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Word版)

合集下载

新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docx

新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docx

新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guī宝。

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远,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神姿,行草的线条像飞天舞动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端庄的举止。

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追寻汉字书法唤发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guī( ________)宝拙(________)趣徜(________)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无与伦比”的“伦”与选项中“伦”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________)。

A.天伦之乐B.语无伦次C.巧妙绝伦(4)文中运用了拟人、 ________和 ________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汉字书法的神韵。

【答案】( 1)瑰; zhuō; cháng(2)唤发;焕发(3) C(4)比喻;排比【解析】【分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上所公布的1000 个常用汉字,包括字音和字形。

“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稀世之珍宝;“拙趣”:用笔用墨自然随意,不弄巧,看似笨拙,实则藏气韵于其中,别具情趣;“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2)文段中的“唤发”应改为“焕发”。

焕发: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容光焕发的光彩。

(3) C.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含义的理解。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伦,类;“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语无伦次”: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伦次:条理;“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伦,类。

“无与伦比”和“巧妙绝伦”的“伦”意思都是类。

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风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xūn,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了绿。

是蔷薇。

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

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啁jiū出一派的明媚。

我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茸茸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的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

自名得意得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xūn jiū________微________啁________野鹦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1)醺;啾;yīng(2)自名得意;自鸣得意(3)枝条随风舞动(4)拟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汉字、拼音即可。

注意“醺”字的写法。

(2)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词义的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即可作答。

“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枝条随风舞动。

(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把“枝枝条条”当成人来写,“身上爬满了绿”生动的描写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1)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书写时掌握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与笔画笔顺,并熟练掌握书写规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注音时“鹦”是后鼻音。

(2)注意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k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巢酿酿应和(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案】(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注意“窠”的部首;“酿”不能拼成“liàng”。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由“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每一suì(①)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②)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bāo(③)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a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b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束________开________(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

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

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了寂莫的生活。

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uì________________点________干涸深邃(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答案】(1)缀;hé;suì(2)寂莫;寂寞(3)引用,比喻(4)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和(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邃”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寞”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引用;“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是比喻。

(4)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改为“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故答案为:(1)缀;hé;suì(2)寂莫;寂寞(3)引用,比喻(4)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点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综合性学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去年,重庆某校拟定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计划,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

邀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课堂小舞台)第一堂戏曲课,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昆曲《牡丹亭》的片段,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传统戏曲,但是很多同学被其音韵唱腔、舞美设计、精彩情节所吸引,兴致高昂,意犹未尽。

小雪回家之后还主动做了一份活动策划,初次起草,小雪的活动策划有些小问题,请你帮她调整改正。

策划如下:戏曲课堂活动策划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戏曲活动标语:传统戏曲进校园学习国粹真经典活动目的:多途径多角度了解中国戏曲,不做盲目追星族活动内容:(一)京剧脸谱图片展示(二)越剧“才子佳人”题材特点讨论会(三)川江号子老船工嘉陵江边现场讲解(四)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影视欣赏(1)小雪设计的活动标语对仗不够工整,请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

传统戏曲进校园,________(2)小雪设计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一项不妥,指出并改正。

活动________不妥,可改为________(人生大舞台)(3)根据情境,将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爸爸:小雪,这次月考结束了,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小雪欢呼:太好了!①________爸爸笑笑: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复仇者联盟4》正在热映呢,周六晚上我们去看吧!小雪颇有为难之色:我是很想看《复联4》啊,但是我听戏曲课的老师说,周六晚19:30《国韵芳华——中国传统戏曲<牡丹亭>》将在重庆大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有点纠结。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解析】【分析】(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

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据此可知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⑴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⑵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案】(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

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

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答案】(1)①“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②“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2)①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②亲近自然,拥抱青春!【解析】【分析】⑴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沉淀忍俊不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

【答案】(1)穗;diàn;jīn(2)仙露琼桨;仙露琼浆(3)忍不住笑(4)比喻【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其中“桨”应写作“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第(4)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划线句子把“花”比作“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qiòng沉淀仙露________浆(2)选文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niǎn;捂;涸(2)等侍;等待(3)蜷曲而收缩(4)拟人;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瞥见深恶痛疾(2)解释词语。

①扬抑顿挫:________②深恶痛疾:________(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反语C.对比D.夸张【答案】(1)piē;wù(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恶wù。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

B项正确,从“正人君子”看出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piē;wù。

(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

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解析】【分析】(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

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据此可知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⑴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⑵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青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chuī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找出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答案】(1)青;清(2)比喻【解析】【分析】⑴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

⑵这句话把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是踊跃的铁的兽脊,因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青;清。

⑵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⑵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解析】【分析】(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

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据此可知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⑴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⑵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k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巢酿酿应和(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案】(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注意“窠”的部首;“酿”不能拼成“liàng”。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由“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mò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nèn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

桃花,让我立即记起潘老师的体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人教版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案】(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人教版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风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xūn,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了绿。

是蔷薇。

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

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啁jiū出一派的明媚。

我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茸茸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的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

自名得意得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xūn jiū________微________啁________野鹦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1)醺;啾;yīng(2)自名得意;自鸣得意(3)枝条随风舞动(4)拟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汉字、拼音即可。

注意“醺”字的写法。

(2)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词义的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即可作答。

“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枝条随风舞动。

(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把“枝枝条条”当成人来写,“身上爬满了绿”生动的描写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1)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书写时掌握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与笔画笔顺,并熟练掌握书写规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注音时“鹦”是后鼻音。

(2)注意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 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niǎn;捂;涸(2)等侍;等待(3)蜷曲而收缩(4)拟人;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碾过”:压过去。

“碾”读“niǎ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捂”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

注意据义定形。

(2)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等待”:不采取行动﹐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犹等到。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从上文“卷起”的意思分析,“蜷”的意思是“蜷曲”;“缩”的意思是“收缩”。

所以“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蜷曲而收缩。

(4)“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是拟人;“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是排比。

故答案为:⑴ niǎn ;捂;涸;⑵等侍;等待;⑶蜷曲而收缩;⑷拟人;排比【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要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锦秀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昔日的中国,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

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

今天,建议美丽中国,需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

110个家和国际组织、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加的北京世园会,是一场“绿色之约”。

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zhāo示着未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孕(________)育弥(________)补zhāo(________)示(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璀璨”的意思是________;“竭泽而渔”的“渔”意思“________”。

(4)文段中画线语句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yùn;mí;昭(2)锦秀;锦绣(3)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

(4)拟人;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弥补”:补足;事后把不够的事或物充满,补满。

读“mí bǔ”,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注意据义定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锦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如文中“璀璨”是光彩夺目,非常绚丽的意思。

“竭泽而渔”的“渔”是“捕鱼”之意。

“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

“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

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为排比修辞手法;同时“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等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yùn;mí;昭;⑵锦秀;锦绣;⑶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

;⑷拟人;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⑶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

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⑷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4.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_______(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________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________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________(3)以下是学生会宜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 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

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

总之,________。

【答案】(1)乙(2)拟人;比喻;引用(3)D(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解析】【分析】(1)区分对联的上下联,一是根据音调平仄分。

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二是按因果关系区分: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因为凡事先有因后有果的。

“头”是平声,“底”是仄声,故乙是下联。

(2)①此句把汨罗江拟人化,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把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比作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引用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3)ABC表达得体,D“务必参加”语气太生硬,有命令的语气,邀请别人参加活动,语气应该委婉。

(4)结合句意理解,“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这一句话说明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说明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乙;⑵拟人;比喻;引用⑶ D;⑷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⑶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

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

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