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面与色的美感 美术教案
初二面与色的美感美术教案(推荐)
初二面与色的美感美术教案(推荐)第一篇:初二面与色的美感美术教案(推荐)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点、线、面] 第2课面与色的美感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色彩的冷暖属性。
2、知道一些常用的前进色与后退色3、培养学生理性处理画面色彩的能力和配色方法4、培养学生的欣赏作品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常见的风景和家具设计图片分析出画面远近色彩的特点,总结出前进色、后退色,对比色、协调色。
引导学生欣赏著名大师经典大师的作品,我们的艺术家是如何应用色彩;进入课堂实践配色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感知自然界美丽的色彩,理性的欣赏艺术作品和运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准确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1、给学生观赏色彩错觉图片,欣赏自然界中的风景图片,和艺术作品播放一副关于色彩的错觉的图片。
导入课题2、提出问题师生互动:通过欣赏一组自然界中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画面近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联想、讨论、积极发表自己对色彩的感受,概括总结出画面中色彩远景色和近景色的属性。
解决导入时的问题。
3、理性的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色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的运用知识能力。
4、了解了色彩的属性,归纳总结出:暖色----红、黄等----前进色冷色----蓝、绿等----后退色1)理性的认识大师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提高学生审美修养。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用色创造力。
2)进一步理解色彩不同的冷、暖属性所表现的距离感。
3)培养学生对创作的欣赏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4)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5)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要求学生填图,表现色彩的远与近,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色,运用多种色彩进行创作。
6)要求学生讨论,推出小组最佳的作品。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4)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应用领域。
(2)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色彩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形设计知识、色彩的联想。
教学难点: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排列组合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案。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面?面的概念解说。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打开课本,介绍不同形状的面的种类。
2、介绍面与面之间的几种组合关系。
3、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的演示。
三、色彩知识介绍:
1、学生欣赏图片。
2、师指出: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大自然和生活的色彩。
4、提问:感知色彩除了健全的眼睛还有什么条件?
5、色彩基础知识讲解:三原色、间色、复色、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色彩的调和方法。
a、面积优势法、b置入共同色法、c互混法、黑白灰相隔法、冷暖序列法。
7、色彩的联想:出示春夏秋冬四幅抽象画,让同学猜题目。
展示春夏秋冬的照片,启发色彩的联想与概括、提炼和表现。
8、介绍几种常见色彩的联想内涵。
9、展示几幅联想内涵主题的作品。
四、作业:联想生活中图景,概括抽取相关的色彩,构成4幅表现酸、甜、苦、辣的抽象画。
先在作业纸上打16 个4X4CM 的格子。
从酸甜苦辣的图片中概括抽取若干色彩进行表现。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人美版八年级上册《色彩与情感的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义务教育中学美术课程中基础课,属于造型·表现。
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搭配的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讨论、启发、引导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完成好作业。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搭配和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色彩有什么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导入新课。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搭配的原则(对比、协调)。
2.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色彩搭配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搭配效果。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行搭配一组色彩,要求色彩搭配合理,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将搭配好的色彩应用于一幅画作中,可以是绘画或手工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色彩搭配、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关注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16.2.2面与色的美感
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点、线、面第2课面与色的美感一、课题:面与色的美感二、学习领域:设计·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实践,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资料收集和课本阅读及“欣赏与探索”的学习活动,感受学习方式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评述—讲授知识—动手实践—作业评价”的教学模式和“观察法、讲授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热爱生活、关注自然、表达丰富情感的审美习惯。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五、教学难点:准确地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具学具:1、教具:课件,四季景色摄影图片,学生佳作。
2、学具:制图工具、铅笔、绘图笔橡皮擦彩色纸等。
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1、展示色彩构成作品和大师的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按小组进行课堂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3、展示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并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4、老师提出思考的问题:面有哪些形状?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介绍运用基本形与骨格设计斗规律和方法,进行面与色的构成设计。
5、学习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
老师介绍色彩调和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由色彩而联想到色彩心理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
6、教师示范色彩的调和技巧。
学生观察、思考。
7、作业要求:运用彩纸拼贴的形式分组合作,按春夏秋冬分为四组,每组完成一幅色彩联想的练习。
也可以用彩笔绘画的形式来完成。
8、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
9、评价与小结。
九、教学反思:学生对色彩构成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也比较投入,部分学生对色块运用的想法独特,效果良好。
部分男生作业质量有待提高。
面与色的美感
色
美感
• 教学目的: (1)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给我们的联想。通 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 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 价值。 (2) 面与色是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它 涉及到绘画和色彩的一些专业知识,如物体 的体面关系;色彩的冷、暖属性、色彩的明 度、色彩的对比等等。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和创造能力。
• 色彩也有远近之分,远和近的色彩感是由于色彩 的冷暖关系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受而产生的。一 般冷色给人以远的感觉。暖色则给人以近感。
•
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给我们的联想。
• 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 块面感节奏感强 又 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 装饰趣味。
• 色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对色彩给我们的 觉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 色彩三原色:红、黄、蓝 • 色彩三组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 由于光的原因,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叫暖色,如 黄色(火),橙色(橘子),红(血)。给人寒 冷感觉的色彩叫冷色,如蓝色(海水),紫色 (茄子)等。
《面与色的美感》课件
作品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功能性
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作品应具备实际的功能性,如标识设计、 包装设计等。
06 结论
总结面与色的美感研究
总结了面与色在视觉艺术中的重 要性和美感表现,包括面形的变 化、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等方面。
分析了面与色在建筑设计、平面 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以及它们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
不同的面与色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 感,如温暖、冷静、兴奋等。
空间感
通过面与色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不 同的空间感,如宽敞、狭窄、高挑 等。
04 面与色的美感创造
面与色的设计原则
统一性
确保面与色的设计在整 体上保持一致,使观众 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
对比性
通过对比不同的面与色 ,突出重点,增强视觉
冲击力。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选择与搭配,展现出 时尚与个性。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师利用面与色的 组合,营造出舒适、和谐 的居住环境。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师通过对面和色 彩的运用,使产品更具吸 引力和实用性。
面与色的美感体验
视觉冲击
面与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
情感表达
03 面与色的美感表现
面与色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01
02
03
绘画
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 用不同的面和色彩来表达 情感和主题,创造出独特 的视觉效果。
雕塑
雕塑家利用面和色彩的组 合,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 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建筑设计
建筑师运用面与色的搭配 ,创造出功能性与美学性 兼具的建筑空间。
面与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面与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美感”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欣赏面与色的构成经典作品——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
请你分析画面的元素,这些元素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面的构成知识
(1)面的基本形可以分为:、、。
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给人不一样的心里感觉吗?
(2)基本型的组合方法有:、、、、、。
试一试用这两个基本形组合成新的图形。
(3)面的分割有:、、。
二、色彩构成知识
(1)色彩的联想
色彩有冷暖,冷色有:。
暖色有。
(2)你认识那些色彩的调和方法?
三、我的色彩构成练习自评:
1.主题。
2。
面与色的构成方法。
(基本型的设计、分割方法、色彩调和方法)3。
表达的情感。
初中美术课件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色
2)两种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那些不同的组合方法?
5、介绍色彩调和的一些基本方法。 色彩调和的基本法则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实现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有统领法、加强法、渐变法、隔离法、往复法、透叠法等。 6、学习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 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从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从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
9、1)下面请同学们体验四季色彩联想的范例,并说说自己对四季色彩有什么感受?
2)下面请同学们体验四季色彩联想的范例,并说说自己对四季色彩有什么感受?
教师:“我们的世界并没有缺少美,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生活中许多事物与情景都可以激发你们的创造灵感,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感受美吧!” 10、完成作业练习,借鉴大师的设计色彩应用于自己设计的作品中。 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色彩联想的练习,可作四季色彩的联想,也可作某首乐曲的色彩联想,更可以各组自定联想的题材。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色,运用多种色彩进行创作。(教师下班指导)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色彩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11、课后延伸 将全级同学的优良作业在校内布置一个专题展览,由教师撰写展览的前言,由学生写出作业的自评和互评。
7、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 1) 2)
3)
4)
8、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彩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练习起来,引起某种心理。例如:看到红色,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焰。 红-----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橙-----晚霞、秋叶、温情、积极 黄-----黄金、黄菊、注意、光明 绿静、忧郁、理性 紫-----高贵、神秘、优雅 白-----纯洁、 素、神圣 黑-----夜、死亡、邪恶、严肃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时间,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感知自然界美丽的色彩,理性的欣赏艺术作品和运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和艺术修养,养成热爱生活、关注自然、表达丰富情感的审美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面的分割、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怎样准确用色彩的联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比较法教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活色彩图片、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题目《面与色的美感》二、欣赏图片,让学生认知色彩的颜色和感受色彩。
1、色彩颜色有:红、黄、蓝、绿、白、黑、紫、橙···········2、感受色彩:(1)色彩的酸甜苦辣3、色彩的联想: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引起某种心理感受。
如:红色,我们通常联想到火,太阳、热情、活力等;绿色,我们通常联想到草地、树叶、和平、生命等等。
(1)色彩的春夏秋冬(2)色彩的冷暖色调三、欣赏图片,认识形状1、面的形状:(1)几何形(几何的面,变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长方形、方形、三角形、圆形(2)有机形(自然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偶然形(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2、“面”的分割与聚集分别有哪些方法:分割方法:等量分割、换比例分割、自由分割。
聚集方法:并置、叠置等。
四、作品欣赏五、作业布置:任务:确定一个题目,发挥想象,运用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创作一幅作品。
参考题目:《无题》、《春夏秋冬》、《自己的名字》、《海洋》、《森林》、《迷宫》、《旋转的木马》等等·········。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1)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的概念,认识面的方式和类形。
2、能运用面与色的构成来表达对美的理解。
3、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应用领域的价值。
重点:重复图案的特点和价值。
难点:怎样的基础行才能排列组合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视觉感,透视感和形式美感。
2、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教具准备:基本型,龙骨图,重复移动图案学具准备:画纸、尺、铅笔、颜色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面与色的构成与应用,他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如房间的彩色墙面、时尚服装、多姿多彩的地毯、精致拼接瓷砖,多姿多彩的花田和花坛。
如果我们将一个或几个基本形状的面,进行相同或不同的组合排列,并配以色彩的调和,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美感,丰富我们的情感和生活。
(播放图片,如学生感受面与色的美感)二、课堂发展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美术中“面”是指什么?有几种形状?(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2、面的构成方式有哪些类型?(面的分割、面的聚集)3、面的分割与聚集有哪些方法?分割方法:等量分割、按比例分割、自由分割聚集方法:并置、叠置等4、形与形的组合方法有哪些?覆盖、减缺、透叠、联合、接触、分离三、课堂延伸1、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A、设计基本形,注意正形和负形B、绘画龙骨C、将基本形重复移入龙骨D、正负形分别填上对比颜色(注意颜色的对比)2、设计基本形必须遵循的原则A、基本形设计尽量避免对称的图形B、避免正负形不分C、避免封闭的图形四、作品欣赏五、课堂作业,教师巡堂指导设计重复移动或黑白颜色图案,采用对比颜色六、作品展示、小结1、评价优秀作品,肯定学生的创作思维2、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设计了很多有创意的重复移动图案,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美感,让我们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教案标题:发现面与色的美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和色对于美感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面和色的美感表现。
3.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实践表达自己对面和色美感的认知和感受。
教学重点:1. 面的美感。
2. 色的美感。
教学准备:1. 彩色纸张和卡片。
2. 相关艺术作品和图片。
3. 学生创作工具,如铅笔、颜料等。
4. 观察和描述美感的评价标准清单。
教学过程:导入:1. 向学生介绍教案主题:“面与色的美感”。
解释面和色在美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例子,如绘画、建筑、服装设计等。
探索:2. 展示一些具有美感的图片或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他们对这些作品美感的看法和感受。
引导他们注意其中的面和色的表现。
讲解:3. 解释面的美感:a. 面的质地和形状如何影响美感?b. 面的排列和组合如何创造美感?c. 面的大小和比例如何产生美感?4. 解释色的美感:a. 不同颜色和色彩搭配的美感效果。
b. 色泽饱和度和明暗对美感的影响。
c. 色彩情绪和意义的美感表达。
实践:5. 分发不同色彩和形状的纸张和卡片,让学生通过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对面和色美感的理解。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和色彩搭配。
分享和讨论: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描述他们对面和色美感的表达和意图。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评论和提问,鼓励互相交流和讨论。
总结: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面和色对于美感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个人对美感的表达和理解。
拓展活动: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不同环境中的面和色的美感表现,例如自然风景、建筑设计等。
并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或写作。
评估方式:1. 学生对美感的描述和观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2. 学生通过创作实践表达对面和色美感的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注意事项:1. 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由表达,避免过度指导。
2. 在分享和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积极和尊重的态度评价和评论他人的作品。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面与色的美感,同时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个人对美感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美术教案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
初中美术教案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教案标题: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导语:本节课将重点讲解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技巧。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掌握面的表现力,并能够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
一、色彩搭配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a. 主色与辅色的配合原则b. 色彩的对比与平衡c. 色彩的冷暖搭配2. 色彩搭配实践a. 利用色彩搭配表进行实际操作b. 绘制色彩搭配实例作品二、面的表现力1. 面的基本属性a. 平面、立体、虚实的表现b. 面的大小和形状对表现力的影响2. 面的构图技巧a. 主题与画面的面比例b. 主次关系与面的对应c. 面的整体布局与对称性3. 面的表现力实践a. 利用不同材料绘制面的实例作品b. 运用面的表现力构图实践三、色彩搭配与面的综合运用1. 综合运用的重要性2. 色彩搭配与面的综合实践a. 在实例作品中进行色彩搭配与面的构图综合运用b. 分析和评价综合实践作品的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四、课堂练习与展示1.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色彩搭配与面的实践演练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交流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个人的色彩搭配方案2. 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面的表现力实践创作六、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展示和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2. 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色彩搭配与面的表现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同时,通过课堂演练和展示,学生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初中美术面部绘画教案
初中美术面部绘画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部的基础绘画技巧,包括面部轮廓、五官、肤色等。
2. 培养学生对表情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表情。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教学重点:1. 面部轮廓的绘画方法。
2. 五官的绘画技巧。
3. 表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1. 面部表情的生动表现。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部绘画的范例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面部绘画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面部轮廓的绘画方法,包括脸型、五官的位置等。
2.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展示如何绘制面部轮廓和五官。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体会绘画技巧。
三、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学生自己动手绘画面部,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情的表现,要求生动有趣。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部绘画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面部绘画,提高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面部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地绘制出简单的面部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
同时,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绘画进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绘画中找到乐趣,提高艺术素养。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示范作品。
第2课面与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美感》教学设计汕头市莲塘中学授课:陈壁冲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实践,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资料收集和课本阅读及“欣赏与探究”的学习活动,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养成热爱生活、关注自然、表达丰富情感的审美习惯。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2.难点:准确地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兴趣点:①欣赏多种经典范例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②小组合作进行色彩联想的练习。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具:1、上届学生的优秀作业,《音乐的联想》组画,色彩构成作品《重复构成》《面与色的构成》等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四季景色摄影图片)。
学生准备学具:色彩用纸、制图工具。
四、课时: 1 课时五、作业及要求:运用彩纸拼贴的形式分组合作,每组完成一幅色彩联想的练习。
六、教学活动过程:1.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实践法2.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3.教学模式:欣赏评述——讲授知识——动手实践——作业评价七、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课前准备课堂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上届学生的优秀作业,《音乐的联 1. 学生准备学具:色 1. 学生可以自由想》组画,色彩构成作品《重复构成》、彩用纸、制图工具。
组织学习小组,以《面与色的构成》等挂图资料。
便创设良好的学习2.多媒体教学课件环境。
3.四季景色摄影图片。
1.投影资料及挂图展示:3.学生活动:欣赏、用邮票设计①课件显示:陈幼林的中国邮票设自由讨论。
《 2008 》及《爵士计、冷抽象艺术代表蒙德里安的《爵士①学生按小组进行乐》、《模糊空间》乐》、欧普艺术家瓦萨雷的作品课堂活动,展示自己收集等作品创造艺术氛②展示上届学生的《面与色的美感》的资料。
围,激发学生的学优秀作品。
②学生进行作品欣习面与色的构成的赏,并按小组进行交流讨学习兴趣。
论。
课堂发展1.范例导赏: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的代表任务,他的绘画的基本元素是用直线相交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再用最单纯原色的色块与其匹配。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与色在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面与色的搭配原则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的美感(1)面的基本概念面是指物体表面的形状、质感和纹理等方面的特征。
面的美感是指面的形状、质感和纹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美的特征。
(2)面的美感作用面的美感对于物体的整体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物体的面的美感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整个物体的美感评价。
(3)面的美感搭配原则•一致性原则:面的形状、质感和纹理等方面应该保持一致,不要出现突兀的变化。
•对比性原则:在一致性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对比元素,以增强面的美感。
•重复性原则:在一致性和对比性的基础上,适当地重复某些元素,以增强面的美感。
2. 色的美感(1)色的基本概念色是指物体表面所反射或发射的光线的颜色。
色的美感是指色所表现出的美的特征。
(2)色的美感作用色的美感对于物体的整体美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物体的色的美感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整个物体的美感评价。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的搭配应该遵循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类似、渐变等。
•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效果,如明度高、饱和度低的颜色会显得清新、明亮,而明度低、饱和度高的颜色会显得沉重、深沉。
3. 面与色的美感搭配(1)面与色的搭配原则•一致性原则:面与色的搭配应该保持一致,不要出现突兀的变化。
•对比性原则:在一致性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对比元素,以增强面与色的美感。
•重复性原则:在一致性和对比性的基础上,适当地重复某些元素,以增强面与色的美感。
(2)面与色的美感搭配技巧•面与色的搭配应该遵循整体的美感要求,不要过于追求单一的面或色的美感。
•面与色的搭配应该考虑到物体的用途和环境,以达到最佳的美感效果。
•面与色的搭配应该考虑到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以达到最佳的美感效果。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 (3)
第五课—《面与色的美感》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照片和图案,欣赏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以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2、学习重复图案的设计方法,为学习平面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点与线的应用和创作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基本形的设计和排列组合,重复图案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
2、学生准备:课本、画纸、铅笔、橡皮擦、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以课件引入,展示课题:《面与色的美感》2、欣赏课件的照片,看课件点与线的图片,图片上的色彩和图案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生活里的点线面: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点线面的景象,例如室内装饰,服装设计,楼房的外观,屋顶上的瓦片,围巾上的图案等等。
2、看书回答:A、什么是面?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的图形称为面。
B、面的分类:C、两个相同图形的组合方法:3、提问:看图提问?面与色的结合?(三)重复图案:1、重复图案欣赏:2、重复图案的设计方法:(1)、骨格设计:用直尺在画纸上画好大小形状相同的九个格子——骨格。
(2)、基本形设计:用尺子铅笔画出简单的几何形——基本形。
(3)、重复图案的设计——面与色的构成,把基本形放入骨格中,注意做方向变动,使其成为有变化的重复图案。
(四)色彩的联想与感觉:(红、黄、蓝、紫、绿、黑、白)六、学生作业:1、运用点,线,面,体,色结合来完成一幅作品。
2、要求用色大胆内容新奇。
3、可以使用多种材料,运用剪,拼,贴等方法制作一幅作品。
4、任务:确定一个题目,发挥想象,运用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创作一幅作品。
5、参考题目:<无题>、<春夏秋冬>、<自己的名字>、<街道>、<海洋>、<森林>、<血液>、<烟花>、<下雨天>、<生命>、<运动>七、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做作业八、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了面与色的美感的知识,希望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设计出更美、更丰富多彩的图案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点、线、面]
第2课面与色的美感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色彩的冷暖属性。
2、知道一些常用的前进色与后退色
3、培养学生理性处理画面色彩的能力和配色方法
4、培养学生的欣赏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常见的风景和家具设计图片分析出画面远近色彩的特
点,总结出前进色、后退色,对比色、协调色。
引导学生欣赏
著名大师经典大师的作品,我们的艺术家是如何应用色彩;进
入课堂实践配色练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感知自然界美丽的色彩,
理性的欣赏艺术作品和运用色彩,从而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和
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1、给学生观赏色彩错觉图片,欣赏自然界中的风景图片,和艺术作品播放一副关于色彩的错觉的图片。
导入课题
2、提出问题师生互动:通过欣赏一组自然界中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画面近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联想、讨论、积极发表自己对色彩的感受,概括总结出
画面中色彩远景色和近景色的属性。
解决导入时的问题。
3、理性的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色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能力,实际的运用知识能力。
4、了解了色彩的属性,归纳总结出:
暖色----红、黄等----前进色
冷色----蓝、绿等----后退色
1)理性的认识大师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提高学生审美修养。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用色创造力。
2)进一步理解色彩不同的冷、暖属性所表现的距离感。
3)培养学生对创作的欣赏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4)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5)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要求学生填图,表现色彩的远与近,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色,运用多种色彩进行创作。
6)要求学生讨论,推出小组最佳的作品。
5、处风景的颜色,和远处的风景颜色。
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让学生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和艺术作品中美妙的色彩。
6、实践操作和巩固
通过已给出的画面进行填色,用色彩区分画面前后距离感,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7、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