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维清:把房子修到农村去建设宜居精美小城镇
广西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广西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记者近日从广西全区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全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19年将推进8个方面工作重点。
加强住房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坚持从严治党,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家斌表示,今年广西将聚焦"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着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25万套棚户区改造建设。
提高公租房保障水平,多渠道满足住房困难群众和新市民基本住by1=1='i-U-1/71rtn o全面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6万户,基本完成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现有存量危房改造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
开展10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
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组织改造450座农村公厕,推动农村新建住房全面配套无害化卫生厕所。
在城市建设方面,广西将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力争不少于30个小镇转入建设阶段。
组织实施动态评估,开展第二批广西特色小镇申报评选.年内新增约30个特色小镇。
加强柳州、桂林、北海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动南宁、梧州、贺州等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广西园林城市等创建活动.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方面,逐步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重,年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8%以上。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年内新建改建市政类公共厕所270座。
力争2020年全区设区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关键改革,6月30日前要完成全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建设项目报建、用水和用气报装指标全国排名第一。
强化环境整治打造“宜居村庄”——访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德炳
施的1 万户 农村特 困家庭农房改造 、扶贫开 发部门 实 施的l 万户扶贫搬迁 也全部完成 任务,这项工 作
了 国家 有 关 部委 的充 分 认 可 。
个 面”实施整县整镇推进。全省有2 个村基本完成 2 1 6
村 , 采 取 了 轮 流 值 班 的方 式 。 通 过 分 类 管理 , 使 村 庄 环 卫 走上 规 范化 、制 度 化 的轨 道 。
和绿化 小游园 ;保护生态 和改善人居环境 ,山体保 护良
好 、河 道水塘清洁 、村 民居室内外整洁 、生活 垃圾定期 清 运、污水集 中收集 处理、家禽家畜圈养 ;提 升品位、
村庄整治任务。全年完成村庄整治投入 1. { 32 Z元,共建
村镇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为探索适合
专 访
一 .
『
省农 村地 区实 际 的污 水 、垃圾 处理 工艺 和 运行 模
范 点 。重 点是 ,科 学编 制村 庄 规划 ,精心 设 计特色 农
式,启动村镇污 水处理 项 目3 个 ,其中小城镇污 水处理 O
县 考 察 衣 房 建 设 与 村 庄 环境 整 治 工作 湖北省住房 和城乡建 设 厅厅长李 德 炳一 二 一在 英 山 左
强化环境整治 打造 “ 宜居村庄
访 湖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厅 厅 长 李 德 炳
本 :i 者 FB , J 胡 贵 玉 柯 善 北
加快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是加快 城镇 化发展 ,
调 乡镇 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接受县市建 设规划部 门 业务 指导 。黄冈市在各 乡镇 ( 街道办事处 )成 立了村镇 建设 管理 所,要求各县 ( 、区 )根据 乡镇 规模大小 , 市 确定 人员编制, 由各 乡镇 从综合配套改革定 编的公务员 中选 配,在 县级建设规划 部门指导下,切实履行 村镇规 划建设管理职责。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者:何树平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2年第15期核心提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坚定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战略部署,城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0.79%提高到57.82%,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城市数量少能级低、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优化、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品质不高。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把加快城镇化步伐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我们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推进各级城镇梯级协调的城镇化,构建人城融合家园党代会报告强调,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一)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宜居优势更加彰显,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
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
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
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4. 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
“千万工程”点亮“万千美丽”
“千万工程”点亮“万千美丽”作者:暂无来源:《浙江画报》 2018年第7期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发展,曾经的资源小省一跃成为了经济大省。
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物质富裕已不再是农村生活“幸福感”的唯—衡量。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对生存发展环境和农村生态尤为关注,对自身是否享受与城市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尤为敏感。
重民生,体民意,早在15年前,浙江决策层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广大农村居民绝不能掉队,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必须比肩齐飞。
于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大花园”,—场历时15年的“美丽接力”在浙江农村“星火传递”。
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旅游勃发、创新创业火热……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序幕。
15年间,“千万工程”点亮“万千美丽”,浙江率先走向乡村振兴。
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绘就乡村振兴蓝图走进诸暨市浣东街道盛兆坞三村,但见道路绿化、休闲长廊、亲水平台、公共厕所等分布有序;村居庭院修葺雅致,苗木点缀。
村口一块巨石上,刻着“超越”二字。
村委会主任阮国祥说,盛兆坞三村过去以矿石开发为生,村容脏乱,经过系列环境提升行动,走上一二三产联动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巨大超越。
目前,浙江已全面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以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四项专业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比如,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浙江提出:中心村主要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吸引人口集聚、辐射周边村庄;一般村主要实行环境整治、村序梳理、有机更新,改善村容村貌:高山偏远村、空心村主要实行异地搬迁;历史文化村落主要实行保护修建,促进历史古迹、自然环境与村庄融为一体。
杭州市临安区农办主任陈嫩华说:“把科学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以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实践,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经验。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7.28•【文号】国发〔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7.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4年7月28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尊重人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坚持遵循规律。
立足我国国情,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特别是城市发展规律,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川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2022年)
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22) 95号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牧)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四川省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已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2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乡村振兴局2022年5月13日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建村〔2021〕47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凝聚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思想共识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通过脱贫攻坚住房保障行动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我省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农房设计建造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完善农房功能、提高农房品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聚焦关键,抓实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目标任务我省地广、人多、地域复杂,既有高原山区,也有丘陵平原,农房和村庄建设具有较大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目标和底线要求。
在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绿色宜居、风貌提升、传承文化、共建共治”的建设原则。
(-)抓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持续巩固农村住房安全1.加强农房选址安全。
新建农房选址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和行洪滞洪区,确保安全选址。
促进小凉山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
促进小凉山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作者:秦利民陈思奇杜小三来源:《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06期摘要:马边彝族自治县大型安置区在2019年建成搬迁后,创新开展“333”工作法,持续在产业培育、党建引领、户籍改革、治安防控等方面发力,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座谈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化解:防止返贫仍需持续努力、就业稳岗任务依然繁重、保产增收客观制约明显、全面融入难以一蹴而就、社会治理仍有明显短板。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就业需求已变,就业供给难变;生产环境已变,生产方式难变;生活环境已变,乡风习俗难变;社会环境已变,治理对策难变。
为此,要稳住当前,谋划长远;提升素质,多方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移风易俗,全面融入;综合治理,永续发展。
关键词:安置区;易地搬迁;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图分类号:D632.4;F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6.015文章编号:1009-6922(2023)06-101-0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1]为了进一步梳理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工作举措,总结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摸清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小凉山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永续发展,在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课题组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搬迁后续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课题组设置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调查搬迁群众57户,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梳理归纳,以期助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马边彝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包括两个集中安置点。
一是建设镇彝山人家安置点。
该安置点于2019年建成搬迁,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住房6栋、168套(75平米的有60套,100平米的有108套),共安置烟峰镇、梅林镇、三河口镇搬迁群众168户913人(有监测对象6户26人,脱贫不稳定户3户1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已消除风险4户20人,此安置点2022年人均纯收入为12636.57元。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我国的经济建设(10题)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我国的经济建设(10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西安模拟)2024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
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④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4•淄博一模)2023年11月7日至8日,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观摩推进会在淄博召开。
淄博市委市政府探索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推动全市个体私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了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材料反映出()①公有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③党和政府激发发展活力,引领经济发展④党坚持依法行政,引领非公有制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2024•崇川区校级二模)截至2024年2月,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包括泰国、新加坡、马尔代夫、阿联酋在内的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此外,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证便利。
上述举措()①表明中国对世界各国已实现全面自由开放②表明我国正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充分保证了中国公民更加安全地走出国门④可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4•城关区校级一模)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共有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展会,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报名,各方参与热情高涨。
从中可以看出()①和平与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潮流③当今世界呈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4•莱芜区校级模拟)2022年7月7日至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
宜居乡村规划设计分析-PPT课件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内容—— 德国
landscape planing and design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村建设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注重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休闲价值和 经济价值的结合。更加注重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重视推动乡村居民的积极参与。
16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内容—— 荷兰
27
宜居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方向
landscape planing and design
贾行飞通过景观生态学理念研究乡村规划。提 出以低冲击思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需要以景观生 态学理论对乡村进行景观格局分析,计算村落景观 格局指数,演绎不同阶段乡村发展状况,优化乡村 景观生态格局,保护和丰富乡村景观生态、生物、 文化多样性,以探索美丽宜居乡村的发展动力。
• 从吴良镛教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开始,我 国才有了最初的宜居性原型。强调城乡一体研究 框架,开始关注农村居住环境问题。
• 2000年,建设部主持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自此 “宜居城市”的概念才开始出现。
• 2006年6月在《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北京》中明 确了宜居城市"的概念与评价方法,从生活、出行 、居住方面研究,考虑方便性、舒适性等内容。
5
概念解析—— 美丽乡村
landscape planing and design
综合文献资料,美丽乡村的“美丽”基本包含了两 层含义。
1.村庄具有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设施完备、规划 合理的外在之美; 2.指村庄具有产业发展、村民富足、社会和谐、文 化繁荣的内涵之美
6
概念解析—— 宜居乡村
landscape planing and design
狭义宜居:居住环境、人文环境、景观环境、生态 环境等因素中的某一项或几项适宜居住,其中的某 一项或几项的突出并不代表宜居的均衡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9.07•【字号】鲁政办字〔2024〕112号•【施行日期】2024.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4〕1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为做好全省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加快健全完善村庄保洁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坚持农民主体,实用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到2027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显著提高。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更加科学;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改厕后续管护服务更加高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全面美化提升村容村貌(一)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常态组织村庄保洁,深化拓展“三清一改”内容,对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田间路边等重点区域生活垃圾进行重点清理,引导秸秆、柴草等有序堆放;对农村河道、坑塘、沟渠以及村庄周边沿河区域内杂物等进行及时清理;规范农户畜禽养殖行为,及时清理畜禽粪污,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养殖粪污直排、随意堆放等现象。
乡村“复活”从老屋修缮开始
乡村“复活”从老屋修缮开始作者: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23年第09期过去,陈家铺村曾一度沦为“空心村”,年轻人纷纷外出寻找发展机会;如今,陈家铺村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口,探索生态资源转化路径。
青石板、老街巷,走进陈家铺村,上百幢黄泥青瓦房呈阶梯式依山而建,古树名木和竹林云海互相映衬。
正值盛夏,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个古村落浓郁的乡土气息。
陈家铺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这个海拔850米的古村落有着640余年历史。
过去,因为山高路远,产业发展受限,陈家铺村曾一度沦为“空心村”,年轻人纷纷外出寻找发展机会。
2014年始,在“千万工程”指引下,陈家铺村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切入口,探索生态资源转化路径,将破旧的黄泥房改造为雅致的书店、民宿、艺术家工作室、文创基地等,“空心村”蝶变“网红村”。
保留“原汁原味”2016年,国家文物局投入4000万元在松阳发起“拯救老屋行动”,对老屋进行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
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县,如何修缮老屋,松阳无章可循。
“不同的乡村可以有不同的乡村形态。
”松阳县博物馆副馆长郑升认为,“通过最自然的人工干预,复活传统村落的风貌和传统民居的生命力,遵循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
”松阳的农村老屋多是以夯土墙、小青瓦、木架构、马头墙为特色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
随着人口迁出,很多老屋陷入衰败,面临梁柱损坏、墙体坍塌、屋面残破等问题。
“修旧如旧,比建造新屋更难。
”郑升告诉记者。
如何保留老房子的完整风貌,同时又能增加宜居性,让修缮后的房子有人愿意住、住得舒适?松阳请来了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参与老屋修缮,对整体施工进行技术指导。
参与修缮工作的施工人员多由当地工匠组成,严格采用传统工艺,坚持修旧如旧。
三都乡尹源村曾信亮师傅干了30多年木匠,原以为夯墙、翻瓦等技术要失传了。
他15岁开始拜师学艺,后来在杭州从事装修行业,得知家乡开展了“拯救老屋行动”项目,便带着23岁的儿子回到松阳参与老屋修缮相关工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践作者:李欢熊威刘佑杰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4年第01期关键词: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实践;龙凤庵村;湖南0引言自“多规合一”改革以来,村庄规划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其法定地位也得以明确。
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随后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成为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另一方面,在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实施要点》)中,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的关系,指出“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并要求“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
而由于目前编制经费保障与技术成果要求的不匹配、上位规划未确定却又急于追求村庄规划全覆盖以及村民对规划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质疑,使得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普遍存在规划手法单一、问题针对性不强、内容粗浅“模板化”等问题。
在新时期实用性村庄规划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文聚焦株洲市龙凤庵村发展问题,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村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空间要素,系统治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挖掘村庄资源要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村庄规划为依据助推乡村振興的“龙凤庵经验”。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国内土地整治发展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单一开发一整理一复垦阶段、2006-2017年的多目标多功能整治阶段以及2018年以来的国土综合整治阶段,现代意义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继承融合并拓展了以往“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理念,其本质是对“人地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内涵一目标一手段一效益”的多元综合性整治手段,其重点逐渐由服务于耕地保护转向对全域“三生空间”进行系统治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051号建议的答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051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7.16•【文号】•【施行日期】2021.07.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051号建议的答复陈亮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农牧民安居节能改造工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我部高度重视农牧民住房的安全性、节能性和舒适度的改造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和农房建设试点,进一步提升农房建设设计和服务管理水平,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乡村风貌。
一、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一)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改造。
自2009年起,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支持“三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开展建筑节能示范。
中央对建筑节能示范每户增加2000元补助(2012年起提高到2500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户在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围护结构中采用节能措施。
2009—2015年,中央财政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中单列建筑节能示范任务117.58万户。
2016—2017年,中央累计安排533.8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全国504.6万户贫困农户改造危房。
2018—2020年,我部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并指导地方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
2021年4月,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合财政部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继续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同步实施农房节能改造。
(二)加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指导。
我部组织编制发布《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试行)》《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农房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推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在农房建设和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农村面貌新 农民生活美 廊坊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e居环境整治农村面貌新农民生活美廊坊人居环境整治纪实□文/郭连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廊坊市将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基础丁程和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同时将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整治 纳人人居环境整治范畴,一体部署、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今年,该市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年”建设,组织力量、筹集资金、细化措施、全力推进,取得 了阶段性成效。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廊坊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积极谋 划、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努力圆满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各项 任务目标。
一是农村“厕所革命”。
近年来,该市坚持“小 厕所、大民生”的指导思想,提出尊重农民意愿,应改尽改 的工作目标,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
今年,在2019年三次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排查,确保消盲区,全覆盖。
对列人改厕任务的厕 所坚持做到退街、进院、人室,夏防蝇、冬保温。
2019全市 农村完成改厕21. 2万座。
今年计划改造农村厕所14万 座,当前各县(市、区)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 作,完成改厕1.38万座。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彻底清 除历史积存垃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村”和“脏乱差”问题。
在全域实现垃圾治理PPP模式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监 管常态化、制度化。
着眼垃圾终端处理环节,指导各县 (市、区)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构建以垃圾焚烧发电 为主、垃圾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两年来全市配 备12000余名农村保洁员保障垃圾日产日清;统筹推进垃 圾终端设施建设,两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建筑垃 圾消纳场投入运行,同时开工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将从 根本上解决垃圾的去向难题。
三是村容村貌提升。
全面 开展“五清三建一改”活动,彻底解决私搭乱建、侵街占道642020丨河北农业e居坏境整治m m _■■I JEk 'l l A I香河县蒋辛屯镇北李庄顽疾,所有村庄实现主街、小街小巷全部硬化,综合考虑天燃气、川电、供水、通汛等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两侧的路肩铺装美化水平同时.紧密结合闺家森林城市创诖,在绿 化达你的基础上,多样树种搭配,荇造村庄绿美景观两年来全市所有村街完成主街道硬化仟务,完成绿化4.7万 亩,新装更换维修路灯2.99万盏,建设美丽庭院29. 3万 个四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Ei标,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城镇周边村 街,就近纳人城镇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街,以生活污 水为主的住户,有序建设庭院式人T.微型湿地,同时结合 实际鼓励采取集中处理、联户分散处理等方式.确保生活 污水不出户、不上道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推进“五清三建一改”,坚持因地制宜、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全市域无盲区、无死角截止丨丨前,全 市完成清理丨万史积存垃圾堆放点6863处、清理农忖生活垃 圾4 71.7万立方米、清理村内塘沟5334处、清理畜禽养殖 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95. 7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嘥或杂 物21425处广泛开展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整治以京沪、京雄、保津3条高铁,大广、京沪、京秦、京哈、保津、首都环线、京台、廊沧8条高速和京秦铁路沿线420个村庄为甩点,汗展环境集中整治沿线村3彳作全面完成 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各项任务的 N时,以城边、路边、河边为重点K域,以清、拆、建为整治 内容,重点实施“六三一”T.程,即六集中、三建设、一提升 截止目前,该市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整治丁作已经完成提高建设标准推动典型示范在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步到位的基础h.提高建 设标准和档次一是项S建设保质量坚持既看中数量史肴中质量,对质试的要求高丁'数量在项H诖设十,严 把T.程质量关、项H验收关,严禁搞形象T.程、数字丁.程、面子T.程同时,枳极探索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 制,确保有人管、“钱维护,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长 效保持二河市将每座厕所预灯由原先的1500元左心'提 升到3600元,专门设计了三种形式的钢筋水泥预制7格化 粪池,容积达到2立方米,提高了厕所环保耐用水平:文安 县财政给予每个乡镇6万元补助,违设乡镇改卿I服务站,成 立服务队伍,按照i l f场化运作、有偿服务的原则,适当收取 改厕农户服务费川,维持改厕服务站正常运转二是精品示范出亮点根据廊坊地处京滓之间的区位特点,把环京 津*础条件较好的大厂县,香河县、固安县作为示范县重 点打造.引领带动全市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目前.入2020丨河北农!Ik 65e居坏境整治县已确定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480个,示范村创建数量 占县域村庄总数的62%以上带动其它县(市、区> 创建示 范乡镇17个、示范村540个,示范村创建数量占县域村庄 总数的23%以上三是重点L X:域求突破在精品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聚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原则,每县(市、区)建 设一个30村以丨:,成方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K,示范区加 大沿线村街改造提升,同步推进沿路环境深人整治,推进 多层次绿化,打造休闲景观节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风景 线目前,全市启动建设1〇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1〇条 精品观摩线,示范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体上水 平香河县推进锦绣潮H生态休闲示范K规划与建设,丨韦1绕示范区域内的精品动线,拮动实施了全长20公里的路网 升级改造下程.引进了香河菊花农旅产业园等一批农业综 合体项目,为打造全域旅游奠定基础。
“千万工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挑战与路径
“千万工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挑战与路径作者:李丽君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4年第07期摘要:“千万工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它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价值观。
本文介绍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给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遇到的挑战,并针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分类施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坚持系统观念、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保护传统文化注重创新发展等5条建议。
关键词:千万工程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分类施策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这份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可以说,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学习应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这一工程自2003年全面推进以来,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实施这一工程,浙江省实现了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同时,“千万工程”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经验启示。
“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在工程实践中,浙江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环境整治和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千万工程”的目标追求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综述及进展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综述及进展1.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综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如人口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等。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从理论层面来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涉及到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态等多个方面。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
关于城乡关系,有学者提出“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强调城乡一体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关于农村经济,有学者主张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多元化经济发展路径;关于农村社会,有学者关注农民素质提升、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关于农村生态,有学者提倡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
从实践层面来看,各地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江苏省南京市通过实施“美丽乡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杭州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
这些成功的案例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土地政策、金融支持等,以促进乡村发展。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课题。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于地域差异、发展阶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今后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认识,完善相关理论和政策体系,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作者:张永才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9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历史经验及社会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再仅仅追求经济指数的增长,而是要在提高经济的同时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一种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以文明和谐的科技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我国“美丽宜居乡村”秉持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和原则,为全面发展绿色生态的新农村经济持续散发着力量和光芒。
一、美丽宜居乡村政策下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要建设内容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又增加了“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的新内容。
要全面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其中“生态经、济”是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同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支撑和支持。
自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农村生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许多学者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做了深入探讨:范利芬对贵州省毕节市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西部高原中山区主要采用生态旅游模式、牧农结合模式和水土保持型模式;中部中山峡谷区主要采用生态旅游模式和农业观光模式;东南部中低山峰丛谷地丘原区主要采用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和节水农业型模式;东北部丘原峡谷区主要采用生态沟模式和庭院生态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