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科版物理八下章节知识点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如果左边砝码,右边放物体,结果会怎样??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kg/m³,(还有:克/厘米3),1g/cm³=1000kg/m³;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m³。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千万注意:密度不随着m成正比,也不随着V成反比。
(电阻,比热容,热值都类似)9.水的密度ρ=1.0×10³kg/m³尤其注意m³与cm³的换算关系1m³=10^6cm³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2.必须强记各种基本物质的密度:酒精=0.8;水=1;石头=2.5-3;铝=2.7,铁=7.9;铜=8.9等。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69 2(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1t=10kg=10g=10mg(千进位)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ρ,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V 3333单位:kg/m,g/cm,1g/cm=1000kg/m;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3 33 9(水的密度ρ=1.0×10kg/m.它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10kg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
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Chapter 6: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ter1.What is mass?Mass is the amount of matter in an object。
The physical ___ mass is m.2.What are the nal and common units for mass。
and how do you convert een them?In the nal System of Units。
the unit for mass is the kilogram。
and its symbol is kg。
Other common units for mass include grams (g)。
milligrams (mg)。
and tons (t)。
___ een these units are: 1 t = 1000 kg。
1 kg = 1000 g。
and 1 g = 1000 mg.3.___ the mass of an object?A common piece of ___ the mass of an object is a pan balance.4.How do you use a pan balance?To use a pan balance。
first place it on a level worktable。
Then。
move the rider to the "0" mark on the scale。
and adjust the balance screw on the beam until the pointer lines up with the center of the scale。
To measure the mass of an object。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感性认识质量,比如一枚大头针约为80毫克,一个苹果约为150克,一头大象约为6吨,一只鸡约为2克。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案秤、台秤、杆秤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或者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我们需要遵循二十四个字的操作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然后我们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m=G/g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且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有克/立方厘米。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0-3克/立方厘米。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公式ρ=m/V来计算密度。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图象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如左图所示,ρ甲>ρ乙。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都可以作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
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
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
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
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文章类型:知识点总结二、文章主题: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三、概括内容:本篇文章将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详细内容:1、力学:运动学基础: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动力学基础:物体受力分析,牛顿三定律,简单机械等。
功与能:功、功率、能量转化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2、热学: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
热传递:热传导、对流、辐射等。
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概念及计算。
3、光学: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电磁学:电流与电路: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
电磁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等。
电磁波:无线电波、光波、微波等。
5、其他知识点:声音与波、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与密度等。
五、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六、总结:本文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还提供了关键词,方便读者进行查找和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文章类型本文是一篇关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知识点的说明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公式,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二、提纲1、力和运动 1.1 速度与加速度 1.2 力的作用效果与反作用力 1.3 动力学定律2、能量与功 2.1 能量的类型及转换 2.2 功与功率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3、热学基础 3.1 温度与热量 3.2 热力学定律 3.3 热机的效率4、光学基础 4.1 光的传播与反射 4.2 折射与全反射 4.3 色光与光谱5、电磁学基础 5.1 电场与电势 5.2 磁场与电磁感应 5.3 交流电与电磁波三、逐步展开1、力和运动在力和运动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和反作用力。
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知识点
【导读】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的知识点,包
括运动和力、机械能、热学、光学和电学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信
各位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本文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运动和力
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匀速、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力的描述:力的概念、力的单位、重力、弹力、摩擦力。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二、机械能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的守恒。
2. 运动中的机械能变化:自由落体、机械能转化、工作、功、
功率。
三、热学
1. 热量和温度:热的概念和单位、温度的定义和单位、热平衡
和热传递。
2. 热量的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常见的实例分析。
3.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三态、相变的规律、气体的压强和
温度。
四、光学
1. 物理光学: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反射和折射
的应用。
2. 波动光学:惠更斯原理和杨氏双缝干涉、衍射现象。
五、电学
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概念、电场的概念、电势差。
2. 感应电流和电磁感应: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应用、电能的传递。
总之,八年级物理苏教下册的知识点分为运动和力、机械能、
热学、光学和电学五个方面。
相信只要同学们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为今
后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苏科版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1.光的反射和折射
2.光的像
3.镜子和透镜
4.光的色散和光谱
5.电荷、电场和电势差
6.电流、电阻和电功率
7.磁场和磁力
8.电磁感应和发电
9.变压器和电动机
10.电磁波和光波的关系
11.声波的特征和传播
12.共振和波的干涉
13.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14.酸碱反应和离子的电离
15.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
16.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17.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特性
18.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19.原子和元素周期表
20.分子和化合物的性质和构造
21.生物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作用
22.细胞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23.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24.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25.社会生物学和人类进化的基本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引言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物理概念和实验。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文将概括并解析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知识点概览1、力学基础1、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外力有关。
2、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4、重力: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5、摩擦力: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种类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2、机械能1、功和功率:理解功、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机械效率: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动能和势能: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4、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应用。
3、电磁学基础1、静电感应: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静电屏蔽:理解静电屏蔽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及其应用。
4、直流电路: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知识。
5、磁场:理解磁场的概念、方向和大小,知道磁感线的意义和应用。
6、安培定则:掌握安培定则的应用方法,能够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导线的磁场方向。
7、电磁感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4、量子初步1、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和原子核的组成。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及其意义。
3、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应用。
4、量子力学初步: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学习方法建议1、重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单位kg,以及常用单位t、g、mg。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感性认识来了解质量,例如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测量质量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用“看放调称记”的方法来记忆。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以及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可以通过换算关系进行转换。
例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密度公式为ρ=m/v,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的体积。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摩擦、接触、感应等。
⑶电荷有正负之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⑷电荷可以通过导体传递,静电不会在导体内部停留,会在导体表面堆积。
⑸静电可以产生电场和电势差,可以对周围物体产生影响。
⑹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3.原子⑴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中则存在电子。
⑶原子的性质由其电子层数和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数量决定。
⑷原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和分解,但不会改变其基本结构。
⑸原子核的稳定性受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静电斥力的影响,不稳定的原子核会发生放射性衰变。
4.分子和化学键⑴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完整word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全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m vρ= m v ρ= m v ρ= 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
⑷ 理解密度公式: m vρ=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梳理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的知识梳理1、质量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
⑶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 测量: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 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Vm =ρ ρm V = V m ρ=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
⑷ 理解密度公式:Vm =ρ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 图象:左图所示:乙甲ρρ>。
⑺ 体积测量——量筒(量杯)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cm 3)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 测固体的密度:① 原理:Vm =ρ;② 方法:a 、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c 、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d 、得出固体密度ρ = m /( V 2 - V 1)(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 测液体密度:① 原理:Vm =ρ; ② 方法:a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b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 c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d 、得出液体的密度 ρ =( m 1- m 2 )/ V⑽ 密度的应用:①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②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V m ρ=算出它的质量; ③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ρm V =算出它的体积;④ 判断空心实心。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梳理1、分子⑴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为10-10m 。
⑵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 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C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④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⑶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 = 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 = 斥力;② d < r 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③ d > r 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④当 d > 10 r 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2、电荷⑴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⑸电中性: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第八章力的知识梳理1、力⑴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⑵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⑶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⑷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⑸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⑹力的测量: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⑻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2、弹力⑴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形变。
⑵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3、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 = mg,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液体和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4、摩擦力⑴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⑷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⑸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⑹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应用: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力与运动的知识梳理1、二力平衡⑴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⑵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⑶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接下来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