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2讲:行程问题之四(五年级)

合集下载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列方程解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列方程解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列方程解行程问题xx年xx月xx日•行程问题概述•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目录•环行跑道问题•过桥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综合分析01行程问题概述行程问题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涉及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通常会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物体或人在同一条路线上相对或同向运动。

1 2 3物体或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涉及相遇、追及、超越等问题。

直线型行程问题物体或人在圆形、椭圆形等曲线上运动,涉及最短路径、周长等问题。

曲线型行程问题结合直线和曲线型行程问题,涉及更复杂的运动关系和条件。

综合型行程问题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物体或人,以及他们之间的运动关系。

确定研究对象根据题目描述,建立行程问题的方程或不等式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求解方程或不等式的解,得到所需的结果。

解方程或不等式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02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通常为运动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同时出发,在某一点相遇的数学问题。

相遇问题的基本要素包括:物体的数量、出发的时间、地点、速度、相遇的地点等。

相遇问题的定义1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23确定物体的数量和它们的运动性质(同时同向或同时反向)。

确定物体出发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相遇的地点。

运用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相遇问题的实例解析•问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后相遇。

甲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8千米/小时。

求A、B两地的距离。

•分析:甲和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所以他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者速度之和,即10千米/小时 + 8千米/小时 = 18千米/小时。

经过4小时后相遇,所以A、B两地的距离就是甲和乙两人相对速度乘以相遇时间。

•解法•设A、B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

•根据题意,甲和乙两人相对速度为18千米/小时,相遇时间为4小时。

•则有方程:x = 18 × 4•解得:x = 72千米•答案:A、B两地的距离为72千米。

奥数行程问题讲解及训练(讲义)- 数学五年级下册

奥数行程问题讲解及训练(讲义)- 数学五年级下册

小学高部奥数行程问题讲解及训练一、弄清思路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学好行程问题?下面由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行程的复杂,所以很多同学一开始就会有畏难心理。

因此,学习行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多,力争学一个知识点就要能吃透它。

我们要知道,学习奥数有四种境界:第一种:课堂理解。

就是说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题目;第二种:能够解题。

就是说同学听懂了还能做出作业。

第三种:能够讲题。

就是不仅自己会做,还要能够讲给家长或同学听。

第四种:能够编题。

就是自己领悟这个知识了,自己能够根据例题出题目,并且解出来。

这也是解决向数题的最高境界了。

其实大部分同学学习奥数都只停留在第一种境界,有的甚至还达不到,能够达到第三种境界的同学考取重点中学实验班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而要想在行程上一点问题没有,则要求同学达到第四种境界。

即系统学习,还要能深刻理解,刻苦钻研。

而这四种境界则是学习行程的四个阶段或者说好的方法。

二、基本公式1、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2、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3、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4、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5、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精品】五年级下册讲义 12讲 行程综合(二)教师(含答案、奥数板块)--北师大版

【精品】五年级下册讲义 12讲 行程综合(二)教师(含答案、奥数板块)--北师大版

行程问题(二)【名师解析】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例题精讲】例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分钟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练习、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例题2:甲、乙两人在同一条椭圆形跑道上做特殊训练。

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

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3,甲跑第二圈时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13,乙跑第二圈时速度提高了15。

已知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距第一次相遇点190米。

这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练习、小明绕一个圆形长廊游玩。

顺时针走,从A处到C处要12分钟,从B处到A处要15分钟,从C处到B处要11分钟。

从A处到B处需要多少分钟(如图34-3所示)?图34——3B例题3、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

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练习、在400米环行跑道上,A ,B 两点相距100米。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行5米,乙每秒行4米,每人跑100米都要停留10秒钟。

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例4、一个游泳池长90米。

甲、乙二人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同时出发,游到另一端立即返回。

思维拓展第12讲《行程问题(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思维拓展第12讲《行程问题(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思维拓展第12讲《行程问题(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解决问题。

3. 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行程问题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a. 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b. 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解决问题。

c. 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

3. 例题解析: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行程问题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板书设计思维拓展第12讲《行程问题(二)》1. 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解决问题。

3. 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

【数学思维】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数学思维】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数学思维】行程问题之概论行程问题破题密钥:核心公式:路程=速度X时间常用方法:列方程、解方程解题关键:除了一部分应用固定公式的题型,行程问题都要求大家按照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而不是构造一些看些巧妙的绚丽方法。

这是因为行程问题变化比较多,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但唯一不变的是两个维度的关系:(1)每一段行程单元都有S=vt;(2)不同行程单元之间,S之间、v之间、t之间都有关系。

只要把握住这两个维度的关系,方程(组)是很容易列出来的。

行程问题模块主要有基础行程问题、相对速度问题和典型行程模型三大块。

基础行程问题:双人运动型、变速运动型、提前出发型、迟到早到型、火车运动型、比例计算型、间歇运动型、图示解析型等。

相对速度问题:相遇追及型、环形运动型、流水行船型、扶梯上下型、队伍行进型、往返相遇型等。

典型行程模型:不变速沿途数车、不间歇多次相遇、无动力顺水漂流等模型。

相遇问题【例1】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多少米?【练习1】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多少秒?【例2】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练习1】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快车每小时比慢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练习2】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多少千米?【练习3】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比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地.那么,到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例3】两地间的距离是950米.甲、乙两人同时由地出发往返锻炼.甲步行每分走40米,乙跑步每分行150米,40分后停止运动.甲、乙二人第几次迎面相遇时距地最近,距离是多少米?【练习1】甲、乙两个运动员分别从相距100米的直跑道两端同时相对出发,甲以每秒6.25米,乙以每秒3.75米的速度来回匀速跑步,他们共同跑了8分32秒,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多次相遇(两人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叫做相遇).他们最后一次相遇的地点离乙的起点有多少米?甲追上乙几次?甲与乙迎面相遇几次?【例4】一条单线铁路线上有五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路程如下图所示(单位:千米).两列火车从相向对开,车先开了3分钟,每小时行60千米,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在车站上才能停车,互相让道、错车.两车应该安排在哪一个车站会车(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候的时间最短,先到的火车至少要停车多长时间?。

行程问题专题讲义

行程问题专题讲义

行程问题专题目录一、前言 (2)1、学习行程问题的意义 (2)2、学习行程问题的障碍 (2)3、学习行程问题的方法 (2)4、基础知识列表 (2)二、基础模型化行程问题 (3)1、相遇问题 (3)2、追及问题 (5)3、流水行程问题 (7)4、火车行程问题 (9)三、拓展性行程问题 (11)1、环形跑道行程问题 (11)2、多次相遇行程问题 (14)3、时钟问题 (15)4、牛吃草问题 (16)5、电梯问题 (17)6、接送问题 (18)7、狗追兔子问题 (19)8、图形行程问题 (19)四、小升初行程问题 (20)1、五升六考试题 (20)2、小升初考试题 (24)五、竞赛训练 (38)1、希望杯 (38)2、华杯赛 (40)一、前言1、学习行程问题的意义我们任意翻开一套试卷,只要是一套综合的测试,大概就会发现少则一道多则三五道的行程问题。

统计以往成都市“小升初”试卷和华奥赛试卷,行程问题一般占试卷分值的15左右,都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都是命题者偏爱的题型。

所以学习好这个专题很重要。

2、学习行程问题的障碍小学生“行程问题”的学习障碍,主要源于以下几个的原因:1)行程分类较细,变化较多。

行程问题一般分为:基础模型化行程问题(如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环形路线问题等等);复合型行程问题(如多人同行、走走停停、不断往返等等);拓展性行程问题(如牛吃草问题、爬电梯问题、最短路线问题、最长路线问题、效率问题);特殊行程问题等等。

同时行程跟工程不一样,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是行程则没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抓住,因为每一个类型重点都不一样。

比如相遇问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和,追击问题则要抓住速度差。

2)行程问题是动态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

奥数中静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学会。

比如:例 1:数线段,一段线段被均分成 4 部分,请问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教给学生方法,学生知道了:1+2+3+4=10 段。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行程问题PPT文档共38页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行程问题PPT文档共38页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行程问题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END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小学数学巧解12个经典的行程问题(干货)

小学数学巧解12个经典的行程问题(干货)

小学数学巧解12个经典的行程问题(干货)无论是小学奥数,还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公司的笔试面试题,似乎都少不了行程问题——题目门槛低,人人都能看懂;但思路奇巧,的确会难住不少人。

平时看书上网与人聊天和最近与小学奥数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收集到很多简单有趣而又颇具启发性的行程问题,在这里整理成一篇文章,和大家一同分享。

这些题目都已经非常经典了,绝大多数可能大家都见过;希望这里能有至少一个你没见过的题目,也欢迎大家留言提供更多类似的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些最经典最经典的问题说起吧。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 20 秒,在这 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 120 米。

说到这个经典问题,故事可就多了。

下面引用某个经典的数学家八卦帖子: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曾被问起一个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后狗走了多少路。

诀窍无非是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以狗的速度。

Neumann 当然瞬间给出了答案。

提问的人失望地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

Neumann 惊讶道:“什么诀窍?我就是把狗每次跑的都算出来,然后计算无穷级数⋯⋯”2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行程问题辅导讲义 解析版讲解

行程问题辅导讲义 解析版讲解

一.没一般行程问题D10–002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前进,一辆客车在它后面1500米,以每小时80千米速度同向行驶,客车超过货车前1分钟,两车相距__米。

题说:南京市第三届“兴趣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C卷第9题答案:250(米)解析:要求客车超过火车前1分钟两车相距多少米,只需求两车行驶1分钟所产生的路程差即可,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先进行单位换算:(80-65)×160=0.25(千米)=250(米)D10–003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到同一目的地,路程165千米,甲车比乙车早到0.8小时,当甲车到达目的地时,乙车离目的地24千米。

甲车行驶全程用了多少小时?题说:第一届《小数报》数学竞赛第二试第4题答案:4.7小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乙行驶24千米所用时间是0.8小时,所以乙的速度是24÷0.8=30千米/小时,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是165÷30=5.5小时,甲行驶全程所用时间是5.5-0.8=4.7小时。

D10–006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厂。

他从县城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

然后,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

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标志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乡办厂,求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

题说:第五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决赛第2题答案:18000(米)解析:由题意可知此人10分钟所行驶的路程是50×20+2000=3000米,从而求出此人的速度:3000÷10=300米/分钟,那么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是300×30×2=18000米。

D10–007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

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

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

问:小明家距学校多远?题说: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第1题答案:3000(米)解析:小明24分钟比原来多行驶25×24=600米,那么它行驶的正常速度是600÷6=100米/分钟,所以小明家距学校100×30=3000米。

3 五年级新版思维导引:行程问题

3 五年级新版思维导引:行程问题

涉及分数的行程问题.顺水速度、逆水速度与流速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环形道路上的行程问题.解题时要注意发挥图示的辅助作用,有时宜恰当选择运动过程中的关键点分段加以考虑.1.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开?【分析与解】 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单位“1”,间1÷55=155千米,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每小时662.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小张先骑摩托车从甲地出发,1小时后小李驾驶汽车从甲地出发,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摩托车开始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中途减速后为每小时40千米.汽车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汽车曾在途中停驶1O 分钟.那么小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是在他出发后的多少小时?【分析与解】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问为100÷80=1.25小时=1小时15分钟,加上中途停驶的10分钟,共用时1小时25分钟.而小张先小李1小时出发,但却同时到达,所以小张从甲到乙共用了2小时25分钟,即2最小时.以下给出两种解法:方法一:设小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是在他出发后x 小时,有50×x +40×5210012x ⎛⎫-= ⎪⎝⎭,解得13x =.所以小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是在他出发后13小时. 方法二:如果全程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100÷50=2小时的时间,全程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100÷40=2.5小时.依据鸡兔同笼的思想知,小张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52.521122.526-=-的路程,即行驶了10015010063⨯=千米的路程,距出发5015033÷=小时.3. 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分析与解】 我们知道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有顺风时速度为90÷10=9米/秒,逆风速度为70÷10=7米/秒. 则无风速度=2顺风速度+逆风速度=982+7=米/秒 所以无风的时候跑100米,需100÷8=12.5秒.124. 一条小河流过A ,B, C 三镇.A,B 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 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 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 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 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 镇,共用8小时.那么A,B 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与解】 如下画出示意图,千米/小时, 千米/小时. 小时.7=,解得x =25. .5.一条大河有A,B 两个港口,水由A 流向B,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乙两船同时由A 向B 行驶,各自不停地在A,B 之间往返航行,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8千米,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已知两船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与甲船第二次追上乙船(不算甲、乙在A 处同时开始出发的那一次)的地点相距40千米,求A,B 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分析与解】 设AB 两地的路程为单位“1”,则:甲、乙两人在A 、B 往返航行,均从A 点同时同向出发,则第n 次同向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差为2n ; 甲、乙两人在A 、B 往返航行,均从A 点同时同向出发,则第n 次相向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和为2n ; 甲、乙两人在A 、B 往返航行,分别从A 、B 两点相向出发,则第n 次同向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差为(2n -1);甲、乙两人在A 、B 往返航行,分别从A 、B 两点相向出发,则第n 次相向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和为(2n -1).有甲船的顺水速度为32千米/小时,逆水速度为24千米/小时, 乙船的顺水速度为24千米/小时,逆水速度为16千米/小时.两船第二次迎面相遇时,它们的路程和为“4”;甲船第二次追上乙船时,它们的路程差为“4”.(一)第二次迎面相遇时,一定是甲走了2~3个AB 长度,乙走了2~1个AB 长度,设甲走了2+x 个AB 的长度,则乙走了2-x 个AB 的长度,有11322432x ++=112416x -+,解得13x =(二)①第二次甲追上乙时,有甲行走2y z +(y 4y z -+个AB 的长度,有322432y y z ++=22241624y y z --++,化简得3y②第二次甲追上乙时,有甲行走21y z ++(y 为整数,z ≤1)个AB 的长度,则乙行走了23y z -+个AB 的长度,有1322424y y z +++=12241616y y z--++,化简有3213y z +=,有0.5z =,4y =. 即第二次甲追上乙时的地点距B 点12AB 的距离,那么距A 也是12AB 的距离.所以,题中两次相遇点的距离为(111236⎛⎫-= ⎪⎝⎭AB ,为40千米,所以AB 全长为240千米.6.甲、乙两船分别在一条河的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顺流而下,乙逆流而上.相遇时,甲乙两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 地、乙到达A 地后,都立即按原来路线返航,两船第二次相遇时,甲船比乙船少行1000米.如果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时间相隔为1小时20分,那么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 因为甲、乙第一次相遇时行驶的路程相等,所以有甲、乙同时刻各自到达B 、A 两地.接着两船再分别从B 、A 两地往AB 中间行驶.所以在第二次相遇前始终是一船逆流、一船顺流,那么它们的速度和始终等于它们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有:甲静水速度+水速=乙静水速度-水速. 还有从开始到甲第一次到达B 地,乙第一次到达A 地之前,两船在河流中的速度相等.所以甲船比乙船少行驶的1000米是在甲、乙各自返航时产生的.甲乙返航时,有甲在河流中行驶的速度为:甲静水速度-水速,乙在河流中的速度为:乙静水速度+水速.它们的速度差为4倍水速.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船共行驶了2AB 的路程,而从返航到第二次相遇两船共行驶了AB 的路程,需时间80÷2=40分钟. 有4倍水速=401000150060⎛⎫÷=⎪⎝⎭,有水速=375米/小时=0.375千米/小时. 即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0.375千米.7.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钟?【分析与解】 甲行走45分钟,再行走70-45=25分钟即可走完一圈.而甲行走45分钟,乙行走45分钟也能走完一圈.所以甲行走25分钟的路程相当于乙行走45分钟的路程. 甲行走一圈需70分钟,所以乙需70÷25×45=126分钟.即乙走一圈的时间是126分钟.8.如图3-1,甲和乙两人分别从一圆形场地的直径两端点同时开始以匀速按相反的方向绕此圆形路线运动,当乙走了100米以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60米处又第二次相遇.求此圆形场地的周长.【分析与解】 注意观察图形,当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2圈的路程,当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12=32圈的路程. 所以从开始到第一、二次相遇所需的时间比为1:3,因而第二次相遇时乙行走的总路程为第一次相遇时行走的总路程的3倍,即100×3=300米.有甲、乙第二次相遇时,共行走(1圈-60)+300,为32圈,所以此圆形场地的周长为480米.9.甲、乙二人在同一条椭圆形跑道上作特殊训练: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23.甲跑第二圈时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13;乙跑第二圈时速度提高了15.已知沿跑道看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到第一次相遇点的最短路程是190米,那么这条椭圆形跑道长多少米?【分析与解】设甲跑第一圈的速度为3,那么乙跑第一圈的速度为2,甲跑第二圈的速度为4,乙跑第二圈的速度为125.有甲回到出发点时,乙才跑了23的跑道长度122433÷⨯=圈. 所以还剩下13的跑道长度,甲以4的速度,1245⎤⎫+⎪⎥⎭⎦18=圈.也就是第二次相遇点逆时针方向距出发点18即第一次相遇点与第二次相遇点相差31195840-=圈, 所以,这条椭圆形跑道的长度为1919040040÷=米.10.如图3-2,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A,B 两点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多少秒?【分析与解】 如果甲、乙均不休息,那么甲追上乙的时间为100÷(5-4)=100秒.此时甲跑了100×5=500米,乙跑了100×4=400米.而实际上甲跑500米,所需的时间为100+4×10=140秒,所以140~150秒时甲都在逆时针距A 点500处. 而乙跑400米所需的时间为100+3×10=130秒,所以130~140秒时乙走在逆时针距B 点400处.显然从开始计算140秒时,甲、乙在同一地点,即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140秒.11.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有相距100米的A ,B 两点.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相背而跑,两人相遇后,乙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跑到A 时,乙恰好跑到B .如果以后甲、乙跑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那么甲追上乙时,甲从出发开始,共跑了多少米? 【分析与解】 如下图,记甲乙相遇点为C.当甲跑了AC 的路程时,乙跑了BC 的路程;而当甲跑了400米时,乙跑了2BC 的路程. 由乙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乙第一次相向相遇所需的时间是甲再次到达A 点所需时间的12. 即AC=12×400=200(米),也就是甲跑了200米时,乙跑了100米,所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2倍. 那么甲到达A ,乙到达B 时,甲追上乙时需比乙多跑400-100=300米的路程,所以此后甲还需跑300÷(2-1)×2=600米,加上开始跑的l 圈400米.所以甲从出发到甲追上乙时,共跑了600+400=1000米.12.如图3-3,一个长方形的房屋长13米,宽8米.甲、乙两人分别从房屋的两个墙角出发,甲每秒钟行3米,乙每秒钟行2米.问:经过多长时间甲第一次看见乙?【分析与解】 开始时,甲在顺时针方向距乙8+13+8=29米.因为一边最长为 13、所以最少要追至只相差13,即至少要追上29-13=16米.甲追上乙16米所需时间为16÷(3-2)=16秒,此时甲行了3×16=48米,乙行了2×16=32米. 甲、乙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显然甲还是看不见乙,但是因为甲的速度比乙快,所以甲能在乙离开上面 的那条边之前到达上面的边,从而看见乙.2米,所需时间为2÷3=23秒. 所以经过16+23=1623秒后甲第一次看见乙.13.如图3-4,学校操场的400米跑道中套着300米小跑道,大跑道与小跑道有200米路程相重.甲以每秒6米的速度沿大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乙以每秒4米的速度沿小跑道顺时针方向跑,两人同时从两跑道的交点A 处出发,当他们第二次在跑道上相遇时,甲共跑了多少米?【分析与解】 如下图,甲、乙只可能在大跑道上相遇.并且只能在AB 顺时针的半跑道上. 易知小跑道AB 逆时针路程为100,顺时针路程为200,大跑道上AB 的顺、逆时针路程均是200米.我们将甲、乙的行程状况分析清楚.当甲第一次到达B 时,乙还没有到达B 点,所以第一次相遇一定在逆时针的BA 某处.而当乙第一次到达B 点时,所需时间为200÷4=50秒,此时甲跑了50×6=300米,在B 点300-200=100米处. 乙跑出小跑道到达A 需100÷4=25秒,则甲又跑了25×6=150米,在A 点左边(100+150)-200=50米处. 所以当甲到达B 处时,乙还未到B 处,那么甲必定能在B 点右边某处与乙第二次相遇. 从乙再次到达A 处开始计算,还需(400-50)÷(6+4)=35秒,甲、乙第二次相遇,此时甲共跑了50+25+35=110秒.所以,从开始到甲、乙第二次相遇甲共跑了110×6=660米.14.如图3-5,正方形ABCD 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 上时速是90千米,在BC 上的时速是120千米,在CD 上的时速是60千米,在DA 上的时速是80千米.从CD 上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 中点相遇.如果从PC 的中点M,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 上一点N 相遇.问A 至N 的距离除以N 至B 的距离所得到的商是多少?,乙始终逆时针运动,并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单位“1”. 10.58090++. 10.512090++. O 相遇,所以有:16080+160120PC =+,解得PC=58. 所以PM=MC=516,DP=38. 现在甲、乙同时从PC 的中点出发,相遇在N 点,设AN 的距离为x .有甲从M 到达N 点所需时间为608090MD DA AN ++351816608090x+=++;乙从M 到达N 点所需时间为6012090MC CB BN ++511166012090x-=++. 有351816608090x +++511166012090x -=++,解得132x =.即AN=132. 所以AN ÷BN 1313232=÷131=15.如图3-6,8时10分,有甲、乙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相距60米的A ,B 两地顺时针方向沿长方形ABCD 的边走向D 点.甲8时20分到D 点后,丙、丁两人立即以相同速度从D 点出发.丙由D 向A 走去,8时24分与乙在E 点相遇;丁由D 向C 走去,8时30分在F 点被乙追上.问三角形BEF 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分析与解】 如下图,标出部分时刻甲、乙、丙、丁的位置.先分析甲的情况,甲10分钟,行走了AD 的路程;再看乙的情况,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乙14分钟行60+AD+DF 的路程.所以乙10分钟走了(60+AD+DF)-(AD)=60+DF 的路程.()()607560AD DFAE ED AE =+⎧⎪⎨-=+⎪⎩ ED 的路程,再看丁的情况,丁的速度等于丙的速度,丁10分钟行走了),解得871845AE EDDF =⎧⎪=⎨⎪=⎩于是,得到如下的位置关系:BEF ABCD S S = 四边形-ABE EDF FCB S S S -- =()16087182⨯+-×60×87-12118452⨯⨯-()1587182497.5⨯⨯+=(平方米)。

小学思维数学复杂的行程问题-带详解

小学思维数学复杂的行程问题-带详解

÷30 10 5= ( 行程综合问题教学目标1. 运用各种方法解决行程内综合问题。

2. 发现一些综合问题中,行程与其它模块的联系,并解决奥数综合问题。

知识精讲行程问题是奥数中的一个难点,内容多而杂。

而在行程问题中,还有一些尤其复杂的综合问题。

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 行程内综合,把行程问题中的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综合在一道题目中,这就是一道行程内综合题目。

例如把环形跑道和猎狗追兔结合在一起,把流水行船和发车间隔结合起来等等。

二、 学科内综合,这种问题就不只是行程问题了,把行程问题和其它知识模块里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这种综合性题目的难度也很大,比如行程与策略综合等等。

本讲内容主要就是针对这种综合性题目。

虽然题目难度偏大,但是这种题目在杯赛和小升初试题中是 很受“偏爱”的。

所以很重要。

模块一、行程内综合【例 1】 邮递员早晨 7 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山里,从邮局开始要走 12 千米上坡路,8 千米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 4 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 5 千米,到达目的地停留 1 小时以后,又从原路返 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考点】变速问题与走停问题 【难度】2 星 【题型】解答【解析】法一:先求出去的时间,再求出返回的时间,最后转化为时刻。

①邮递员到达对面山里需时间:12÷4+8÷5=4.6(小时);②邮递员返回到邮局共用时间:8÷4+12÷5+1+4.6 =2+2.4+1+4.6 = l 0(小时)③ 邮递员回到邮局时的时刻是:7+10-12=5(时).邮递员是下午 5 时回到邮局的。

法二:从整体上考虑,邮递员走了(12+8)千米的上坡路,走了(12+8)千米的下坡路,所以共 用时间为:(12+8)÷4+(12+8)÷5+1=10(小时),邮递员是下午 7+10-12=5(时) 回到邮局的。

【答案】5 时【例 2】 小红上山时每走 30 分钟休息 10 分钟,下山时每走 30 分钟休息 5 分钟.已知小红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 倍,如果上山用了 3 小时 50 分,那么下山用了多少时间?【考点】变速问题与走停问题 【难度】2 星 【题型】解答【解析】上山用了 3 小时 50 分,即 60 ⨯ 3 + 50 = 230 (分),由 230 ( + ) 30,得到上山休息了 5 次,走了 230 - 10⨯ 5= 180 分 ) .因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 1.5 倍,所以下山走了 180 ÷1.5 = 120 (分).由120 ÷30 =4 知,下山途中休息了 3 次,所以下山共用120 + 5 ⨯ 3 = 135 (分) = 2 小时 15 分.【答案】 2 小时 15 分【例 3】 已知猫跑 5 步的路程与狗跑 3 步的路程相同;猫跑 7 步的路程与兔跑 5 步的路程相同.而猫跑3 步的时间与狗跑 5 步的时间相同;猫跑 5 步的时间与兔跑 7 步的时间相同,猫、狗、兔沿着 周长为 300 米的圆形跑道,同时同向同地出发.问当它们出发后第一次相遇时各跑了多少路程?【考点】环形跑道与猎狗追兔 【难度】5 星 【题型】解答 【解析】方法一:由题意,猫与狗的速度之比为9: 25 ,猫与兔的速度之比为 25: 49 .米,兔跑 米. 狗追上猫一圈需 300 ÷ - 1⎪ = 单位时间, 兔追上猫一圈需 300 ÷ - 1⎪ = 单位时间. 猫、狗、兔再次相遇的时间,应既是 的整数倍,又是 的整数倍.与 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分数中,分子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即 ⎡ 675 625 ⎤ ⎡⎣675,625 ] (4,2 )⎢ 4 2 ⎥⎦ 此时,猫跑了 8437.5 米,狗跑了 8437.5 ⨯ 25 = 23437.5 米,兔跑了 8437.5 ⨯ = 16537.5 米.⎝ 35 21 25 ⎭ [35,21,25 ] 3 ⨯ 5 ⨯ 5 ⨯ 7 ,, , ⎪ =即设猫的速度为 15 ÷ = 225 ,那么狗的速度为 ÷ = 625 ,则兔的速度为÷ = 441 . 而 ⎢ , ⎣ 4 18 ⎥⎦ (4,18) 2 = ⨯ 225 = 8437.5 米,狗跑了⨯ 625 = 23437.5 米,兔跑了 ⨯ 441 = 16537.5 米. 路程之和等于 400 米,24V +24(V +2 )=400 易得 V = 7 米/秒【答案】 7 米/秒设单位时间内猫跑 1 米,则狗跑25 499 25⎛ 25 ⎫ 675 ⎝ 9 ⎭ 4⎛ 49 ⎫ 625 ⎝ 25 ⎭ 2675 6254 2675 6254 2⎣, = = 16875 = 8437.5 . 2上式表明,经过 8437.5 个单位时间,猫、狗、兔第一次相遇.499 25方法二:根据题意,猫跑 35 步的路程与狗跑 21 步的路程、兔跑 25 步的路程相等;而猫跑 15 步 的时间与狗跑 25 步、兔跑 21 步的时间相同.所以猫、狗、兔的速度比为 15 : 25 : 21,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35 21 25⎛ 15 25 21 ⎫ (15,25,21 )1 =1 25 135 3 ⨯ 5 ⨯ 5 ⨯ 7 21 3 ⨯ 5 ⨯ 5 ⨯ 721 125 3 ⨯ 5 ⨯ 5 ⨯ 7于是狗每跑 300 ÷ (625 - 225) = 34 单位时追上猫;兔每跑 300 ÷ (441 - 225) = 2518 单位时追上猫.⎡ 3 25 ⎤ [3,25 ] 75 75 = ,所以猫、狗、兔跑了 单位时,三者相遇. 2猫跑了75275 752 2【答案】16537.5 米【例 4】 甲、乙两人沿 400 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五年级《行程问题(四)流水》奥数教案

五年级《行程问题(四)流水》奥数教案
分析:
要求甲、乙两地的路程,从甲地到乙地是顺水航行,那么就要找出顺水速度和顺水航行的时间;从乙地到甲地是逆水,要求逆水航行的时间,就要先找出逆水速度和总路程。
板书:
48÷3=16(千米/小时)
(16+6)×10=220(千米)
220÷(16-6)=22(小时)
答:甲、乙两地的路程是220千米。此船从乙地回到甲地需要22小时。
师:那么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
生:在静水中航行120千米需6小时。
师:那么我们通过这个条件中求出什么?
生:静水速度。
师:怎么求呢?
生:120÷6=20(千米/小时)
师:那么问题是让我们求什么呢?
生:顺水航行相同距离需要几小时。
师:这是让我们求时间。要求时间,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路程和速度。
师:是的,路程是多少呢?
练习4:(5分)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该船先顺流而下,后逆流而上返回出发地,共航行6小时,该船最多行了多远?
分析:
要求路程,就得先找到速度和时间。船从起点出发又原路回到起点,逆水航行和顺水航行的路程是相同的。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知道顺水速度是逆水速度的几倍,那么逆水时间就是顺水时间的几倍,然后求出时间,最后根据公式求出路程。
讲解重点:了解漂流物与船相对运动时,是相遇问题,他们的速度和=静水速度。
理解漂流物与船同向运动时,他们的速度差是静水速度。
(学生读题)
师:甲船从上游顺江而下,乙船同时从下游顺江而上,那么甲乙两船是不是我
们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
生:是。
师:有一漂流物与甲同时顺流而下,你们知道漂流物的速度与什么速度是相同( 五年级 ) 备课教员:第二讲 行程问题(四)流水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三年级)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三年级)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三年级)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讲:加法与减法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讲:基本应用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3讲:和差倍问题之一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4讲:盈亏与比较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5讲:数列规律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6讲:加减法填空格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7讲:乘除法填空格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8讲:几何图形认知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9讲:枚举法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0讲:智巧趣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1讲:乘法与除法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2讲:等差数列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3讲:和差倍问题之二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4讲:鸡兔同笼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5讲:间隔与方阵问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6讲:数字问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7讲:算符、括号与算式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8讲:数阵图初步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9讲:长度与角度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0讲:简单抽屉原则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讲:加法与减法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讲:基本应用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3讲:和差倍问题之一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4讲:盈亏与比较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5讲:数列规律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6讲:加减法填空格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7讲:乘除法填空格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8讲:几何图形认知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9讲:枚举法。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行程问题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行程问题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行程问题(一)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

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分析:解法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80+70)/2=75米,走完全程的时间是6000/75=80分钟,走前一半路程速度一定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80-37.5=42.5分钟解法2:设走一半路程时间是x分钟,则80*x+70*x=6*1000,解方程得:x=40分钟因为80*40=3200米,大于一半路程3000米,所以走前一半路程速度都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40+(40-37.5)=42.5分钟答: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42.5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

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分析:解法1:设路程为180,则上坡和下坡均是90。

设走平路的速度是2,则下坡速度是3。

走下坡用时间90/3=30,走平路一共用时间180/2=90,所以走上坡时间是90-30=60 走与上坡同样距离的平路时用时间90/2=45 因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45/60=0.75倍。

解法2: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也相同,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设距离是1份,时间是1份,则下坡时间=0.5/1.5=1/3,上坡时间=1-1/3=2/3,上坡速度=(1/2)/(2/3)=3/4=0.75解法3: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1/2*路程/上坡速度+1/2*路程/1.5=路程/1,得:上坡速度=0.75答: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0.75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

思维导引12讲

思维导引12讲

◇第12讲◇行程问题(Ⅱ)【内容概述】具有时钟形式的行程问题,综合性较强的行程问题,运动过程中通常包括变速、转向或依据某种规律,解题时要注意发挥图示的辅助作用,并需要恰当选择关键点分段加以考虑,与设计优化方案相结合的行程问题。

【典型问题】 ◈挑◈战级数:★★ 北京市第十一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第二题第4题1.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分析与解】在10点时,时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0,分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2;当两针重合时,分针必须追上50个小刻度,设分针速度为“1”,有时针速度为“121”,于是需要时间:50÷(1-121)=54116. 所以,再经过54116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第二次重合显然为12点整,所以再经过(12-10)×60-54116=65115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二次重合。

评注:标准的时钟,每隔65115分钟,时针与分针重合一次。

我们来熟悉一下常见钟表(机械)的结构:一般时钟的表盘大刻度有12个,即为小时数;小刻度有60个,即为分钟数。

所以时针一圈需要12小时,分针一圈需要60分钟(1小时),时针的速度为分针速度的121。

如果设分针速度为单位“1”,那么时针的速度为“121”。

◈挑◈战级数:★★★ 2. 8时到9时之间时针和分针在“8”的量变,并且两针所形成的射线到“8”的距离相等。

问这时是8时多少分?【分析与解】 8点整的时候,时针较分针顺时针方向多40格,设在满足题意时,时针走过x 格,那么分针走过40-x 格,所以时针、分针共走过x+(40-x)=40格于是,所需时间为40÷(1+121)=361312分钟,即在8点361312分钟为题中所求时刻。

◈挑◈战级数:★★★ 3.某人下午六时多外出买东西,出门时看手表,发现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10,7时前回家时又看手表,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

高思竞赛数学导引-五年级第十二讲-余数学生版资料讲解

高思竞赛数学导引-五年级第十二讲-余数学生版资料讲解

第12讲余数内容概述掌握余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除以某些特殊数的余数的计算方法.学会利用余数的可加性、可减性和可乘性计算余数;学会运用同期性处理各类余数计算问题;学会求解“物不知数’问题.典型问题兴趣篇1. 72除以一个数,余数是7.商可能是多少?2. 100和84除以同一个数,得到的余数相同,但余数不为0.这个除数可能是多少?3. 20080808除以9的余数是多少?除以8和25的余数分别是多少?除以11的余数是多少?4. 4个运动员进行乒乓球比赛,他们的号码分别为101、126、173、193.规定每两人之间比赛的盘数是他们号码的和除以3所得的余数.请问:比赛盘数最多的运动员打了多少盘?5.某工厂有128名工人生产零件,他们每个月工作23天,在工作期间每人每天可以生产300个零件.月底将这些零件按17个一包的规格打包,发现最后一包不够17个.请问:最后一包有多少个零件?6.(1) 220除以7的余数是多少?(2) 1414除以11的余数是多少?(3) 28121除以13的余数是多少?7.810888888个⨯⨯⨯++⨯+ΛΛ除以5的余数是多少?8.一个三位数除以21余17,除以20也余17.这个数最小是多少?9.有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1.请问:这个数除以12余数是几?10.100多名小朋友站成一列,从第一人开始依次按1,2,3,…,11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名同学报的数是9;如果按1,2,3,…,13的顺序循环报数,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报的数是11.请问: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拓展篇1.1111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66. 求这个两位数.2.(1)4434421Λ42121421421421个除以4和125的余数分别是多少?(2)4434421Λ80821808808808个除以9和11的余数分别是多少?3.一年有365天,轮船制造厂每天都可以生产零件1234个,年终将这些零件按19个一包的规格打包,最后一包不够19个.请问:最后一包有多少个零件?4.自然数12222267-⨯⨯⨯⨯4434421Λ个的个位数字是多少?5.算式20072007200720072006321++++Λ计算结果的个位数是多少?6.一个自然数除以49余23,除以48也余23.这个自然数被14除的余数是多少?7.一个自然数除以19余9,除以23余7.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8.刘叔叔养了400多只兔子,如果每3只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那么最后一个笼子里有2只;如果每5只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那么最后一个笼子里有4只;如果每7只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那么最后一个笼子里有5只.请问:刘叔叔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9.4434421Λ123123123123123个除以99的余数是多少?10.把63个苹果,90个橘子,130个梨平均分给一些同学,最后一共剩下25个水果没有分出去.请问:剩下个数最多的水果剩下多少个?11.有一个大于l 的整数,用它除300、262、205得到相同的余数,求这个数.12.用61和90分别除以某一个数,除完后发现两次除法都除不尽,而且前一次所得的余数是后一次的2倍,如果这个数大于1,那么这个数是多少?超越篇1.从l 依次写到99,可以组成一个多位数12345…979899.这个多位数除以11的余数是多少?2.算式43421ΛΛ72008777777个⨯⨯⨯++⨯+计算结果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3.算式20077531⨯⨯⨯⨯⨯Λ计算结果的末两位数字是多少?4.有5000多根牙签,按以下6种规格分成小包:如果10根一包,最后还剩9根;如果9根一包,最后还剩8根;如果依次以8、7、6、5根为一包,最后分别剩7、6、5、4根.原来一共有牙签多少根?5.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是5、7、9的倍数,这三个连续自然数最小是多少?6.请找出所有的三位数,使它除以7、11、13的余数之和尽可能大.7.已知.0000940909421717!21CD AB 那么四位数ABCD 是多少?8.有一些自然数n ,满足:2n - n 是3的倍数,3n - n 是5的倍数,5n - n 是2的倍数,请问:这样的,n 中最小的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