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练习1-18

合集下载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完整版)简单文言文阅读习题18篇(附答案与译文)

简单文言文阅读1习题8篇(附答案与译文)烛邹亡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召吏欲杀之()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1.①它,代鸟。

②他,代烛邹。

③的,助词。

2.①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

②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是看重鸟却轻视人士的君主,这是第三条罪。

3.①要仁政,不要暴政。

②理,要讲到点子上。

③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翻译: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

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

'景公说:'可以。

'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

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

'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东野稷败马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文言文专项练习1

文言文专项练习1

文言文专项练习第五课时《赵普》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2、及为.相()3、太祖常劝以.读书()4、晚年手不释.卷()5、每归私第()6、阖户启..箧取书()()7、读之.竟日()()8、及.次日临政()9、处决如流()()10、既薨..()()11、家人发.箧视之()12、则.《论语》二十篇也()13、普性.深沉有岸谷()()14、虽.多忌克()()15、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7、未有其.比()16、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18、尝.奏荐.某人为.某官()()()19、太祖不用.()20、普明日复.奏()21、碎裂奏牍掷地()22、普颜色不变()23、跪而.拾之以.归()()24、他日补缀旧纸()25、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第六课时《短文两篇》《黄鹤楼》1、州城西南隅.()2、尝驾..黄鹤返憩于此()()3、遂以名..楼()()4、观其.耸构巍峨()()()5、高标巃嵸()()6、上倚.河汉()()7、重檐翼馆()8、四闼.霞敞()()9、坐窥.井邑()()10、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于园》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2、富人于五所园.也()3、非显者刺.()()4、则.门钥不得出()5、葆生叔同知瓜洲()6、主人处处款之..()()7、园中无他奇.()8、奇在垒.石()9、前堂石.坡高二丈()10、上植.果子松数棵()11、缘.坡植牡丹()12、人不得.上,以.实奇()()13、后厅临.大池()14、池中奇峰绝壑()15、卧房槛.外()16、四周灌木蒙丛()17、坐其.中,颓然碧窈()()()18、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19、至于园可无憾.矣()第七课时《幼时记趣》1、余.忆童稚.时()()2、能张.目对日()3、明察..秋毫()()()4、见藐小微物()5、必.细察其纹理()()6、故时..有物外之趣()()7、私拟..作群鹤舞空()()8、心之.所向()()9、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10、昂首观之.()11、项为之强...()()12、又留蚊于素..帐中()()13、徐喷以.烟()14、使其.冲烟飞鸣()15、作青云白鹤观.()16、果如鹤唳.云端()17、怡然称.快()()()18、于.土墙凹凸处()()19、花台小草丛杂处()20、常蹲其.身()21、使与台齐.()22、以.虫草为.林()()23、神游其.中()()24、怡然自得()25、观之.正浓.()()26、忽有庞.然大物()27、拔.山倒树而.来()()28、盖.一癞蛤蟆也()29、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0、方.出神()()31、神定()32、驱之.别院()第八课时《黔之驴》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至则.无可用()3、以为神()4、蔽.林间窥.之()()5、稍.出近之()7、虎大骇..()()6、慭慭然,莫相..知()()()8、远遁.()9、以为且噬..己也()()()10、然往来视之()11、觉无异能者.()12、益习..其声()()13、终不敢搏.()14、稍近益狎..()()16、驴不胜.怒,蹄.之()()15、荡倚冲冒....()()()()17、虎因.喜,计之..曰()()()18、技止.此耳.()()19、因.跳踉大 .()()()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第九课时《爱莲说》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7、不蔓.不枝.()()8、香远益...清()()()9、亭亭净植.()()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予谓.菊()12、菊之.爱()13、陶后鲜.有闻.()()14、宜乎众.矣()()1、表现作者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咏莲名句)(莲美好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小学文言文精读训练题6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精读训练题6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精读训练题60篇含答案训练题1:《静夜思》题目阅读李白的《静夜思》,并回答下列问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3. 请解释“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的意思。

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2.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静坐时,看到床前的明月光,联想到故乡的景象,引发了思乡之情。

3. “疑”字在这里表示“怀疑”或“以为是”,作者看到明亮的月光,以为是地上的霜。

---训练题2:《春晓》题目阅读孟浩然的《春晓》,并回答下列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3. 请解释“春眠不觉晓”中的“春眠”是什么意思?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浩然。

2.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3. “春眠”指的是春天的睡意,表示春天人们容易困倦。

---训练题3:《登鹳雀楼》题目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回答下列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象?3.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中的“欲”字的意思。

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

2.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看到夕阳落在山的那一边,黄河流入大海的景象。

3. “欲”字在这里表示“想要”,表示作者想要看得更远,所以要再往高处走。

---以上是前三篇训练题的答案,如果您需要更多训练题的答案,请告诉我。

文言文翻译练习1

文言文翻译练习1

文言文翻译练习2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①衣我以其衣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2.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

信游山者之最也。

①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②惟意所适③信游山者之最也3.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①诚然,卿不朕欺②间召问群臣臧否③濂惟举其善者对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

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矣。

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

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

始夫妻阔别十余岁,亿时在马上,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与妻类,因睨之不已,妻亦如是。

乃令人诘之,果亿也。

亿与之相持而泣,路人皆异之。

后旬日登第矣。

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与妻类5.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②无丑不能,无恶不知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6.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夺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①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③必不吾受也④君奚患焉文言文翻译练习2答案⒈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②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⒉①凡在陆地上行走就很劳顿,在水中航行则颇安逸②只管随着自己的兴致③实在是游山之人最佳的去处⒊①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孤家②间或召见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③宋濂只是列举那些与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⒋看见一位妇人穿着粗布丧服坐在毛驴上,隐约之中(感到)和妻子很相像⒌①借鉴他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②别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③不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就对了⒍①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②如果收下了我的宝玉不借道于我③一定不会收下我们的(东西)④大王您忧虑什么呢?文言文翻译练习2⒈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表示“然而”的词是:A. 然B. 而C. 且D. 则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作者之口?A. 李白B. 苏轼C. 杜甫D. 王安石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A. 道路B. 河流C. 花朵D. 果实答案:A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衣服B. 书信C. 朋友D. 思念答案:A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形容什么品质?A. 清高B. 谦逊C. 勇敢D. 智慧答案:A二、填空题6. “__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7. “__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表达了对教师角色的尊重。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 “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追求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9. “________,不亦说乎”出自《论语》,表达了对学习乐趣的赞美。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10. “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表达了对忠诚和责任的坚持。

答案:鞠躬尽瘁三、翻译题1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答案: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12.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上天将要赋予某人重大的责任,必定会先让他经历心灵的痛苦,身体的劳累,饥饿和困苦,使他的行为受到挫折,以此来磨练他的意志,增强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四、简答题13. 请简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如果早上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无憾。

这句话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和真理,即使面临生命的终结也不放弃。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

文言虚词练习(一)之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7、汝识之乎?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

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文言虚词练习(一)之参考答案: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BF(A这B助词,提前宾语C往,到……去D助词,不译E取独F助词,提前宾语)三、1、动词,可译为到、往2、代词,可译为他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文言虚词练习(二)以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

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

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XXX文言文练题(一)(一)《郑人买履》XXX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度”字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2)宁信度()3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4、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5、《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原理?(二)《为学》节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XXX?”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加点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②吾欲之南海()..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④子何恃而往()..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

(三)《与恶人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加点字义。

(1)与恶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2)如入鲍鱼之肆。

()3、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4、根据文意,正人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5、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1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1

二、醉翁亭记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6)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7)泉香而酒洌洌:清(8)山肴野蔌蔌:菜蔬(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1)弈者胜弈:下棋(12)觥筹交错觥:酒杯(13)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2)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微斯人,吾谁与归(投靠,依附)(3)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4)谓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为,是)(5)之山之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名之者谁(代指醉翁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4)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文言文练习

1文言文练习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5.乡村乡问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杂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雨后之池塘池塘中,多荷叶。

雨后,荷叶上,有雨点。

圆如珍珠,明如水晶。

8.舟行河上二舟,一去一来。

去舟顺风,桅上张帆,其行速。

来舟逆风,以桨拨水,其行缓。

一盲人,误入小巷,不辨方向。

适为童子所见,问明住址,引至其家,盲人谢之。

10.雷雨夏日如火,忽见西北角,有黑云起。

电光闪闪,雷声隆隆。

大雨来,大雨来。

须臾,云散雨止。

红日西下,蝉鸣树间。

11。

树影日光照园中,地上有树影。

日正,树影短;日斜,树影长。

观看树影,可知时刻。

12。

鸦饮水鸦渴甚,欲饮水。

见一小瓶,瓶水浅。

伸嘴入瓶,饮不着。

鸦忽飞去,乃衔小石投瓶中。

往来数次,石高水升,乃得饮。

13.司马光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游戏。

一儿忽堕缸中。

缸水深,儿不得出。

群儿皆逃。

光独取巨石击缸。

缸破水泄,儿乃得救。

14.文彦博文彦博幼时,与群儿持木球,戏于树下。

球偶堕穴中,穴小而深,球不得出。

彦博取水灌穴。

穴中水满,球遂浮出。

15.诚实童子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日:“童子诚实,可嘉也。

”取二柑报之,童子不受。

16.蟋蟀秋夜,有蟋蟀鸣于墙下。

弟问姐日:“蟋蟀口小,鸣声大,何也?”姐日:“蟋蟀有四翅,振翅发声,非以口鸣也。

”17.磨杵成针李白少时,读书未成,弃去。

路逢一老媪磨杵,问其故。

媪日:“欲磨为针。

”白日:“此非易事也。

”媪日:“久磨之,不患不成。

”自感其言,遂勉力读书。

18。

菱菱,种于池塘中;叶浮水面,先开小白花;其实有角,有两有四;嫩时剥食,味极甘美;老则煮而食之。

120文言实词练习(参考答案)

120文言实词练习(参考答案)

文言文系列训练I:文言常用实词第1页01爱【答案】1.D爱好,喜欢;2. C吝惜;3. A疼爱,爱护;4. A爱,爱护;5. E爱惜,珍惜;6.E爱惜,珍惜;7. F可爱;8. A爱;9. B同情,怜惜;2安【答案】1. A安定,安全(本义);2. B安逸的环境(a.- n.);3. A使…安定(使动用法);4. E哪里;5. E怎么;6. B安逸,安适;7. A安稳,安定;8. A使……安定(安心);9. E怎么;10. E哪里;11. E什么地方;12. E哪里;13. B安逸,安乐;14. C养生,安生;15. A安稳,安定,稳固;16. D安放,安置;17. E怎么;03被【答案】1. E被动;2. A被子(本义);3. E表被动;4. E被动;5. D遭受;6. G 通“披”披散;7. F通“披”穿着;8. F通“披”穿着;9. G通“披”披散;10. B覆盖;04倍【答案】1. A一倍;2. C通“背”,违背;3. C通“背”,乖戾;4. A加倍;5. B通“背”,背向,背着;05本【答案】1. A草木的根或茎干(本义);2. F原本,本来;3. F本来,原来;4. I底本,底稿;5. C根本,基础的东西D农桑业;6. J本钱;06鄙【答案】1. A边邑,以……为边邑;2. D鄙陋,谦辞;3. D谦辞(卑贱);4. B庸俗浅薄;5. B偏狭;6. B鄙俗;7. B目光短浅;8. C看不起,轻视;07兵【答案】1. A兵器,武器;2. D军队;3. C武力;4. E兵士;5. A兵器;6. A兵器;7. E兵士;8. C兵器,代指武力;9. C军备;第2页08病【答案】1. A病,生病(本义);2. A病情;3. A有病;4. A疾病;5. D以…为难(意动用法);09察【答案】1. A观察(本义);2. C考察;3. D考察以后,加以推荐、选举;4. B看清楚;5. E皎洁的样子;6. C考察;10朝【答案】1. A早晨(本义);2.C朝见;3. E朝廷;4. C上朝,朝见;5. A在早晨(名—状);6. I对着,向着;7. H朝代;11曾【答案】1. B连……都……;2 C曾经.;3. C曾经;4. E竟,竟然;5. D通“层”,重叠;6.A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7. F通“增”,增加;8. B连……都……;12乘【答案】1. D 趁着;2. A乘坐;3. M顺应;4. I量词,一车四马叫“乘”;5. B乘船;6. L马车;7. D趁着,凭借;8. C登上;13诚【答案】1. B确实,的确;2 B实在,确实.;3. C果真;4. A真心诚意(a.-n.);5. A诚心(a.-n.);6. C如果,果真(假设);14除【答案】1. D任命,授职;2. C清理,整治;3. D拜官授职;4. A台阶(本义);5. E过去,逝去;6. B清除,废除,除掉;15辞【答案】1. D不接受;2. B言辞;3. E辞别;4. E告辞;5. G计较;6. D推辞,不接受;7. E告辞;8. F一种文体;16从【答案】1. A跟……学习;2. B使……随从;3. F由,自;4. M依傍,紧挨着;5. A 跟随(本义);6. C顺从,听从;7. F由,自;8. E参与;9. C顺从,听从;17殆【答案】1. B近乎;2. C表约数,几乎;3. A危险;4. D大概;5. D大概;6. A危险;7. A危险;8. F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8当【答案】1. K通“倘”,如果;2. E掌管,主持;3. H应当;4. C在……时候;5. A 面对;6. E掌管,主持;7.B抵挡;8. A对着;9. D占着,把守;10. A对着;11. L担任,承当;12. B挡住;13. B挡住;14. I当做;15. A对着,面对;16. G判决,判罪;17. C正当……时候。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1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2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5.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6.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28.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9.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的字:(1)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4)睨之,久而不去(______)(5)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6)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______(成语)的道理。

[4]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

滥:虚妄不实。

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

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②南郭:复姓。

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说(yuè):同“悦”,高兴。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急迫。

一、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4分)。

可以有得.收获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道理其义自见.同“现”,显现自晓.其义也明白2.翻译句子(4分)。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书读得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示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3.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2分)。

第一步要“熟读”,要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心到”_的重要,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5.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5.结合自己的学习,简要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3分)答案略。

二、课后练习(准确翻译选文)译文:参考译文: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

苏教版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练习(含答案-经典一目了然)文言虚词练习(一)于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⑧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⑴燕王欲结于君。

⑵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

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

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

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

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

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

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文言虚词练习(二)与第1页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2唯求则非邦也与。

3蹇叔之子与师。

4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5与尔三矢。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9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1一与一,谁能惧我?12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13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14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15恐年岁之不吾与。

1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8当与秦相较。

19遂与之俱出。

20与战胜而得者。

21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2与风水相吞吐。

2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去时里正与裹头。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1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1

文言文练习(一)拾椹供亲蔡顺少年孤,事母孝。

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

赤眉贼见而问之。

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赤眉贼:即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贼”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蔡顺少年孤(2)顺日拾桑椹(3)以异器盛之(4)黑者味甘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异器盛之以自食B.赤眉贼见而问之以白米牛蹄赠之C.贼悯其孝其真无马耶D.赤眉贼见而问之思而不学则殆3.翻译下列句子。

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4.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你还能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吗?(二)屠户吹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①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②能作此谋也!【注释】①豕:猪。

②乌:哪里,怎么。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

(1)令不可去(2)方缚以带(3)股直不能屈(4)遂负之以归2.将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3.用波浪线画出屠户面对狼的进攻所采取的反击方法。

4.你认为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高二文言文练习题目

高二文言文练习题目

高二文言文练习题目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关键要素。

为了帮助高二学生提高文言文水平,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文言文练习题。

第一题:请根据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荀子·刑问》:“臣闻牝鸡司晨,牡鸡司晨;牡马司夜,牝马司夜。

凡人之所忌者四:贵金多赂侈,故忌其赴死;贵力任杂事务,故忌其疾病;贵利出入,故忌其贫穷;贵贞节而无欲,故忌其色欲。

夫是之谓人之根本。

”问题一:请简要解释上述句子中的“司晨”和“司夜”的意思。

问题二:解释上述句子中五个“贵”字的意义。

问题三:说明作者通过引用“司晨”、“司夜”和五个“贵”字,对人们提出的警示和建议。

详细解答:问题一:在这段古文中,“司晨”的意思是“主管早晨的事务”,而“司夜”的意思是“主管晚上的事务”。

古人通过牝鸡司晨、牡鸡司晨、牡马司夜、牝马司夜的例子来表达人们应该注意不同性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和角色。

问题二:在这段古文中,五个“贵”字分别指代了不同的方面。

第一个“贵”指的是贵族的身份和财富,第二个“贵”指的是在高位担任重要的职务和承担繁重的工作,第三个“贵”指的是经济收入的高低,第四个“贵”指的是人们的节欲之道,同时也暗指了性别。

第五个“贵”指的是贞节,即保持节操和道德。

问题三:作者通过引用“司晨”、“司夜”和五个“贵”字,旨在提醒读者不要忽视生活中的细节和每个人的分工。

通过贵金多赂侈,故忌其赴死,作者告诫人们不要为了追求金钱而失去生命的价值;通过贵力任杂事务,故忌其疾病,作者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过于繁重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通过贵利出入,故忌其贫穷,作者告诫人们不要只关注利益的得失而忘记了身份的尊严;通过贵贞节而无欲,故忌其色欲,作者告诫人们要保持节操和道德,不要堕落于色欲之中。

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根据这些忌讳和警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道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古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练习
1、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2、黄香事亲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朱寿昌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再适。

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宋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已年七十余矣。

4、韦丹放鼋
韦丹少在洛阳,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

丹不忍,问曰:“几钱可赎?”曰:“五千。

”丹曰:“吾驴直三千,可乎?”于是与之。

韦丹放鼋于水,徒步而归。

5、范元琰为人
范元琰吴郡钱塘人也。

及长好学,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以园蔬为业。

尝见人盗其菘,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对。

母问盗者为谁,对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6、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7、桓荣勤学有获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

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8、圣小儿祖莹
祖莹年八岁能诵《诗》《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9、蔡磷还友人财
蔡磷,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10、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坐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11、杨修啖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

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之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12、兽面人心
漕宪施公,貌奇丑,人号为“缺不全”。

初仕县尹谒上官,上官或掩口而笑,公正色曰:“公以某貌丑耶?人面兽心,可恶耳。

若某,则兽面人心,何害焉!”
13、黄公格虎
安期生得道于之罘之山,持赤刀以役虎。

左右指使,进退如役小儿。

东海黄公见而慕之,谓其神灵之在刀焉,窃而佩之。

遇虎于路,出刀以格之,弗胜,为虎所食。

14、司马光少时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5、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16、恩过不相补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於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

简子曰:"元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竟而捕之,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17、狄青不去面文
狄青本士卒,累战功致位枢府。

既贵,时相或讽其去面文者,但笑不答。

仁宗皇帝亦宣谕之,对曰:“臣非不能,故欲留以为天下士卒之劝。

”上由此益爱之。

18、蔡伦造纸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