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本、题型多样、新颖能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
既考察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而且很注重灵活运用,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选择题中学生失分比较大。
主要表现在: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
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
2、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3、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4、在讲解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考到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的地方没点明确,只讲到到达了哪些地方。
以致学生在做此题的时候根本不知如何去做。
5、凭印象答题。
学生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自己听得多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如:1789.7.14巴黎发生的一件事情是攻克巴士底狱而在学生脑海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凭印象就选错了。
历史诊所题中要求掌握5个小知识点,题目要求必须改正而许多同学只打一个错号,因此错失2分,有的同学耍小聪明全打了对号,侥幸得了6分,当然也存在什么都不会也不做的。
材料题中失分主要表现在理解材料不到位,有些同学答非所问,还有的答得不够全面,比如在26题中学生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比较片面,很少有人谈到民主范围不广。
综上所述,本试卷失分严重,平均分只有四十多分。
许多原因在于我讲解的时候不到位。
因为是初执教者,有一些考点把握还不到位,还又要没有很好的监督学生进行识记,加上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试卷说明从整体上看试卷,试卷覆盖面广,能紧密围绕知识点,重视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的设计具有发展性。
问题来源于课本,试题难度合适。
二、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中反映出以下问题:选择题满分20分。
出错较多的是需要记忆的小题。
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如最早原始人--元谋人。
第二题:非选择题,本试题总分30分,依旧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试卷上有大量空白,甚至没有试卷。
有的同学只做选择题,或者还有很多题没做。
(2) 一些同学不会审题甚至不仔细审题,答非所问。
如材料题题3问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许多同学答道家。
又如 2题问商鞅的思想,许多同学答创新精神。
(3)不会做看表格题题,看表格题得分过少(4)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没有记忆,比如分封制的作用。
(5)错字较多。
如秦朝--奏朝、三、建议1.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
没有看题就放弃了。
所以要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简便方法,是他们学习历史快乐起来。
2.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在这次考试中,导致失分严重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有的放矢地回答。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一定要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
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九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一、卷面总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一、二单元,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
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形式活泼,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二、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
1、第一部分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此题学生丢分较多,可见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太理想。
2、第二部分是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对所给历史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
此题丢份较多,原因是:一是学生审题不细。
审题不细造成漏答;没有把握关键语句,造成错答。
二是对全县模拟考试很陌生,无从下手,没有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三是部分学生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2、针对增加的题型,多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及近几年的中考动向,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及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狄雅辉。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
量分析
本文对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并对试卷质量进行了评估。
试卷分析
试卷共分为两部分,A卷和B卷,每卷满分均为100分。
A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各占40%的分值,简答题占20%的分值。
其中选择题难度适当,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名词和概念的理解;填空题部分题目为解析题,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解题,难度较大;简答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程度。
B卷为论述题,共20分,要求学生针对一篇历史文章进行分析和评论。
B卷难度适中,用语规范,考查了学生对历史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质量分析
根据本次考试的试卷分析结果,整张试卷难度适中,试题内容与学生所学知识点相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形式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答案的规范性。
但在填空题中有一小部分的解析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有一定考验。
综上,本次考试试卷质量为良好水平。
初中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评价
初中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评价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1. 考试目的与意义本次历史期中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初中一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考试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2. 考试覆盖范围本次考试覆盖了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第一单元: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三单元:大分裂与民族融合- 第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学生表现分析1. 知识掌握情况- 优点: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与夏商西周、统一国家的建立、大分裂与民族融合相关的问题。
对于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方面的记忆较为扎实。
- 不足:部分学生对于一些细节性问题掌握不牢固,如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等。
2. 能力培养情况- 优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较好地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展现出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 不足: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缺乏深入思考,不能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三、教学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重点讲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等细节性问题,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历史学科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总结本次历史期中考试反映了学生在初中一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
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前言本报告旨在对初二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分析学生的整体表现、题目难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数据,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
2. 考试概况本次历史期中考试共有100道题目,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3. 学生整体表现从整体来看,学生在历史期中考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答题速度较慢:部分学生答题速度较慢,导致未能完成所有题目;- 知识掌握较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掌握有待加强,对于重要事件、人物等方面的了解不够全面;- 分析能力较弱: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解读历史文献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在简答题和写作题方面的表达能力有一定欠缺,需要加强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4. 题目难度分析本次历史期中考试题目难度适中,涵盖了课本中的重点和扩展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 选择题:选择题的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点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 填空题:填空题的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简答题:简答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做到有理有据;- 写作题:写作题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和个人观点的陈述。
5. 教学建议综合以上分析,针对学生整体表现和题目难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针对学生知识掌握较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提高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加强答题技巧训练:针对学生答题速度慢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答题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强化写作训练:针对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多布置写作题目,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分析背景本文档旨在对八年级历史科目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了解期中考试的内容和难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研究和教学建议。
考试内容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涵盖了以下主题:1. 中国古代历史2. 世界历史3. 历史地理4. 历史人物和事件考试难度分析根据考试结果和学生反馈,我们对期中考试的难度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1. 考试难度适中:大多数题目的难度与教材和课堂教学相符合,学生能够应对大部分题目。
2. 部分学生反应难度较高:少数学生反映考试中的某些题目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更多的练和理解。
3. 部分考察内容需要加强:对于某些主题和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较低,教师可以加强相关教学或提供额外研究资源。
结果分析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反馈,我们对期中考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1. 高分学生表现出众:一部分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
2. 平均分较稳定: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平均水平的分数,反映了他们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基本掌握程度。
3. 低分学生需要关注:少数学生成绩较低,可能表示他们在历史研究中遇到困难。
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建议提供额外辅导或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供以下建议和措施来帮助教师和学生:1. 教师可以对历史学科的特定知识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提高理解能力。
2. 应提供更多的练和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应试技巧。
3.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文章或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拓宽历史知识面。
我们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研究成绩和兴趣都会取得进步。
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监测改进效果。
历史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历史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历史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体较好。
学生能够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逐渐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他们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比较,进行思考和判断。
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水平。
二、教学内容涵盖情况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各个时期。
从远古时代开始,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变迁。
随后,学生学习了多个历史时期,包括秦汉、唐宋、明清等。
教学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贯穿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情况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分组活动、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设备、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方式及结果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等。
这些评价方式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水平。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表现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问题及改进方案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历史知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次,有些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欠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思考能力。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传记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一试卷质量剖析一、试卷的评论1、试卷的基本状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20分钟。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研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色:(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要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2)标高适量。
鉴于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课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当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拥有简洁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了如指掌。
二、试卷成绩状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六个班,整体考试成绩来看,六个班成绩都差不多。
三、学生答题质量剖析1、长处(1)对历史教材的骨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依据要求加以复习稳固,对要点知识的掌握较娴熟。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多数学生能采纳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清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依据题意仔细解答。
大多数学生能依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剖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1/3(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升。
大多数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擅长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剖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必定程度上反应学生具备了理解、剖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杂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坚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广泛。
(3)读图、地址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剖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试题中考察考生剖析能力的题目比率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应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剖析。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由是学生在复习过程顶用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良举措1、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指引学生读教材,讲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着重学生剖析、归纳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质量分析
十一月份考试历史质量分析许正君一、试题分析:此次期中考试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满分共100分。
试卷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一二单元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但试题难度适中。
二、答卷情况分析:从总体上看,要求识记的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要求理解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弱。
从题目上看,选择题的正确率比较高,简答题中17题小4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的思想家是谁?他是那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题变相考查了诸子百家的学派、代表人物。
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
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历史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4、态度不端正。
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涂鸦,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综合素养差。
试卷中部分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字体工整。
三、改进建议: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认真备好一堂课。
备课时要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精心编制和设计导学案。
认真上好一堂课,做到有效教学。
学生明白的不多讲,重点难点,重点把握,重点讲解。
做到讲练结合,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或其自己去寻找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2、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题错误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用双色笔构建每课的知识体系。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秦汉时期正式确立“二十四节气”,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①自给自足②男耕女织③注重农时④精耕细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B.青花瓷C.粉彩瓷D.珐琅彩5.以下被称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抟成、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时期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6.下列古代历史名人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A.顾恺之——画圣B.毕昇——雕版印刷C.祖冲之——《九章算术》D.郭守敬——《授时历》7.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建立理学体系。
其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9.“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这是一篇关于九年级历史质量分析,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文章。
满分人数共2人。
三、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答题时有轻视心态,是导致学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共有两大题型,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材料题),涵盖了第一~第十六课的主要内容。
其中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30分,主要是对学生课本基础知识及能力的考查,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所要考查的内容基本涉及。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材料题)共30分,除了三则节选外,材料均来自于课本,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总体上本次试卷的难度中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试卷总分60分,年级平均分50.43分,优秀率77.21,及格率97.96,差分0.68,满分人数共2人。
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答题时有轻视心态,是导致学生失误的原因。
2、就整个九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来说,基础题目还可以,但是在对材料分析题方面还是欠缺历练,做题时分析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不强。
3.错别字问题存在,书籍、文件名不加书名号。
这有三方面的原因①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做试卷时粗心大意,随意性强。
②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指望开卷翻书,而平时马马虎虎。
③我的工作还不到位。
今后教学方式、方法及建议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多研究新的历史课程标准。
2、加强集体备课,集中体现集体的智慧。
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高质量的备好每一节课。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4、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应适当增加训练,才能去熟练灵活的运用,还要进一步的规范性答题。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及时渗透阅读材料题,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6、决定对成绩差的学生加强引导,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在历史这一学科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请保留出处。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历史期中考试结束了,面对学生的成绩,第一感觉基本满意,但仍有遗憾。
现在结合平时我的工作,就这张试卷谈谈我的感受。
(一)本套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易度适中,试题容量合适。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1.学生对重点主干知识的掌握较扎实,得分率较高。
2.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积极的转变,都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作答。
3.多数学生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但学生答题中也存在这些问题:1、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历史知识混淆、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对一些常见常用的人名、事件名写错。
比如蒸汽机2.未能准确把握试题提供的信息、考查意图及要求,审题粗心大意导致漏题或错误,甚至答非所问,如历史人物却写成历史事件,要写历史事件却写了历史贡献。
能把华盛顿看作拿破仑。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分析概括能力较差。
因此学生在主观试题及考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不少考生根本无法从材料中提炼出正确观点,考生对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单纯的记忆机械的运用上。
很多学生将教材上的语句文不对题的“复制”在试卷上,让人啼笑皆非。
4、考试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往往词不达意,语言过于随便,语病较多。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比起月考,这次的期中考试,多数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教学经验。
1、在课前,我必须先全面而细致的做好教学安排这样才能让我安心的去上课,我喜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怎样用最简单生动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什么知识点是学生最难理解而要重点记忆的,在哪些知识点上学生最容易出错,怎样才能让他们爱上历史课,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上课的时候,作业问题当堂解决,新课教学,我尽量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幽默又不失科学的讲授知识点,让学生在欢快中接受。
3、课后,初三学生负担很重,所以尽量不给学生过多的负担,精选题目让学生巩固基本的知识。
高二历史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题型常规,难度适中。
试题以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题考察一个知识点,难度适中。
从考察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准确作答。
2、主观题部分:主观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题目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难度适中。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回答主观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分析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
二、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知识点。
2、部分学生在回答主观题时,分析不够深入,语言表述不够准确。
3、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材料题的理解不够准确。
三、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相似知识点的区分和记忆。
2、增加阅读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主观题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总结本次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试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制度的一大进步B.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C.科举制度确立于隋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沿用D.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B.北魏至唐代中期实行的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C.明代开始实行的“一条鞭法”是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D.清代乾隆时期实行的“更名田”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C.清代乾隆时期实行的“更名田”是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D.清代咸丰时期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亩”是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A.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始终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B.汉代的“市”是指商业贸易活动,不是指市场D.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称为“商帮”材料一:(明朝中后期的情况)“若夫榜场而举市贾焉,以所得者什,命之曰匠物。
初中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中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导言:期中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对初中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找出考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总体情况分析统计了全班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以了解整体的考试情况。
从分数分布情况看,高分段和中等分数段占主导地位,低分段较少。
学生的平均分在70-75分之间,整体评估为中等水平。
但在评查具体题目的得分情况里,仍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试题质量分析通过对期中考试试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其试题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知识点覆盖不全面:试题集中在历史的事件和人物上,忽略了历史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观念的理解,知识点覆盖不全面。
因此,在未来的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与历史背景相关的题目。
2.题目类型单一: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很少涉及到解答题。
这样的题型设置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考试中,可以增加一些解答题,并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与分析能力。
3.题目难易度不均衡:部分试题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今后的试题编写中,应注意控制难度,做到难易适中,以保证试题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通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表现为:1.对关键词的理解不准确:部分学生对试题中的关键词理解不到位,导致答案出现偏差。
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答题思路不清晰: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思路混乱,缺乏层次感。
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教导学生如何理清思路,合理组织答案。
3.缺乏实例支撑:部分学生在解答题时缺乏实例支撑,只是空泛地陈述观点。
这个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能力。
八年级历史秋季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历史秋季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1月13日,14日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全校进行了期中考试,经过认真阅卷,成绩已经汇总到位。
为使日后的上课更加得当,教学效果显著,我对2023年八年级中期质量检测做以下分析:一、试题分析(一)试题结构: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大题。
本次试题由客观题(选择)和主观题(材料分析)构成,其中客观题占50分,主观题占50分。
(二)试题特点:1.选择题部分,试题不再是单纯知识点的罗列,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求学生动脑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注重了历史研究的成果的运用和展示。
在材料分析题中,所运用的材料,基本上不是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而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补充,而解答的问题,有的是立足于基础,也有的是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做到了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统一。
2.基础性知识题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总的说来,本次考试历史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试题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了知识掌握与学生能力运用考查的统一,试题特点符合当前课改形势的需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成绩分析:1.就试题本身难易程度而言,成绩偏低,本套试题都考查的是最基础的知识,及格率预期应在60%以上,可结果差强人意;班级之间成绩不均衡,差距较大,一班相对而言较差,无论是平均分,优秀率还是总积分;2.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成绩相差最大的达到了80分;三、存在问题:(一)态度不端正,成绩偏低。
出现了选择题,材料题空白的现象,全级155人考试,30分以下达到了35人。
(二)知识拓展欠缺,思维方式单一。
面对开放性的一些题目,许多学生惶恐不已,不知如何下手,这说明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不善于学习,不了解时政,知识面太狭窄;四、应对措施:综上分析,我们的历史学习要求师生能“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做到以本(课本)为本,把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训练,有效复习备考。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一轮复习有意识加强学生对材料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训练;由于大量全国卷水平的高考真题的加入;难度也随之提升..另一方面;在题量上打破高考卷11道题目的限制;加入大量选择题;提高了学生考试过程中的阅读量;从速度上加强学生的训练;为之后文综试题时间分配问题做了前期铺垫;结果出现学生题目做不完的现象..这两个原因导致本次考试成绩较之以往有所下降..本期考试情况报告如图所示:分析:由于在命题中对难度和体量的加大;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明显提升;尤其导致一些有能力得到高分的学生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导致这些学生本学科成绩下降;造成区分度较低..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意识到做题速度在考试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注意到准确度和速度必须同时提高..三、本次考试暴露的问题(1)审题不认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2)在材料题的解答中;由于题目设问较多;有的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正确作答;如材料题52题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请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很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清;在“原因分析上”本来平时能回答的问题但由于弄错了题目要求;因而失分严重..(3)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如第52小题的第2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学生作答时没有有效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以致影响成绩..(4)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全面;出错最多的是对设问中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之类题目的区别..(5)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主要是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总的说来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审题出现严重偏差;不能准确划分材料层次和理解材料;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定位教材;不能区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语言表达不具备历史学科特点;随意性太强..四、今后的应对策略(1)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高考的考纲;理解新课程高考的指导思想和能力要求..研读考纲;重在研;但对我们很多基层老师来说;在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做新课程的高考题去领会新考纲的精神..教师要及时充实自身的历史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有高考意识..不论是学生角度还是教师方面;从本次考试中都应该进一步明确复习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历年高考情况;对复习的侧重点有所把握..虽然是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但必须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历年的高频考点;要给学生重点强调;引起学思想上的足够重视..(2)形成融恰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施高效教学的保障..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关怀、体贴;在课堂上;都是要多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为他发挥潜力搭建舞台;切实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3)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抓解题的关键词关键点..在复习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历年高考原题或模拟题的训练..由于本次试题的难易程度有些几乎模拟甚至高于高考水平和层次;大多数是高考原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可以适当的针对一些考点进行必要的训练;逐渐的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向高考层次靠近;引导学生学会对高考试题的思考和解读;逐渐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4)侧重对学生材料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材料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史料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训练..高考中对学生较高能力的考查往往是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即材料阅读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近现代史方面还相对比较容易;都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而中国古代史方面;其往往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要做好题必须先读懂材料;能不能读懂材料在于学生语文学习中是否具备相应的古文阅读能力;因此上;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另外;具备阅读和理解能力后;还应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文字语言的概括组织能力;形成比较简明和流畅的文字表述;这样才能在非选择题中拿到较高的分数..(5)对学生要常抓不懈;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纠正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建构必要的知识体系和网络..本次考试中出现了大量的综合运用型试题;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去解答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和不同时期相同性质史实的分析对比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备考中注意对学生知识体系和网络建构;把前后知识点给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知识结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联系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历史考察的知识面适度,题量正常,试题使用的材料较传统。
考点覆盖了必修二一—三单元的相关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试卷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与高考的重要考点结合紧密。
二、此次考试高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最高分86分,70分以上164人,60分以上421人,及格率68%,一本分数线69分,共195人,一本率35%,最高分太低,高分不多。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试卷综合性强,难度却一般,但知识点覆盖面广,导致最高分不高,平均分普遍较低。
高一学生在时间上控制不好。
另一方面,此次卷子根据数据统计大题整体得分率较高,但是单选题总体来说正确较低,除了个别同学,多数最少了错了5个。
第2题关于关中的考查,体现了历史的时空观,学生错误率较高,第8、9、11错误率较高,体现了学生对于做单选题的方法“排除法”熟练度不够,第7、14题考查了历史学唯物史观,学生
的错误也较低,这两个题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在唯物史观的考查上较有难度,第3、5、6、13、19、21题题目直接来源课本的图片及文字,重在对课本熟练程度的考查,但实际的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回归课本,做到“以纲为纲”。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1、引导学生重视历史的学习。
2、加强课本知识点的读背检查。
3、强化、单选题的训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单选题的解题方法。
4、强化临界生的培优补差。
5、强化学生上课听课笔记的检查。
小学四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历史质量分析引言历史作为学科,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小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与思维拓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某小学四年级历史考试成绩的基本分析和学生反馈问卷的访问,探究历史教学质量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历史成绩分析小学四年级共有3个历史考试,分别是期中考试、月考和期末考试,每次考试满分均为100分。
以下是201年下学期的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历史考试成绩总体表现良好,各项均值均在80分以上,及格率稳定在90%以上。
学生问卷反馈我们在分析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反馈时,主要关注了四个维度:学科内容、教师教学、研究氛围及资源条件。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问卷,我们整理出以下数据:1. 学科内容- 有趣程度:70%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有趣。
- 难易程度:75%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难度适中。
- 对今后研究和生活的帮助:60%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程对今后有所帮助。
2. 教师教学- 教学方式:8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生动有趣。
- 鼓励和支持:90%的学生认为老师会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讨论。
3. 研究氛围- 研究氛围:90%的学生感觉课堂的研究氛围很好。
4. 资源条件- 研究资源:80%的学生认为拥有充足的历史研究资源。
结论通过对小学四年级历史考试成绩的分析和学生问卷反馈的数据收集,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体上较好。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需要更丰富和深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自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学习的资源等等。
继续为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9 67 61 130 68 123 138 7.8
154 174 125 130 153 71 139 7.9
130 220 189 149 127 182 139 7.8
149 189 139 159 147 153 139 7.6
83 148 76 106 83 100 139 7.4
78 125 142 154 78 143 139 7.9
121 69 96 65 119 132 87 7.5
117 165 133 108 117 46 87 7.9
107 39 36 13 106 71 89 7.5
86 84 122 130 84 108 90 7.9
88 118 146 113 88 104 91 7.3
221 352 240 128 221 162 91 7.10
156 112 52 76 156 149 75 7.5
57 129 65 72 57 68 76 7.7
134 159 119 207 134 60 76 7.2
59 107 122 98 58 60 76 7.9
98 60 72 69 98 108 79 7.10
68 30 20 36 68 71 80 7.6
22 48 41 76 22 46 64 7.10
47 101 88 85 47 87 69 7.6
39 55 88 63 36 45 70 7.6
89 39 52 15 89 85 71 7.5
75 133 115 98 75 80 71 7.9
23 32 72 49 23 41 71 7.6
73 107 113 82 73 57 74 7.9
26 23 30 65 25 2 21 7.7
27 99 57 98 27 57 21 7.5
21 12 20 41 21 1 23 7.7
19 55 57 15 18 28 24 7.8
77 79 33 36 77 36 25 7.6
7 23 28 51 7 28 26 7.8
81 101 24 34 80 4 26 7.7
102 38 81 108 102 76 144 7.5
163 268 81 72 161 139 144 7.10
94 84 157 162 93 92 144 7.47 7.4
105 60 81 45 102 96 147 7.6
115 95 153 121 115 127 147 7.10
43 92 76 57 43 76 35 7.5
136 78 457 51 136 139 36 7.6
50 79 52 76 49 53 37 7.9
20 23 1 6 20 21 37 7.6
44 4 11 10 44 16 37 7.6
103 58 119 116 102 127 40 7.5
191 206 167 219 190 139 104 7.8
137 133 163 149 137 157 104 7.1
119 168 157 190 119 106 7.8
159 151 146 209 159 123 106 7.10
100 27 133 69 100 114 106 7.9
12 44 41 19 11 24 40 7.5
90 84 68 53 89 21 40 7.7
30 5 30 55 29 36 43 7.6
14 60 33 7 13 7 43 7.8
34 133 96 82 34 68 43 7.10
40 139 88 57 36 46 43 7.7
60 84 50 96 58 82 47 7.9
97 30 68 104 93 87 112 7.5
135 151 174 140 134 217 116 7.10
141 147 214 176 141 187 116 7.1
177 148 139 215 177 244 116 7.8
85 69 81 133 84 179 119 7.2
160 103 92 133 159 160 119 7.1
64 99 20 85 64 71 130 7.5
192 327 214 182 190 232 130 7.1
124 32 39 72 123 76 130 7.9
96 44 102 147 93 123 135 7.8
140 198 161 209 139 171 135 7.8
120 112 133 226 119 185 137 7.5
32 69 45 36 32 92 93 7.7
62 53 68 88 61 98 93 7.5
127 69 61 108 127 76 93 7.10
158 242 411 149 156 134 93 7.9
113 122 157 121 112 114 97 7.8
53 49 81 116 53 36 97 7.8
15 49 9 57 13 11 47 7.9
84 103 88 91 84 64 47 7.7
17 15 45 29 16 32 47 7.9
姓名 历史
李天昊 10 常申玮 10 丁佳桐 10 赵 晴 10 杜万鹏 10 王 衫 10 王官生 10 窦思航 9 黄超婧 10 赵明轩 10 李浩宇 10 王 孟 10 常 畅 10 田 嵩 10 于智程 10 何禄鑫 10 王文轩 10 谷 月 10 丛思博 10 黄思程 10 李冬雪 10 公 琪 10 马 丹 10 周传金 10 张泽曦 10 孙庚坤 10 方雨晴 10 王君楠 10 丁佳琳 10 王美荃 9 刘竹 9 刘雪晴 10 曹宇哲 10 刘凡鹏 9 王昌羽 10 李墨涵 9 池雨静 8 田华伟 10 南 丹 10 耿浩然 10 张溪园 10 孙思佳 10 张广衡 10 陈 熙 10 董钇江 9 潘立慧 9 刘佳欣 10 曹 爽 10 陈 旭 10 吴宇 8
148 156 163 116 147 153 121 7.6
146 84 68 85 146 149 121 7.5
170 168 274 142 168 114 121 7.8
162 181 247 200 161 187 121 7.2
91 118 41 126 89 92 121 7.8
210 275 171 182 210 162 126 7.7
101 139 133 98 100 134 126 7.9
133 148 130 156 133 195 126 7.3
114 116 157 116 114 92 126 7.8
194 214 189 213 194 200 130 7.6
151 189 150 98 147 104 130 7.8
106 19 105 57 106 60 28 7.5
29 15 52 45 29 14 28 7.5
36 55 13 24 36 4 30 7.5
41 92 45 41 36 60 30 7.6
70 19 61 30 70 19 32 7.6
49 32 86 30 49 46 32 7.5
54 60 30 72 54 32 32 7.3
16 107 65 19 16 28 5 7.1
9 15 5 9 9 14 7 7.6
79 13 24 22 79 16 8 7.7
5 5 6 2 5 19 8 7.5
6 32 18 27 5 4 8 7.9
25 58 13 15 25 16 11 7.6
4 23 29 10 4 9 11 7.6
11 14 41 19 11
87 165 200 57 84 87 80 7.7
153 139 65 93 153 80 82 7.5
108 223 217 108 108 82 82 7.7
116 69 142 176 115 167 84 7.6
63 84 125 57 61 52 85 7.7
104 107 130 93 102 65 85 7.8
2010.10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成绩表
六上
序 号
期中
六上 期末 名次
3月 月考
六下 期中 名次
六下 期末 名次
七上 九月 考试
班级
名次
42 122 96 13 42 41 100 7.10
139 209 180 156 139 157 100 7.7
196 95 102 203 196 210 103 7.5
28 27 38 63 27 28 54 7.5
37 19 13 24 36 21 54 7.5
66 53 39 49 66 53 54 7.5
33 44 33 113 32 85 54 7.8
61 69 13 34 61 53 58 7.5
48 67 57 27 47 26 58 7.3
45 60 86 43 44 32 60 7.6
51 37 24 65 51 46 60 7.8
72 69 76 22 71 90 60 7.10
24 84 92 45 24 36 60 7.6
46 112 92 103 44 65 64 7.9
65 81 72 53 64 51 64 7.7
118 39 52 81 117 96 64 7.6
52 8 76 45 52 41 64 7.5
2010.10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九月月考成绩表
六上
序 号
期中
六上 期末 名次
3月 月考
六下 期中 名次
六下 期末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