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县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罗平县鲁布革乡布依族小水车制作的调查研究

罗平县鲁布革乡布依族小水车制作的调查研究

罗平县鲁布革乡布依族小水车制作的调查研究作者:顾英楷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01期罗平及周边地区的布依族是古老的土著民族,有世代流传至今仍在使用的独立的民族语言,身传口授制作小水车的技艺已有几百年的的历史,充分展示了罗平布依族的精神风貌,是布依族文化中最耀眼亮彩的部分。

然而,大量砍伐树木和竹子,造成林木的破坏,年轻的布依族人制作小水车多采用机器,致使小水车统一设计的多,特色制作少。

本次对小水车制作调查研究,目的就是要引起社会各界对布依族手工艺品传承与发展的重视,让小水车的制作工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调查背景(一)罗平县鲁布革乡的地理位置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位于罗平县城东南部,十万大山丛中的滇、黔、桂三个省(区)的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是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布依族乡之一。

布依族是罗平及周边地区的土著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布依族先民就建立了夜郎国,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最兴盛的地方民族政权。

夜郎国衰落后,牂牁郡、兴古郡,仍为布依族先民骆越所统领。

唐朝时期,南迁的彝族先民日益强盛,彝族土司政权逐步掌控了滇东、滇中地区。

布依先民骆越或称僚人则因夜郎国的覆灭而被驱逐,居无定所在滇、黔、川、桂边沿的低热河谷区迁徙往返。

(二)小水车的历史发展1、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是东汉灵帝(公元168—189年)时期所创造。

龙骨水车是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升到高处而流入田间,进行农田灌溉。

龙骨水车还分为手摇龙骨水车和脚踏龙骨水车。

2、牛力水车。

牛力水车起源于周朝,是利用齿轮原理制造的,由牛力带动平卧的大齿轮,大齿轮带动小的立齿轮,立齿轮再带动河里的水车提水。

当牛旋转时,水车即可将河水提起到田间灌溉。

3、上冲式,下冲式水车。

上冲式,下冲式水车起源于罗马时代,流水从水车的上部冲击水车的就是上冲式水车,流水从水车的下部冲击水车使其旋转的就是下冲式水车。

布依族刺绣产业发展趋势

布依族刺绣产业发展趋势

布依族刺绣产业发展趋势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布依族刺绣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布依族刺绣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市场趋势、技术创新、设计与品牌策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布依族刺绣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趋势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逐渐兴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不断增加。

布依族刺绣作为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备受追捧。

这使得布依族刺绣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文化旅游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布依族聚居的贵州、云南等地自然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也为布依族刺绣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可以通过开发旅游纪念品等方式,将布依族刺绣推向市场。

3. 外贸市场的开拓:中国的刺绣工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布依族刺绣作为中国刺绣工艺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

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开展对外贸易等方式,可以将布依族刺绣推广到国际市场上,实现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技术创新1. 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传统的刺绣工艺多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适用范围有限。

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满足大批量、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布依族刺绣产业需要加大对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与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布依族刺绣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线上店铺,进行线上销售和推广,拓宽市场渠道。

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三、设计与品牌策划1. 刺绣产品的设计创新:刺绣作为一种工艺,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布依族刺绣产业需要不断进行设计创新,推出新颖、时尚、个性化的产品。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包括纺织、刺绣、染色、编织、木雕和银饰等多个方面。

其中,纺织是布依族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纺织技术以绵长丝线和逐级多彩的色彩为特点。

布依族妇女擅长纺线,他们使用手工纺车将棉花或丝织成丝线。

他们还会把线染成各种亮丽的颜色,然后用手工织布机编织成各种花色斑斓的纺织品,如衣物、帽子、被子等。

布依族纺织品以细腻的质地和华丽的花纹著称,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纺织,刺绣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布依族的妇女们擅长用各种彩线在布上进行绣制,刺绣的图案多为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以及寓意吉祥如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

刺绣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装饰、保暖和吉祥的作用,也展现了布依族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染色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一大特色。

布依族人民善于提炼植物的天然色素,如木蓝草、番红花和茜草等,用来染布,使布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布依族的染色技术独特,色彩鲜艳耐用,是布依族纺织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编织、木雕和银饰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人民使用竹子和藤条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如篮子、储物箱等。

他们还使用木材雕刻出形象逼真的人物和动物雕塑,以及各种神话故事的场景。

而银饰则在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布依族的银饰品工艺精湛,款式独特。

总的来说,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丰富多样的手工艺技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手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布依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为世人所喜爱和推崇。

云南罗平布依风情

云南罗平布依风情

农历三月三,云南省罗平县布依语为更三粉,是布依族群众载歌载舞的传统节日,意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持续7天。

罗平县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旱魔袭击,群众惜水如油、视水为金,成为媒体和网络关注的焦点,布依族上百年的民族习俗三月三泼水狂欢节究竟咋个过?罗平县旅游局局长刘波介绍:“布依族泼水节肯定要过,不可能因为干旱就取消了民族习俗,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县城内、森林公园、公路沿线取消泼水活动,多依河风景区泼水狂欢依旧举行,活动重心转移到布依民俗展示、户外露营、篝火晚会、风味烧烤、赛竹筏等活动中,更加突出布依族民俗文化。

在鲁布革小三峡风景区、九龙瀑布风景区、多依河风景区体验布依族风情、品尝富有布依族特色的花米饭、酸笋鱼、棕把、马脚杆。

”洒圣水 寄祝福罗平县布依族群众有祭山神、水神的习俗。

每年三月三这天,布依族男人到村寨山神、水神坛前杀鸡宰羊、摆设水果做贡品,由布依魔公及村中长老举行祭祀山神、水神活动,求风调雨顺、人人有饭吃、国泰民安、家庭幸福。

布依族妇女们在家染五彩花饭,孩子们颈挂鲜艳蛋包在多依河畔游戏追逐、玩耍打闹。

多依河发源于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村委会腊者村附近的山麓,全年柔美清幽、碧翠尽染,在山坳中,沿着大自然铺就的层层梯田般的钙华滩溢流而下。

大旱年多依河山水依然秀美、环境依然清幽、风情依然浓郁、瀑布群依然密布。

往年三月三,布依族青年男女盛装聚集多河风景区,打水枪、赛竹伐、玩水车、泼圣水、送蛋包、对歌求偶,许多中外游客纷纷赶来与布依族群众欢度佳节,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各式各样的泼水工具,脸上洋溢着兴奋刺激的表情,尽情泼洒生命的圣水。

多依河面排满数不胜数的竹筏,竹筏上站着手握撑竿的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

三月三的水是圣水,是布依人表达情感的信物,寄托着布依人的真诚与祝福。

每年三月三这天,多依河上吼声震天,浪花四溅,造型别致的竹筏像箭一样向前弛去。

沿河两岸的群众,忘乎所以地相互泼洒圣水、相互追逐。

唱酒歌 喝米酒罗平布依族群众有酒有歌、歌酒不分家,喜欢以酒待客,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布依族服饰布依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导语: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布依族文化大多源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最常见的就是布依族刺绣,刺绣工艺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地方。

都说苏杭刺
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
布依族文化大多源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最常见的就是布依族刺绣,刺绣工艺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地方。

都说苏杭刺绣工艺精湛,其实布依族刺绣一样栩栩如生。

当你走在布依族的大街小巷,你就会发现,布依族的刺绣丰富多彩,精致美观,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布依族刺绣文化
刺绣是布依族妇女的一种手工艺术,在布依族地区普遍盛行。

布依族刺绣历史悠久,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有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的记载,说明布依族刺绣在明代就已盛行,而且相当精致了。

刺绣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绉绣、缠绣、挑绣、编绣、骑绣、剪贴绣等。

刺绣花纹栩栩如生,技艺精巧,色调和谐。

刺绣的图案有人物、花草、飞鸟、虫蝶、动物等,图案都是用几种颜色绣出,有写实的,有写意的,也有各种几何图案。

通常用作服饰、背带、围腰、帐檐、被面、枕套、头帕、荷包、鞋面、手帕等,是布依姑娘心爱的工艺珍品。

刺绣是每个布依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手艺,是布依族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她们往往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绣品,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表达美好祝愿,或作为定情物,表白自己的一片芳心。

小伙子找对象时,常把姑娘刺绣手艺的优劣,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

生活常识分享。

云南刺绣调研报告

云南刺绣调研报告

云南刺绣调研报告云南刺绣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传统手工艺品,素有“活化石”之称。

为了进一步了解云南刺绣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本次调研对云南刺绣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考察。

一、云南刺绣概述云南刺绣是一种以丝线、绢和布为材料,以针线刺绣手法进行刺绣的一种工艺术。

云南刺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刺绣绣线颜色鲜艳,细腻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云南刺绣因其独特的技法和图案,成为中国刺绣中的瑰宝之一。

二、云南刺绣的历史渊源云南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云南刺绣的技法和图案受到了各个民族文化的影响,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艺术。

云南刺绣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一直以来被视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三、云南刺绣的传承与发展云南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云南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已经逐渐减少了人们的需求和关注。

其次,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出现,使得刺绣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增加,导致云南刺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为了保护和传承云南刺绣,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云南刺绣技术的培训和传承,确保云南刺绣技艺不断传承下去。

其次,推动云南刺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刺绣产品。

另外,云南还鼓励建立刺绣品牌,推广云南刺绣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代表。

四、云南刺绣的发展前景云南刺绣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方面,云南刺绣具有独特的手工艺性质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另一方面,云南刺绣可以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居装饰等领域,为云南刺绣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同时,云南刺绣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云南刺绣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云南刺绣的设计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与设计师和创意人才的合作。

此外,云南刺绣的市场宣传和推广也亟待加强。

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因贵州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制作工艺得到很好的保留,刺绣就是其中的一种,布依族刺绣工艺历史悠远,有着独特的特点,其刺绣工艺手法的技艺较为高超,更是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寓意。

本文对布依族刺绣的基本概况和刺绣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布依族刺绣传承的现状,对布依族刺绣的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布依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和应用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种工艺非常的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运用自身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是其中一种最为独具特色的体现方式,贵州布依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文化悠久,因形式各异,图案的精美和特别,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审美风格,更是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而且其中花纹图案还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寓意,承载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性格,由此可见贵州少数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

一、布依族刺绣基本概况与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探析(一)基本概况据调查统计,全国布依族人民主要聚集于贵州,在贵州,除了苗族之外,布依族的刺绣工艺也是非常优秀的。

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贵州布依族妇女“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绶”,说明布依族刺绣在明代时候就已经开始盛行了。

刺绣在布依族又称之为“谷绣”,又称为雕绣、刁贵、姑绣,每个地区的称呼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其刺绣工艺却都是很精湛的。

刺绣的方法花样较多,有平绣法、缠绣法、挑绣法、剪贴绣法、素绣法等多种展现方式其中素绣法是布依族最为古老的一种刺绣工艺,同时也是布依族所有刺绣中最难掌握的技术。

“素绣”主要是用于床单上。

素绣法是要先在白色的布料上画出图案,然后再用有着蓝靛色的黑线进行刺绣,根据每个图案的形态特点,采取不同的技巧来绘制。

线的分布也是各不相同的,时而粗时而细,具体是要根据刺绣的图案来进行的。

“剪贴绣”主要是体现在背带上,要先把纸画好,然后剪出图案,固定在需要的布料上,再进行刺绣,背带的边缝要进行镶边,用金色或者是黄色的纸剪成长条形状,再沿着花边缝进行一针一线的缝制。

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和刺绣工艺布依族的民间工艺——蜡染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

女孩子从小就学习纺织,成年妇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架纺车。

每年除两三个月的农忙月份外,平时白天耕作,晚上纺织;冬闲时,则终日纺织。

她们可以做到自种、自轧、自纺、自染,自己缝制服装。

居住在石头寨里的布依族妇女的上装多为大襟短衣,底*为黑*,披肩上绣着半月形桃花图案,袖子上镶嵌着织锦和蜡染布,衣边上也饰有织锦;下装一般都是穿百褶长裙,系花边围腰,裙子也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制作的;头上戴方形织锦花帕。

布依族人使用蜡染布已经沿袭了几百年。

女孩子从10岁就开始学习制作蜡染布,她们把蜂蜡略为加热熔化成蜡汁,用铜制的蜡*蘸蜡汁在白布上描绘图案,待蜡干了以后,把布放进蓝靛染缸之中将布染成蓝*或青*,然后再把布放进锅里煮,使蜡从布上熔脱,原先绘蜡的地方就呈现出白*,蓝白相间的图案**十分鲜明,最后再经过漂洗就成了蜡染布。

石头寨的姑娘们都是制作蜡染布的高手,她们制作的蜡染比其它地方的要高出许多,不仅花纹精细明晰,而且染制精良,*泽经久不变。

蜡染布的花纹图案十分丰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也有鸟兽鱼虫,其图案谐调,线条匀称,给人以典雅古朴的感觉。

作为布依族的民间工艺品,蜡染布已经走出贵州的大山,许多到黄果树旅游的外国客人,还专程到石头寨来欣赏布依族姑娘是怎样将白布变成漂亮的蜡染布的。

当然,他们也都会购买一些蜡染布,作为珍贵的工艺品带回国去送给朋友或加以收藏。

黄果树地区民间蜡染源远流长,以石头寨为例,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妇女人人能画蜡,故名“蜡染之乡”。

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

蜡画是用铜*(蜡画工具)醮上高温加溶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河湖泊,唯妙唯哨,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即成。

蜡染是将画好的作品通过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

加之,神秘莫测的*纹,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

布依族刺绣介绍

布依族刺绣介绍

布依族刺绣介绍布依族刺绣介绍望谟县布依族群众称刺绣为“绣花”,布依族刺绣的内容十分丰富、绣法多种多样、刺绣题材广泛,它不仅绣在衣裤、布鞋、围腰、手帕、挎包上,还绣在枕套、枕巾、被面乃至桌布、靠垫上,就连节日里男女青年抛玩的小糠包上,也绣有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件件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展现了布依人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产品有图案大方、生动形象、色泽鲜明、针脚均匀、质感强烈的特点,还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其流传下来的刺绣技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类是素绣法,属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也是布依族刺绣中最难掌握的技法。

刺绣者先在白土布床单上绘图,绣花针穿上用蓝靛或枫香叶染过的白线,采用“绣、提纱、火台进、党花”四种技巧,精工细作地绣上喜鹊、蝴蝶、鸳鸯、孔雀、凤凰、映山红、牡丹、荷莲等动物和花草。

素绣的特点是专绣床单,立体感较强,体现布依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意境。

第二类是彩绣法,由于刺绣中采用的底料、绣线、图纹都是不同的颜色组成,因此被称为彩绣。

绣制者在刺绣前必须选择备足各色面料和各种绣线,并用竹条做成直径为20公分左右的'两个圆形环,第一个稍大一点,第二个略小一点,将要刺绣的软质面料放在小一点的圆形环上,再将大一点的圆形环套上去,使刺绣的软质面料在圆形环上得到绷紧,为绣制者圆满完成彩绣打好基础。

彩绣主要是绣制背带、鞋面、帽子、门帘、帐帘、枕头、围腰、鞋垫、糠包、绣球等生活用品。

第三类是剪帖法,这个办法仅适合于制作背幼儿用的背带。

绣制者首先用两层布粘帖做成布壳,将在纸上画好的花卉图形帖在布壳上,然后把有花卉模型的布壳剪下,贴上彩色面料,便成了花形色边。

绣制者在花模上绣出花蕊、花脉、叶脉和蕊点,又将花卉模型完整地缝在背带后面上部。

对背带边沿的镶边,则采用亮金纸或银色纸条,踩绕花卉边沿,一针一钱地连在花边上。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特点和变迁趋势探析——以罗平布依族文化传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特点和变迁趋势探析——以罗平布依族文化传

从 祖 先7 gJ L 遗传 下 来 的文化 形态 遵 循 、 服从 、照搬 照做 、 自然而然 的融人 ) 的 文化 现象或者说文化存在 。
于世 的重 要特 征 ,是 本 民族 别于
他 民族的基本 特质 ,是 中华 民族 的宝贵
财 富。对少数 民族文化传 统传 承和发展 的探 索 ,是 民族文化理论 研究 的一项重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特点和变迁趋势探析
以罗平布依族文化传统传承实 践为例
●念华魁( 罗平 县文 化 体 育 广 播 电视 局)
, I \ 数 民族文 化传 统是 少 数 民族存 在

“ 民族 的集体意识和集 体无 意识 ”这一角 度来说 ,文化传统 无 “ 形” ,不 可触摸 , 但作为一种 “ 存在 ” ,它必然要 以一些具
要课 题 ,也是 保护和发展 少数 民族核心 价值观 的重要手段 。研究少数 民族 文化 传 统 的传 承特点和变 迁趋势 ,对保 护少 数民族独 有的文化心 理素质 ,保障 民族
文化 多样 性 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体文化事 项作 为载体 ,这样 ,一定 程度
上就赋予了其 “ 形 ”的意象 。举例来说 , 如布依族 “ 二月二 ”对歌节 和 “ 三月三”
是本 民族上一 代对 下一代 的言传
身教导致 文化传 统有规律 的承续 。这是
文化传 统传承最 基本 的方 式 。比如布依 族 “ 尊老爱幼 ”这一传 统。 罗平 布依 族 普遍 恪守 “ 敬老得少 ”的社会 信念 ,他
笔 者 认 为 文化 传 统 虽 不 具 有 “ 形 的 实
体” ,但有具体 的存在形 态 ,即在某些 方 面某些时候也有 “ 形 的存在” 。在此必须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现代价值与文创产品研发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现代价值与文创产品研发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现代价值与文创产品研发作者:晏飞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11期云南少数民族刺绣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承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感和文化。

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行业所重视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的传承及文创产品的研发也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这是少数民族人民对于自己所认知的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云南,基本上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刺绣技艺和刺绣文化,如苗绣、彝绣等等,这些不同的刺绣技艺、文化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现状及短板云南少数民族刺绣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绣法变化繁多、色彩搭配丰富,其刺绣技艺在民族服饰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对云南刺绣产业的不断保护和推动发展,开展了刺绣人员培训以及设计比赛和一些宣传活动,使得当地人的热情被带动起来,并利用电商使得刺绣产业的产值实现了稳步增长。

将云南传统刺绣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创作的产品,不仅走出了当地,而且走向了国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当前的刺绣发展也面临一些危机。

由于刺绣产品缺乏创意,产品没有走向高端化,进而产生的附加值比较低。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云南少数民族刺绣这个宝贵的遗产,当地一些行业组织了一些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使得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民众来从事刺绣生产,刺绣产业成为了当地妇女提升收入的一个重要行业。

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同其他的一些文创产业相比还远远不够,要将民族刺绣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才能建立起具有高度创意的文创产业,才能推动其产业的发展。

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刺绣要适应社会的改变,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融入其中,才能够生产出既具有民族特点又饱含文化内涵,同时兼具了时代感以及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这样才能够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产业的影响力。

同时,需要对从事刺绣的相关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才能够推动云南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布依族刺绣的心得和体会

布依族刺绣的心得和体会

布依族刺绣的心得和体会布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刺绣技艺独特而精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学习和了解布依族刺绣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布依族刺绣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布依族刺绣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布依族刺绣以其瑰丽多彩的图案、细致精美的刺绣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布依族刺绣的图案多样,包括动植物、吉祥物、人物以及各种纹饰等,每个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具体的图案意义可以是祈福、纳吉、驱邪、增加生育等,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信仰和欲望。

在学习布依族刺绣的过程中,我发现布依族刺绣的工艺非常精细和复杂。

刺绣师傅们利用针线细腻地将各种自然图案刺绣在绣面上,如同画家在画布上勾勒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他们反复琢磨,合理分配色彩,使刺绣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层次感。

同时,布依族刺绣还使用了大量的贴花技法,将绣面上的一些小部件制作成贴花,使整个刺绣作品更加立体和有趣。

这些复杂而繁琐的工艺使得布依族刺绣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展示了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在学习布依族刺绣的过程中,我不禁对布依族人民的勤劳和执着感到敬佩。

布依族刺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将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制完成。

经过细心的梳理和整理,刺绣的作品才能达到千锤百炼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刺绣师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完成一件件绣品。

这种勤劳和执着不仅是布依族刺绣工艺的体现,也是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毅力的结晶。

布依族刺绣还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刺绣作品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传达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刺绣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动植物图案反映了布依族人民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而各种纹饰则展示了布依族人民对于诗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刺绣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布依族人民的文化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总之,学习布依族刺绣的过程是我非常有收获的。

布依刺绣的概念

布依刺绣的概念

布依刺绣的概念布依刺绣是中国少数民族布依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安顺、遵义、黔西等地区。

布依刺绣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针法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布依刺绣起源于布依族的生活和文化,是布依族人民对自然、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等元素的审美表达和艺术创作。

布依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深深地融入了刺绣艺术中。

布依刺绣通常以棉布、丝绸和毛线为材料,在细致的针脚上展现出布依族的独特审美观。

总体上,布依刺绣图案以大胆、鲜明、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色彩组合为特点,形式多样,寓意丰富。

常见的图案有花草、动物、人物、资料数据、抽象图案等等。

布依刺绣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包括设计、绣制、裁剪等多个环节。

首先,设计师根据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进行图案的设计和选择。

然后,绣工根据设计稿使用缝纫机或手工绣制出图案。

最后,裁剪工将绣制好的图案裁剪成需要的形状,制作成衣物、饰品等。

布依刺绣的针法非常精细,包括平行针、铺针、刺花针、花边针等等。

不同的针法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和层次感。

而图案的线条和色彩运用也是布依刺绣的亮点之一。

线条的运用可以使图案更具有动感和立体感,色彩的运用可以使图案更加生动和绚丽。

布依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体现了布依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传递着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哲学。

同时,布依刺绣也是布依族人民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身份。

如今,布依刺绣已经走出了贵州,成为了展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它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服装、饰品、家居等领域,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刺绣艺术的魅力。

布依刺绣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

总之,布依刺绣是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细腻的针法而闻名世界。

《2024年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及其初步研究》范文

《2024年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及其初步研究》范文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及其初步研究》篇一一、引言云南,一个富有文化底蕴与地理特色的地区,因其多样的气候与历史变迁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

这些民间工艺以其精巧、实用、质朴的特色在历史长河中留存并传承下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现象。

本文将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进行分类,并对其初步研究进行探讨。

二、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根据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纺织与刺绣类:云南的纺织与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和图案。

如彝族的刺绣工艺,图案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傣族的筒裙制作,以精细的织造技艺和独特的布料处理方式著称。

2. 陶瓷与金属工艺类:云南的陶瓷和金属工艺以独特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工艺著称。

如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釉色和造型设计受到人们的喜爱;金属工艺则以银器、铜器等制品为主,工艺精细,造型独特。

3. 木雕与竹编类:云南的木雕和竹编工艺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木雕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竹编作品则以质朴、实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4. 纸扎与剪纸类:纸扎和剪纸是云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纸扎作品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剪纸作品则以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三、初步研究1. 工艺特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这些工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2. 传承与发展: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老一辈艺人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这些工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文化价值: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是云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信仰习俗、审美观念等文化信息,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

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

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新华网( 2008-10-21 )稿件来源:册亨县委宣传部作者:彭龙摘要:布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民族,有着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从布依族文学和艺术两方面着手,论述了抢救和保护布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抢救布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

布依族是我国各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

布依人民在西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上万年。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创作、积累、交流、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

这些文化形态多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较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是一块急待开发和抢救的处女地。

一、布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布依族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容来讲,是相当丰富的。

不仅涉及文学、艺术,还包括宗教学、民族学、天文学、医药学等等。

本文拟就布依族文学和艺术两大方面先作探讨。

1、文学布依族口传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内容涉及布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史诗、叙事长诗、抒情长诗、歌谣、格言、成语、谚语、警句、神话、传说、故事等各大门类。

(一)布依族歌谣布依族歌谣分为以下几大部分:①史诗传说歌谣:布依族的史诗传说歌主要是创世歌谣和迁徙歌谣两大类。

创世歌有“开天辟地歌”、“造物歌”、“人祖歌”、“竹筷子歌”、“更歌”、“打鱼郎歌”、“地下到天上有多高歌”等,内容多与上古神话相同,风格古朴,想象奇特,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②仪式歌谣:布依族仪式歌是在布依族民间各种仪式上演唱的歌谣。

它表达了布依族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和灾难,渴望得到丰收、成功、胜利和幸福生活的愿望。

如“说媒歌”、“求婚歌”、“时辰歌”、“做客歌”、“孝歌”、“鸡的来历”等。

③劳作歌谣:布依族劳作歌由“采撷歌”、“狩猎歌”、“农事歌”、“分烟歌”、“牧歌”、“伐木歌”、“建造歌”、“催行歌”等组成。

李文秀:让民族刺绣走向大市场

李文秀:让民族刺绣走向大市场

李文秀:让民族刺绣走向大市场
雷鸣[1];毛虹(图)[1]
【期刊名称】《致富天地》
【年(卷),期】2018(0)12
【摘要】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多依村村民李文秀,拥有“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曲靖“最巧绣娘”之称。

多年来,她通过不断创新技艺,让刺绣工艺品实用化,让实用品工艺化,赋予了传统刺绣工艺品新的生命力,也让布依族刺绣走出村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雷鸣[1];毛虹(图)[1]
【作者单位】[1]不详;[1]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3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 绣 中 的“ 双面绣 ” 、 粤 绣中的“ 金 银线垫绣 ” 虽 然 都 是 我 国传 统 刺绣 中 的瑰 宝 , 但 现 在 大 多 变成 了室 内 昂 贵 的 陈设 品 。 罗 平 县 布依 族 的 刺绣 工艺 都 是 平 常 百 姓 的 日常 生 活 用 品 。如 衣裙 、 围腰 、 鞋垫 等 。 布依 族 一 直 还保 留着 古 老 的耕 作 方式 。 人 们 都 需 下地 干活 ,他 们 所 穿 的衣 服 鞋 袜 大 多 由布 依 族 妇 女 自 己缝 制 , 因此 质 量 较 好 不 易 损 坏 , 也 许 这 也 是 布 依 族 刺 绣 得 以 传 承 下 来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匪

丁晓梅 耿 卓 明 姬 林 燕 夏 曼
6 5 5 0 0 0 )

云 南 罗 平 县 布 依 族 刺 绣 工 艺 的传 承 与 发 展
( 曲靖 师 范 学 院 教 师 教 育学 院 , 云南 曲靖 摘 要: 在 漫长的历 史时期 . 云 南罗平县布依 族创造 了 内容 丰 富 、 类 型 多样 的刺 绣 工 艺 . 它 是 民 族 文 化 多 样 性 中一道 亮 丽风 景 线 , 也是 云 南 少数 民族传 统 工 艺 中的 一 块 瑰 宝 。 随 着 经 济 的 不 断发 展 。 许 多 民 间手 工 艺在 现 代 工 业 的 冲 击 下 . 面临 严 峻 的 生存 危 机 和 发展 困境 , 有 的甚 至 已经 失 传 。 因此 . 保 护 布依 族 传 统 刺 绣 的 工 作 刻 不 容 缓 .它 关 系到 民 族 文化 的 发展
刺绣
传承
发 展
云 南 罗 平 县 是 云 南 进 出 东南 沿海 的东 大 门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3 2 4 国道 和 南 昆 铁路 横 贯境 内 。 云南 共 有 布 依 族 5 万余 人 , 其 中2 . 9 万余 人 在 罗平 县 生 活 . 占全 省 布依 族 人 口的 百 分 之 六 十。 罗平 县布 依 族 妇 女 能 织善 绣 是 很 早 就 有 的传 统 。 纺 织 和刺 绣是布依妇女的绝活。 随 着社 会 和 经 济 的 快 速发 展 。 许多民间 工艺在逐步消失 , 布 依 族 刺 绣 的传 承 与 发 展 面 临 巨 大 的 挑 战 。 在 现 在 和 未来 的历 史 中 , “ 人 们将 可 以看 到在 标 志着 本 世 纪 革 命与战争下面, 存 在 着一 种 及 泵 的统 一 性 。 这 一 种 统 一性 的结 果 是 对 民 族文 化 多 样 性 传 统 的全 面侵 蚀 。而 民族 文 化 多 样 性 的 消 失 将 威 胁 到 民族 文 化 的全 面复 兴 。 ” i t ] 因此 , 如 何 认 识 罗 平 县 布 依 族 刺 绣 在 社会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地位 ? 如何 开 拓 刺 绣 工 艺 的 传 承 和创 新之 路 ?都 是 我 们 需要 认 真 思 考 的问 题 。 罗平 县 布 依 族 刺 绣 的历 史 刺 绣 技 艺 在 中 国特 别 发 达 , 刺 绣 始 于 何 时 目前 尚无 确 论 . 但 在 秦 汉 时就 已经 盛 行 了 , 马王 堆 出土 的 刺绣 品就 是 明 证 。 说 起刺绣 , 人 们 自然要 想起 “ 苏绣 ” 、 “ 湘绣” 、 “ 蜀绣 ” 等, 它们是 中 国刺 绣 的 代 表 , 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 其 精 品都 为宫 廷 独 占。 渐渐趋于贵族化。 布 依 族 的 刺 绣 见 于记 载 是 从 明代 开 始 的 , 《 贵 州 图 经 新 志》 中就 有 “ 腹 下 系 五彩 挑 绣 方 幅 如绶 ” 、 “ 绣花衣裙” 之 类 的描 写, 到 了清 代 更 是 屡 见 不 鲜 , 清 朝时期妇女衣袖 、 裙 边 皆 以绣 花 为 装 饰 。 民 国 以后 易 裙 为 裤 。 衣 袖 和 裙 边 的刺 绣改 为 “ 镶 栏 式” 。不 管 在 什 么 年 代 , 刺 绣 都 是 布依 妇 女 的绝 活 。
和 民 族 多 样 性 的 延 续 关 键 词 :罗平 县 布 依 族
古朴 、 灵秀 , 构 思 大 多 来 自大 自然 。 布依 族 妇 女 活 灵 活 现 的绣 品充 满 了灵 动 和 韵 味 , 大 自然 的美 丽 、 奇妙 被 展 现得 淋 漓 尽 致 。
( 三) 与 生 活 紧 密相 连 。
等, 多 以线 条 和 点 的 疏密 、 深 浅互 相 映衬 。 图案 花 纹 富 于 变 化 . 包括各种飞禽走 兽 、 花草 虫鱼等 , 布依妇女在刺绣 时 . 通 常 按 图案 需 要 和 自己 的 经验 决 定 针法 的运 用 和颜 色 的搭 配 .充 分 展 现 了 布 依 族 妇女 的聪 明才 智 。 ( 二) 色彩 鲜艳 , 绣工精湛。 布 依 族 刺 绣 色彩 鲜 艳 , 绣 品的用料讲究 , 做 工精细 . 图 案 作 品 的不 同处 理 方式 是 可 以并存 的 .这 正显 示 出音 乐作 为一 门表 演艺 术 的 优越 性 。 对 于 表 演 者 来 说 .选择 怎 样 的 演 奏 风 格, 应 取 决 于 他 的个 性 、 特长与爱好 。 凡 独 具 艺 术 魅 力 并 受 到 广 大 听众 欢 迎 的音 乐 表 演 都 应 受 到鼓 励 和 尊 重 。
三、 罗平 县 布依 族刺 绣 工 艺 传 承 、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一) 布 依 族 刺 绣 工 艺 的传 承 受到 现 代 文 明 的 冲 击

二、 罗平 县 布 依 族 刺 绣 的特 点 罗 平 县 布依 族 刺 绣 工艺 具 有 突 出 的特 点 。木 纺 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黑 色 棉 质 粗 纹织 布 , 然后在上面进行刺绣 , 绣 出 的绣 品在 风 格 上 都 呈 现 出简 练 粗 犷 、 纯 朴 自然 的 艺 术 特 点 , 图 案装 饰 性 强 。 色
彩鲜明 , 对 比强 烈 , 富 有 布 依 族 鲜 明 的 民族 特 色 , 具 有 深 厚 的 文化内涵 , 刺 绣 工 艺 的造 型 、 款 式和图案 , 表 达 了布 依 族 人 民 渴 望 美好 生活 的愿 望 , 反映了布依族人特有的审美观念 、 风 俗
习惯。 ( 一) 针 法 多样 , 种 类繁 多。 布依 族在 刺 绣 中 的针 法 运 用 是 多 种 多 样 的 。 有平 绣 、 皱 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