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引言
设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建设方案对该专业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进行了详细规划。
二、专业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
1.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悉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3.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4.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移动通信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
三、课程设置
1.移动通信原理: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处理和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
3.电磁场与波导:理解电磁场和波导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4.数字通信:探讨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和调制技术;
5.移动通信网络: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结构和协议;
6.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通过实验学习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际操作;
7.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方案,并进行实践;
8.移动通信安全与隐私: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9.移动通信技术前沿研究:深入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
四、实践环节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设有以下实践环节:
1.实训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情景演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移动通信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亲身体验工作环境;
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主题,完成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开发。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1.移动通信技术相关课程表;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招生对象 (1)
二、学制 (1)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五、职业岗位群 (1)
六、专业课程体系 (4)
七、毕业要求 (9)
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10)
八、专业主干课 (11)
九、教学进程计划 (12)
十、教学执行计划 (16)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专科)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
全日制3年,最长毕业期限不超过5年。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移动通信产业,将职业目标定位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培养掌握通信基础知识,了解各类通信业务的运作方式,熟练使用各种常用通信测试工具,能够维护和运行各类常用通信设备或系统,毕业后从事移动通信产品的安装、调试、测试、优化、销售及客户服务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1.能力要求
通用能力:
(1)掌握移动通信项目工程管理知识;
(2)掌握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熟悉传输、交换、接入网、电源、监控概念;
(3)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常用办公软件;
(4)专业文档写作的能力,整理工程进度,汇报工作能力;
(5)具备国家认定英语水平,能阅读较为简单的专业技术文件、商业文件;
(6)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7)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8)具备健康的体格,适应移动通信工程要求。
岗位能力: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移动通信技术岗位群(移动网络优化与测试工程师、移动网络规划与监理工程师、光接入网网络建设工程师)进行选择分班,具备如下任一目标岗位能力。
1.1移动网络优化与测试工程师岗位能力:
1.1.1 具备移动网络CQT、DT测试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90302
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分析
通信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出了对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急迫需求。目前,我国现有的通信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0余万。按照业内年约10%的正常岗位补充与更替速度,在就业市场上会有超过40万的就业岗位。在我国,通信行业的从业范围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多家设备制造商,以及上百家通信产业链上的工程公司、外包商以及渠道商等中间商。这些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通信产业链上的中间商,将对设备研发、设备制造、网络规划、工程施工、网络优化、系统维护、产品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与管理等通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出大量的人才需求。目前,通信行业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低端工程师以及具备行业知识的销售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新一轮的中国通信行业建设与技术改造已经开始3G技术、NGN技术、新一代光传输技术、新一代智能网技术等一系列通信新技术,都将进一步推进对中国通信人才的迫切需求。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预测,我国3G网络以2005年为起点,5年后我国3G用户将增至2亿户左右,运营业务收入也将上升到大约3000亿元,5年累计业务收入可望达到1万亿元左右,3G业务占移
动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将超过50%。除3G之外,以IMS技术为核心的
数字家庭产业链(包括运营商、接入商、增值服务商、设备商、应用
软件提供商、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家居厂家、信息家电厂家、机关单位)也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工程建设以及设备与网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引言
1.1 项目背景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各
个行业发展的基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和推动通信技术
的创新,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方案,以培养优秀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二、目标与愿景
2.1 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移动通信技术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
验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
2.2 愿景
成为国内一流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设置
3.1 基础课程
3.1.1 数学基础
3.1.2 电子电路基础
3.1.3 信号与系统
3.2 专业核心课程
3.2.1 移动通信原理
3.2.2 移动通信网络
3.2.3 无线通信技术
3.2.4 通信协议与标准
3.2.5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3.3 实践教学
3.3.1 实验课程
3.3.2 实习实训
3.3.3 毕业设计
四、实验室建设
4.1 实验室规划与设计
4.1.1 实验室空间需求
4.1.2 实验设备采购与配置
4.1.3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 4.2 实验室资源管理
4.2.1 实验室预约与借用管理 4.2.2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管理 4.3 实验室项目与合作
4.3.1 开展科研项目
4.3.2 与相关企业合作研究
4.3.3 实验室人才培养计划
五、师资队伍建设
5.1 教师招聘与培养
5.1.1 教师招聘标准
5.1.2 教师培养计划
5.2 师资队伍激励机制
5.2.1 薪酬制度设计
5.2.2 奖励制度建设
5.2.3 师资培训与发展
附件:
1、实验室设备清单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类别与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2.专业类别:通信类
3.专业代码:6103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人才需求与社会调研分析
1、在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目前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2、我院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定位准确,现行的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企业对于通信技能的要求,但也需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对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微调。
3、课程设置要突出高职特色,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与工作岗位相对应。课程内容要与工作任务、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4、要改革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要学做一体,将“学知识、学技能、培育职业素养”融为一体。
5、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在台数上要充足,同时要补充先进网络互联设备;
6、建议加大对学生考证的培训;
7、建议引进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
8、建议引进高质量培训学校进校授课;
9、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培育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1. 引言
1.1 背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满足业界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1.2 目标
本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移动通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的需求,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2. 专业培养目标
2.1 专业背景
移动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市场对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2.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 具备设计、开发和维护移动通信系统的能力; - 具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的能力;
- 具备移动通信技术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设置
3.1 基础课程
- 移动通信原理
- 通信电子线路
- 数字信号处理
- 通信系统原理
- 电子器件与电路
3.2 专业课程
- 移动通信网络
- 移动通信协议与标准
-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
-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移动互联网技术
- 移动通信网优化
3.3 实践环节
-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
- 移动通信应用开发实训
4. 课程评价
4.1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形式,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灵活确定。
4.2 绩点计算
根据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成绩计算绩点,绩点计算公式为…
5. 实习实训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特点与不足
1.1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特点
从专业特性谈起: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针对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增多而新增的专业。不属于传统专业。因为移动通信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比如移动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移动设备维护人才、移动通信的相关企业需要的人才等。所以,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广阔。但是有利必然有弊,弊端是,迅猛发展的移动产业,使得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变快。一些主流技术在3,4年后,可能就会很少使用,甚至被淘汰。这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发起了极大的挑战。
1.2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存在的不足
首先,专业创建时间短,造成该专业软硬件教学环境还不十分完善。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基地等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高职如果不实时与企业保持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就容易被知识甩在后边。出现教学与岗位技能脱节的情况。再次新兴专业的教学资源匮乏。教材、教辅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不足,更加不能适合于每个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侧重方向。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式方法探索
2.1侧重实践教学锻炼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体系:学生将学习基础性和专业性课程,包括模拟和数字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信息安全等。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管理和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以提高其管理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该方案的重要目标。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学习相关软件和硬件技术。同时,学生还将参加企业实践和校外实践,加深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方案的重要环节,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通信相关的项目。毕业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科竞赛: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通过竞赛,学生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累经验和技能。
5. 国际化教育: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该方案还将加强国际化教育。学生将有机会赴国外交流学习,参加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以上方面的培养,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成为高素质的通信专业人才。
- 1 -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1G模拟通信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采用模拟信号 传输,具有安全性和保密性差、频谱利用 率低等缺点。
5G超高速无线通信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超高速数据传 输、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点,支持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2G数字通信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 ,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实践环节不足
部分高校在移动通信技术 人才培养中,缺乏足够的 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高校缺乏具备丰富实 践经验的移动通信技术师 资,影响教学质量。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借鉴国际上在移动通信技 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模 式和经验,如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等。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对移动 通信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实训
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 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
工程实践
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
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
定位
面向移动通信行业,培养具备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移动 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课程体系建设
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已进入包括传真、可视图文、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电子信箱和电子数据交换等多项技术在内的新阶段,使得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网络的接入、交换、传输及相关应用的人才需求量激增。同时,以3G、NGN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全程全网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实践
现代通信网络由电话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等基本网络组成。在通信专业的教学中,应拥有和实际对应的能够在多个用户间相互传递多种信息的网络。然而,大多数的通信教学采用的是通信实验箱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搭建的模拟通信网络,它们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差甚远,无法营造实际的工程环境。缺少与实际岗位环境贴近的实训条件支撑,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开展,更谈不上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现实的通信网络必须保证服务质量,不能有中断发生,因此学生到通信公司的实际运营网络进行现场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
我院通过与通信公司合作,对主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无线基站等)进行二次开发和改造,以其最小配置在学校构建了一个全程全网综合通信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了一种适合于通信专业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从事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宽带接入网络的运行和维护、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互联网业务应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应用能力。通过实际工程渗透专业基础知识,在动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由于完成实训目标需要整体协作才能做到,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全程全网在通信中的重要意义,因此,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需要进行知识 的选择和内容 的取舍 , 围绕 通过深度校企 合作 , 聘 请 企 业 现 场 专 家 全
程 参与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革 , 形成“ 行业 企业
一
到 全 程 全 网在 通 信 中的 重 要 意 义 , 因此 , 锻 岗 位 群 和 就 业 岗 位 确 定具 体 的 课 程 设 置 。
现 代通 信 网络 由电话 通信 网 、 移 动 通
的耦 合度 , 可以 及 时 调 整 和 更 新授 课 内容 ,
可 少的 基 础 性 课 程 。 在专 业 课 程 体 系 中 , 以
信网 、 数 据通 信 网 、 计 算 机 通 信 网等 基 本 网 络组 成 。 在通 信 专 业的 教 学 中 , 应 拥 有 和 实 际 对 应 的 能 够 在 多个 用 户 间 相 互 传 递 多种
信息的网络。 然而 , 大 多数 的 通 信 教 学 采 用 的 是 通 信 实 验 箱 上 的 可 编 程 逻 辑 器 件 搭建
注重课程 的实用性 和前瞻性 , 打 通 高 职 教 网 络 通 信 为 主 轴 , 以移动 通信 工程 实施 、 育和 就 业 的通 道 , 实 现 零 培训 就 业 。 全 程 全 G S M、 3 G系统 维护 与优化 、 传输 交 换 设备 安
1全程 全网人才培养模 式的意义与实 职 业 教 育的 本 质 , 即“ 面 向第一线 , 着 眼高 英 语 、 数学 、 体育、 形 势 与政 策 、 职 业 发 展 与 践 ’ 技能 ” , 可 以增 加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与社 会 发展 就 业 指 导 等 课 程 , 是 培 养 高 素 质 人 才 必不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
Word 文档资料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移动通信技术
二、专业代码: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主要岗位:
(1)移动通信工程施工岗位
(2)移动通信工程勘测岗位
(3)移动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
(4)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岗位
(5)通信产品的营销、客服岗位
岗位群:
(1)移动通信工程督导
(2)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与维护
(3)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具有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熟悉现代通信网络,具备移动通信工程施工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通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得学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熟练电子电路技术,掌握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现代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信产品的营销的方法与技巧。
2.技能要求
(1)具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能力;
(2)具有通信设备的生产、组装、测试、检验等能力;
(3)具有通信网络的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操作能力;
(4)具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封装和测试能力;
(5)具有通信工程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6)具有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能力;
(7)具有通信产品的营销能力。
3.素质要求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
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的语音通话到如今的高速数据传输、智能终端应用和物联网连接,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和创新,对
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有必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
专业知识,具备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和优化能力,能够在移动通信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网络运维和业务管理
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
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
应用实践。
2、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3、建设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和实践需求。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置原则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遵循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结构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
2、专业基础课程:如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网络等,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
01
02
03
实验
通过实验方式让学生掌握 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培 养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
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方式让学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
通过综合实践方式让学生 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创新 能力。
06 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实施、 考试考核、反馈与改进等环节。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 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和评估标
准。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 项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有据
可查。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 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包括学生 评价、教师互评、督导组评价 等。
教师队伍结构与规模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应建立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合理结构的教师队 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适当的教师规模
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科发展需要,合 理确定教师数量,保证教学质量和科 研水平的提高。
教师培养与引进政策措施
加强教师培养
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提供各种 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是未来21世纪最主要的发展领域之一,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更是世界各国竞相努力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正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
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软件工程等基础技术的发展,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移动通信终端的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的融合,即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广告等融合性业务出现,移动化发展趋势显著;二是产品的融合,即代表IT、消费电子及通信不同方向的融合终端产品已具雏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深圳市信息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50%左右,而且每年都在快速发展着。
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中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优先地位。
目前,在通信行业出现一批像中兴、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康佳等大型企业,它们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是我们的巨大市场。
通信业与计算机业的不断融合,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信息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
历经“九五”期间的高速增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已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通信业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国家将对重要的通信技术以及标准给予政策、税收、资金、重点项目优先采购等方面的支持,将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制造类优势企业大力扶持,关注的技术领域将集中在3G。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系统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移动通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培养具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够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培养目标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1.具备扎实的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实施与优化能力;
3.具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维护能力;
4.具备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5.具备较强的沟通合作和团队协作精神;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
1.移动通信技术基础课程
- 移动通信原理
- 无线传播理论
- 信号与系统
- 数字通信原理
- 移动网络与协议
2.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 -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与优化 - 移动通信系统测试与应用 - 移动网络安全与管理
- 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实践3.移动通信领域创新和实践课程 - 移动应用开发
-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 移动通信领域研究方法
- 移动通信技术前沿讲座
- 移动通信创新实践项目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加深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评价与考核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方法,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项目报告、毕业设计等。
附件:
1.课程设置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移动通信技术:6103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移动通信应用软件开发、通信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及营销服务等能力,能够胜任移动通信软件基础开发、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
1.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
2.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
3.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与通信有关的软件及电子设计方面的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程序员、嵌入式工程技术人员、通讯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质检、维护和营销员等岗位。
六、岗位能力要求
1.核心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
2.基本能力:《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
表1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
表2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七、专业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
(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
(3)企业经历证书;
(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
2.技能和技术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当中的1个证书方可毕业。
(1)高级维修电工
(2)高级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工
(3)电子CAD高级工程师
(4)计算机二级(C语言)
3.拓展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
(2)英语A级
(3)英语四级
(4)营销师
(5)技能比赛获奖证书
八、教学活动安排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2.“毕业实践”栏含专业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等。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活动进程表
6
注:1.★为专业核心课程;
2.考核方式: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任务考核、D作品考核、E综合考核;
3.本专业校内教学总学时为1736 学时,其中理实一体化教学1032 学时,实践性教学1264 学时,企业实习和顶岗实习33 周。
7
十、课程说明
1.计算机操作基础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一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应用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按学院新制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文字录入、windows XP 基本操作、排版能力、制表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幻灯片操作、网络应用同样适用于已有一些操作基础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从最基础的计算机常识入门,逐步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掌握输入法的相关技能,理解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了解Internet 网的基本常识及应用。
建议使用教材:
张赵管,周兵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南昌大学出版社
关智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2.实用英语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实用英语分为Ⅰ、Ⅱ两部分。
实用英语Ⅰ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别具不同的教学内容,别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别具风格的教学方式,从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入手,开展“快乐英语”教学活动,利用观赏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诗歌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和提升学生的词汇量,为实用英语Ⅱ(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公共英语基础。
实用英语Ⅱ主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分为矿山技术英语、机电技术英语、汽车技术英语、建筑技术英语、食品技术英语和经济应用英语等模块,主要讲述专业词汇和必要的科技英语语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借助工具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说明书等英文资料。
建议使用教材:
王萨主编:《实用英语》电子工业出版社
3.体育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体育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1-2项体育锻炼技能,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学会欣赏体育,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我院体育课包括公共课和选项课。初步实现了“三自主”的授课方式。第1学期为公共课,其中第1-7周全院统一进行三路长拳教学、汇操比赛和体能测试。第2、3学期为选项课。
建议使用教材:
何鹏飞主编:《体育健康教程》北理工大学出版社
4.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思政课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1、2学期开设)、《思政实践课》部分和《自主学习》部分。
我院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包括4个模块,3个教学模块,1个实践模块。3个教学模块为理论教学模块、自学模块、专题教育活动模块,1个实践模块是公益劳动模块,其中公益劳动模块的考核由学生处负责。
建议使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5.大学人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大学人文》主要讲述人文知识和专业应用文知识,本课程将教学内容设计成12个活动项目,共48学时。其中24学时用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24学时用于人文知识内容教学,对于高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增强人文精神、塑造健康人格、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议使用教材:
马臻荣主编:《大学人文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6.应用数学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