、大黄酸30mg/kg,2—4小时后,尿量、排钠和排钾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经明显增多。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的作用较弱。
大贵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免肾髓质Na+、K+-ATP酶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9、对尿素氮的影响
大鼠喂食含0.75%腺哼Ⅲ饲料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雅黄水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量,说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良好效果。
其作用机制一方面大黄可使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减少,另一方面大黄可抑制体蛋白的分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
用二氯化汞皮下注射造成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模型,灌服大黄水浸剂可使尿素氮降低。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
取大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大黄辨真伪
大黄又名将军、黄良,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
每年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
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
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症,是非常常用的一味中药。
大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两大类,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干燥的根茎,主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干燥的根茎,这两大类均载入《药典》。
市场上大黄的伪品较多,均为同科植物,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信州大黄、土大黄等等,这些品种未入《药典》,不可做为大黄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