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群中发现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合集下载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季苏琼;李悦;王琼;孟丽娟;卜碧涛【摘要】目的:分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DM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姿势异常,发育迟缓,部分患者伴智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等.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发现基因检测无异常4例(7.69%),DMD基因缺失40例(76.9%),重复8例(15.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45~55 22例(40.74%),2~19区域10例(19.23%).48例基因异常患者中,符合阅读框架原则42例(87.5%).结论:基因缺失的大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大,病情严重程度关键取决于突变是否会破坏阅读框结构.基因突变越接近5'端对智力的影响越轻,越接近3'端对智力的影响越重.【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6(011)001【总页数】5页(P31-34,45)【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基因缺失;基因重复【作者】季苏琼;李悦;王琼;孟丽娟;卜碧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6.2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一般为男孩发病。

全世界活产男性新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 600[1],患者出生时多无症状,多在3~5岁发病,起病隐匿[2]。

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第 3 4期

论著 ・
中 国一 进 行 性 肌 营养 不 良家 系相 关致 病 基因 D y s t r o p h i n突变 检测 结 果 分 析
田 莉, 张 凌, 杜 戎。 朱 元洲 , 柯 琴梅 , 祝 建 芳
( 华 中科技 大学 同济 医学 院附属协 和 医 院 , 武汉 4 3 0 0 2 2 )
d y s t r o p h y( D MD) .M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 a D MD p e d i g r e e w a s c o l l e c t e d .S u b s e q u e n t l y , P C R a n d D N A s e -
t h e mu t a t i o n Wa s p r e s e n t .Re s u l t s A h o mo z y g o u s mu t a t i o n w a s f o u n d i n o n e me mb e r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f a mi l y w i t h DMD,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9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3 4 - 0 0 0 1 - 0 3
Mu t a t i o n d e t e c t i o n 0 f d y s t r o p h i n g e n e i n o n e me mb e r o f a Ch i n e s e f a mi l y wi t h Du c h e n n e

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田莉;张凌;杜戎;朱元洲;柯琴梅;祝建芳【摘要】目的探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一个DMD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此家系成员进行Dystrophin基因突变检测,同时对140例家系外健康对照者的该基因位点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PELP).结果在DMD家系中先证者(DMD患者1例)发现了一个纯合变异基因,即Dystrophin基因59号外显子上发现一个错义变异(G9017A),导致代表精氨酸的2937位密码子转变为为谷氨酰胺(R2937Q).在健康对照者中未发现此位点的变异.结论在一个中国DMD家系先证者的Dystrophin基因上发现了一个尚未报道的基因突变位点.【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3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基因突变【作者】田莉;张凌;杜戎;朱元洲;柯琴梅;祝建芳【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致死性的常见肌肉遗传疾病。

根据目前研究,DMD发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1]。

在众多确定与DMD发病有关的致病基因中,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基因)备受关注。

Dystrophin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Xp 21.1-3),是目前已知最长的人类基因。

根据国外报道,其主要突变类型为基因部分缺失,占全部突变类型的60% ~65%[2~4]。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一)解读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一)解读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一)【摘要】目的了解国内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者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

方法用12对引物以多重PCR检测与56例DMD/BMD患者,分析缺失型患者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断裂点分布,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221例病例资料,分析9对引物的总检出率及各引物的最佳组合。

结果国内dystrophin基因缺失断裂点72%位于44~51号内含子内,以44号内含子最多(22%),50号内含子次之(17%), 位于45~51号内含子内的断裂点是44号内含子的2.3倍。

7号内含子断裂较少,仅4%的断裂点位于该内含子。

9对引物的总检出率为48%,其中5对引物的总检出率为46%。

两对引物的最佳组合为48号和17号,可检出35%的患者。

结论国内dystrophin基因44~51号内含子高度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

7号内含子可能不是国内dystrophin基因缺失断裂的高发区域。

在国内5对引物的总检出率接近9对引物,48号和17号外显子的二重PCR扩增对于全国范围内DMD/BMD的筛选,尤其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大范围的产前筛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ystrophin gene deletion in Chinesepopulation.Methods 56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twelve primers mPCR (9 primers plus exon 7,50,52)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reakpoints of dystrophin gene deletion was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the 221 unrelated DMD/BMD cases reported in the published papers in China, we analyzed the positive ratio detected by the nine primers mPCR and the best primers combination to detect DMD/BMD patients.Results About 72% of deletion breakpoints fell in intorns 44~51 in the Chinese&nbs p;DMD/BMD patients. About 22% of deletion breakpoints fell in intron 44 , 17%in intron 50, whereas the majority (50%) were located within the segments encompassing introns 45~51. Only 4% of deletion breakpoints fell in intron 7. Nine primers mPCR could detect 48% of all the cases of DMD/BMD, and five (exons 12,51,17,48,45) of these nine primes could detect 46% of all the cases of DMD/BMD. The best two-primer combination was exons 48 and 17, which could detect 35% deletion of all the DMD/BMD patients.Conclusions Introns 44 ~ 51 were highly unstable and prone to break. Intron 7 might not be a real deletion “hot spot”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positive rate of deletion detection with five primers mPCR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with nine primers mPCR. Detecting deletion of exons 48 and 17 might be a preferable choice if the prenatal screening on a wide range of pregnancies would be needed.【Key words】Muscutar dystrophy Gene dele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ystrophin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中55%~65%为缺失,5%~10%为重复,8%左右为小的缺失和插入,点突变占25%左右〔1〕。

杜氏肌营养不良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杜氏肌营养不良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临床意义」杜氏肌营养不良(DMD)为一常见的致死性X-连锁遗传病,约每3500名出生男婴中就有一名罹患该病。

已明确DMD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短臂Xp21区上,而且明确了位于该病区的Dystrophin(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突变或部分缺失是导致DMD的原发分子病因。

Dystrophin基因是目前已知的较大基因之一,至少有2,000kp长,由70多个外显子和内显子组成,基因内部DNA序列缺失是导致DMD的重要原因,占全部患者的50~60%左右。

用多重PCR扩增法扩增9个位于Dystrophin基因内的DNA片段来诊断DMD患者,一般仅需几个小时,具快速、灵敏之特点。

若同时扩增9个DMD片段可以测出90%左右基因缺失的DMD患者。

假若仅使用两对高缺失率的引物双重扩增,可检出75%左右的基因缺失型DMD 家庭的高危胎儿,能快速有效地进行产前诊断。

肌营养不良DMD与脊髓型肌萎缩SMA基因检测

肌营养不良DMD与脊髓型肌萎缩SMA基因检测

DMD-基因功能
Prochniewicz et al.(2009)指出,utrophin和dystrophin结合 actin的亲和力相似,但分子接触不同。肌营养不良蛋白利用2个低 亲和力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而肌营养不良蛋白利用一个连续的肌 动蛋白结合域。
利用瞬时磷光各向异性,他们发现这两种蛋白质都限制了肌动蛋白的 振幅,并增加了肌动蛋白弯曲和扭曲的速率。然而,在降低肌动蛋白 扭转刚度方面,肌营养蛋白的作用比肌营养不良蛋白大得多,尤其是 在肌动蛋白饱和度高的情况下。
杜氏肌营养不良与脊髓型肌萎缩 DMD/SMA致病机制与基因检测
• DMD • SMA
杜氏肌营养不良 脊髓性肌萎缩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
➢ Duchenne/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的病因是维持肌肉细胞在伸缩过程中保持肌膜完整性的 重要结构蛋白Dystrophin 的编码基因(DMD 基因)发生致病缺陷,从而导致功能异常, 最终造成肌肉进行性破坏。
内容
对常见缺失的18个位点 通过PCR+电泳的方法进 行检测
对79个外显子和启动子 区域进行缺失重复检测
对79个外显子和启动子 区域进行测序检测
对79个外显子和启动子 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检 测
优点
成本低,费用约 500元左右
费用约1000元左 右,可以检测缺 失和重复型突变
可检测点突变
可检测几乎所有 类型的突变
与肌营养不良蛋白一样,Utrophin对肌动蛋白聚集或捆绑没有影 响。Prochniewicz等人(2009)假设,除了稳定肌动蛋白丝免于解 聚外,肌营养不良蛋白和营养不良蛋白对肌动蛋白丝因拉伸或扭曲 而断裂提供更大的抵抗力.
DMD-基因功能
Genotype definition of the dystrophin gene in patients with dystrophinopathies has taught us much about functionally important domains of the protein itself and has provided insights into sever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人类基因外显子组的研究与分析

人类基因外显子组的研究与分析

人类基因外显子组的研究与分析人类基因组是由近3亿个碱基对构成,其中包括约2万个基因。

然而,这些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1.5%左右。

而剩下的98.5%则被称为非编码基因组。

这些非编码区域过去被认为是无用的“垃圾”DNA,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们其实包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

其中,基因外显子组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基因外显子组的定义与特征基因外显子是指基因的编码区域,包括基因剪接后的外显子序列以及与其相关的三个非编码区域,即5'非翻译区(UTR)、3'UTR和内含子。

外显子编码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而UTR和内含子则对基因的调控和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因外显子的序列长度平均为1800个碱基,占到了人类基因组的约2%。

这些编码区域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表达部位,也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二、基因外显子组的研究进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外显子组研究进展迅速。

2011年,人类基因外显子组计划(Human Exome Project)正式启动,旨在对人类基因外显子组进行全面的测序研究。

该项目对17,000个人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共鉴定出了220,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13,000个小型插入/缺失(Indel)。

基因外显子组中的SNP和Indel是基因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它们的分布与基因本身的表达和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基因外显子组的遗传变异分析已成为人类遗传学、系统生物学和个性化医疗研究的重要手段。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于基因外显子组的突变检测也能够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例如,在患有癌症的患者中,通过测序研究发现基因外显子组中的突变信息,可以帮助精准诊断肿瘤类型并定制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三、基因外显子组研究的挑战基因外显子组研究面临着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巨大挑战。

首先,由于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是高通量、高精度的技术,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分析技术支持。

dystrophin的结构讲解

dystrophin的结构讲解

dystrophin的结构讲解(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dystrophin 的概述二、dystrophin 的结构特点三、dystrophin 的功能与作用四、dystrophin 与肌肉疾病的关系五、结论正文(篇1)一、dystrophin 的概述dystrophin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肌肉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大型蛋白质,由多个结构域组成,其表达和功能对肌肉组织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dystrophin 的结构特点dystrophin 的结构十分复杂,由多个结构域组成,包括 N 端、中央结构域和 C 端。

其中,N 端主要负责与细胞骨架的连接,中央结构域是dystrophin 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了一系列与肌肉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域,而 C 端则主要负责细胞内定位。

三、dystrophin 的功能与作用dystrophin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肌肉的稳定性和功能。

它能够通过与细胞骨架的连接,提供肌肉细胞所需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同时,dystrophin 还能通过与各种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参与到肌肉收缩和松弛的过程中,从而保证肌肉的正常功能。

四、dystrophin 与肌肉疾病的关系dystrophin 的缺失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肌肉疾病,最常见的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这是一种严重的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严重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对 dystrophin 的研究,对于理解和治疗这类肌肉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总的来说,dystrophin 是一种重要的肌肉蛋白质,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肌肉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篇2)1.引言:dystrophin 的重要性2.dystrophin 的结构3.dystrophin 的功能4.总结:dystrophin 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正文(篇2)dystrophin 是一种在人体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它主要存在于肌肉细胞中,对肌肉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遗传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遗传
个外显子,通过和正常对照相比较而判断外显子的缺失情况
多重PCR方法
• 优点:
• 1、具有敏感、特异性强和可重复性好的优点 • 2、需要的DNA量少、操作简单
• 局限性:
• 1. 女性携带者——正常x染色体的屏蔽效应,无法检出 • 2.多重PCR体系内,由于引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有时也会出现个别片段扩增的假阴性结果
• 康复治疗、矫形治疗、社会心理治疗等
临床检测
产前诊断和杂合子诊断
• 90%携带者孕妇中产前诊断可能有至少95%的精确度
•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的缺失或者多倍体的家庭中,60%-70%可以直接通 过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或者PCR技术来测量胎儿的DNA得到
• 在其余的基因缺失不能明确诊断出来的家庭中,可以通过键的标记来完成产 前诊断
7 个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
• ,B( 脑皮质) 、M( 肌组织) 、P( 蒲肯野纤维) 、R( 视网膜) 、B3( 脑组织) 、 S(施旺细胞)和G( 肌组织之外的多种组织器官)
• B 型:大脑皮层、海马回神经元 • P型:小脑蒲肯野细胞, 在骨骼肌也有极少量的表达 • M 型:骨骼肌、心肌组织, 同时在脑神经胶质细胞也有少量表达
Phénotype Clinique de la DMD
• Les muscles jumeaux des jambs des garçons atteints apparaissent qu’ils soient développés
• Mais asthéniques • 假性肌肥大 • Tissu conjonctif et la graisse
Phénotype Clinique de la DMD
•1~2 ans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基因剂量不平衡造成发育异常.
Credit: From Richards and Sutherland, Trends in Genetics, vol. 8(7), p. 249, 1992. Photo courtesy Grant Sutherland.
© 2003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 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到位片段的相邻基因
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交换,所 以可以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 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 为平衡致死系。
• Cy: 翻翅, 显性; 纯合致死(Cy/Cy)
• S: ,星状眼致死基因(S/S)
翻翅果蝇与待保留致死基因果蝇杂交
Cy +
X
Cy +
© 2003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Fig 7.16a Cri-du-chat syndrome.
倒位 inversion
倒位是指染色体一 个片段发生颠倒。 倒位可能造成基因 被打碎或移位。 倒位往往形成无效 的配子,从而使计 算出的重组频率偏 低。
人和黑猩猩的四号染色体因一个臂间倒位而不同
© 2003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Fig 8.21 Suppression of recombination in an inversion heterozygote.
© 2003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Fig 8.22 Double crossing over in an inversion heteroygote.
© 2003 John Wiley and Sons Publishers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解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解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

最常见的类型是X连锁的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另一类较常见的类型为常染色体遗传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复杂,男女均可受累。

我们所在研究组的临床资料中,约有25%~45%的常染色体遗传肌营养不良症有待深入研究。

1常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分类及分子基础50~60年代时,基于不断有女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报道,其临床表现与DMD极相似,故称这类患者为类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like muscular dystr-ophy, DLMD),除了在少数女患者中发现X染色体异常或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异位外,多数患者很难用通常的X连锁遗传规律解释。

因而在分析了大量有女性DLMD患者的家系资料基础上,有人提出这类疾病可能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en Othmane等1992年首次将在突尼斯人中确定的此类疾病称为儿童期重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营养不良症(severe childhood autosomal rec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SCARMD),之后不断在北非、中东地区、欧洲、日本、南美和北美人群中有此类疾病的报道。

在近年的相关文献多数已用SCARMD取代了DLMD[1-5]。

常染色体遗传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LGMD)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除DMD/BMD外最常见的类型。

该类型特点是髋肩带肌无力萎缩,进行性发展至远端肌肉,男女均可受累,有明显的异质性,不仅表现在遗传方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差别,而且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大不同,轻型可以在儿童期也可在20岁以后发病,肌萎缩无力进展速度可能非常缓慢,60岁以后仍可行走不影响寿命,与BMD相似。

DMD/BMD基因诊断研究 Ⅱ.Dystrophin基因中央突变热区缺失和重复分析

DMD/BMD基因诊断研究 Ⅱ.Dystrophin基因中央突变热区缺失和重复分析

DMD/BMD基因诊断研究Ⅱ.Dystrophin基因中央突
变热区缺失和重复分析
王柠;余龙;慕容慎行;林红;陈静;赵寿元
【期刊名称】《福建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5(29)2
【摘要】应用cDMD5b-7,8,9,10DystrophincDNA探针,对110例DMD/BMD无关个体进行核酸杂交分析,发现5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子缺失,2例重复突变,且多发生于cDMD8所探测位置。

为准确、快速地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了基础。

【总页数】5页(P103-107)
【关键词】DMD;BMD;核酸杂交;基因;缺失;重复;基因诊断
【作者】王柠;余龙;慕容慎行;林红;陈静;赵寿元
【作者单位】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9
【相关文献】
1.10个DMD/BMD家系的基因诊断及其中3个家系的产前基因诊断分析 [J], 钟昌高;张瞻;李麓芸;卢光琇
2.DMD/BMD基因诊断及其临床分析(附33例报告) [J], 吕佩源;郝玉宾;赵宝华;胡爱祥;郭文潮;朱俊真
3.DMD/BMD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表达研究 [J], 郭晶晶;贺静;朱宝生;王蕾;杨慧;李英
4.DMD/BMD基因诊断的新体系-Amp-FLP单体型连锁分析 [J], 许顺斌;黄尚志
5.DMD/BMD基因诊断研究:II.Dystrophin基因中央突变热区缺失和重… [J], 王柠;余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R扩增法检测DMD患者的基因缺失

PCR扩增法检测DMD患者的基因缺失

PCR扩增法检测DMD患者的基因缺失
杨善志;余元勋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33)002
【摘要】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基因缺失的突变特点并进行基因诊断。

方法用一对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ystrophin基因exon48附近的DNA片段。

结果在21例DMD患者中,检出16例患者的dystrophin基因在该处存在缺失突变。

exon48是dystrophin基因发生缺失突变“热点”区的观点。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DMD的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及产前基
【总页数】2页(P102-103)
【作者】杨善志;余元勋
【作者单位】安徽省优生优育遗传医学中心;安徽省优生优育遗传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204
【相关文献】
1.应用多重PCR检测DMD/BMD患者的基因缺失 [J], 杜文津;万琪;吴保仁
2.多重PCR检测DMD/BMD患者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的实验研究 [J], 郑世珍;胡华;李瑾;李福祥;邓志宽;李真;陈琰;陈华萍;戢福云
3.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J], 申本昌;张成;孙筱放;李少英
4.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进行缺失检测与产前基因诊断 [J], 周海燕;邹永华
5.热启动PCR扩增法诊断DMD基因缺失 [J], 余元勋;杨善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Dystrophin基因突变

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Dystrophin基因突变

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Dystrophin基因突变林颖;蒋涛;季修庆;成建;罗春玉;马定远;许争峰【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4(32)3【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可行性.方法用NGS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并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基因型进行验证,同时检测家系其他成员基因型.结果 NGS技术结果表明,该患者DMD基因编码区第55号外显子存在1个移码突变c.8087delT(p.Leu2696ArgfsX30),为致病性突变;同时该患者还存在3个错义突变p.Arg2937Gln、p.Arg1745His和p.Asp882Gly,均为已知多态性变异;Sanger测序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该点突变的存在,同时发现患者母亲为该突变的携带者,患者父亲和妹妹未见该突变.结论 NGS技术可用于DMD基因突变检测,为DMD临床遗传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总页数】3页(P185-187)【作者】林颖;蒋涛;季修庆;成建;罗春玉;马定远;许争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研究室,南京2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2【相关文献】1.2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家系中女性生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J], 刘咏梅;封志纯;刘玉杰;方振伟;杜江2.河南省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dystrophin基因突变的MLPA检测 [J], 王凤羽;孙伟伟;李聪敏;常明秀;丰慧根;马林先3.中国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相关致病基因Dystrophin突变检测结果分析 [J], 田莉;张凌;杜戎;朱元洲;柯琴梅;祝建芳4.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国家系相关基因Dystrophin的突变的检测 [J], 田莉;张凌;杜戎;朱元州;柯琴梅;祝建芳5.23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的女性携带者生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J], 刘咏梅;封志纯;方振伟;杜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氏肌营养不良和遗传咨询

杜氏肌营养不良和遗传咨询

杜氏肌营养不良和遗传咨询陈银红;王晓静;沈宏锐;胡静【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3页(P590-592)【关键词】肌营养不良;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作者】陈银红;王晓静;沈宏锐;胡静【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21861年,Duchenne医生曾详细的描述了一种儿童起病、进展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的临床疾病,后将其命名为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1]。

该病为肌纤维膜dystrophin蛋白完全缺失导致的一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之一,存活男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3 500~1/4 000[2]。

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报告。

本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绝大多数为男孩发病,女性一般为携带者,不出现临床症状。

偶有女性患者发病,一般症状较轻,为染色体发生易位所致。

DMD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预后差,因此预防DMD患儿的出生应该作为遗传咨询的重点。

现将遗传咨询有关内容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相关人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MD患儿的出生提供参考。

DMD患儿在病程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约30%~50%的患儿有运动发育迟缓和学步延迟,部分患儿因查体发现高肌酸激酶血症就诊。

随着病情进展,渐出现近端肌无力、萎缩。

多数患儿于3~5岁时出现走路姿势异常、跑步慢、易跌倒、上楼困难等症状。

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最后累及全身。

随病情进展,腰带肌无力加重,出现脊柱前弯,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呈“鸭步”(waddling gait)。

肢带肌明显受累后,可出现Gower征(蹲位立起时先高抬臀部,两手先后置于膝上,然后身体如登山样前倾站起)。

【优选版】杜氏肌营养不良症PPT资料

【优选版】杜氏肌营养不良症PPT资料
基因治疗:利用不直接引起人类疾病,免疫 原性较小的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导 入人工剪裁的Dys基因。
康复治疗、矫形治疗、社会心理治疗等。
DMD---遗传方式及特征
DMD---遗传方式及特征
(1)系谱中常常只有男性患者
(2)父母都无病时,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可能 发病;
(3)由于交叉遗传,患者的同胞、舅舅、姨表兄 弟、外甥常常为本病患者;
DMD---实验室诊断
生物化学诊断
可对血清酶和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血清肌
酸激酶(CK)含量在血清酶学检查中最有价值。
DMD---实验室诊断
基因诊断
选择绒毛进行产前诊断的理由有3条 基因治疗:利用不直接引起人类疾病,免疫原性较小的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导入人工剪裁的Dys基因。 在各种类型突变中,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占65% - 70%; 女性携带者中约有1/3血清肌酐正常 Dys 基因表达的缺乏会影响DAPC 的形成,使分子桥中断,至少导致两个结果:第一,细胞膜变得更脆弱在肌肉离心性收缩的时候会被 机械力破坏; 已证实人类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定位于X 染色体短臂上(Xp21. DMD---实验室诊断 Y染色质检查 Y染色质检查适用于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Y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群 。 (1)系谱中常常只有男性患者 (5)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患儿由卧到站立有特殊的过程(Gower征),走路为鸭型步态。 DMD--产前基因诊断方法 选择绒毛进行产前诊断的理由有3条
DMD---Leabharlann 子遗传及突变情况DMD 患者约3 0 % 为自发性突变,其余的 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各种类型突变中, 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占65% - 70%;无意义或框移造成的点突变占30%, 重复占5% - 15%:故DMD 突变类型主要为 缺失,其特点是Xp21 上外显子缺失的不均 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晓昕,王辉,徐志勇,吴维青,刘洋,王勤,谢建生△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 广东深圳 518048)
【摘要】 目的 对存在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缺失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诊断,分析该家系 Dystrophin 基 因突变情况及临床表型,探讨该基因缺陷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多的咨询意见。方法 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技 术 对 胎 儿 染 色 体 进 行 拷 贝 数 变 异 分 析,应 用 多 重 链 接 依 赖 探 针 扩 增 技 术 对 胎 儿 Dystrophin 基因进行外显子缺失检测,同时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 染 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发现胎儿 Xp21. 1(31,738,181 - 31,806,661) 缺失,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出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 51 ~ 52 缺失,家系女性均为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 51 ~ 52 缺失携带者,两位男性为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 51 ~ 52 缺失半合子,一位男性未发现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缺失。结论 Dystrophin 基因缺失突变可出现于正常人群,Dystrophin 基因缺失突变不一定导致 Duchenne / 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为临 床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重要依据。
广东医学 2018 年 5 月 第 39 卷( 增刊)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y 2018,Vol. 39,Suppl.
Hale Waihona Puke ·47·DOI:10.13820/ki.gdyx.2018.s1.014
正常人群中发现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缺失的 分子遗传学分析*
* 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 编号:201606030) △通信作者。E - mail:jsxieszmch@ aliyun. com
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孕妇来自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遗传 专科门诊,23 岁,孕 13 + 1 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颈项 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NT)0. 26 cm,告知产前 诊断的必要性和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孕 16 周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 20 mL,10 mL / 支分 装于 15 mL 无菌离心管内。抽取孕妇外周血 3 mL, 2% EDTA 抗凝。家系成员:孕妇母亲,49 岁,孕妇 兄弟 3 人,年 龄 分 别 25、24、19 岁,抽 取 外 周 血 3 mL,2% EDTA 抗凝。所有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提 取 基 因 组 DNA 使 用 Gentra Puregene Blood Kit( Qiagen Valencia,C / A) ,提取基因组 DNA 用于 CMA 及 MLPA。 1. 2. 2 MLPA 检测 采用荷兰 MRC - Holland 公司 SALSA MLPA Kit P034 和 Kit P035,对羊水及所有家 系成员的基因组 DNA 进行 Dystrophin 基因 79 个外 显子缺失和重复突变检测及拷贝数的变化情况。 1. 2. 3 CMA 检测 采用 Affymetrix Cytoscan 750K Array 芯片,按照 Affymetrix Cytoscan 750K Array 芯 片操作程序进行。该芯片覆盖全基因组 55 万个非 多肽性探针和 20 万个 SNP 探针,针对全基因组拷 贝数变异、单亲二倍体和杂合缺失进行检测。
【关键词】 Dystrophin 基因;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
抗肌萎缩蛋白病( Dystrophinopathy) 是常见的神 经肌肉病,是由 X 染色体上 Dystrophin 基因突变,导 致所编码 的 抗 肌 萎 缩 蛋 白 缺 陷 而 引 起 的[1]。 根 据 发病年龄、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等,分为 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 和 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 。Duchenne 型的病情是各型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中表型最严重的,一般婴儿期发病, 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血清肌酸激酶极度升高,病情 发展迅速,至 幼 儿 期 可 表 现 为 腓 肠 肌 肥 大,步 行 困 难,易跌倒,上楼、下蹲起立困难,患者多数于 12 岁 前丧失行走能力,20 多岁因呼吸肌无力死于呼吸衰 竭或心力衰竭[2]。Becker 型表现较轻,多于 10 ~ 20 岁发病,肌无力及萎缩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缓慢, 一般 12 岁以后行走能力仍可正常,一般有正常预期 寿命[3]。DMD / BMD 在 活 产 男 婴 中 发 病 率 分 别 为 1 /3 500 和 1 /12 000,无地理或种族差异[4]。本研究 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CMA) 技术发现一个携带 Dystrophin 基因序列缺失的胎儿,应用多重链接依赖 探针扩增( MLPA) 技术对胎儿和家系成员进行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缺失鉴定,分析家系成员临床表 型,探讨 Dystrophin 基因外显子第 51 ~ 52 缺失与 临床表型的 关 系,给 予 该 家 系 产 前 诊 断 提 供 遗 传
·48·
广东医学 2018 年 5 月 第 39 卷( 增刊)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y 2018,Vol. 39,Suppl.
2 结果
2. 1 胎儿结果分析 针对孕妇产前超声提示,宫内 妊娠,单活胎,胎盘 0 级,胎儿大小相当于 13 + 1 周, 胎儿 NT 0. 26 cm,高 于 该 孕 期 的 正 常 范 围 ( 0. 25 cm) 。随 后 进 行 染 色 体 微 阵 列 分 析,结 果 为: arr [GRCh37]Xp21. 1(31. 738,188 - 31,806,661) × 0, 共缺失 68 kB,见图 1 - A、B。提示 X 染色体缺失区 域与国际 公 共 良 性 CNVs 数 据 库 ( 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DGVs) 不 重 叠,与 国 际 公 共 病 理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