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比喻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 达了忧国之痛和 以死明志、为国 捐躯的豪情壮志源自抒情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返回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人民疾苦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歌。 2.写下对每一首的名句赏析, 力求完整。
再 见
辛酸怅惘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 歌 赏 析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区, 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 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 是旧日的光景了。
感叹遭际
意志坚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 歌 赏 析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 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襟怀豁达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悲痛、怅惘
比喻 富有哲 理
豁达、进取
辛 酸 愤 懑 、 坚 定 乐 观
}
}
主 旨 句
}
}
返回
张养浩(1270— 1329),字希孟,号 云庄,元代散曲家, 兼长诗文。天历二年 (1329),关中大旱, 饥民相食,应召任陕 西行台中丞,致力救 灾,劳瘁而死。
相关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水调歌头》课标分析 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首词。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初读全词,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认识文中文言词汇。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3、创造性学习法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安排这样几个板块:1 、导入通过王菲《水调歌头》导入,渲染情境,通过音乐伴读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通过古词新唱,感悟词的意境。
学生陶醉其中,随意跟唱,不经意地融入意境。
教者以激情传递着作者之情,感染、唤起学生的激情。
2 、反复诵读,走入文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我先请几名学生朗读,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听读、评议,然后集体朗读。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配乐朗读。
(乐曲«明月几时有»就是专门为这首诗配的乐,因此,意境与诗非常和谐),这首乐曲节奏舒缓而有力,正好适宜这首诗的基调)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诗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诗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与文本对话,赏析诗句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课堂上抛出一个主问题来带动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即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而不是象从前一样用一个个琐碎的问题来牵着学生鼻子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朗读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诗词曲的韵律和意境。
梳理结构
引导学生梳理五首诗词曲的结构和脉络,把握每首作品的主 题和情感。
研读赏析
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品味诗词曲中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运 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分析意象
分析诗词曲中的意象,探讨这些意象在表达作者 情感方面的作用。
探究主题
深入探究每首诗词曲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和创作意图。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第课诗词曲五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 豪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曲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
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会作者通过诗词曲所表现 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 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性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 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展示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 手段,展示与诗词相关的自然风 光、历史背景、人物形象等,帮 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诗词的背景
和内涵。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与本课诗词主题相 关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 视野,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1)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 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 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 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 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 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 诗体名称。
诗歌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 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送别地点的转换:
中军——辕门——轮台——天山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 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 二句写雪:“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说明雪来得早,下得大, 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 风狂雪早。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表现了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痛恨之情。
(1)作者介绍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 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 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 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 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 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连 举三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乐器,渲染悲凉的气氛, 委婉地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白 雪与红旗相映,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既写出了边 地的奇寒,又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的 英雄气概。 (2)一个“掣”字,运用拟人,描绘了红旗被冻 住,被风吹着也不翻动的情景,写出了边地的奇寒, 又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音 乐 欣 赏
但愿人长久
王菲
水 调 歌 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 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 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山坡羊.潼关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苏 轼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 》教案初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背诵五首诗词曲,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二、重点和难点:1、反复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四、教法手段:朗读、指导;讨论、探究五、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3、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第一首是唐诗。
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
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
课文选的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也是传诵不衰的名篇。
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文化品味,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二、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思考: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疑问探究: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作者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的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和自己一样被贬官,对他们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官,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shuǐ diào gē tóu) 苏 轼
丙辰中秋(Zhōngqiū),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jīn xī)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十八页,共46页。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
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 (huàntú)失意,贬官密州,心 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 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 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 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 中写下这首词。
第十九页,共46页。
朗读课文,整体 (zhěngtǐ)感知
第二十页,共46页。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第八页,共46页。
「山河破碎(shān hé pò suì)风 飘絮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身世(shēnshì)浮沉雨打
艰苦卓绝的斗争 坎坷不平的一生
第九页,共46页。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 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 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 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 「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 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诗词曲五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示范课件_22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 仕途失意,幻想超然 物外的情绪,但积极 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 了消极遁世的念头, 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 怀和乐观的精神。
漫谈“月儿” 名作
带“月”的名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 歌头》一出,余词尽 废。
——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
水调歌头
苏轼
古诗词阅读的五步法:
知:作者 读:诗作 想:内容 品:感情 诵:全诗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精工散文、 诗、词、书法、绘画。 与 父洵、弟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 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 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 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 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 点便足以令人敬服。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古诗词中,诗人常借月亮或月 光来表达一种感情:
思念(故乡、
亲人、朋友……)
古诗常见意象含义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十首古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十首古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的十首古诗: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杨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吴岳,两岸尽如练。
不见李将军,泪落隋家邑。
9. 《送友人》 - 王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 《早发白帝城》 -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些古诗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所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课件
•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
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酬 乐 •天作者:刘禹(yǔ)锡(772─842) 扬州初新字,梦精得炼,含唐蓄朝,大善诗用人比和兴文手学法家,。多他有的弦诗外通之俗音清。 逢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 席的三组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 上之作。他的《乌衣巷》《石头城》和《柳枝词》 见是传世的精品,对后世的诗人和词人很有影响。 赠
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养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 浩 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
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 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 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 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 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 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月圆—人圆
联想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上阕 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水 下阕 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调 歌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
头 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 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作者小传】
张 (1270--1329),元散曲家。字
扬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久长。
州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初
逢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席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所有古诗
八年级语文25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30诗五首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精品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西晋向秀为纪念嵇康写下了《思旧赋》,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逝世的怀念;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一局,人间已过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壁》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的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改写。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含蓄委婉地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过零丁洋》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比作风飘絮,把自己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抒发诗人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哀。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活用地名,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的忧愤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句子,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在圆呢?这是诗人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亮也有阴暗晴朗圆满残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很难十全十美。
这是极富哲理的一句诗,也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课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课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劳遭遇起一经,干戈寥落周围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悲伤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初二下语文诗词曲五首鉴赏
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词曲五首古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年代:唐主题: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句诗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赤壁》作者:杜牧年代:唐①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②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认为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作者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年代:南宋①“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①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题:《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原文及译文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中心:《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赤壁》: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诗人描写了凭吊古战场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诗人在生死关头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一、根底知识1.给如下加红字注音。
赋(fù) 寥〔liáo〕戟〔jǐ〕阙〔què〕琼〔qióng〕绮〔qǐ〕婵(chán)2.形近字3.多音字4.词语解释【巴山楚水】指某某、某某、某某一带。
X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遥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翻】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X二十八使君》。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
【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汗〞,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预习参考2
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诗词曲五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 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 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 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 徐锡麟《出塞》)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 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合作探究
人们常说 “文 如其人”,通过这 首词的学习,你觉得 苏轼是怎样的一个 人?
拓展延伸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 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 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 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 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 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 月,其他的星宿马上显得黯淡 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 时的影响之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 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 死观。
留取丹心照汗青
悲而壮,由郁而扬, 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主题意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世仁人志 士常把它用 来激励自己 为民族大业 慷慨激昂, 视死如归。
知识拓展爱国诗词源自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乌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文 天 祥 纪 念 錧
文天祥纪念像
[内容评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 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 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艰苦卓绝的斗争 坎坷不平的一生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 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 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2、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 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 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 (91字以上)、中调(59~90 字)、小令 (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 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 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 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 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阅读理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走近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 字
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 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 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任右丞相兼枢 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 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 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 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 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 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 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 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中秋词自(
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苏轼(1037~1101), 别号东坡,北宋眉山人, 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 书画家。苏轼和他的父 亲苏洵、弟苏辙都是诗 文大家,当时并称为“三 苏” 。苏轼的词,笔力 雄健,内容广阔,风格多 变化。他在政治上属保 守派,为王安石等变法派 所不喜,所以长期贬居外 地,一生坎坷,漂泊不 定。
诗词曲五首
诗,词,小令,的区别: 1、诗歌的分类: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 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 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 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 格规定。
一天,神宗问现在外面 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 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 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 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 爱戴君王的。”于是下诏把 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 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 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 得福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天才者,或数十年一出,或数 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之学问, 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文学, 其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 旷世而不一遇也。 ——王国维
音 乐 欣 赏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张 养 浩
华 山
黄 河
【作者小传】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 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积累: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
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 必争之地,铺垫下文。
亡 兴 , , 百 百 姓 姓 苦 苦
内 容
评 析
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 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 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 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 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 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 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 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 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 深切的同情。
【简析】这首词时是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 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代英雄的业绩,抒发怀古之情,表 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全 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 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 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 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 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 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 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 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 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 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 格清逸而豪放。
内 容 探 究
上阕——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
下阕——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景物
}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宫阙、琼楼玉宇
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实写
虚写
明月—天上宫阙—玉宇琼楼 想象 月圆—人圆 联想
情感剖析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上阕:望月—问天—思归—恐寒—留人间 下阕:月照—无眠—恨月—悟理—愿人久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 情谊深厚。写此词之 时,他宦途失意,贬 官密州,心情抑郁。 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 职,兄弟两已有七年 多没见面了。这年中 秋赏月,作者欢饮达 旦,在醉意朦胧之中 写下这首词。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
波 涛 如
怒
山 河 表 里 漳 关 路
字词赏析
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 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 写得心潮翻滚。 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 情语,“聚”“怒”两字透 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李白 ---杜甫 ---张九龄 ---王昌龄 ---张继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 响起. ---席慕容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
张 养 浩
当时关中大旱,饥 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 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 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 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 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 关。后因积劳成疾,客 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 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 强烈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