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者的心境-台湾

合集下载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

彻悟禅师语录白话彻悟禅师,是中国禅宗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禅师,他的教诲以深刻的智慧和直击人心的语言而闻名。

他的语录成为了禅宗修行者们的指南,通过其中的禅理和禅悟,引导人们走上通向真实自我的道路。

本文将以白话的形式,将彻悟禅师的语录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禅宗的智慧。

1. 悟道无门,可进可退,全在心念。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禅宗并不是一定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或途径,而是要通过觉察和反省自己的内心,以了悟自性的真相。

没有固定的门槛或标准,只要心念净空,悟道的大门便会向我们开放。

2. 禅宗讲的是一种无上的智慧,不是言语的慰藉。

禅宗的智慧是超越语言的,它无法通过言语来完全表达。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和悟性的觉醒来理解禅宗的真义,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言辞的描述或教条的传授。

3. 禅不是追求特殊的境界,而是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禅修并不是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是通过对平凡生活的觉察和体验,发现其中的不凡之处。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禅理,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4. 禅修不在于学问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净化。

禅修并不是一种学问,也不是对于经书的死记硬背。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通过内心的净化,摆脱烦恼和执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觉醒。

5. 不要固守名相,看破一切,不受其扰。

禅宗的修行者们应该超越名相的表象,看破万象的虚妄。

不要被外界的名利诱惑所困扰,要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6. 禅宗是无我之修,要舍弃执著的自我,体悟真实的自性。

禅宗的修行强调无我,意味着要放下执著的自我,超越个体的束缚,去体悟真实的自性。

只有舍弃个人的欲望和执念,才能真正体验到禅宗的无边境界。

7. 在平静中观照自心,体悟无尽的智慧。

通过在内心的平静中观照自己,我们可以超越思维的纷扰,体悟到内心中无尽的智慧。

只有在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禅宗的智慧和解脱。

总结起来,彻悟禅师的语录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方法。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一、禅宗与顿悟(一) 印度佛教到中国禅宗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 后又东渡日本, 佛教在中国和日本的继承、发展远远超过了在其发源地的影响, 尤其以中国为最。

印度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 大乘乃梵文Mahayana的意译, 其音译为摩诃衍那。

摩诃是大的意思; 衍那是乘载(如船、车)或道路之意。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 最终证得佛果。

小乘佛教,乃梵文Hinayana之意译, 音译为希那衍。

小乘佛教坚持释迦牟尼初创佛教时所制定的戒律, 在修持上追求自我解脱, 把灰身灭、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 在义学上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 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1] 。

禅宗正是印度大乘佛教在我国的变体, 相传, 禅宗的禅法是在6世纪初由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入中国, 达摩便为禅宗初祖。

达摩传慧可, 慧可传僧璨 , 僧璨传道信, 道信传弘忍, 弘忍传慧能。

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中国的禅宗才算由初创到成熟, 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禅宗的顿悟也由此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 禅宗是属于中国士大夫的佛教, 因为其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 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都更多地接受了老、庄思想, 以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 非常道和言不尽意、得意忘像等观念的影响。

只不过, 禅宗把它们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体系之中, 以空灵澄澈的本心体验为中心, 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2] 。

(二)东方禅宗顿悟思想的发展过程顿悟思想的发展不是一顿而就的, 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有着清晰的线索, 那就是从竺道生的一悟得意到天台、华严二宗的止观圆顿再到禅宗六祖慧能的直下顿了。

竺道生认为, 十住之内, 无悟道之可能, 皆是大梦之境, 十住后之金刚心, 才能豁然大悟, 把一切结惑断得干干净净, 由此得正觉, 证法身。

嘉祥之二谛义说: 大顿悟义, 此是竺道生所辨。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意思是说,人初生时,别人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接触了社会这潭水,便会对身边种种事物提出置疑,或批判,或揭露。

因为发现了这世界上的问题。

而到了最后,由于经历的事情多了,人生阅历丰富了,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放下一切心中释然,跟初生时划上了等号。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思一司一禅通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涉世渐深,发现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

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梦似幻,亦真亦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描写虚怀若谷的经典句子_经典语录

描写虚怀若谷的经典句子_经典语录

精心整理描写虚怀若谷的经典句子_经典语录●问佛何为人生最高境界佛曰花未开尽还有期待力不用竭则有余力年年有余则有积蓄给人余地自有面子真理就是至简至易却是不易身体力行凡人皆好争功诿功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只许自己杀人放火不许别人咳嗽喘气人前人后事事有理逍遥。

为善。

●道家清心决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

虚空甯宓,混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易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浑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悠。

心无罣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

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无法站在远处审视自己,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战胜自己。

成人生观●师父说,人要虚怀若谷,自己小了,人生才大。

----一空《一空语录》●我们把目标看得太严肃了,忘了沿途寻找乐趣,也忘了让自己放松一下。

我们把自己的小小偏好当成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

如果赶不上自己规定的截止日期,就惩罚自己。

想要变成一个更心平气和的人,第一步就是要虚怀若谷地承认,大部分的紧急事故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即使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生命依然在继续。

不断对自己说这句话:“人生不是什么紧急事件。

”对你会很有帮助。

----花花●超然者,举重若轻;聪慧者,拿大放小;博大者,虚怀若谷;宽容者,与人为善。

多一分宽容,就会少一分狭隘,多一分坦荡;多一分宽容,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宁静;多一分宽容,就会少一分怨气,多一分人气。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拥有宽容,●荣心,就是拥有了平常心的开始。

马的架子越大越值钱,人的架子越大越卑贱。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放低姿态,才能赢得更多尊重。

彻悟祖师语录

彻悟祖师语录

彻悟祖师语录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

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

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

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

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

不念三乘,便念六凡。

不念人天,便念三途。

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

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

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

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

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

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

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

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

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

若修戒善等法,兼怀瞋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

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

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

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

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

反此,则为十善。

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

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即其现处,当体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无境。

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

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

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

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

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

彻悟大师语录

彻悟大师语录

彻悟大师语录(精选40句)1、人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别用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

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但总需要苦一阵子。

2、人生历程不能全由自己来安排,但人生的道路却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

人生的旅途酸甜苦辣百味具有,自己亲自尝过,才懂得什么是人生。

3、人生应拥有的七情:蓬勃的激情,雄壮的豪情,执着的热情,甜美的爱情,洒脱的表情,爽朗的神情,愉快的心情。

4、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

人生只要知道负责任的苦处,生活就会体验尽责任的乐处。

5、也许航行了一生也没到达彼岸,也许攀登了一世也没登上顶峰。

但是,触礁的未必不是勇士,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奋斗了就问心无愧,奋斗了就是壮丽人生。

6、人生运算法则:求知用加法,自满用减法,机会用乘法,消极用除法。

加减表明平衡机制真理,乘除说明事物量质变换递进!7、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不满意;生命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不顺心;人生中,总有一些挫折,让我们情绪低落。

是人,总有烦恼,有心,总会疲惫。

忙碌里,谁都有难处,现实中,谁都有苦楚,总有太多的.纠结,让我们无助;总有太多的奈何,让我们无可。

所以,有些事,可以认真,但不要较真,心若轻松,路才顺当。

8、我们拥有一只鞋子的时候,才会明白失去另一只鞋子的滋味,消逝的恋情总是刻骨铭心的,珍惜或放下,都是生命中必经的过程。

相爱的时候需要真诚,争执的时候需要沟通,生气的时候需要冷静,愉快的时候需要分享,指责的时候需要谅解,过日子的时候需要包容。

9、把自己最美好的品德和最擅长的技巧,无私地传承给需要它的人,这种美德比拥有任何财富都永恒。

10、一个人的价值,存在于对事业的追求中。

满足于戴着胜利者桂冠的人,他的价值正向负数靠近。

11、人生自我设计是必要的,没有自我设计,人生将是盲目的,自我设计是自我实现的基础,自我实现是自我设计的结果!12、物质财富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世界不可以不富有;智力学识可以不太好,但道德品行不可以不好;社会地位可以不高,但做人价值不可以不高!13、磁铁有吸引力,是它有磁性;不锈钢受人欢迎,是它不腐蚀;保险丝被称赞,是它勇于担危险用自我牺牲换取人身安全。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人生唯美句子人生唯美的句子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人生唯美句子人生唯美的句子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人生唯美句子人生唯美的句子人生在世,不行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

面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是彻悟人生的大度。

下面是酷酷吧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季人生唯美句子,觉得不错请共享给更多的网友!四季人生唯美句子1、生命的四季中我们身边的人来了去了,留下或长或短的记忆,最终都渐渐消逝在岁月的褶皱里。

时间在变迁,情感在离合,我们慢慢习惯了淡视云起云落,静看花开花谢。

人生的许多时候是悄无声息的,有些风景错过了就是圆满,有些人离开了就是永诀,还留在身边的,值得我们专心珍藏,倾情珍惜。

2、佳节思亲,假日思友,思念之情在心头。

真情如酒,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照旧。

岁月相伴,友情相守,人生四季与你携手。

国庆节,祝你欢乐到永久!3、冲突的人生还是自己制造的,没有自己的参加,别人不会有那么大的能量干涉到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变得强大起来,不要被任何力气所打倒,不要在任何琐碎面前所妥协。

究竟,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的都是,把握住,享受好这活着的--健康的每一天,才不会辜负的这大好的四季美景。

4、路是心的选择,心空晴朗,路也阳光,心空阴雨,路也缠绵,心空愁闷,路亦蒙蒙。

它承载着每个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人如一叶小舟,专心掌舵,盼望引航,只愿轻缓走过人生的四季,看江山如画,听岁月如歌,放下生命的沉重,从容淡然的走过,由于我们是行者,我们在路上!5、花开花谢,凭添友情的芳香;雁来雁往,增加回忆的美妙;时间消逝,登记人生的点滴;四季交替,编织情意的花篮;两地相隔,产生心灵的共鸣;时时刻刻,关注伴侣的一切。

伴侣,愿你幸福,欢乐一生!6、流连清浅,寄一份相思给四季,携一份牵挂穿过细水长流。

友爱的小草,无论过去多么美妙,都将成为过去,无论现在多么不好,我们都在经受。

漫漫的人生你孕育着盼望,扩散着生命,经受着风霜雨露,酷暑寒冷。

你不与百花争艳,不与大树媲美,永久悄悄地做着真实的自我。

彻悟禅师教义百偈 综合释义

彻悟禅师教义百偈 综合释义

彻悟禅师教义百偈综合释义禅宗,又称为禅宗佛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特有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而闻名于世。

彻悟禅师是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义被总结成了一百首偈语,这些偈语既简短又深刻,道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

第一首偈语:“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常自照清净。

”这首偈语告诉我们,禅修的关键在于保持心境的清净和明亮,时刻警惕杂念的干扰,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第二首偈语:“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月何曾照双溪。

我有落花人独立,微风不动已成诗。

”这首偈语表达了禅修者超越世俗的境界,独立于尘世之外,心如止水,触动不起一丝波澜。

只有在这种超然的状态下,禅修者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第三首偈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语告诉我们,禅宗认为菩提(觉悟)并非外在的事物或者地方,而是内心的本来面目。

我们不必寻找外在的条件或者环境,只需要回归到内心的本质,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觉悟。

第四首偈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万象皆空寂,无有不包容。

”这首偈语表达了禅宗对于万物的看法,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任何一物是独立存在的。

禅修者应该超越对于事物的执着,明白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空寂的境界才是真实的。

第五首偈语:“不立文字教,直指人心意。

见性即是佛,无佛亦无非。

”这首偈语强调了禅修的直接性和实践性,禅修不是靠文字、语言或者教条来传达的,而是通过直接指向人的心性和本质来实现的。

只要能够直接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就能够成佛,而佛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境界。

第六首偈语:“山水皆如画,心境自由游。

清风吹不破,万象皆显现。

”这首偈语告诉我们,禅修者应该保持心境的自由和开放,像游走在山水之间一样,自由自在。

只有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

第七首偈语:“不觅寻常境,不离寻常行。

平常心自在,无处不菩提。

”这首偈语强调了禅修者不应该追求非凡的境界和行为,而是要保持平常心,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保持觉悟的状态。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PPT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PPT
★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越过挫折一定会有成功!
常见四种心态
心态好能力高 ——精品 能力差心态坏 ——废品 能力差心态好 ——半成品 心态坏能力高 ——毒品
一、归零心态
所谓归零,就是完全放下自己
人是活在过去,怀念过去
人是活在未来,期待将来 人是活在今天,珍惜现在
二、学习的心态
成功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而只有学 习才能决定将来。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 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十一、竞争的心态
成功是建立在失败之上的,成功者永不放弃,放 弃者永不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
十三、感恩的心态
学会感恩
日本人对桌子和板凳都要鞠躬,上班对企业徽标打 卡都要鞠躬,感谢给的工作机会和提供的工作环境, 工作条件 。
8,学会宣泄,摆脱压力。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态度。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 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 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可以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 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9,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 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 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10. 坚持 假使成功只有一个秘诀的话,那会是什么呢? 那就是坚持!做任何事情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坚 持下去,你一定能成功。
遇到挫折怎么办

岩松的动中禅修行体验

岩松的动中禅修行体验

逆流而上-----岩松的动中禅修行体验0.缘起2008年3月1日在广东六祖寺禅修期间,应隆波通禅师的要求,在禅堂上与大家分享了我练习动中禅近5年来的心得和体验,受到普遍认可,并能给大家以鼓励。

广东六祖寺禅修期间,台湾正念动中禅学会的陈师兄提出,希望能把我的心得和体验也分享给台湾的法友,于是就形成了这篇文稿。

陈师兄回到台湾后,在3月12日的禅修课程上,把我的这篇心得体验分享给台湾的法友,引起一些回响,并感到能鼓舞修行的士气。

把这篇体验写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大家对正念动中禅的信心,鼓舞各位法友的修行士气。

文中所表达的只代表个人经验和观点,仅供参考。

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指出并斧正。

1.个人简介岩松,男,已过不惑之年,现任某大学教师。

2.因缘2000年秋天母亲生病住院,医生很长时间没有作出诊断,那段时间心理压力一直很大,以至于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曾经几度动过自杀的念头,中医、西医、气功、针灸以及各种心理疗法等都尝试过了,无济于事。

两年多过去了,病情没有半点的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于是在2003年5月份,我就尝试宗教中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心理问题。

当时从一个心理治疗网站上得知来自佛法中“觉知”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钥匙后,就在一次刷碗的过程中,去觉知手腕的动作,不一会儿,就感到六根脱落,自己好像从身体中跳了出来,观察自己刷碗的动作,当时就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通过这次经历,我对佛法的觉知可以解决我的心理问题有了一点信心。

之后在网上陆续找到了很多觉知的方法,例如印度葛印卡老师的十日内观方法,缅甸马哈西尊者的观腹部升降的方法等,就自己在家尝试这些方法,但是都没有入门。

过了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个网友介绍说,正念动中禅治疗心理疾病效果不错,并且也属于内观的一种,于是就从网上找到那15个手部动作的图片,开始自己练习。

至此与正念动中禅结下了不解之缘。

3.入门当时由于严重的心理疾病,每天心里非常的烦躁,杂念纷飞,睡眠质量也非常的差,一点也坐不下来,每天象生活在地狱中一般,可以说练习动中禅的基础非常的差。

彻悟文章精选

彻悟文章精选

彻悟文章精选人生很多事情我们都看不懂,但是,在某一时分,你有可能就因为某一件事突然之间参透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彻悟文章精选,希望对你有用!关于彻悟文章精选1:悟作者:928029510静坐思望,蘸笔叙心。

人生如潮,瞬息万变。

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如水。

每一次的张望都是一次不同的人生经历我曾乘风而袭,踏月寻梦。

我曾用心品鉴人生的美酒,我曾用爱架起心桥,我曾用炽热的生命感动过,如今空空如也。

是时间惊扰了骄傲是岁月历练了心志是现实充斥了一切穿梭在幽静的柳林之径,徘徊在脚下这份纷扰的热土,您浓我怨。

每天周而复始的过往着。

诚然所有的一切似乎是如此的平静,又似乎是如此的汹涌澎湃,不惊,不扰,不卑不亢,用自身的肢体挥洒着生命的乐章。

繁华的霓虹闪烁着泪眼朦胧,模糊的触摸不到心中的那份热情,冷而冷之,笑而笑之,麻木的的血脉弥漫着整个身躯,也许是累了,醉了………每次痛过后才能长大,每次伤心过后才能明白,每一次失望过后才能理解,每一次泪水过后才能释怀。

每次的落寞之后会依然含泪试问自己,何以修心,就是重创过后可以依然平静,何以修行,就是痛的无法言语时,却能清晰前行。

失望,焦急,无望,无助,只有经历了其中,才能体会抱憾。

人的一生或许什么都要经历了才叫人生吧。

一曲忘忧谷,将深情相拥;一首半壶砂,将笑靥掩藏;离殇诉不完的衷肠,再相逢畅闻花香艳。

一个背影渗透了无尽的哀思,一个转身浸透了人世的沧桑,放眼望去,失去中你得到了什么,苦笑与眼泪中,你彻悟到了什么,一切都在前行,一切都在远航,时间挽留不住的苍桑。

静守己望,回眸颜笑,如痴如醉。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生命的礼赞赋予了我们鸿鹄之志,命运的华章凸显了人生的价值,谬论的言语则丰富了人生的诧异。

真诚的对待,无言的漠视,都是人生的无奈,平凡而不平常则是人生的展现。

望而不惊,驰张有度,思而不妄,默而不语,红尘相伴,风雨相依。

这或许才是人生另一种境界的体现。

关于彻悟文章精选2:洗心作者:彭凌意中溪流,滴水感知江河;境中天地,盏茶彻悟山川。

拨云见日(修行原理)

拨云见日(修行原理)

撥雲見日自序:遙想五教未立之前,那時的修行人何其的幸運,不論來自何山何洞,他們一見面,不必急著區分你是哪個宗教、我是哪個宗教,他們所最關心的只是「什麼是修行唯一的正路!什麼是人性共同的真理!」這樣就行了。

返觀今日世上,有志於修行的人雖多,但他們見面的第一句話,所最關心的往往是「你是什麼宗教?」接下來可能會說「我們的宗教與你們的宗教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加上什麼!」或「我們的宗教最特殊的地方是什麼加上什麼!我們有多麼玄奇又多麼玄奇!」不然就說「你們的宗教雖好,但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加上什麼!」於是彼此在客套的外表下,展開了激烈的不同堅持,最後發展成隨處可見的宗派爭執。

這種現象在網路上更是赤裸裸的表現無遺,那種絲毫不留餘地的批判言詞,就連那些絲毫沒有修行的人,看了也都無法苟同!我們已忘了修行的人都應該存著什麼樣的心?修行所共同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修行所共同行持的是什麼?心性的共同真相是什麼?修行的共同正路是什麼?我們完全忘了「共同」的,而沉迷於不斷的突顯彼此的優劣差異!看看那個蛹吧!同類的蛹要變成蝶的過程,總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吧!或者看那小小的苗吧!那同類的苗要變成神木,總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吧!這真理需要去透過辯論來突顯自己的殊勝或與眾不同嗎?它們所依靠的奇妙造化,不都是來自相同的「本性」嗎?這個源自本性的造化真理,會因為你我的辯論而變得搖擺不定嗎?不會的,它依然走自己的道路!那麼「人類」要變成「佛」的過程,沒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嗎?可以不依靠人類的「本性」嗎?這本性會因為宗教的不同而有不同嗎?它會因會辯論的勝敗而就勝敗了嗎?那麼究竟由「人」要變成「佛」的共同真理是什麼呢?如何皈依那共同的本性呢?修行只要修一個空空的心就夠了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佛陀要說「人身難得」呢?又為什麼要說「見性成佛」呢?五教聖人所堅持的真理真的會有所不同嗎?到底屬於人類不變的修行原理是什麼呢?為了解開這個源自全人類「共同本性」的謎底,也為了減少修行家因對同一個本性的誤解,而不斷延燒的宗派戰爭,愚因竊「大學」中的四十二個字,略述各教聖人所共指的性理心法,以及修行不變的原理及過程,望有助於眾生之修為於萬一。

彻悟大师语录

彻悟大师语录

彻悟‎大师‎语录‎‎彻悟‎大师‎语录‎重刻‎彻悟‎禅师‎语录‎序‎余辑‎彻师‎遗稿‎成。

‎或问‎念佛‎往生‎之道‎,有‎要术‎乎。

‎余曰‎,有‎。

确‎信而‎已矣‎。

净‎土三‎资粮‎,曰‎信,‎曰愿‎,曰‎行。

‎确信‎而愿‎行在‎其中‎矣。

‎忆昔‎从学‎单华‎藏夫‎子,‎请益‎当世‎诸大‎德,‎即耳‎都中‎彻悟‎老人‎名,‎盖淹‎贯宗‎教,‎而宏‎扬净‎土者‎。

慕‎之。

‎丙寅‎游燕‎,窃‎幸获‎礼座‎矣。

‎至则‎师已‎移居‎红螺‎,相‎距信‎宿程‎,以‎俗羁‎不果‎行,‎怅缘‎悭者‎久之‎。

戊‎寅之‎春,‎真益‎子自‎京携‎师集‎来,‎余获‎读焉‎。

叹‎其示‎众之‎语语‎悲激‎,往‎生之‎种种‎确凿‎。

密‎授北‎济宗‎风,‎旷游‎南台‎教海‎,不‎觉涕‎泗悔‎愤。

‎何当‎年之‎阻于‎咫尺‎,遽‎交臂‎而失‎之耶‎。

嗟‎夫,‎娑婆‎忍土‎,境‎苦而‎寿促‎,稍‎知发‎大心‎者,‎孰不‎警惕‎无常‎,思‎出生‎死。

‎然终‎以不‎得其‎门而‎止。

‎即有‎多生‎善根‎,皈‎敬三‎宝,‎且知‎有最‎上往‎生之‎捷径‎。

又‎或以‎一己‎之见‎闻未‎确,‎反疑‎传载‎或过‎其实‎,卒‎至怀‎疑自‎误,‎甘忍‎以待‎死。

‎吁,‎确信‎之难‎生,‎有如‎是耶‎。

今‎彻师‎之西‎归也‎,数‎月前‎辞嘱‎外护‎,次‎第诸‎务,‎则预‎知时‎至之‎确也‎。

幢‎幡盈‎空而‎来,‎诸大‎菩萨‎继至‎,临‎终之‎顷,‎弥陀‎亲接‎,则‎报终‎境现‎,佛‎菩萨‎接引‎之确‎也。

‎然犹‎师一‎人之‎独见‎也,‎若夫‎异香‎浮空‎,七‎日如‎生,‎发白‎变黑‎,舍‎利鳞‎砌,‎此则‎当时‎众见‎众知‎,往‎生之‎确瑞‎遍布‎支那‎,而‎无所‎用其‎纤疑‎者也‎。

人‎若闻‎此而‎仍不‎知确‎然猛‎省,‎步武‎后尘‎,努‎力今‎身,‎以了‎当生‎死,‎是谁‎之过‎欤。

‎余尝‎考震‎旦自‎远公‎开净‎土法‎门为‎初祖‎,其‎后可‎登祖‎位者‎,殆‎不乏‎人。

彻悟人生的哲理句子

彻悟人生的哲理句子

彻悟人生的哲理句子
彻悟人生的哲理句子:
1.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悟透其中的规律,方能成为高手。

2. 悟道者看破红尘,不为名利所动,心境自由自在。

3. 人生短暂如梦,悟道者懂得珍惜每一个当下。

4. 悟道者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5. 悟道者懂得放下执念,心无挂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6. 人生的苦与乐都是短暂的,悟道者懂得在面对苦难时坚强,享受快乐时淡然。

7.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对他人的付出和影响。

8. 悟道者了解,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只是表面的欲望,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9. 悟道者懂得放下对外界的评判和期待,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10. 人生的境遇并不完全取决于命运,而是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以上是我对彻悟人生的哲理的一些理解和句子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觉与迷

觉与迷

覺與迷──2010年春季大眾精進禪七開示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台湾中台禅寺开山方丈、导师、四川大学名誉教授.tw/index-gb.htm (一)修行就是要認識自己,要覺悟自己是誰。

眾生都是在迷,事也迷,理也迷。

所謂「迷事」,就是日常生活上所作所為沒有方向、沒有原則,這就是迷。

悟了,在事上也悟、理上也悟,做人做事有一個原則、有一個方向。

覺與迷,一般的說法,就是善與惡。

在迷的人不知道修善是一件功德、是一件好事,是我們自己的事,不需要人家知道,這就是所謂的「為善不欲人知」,否則就成了偽善、沽名釣譽。

偽善,就是在迷惑當中。

悟了以後,知道這是自己的事情,是本分上的事情,做人就是要有人格,這在事上就是悟了,不會做壞事、不會做錯事。

以佛法來說,知道三皈五戒是善,就找到一個方向了,這是屬於自利、屬於消極的。

以積極面來說,不但自己要好,也希望大眾好,這是在事相方面。

在迷的眾生,只管自己,不管人家;只為自己的幸福,不管人家的死活,這就是在迷的眾生。

在理上來講,要經常檢討反省,這念心不要迷失掉了。

哪一念心?就是諸位聽法這一念心,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禪宗祖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一般人心當中不是善念就是惡念,不是惡念就是雜念,不是雜念就是無聊,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

修行學佛,要把惡念變成善念,雜念變成正念,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藉由誦經、持咒、打坐,對治當下這念心,這就是悟了的人。

理上來說,悟到這一念心,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一般眾生不知道佛在哪裡,生命在哪裡,吉凶禍福在哪裡,這念心已經迷掉了,在黑暗當中。

這念心起貪、瞋、癡、殺、盜、淫,等於一潭渾水一樣,心妄想、顛倒,所作所為都沒有善法,這個時候求什麼都沒有感應,求什麼都求不到。

因為福德是從善法當中得來的,覺悟是從淨心當中得來的。

我們明白了,就知道人生就是這麼兩條路,一個是善與惡,一個是悟與迷。

禪宗云:「迷即眾生,覺即菩提。

」這念心迷惑了,迷失本心,迷失方向,就是眾生;相反地,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

《梦东禅师遗集》源流考述

《梦东禅师遗集》源流考述
的 研 究 尚 不 充 分 ,还 有 继 续 探 讨 的 空 间 。本文 试 从 形 成 、流 通 、版本和署名等四个方面对此 问题进行考述。这对于深人研究梦东禅师的佛
学思想具有基础性意义,对于研究清朝中叶以 来的净土宗发展史也具有参考价值。
一 、《梦东禅师遗集》的形成与流通
《梦东禅师遗集》的形成乃至流通经历了一 个长期 的 过 程 ,于梦东禅师逝世前3年得以删 定 ,于其逝世7年后得以刊刻流通。
宗发展史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 键 词 :梦 东 禅 师 ;《梦 东 禅 师 遗 集 》;版本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〇〇〇-6176( 2019 )02-0025-05
梦 东 禅 师 (1741-1811),法 名 际 醒 ,字彻 悟 ,一 字 讷 堂 ,号梦东。俗 姓 马 ,京东丰润人(今 河 北 省 唐 山 市 丰 润 区 )。早 年 参 禅 有 悟 ,受粹如 纯禅师印可,成为临济三十六世、磬 山 (天隐圆
修 净 土 ,主 张 莲 宗 ,并 创 建 红 螺 山 资 福 寺 净 土 道 场 ,对 清 朝 中 叶 净 土 宗 的 弘 扬 做 出 重 大 贡 献 ,其 净
土 思 想 对 后 世 影 响 深 远 。梦 东 禅 师 的 著 述 主 要 有 两 种 :《梦 东 禅 师 遗 集 》与 《念 佛 伽 陀 》。 目 前 ,关于
收稿日期:2 0 18-05-20 作者简介:王 进 健 ,男 ,山 东 菏 泽 人 ,武 汉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2015级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佛 教 。
庆 丁 卯 (1807),昶 亭 居 士 来 红 螺 山 听 讲 ,索求 梦 东 禅 师 的 文 稿 ,并 坚 请 梦 东 禅 师 开 示 “净土 宗 旨 ,及 启 信 、发 愿 、力 行 、用 心 、修持等文”14188 ' 合上 先 前 的 《山居》诗 偈 等 作 ,编 成 两 卷 ,梦 东 禅 师 又 将 宗 门 语 句 删 去 大 半 ,是 为 《梦东禅

慈济读书心得

慈济读书心得

慈济读书心得篇一:台湾慈济-读书会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忏讲记证严法师讲述【正宗分】第二章滅障七心经典原文欲灭三障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障灭除?先当与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障乃可得灭。

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

第一節七心总论“欲灭三障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障灭除?”要以什么心来灭除种种烦恼障碍呢?要先去体谅别人。

像前面说的阿公,以前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别人比较,也和自己计较,阿嬷常常听到先生嫌弃她,时间久了生出怨气,这分怨怒埋在心里,夫妻见面时难免恶言相向。

“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障乃可得灭。

”要灭除三障烦恼,应当先发七种心,这七种心是诸佛菩萨开启的方便法门,若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将烦恼、障碍一层层剥除。

这七种心为什么是此种次序呢?心是根本,为善为恶都从这念心起;要改掉贪嗔痴的心念,就必须提高警觉,向内自省,因此首先要有“惭愧心”。

有惭愧心的人才能生出“恐怖心”,如果没有惭愧心,毫不在乎姻缘果报,就会为所欲为,这就是无怖畏心的人。

因为有惭愧,所以产生畏惧,知道业报可怕,害怕坠落三途,这就是“恐怖的心”。

佛陀弟子中,有一位难陀,他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

难陀长大后,娶了美貌的夫人,终日沉溺在声色享受中。

出家后的难陀,虽然知道佛法很好,对佛陀也很恭敬,却无法舍弃人间的情缘,始终记挂俗家的夫人,每天都很忧烦。

佛陀为了开到他,便以神力带难陀来到一个很美的境界。

那里的人正建盖一座富丽堂皇的豪宅,旁边还有一群天女演奏仙乐。

难陀问:“这房子是为谁盖的?”一位督工回答:“这是为难陀圣者兴建的房子,因为他发心出家,所以将来能到天堂享受。

”难陀听了很欢喜。

接着佛陀又带难陀到另一个境界。

那里铜墙铁壁十分炎热,充满各种可怕刑具,到处都听到哀嚎声。

难陀看到一位狱卒正在烧造一口油锅,就上前问道:“烧这锅油要做什么呢?”狱卒说:“这是在等待难陀来受刑,因为他虽然出家了,心里还是不断淫欲。

表达心境的句子

表达心境的句子

表达心境的句子表达心境的句子11、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2、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3、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4、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5、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6、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

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7、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

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8、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9、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10、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11、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

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13、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6、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17、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18、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19、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20、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表达心境的句子21、曲终人散,花开花落,都只是一场孤寂的演出,仅此而已2、在你漫长而又丰富的一生里也许我只是匆匆的一瞬间。

——辰东《神墓》3、为何最终成孤寂只因人为孤寂重4、一直以来以为自己超越无情做到无忆却原来被自己所欺到如今我心若电击5、风吹夜深寒,秋叶落满肩。

彻悟人生

彻悟人生

彻悟人生(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爱情语录、搞笑语录、心情语录、励志语录、伤感语录、友情语录、经典语录、名人语录、情感语录、哲理语录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ove quotes, funny quotes, mood quotes, inspirational quotes, sad quotes, friendship quotes, classic quotes, celebrity quotes, emotional quotes, philosophical quote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彻悟人生1.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彻悟者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2010-05-29 21:16:57)
转载
标签:
分类:闻思精华
修行
学佛

佛教
杂谈
请问法师: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

请问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谓「当下大彻大悟」,
是悟了什麽呢?
中台世界(台湾)的回覆:
佛法的根本道理是所有烦恼皆源于「执著」,破除了心中所有的执著,就是自在与解脱。

而世人的执著为何如此之多、又如此之深?源于将世间一切变动无常的人、事、物都看得太实在。

因此,喜欢的人事物就想永远拥有,得而复失则怅惘失落,乃至悲伤难解;讨厌的人事物就希望立即消失,避之不得则苦恼烦闷,乃至横生恶心。

所以欲得心灵之解脱自在,就从认识一切人事物变动无常的本质开始,进而「放下」对所遇一切人事物的执著。

所以「放下」二字,一般人说得轻松──放下、放下,当下似乎因为和朋友聊得开怀,情绪稍得纾解,而放下了烦恼。

一会儿和友人分手,回到家独处时,又上心头!为什么?因为没有建立对人事物本质的认识,没有认清欢喜、苦恼的虚妄来源,所以「放下」不过是一时间的不去想它而已,并没有真正破除心中的执著。

大彻大悟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彻悟了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本质是变动无常,了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之语),看待一切人事物的眼光,和凡夫俗子爱憎分别、取捨计较、患得患失完全不同。

彻悟的人在每个当下都是「无住生心」,也就是面对当下所遇的人事物,都能「无所住」──不生执著(因此也就没有喜欢、讨厌、想要、排斥……),而「生其心」──自然而然地以清明无染的智慧心,言所当说、行所当为。

「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麽呢?就是悟了「无住心」的妙用,就是悟了「无住生心」才是大智慧、大自在、大解脱,也才是真平等、真慈悲、真安乐!世间一切的不公正、不公义,不都是来自欲以一己的主观价值强加之于他人;世人一切的不坦荡、不安然,不都是来自对人、
或事、或物……生起了喜恶、爱憎、取舍分别的执著心吗?唯有悟到《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方能真正从执著烦恼当中永远解脱出来。

《楞严经》云:「淨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彻悟了无住心是真正安身立命处,在每一个当下实践「无住生心」的真理,心地清淨无住,面对一切人事物,在清明地应对进退、自利利他之中,心却寂然不动,无一执著的心念生起,如此智慧自然通达无碍、心量广大慈悲;世间一切纷纷扰扰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热热闹闹的梦,既是梦中事,什麽也不会去分别计较、患得患失了。

只是为所应为,以慈悲、智慧接引大众共同迈向自在解脱之道,这就是彻悟者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