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第一章:独立性检验简介1.1 学习目标:(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定义及作用;(2)了解独立性检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1.2 教学内容:(1)独立性检验的定义;(2)独立性检验的实际应用案例;(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1.3 教学活动:(1)介绍独立性检验的概念;(2)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应用;(3)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卡方检验2.1 学习目标:(1)理解卡方检验的原理;(2)掌握卡方检验的计算方法;(3)学会判断卡方检验的结果。
2.2 教学内容:(1)卡方检验的原理;(2)卡方检验的计算方法;(3)卡方检验的结果判断。
2.3 教学活动:(1)讲解卡方检验的原理;(2)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卡方检验的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卡方检验的结果。
第三章: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3.1 学习目标:(1)了解列联表的概念;(2)掌握列联表的绘制方法;(3)学会利用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
3.2 教学内容:(1)列联表的概念;(2)列联表的绘制方法;(3)利用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
3.3 教学活动:(1)介绍列联表的概念;(2)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列联表的绘制方法;(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
第四章:独立性检验的应用4.1 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独立性检验在调查分析中的作用;(3)了解独立性检验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4.2 教学内容:(1)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独立性检验在调查分析中的作用;(3)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
4.3 教学活动:(1)讲解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独立性检验在调查分析中的作用;(3)引导学生认识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
第五章:练习与拓展5.1 学习目标:(1)巩固所学独立性检验知识;(2)提高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
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新人教选修1-2)
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会从列联表、柱形图、条形图直观判断吸烟与患癌有关。
3、了解随机变量K 2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K 2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从问题“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并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会有关系。
但这种结论能否推广到总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统计理论来分析。
二、独立性检验就是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的一种统计方法:用字母表示吸烟与患肺癌的列联表:不患肺癌 患肺癌 合计不吸烟 a b a+b吸烟 c d c+d合计 a+c b+d a+b+c+d样本容量 n=a+b+c+d假设H 0 : 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
则吸烟者中不患肺癌的的比例应该与不吸烟者中相应的比例差不多,即:()()()()()()()220a c a c d c a b ad bc a b c dad bc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n a b c d ≈⇒+≈+⇒-≈++--=++++=+++因此 : 越小, 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构造随机变量 其中()()2781721489874916.635⨯⨯≈⨯⨯⨯≥≈≥f 2020220202若H 成立,则K 应该很小. 把表中数据代入公式9965777549-422099K =56.632在H 成立的情况下.统计学家估算出如下概率P K 0.01即在H 成立的情况下,K 的值大于6.635的概率非常小.如果K 6.635,就断定H 不成立,出错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K =56.632 6.635 的概率不超过1% .因此,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三、作业:预习17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假设检验方法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独立性。
3. 掌握利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第一章: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1.1 独立性检验的定义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原理1.3 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场景第二章:列联表与卡方检验2.1 列联表的定义及制作2.2 卡方检验的原理及计算2.3 卡方检验的判断标准第三章:假设检验方法3.1 假设检验的定义及类型3.2 独立性检验的假设条件3.3 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第四章: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案例一:产品质量检验4.2 案例二:消费者偏好调查4.3 案例三:疾病与性别关系的分析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范围5.2 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5.3 独立性检验与其他统计方法的比较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原理及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练习与反馈:布置课后习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评估:1. 课后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独立性检验的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独立性检验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消费者偏好调查、疾病与性别关系等实际问题。
3. 计算器:用于计算卡方值及概率。
教学时数:1. 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分配如下:第一章1课时,第二章1课时,第三章1课时,第四章1课时。
第六章:多组独立性检验6.1 多组独立性检验的定义6.2 多组独立性检验的方法6.3 多组独立性检验的应用案例第七章:非参数检验7.1 非参数检验的定义及意义7.2 非参数检验方法简介7.3 独立性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比较第八章:独立性检验的软件操作8.1 统计软件的选择与操作8.2 独立性检验的软件实现8.3 结果解读与分析第九章: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9.1 案例一:市场调查与分析9.2 案例二:教育公平性研究9.3 案例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独立性检验在统计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0.2 独立性检验的发展趋势10.3 独立性检验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多组独立性检验、非参数检验及软件操作相关知识。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四)课堂小结,感悟提高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背景分析
三维柱形图
二维条形图
列联表 学生进行思考
分类变量之间关系
独立性检验
后总结, 教师进行概 括。 让本节课所学的
(五)课后作业,学以至用 课后作业, 课本第 18 页 (六)板书设计 第 1 题和第 2 题
2
过
0.025 5.024
0.010 6.635
0.005 7.879
0.001 10.828 熟 练 运 用 K2 公式进行独立性检
程
k0
独 立 性 检 验 随 机 变 量 K2 值 的 计 算 公 式 :
验。
K2 =
n(ad − bc) 2 (其中 n = a + b + c + d ) (a + b)(c + d )(a + c)(b + d )
程
结, 进一步加深学生 对独立性检验思想 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夯实基础 课堂练习,
1、应用举例 在某医院, 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 665 名男性病人中, 214 有 练习 1、 人秃顶,而另外 772 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 175 人 秃顶。能够以 99 %的把握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系吗? 让学生复习列 联表的制作方法, 运 用独立性检验的思 想解决实际问题。
k0
3.841
6.635
10.828
n(ad − bc) 2 K = (a + b)(c + d )(a + c)(b + d )
2
教
(完整)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邹晓利两当一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两当一中邹晓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质疑对抗,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展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K的含义。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随机变量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统计、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后,利用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理论奠定基础。
【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有关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肺病等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已经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这些疾病与吸烟有关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设计意图说明]好的课堂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新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之一。
问题你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吗?怎样用数学知识说明呢?[设计意图说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明方向,步步深入。
二、阅读教材,探究新知1.分类变量对于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设计意图说明]利用图像向学生展示变量的不同取值,更加形象的表示分类变量的概念。
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分类变量如:是否吸烟宗教信仰国籍民族……2.列联表为研究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得到如下结果:表3—7 吸烟与患肺癌列联表单位:人不患肺癌患肺癌总计不吸烟7775 42 7817吸烟2099 49 2148总计9874 91 9965 这样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一般我们只研究每个分类变量只取两2 列联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2(新人教A版选修1-2)课题: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会从列联表、柱形图、条形图直观判断吸烟与患肺癌有关;3、了解随机变量K2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K2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某医疗机构为了了解患肺癌与吸烟是否有关,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9965个成年人,其中吸烟者2148人,不吸烟者7817 人,调查结果是:吸烟的2148 人中49人患肺癌, 2099人不患肺癌;不吸烟的7817人中42人患肺癌, 7775人不患肺癌。
根据这些数据能否断定:患肺癌与吸烟有关?从问题"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并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会有关系。
吸烟与肺癌列联表患肺癌不患肺癌总计吸烟4920992148不吸烟4277757817总计9198749965在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重是 0.54%在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重是2.28%说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存在差异,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大。
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得到结论是:吸烟与患肺癌有关。
但这种结论能否推广到总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统计理论来分析。
二、独立性检验就是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的一种统计方法:用字母表示吸烟与患肺癌的列联表:不患肺癌患肺癌合计不吸烟aba+b吸烟cdc+d合计a+cb+da+b+c+d样本容量 n=a+b+c+d假设H0 : 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
则吸烟者中不患肺癌的的比例应该与不吸烟者中相应的比例差不多,即:作为检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变量有关系"的标准。
三、结论:y1y2总计x1aba+bx2cdc+d总计a+cb+da+b+c+d2×2列联表1)如果P(k10.828)= 0.001表示有99.9%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2)如果P(k 7.879)= 0.005表示有99.5%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3)如果P(k 6.635)= 0.01 表示有 99% 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4)如果P(k 5.024)= 0.025表示有97.5%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5)如果P(k 3.841)= 0.05 表示有 95% 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6)如果P(k 2.706)= 0.10 表示有 90% 的把握认为"X与Y"有关系;7)如果P(k≤2.706) , 就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X与Y" 有关系。
(完整)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docx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邹晓利两当一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设计两当一中邹晓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归纳展示、质疑对抗,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展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随机变量K 2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统计、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后,利用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为以后学习统计理论奠定基础。
【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5 月 31 日是世界无烟日,有关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例如: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肺病等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已经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这些疾病与吸烟有关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 设计意图说明]好的课堂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新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前提之一。
问题你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吗?怎样用数学知识说明呢?[ 意明]提出,引学生自主探究,指明方向,步步深入。
二、教材,探究新知1.分量于性量,其取男和女两种:[ 意明]利用像向学生展示量的不同取,更加形象的表示分量的概念。
种量的不同“ ”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像的量称分量。
生活中有很多的分量如:是否吸烟宗教信仰国籍民族⋯⋯2. 列表研究吸烟是否患肺癌有影响,某瘤研究所随机地了9965 人,得到如下果:表 3—7吸烟与患肺癌列表位:人不患肺癌患肺癌不吸烟7775427817吸烟20994921489874919965列出的两个分量的数表,称列表(一般我只研究每个分量只取两个,的列表称 2 2 列表)。
高中数学选修2-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共10页文档
◆教案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1课时) 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事件与事件之间是否有关系”的调查研究,理解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通过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分析,得到的直观结论,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必要性,为知识的形成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2)通过一起对典型案例“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并通过和反证法原理的对比,进一步让学生去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3)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自主调查、设计抽样方案、分析数据、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理统计能力和合作精神.(2) 学生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作出的直观结论的可靠性程度的探究及其过程,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方法,完善思维品质,并过特殊问题到一般性方法的探究,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新的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3) 在探究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要通过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探究新知,获取新的知识;通过不同层次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练习中设置B组题,让思维和掌握程度较好同学能够“吃饱”.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进一步体会统计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对具体情景中的问题到寻求一般解决方案,培养由特殊到一般思想,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体验数学中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2)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课前的调查研究,分析数据,通过课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过程.(3)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数理统计能力,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难点:(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2K的含义.【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虑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理科生,学生层次差异比较明显,动手能力不足,因此通过课前的分组进行课题的调查研究,分析数据,获取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数学思考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课中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和练习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本节课主要是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研究和直观发现的结论和样本的随机性,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必要性,根据所探究问题进行类比联想,寻求突破点,并在过程中分析所得数据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与反证法思想的类比,进一步加深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课堂中的例题和练习,主要是学生知识的应用为主,体会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以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并且通过身边问题的研究统计,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课也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因此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研究有助于完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良好价值观.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借助信息技术学会利用图形分析、解决问题及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图形、数据来正确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展示学生作品则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学法指导】通过自己设计研究的问题的调查,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引出问题后,通过每个环节不同的问题的思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进行有意义学习活动;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动找知识的联系,寻求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充分经历“调查研究——分析统计——数学解释——知识障碍——探究新知——讨论归纳——发现新知——应用新知——回归应用”这一完整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1)学生课前分组调查研究,体会统计方法.(2)借助计算器、多媒体,强化直观感知,体现数形结合.(3) 提供学案“学生活动”,突破理解难点.【教学流程】学生课堂练习题A 组.1.下列关于K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 2是用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一个随机变量;B. K 2的值越大,两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就越大C. K 2的观测值计算公式为K 2=| a d-bc|D.以上都正确 2.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其数据计算的K 2观测值k 为7.097,则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的可能性为( )A.99%B.99.5%C.99.9%D.无关系3.观察下列图表,期中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最强的是( )A BC D 4.如果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和B 有关系,那么具体计算出K 2的观测值k 的数据可能是( ) A.k>3.841 B.k<3.841 C.k>6.635 D.k<6.6355. 有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一门课程的考试,按照学生成绩优秀和不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列联表:请画出列联表的等高条形图,并通过图形判断成绩与班级是否有关系;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B 组.1. 给出假设0H ,下列结论中,不能对0H 成立与否作出明确判断的是( )A.235.2=kB.723.7=kC.321.10=kD.125.20=k 2.在调查的480名男性中有38名患有色盲,520名女性中有6名患色盲,分别利用图形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色盲与性别是否有关系?3.在对人们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是运动,男性中21人主要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是运动.(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系”?。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应用;2. 学会使用独立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3. 能够解释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及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章:独立性检验概述1.1 独立性检验的定义1.2 独立性检验的作用1.3 独立性检验与相关性检验的区别第二章:独立性检验的基本原理2.1 抽样分布2.2 零假设与备择假设2.3 检验统计量第三章:卡方检验3.1 卡方检验的定义3.2 卡方检验的计算方法3.3 卡方检验的判断准则第四章:独立性检验的应用4.1 应用场景介绍4.2 应用实例分析4.3 结果解释与分析第五章: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及改进5.1 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5.2 改进方法介绍5.3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及意义;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独立性检验基本概念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独立性检验的全面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统计学原理》;2. 课件:独立性检验的相关内容;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的的实际案例。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4课时;5. 第五章:2课时。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续)教学内容:第六章:虚拟变量与独立性检验6.1 虚拟变量的概念6.2 虚拟变量在独立性检验中的应用6.3 虚拟变量检验的实例分析第七章:多重检验问题7.1 多重检验的定义及问题7.2 多重检验的解决方案7.3 多重检验在独立性检验中的应用第八章:独立性检验的软件操作8.1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8.2 独立性检验的操作步骤8.3 独立性检验结果的解读第九章: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领域的应用9.1 营销领域的应用案例9.2 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9.3 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独立性检验的重要性10.2 独立性检验的发展趋势10.3 独立性检验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拟变量、多重检验及软件操作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及意义;3. 实操演示法:展示独立性检验的软件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独立性检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提出假设、构造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计算临界值、做出结论。
2. 独立性检验的初步应用(1)学会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
(2)学会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独立性检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
(2)独立性检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独立性检验。
2. 教学难点:(1)独立性检验步骤中构造检验统计量的方法。
(2)如何正确选择显著性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独立性检验。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独立性检验。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独立性检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讲解独立性检验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步骤,让学生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独立性检验,体会独立性检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独立性检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独立性检验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如样本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应用;2. 学会使用独立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3. 能够解释独立性检验的结果及意义。
教学内容:一、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1. 引入独立性检验的概念;2. 解释独立性检验的目的;3. 阐述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二、独立性检验的初步应用1. 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场景;2. 展示独立性检验的实际案例;3.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性检验分析数据。
三、独立性检验的计算方法1. 介绍独立性检验的计算方法;2. 解释卡方统计量的含义;3. 演示如何计算卡方统计量及p值。
四、独立性检验的结果解释1. 解释独立性检验的结果;2. 讲解如何判断假设检验的结果;3. 强调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
五、独立性检验的实践操作1. 引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性检验;2. 分析实际数据,展示独立性检验的操作过程;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2.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演示;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性检验的练习题;2.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独立性检验的概念及应用;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成果。
教学资源:1. 独立性检验的教学案例及数据;2. 统计软件及相关教学视频;3. 独立性检验的练习题及答案。
六、独立性检验的拓展应用1. 介绍独立性检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分析不同领域中独立性检验的实际案例;3. 引导学生探讨独立性检验的潜在拓展方向。
七、独立性检验的优缺点分析1. 阐述独立性检验的优点;2. 讨论独立性检验的局限性;3. 比较独立性检验与其他统计方法的差异。
八、独立性检验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1. 分享独立性检验在实际研究中的经典案例;2. 分析案例中独立性检验的使用方法和结果;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独立性检验的应用技巧。
九、独立性检验的敏感性分析1. 介绍独立性检验的敏感性分析概念;2. 解释敏感性分析在独立性检验中的作用;3. 演示如何进行独立性检验的敏感性分析。
教学设计5: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能对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做出明确的判断.明确对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步骤,会对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性检验.2.过程与方法从具体问题中认识独立性检验的作用及必要性,树立学好本节知识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等高条形图,并认识它们的基本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学习下面知识做好铺垫,进而介绍K2的计算公式和K2的观测值k的求法,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从中得出判断“X与Y 有关系”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能较准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具体做法和可信程度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全面的观点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不为假象所迷惑,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会利用图形分析解决问题及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图形、数据来正确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明确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难点:(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K2的含义,K2的观测值很大,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是有关系的.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反证法来体会假设检验,从而理解k2的含义,通过例题与练习更进一步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教学建议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展示在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人中患肺癌的比例要高,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吸烟和患肺癌可能有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把假设检验的方法与反证法作对比,以加深学生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通过例1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通过例2及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两个变量的独立性检验.⇒通过例3及互动探究,使学生掌握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所学知识.课标解读1.了解分类变量、2×2列联表、随机变量K2的意义.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3.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应用.知识独立性检验及其应用【问题导思】山东省2016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加了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某校调查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方式,结果整理成下表:体育文娱合计男生210230440女生60290350合计270520790如何判定“喜欢体育还是文娱与性别是否有联系”?【提示】可通过表格与图形进行直观分析,也可通过统计分析定量判断.1.分类变量及2×2列联表(1)分类变量的定义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2)2×2列联表的定义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1,x2}和{y1,y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y1y2总计x1a b a+bx2c d c+d总计a+c b+d a+b+c+d2.随机变量K2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K2=n(ad-bc)2(a+b)(c+d)(a+c)(b+d),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3.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K 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类型1利用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例1.为了解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尿液作尿棕色素定性检查,结果如下:组别 阳性数 阴性数 总计 铅中毒病人 29 7 36 对照组 9 28 37 总计383573试画出列联表的等高条形图,分析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的尿棕色素阳性数有无差别,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思路探究】 画等高条形图→分析图中数据差异→作出结论 解 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浅色条的高分别代表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样本中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 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铅中毒病人与对照组相比,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有关系.规律方法1.本题采用数形结合法通过条形图直观地看出差异,得出结论.2.若要推断的论述为H 1:“X 与Y 有关系”在X =x 1的情况下,Y =y 1的频率为aa +b;在X =x 2的情况下,Y =y 1的频率为c c +d .若a a +b 和cc +d 相差很大,就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 变式训练某校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整理成下表:试用等高条形图分析,喜欢体育还是文娱与性别是否有关系?体育 文娱 合计 男生 21 23 44 女生 6 29 35 合计275279解 其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喜欢体育还是喜欢文娱与性别在某种程度上有关系.类型2两个变量的独立性检验例2某校高三年级在一次全年级的大型考试中,数学成绩优秀和非优秀的学生中,物理、化学、总分也为优秀的人数如下表所示,则我们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总分优秀有关系?物理优秀化学优秀总分优秀数学优秀228225267数学非优秀14315699注:该年级此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优秀的有360人,非优秀的有880人.【思路探究】首先分别列出数学成绩与物理、化学、总分的2×2列联表,再正确计算K2的观测值,然后由K2的值作出判断.解(1)根据已知数据列出数学与物理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物理优秀物理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28b360数学非优秀143d880总计371b+d 1 240∴b=360-228=132,d=880-143=737,b+d=132+737=869.代入公式可得K2的观测值为k1≈270.114.(2)按照上述方法列出数学与化学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化学优秀化学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25135360数学非优秀156724880总计381859 1 240代入公式可得K2的观测值k2≈240.611.(3)列出数学与总分优秀的2×2列联表如下:总分优秀总分非优秀总计数学优秀26793360数学非优秀99781880总计 366 874 1 240代入公式可得K 2的观测值k 3≈486.123.由于K 2的观测值都大于10.828,由此说明都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物理、化学、总分优秀有关系.规律方法1.本题的关键是多次K 2的计算.2.解决独立性检验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指(求)出相关数据,作列联表;②求K 2的观测值;③判断可能性,注意与临界值作比较,得出事件有关的可能性大小. 变式训练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为了研究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待企业改革态度的关系,经过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积极支持企业改革 不太支持企 业改革 总计 工作积极 54 40 94 工作一般 32 63 95 总计86103189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工作态度与支持企业改革之间有关系?解 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K 2的观测值为 k =189(54×63-40×32)294×95×86×103≈10.759>7.879,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工作态度与支持企业改革之间有关系.类型3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例3 研究人员选取170名青年男女大学生的样本,对他们进行一种心理测验,发现有60名女生对该心理测验中的最后一个题目的反应是:作肯定的18名,否定的42名;110名男生在相同的题目上作肯定的有22名,否定的有88名.问:性别与态度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思路探究】 解答本题可先列出表格,然后计算K 2的观测值,再与临界值比较,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互独立.解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列出下列表格:态度 性别 肯定 否定 总计 男生2288110女生 18 42 60 总计40130170根据表中的数据得K 2的观测值k =170×(22×42-18×88)2110×60×40×130≈2.158<2.706.所以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性别与态度有关.规律方法要得到两个变量之间有关或无关的精确的可信程度,需作独立性检验的有关计算,K 2越小,变量间的关系越弱,当K 2<2.706时,我们认为两个变量无关. 互动探究若将110名男生在相同的题目上作肯定的有22名”改为“有60名”其余不变,结果如何? 解 列2×2列联表得:态度 性别 肯定 否定 总计 男生 60 50 110 女生 18 42 60 总计7892170根据表中的数据得K 2=170×(60×42-18×50)278×92×110×60≈9.420>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态度有关.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典例 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性别是否需要志愿者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160270(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2)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能否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附:P (K 2≥k ) 0.050 0.010 0.001 k3.8416.63510.828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思路点拨】 第(2)问是独立性检验问题求出K 2即可.第(3)问是随机抽样问题. 【规范解答】 (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70500=0.14=14%.(2)K 2=500×(40×270-30×160)2200×300×70×430≈9.967.由于9.967>6.635,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3)由(2)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更好.思维启迪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x 1与x 2是否有关系”的步骤: ①提出假设H 0:x 1与x 2没有关系; ②根据2×2列联表与公式计算K 2的值; ③查对临界值表作出判断.课堂小结独立性检验与反证法的比较反证法 独立性检验要证明结论A要确认“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在A 不成立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两个分类变 量没有关系”成立,在该假设下计算K 2 推出矛盾意味着结论A 成立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K 2的观测值k 很大, 则在一定可信程度上说明假设不合理 没有找到矛盾,不能对A 下任何结论,即反 证法不成立根据随机变量K 2的含义,可以通过概率P (K 2≥k 0)的大小来评价该假设不合理的程度有多大,从而得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 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有多大 当堂检测1.班级与成绩2×2列联表:优秀不优秀总计甲班 10 35 45 乙班 7 38 p 总计mnq表中数据m ,n ,p ,q 的值应分别为( ) A .70,73,45,188 B .17,73,45,90 C .73,17,45,90 D .17,73,45,45 【解析】 m =7+10=17,n =35+38=73, p =7+38=45,q =m +n =90. 【答案】 B2.下列关于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没有什么区别B .回归分析是对两个变量准确关系的分析,而独立性检验是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不确定关系C .回归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独立性检验是对两个变量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一种检验D .独立性检验可以100%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 【解析】 由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验的特点知选项C 正确. 【答案】 C3.在独立性检验中,选用K 2的观测值k 统计量,用其取值大小推断独立性是否成立,当k 满足条件________时,我们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事件A 与B 有关.【解析】 根据临界值表可知,当K 2的观测值k 满足k ≥6.635时,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事件A 与B 有关.【答案】 k ≥6.6354.在一次恶劣气候下的飞行航程中调查了男女乘客在飞机上晕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在恶劣气候下的飞行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晕机?晕机 不晕机 合计 男性 24 31 55 女性 8 26 34 合计325789解 K 2的观测值k =89×(24×26-31×8)255×34×32×57≈3.689.因为3.689<3.841,我们没有理由说晕机与否跟男女性别有关,尽管这次航班中男性晕机的比例(2455)比女性晕机的比例(834)高,但我们不能认为在恶劣气候下的飞行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晕机.。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
2.2.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学习下列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①通过对典型案例(如“患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的探究。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②通过对典型案例(如“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等)的探究,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二.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能对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做出明确的判断。
明确对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具体步骤,会对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性检验。
2、过程与方法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应使学生从具体问题中认识进行独立性检验的作用及必要性,树立学好本节知识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柱形图,并认识它们的基本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学习下面作好铺垫,进而介绍K的平方的计算公式和K的平方的观测值R的求法,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
从中得出判断“X与Y有关系”的一般步骤及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能较准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的具体做法和可信程度的大小。
最后介绍了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对两个分类博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必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与观测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的观点和辨证地分析问题,不为假想所迷惑,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的数学品质。
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利用图形分析、解决问题及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图形、数据来正确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
明确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
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并会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数学教案
高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数学教案高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数学教案通过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并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柱形图和条形图展示在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高,让学生亲身体验独立性检验的实施步骤与必要性。
下面就和一起看看有关高中《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教学难点: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了解随机变量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思想二、讲授新课:1. 教学例1:例1 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名秃顶. 分别利用图形和独立性检验方法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你所得的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有效?①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列联表,并分析列联表,引导学生得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的结论;第二步:教师演示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进一步向学生解释所得到的统计结果;第三步:由学生计算出的值;第四步:解释结果的含义.② 通过第2个问题,向学生强调样本只能代表相应总体,这里的数据来自于医院的住院病人,因此题目中的结论能够很好地适用于住院的病人群体,而把这个结论推广到其他群体则可能会出现错误,除非有其它的证据表明可以进行这种推广.2. 教学例2:例2 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喜欢数学课程不喜欢数学课程总计男3785122女35143178总计72228300由表中数据计算得到的观察值 .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为什么?(学生自练,教师总结)强调:①使得成立的前提是假设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没有关系.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上面的概率估计式就不一定正确;②结论有9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的含义;③在熟练掌握了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方法之后,可直接计算的值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必要画相应的图形,但是图形的直观性也不可忽视.不健康健康总计不优秀41626667优秀37296333三、课时小结: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原理、步骤四、巩固练习:某市为调查全市高中生学习状况是否对生理健康有影响,随机进行调查并得到如下的列联表:请问有多大把握认为高中生学习状况与生理健康有关?五、课外作业课时练习六、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学习下列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①通过对典型案例(如“患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的探究。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②通过对典型案例(如“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等)的探究,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二.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能对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做出明确的判断。
明确对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具体步骤,会对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性检验。
2、过程与方法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应使学生从具体问题中认识进行独立性检验的作用及必要性,树立学好本节知识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柱形图,并认识它们的基本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学习下面作好铺垫,进而介绍K的平方的计算公式和K的平方的观测值R的求法,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
从中得出判断“X与Y有关系”的一般步骤及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能较准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的具体做法和可信程度的大小。
最后介绍了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对两个分类博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必要性和作用,并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与观测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的观点和辨证地分析问题,不为假想所迷惑,寻求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的数学品质。
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利用图形分析、解决问题及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图形、数据来正确描述两个变量的关系。
明确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
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并会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独立性检验的步骤。
教学难点;1、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了解随机变量K2的含义;3、独立性检验的步骤。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对于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类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在现实生活中,分类变量是大量存在的,例如是否吸烟,宗教信仰,国籍,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关心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例如,吸烟与患肺癌是否有关系?性别对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有影响?等等.为调查吸烟是否对肺癌有影响,某肿瘤研究所随机地调查了9965人,得到如下结果(单位:人)表3-7 吸烟与肺癌列联表那么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吗?像表3一7 这样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由吸烟情况和患肺癌情况的列联表可以粗略估计出:在不吸烟者中,有0.54 %患有肺癌;在吸烟者中,有2.28%患有肺癌.因此,直观上可以得到结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存在差异.与表格相比,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相关数据的总体状况.图3. 2 一1 是列联表的三维柱形图,从中能清晰地看出各个频数的相对大小.图3.2一2 是叠在一起的二维条形图,其中浅色条高表示不患肺癌的人数,深色条高表示患肺癌的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比例.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这个特征,我们还可用如下的等高条形图表示两种情况下患肺癌的比例.如图3.2一3 所示,在等高条形图中,浅色的条高表示不患肺癌的百分比;深色的条高表示患肺癌的百分比.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形,我们得到的直观印象是“吸烟和患肺癌有关”.那么我们是否能够以一定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先假设H 0: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用A 表示不吸烟, B 表示不患肺癌,则“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独立”,即假设 H 0等价于PAB )=P(A )+P(B) .把表3一7中的数字用字母代替,得到如下用字母表示的列联表: 表3-8 吸烟与肺癌列联表在表3一8中,a 恰好为事件AB 发生的频数;a+b 和a+c 恰好分别为事件A 和B 发生的频数.由于频率近似于概率,所以在H 0成立的条件下应该有a ab a cn n n++≈⨯,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即ad ≈bc.因此,|ad-bc|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ad -bc|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1)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若 H 0 成立,即“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则 K “应该很小.根据表3一7中的数据,利用公式(1)计算得到 K “的观测值为()22996577754942209956.63278172148987491K ⨯-⨯=≈⨯⨯⨯,这个值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统计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 H 0成立的情况下,2( 6.635)0.01P K ≥≈. (2)(2)式说明,在H 0成立的情况下,2K 的观测值超过 6. 635 的概率非常小,近似为0 . 01,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现在2K 的观测值k ≈56.632 ,远远大于6. 635,所以有理由断定H 0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但这种判断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超过0.01,即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 . 在上述过程中,实际上是借助于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建立了一个判断H 0是否成立的规则:如果k ≥6. 635,就判断H 0不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否则,就判断H 0成立,即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没有关系.在该规则下,把结论“H 0 成立”错判成“H 0 不成立”的概率不会超过2( 6.635)0.01P K ≥≈,即有99%的把握认为从不成立.上面解决问题的想法类似于反证法.要确认是否能以给定的可信程度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首先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H 0:“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 成立.在该假设下我们所构造的随机变量2K 应该很小.如果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2K 的观测值k 很大,则在一定可信程度上说明H 0不成立,即在一定可信程度上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如果k 的值很小,则说明由样本观测数据没有发现反对H 0 的充分证据.怎样判断2K 的观测值 k 是大还是小呢?这仅需确定一个正数0k ,当0k k ≥时就认为 2K 的观测值k 大.此时相应于0k 的判断规则为:如果0k k ≥,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否则就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我们称这样的0k 为一个判断规则的临界值.按照上述规则,把“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没有关系”错误地判断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的概率为20()P K k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0k k ≥解释为有20(1())100%P K k -≥⨯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把0k k <解释为不能以20(1())100%P K k -≥⨯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或者样本观测数据没有提供“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的充分证据.上面这种利用随机变量2K 来确定是否能以一定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利用上面结论,你能从列表的三维柱形图中看出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吗?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12,x x }和{12,y y },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表3一 9 2×2列联表 若要推断的论述为H l :X 与Y 有关系,可以按如下步骤判断结论H l 成立的可能性:1.通过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可以粗略地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但是这种判断无法精确地给出所得结论的可靠程度.① 在三维柱形图中,主对角线上两个柱形高度的乘积ad 与副对角线上的两个柱形高度的乘积bc 相差越大,H 1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② 在二维条形图中,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1x 的个体中具有Y=1y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aa b+,也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2x 的个体中具有Y=2y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c c d+.“两个比例的值相差越大,H l 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2.可以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且能较精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具体做法是:① 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程度确定临界值0k ;② 利用公式( 1 ) ,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③ 如果0k k >,就以20(1())100%P K k -≥⨯的把握认为“X 与Y 有关系”;否则就说样本观测数据没有提供“X 与Y 有关系”的充分证据.在实际应用中,要在获取样本数据之前通过下表确定临界值: 表3一10(四)、举例:例1.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 665 名男性病人中,有 214 人秃顶,而另外 772 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 175 人秃顶.(1)利用图形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2)能够以 99 %的把握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系吗?为什么? 解: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得到如下列联表:(1)相应的三维柱形图如图3.2一4所示.比较来说,底面副对角线上两个柱体高度的乘积要大一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2)根据列联表3一11中的数据,得到 21437(214597175451)3891048665772k ⨯⨯-⨯=⨯⨯⨯≈16.373>6 .因此有 99 %的把握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 .例2.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表3一12 性别与喜欢数学课程列联表由表中数据计算得2K 的观测值 4.514k ≈.能够以95%的把握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吗?请详细阐明得出结论的依据.解:可以有约95%以上的把握认为“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具体过程如下:分别用a , b , c , d 表示样本中喜欢数学课的男生人数、不喜欢数学课的男生人数、喜欢数学课的女生人数、不喜欢数学课的女生人数.如果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有关系,则男生中喜欢数学课的比例aa b+与女生中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例cc d+应该相差很多,即 ||||()()a c ad bc abcd a b c d --=++++ 应很大.将上式等号右边的式子乘以常数因子)d ,然后平方得 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因此2K 越大,“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在假设“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没有关系”的前提下,事件A ={2K ≥3. 841}的概率为P (2K ≥3. 841) ≈0.05,因此事件 A 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由样本数据计算得2K 的观测值k=4.514,即小概率事件 A 发生.因此应该断定“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成立,并且这种判断结果出错的可能性约为5 %.所以,约有95 %的把握认为“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关系”.补充例题1:打鼾不仅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能与患某种疾病有关,下表是一次调查所得的数据,试问:每一晚都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吗?患心脏病 未患心脏病 合计每一晚都打鼾30 224 254 不打鼾24 1355 1379 合计54 1579 1633 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