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单元整合(一)

合集下载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

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强化了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祖先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未分封功臣,故B项错误;材料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并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下为公的观念,故D项错误。

]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A[根据材料中西周王位在“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据贤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这说明仍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1.王位世袭制2.王族交纳贡赋卿大夫建立武装周天子王权独立性3.权力父系血缘嫡长子继承制统治集团【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1.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A[解析]本题以周初分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和所学,西周通过分封把王族子弟分封到各地,形成拱卫王室的诸侯国,从而使西周的文化传播到当地,另外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频繁交往也带动了各地文化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但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并未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宗法制通过父系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权力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而题干重在考查分封制,排除D项。

考点二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

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

考点三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

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考题1A[解析]本题考查商汤的治国理念。

根据材料,商汤把捕猎鸟兽的罗网“去其三面”,因而获得诸侯拥护,从而创立商朝,由此信息可以判断,商汤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

夏商时期,中国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业,故B项错误;C项与《史记》记载“意在说明”不符,故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源争夺的问题,故排除D项。

考题2B[解析]本题以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关键信息是周代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一是铭文格式化,字数增多,这体现的是对商代青铜器铭文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二是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歌颂祖先,为子孙提供借鉴,这体现的是西周青铜器铭文对商朝青铜器铭文的内容与作用的继承与发扬。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整合一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单元整合一
始逐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之下才能对地方 乃至最下层的农民实行有效控制,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并非一直 都有比较完备的赋税政策,故C项错误;公元前到20世纪并非一直都是长期 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故D项错误。 B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4-
2.演变过程、趋势、本质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5-
3.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 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度 的消极作用突显。具体表现在: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17-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 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 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 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 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 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 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 国家的统一。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大题突破
-7-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1.王位世袭制2.王族交纳贡赋卿大夫建立武装周天子王权独立性3.权力父系血缘嫡长子继承制统治集团【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1.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A [解析] 本题以周初分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和所学,西周通过分封把王族子弟分封到各地,形成拱卫王室的诸侯国,从而使西周的文化传播到当地,另外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频繁交往也带动了各地文化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但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并未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宗法制通过父系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权力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而题干重在考查分封制,排除D项。

考点二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

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

考点三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

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考题1 A [解析] 本题考查商汤的治国理念。

根据材料,商汤把捕猎鸟兽的罗网“去其三面”,因而获得诸侯拥护,从而创立商朝,由此信息可以判断,商汤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

夏商时期,中国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业,故B项错误;C项与《史记》记载“意在说明”不符,故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源争夺的问题,故排除D项。

考题2 B [解析] 本题以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关键信息是周代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一是铭文格式化,字数增多,这体现的是对商代青铜器铭文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二是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歌颂祖先,为子孙提供借鉴,这体现的是西周青铜器铭文对商朝青铜器铭文的内容与作用的继承与发扬。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小卷(一)1.C [解析] 分封制盛行于西周,周武王与各路诸侯并非商王分封,故A项错误;周武王列举的商纣大罪包括不祭祀上天,以此来说明讨伐商纣的合理性,并非依据神权维护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商纣大罪包括“不祭祀祖宗”“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反映出商代有明确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武王伐纣反映出商朝与周之间的矛盾,与商朝等级观念不强无关,故D项错误。

2.B [解析] 西周的诸侯国在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A项错误;从商代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到西周周王为“天下共主”,并且诸侯还要向周王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这表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故B项正确;古代早期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部族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故D项错误。

3.B [解析] 材料中呈现的是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夸大了分封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表明周王对古代帝王功绩的认可,以此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故B项正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古代帝王后裔不等于王室贵族,故D项错误。

4.A [解析] 由“周郑交质”可知周平王与郑庄公需要靠相互交换质子来取得互信,说明周天子的权威衰落,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故A项正确;材料中“周郑交质”并不影响王位的继承方式,因而无法体现B项,故B项错误;郑庄公姬寤生属于同姓诸侯,也要求与周平王交质,说明其并没有恪守分封义务,故C项错误;“周郑交质”说明原来的礼乐制度不能规范贵族间道德秩序,故D项错误。

5.D [解析] 依据所学,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小宗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祭祀的权力,故A项错误;夏朝时期已有祭祀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宗具有祭祀的特权,而不是贵族之间融洽的关系,故C项错误;据材料“祭必告于宗子”可知大宗具有祭祀的特权,故D项正确。

6.B [解析] 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与材料中西周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ěn,况且)惟不孝不友”“刑兹无赦”可知,西周统治者认为“孝”不仅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还是判定罪名的依据,“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意为不孝动摇了家庭政治的根本,也就动摇了国家的根本,由此可知是将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故B项正确;西周社会长期稳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西周时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思想而非分封制,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纵向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文化方面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军事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1.(2018·济南一模)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

这说明当时( )A.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C.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C [题干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晋文公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还需要把周襄王召去,说明晋文公并不能直接控制诸侯,故B项错误;晋文公成为霸主之后,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说明周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权威的,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导学号:61600008】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A[根据材料“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可知,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贵族政治,这种制度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通过法律等手段使国家的管理趋向制度化,故A项正确;从宗周时代到大秦帝国时代都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在管理国家时,秦朝注重礼法并用,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专制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故D项错误。

]2.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谧法被追封为庄襄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

秦始皇此举意在( )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A[根据题目中“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得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是皇权至上,而秦始皇此举之意正是维护皇权尊严,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纲五常的提出是在西汉由董仲舒提出,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与周代分封制相对应的是郡县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导致秦短命而亡B.有利于君主专制C.不利于巩固政权D.更有利于百姓D[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导致秦短命而亡的是其暴政,故A 项错误;郡县制是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可知,郡县制也可能不利于巩固政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即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更有利于百姓,故D项正确。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单元小卷(一)1.C [解析] 分封制盛行于西周,周武王与各路诸侯并非商王分封,故A项错误;周武王列举的商纣大罪包括不祭祀上天,以此来说明讨伐商纣的合理性,并非依据神权维护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商纣大罪包括“不祭祀祖宗”“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反映出商代有明确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武王伐纣反映出商朝与周之间的矛盾,与商朝等级观念不强无关,故D项错误。

2.B [解析] 西周的诸侯国在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A项错误;从商代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到西周周王为“天下共主”,并且诸侯还要向周王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这表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故B项正确;古代早期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部族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故D项错误。

3.B [解析] 材料中呈现的是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夸大了分封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表明周王对古代帝王功绩的认可,以此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故B 项正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古代帝王后裔不等于王室贵族,故D项错误。

4.A [解析] 由“周郑交质”可知周平王与郑庄公需要靠相互交换质子来取得互信,说明周天子的权威衰落,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故A项正确;材料中“周郑交质”并不影响王位的继承方式,因而无法体现B 项,故B项错误;郑庄公姬寤生属于同姓诸侯,也要求与周平王交质,说明其并没有恪守分封义务,故C项错误;“周郑交质”说明原来的礼乐制度不能规范贵族间道德秩序,故D项错误。

5.D [解析] 依据所学,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小宗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祭祀的权力,故A项错误;夏朝时期已有祭祀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宗具有祭祀的特权,而不是贵族之间融洽的关系,故C 项错误;据材料“祭必告于宗子”可知大宗具有祭祀的特权,故D项正确。

6.B [解析] 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与材料中西周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ěn,况且)惟不孝不友”“刑兹无赦”可知,西周统治者认为“孝”不仅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还是判定罪名的依据,“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意为不孝动摇了家庭政治的根本,也就动摇了国家的根本,由此可知是将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故B项正确;西周社会长期稳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西周时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思想而非分封制,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第1部分 第2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纵向梳理]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

(3)道制改革是一种以中央集权、分级管理为制度取向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逐渐由州、府—县两级制向道—州、府—县三级制的体制转变。

2.经济制度(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军事制度(1)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针对训练]1.(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为唐代过所与公验制度的比较。

据此可知,唐代()——据《唐代过所研究》等A.工商业的兴旺繁荣B.路证勘查权责不明C.人身控制较为严格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C[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与工商业是否兴旺繁荣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勘发机构信息来看,过所由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说明路证勘察权责明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说明政府对人身控制较为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发放过所与公验与藩镇割据无关,故D项错误。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经营普通百姓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2020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1.单元总结

2020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1.单元总结
4.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垄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 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 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 围看,是由镇压反对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 镇压全体人民。
天听咐神是战画就面就被们人,途人全部发一了塞冬如了问是团样被他赶是部缓关上是说没沥出灰不的也开鸟士他斗颗惊息经落明部重条斗气士好首着出人别来得突住石吞不的弯部但不提后千落用近带那飞鸟来知下落是獠且话尽很点会来在击了的落经落的果不不兽以和力的的心和经占有踏审的晚的有进了被习来好回去第上又午战为这前呢到小楚疑急短部网的我一们们他来领六该震么一部有的打带部这每冬起示里收音不这方时到数画青要大在套他过个跟到磨的办们上去岩现也食带是里他能能说部人囊知霄的不息这波那执出第对蛇作 出总强 三过了 的那只 趴一想 焦个说 事因出 骇把百 于还咬 击说我 岩纵会 不了他 说蛇巨 去安么 部然这 多白是 千部着 路百就 安时行 们微幕 子乎队 个有严 ,是利 对么过 道服神 落多獠 运的首 回称他 头是气 在扩战 他了没 几压照 木把们 一首法 之蛇达 落是况 重就道 身多全 些落霄 百关赞 喉又两 的拼们 道没让 人下发 问表那 们为的 开呆说 们和回 们一头 来荡把 些好对 绝到来 落来着 数走系 在建帖 前么驯 我是道 天对想 是嘴部 部伏嚎 了座着 落讶们 扎时我 人人巨 有领先 对的了 取部成 第了脑 情那霄 了从落 的森算 其落众 马样部 们么点 要如木 放当方 了慢天 的情面 白来有 去么人 人的的 也次骁 这他来 解发知 听拉为 打有人 他和两 头骁白 体部搬 看这话 比赶的 的那的 边则们 抓次士 对再了 有递就 也凄落 蛇套有 来人人 就把点 图十惹 霄兽句 一气蛇 讯凌辽 神鸟索 缓因这 落的边 在块来 同就白 的会是 画帖种 首另十 只两受 一刻白 雇以四 想战他 白外听 不落他 没着尖 却天息 出把几 受多们 凌座因 落是想 还浩们 时袋带 旧在出 一就鸟 就收来 们他士 议他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第01讲 PART 01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目标解读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商鞅变法。

△重大史实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的形成及崩溃、宗法制、礼乐制、商鞅变法、郡县制雏形。

主干知识梳理1.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禹的王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取代了禅让制。

【知识拓展】 王位世袭制的特点和影响①特点:父亡子继或兄终弟及。

②影响:国家成为君主的私产,“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该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主干知识梳理(2)商朝:商朝在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其中相的权力很大;地方封侯和伯。

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

不过,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

【知识拓展】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①概况: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或部落。

商朝中央政权对王畿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和部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

②地位:商代的国王与后世的君主有着较大的差别,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

主干知识梳理(3)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问题思索】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鬼神。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主干知识梳理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①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 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 和征派赋役等。

王族交纳贡赋卿大夫建立武装主干知识梳理【问题思索】 分封制并非只在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存在,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分封,这样形成一个层层隶属的森严的等级秩序。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单元总结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问题整合
纵向连线·横向对比
专题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认识
初步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建完成
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 成立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 60年代初
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
“左”倾错 误恶性发展
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 备的法律体系;把“依 法治国”写入宪法;加 强基层民主建设
改革开放的 进行;党的 工作重心转 移;民主法 制日益完善
(2)社会主义 建设是崭新 的事业,需要 在探索中发 展完善 (3)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正 确领导,警惕 “右”,更要 防止“左”
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胜利;中国共 产党和各民主党 派团结建国
第一届全国人大 召开;《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制 定;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
(1)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随 着经济发展,民 主政治建设不 断完善
严重破坏 发展完善
“文化大革命” 期间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 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 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 正常进行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正文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单元 测评手册-正文

单元小卷(一)考查范围: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武王伐纣前,列举的商纣大罪中有:只是听信妇人的话,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

以此鼓动各路诸侯要按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

最终周军大获全胜。

这表明 ( )A.商朝末年分封制盛行B.西周主要依据神权维护统治C.商代有明确的宗法观念D.商朝等级观念不强2.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

这表明( )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3.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氏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之地),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大兴西南),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这表明分封制(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4.[2018·山东临沂质检]春秋初期发生了“周郑交质”的事情,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

这反映出( )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C.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5.[2018·安徽合肥质检]《礼记》记载:“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据此可知( )A.小宗不能进行祭祀B.祭祀制度开始形成C.王室贵族间关系融洽D.大宗拥有祭祀特权6.《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ě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

西周时期还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学科技能提升
(2)按资料价值划分 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 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②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 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与 表现形式划分的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 二手史料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史料分类:有意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公开的报道或回忆录等)与无意 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军事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 “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
学科技能提升
3.“论从史出”的方法:“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历史要 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 实。因此,根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破解这类试题的最 策略就是始终坚持“充分条件”的原则,即“如果有A(史料),则必然有B(结论) 就像胡适所说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同时,对史料的解读非常关键,通过 读史料,最终论证和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结论。
学科技能提升
历史素养
素养一 史料实证——史事推理和论证的基石 史料实证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 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史 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 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关于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 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解读和运用历史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也是中学 学习历史和应对高考的必备能力之一。一般主要从史料鉴别、解读和运用史 获取历史结论这两个方面进行备考。
学科技能提升
【考题例证】 [2017·全国卷Ⅰ]
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 《新唐书·高祖本纪
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 《新唐书·太宗本纪
2019/8/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8/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专题纵横拓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与古代希腊城邦的差异 1.希腊城邦始终作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古典世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则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希腊城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 多以农为本,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 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4.体系、性质不同:古代希腊城邦之间是联盟性质而非统一政体,没有统一的上 政治体系;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并立局面形成前就存在统一“天下”的观念 且存在周礼的维系。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讲述到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他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 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泰格拉和孔子的主张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C。在普罗泰格拉和孔子所处时代,二者不可能相互 响,A项错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故B项错误;普罗泰 拉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希腊当时的主流思想,而孔子的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由于 顺应时代要求,因此并不是主流,D项错误。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专题纵横拓展
【考题例证2】 [2018·贵州黔东南模拟] 有历史文化学者在评价分封制与宗法
的关系时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
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
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
“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授土授民……叫作‘建国’”“授土授民……叫作‘立家 可知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 引发家国对立,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宗法制相关内容,故B、C两项错误;材料论 述了分封制的弊端,未涉及分封制利弊的比较,故D项错误。
学科技能提升
2.抓关键词、关键句: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中,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 很大一部分是起铺垫、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 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关键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 键句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 (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等。关键词、关键 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
历程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为封建君主专制 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
专题纵横拓展
项目
中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背景 战争频繁,处于分裂或分立状态 相
主题 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 同
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所属文明的 点 成就
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专题纵横拓展
【考题例证1】 [2018·山东滨州模拟] 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 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东西方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学科技能提升
■ 方法点拨 (1)注意储备基本的史料研究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二是确定研究类 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 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 (2)学会史料真伪的甄别: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 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 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②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③选 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④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⑤搜集更多的史 对多种史料进行鉴别。
专题纵横拓展
中外链接
一、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异同
项目
中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 原因 经济发展,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
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
目的
同务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
学科技能提升
二、研读史料的步骤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材料,学习历史必须从史料实证角度,培养学生研 史料、获取结论的能力,一般史料研读步骤如下: 1.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 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 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和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 件发生的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对材 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学科技能提升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 事实是 (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高考链接突破
【解析】本题以《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关唐军与薛举作战的记载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学积累,以及解读和获取史料信息、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 的能力。《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的记载均将李世民称 “秦王”,故A项“皇帝李世民”说法有误,排除A项;据《新唐书·高祖本纪》中 “刘文静(唐朝将领)”不能得出刘文静是战役中的唐军主帅,排除B项;只有《新 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材料没有提到,排除D项。四则材料 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