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一专题知识整合本期开讲:小说的主题学案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专题知识整合 本期开讲:小说的语言学案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专题知识整合 本期开讲:小说的语言学案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

本期开讲:小说的语言一、相关概念1.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构成小说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由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构成。

人物的语言指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等。

叙述人的语言是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说明事件、描绘环境、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2.叙述角度作者写作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角度。

它又称为视角,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创作小说。

小说的叙述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即全知叙述、限制叙述、纯客观叙述。

(1)全知叙述: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叙述者有权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能叙述”。

(2)限制叙述:作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叙事,只展现事件和人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展现全部。

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

叙述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

当作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叙述时,大多是限制视角。

(3)纯客观叙述: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看到和听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

这里的作者不在作品中出现。

这种纯客观叙述方式比限制叙述更容易产生真实可信感。

3.叙述人称人称是区别叙述者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

全知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他”,叙述者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叙述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采用第三人称讲故事,叙述自由,可以超越时空。

限制叙述采用第一人称“我”,“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这样可以更加真实亲切地讲述故事,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

但要注意的是,“我”并不等于作者。

二、常见题型1.本文的叙述角度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好处。

2.文章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那么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4.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有什么好处?5.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6.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文中人称的运用和变化情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研讨课:小说·主题(公开课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研讨课:小说·主题(公开课课件)

主题意蕴
一、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
假恶丑以及完成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如:《孔乙己》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
露和鞭挞。如: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主题意蕴
二、文化类小说这一类小说是每年高考的老客,年年复习,年年损兵折将,因为文章偏重于散文, 主题相对深刻,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读懂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遇到这类的文章,不要慌乱,常规答 题,找准定位,分析题型,做题型方面的汇总学习。文化的范围比较大,有古董类的文章,古城拆 迁,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文化创新,中外交流等这几个方面的不同类型的细化文章, 可以平时刻意去找一下不同类型的文章做细化的复习,对我们高三的阶段的复习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的。 1、古董类:要注意,精明的商业和奸诈的炒作背后,可能蕴含的人情味。 古城拆迁:痛定思痛,社会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时代大背景下的传统的守护,是我们新时代人们 肩上肩负的沉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解决的,文章最后可 能会给考生留下一个悬念和问题,引发思考,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个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守护:这个是一个大的类型,主要是守护,保护,传承,力主正能量就可以。
主题意蕴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题材类型和主题归纳
宏观主旨:爱国爱党;祖国越来越好(今昔对比) 微观主旨:①人性(人的本性是想要全面发展自己,机器时代前,文艺复兴的 达芬奇是大家,而现在机器时代追求的是熟练和效率速度):现代化、机械化、 城市化。(但是作家喜欢反思这种过度追求的现代化)所以开始呼吁传统、自 然、生命力、乡村。简言之,就是对过度发展的现代化的不认同、批判、担心、 忧虑,以及对于传统东西的向往、追怀。 ②故乡③尊崇生命(尊重动物的生命、敬仰人格)④自然美⑤情感⑥哲学(物 质与精神;诱惑与心灵)

2018-2019学年苏教语文必修3(江苏专版)学案:第一专题 第4课 简笔与繁笔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苏教语文必修3(江苏专版)学案:第一专题 第4课 简笔与繁笔 含解析

当李白醉卧于华清池的台阶,当世俗的荣耀、帝王的恩宠将他包围,他陶醉过。然而 他明白,这不是他的选择。于是乎,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 然迈出了官场,走向了自由,从此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煮酒作诗,中国文化里一颗明珠冉 冉升起。正确取舍,让李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更让中国文化的天空多了一颗耀眼的 明星。
(6)《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二)写准字形
1.Error!
2.Error!
3.Error!
4.Erro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Error!
6.Error!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繁冗拖沓:(文章)繁琐冗长,拖拉,不爽利。冗,繁琐;沓,多,重复。
2.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赅,完备,全。
2.第一段提出的“简”“繁”的好处分别是什么?
“简”

“繁”

明确:言简意赅,凝练,厚重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答:
明确:例证法。以《武松打虎》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论证了用笔极为俭省,
却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4.作者为证明简笔用得好,选用百万言长篇《水浒》中的实例,为证明繁笔用得好,
①由于高度很低,强大的飞机尾气流把地面上的落叶吹得纷纷扬扬,遮
即境 活用
天蔽日。 ②最近“单独二胎”政策一出,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此事,很快弄得沸沸 扬扬。
③对他来说,世界杯起着标记时间的作用,提起来,他能洋洋洒洒讲上一天。
第一步Error!快读课文·明大意 通读全文,尽量用原文词语归纳全文要点。 (1)对于写作,以前的文章家的观点是 (2)作者对写作的看法是 (3)文章繁简的标准是 (4)当今创作存在着的问题是 (5)解决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是 (6)作者的主张是 明确:(1)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病忌 (2)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3) 句有可削,字不得减 (4)有一种长的趋向,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 (5)提炼生活, 洗练语言 (6)简练为文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1 阅读技法 小说文本阅读必备核心素养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三部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1 阅读技法 小说文本阅读必备核心素养

人物性格、 表现作品主 苏卷 T16)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
①小说中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 (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 ①环境特点概括分析 政治结构、 经济形态、 文化状况、题,如:(2012· 高考江苏 风俗礼仪等)和自然环境(包括人 卷 T11) 请简要概括这 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 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 环 候、地理风貌等),时空不同,环 点。 境 境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②社会环境能揭示人物各种复杂 的关系,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 展,揭示主题;自然环境对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起重要作用 ②环境作用题,如: (2011· 高考江苏卷 T14)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 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 表现人物的作用。
2.人物形象典型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以通 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 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受篇幅限 制,小说塑造人物时,主要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 要人物的情绪心态等。 3.情节有吸引力 情节是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 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 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曲折新奇,常常突破思维定式, 给读者以惊异感。
(三)小说文体特征决定高考命题点 决定 文体特点――→高考考点 ①小说通过描写具有 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 来反映社会生活,这样 人 物 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 的代表性 ②人物形象分为主要 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 成的作用 ①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如: (2016· 高考江苏卷 T14) 文中两处 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 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②人物形象作用题,如:(2017· 高 考江苏卷 T15) 小狗奎尼在小说 映衬作用。
选取的小说具体特点如下: 1.材料以小见大 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就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小说由 于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只有几百字,至多千余字。在这 短小的篇幅里,不可能反映长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只能反 映生活长河中的一点一滴、一朵浪花,只能反映现实生活侧面 的某一个闪光点, 也就是说小说所选的题材截取的生活面要小, 只有这样才适合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这就是“以小见大”中 的“小” 。但是,它虽然小,却不是孤立的,它毕竟是社会生活 的反映,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折射,可以根据生活中的 一角一面来认识大千世界,折射重大问题。小说篇幅虽小,但 它有丰富的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并 不小。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大” 。

小说阅读专题活动(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小说阅读专题活动(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小说阅读专题活动(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小说阅读专题活动(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江苏考试说明要求,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
现手法”。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
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
?{活动一:快乐阅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带着后面的问题,边阅读边勾画,突出重点。

作家许行被尊为小小说魁星,获得“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

他的许多小小说,如《立正》《老姜太太的眼力》《抻面条》《最准确的回答》《白雪雕像》《砚》等,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被选入多种大、中学教材。

而《立正》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有的读者甚至赞叹:《立正》登上了中国小小说的制高点,一篇《立正》,足以不朽。

的确,《立正》给人心灵的冲击和震撼是刻骨铭心的。

它会使你禁不住反复品味,深思,唏嘘,慨叹。

文本阅读本身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生可能难以深入进去。

文本阅读有难度,。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专题知识整合本期开讲:小说的环境学案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蚜201904231108.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专题知识整合本期开讲:小说的环境学案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蚜201904231108.doc

祭欧阳文忠公文(自读课)走近作者王安石(见《游褒禅山记》)相关背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八月,已经退休的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逝世,终年66岁。

王安石当时在京为相,闻讯后写下了这篇祭文。

王安石与欧阳修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

早在庆历四年(1044),通过友人曾巩的介绍,王安石与欧阳修建立了诗文之交。

欧阳修对王安石的诗文十分欣赏,并为他推荐延誉。

王安石对欧阳修也非常崇敬,以他作为自己的表率。

熙宁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欧阳修时正出知青州。

长期的宦海浮沉,使欧阳修意志趋向消极;同时,由于对改革内容和方法等的理解不同,欧阳修对新法没有表示赞同。

熙宁三年(1070),他在青州上疏反对推行青苗法,并指出了青苗法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病。

次年,他便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退居颍州,直至逝世。

综观欧、王两人交游始末,基本上是义兼师友,以致清人全祖望称王安石为“庐陵门人”(《增补宋元学案》卷九十八)。

文意感知本文高度概括了欧阳修一生的经历,称颂了他的道德品质、学术文章和气概节操,表达了王安石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思维导图一、古今异义1.苟能如此足矣古义:像这样今义:指示代词,这样2.世之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顾念后事古义:死后皇位继承之事今义:以后的事情二、一词多义1.期2.故3.虽4.以5.望6.与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作动词①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指官位的提升和下降②虽屯邅困踬遭受摧折③且犹为涕泣而歔欷流泪2.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其出处进退出任官职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然天下之无贤不肖贤能的人四、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句(1)惟公生有闻于当时。

(正常语序应为“惟公生于当时有闻”)(2)遂显于世。

(正常语序应为“遂于世显”)2.宾语前置句(1)而亦又何悲?(“何悲”应为“悲何”)(2)而其谁与归!(“谁与”应为“与谁”)3.定语后置句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小说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小说探究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小说情节作用(学案)陶虎臣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

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

草里有蛤蟆,野兔子。

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

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

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

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

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

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

弄不好,还会出事。

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

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

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

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

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

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

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

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片。

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

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

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

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城点着焰火了!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苏教九年级上册优秀课件-小说家谈小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苏教九年级上册优秀课件-小说家谈小说

开端:“我”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
故事 情节
发展:“我”和通讯员到百姓家借被子。 高潮:通讯员为救担架队员而牺牲。
结局:新媳妇为通讯员补衣服。
友情提示:小说情节为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序幕、尾声)
请以前后两桌为一个合作小 组,选择文中自己最喜爱的一个情 节,在组内展开讨论:讨论其情节 的巧妙、细节的设置及其作用、人 物的情感的表现等。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 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 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 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 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 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 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 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 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 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 “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 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 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 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 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 洞”······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 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小说家谈小说
从古到今,战争与和平便如 一对孪生兄弟一样相依相存。每 一次和平都是以旷日持久的流血 牺牲为代价。战争犹如一只嗜血 的野兽,把爱情、友谊、亲情等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吞噬。
同学们了解百合花吗?知 道它的种类,知道它的象征意 义,知道它的传说吗?
百合花又叫夜合花,为百合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的花,百合花生产 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产地昼夜温差大, 光合作用长,故花叶茎细叶嫩,味质 鲜美、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 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和食用价 值。
➢概 括 情 节 : 一 般 形 式 为 , 什 么 人 +(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 小说主旨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小说 小说主旨

第四课时主旨类题阅读攻略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分析并归纳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中,概括小说主题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一、【课堂突破】例1:《审丑》严歌苓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才是真正的“丑”。

例2:《还乡》路遥4.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

(6分)例3:《陶虎臣》汪曾祺4.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6分)例4:《早餐》约翰·斯坦贝克4.小说中的“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请探究文中“美”的内涵。

(6分)①环境美:天气虽然寒冷,但山区晨曦却给人美感。

②人情美:母子之间的融合,父子之间的默契,陌生者之间的关切。

③哲理美:劳动创造美;新生展现美;底层闪耀质朴纯真美。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生活美”“劳动美”等,酌情赋分。

二、【答题思路总结】①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概括小说的主题。

②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③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答题的指向是指向人物,指向情节,最终揭示作者情感及态度倾向。

三、【学以致用】猫婆冯骥才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

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

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

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

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

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

苏教版高中语文小说专题学案.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小说专题学案.doc

第-++■情节类考题破解角度一如何梳理概括情节内容(2010-广东卷)阅读小说,回答问题。

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注]她突然醒来。

两点半。

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

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

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

寂静无声。

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

这就是为什么特别安静的原因了一没有他的呼吸声。

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了厨房。

在厨房两人相遇了。

表针指着两点半。

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

她打开灯。

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

深夜。

两点半。

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

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

小刀还放在盘了旁边。

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

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是把桌布弄干净的。

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

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1“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

”他说,并环视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见了什么。

”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

六十三岁。

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

她看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

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

夜里女人显老是表现在头发上。

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1“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

”“我也听见了。

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

”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

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

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

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一 珍爱生命 文本1 我与地坛(节选)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语文 专题一 珍爱生命 文本1 我与地坛(节选)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文本1 我与地坛(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我”与地坛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及感悟。

2.感受母爱的深沉、内敛与伟大。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荒芜.( ) ②坍圮..( ) ③恪.守( ) ④焦灼.( ) ⑤撅.( ) ⑥蝉蜕.( ) ⑦颓.墙( ) ⑧嘈.杂( ) ⑨譬.如( ) ⑩祷.告( ) ⑪亘.古( ) 答案 ①wú ②tān pǐ ③kè ④zhuó ⑤juē ⑥tuì ⑦tuí ⑧cáo ⑨pì ⑩dǎo ⑪ɡèn(2)多音字①剥⎩⎪⎨⎪⎧ 剥.蚀( )剥.皮( ) ②熨⎩⎪⎨⎪⎧ 熨.斗( )熨.帖( ) ③藉⎩⎪⎨⎪⎧ 狼藉.( )慰藉.( ) ④隽⎩⎪⎨⎪⎧ 隽.永( )隽.秀( )答案 ①bō/bāo ②yùn/yù ③jí/jiè ④juàn/jù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譬( )僻( )癖( ) (2)⎩⎪⎨⎪⎧ 帖( )贴( )砧( ) (3)⎩⎪⎨⎪⎧ 嘈( )漕( )槽( )答案 (1)譬如/荒僻/癖好 (2)熨帖/贴心/砧板 (3)嘈杂/漕运/马槽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亘古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坚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声名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从古到今从未变过,形容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主题苏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主题苏教版选修
小说阅读教学
情节
展 示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描 写 正面描写 角度 侧面描写 主要人物 外貌描写 次要人物 描 写 语言描写 方法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衬托人物 发展情节 自然环境 交代背景 社会环境 渲染气氛
推 动
人物
衬 托
环境
小说家想说些什么
——作品主题的挖掘
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 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 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 达出的基本观点。
如何探讨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一个层次,说这部作品这部小说,它写了什
么内容。 第二个层次,就是说作家写这部书的时候,他 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书?
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
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பைடு நூலகம்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 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 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 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 理状态。
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 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方法 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节发展;3、抓 环境;4、抓写作背景;5、看关键语句。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 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 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 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 制度的罪恶。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知识整合本期开讲:小说的情节学案苏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知识整合本期开讲:小说的情节学案苏教版

本期开讲:小说的情节一、概念小说情节是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

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二、常见题型1.情节概括(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情节作用分析(1)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段写的某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小说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4)分析情节构思的特点。

三、解题思路1.小说情节内容的概括“四注意”命题时,往往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或从部分段落设置理解层次性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2.角度小说情节作用(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

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概述课件 苏教版

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概述课件 苏教版

11.修辞手法 [命题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这样写在表达上 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 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最 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技法解密] 一般来说,描绘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主要 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 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 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分述如下: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 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或反衬):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层次安排 [命题方式] 布局的?
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或:本文是如何谋篇
[答题模式] 材料上以“……”为中心,内容上由“……”到 “……”逐层深入,按照“……”顺序展开。 [技法解密] (1)化面为点,连点成线,切线为段。也就是首先概括每一段的基本 内容或找出每一段文字的中心句,使其成“点”;然后据此分析段 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作者的逻辑思路,使其整体贯通成为“ 线”;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思维的阶段性变化,把握文章结构, 最终成“段”。(2)分析首尾,注意过渡和照应,材料上详略主次的 安排,思路上行文线索的贯串以及相关的写作顺序。 (3)运用过渡词语,如“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运用结构类术 语,如“由浅入深、前后照应、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形散神聚、 先抑后扬”等。
洞悉命题规律 规范答题模式
1.遣词用字 [命题方式] 文章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2课 看不见的珍藏学案 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第2课 看不见的珍藏学案 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一第2课看不见的珍藏学案苏教选修《短篇小说选读》苏教看不见的珍藏茨威格将自己的心灵、情绪与情感,像糖溶解于水一样,熔铸在人物的心灵、情绪与情感中;像气体弥漫于空间一样,弥漫于字里行间,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处处可感到作家心灵的搏动,听到他心底里忧郁而痛苦的歌声。

茨威格作品中的自我——作家自己的精神、人格、灵魂与情怀,像糖水中的糖一样,使读者尝到它的甘甜,却看不见它的形体;像空间的气体一样,使读者呼吸着它,却触摸不到它的形迹。

在《看不见的珍藏》里,在盲人收藏家对那早已荡然无存的绘画艺术的热情赞美里,在收藏老人的悲剧命运里,渗透着作家自己的情怀,抒发了他对那个哺育了他,并终生陶醉于其中的欧洲文化的消灭,精神故土业已沉沦的痛惜之情。

茨威格作品的风格,反映了他思想上的痛苦、抑郁和绝望。

但这大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载负了那个时代深沉的苦难。

(许桂婷《幻境与现实——读茨威格〈看不见的珍藏〉》)一、字音识记(一)单音字1.蚀.刻画(sh í) 2.抢购成癖.(p ǐ) 3.令嫒.(ài) 4.追溯.(s ù) 5.销声匿.迹(n ì) 6.逊.色(x ùn) 7.蹩.脚(bi é) 8.迷惘.(w ǎng) 9.寒噤.(j ìn) 10.瞳.孔(t óng) 11.毛骨悚.然(s ǒng) 12.疯癫.(di ān) 13.熙攘.(r ǎng) 14.虔.诚(qi án) 15.卑劣(b ǐ)16.耽误..(d ān) (二)多音字1.晕⎩⎪⎨⎪⎧ 晕.车(y ùn)晕.头转向(y ūn) 2.劲⎩⎪⎨⎪⎧ 劲.头(j ìn)遒劲.(j ìng)3.涨⎩⎪⎨⎪⎧ 水涨.船高(zh ǎng)头昏脑涨.(zh àng) 4.翘⎩⎪⎨⎪⎧ 翘.尾巴(qi ào)翘.楚(qi áo) 5.脉⎩⎪⎨⎪⎧ 含情脉.脉(m ò)血脉.(m ài) 6.露⎩⎪⎨⎪⎧ 败露.(l ù)露.丑(l òu)二、字形辨识1.⎩⎪⎨⎪⎧ zh ān(瞻)仰sh àn(赡)养zh ān(谵)语屋y án(檐)2.⎩⎪⎨⎪⎧ m ù(墓)碑m ù(暮)色m ù(幕)后招m ù(募)羡m ù(慕)3.⎩⎪⎨⎪⎧ 纯cu ì(粹)荟cu ì(萃)cu ì(淬)火鞠躬尽cu ì(瘁)憔cu ì(悴)4.⎩⎪⎨⎪⎧ bi é(蹩)脚b ì(弊)病遮b ì(蔽) 5.⎩⎪⎨⎪⎧ 应p ìn(聘)驰ch ěn ɡ(骋)伶p īn ɡ(俜) 6.⎩⎪⎨⎪⎧ 寒碜不k ān(堪)k ān(勘)误k ān(戡)乱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无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时机(多指做坏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期开讲:小说的主题
一、概念
小说的主题又称为小说的“主题思想”,指小说作品中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和塑造艺术形
象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

小说的主题来自生活,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观察、体验、分析、研
究的结果,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集中表现。

在具体作品中,则体现为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和思想价值。

二、作用及特点
小说主题是小说作品的灵魂,决定作品思想性的强弱、倾向性的好坏、社会意义的大小,也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到小说的艺术质量的高低。

因此在小说创作中,主题又起着“统帅”的
作用,作者必须根据作品主题表现的需要,决定内容的取舍、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结
构的安排、环境的描绘以及细节的配置和技巧、语言的运用。

由于小说家的世界观、文艺观、审美观的不同以及对生活把握程度的差异,以致相同题材可以表现出不同或相反的主题,或者是主题相同,但在表现的广度和深度上体现出明显的
差别。

三、常见题型
1.结合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主旨。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4.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的主题,有人说反映了那样的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谈
谈你的看法。

四、解题思路
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

有的小说题目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
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情节是小说中的一系列故事,体现着作者对矛盾的
看法,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小说人物形象是作者生活态度的形象体现,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代表的精神情感、人物命运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人物心理所呈现的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主题。

3.从小说的环境描写入手。

多数情况下,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主题和喻示主题。

社会环境的描写与主题的关系更加直接,有时候,社会环境本身的特点就是小说要表达的主
题因素。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品味主题。

小说一般不直接表达主题,但有时语句是分析小说主
题最便捷的标志。

作者在行文中总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
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

判断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

5.从作者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
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

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
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把握小说的主题,要立足于故事情节,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走眼
王伟锋
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
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
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赵老板朗声
..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声名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
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
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
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
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
免谈。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
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
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深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
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
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
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
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
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赵老板的形象特点,然后分析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的
作品主旨。

小说中的赵老板有20多年经商经验,从未“走眼”,可见其阅历丰富,精通业务;买玉情节中,“不动声色”“低声嘱咐”伙计、“干咳一下,默不作声”等,说明他洞悉人心,
为人仗义。

最终,人品不好的李老板关门走人了,这就发人深思了。

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
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