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综合训练(二)

田单①既设间,令燕以骑劫②代乐毅。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每出约束,必称神师。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牛千余,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纹,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所触尽死伤,燕军夜大乱。五千人因衔枚③奋击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追亡逐北,尽复其地。

【注释】①田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②骑劫:战国时期燕国将领。③衔枚:是一种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人怪之怪:责怪 B.令即墨富豪遗燕将遗:赠送

C.燕将大喜许之许:答应 D .燕军由此益懈懈:松懈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千人因衔枚 / 奋击而城中鼓噪 / 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 / 声声动天地

B.五千人因衔枚奋击 / 而城中鼓噪从之 / 老弱皆击铜器为声 / 声动天地

C.五千人因衔枚奋击 / 而城中鼓噪 / 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 / 声声动天地

D.五千人因衔枚 / 奋击而城中鼓噪从之 / 老弱皆击铜器为声 / 声动天地

3.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首先设反间计让燕国换了主帅乐毅,剪除大障碍。

B.田单让百姓吃饭时祭祖,引飞鸟啄食,是为了制造舆论让人相信齐军获得神明护佑。

C.田单将千余头牛打扮成神兽,披上深红色绸衣,画上五彩花纹,将兵器藏于衣角

D.田单让齐人点着牛尾上蘸满油的苇草,狂奔的牛为五千精兵做先锋,令燕军大骇。

4.翻译语句: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追亡逐北,尽复其地。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神明清审,志气贞立①。及长,恭孝清约②。虽侯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少,动辄经江川,父难于风波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藩屏之间隐息。

每闻人之善,欣若有得;闻人之恶,惨若有失。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司空④何充为扬州,檄晷为主簿,司徒蔡谟辟为掾属⑤,并不就。尚书经国明,州土之望,表荐晷,公车⑥特征。会卒,时年三十八,朝野皆痛之。

【注释】①神明清审,志气贞立:意思是神情通达,端方正直,有志气。②清约:清廉节约。③风波:水路④司空:官名,后面的“司徒”“尚书”也会官职。⑤掾属:下属职员。⑥公车:汉代官署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诣之处诣:到

B. 司徒蔡谟辟为掾属辟:征召

C. 人多厌慢之慢:缓慢

D. 会卒,时年三十八会:碰上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晷见之 / 欣敬逾甚 / 寒则与同衾 / 食则与同器 / 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B. 而晷见之欣 / 敬逾甚寒则与同 / 衾食则与同 / 器或解衣 / 推被以恤之

C. 而晷见之 / 欣敬逾甚寒 / 则与同衾食 / 则与同器或解衣 / 推被以恤之

D. 而晷见之欣 / 敬逾甚寒 / 则与同衾食 / 则与同器或 / 解衣推被以恤之

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孙晷勤劳节俭,虽然自己家业丰厚,但他却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耕种。

B.孙晷孝敬父母,亲自给父母端送饮食,还亲自服侍父亲出行,一路小心伺候。

C.孙晷乐善好施,帮助别人竭尽全力,即使是别人都讨厌的人他也能以礼相待。

D.孙晷宽厚待人,看到别人割自己家的稻谷,没有当面揭穿,事后还主动帮助。

4.翻译语句: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

周昌者,沛人也。高祖起沛,周昌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①。从入关,破秦,沛公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汉王六年封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其万岁之后不全也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宜为赵王置贵强相,乃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方可。”高祖曰:“然。吾念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征,吕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注释】①职志:军队中的掌旗官。②燕时:指休息的时候。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固争之固:本来 B.微君,太子几废微:没有

C.群臣素所敬惮方可素:向来 D.周昌因谢病不朝见谢:辞官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忧其万岁 / 之后不全 / 也心不乐/ 悲歌群臣 / 不知上之所以然

B. 高祖忧其万岁 / 之后不全也 / 心不乐悲歌 / 群臣不知上 / 之所以然

C. 高祖忧其万岁之后 / 不全也心 / 不乐悲歌/ 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D. 高祖忧其万岁之后不全也 / 心不乐 / 悲歌 / 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

C.周昌坚决反对立赵王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最终解除了吕后心头之患。

4.翻译语句: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③,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③.谮[zèn]口:诬赖的话。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囚法不当死当:应当

B. 乃委手版归委:抛弃

C. 郡守李初平贤之贤:贤能

D. 熟视其所为熟:熟悉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合州 / 判官事不经手吏 / 不敢决 / 虽下之民 / 不肯从

B. 历合州判官 / 事不经手 / 吏不敢决 / 虽下之 / 民不肯从

C. 历合州判官 / 事不经手吏 / 不敢决 / 虽下之民 / 不肯从

D. 历合州 / 判官事不经手 / 吏不敢决 / 虽下之 / 民不肯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