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导论简介: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软件生命周期等方面,全面介绍软件工程导论的相关知识。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利用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方法,以经济、可靠的方式开发和维护软件。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1. 软件危机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导致了大量软件项目的失败和超支,人们逐渐意识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

2. 软件工程的提出1972年,瑞士学者Dijkstra发表了《软件工程的未来》一文,正式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一概念,强调了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工程化管理的必要性。

3. 软件工程的发展随后,软件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也日益完善,其中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一系列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三、软件工程的重要性1. 提高软件质量软件工程以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大大提高了软件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软件缺陷和故障的发生率。

2. 提高开发效率软件工程引入了各种开发工具和方法,帮助开发人员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能。

3. 减少开发成本通过软件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四、软件生命周期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旨在确定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形式化的需求规格。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依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软件系统划分为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3. 编码阶段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编写源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进行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特点、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特点软件工程是指研究和应用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对软件进行全面的规划、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 抽象性:软件是虚拟存在,不同于硬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 复杂性: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

3. 可变性:软件需求会随着时间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具备良好的变更管理能力。

4. 可靠性: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稳定、健壮和可靠的特性。

5. 可维护性:软件应该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便于后续对其进行修改和维护。

二、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提出到退役的全过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采集并分析用户的需求,形成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

2. 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设计,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等。

3. 编码:根据设计结果,进行具体代码的编写,实现软件的功能。

4. 测试:对编码后的软件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并具备稳定性。

5. 部署:将测试通过的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中,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调优等操作。

6. 维护:对已发布的软件进行修改、优化、升级和Bug修复等工作,确保软件持续稳定运行。

三、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方法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方法论和模型。

其中较为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等。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早提出的方法之一,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完成一部分需求的开发和测试,并通过反复迭代逐步完善软件。

软件工程导论(共65张PPT)可编辑全文

软件工程导论(共65张PPT)可编辑全文
–期刊管理系统之借阅子系统
– 学生选课系统 软件
Microsoft Visio; Rational Rose
高级程序语言 作业递交方式:
来信标题注明 :班级 、学号、姓名、章节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
1.1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出现: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许多软件最终成为不可维护的,这就是软件危 机.
不能用象硬件替换部件的方式修复软件的故障 使用增量模型的困难是,在把每个新的增量构件集成到现有软件体系结构中时,必须不破坏原来已经开发出的产品。
出现了“软件作坊”,软件作为一种产品被广泛使用;
使用个体化开发方式;
软件的发展史_2
随着软件数量的增加及软件需求的日趋复杂, 维护难度与来越大,开发成本高,质量低 导致“软件危机”
➢相同点:都将软件开发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 测试等阶段 ➢不同点:思想不同,方法不同。另外,传统软件 工程更关注功能模块,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更关注对 象的抽取和设计
➢ 两类软件工程方法学没有绝对的替代关系
1.3软件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方法学
从时间角度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把软件生命 的漫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 然后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关注大型程序的构造 中心问题是控制复杂性 软件经常变化 开发效率非常重要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
创造产品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开发小组成员应少而精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地必要性
软件工作涉及到很多社会因素。 由于对象概念的引入,表达分析、设计及实现等活动只用对象类和关系,从而可以较容易地实现活动的迭代和无间隙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总学分:2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36习题课学时: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授课对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分类:专业基础课一、课程教学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软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软件开发与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软件的质量难以保证,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进度和成本难以控制,这就要求有一种科学的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软件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化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简介(1学时)本课内容简介,基本要求和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材(英1 文原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中文参考教材简介2.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4学时)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软件危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什么是好的软件以及软件的质量的概念,实施软件工程的人员,软件工程的系统方法,软件工程的工程方法,软件工程的发展3.过程建模与生命周期(4学时)过程的概念,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命周期,各种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过程建模的工具和技术 4.软件项目计划与管理(4学时)软件项目进展跟踪,软件项目的人员,工作量的估算,风险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管理 5.需求获取(4学时)需求过程,需求的类型,需求的特征,需求的表示方法,原型需求法,需求文档,需求过程的参加人员,需求确认,需求度量,需求表示方法的选择,表示需求的工具。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运用软件工程知识的能力。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学习软件工程导论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将系统化、可量化、规范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

它涉及到一系列工程原则、方法和工具,旨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可靠性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问题,并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二、软件工程的重要性1. 促进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软件工程通过制定规范和标准,使开发过程更加规范化,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2. 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软件工程注重系统设计和模块化,使得软件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软件工程强调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开发进度和成本,并降低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4.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

软件工程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三、学习软件工程导论的意义学习软件工程导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增强对软件工程的整体认识。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通过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全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软件工程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2. 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与测试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能。

3. 培养系统思维和工程意识。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强调系统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工程导论,能够培养出综合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

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述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包含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具体的说,软件危机主要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的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材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知道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软件配置:程序、文档和数据。

软件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软件维护的代价。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

程序: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具有下属的本质特性: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

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

3.软件经常变化。

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5.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构应能清楚的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工程学科。

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为泛型。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述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包含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具体的说,软件危机主要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的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材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知道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软件配置:程序、文档和数据。

软件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软件维护的代价。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

程序: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具有下属的本质特性: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

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

3.软件经常变化。

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5.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构应能清楚的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工程学科。

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为泛型。

软件工程导论第一章

软件工程导论第一章
软件工程的发展
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手工作坊式开发到结构化方法、面 向对象方法,再到现在的敏捷开发方法和DevOps等,不断推动着软件产业的快 速发展。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 ,旨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开发成本。
研究范围
软件工程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测试和维护等,同时也涉及到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等方面。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
提高软件质量
通过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可以显著提高软件的质量,减 少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降低开发成本
针对软件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确保每个单元的功能正 确无误。
将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验证它们之间的接口和功能 是否正常。
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安全测试等,确保软件满足需求和设计要求。
记录和管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跟踪缺陷的修复进度和结 果,确保软件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软件开发模型介绍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模型,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开发,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它的优点是易于 理解和管理,但缺点是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需求变更。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种迭代式的软件开发模型,强调风险分析和控制。它在每个迭代周期中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 程实现和评审等步骤,适用于大型、复杂的软件项目。
将软件划分为独立的模块,降低 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 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02
版本控制工具
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管理 代码,记录代码的变更历史,方 便团队协作和代码回溯。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一、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1、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正常、不正常运行软件都具有这种问题)2、软件危机的原因1)软件本身特点造成;程序规模庞大;程序复杂性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2)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主要表现:(a)忽视软件需求分析;(b)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并使之运行;(c)轻视软件维护;3、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1、组织管理: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软件开发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2、方法:应该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且研究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消除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做法。

3、工具:应该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在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有许多繁琐重复的工作需要做,在适当的软件工具辅助下,开发人员可以把这类工作做得既快又好.4、软件工程包括哪7条基本原理?1.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 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 结果能清楚地审查;6.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软件开发流程?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6、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rational统一过程、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微软过程二、可行性研究1.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概括地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表达信息在各个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2.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软件工程导论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导论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导论参考文献软件工程导论参考文献如下:一、软件工程基础理论1. 《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软件工程基础》,李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3.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美国著,周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二、软件工程方法论1.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美国著,马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结构化软件工程:高级系统设计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董黎芳、何丹、刘启华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与对象分析》,胡小平、金坚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三、软件工程实践经验1. 《软件开发案例研究与实践》,刘铁锰、刘秀梅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2. 《软件工程实践案例教程》,杨秋辉、马梦启、曾翔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3. 《企业级软件开发实践指南》,王晓华、张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四、软件工程标准与规范1.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指南》,杨春生等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年。

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解读与应用指南》,王建平、张强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年。

3. 《软件工程规范与标准》,李明、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五、软件工程领域专论1.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吴功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3. 《人工智能导论》,王万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六、相关技术文献1. 《计算机科学导论》,张玉清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C语言程序设计》,李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3.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马景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

七、其他相关文献1. 《现代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实践指南》,钟文丽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年。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

第一章1.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的开发和维护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原因,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3)途径:1)将软件开发看成是一种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2)、研究和推广成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3)、开发和使用好的软件工具。

1.软件工程是: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3.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4.软件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5.什么是软件过程?几种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项目?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步骤。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

它的特点:(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1) 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

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 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 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版)

SA——结构化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技术可行性:对待开发的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和限制条件的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系统能否实现;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社会可行性:实用性怎样5. 耦合性:耦合是指一个模块与其它模块之间的联系,又称为块间联系,是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性的度量;6. 内聚性:内聚是指模块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为块内联系,是模块功能相对强度的度量;7. 模块的控制范围:一个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该模块本身及其所属的(直接或间接调用的)所有模块的集合;8. 模块的作用范围: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9. 软件结构:软件结构图;10.模块:在软件中,通常把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称为模块;1. 编码:所谓编码就是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2. 程序设计风格:所谓程序设计风格是指书写源程序的习惯、程序代码的逻辑结构与习惯的编程技术。

从软件工程要求出发,程序设计风格应包括以下要素:①源程序文档化②数据说明③语句构造④输入输出●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黑盒测试技术:等价类划分、边界测试、错误推测、因果图●软件测试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1. 校正性维护:满足用户对已开发产品的性能与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进而达到延长软件寿命的目的;2.适应性维护:对程序使用期间发现的程序错误进行诊断和改正的过程,配合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修改软件的活动;3. 完善性维护: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的建议而进行的工作;4. 预防性维护:为了改善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而修改软件的工作。

5. 软件可维护性: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或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

6. 软件维护的副作用:(1)编码副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

1、What is software?计算机程序和相关的文档,如需求、设计模型和用户手册。

软件产品可能是为特定客户或开发市场。

通用的产品:它是一种软件。

这些都是独立的系统,是由一个开发组织,在公开市场上卖给任何客户能够购买。

定制产品:这些系统由一个特定客户委托。

一个软件承包商发展尤其是电子客户的软件2、What is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一个工程学科,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

3、What is a software process?软件过程活动参与生产和发展的软件系统。

通用的活动:规范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和它的发展限制;设计和开发-生产的软件系统;验证,检查软件是客户想要的东西;进化——改变软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4、What are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s?结构化方法,软件开发,包括系统模型、符号、规则、设计建议和过程指导。

模型描述-描述图形模型应该产生;规则,约束应用于系统模型;建议好的设计实践;过程指导,什么样活动5、What is a software process model?软件过程的一个简化的或抽象表示,从特定的角度提出的。

通用流程模型描述软件过程的组织。

包括:瀑布模型,迭代/进化发展,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

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系统从现有的组件组装。

6、五个通用过程框架的活动(five generic process framework activities)是什么?沟通、计划、建模、建设、部署Communication, Planning, Modeling, Construction, Deployment7、什么是用例和分析类?什么是actor(What is use case?Ayalize classes actor)用例用于表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它定义了系统是如何被参与者所使用的,它描述的是参与者为了使用系统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与系统之间发生的一段对话。

软件工程导论笔记

软件工程导论笔记

软件工程导论笔记:一、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

它致力于通过系统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二、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软件工程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确保软件满足用户期望。

2.设计:将需求转化为可实现的设计方案,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和界面设计等。

3.编码:将设计转化为代码,实现软件的功能。

4.测试: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

5.维护:在软件发布后,修复错误、更新功能和优化性能,以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

三、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1.模块化:将软件划分为独立的模块,降低复杂度,提高可维护性。

2.抽象化:隐藏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简化问题。

3.信息化隐藏:将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暴露必要的接口。

4.局部化:将相关的数据和操作组织在一起,便于维护和管理。

5.最大化冗余:利用现有的软件和硬件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软件开发中的错误。

四、软件工程的工具和技术软件工程的工具和技术包括:1.需求分析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

2.设计工具:用于生成数据结构、算法和界面设计等。

3.编码工具:用于编写和维护代码。

4.测试工具:用于发现和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5.维护工具:用于跟踪和管理软件的变更。

五、软件工程的应用软件工程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开发需要用到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2.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用到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3.网络应用:网络应用的发展需要用到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通过系统性的、可量化的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以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的学科。

2. 为什么需要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项目延期、质量低下和开发成本高等。

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原则,可以规范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3. 软件生命周期是什么?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开发开始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4. 什么是软件需求?软件需求是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的描述和规定。

它包括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等。

5. 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指对软件需求进行细化和明确,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可以通过访谈用户、观察业务流程和收集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

6. 什么是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软件需求,定义软件系统的结构、组件和接口等,以满足需求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7. 软件设计有哪些原则?软件设计应遵循高内聚、低耦合、模块化、可重用、可维护等原则。

同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因素。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促使其修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黑盒测试关注输入和输出,不关心内部实现;白盒测试关注程序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灰盒测试结合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思想。

10.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软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维护性。

它包括配置项的标识、变更控制、版本管理和发布管理等。

11. 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达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它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团队管理等方面。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 11 章 面向对象设计................................................................................................................................ 119 11.1 复习笔记...................................................................................................................................... 119 11.2 课后习题详解...............................................................................................................................125
第 3 章 需求分析 ......................................................................................................................................... 28 3.1 复习笔记 ........................................................................................................................................ 28 3.2 课后习题详解 ................................................................................................................................. 32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

1.软件工程旳七条基本原理是什么?答:软件工程旳七条基本原理是:用分阶段旳是旳生存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严格实行旳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技术;成果应能清晰地审查;开发小组旳组员应当少而精;承认不停改善软件工程旳必要性。

2.良好旳编码风格应具有哪些条件?答:应具有如下条件:(1)使用原则旳控制构造;(2)有限制地使用GOTO语句;(3)源程序旳文档化(应具有如下内容)①故意义旳变量名称——“匈牙利命名规则”。

②合适旳注释——“注释规范”。

③原则旳书写格式:——用分层缩进旳写法显示嵌套构造旳层次(锯齿形风格);——在注释段旳周围加上边框;——在注释段与程序段、以及不一样程序段之间插入空行;——每行只写一条语句;——书写体现式时,合适使用空格或圆括号等作隔离符。

(4)满足运行工程学旳输入输出风格。

3.简述文档在软件工程中旳作用。

答:(1) 提高软件开发过程旳能见度(2) 提高开发效率(3) 作为开发人员阶段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4) 记录开发过程旳有关信息便于使用与维护;(5) 提供软件运行、维护和培训有关资料;(6) 便于顾客理解软件功能、性能。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旳内容?答:(1)经济可行性:与否有经济效益,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2)技术可行性:既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既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旳资源能否满足;(3)运行可行性:系统操作在顾客内部行得通吗?(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与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与否违反国家法律。

5.构造化旳需求分析描述工具有哪些?答:有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鉴定表、鉴定树、构造化语言(PDL)、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控制流图(CFD)、控制阐明(CSPEC)、状态转换图(STD)和实体—关系图(E—R)等。

6.一般面向对象分析建模旳工具(图形)有哪些?答:用例图、类/对象图、对象关系图、实体—关系图(E—R)、事件轨迹图(时序图)和状态转换图(STD)等7.UML统一建模语言有哪几种图形?用例图、类图、对象图、构件(组件)图、布署(配置)图、状态图、活动图、次序(时序)图、合作(协作)图等九种图。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是个广泛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和方面。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软件工程导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并探讨其在现代科技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影响。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和历史软件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使用规范化的过程和工具,开发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交付和维护。

软件工程导论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起点,主要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软件工程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软件的开发过程尚未系统化,导致了软件项目的失败率极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管理和组织软件开发过程,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现代科技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软件工程导论的核心概念软件工程导论主要涵盖以下核心概念:1.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概念到退役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工作和交付成果。

软件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目标。

2.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立软件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通过系统化的需求分析和规范化的需求工程方法,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3. 软件设计原理:软件设计原理涉及到软件架构、模块化、面向对象设计等方面。

合理的软件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

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旨在发现和修复软件缺陷。

通过有效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5.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涉及到资源分配、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三、软件工程导论的重要性和影响软件工程导论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和从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内容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重点内容,涵盖软件开发过程、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方面。

一、软件开发过程1. 瀑布模型:介绍瀑布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各个阶段的任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

2. 增量模型:解释增量模型的概念和原理,强调其在大型软件项目中的优势和适用条件。

3. 敏捷开发:介绍敏捷开发方法,包括Scrum、极限编程(XP)等,着重强调其迭代、适应性和用户参与的特点。

二、软件需求1. 软件需求工程:介绍软件需求的基本概念和工程过程,包括需求获取、分析、建模、验证和管理等步骤。

2. 需求规格说明:讲解需求规格说明的标准格式、内容和编写方法,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的描述。

3. 需求变更与演化:强调软件需求的动态性和变化性,介绍需求变更的处理方法和管理策略。

三、软件设计1. 结构化设计:介绍结构化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包括模块化、信息隐藏、高内聚低耦合等概念。

2. 面向对象设计:介绍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

3. 设计模式:介绍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并解释其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场景。

四、软件测试1. 测试基础:介绍软件测试的原理和基本概念,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用例和测试覆盖度等。

2. 黑盒测试:解释黑盒测试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表等。

3. 白盒测试:介绍白盒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代码覆盖率、路径覆盖、条件覆盖等。

五、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1. 软件质量:讲解软件质量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包括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

2. 软件度量与度量指标:介绍软件度量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代码行数、Bug密度、投入产出比等。

3. 软件项目管理:讲解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包括需求管理、进度管理、团队管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导论1、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常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的趋势。

*原因: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2、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

(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

(3)软件经常变化。

(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5)和谐的工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6)软件必须有效支持它的用户。

(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3、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果能清楚地审查。

(6)开发小组的成员应该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4、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1)传统方法学。

也称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它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技术,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

(2)面向对象方法学。

面向对象方法把数据与行为看成是同等重要的,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与对数据的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

4要点:a、把对象作为融合了数据以及在数据上的操作行为的统一的软件构件。

b、把所有的对象都划分成类。

c、按照父类与子类的关系把若干相关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

d、对象彼此间仅能通过发送消息相互联系。

5、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A、软件定义:(1)问题定义:此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若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2)可行性研究:回答关键问题是“对于上一阶段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该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是否有行的通的解决办法。

(3)需求分析:此阶段的任务仍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准确确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要做什么”,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需具备哪些功能。

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用正式文档准确记录对目标系统的需求,这份文档通常被称为规格说明书。

B、软件开发:(4)总体设计:这一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概括地说怎样实现目标系统”,又称概要设计。

(5)详细设计:任务是把解法具体化,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

回答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具体的实现这个系统呢”。

(6)编码和单元测试: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写出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7)综合测试: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C、软件维护:(8)软件维护:关键任务是通过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通常具有四类维护活动: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6、*瀑布模型传统瀑布模型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2)推迟实现的特点3)质量保证的特点优点: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严格的规定了每一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要求每一阶段交出的产品必须经过质量小组保证的仔细验证。

瀑布模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基本上是一种文档驱动的模型。

缺点:文档驱动缺乏灵活性;静态的规格说明很难正确的认识动态的软件产品;要求用户不经过实践就提出完整准确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

总之,由于瀑布模型几乎完全是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

*快速原型模型优点: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线性顺序进行的。

特:快速原型的本质是快速;节约软件开发成本;能获知用户的真正需求;*增量模型优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向用户提交可以完成部分功能的产品;逐步增加产品的功能可以使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适应和学习新产品,从而减少一个全新产品对用户的冲击。

困难:把每一个新的增量构件集成到现有的软件体系中必须不破坏原来已经开发出的产品;软件体系结构必须是开放的。

*螺旋模型*喷泉模型7、可行性研究的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可行性研究的实质:就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一般来说从以下三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吗?(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够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8、数据流图的画法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也难以发挥作用。

9、实体-联系图画法实体、关系、属性。

10、软件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理:(1)模块化(2)抽象(3)逐步求精(4)信息隐藏和局部化(5)模块独立1)模块独立重要性的两个理由:a 有效模块化的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

b 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

2)模块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内聚)(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相互依赖的紧密程度。

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内聚:标志着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高内聚低耦合11、总体设计的启发式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设计出软件的初步结构后,应该审查分析在这个结构,通过模块的合并和分解,力求降低耦合提高内聚。

(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经验表明。

一个模块的规模不应过大,最好能写在一页纸内(通常不超过60行语句)。

(3)深度、宽度、扇出、扇入都应适当。

深度:表示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次,往往能粗略的标志一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总数。

扇入:表示有多少个上级直接调用它。

(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领域内。

(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处的复杂程度。

(6)设计单入口单出口(7)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12、结构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13、*软件测试目标:(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的目标是充分暴露程序中的错误。

*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已经知道了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验每一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2)白盒测试:知道了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运行。

*测试步骤:(1)模块测试:把每个模块当做一个单独的实体来进行测试。

目的是保证每一个模块作为一个单元能正常运行,所以模块测试通常又称为单元测试。

此步骤往往发现编码和详细设计错误。

(2)子系统测试:把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模块间的协调和通信是测试过程的主要问题。

这个步骤主要测试模块的接口。

(3)系统测试: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

发现的往往是软件设计中的错误也可能发现需求说明中的错误。

(4)验收测试:把软件系统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来进行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确实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发现的往往是需求说明书中的错误。

(5)平行运行:同时运行新开发出来的系统和被它取代的旧系统,以便比较新旧两个系统的处理结果。

14、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集中检测软件设计的最小单元-模块主要使用白盒测试技术,对多个模块的测试可以并行的进行。

测试重点:(1)模块接口(2)局部数据结构(3)重要的执行通路(4)出错处理通路(5)边界条件。

是单元测试中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任务。

15、回归测试:在集成测试过程中每当一个新模块结合进来时,程序就发生了变化,在集成测试的范畴中,所谓回归测试是指重新执行已做过的测试的某个子集,以保证上述变化没有带来非预期的副作用。

16、确认测试:也称为验收测试,它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确认测试通常使用黑盒测试法。

应该仔细设计测试计划和测试过程,测试计划包括要进行的测试种类和进度安排;测试过程规定了用来检验软件是否与需求一致的测试方案。

17、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对一系列测试过程的总称,这组测试逐渐进行越来越完整的通路测试。

(1)语句覆盖:为了暴露程序中的错误至少每个语句应该执行一次,语句覆盖的含义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被测试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又叫分支覆盖,它的含义是,不仅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而且每个判定的每种可能结果都应该至少执行一次,也就是每个判定的每一个分支都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不仅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而且使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都取到各种可能结果。

(4)判定/条件覆盖:选取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得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都能取到各种可能的值,而且每个判定表达式也都取到各种可能结果。

(5)条件组合覆盖:要求选取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

18、黑盒测试技朮着重测试软件功能,不能取代白盒测试,与白盒测试互补,力图发现功能不全或遗漏了功能、界面错误、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

等价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19、软件可靠性:程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运行的概率。

20、软件可用性: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运行的效率。

21、软件维护是指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改正性维护:在任何大程序的使用期间,用户必然会发现程序错误,并且把他们发现的问题报告给维护人员。

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称为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为了和变化了的环境适当地配合而进行的修改软件的活动。

完善性维护: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用户往往提出增加新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的建议,还有可能提出一般性的改进意见,为了满足这类要求,需要进行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为了改进未来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或为了给未来的改进奠定更好的基础而修改软件的活动,称为预防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比例最高(50%-66%),改正性维护(17%-21%),适应性维护(18%-25%),其他维护活动(4%)22、面向对象方法就有以下四个要点:(1)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对象组成,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