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三节社会行为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2、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四、教学设计(一)1、播放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2、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参与讨论一起归纳总结讨论结果。

4、展示图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找出其中的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6、引导学生思考:分工的社会意义,雌蚁的庞大体形对种族延续的意义。

活的动物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7、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分析8、一同观看图片找出等级。

(提示:群体中按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力量强弱划分)(二)1、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传递的趣味性,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意义。

2、引出其他动物的信息传递方式。

3、引导学生分析人类在防治虫害方面的举措。

4、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它污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总结、质疑,引出探究课题。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补充探究提示:⑴如何捕捉饲养蚂蚁⑵怎样难使现象明显;⑶把纸片换成其他物体可以吗?⑷注意组内的分工合作;6、客观的评价,鼓励探究精神,对新的创意给予肯定。

03-人教版《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教参

03-人教版《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教参

说明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3)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8)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9)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10)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8)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24)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1)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31)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4)第三节社会行为 (40)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3)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4)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7)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51)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51)第二节细菌 (53)第三节真菌 (56)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4)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65)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69)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72)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73)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73)第二节从种到界 (77)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80)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3)说明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供中学生物教师在八年级上学期教学时参考。

二、本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科书,在本书的开篇安排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简介》,就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编写方式作了说明。

在单元的开始有单元说明。

各章都设有本章提示。

每一节都由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参考答案和背景资料等几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包括正文中学生活动讨论题的答案、技能训练的答案以及练习的答案等。

三、本书的主编是朱正威、赵占良。

编写人员是赵占良、李新花、王伟光、鲍平秋、张怡、吴成军。

责任编辑是王真真。

四、为本书绘制插图的是张傲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本节在第一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为下节的动物行为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各动物类群的特点,知道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而对动物运动行为的内在原因并不清楚。

从整体到内部,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是学生的好知欲强,利用这点加上辅助教学,能够更好突破重难点,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系统的协调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亲身感悟、探究,明确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从而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难点: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例举法、演示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同步导学的知识优梳理【教具准备】: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多媒体、视频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一块骨骼肌,至少要跨越()个关节,附着在()块骨上。

A、2,3B、2,1C、1,2D、2,42、关节软骨的作用是()A、提供营养 B、使骨生长C、使骨结实D、减少磨擦和震动3 下图中能正确示意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是()ABC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二、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1、运动的形成是由骨、骨骼肌、关节共同完成的。

2、曲肘和伸肘时肌肉的协作关系三、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觅食避敌2.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教学反思】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另一方面是介绍运动是如何在骨、关节、肌肉的配合下产生的。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共51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共51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 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教材内容以及初中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关的有时效性的教学活动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
但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该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活跃效果,还应该关注他的特点和实效性。
1、系统的活动设计
系统是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将世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是一个系统。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称为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系统结构。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而形成的方法。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经济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作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总之,现在得到公认的教学设计方法是“系统设计方法”。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着眼整体、统揽全局,也就是说,教师在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时,心中有全局,兼顾各方面,而不是片面强调突出某一点;二是指循序操作、精细落实,这表明教学的效果来自于环环相扣、扎实有效、连贯一致的教学促进行为。
单元目标
1、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掌握生物的主要类群并了解生物进化的关系。
第十四课时:第三章概括整合
第十五课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十六课时:细菌
第十七课时:真菌
第十八课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十九课时Leabharlann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十课时:第四章概括整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共包含多个单元和多个章节。

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知识、生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的结构和生活性等方面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活泼的插图、简明易懂的语言,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使学生能够正确分类植物和动物,并认识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2. 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并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1.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原理;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次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直接讲解,向学生传达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示范法:通过举例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类植物和动物;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4. 讨论和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合作研究。

五、教学过程本次教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 介绍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生物有一个整体概念;2. 分类植物:通过展示图例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不同种类的植物;3. 分类动物:通过图例和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进而归纳总结;4.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生物的分类规律和原理;6. 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总结本次研究的要点和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和实验的积极性、对生物的理解程度等;2.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3. 针对课堂讨论和总结,通过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初中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节肢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节肢动物》教案

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为此我设置了相关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
节肢动物
一、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头:触角、眼(单眼和复眼)、口器
胸:运动中心--三对足和两对翅
腹:容纳内脏器官,体表有气门
外骨骼: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二、昆虫的基本特征: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都有两对翅。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方面:食用、传粉、药用、科研、仿生
2、有害方面:传播疾病。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重在引导学生对动物的 作用进行辩证分析和讨 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 用
P 44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与衣食住行关系的常识性知识不再介绍,
P15 通过实验,你一定对蚯蚓有了更多的了解。蚯蚓生 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上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 物为食。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 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在海边泥沙中穴居的沙蚕和在 水中生活的水蛭也是常见的环节动物(图V-9、图V-l0)。
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
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而我,越发地不安。
我今年22岁了,父亲52。我4岁时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和我磕磕绊绊地活着。多少年了,数也数不清楚,那些漫长的日子怎么可以用一个数字说过来呢?
• 将“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转基 因技术”融合在“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 关系”中。
• 以介绍为主,配合“观察与思考”、 “演示”、“制作”等活动
• 以图代文。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创设问题情境 薄纸片——轻 纸飞机——改变形状, 减小空气阻力 飞机模型——飞行动力
2、假设 开放式,同时注意引导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生物分类:教师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体系,了解不同类群生物的特征。
2.微生物: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结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生态系统中生物关系:教师阐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生物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 Nhomakorabe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围绕“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展开,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并描述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
2.认识生物圈中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案例。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讨论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生物实践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章节相关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51页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51页PPT
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 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共51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共51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 中的其他生物》教材分析详解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采用小组讨论法,实验法,直观教学法等。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亲身经历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充分利用感官直接观察、比较了解生物的特征。第二章:第一节:1.对于生物圈的范围,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记忆掌握;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课本图片,然后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第二节:1.本节课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能够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探究的每一个步骤。
课时安排
第一章第一节:2课时
第二节:1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2课时
第二节:2课时
第三节:1课时
说明
5、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单元目标
认识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3、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4、认识生态系统。5、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重点、难点与关键
1、生物的基本特征。2、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4、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5、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要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中鼠妇的数目)第二章第一节: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达到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目的。第二节:1.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而后理解小到生态瓶,大到生物圈都是生态系统。2.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通过课)本文字理解其角色,尤其应强调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通过p24页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图示分析,理解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重点图)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能量流动是考试的重点,要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牢牢记住生物体内能量最终来源——太阳光,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最高级的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少。5.食物链的特点:①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②食物链的开始通常是绿色植物(生产者)。③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第三个或其他环节的生物一般都是肉食性动物,末端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高级的消费者。④营养关系表示:箭头吃箭尾。6.6.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通过p26页资料分析可以顺利解决,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7.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应该举例说明,从而让学生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第三节:1.建议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采用课件可增大教学容量,直观展现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3.注意两点:①分析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理解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②通过分析知道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破坏一个生态系统可能会影响整个生物圈。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种类和生存方式。

•掌握生态位的概念及其意义。

•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绘制食物链和食物网。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够绘制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种类和生存方式。

•生态位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绘制。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生物,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中有哪些其他生物,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1.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例如,树木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角色,能够制造出氧气和有机物质;而真菌则通过分解腐烂物质来获得能量。

2.生态位的概念讲解生态位的概念,即一个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生态位直接影响一个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也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例子和图片介绍,让学生理解生态位的重要性。

3.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位置和角色。

3. 练习1.绘制食物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食物链,例如:草->蝗虫->鸟。

2.构建食物网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构建食物网,通过图示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3.分析现象通过多种现象的例子,让学生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为什么某些植物只能生长在松树林下,或者为什么鲸鱼数量减少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讲解学习到的内容和自己的体会,可以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方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视频让学生了解其他生物,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但有些学生可能会有跟不上的感觉。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分析知识的总体框架七上、七下教材回顾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目录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细菌第三节真菌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节从种到界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课程标准中与本册相对应的内容涉及三个一级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安排原因:力求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第一到第五单元:学生对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生物的各个类群也有了许多感性认识,为学习生物分类打下一定基础。

第六单元:(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对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重要意义及人类采取的对策作进一步抽象、概括和深入探讨。

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一内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具体分析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处理动物细菌真菌动物部分的知识结构第水中生活一陆地生活章第二章适应性特征动物空中飞行运动行为与环境的关系结构基础或形成的机制适应意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第在生物圈三中的作用章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内容特点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简化了一些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围绕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展开教学内容,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人与生物圈。

体现课标中相应的知识目标,突出环节、节肢、鱼、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课标中关于动物类群的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2课时) 一、本节教学重点: 探究鱼类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引导学生概 括出鱼类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建议: 1、教师课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媒体的课件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水中自由生活的鱼类, 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等),活的鱼类以备学生 课上观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一定的标准, 各种生物可分成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 进化的结果,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 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 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 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 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 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 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3、教学设计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它们已 有的生活经验如骨骼、肌肉和关节损伤给人类活动带 来的运动障碍引导学生加深对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的 理解。 4、在学生理解了动物在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 肉的协调统一关系,理解动物运动的机理后。另外还 应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和人体的运动需生物体整体的协 调统一,动物的运动主要由运动系统来完成,但还需 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 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使学生加深理解生命活动是 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5、要注意强调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利用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或多媒体 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水生环境,从而总结出陆地环境与 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及陆生环境的特点,环境比较干 燥、气态氧充足、没有水的浮力作用,以及环境复杂 多变等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陆地生活的动 物在皮肤、呼吸、运动,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几 个方面与水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不同的结构特征。用比 较分析的方法处理教材,不仅使叙述简洁明了,也便 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陆地生活动物的共性特征。教师 要注意这并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学习有关动物适应环 境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的知识,另一个重要作 用是让学生关注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关注动物栖 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教师要从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其 他水生动物由学生概括出他们最基本的特征。
5、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活动是水域环境遭 到破坏的情境,引导学生增强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促 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是教材的另一个 重要功能,本章讲述了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环境的知识, 并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学习有关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 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的知识,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学生 关注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 意识。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2课时) 一、本节教学重点: “鸟适于飞行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鸟 和昆虫适于飞行特点。 技能训练“综合和概括”。
二、教学建议: 1、“鸟适于飞行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要让学生明白探 究活动除了观察、实验、调查外,对现有资料的阅读 与分析也是一种探究的手段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收集、实验、模拟等一 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提 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养 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讨论和开放性练习题培养发 散思维的能力;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提高保护动物 栖息环境的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细菌 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建立生物 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观点;认识生物科学与技术对人类 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课时) 一、本节教学重点: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学习对 其生存的影响。
二、教学建议: 1、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物行为的 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2、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及教 材上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 论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要注 意指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 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 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 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 下基础。 3、“研究动物的一种行为”所要探究的的活动 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用其它的动物来代替, 也可以不做。
3、昆虫和节肢动物的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与鸟类对比,找出昆虫适于空中飞行和分布广泛的特 点,进一步概括出节肢动物的特征。 4、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辩证地观点来看待动物与 环境的关系,许多动物的活动可以跨越多种环境强调 这也是适应的表现。进而完成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的 介绍。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 征非常重要。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行 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 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 统一性,并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 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3、利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以及观察沙 蚕和水蛭的图片或它们的标本,引导学生总结出环节 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师要所注意引导进行观察,启发 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由学生 自主地总结出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
4、教师要充分利用兔子的图或录像片组织学生 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 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总结出哺乳类动物的基 本特征。 5、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的内容建议最好能用多媒 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及大熊猫的保护。也可 以组织学生收集和交流珍稀动大熊猫物的照片及相关 资料。
2、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设计好实施计划,教师可 以给与一定的帮助,但不要代替学生。在探究方案设 计时教材的编者创设的情景,提供的线索及方法,是 意在要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来设计多种方法进行探究 活动,教师要注意这些不应成为学生必须遵循的条条 框框,从而使这些活动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 能力,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 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失败与成功的体验中发展创造 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大了技能训练的难度。本单元的“技能训练” 内容增加了“综合和概括”、“设计和评价实验方 案”等训练项目,同时还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这 部分教学内容希望教师不要敷衍了事,要认真对待。 4、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在内容上不仅 包含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还增设了微生物培养的 方法、模拟实验的方法等。提醒教师要充分利用本 单元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
1.动物的运动 具体内容标准: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说明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活动建议: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 基本结构。
2.动物的行为 具体内容标准: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活动建议: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探究蚂蚁或 其他动物的行为。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 1、认识动物都有与各自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 态结构特点。理解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此种生物学 观点在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的生 物学的观点和思想);通过分析动物的行为,区别动 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是由遗传基础决定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 中习得的。 2、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结构和繁殖方 式,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特征。
本单元教材分析。 1、突出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思想。 2、利用一系列图片和探究活动介绍有关的动物知 识,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避免了单纯的叙 述苦燥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有利于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领略教材这样编写的意图。 3、探究活动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 。
本单元的探究活动的突出的特点是: 1、本单元安排的探究活动均需要学生自主进行设计 实验方案,如“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鸟适于飞行 的特点”、“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教材只是作了 重点提示,目的是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要由 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加强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 择性。 本册书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开展了各种不同的有侧重 的探究活动后,重点让学生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目 的是让学生领略科学探究的实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 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时要特别注 意此特点。
2、探究活动的内容及选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 联系,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饲养和观 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制 作甜酒”等活动的内容有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 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动手操 作的能力训练。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3课时) 一、本节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 应的特点。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 点。 陆地生活动物栖息地保护。
二、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要收集制作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 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的 录像,准备活的蚯蚓以备课上学生观察。
本学期听课重点: 1、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情况。 2、对教材编写意图理解的程度。 3、探究式教学开展的是否有效。(重点考察资料分析、 观察与思考探究式学习资料的利用方式是否有效,是 否贯彻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具体内容标准: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 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 述脊椎注我国特有的珍稀 动植物。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收集当地 一种养殖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建议: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收 集和交流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调查当地具 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 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