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自然地理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考试是中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之一,涉及到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2024年高考地理科目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气层结构与功能:大气的成分、结构、各层的特点和功能,如对地球的保温、阻挡宇宙射线等。
2. 气候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如温度、湿度、降水、气压等;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循环过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4.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5. 岩石和地貌:地壳构造、岩石类型、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6.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与调控。
7. 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证据和意义;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变化与规律、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和影响。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与结构、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3. 工业化与工业区域: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区域的特点和区域分布。
4. 交通发展与交通网络: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交通网络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5.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6.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与联系:城乡发展差异、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影响。
三、地理方法与技巧知识点:1. 地图的绘制与使用:地图的分类、地图元素和地图投影的选择和使用。
2. 地理统计与图表分析: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3. 实地考察与调查:地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实地调查的方法和过程。
4. 借助现代技术的地理研究: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5. 地理问题的解决与评价: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地理现象的评价和应对。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参加高考的必修科目之一。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中国和世界地理部分的知识点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归纳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1.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中国的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长江流域、北方平原等重点地区的地理特点。
2. 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交通网络以及经济发展的地理特点。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大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枢纽的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国家。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区划、区域发展政策以及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二、世界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1. 世界的大洲和洲际关系了解世界的大洲和洲际关系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各大洲的位置、面积、人口和经济地位,以及大洲之间的地理联系和合作关系。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亚洲是最大的大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有大西洋等重要洲际关系。
2. 世界的地理区域和国际关系了解世界的地理区域和国际关系是世界地理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国际关系,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非洲大陆的贫困问题以及南美洲的资源开发。
3. 世界的自然地理和环境问题了解世界的自然地理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点,以及环境问题的相关现象和解决办法。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南极大陆的冰川资源、亚马逊雨林的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新高考高考地理知识点
新高考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新高考高考地理考试涵盖了世界自然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就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结构与地球运动: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和地球的运动原理。
2. 地球的大气圈: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气候带和气候变化等内容。
3. 地球的水圈: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和洋流等自然现象。
4. 地球的陆地和人口:学习各大洲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和人居环境等。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自然条件: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2.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3. 中国的农业和农作物分布:介绍中国的农业区划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4. 中国的工业布局和能源:掌握中国的工业布局特点和主要能源资源。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除了自然地理知识点外,新高考高考地理考试还会涉及到一些人文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就几个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点进行介绍。
1. 城市与城市体系:学习全球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的结构和特点等。
2. 人口与城市化:了解全球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等人口地理现象。
3. 区域发展与全球化:掌握全球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和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4. 旅游地理:熟悉重要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情况。
5.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地理实践能力除了理论知识外,新高考地理考试还会考察考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地图阅读与地理实地观察两方面。
1. 地理实践能力之地图阅读:考生需要能够掌握地图阅读的基本技能,如读图、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等。
2. 地理实践能力之地理实地观察:考生会接受一些地理实地观察的测试,需要通过观察并回答问题来考查其地理实地观察能力。
总结:新高考地理考试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具备地理实践能力。
高考地理中 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在高考地理中,中国自然地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这部分的关键知识点。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 50 度,东西跨越经度 60 多度。
这样广阔的地域使得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丰富。
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西部深入内陆,气候较为干燥,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中国的地形1、地形类型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多种地形类型。
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33%,高原约占 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 12%,丘陵约占 10%。
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横断山脉。
3、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
4、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多风蚀地貌。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三、中国的气候1、气候类型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汇总地理是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中国地理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科目,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考地理中国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理位置与地貌:中国位于东亚,横跨亚洲大陆东部,占地面积辽阔。
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貌类型。
2. 气候与气象:中国由于地广人多,气候差异明显。
主要有寒冷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3. 水文地理:中国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还有众多湖泊和湿地。
4. 生态环境:中国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情,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5. 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保护环境。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快速。
重点关注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等。
2. 农业与农村: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需要注意农业支持政策、农村经济转型等问题。
3. 工业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工业大国,重点关注城市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4. 交通与交通网络:中国交通快速发展,重点关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建设和发展。
5. 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关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问题。
三、地理知识的解读与分析1.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互作用:了解不同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地貌对农业、城市发展的影响,气候对能源消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
2. 问题解决与决策分析: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决策。
比如,如何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促进农村地区的转型发展等。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其地理特征多样且丰富,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丘陵、盆地等。
本文将就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面貌。
一、高山地形中国拥有众多高山,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和大兴安岭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山脉系统。
大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针叶林带之一。
二、平原地貌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的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母亲河”,其下游有广大的黄土高原,其中包括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三、河流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主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经过九个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基地。
珠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发源于广西,注入南海。
中国也拥有众多湖泊,主要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湖泊之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有着独特的湿地景观。
太湖位于江苏省,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重要的旅游胜地。
四、丘陵地带中国的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丘陵地带地势较平坦,海拔相对较低,多为花岗岩、石灰岩等构成。
丘陵地带具有丰富的水源和土壤资源,适宜农业发展。
五、盆地地形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被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地势低洼,气候干旱,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片净土”。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之间,地质构造复杂,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丰富。
中国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高三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概述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地理环境多样,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和山脉,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中国的地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第三阶梯则是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二、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东部沿海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部地区多为盆地和丘陵,而西部地区则是高原和山脉的集中地。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这些山脉不仅是地形的分界线,也是气候和水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2.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西北部地区由于受高原和山脉的影响,气候干旱,温差大;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全年气温低,降水少。
3. 水文特征中国的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均属于外流河,流向东海或南海。
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主要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湖泊,如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它们在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特征1.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高于西部。
沿海城市和长江流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而西部高原和山区人口较为稀疏。
这种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因素紧密相关。
2.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优势,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3. 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十分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掌握好相关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
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与边界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陆地东西纵深约5,000多公里,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东起黄海、东海,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2.8万余公里。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分为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高原、西部高山巍峨。
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和河流等。
3. 气候中国气候主要受到亚洲季风和高原性气候的影响。
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南部地区气候炎热潮湿。
华北地区的季风气候明显,北方地区的气候严寒。
4. 水系中国拥有众多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
这些河流形成了中国丰富的水资源,也是中国水运和灌溉的重要依托。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人口规模超过14亿。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经济发达。
2. 区域发展差异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这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问题。
3. 自然资源与经济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这些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一体化。
三、生态环境1. 生态保护与治理中国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巨大挑战。
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工作。
2. 自然灾害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之一,地震、洪涝、旱灾等灾害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国家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四、区域经济与发展1. 经济带与经济区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带和经济区,如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区等,这些区域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平原、丰富的水域和独特的气候。
本文将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欧亚大陆,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
东、南、西三面环海,南海、东海和黄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域。
中国还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国家。
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非常明显,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
地貌中国的地貌非常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
中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雪域高原、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和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也非常多样,从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等气候区域都有。
中国的气候地带横跨东西六千公里,南北五千公里。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中国南方雨水充沛,北方雨量较少。
中国还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分明。
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
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重要河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巴音布鲁克等大型湖泊。
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赛里木湖,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现代的城市文化等。
民族文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
其中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边疆地区。
农耕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灿烂的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文化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地区。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形地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关于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邻接14个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它横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03′到53°33′。
2.国土面积: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约6.4%。
它横跨东西约5,500多公里,南北约5,200多公里。
3.自然地理区域:中国的自然地理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平原、西南高原、北方平原和西北和东北的山地。
4.长江和黄河: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流经中国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武汉和重庆。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因其黄色的泥沙而得名。
5.山脉:中国境内有众多山脉,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大别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包括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
6.西藏自治区: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屋脊世界”。
西藏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而闻名。
7.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
它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内蒙古还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8.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
它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
9.特殊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它们保持着高度自治,拥有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中国的南部和南海沿岸。
10.自然灾害: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灾害也比较常见。
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等。
中国政府致力于灾害预防和救灾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灾害损失。
XX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概况)
XX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概况)XX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考点】了解并识记我国地形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
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了解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的开发、治理。
识记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知识点】一、辽阔的疆域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四、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地区主要水文特征主要河流内流河西北内陆多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汛明显塔里木河外流河东北地区水量丰富,河水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黑龙江、松花江秦岭—淮河以北水量较小,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期短,汛期短辽河、海河、黄河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长长江、珠江五、自然资.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p#副标题#e#【问题思考】.我国的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是我国耕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山区交通不便是影响其各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读下图,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移动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的。
,移动规律:①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②6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徘徊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③7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发生伏旱。
6、7、8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降水;④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便开始南撤,雨带随之迅速南移;⑤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资源与环境、经济与人口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国土面积中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80万平方千米。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同时也是东亚最大的国家。
中国国土分布东西宽度约约5500千米,南北长度约5000千米。
具体而言,中国东部是广大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中部是高原和盆地,西部为高山和高原地形。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
主要的地形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中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高山峻岭如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三、气候与水文中国有着丰富的气候与水文资源。
根据气候类型,中国可划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几种类型。
中国境内有众多的内陆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长江、黄河、松花江、内蒙古额尔齐斯河等。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
四、资源与环境中国资源十分丰富,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方面。
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等。
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和西南地区。
中国在能源方面主要依靠煤炭和油气资源。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
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包括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五、经济与人口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电子通信、金融服务、房地产和旅游业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4亿人。
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总结起来,中国地理高考考察的内容涉及国土面积、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资源与环境、经济与人口等方面。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知识点导言部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掌握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取得高分,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祖国。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自然地理部分1. 自然地理概述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国家。
自然地理上,中国拥有广袤的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和河流等地貌。
其中,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和人口聚集区。
2. 地理位置特征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西横跨东西经度140°,南北纵跨北纬20°。
这使得中国的气候和生态在各个地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燥,长期存在荒漠化和沙尘暴;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
3. 主要山脉和高原中国地理上有很多重要的山脉和高原。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主要的高原——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还是全球地质构造动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
中国还有大兴安岭、祁连山、昆仑山等著名的山脉,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4. 气候特点中国地理上存在着多种气候类型,从寒温带气候到热带季风气候,丰富多样。
这使得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例如,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和茶叶种植;而西北地区干燥寒冷,主要适宜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而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地形、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2. 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接壤14个国家,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二、中国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地带和高原、山地带组成。
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南沿海地带和东北地区。
2.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中国最长的黄河和长江,以及神农架、泸沽湖等数百个湖泊。
黄、长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系,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南方多雨、四季分明,北方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根据气候差异,中国被划分为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的南北气候带,东西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多样性大。
三、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耕地和草原资源。
但由于耕地不足,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
2. 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煤、铜、铝、锌等70多种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家。
3.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则较缺乏,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4.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然而也存在森林砍伐、滥伐等问题。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繁荣发展。
2.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承德和都江堰等。
3. 交通与通讯:中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式便捷。
通讯设施也发达,移动支付、5G通讯等技术领先。
五、地理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出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自然地理
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3.相对位置(1)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2.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山脉(2)四大高原: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青藏高原、○23内蒙古高原、○22黄土高原、○10(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塔里木盆地、⑮柴达木盆地、⑪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东北平原、○28华北平原、○29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辽东丘陵、○31山东丘陵、○32东南丘陵。
三、中国的气候1.气温(1)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五个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分布(1)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空间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四、河流和湖泊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2.主要湖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点: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1)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土地利用:①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关于学生和家长来讲专门重要,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整理了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一文,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高一地理有关中国自然地理概况的内容简要整理,归纳如下:地势的要紧特点地势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宽敞,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要紧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坎坷)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要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地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阻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能资源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小。
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4-5月(华南)6-7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我国的干湿地区潮湿区半潮湿区半洪涝区洪涝区,200mm、400mm、8 00mm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阻碍的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幅员宽敞,地势复杂。
我国的灾难性天气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要紧内流河塔里木河要紧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要紧咸水湖青海湖(青)、纳木错(藏)河流的水文特点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航运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长江要紧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黄河的要紧支流河、湟水、汾河、渭河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珠江水系西江(上游红水河)、北江、东江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就为您介绍完了,查字典地理网高考站编辑将第一时刻为您整理信息,供大伙儿参考!。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第二章自然结构第一节中国地貌一、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
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
2.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
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
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总结
中国自然地理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自然地理[知识要点]一、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1、面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同时还有面积广阔的海洋国土2、领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最南端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附近。
陆上边界线长约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中国内海。
3、纬度位置:最南端约4°N,最北端约53°N,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范围。
4、海陆位置:东临最大洋太平洋,有四个边缘海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5、邻国位置:陆上邻国有14个,为世界之最,分别是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海上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行政区划:三级最基本行政单位是省、县、乡,在民族自治地区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其中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中国地形富,但不利航运。
3.类型: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为多,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4.主要山脉:(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分脉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方最高的山峰。
(2)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5.主要地形图:1、冬温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冬温分布特点是南暧北寒、南北温差大。
主要原因是我国跨纬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同时,北方由于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使南北温差增大。
2、夏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我国夏温分布特点是全国大多高温、南北温差小。
主要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都较高,同时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从而使北方能补偿一些因正午太阳高度较低南方而少获得的热量;另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使北方比南方阴雨天少,光照时数也更多一些。
3、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1000mm,秦淮一线800mm,西北非季风区<400mm,南疆中部<50mm。
原因是东南沿海近海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越往西北内陆影响越小。
5、降水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我国降水时间分配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主要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正常年份,5月份到达南岭一带,6月份到达长江中下游一带,7、8月份华北东北一带,9月份南撤,10月份退出中国大陆。
有的年份,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年际变化大。
我国的季风区就是指能受夏季风明显影响的地区,界线是大一阴一贺一巴一冈一线。
6、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我国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气候资源性主要体现在其一,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生长都十分有利;其二,类型多样使我国农药作物、动植物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三,夏季普遍高温,使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能种植喜湿作物。
气候灾害性主要体现在其一,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其二,冬季风强盛,常有寒潮带来霜冻冷害(除西藏、云贵);其三,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但也会缓解伏旱时高温天气(主要影响台、琼、粤、闽)。
以及沙尘暴天气(主要在北方)。
四、河流、湖泊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最终汇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流域称作外流区;不能汇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流域称作内流区。
内、外流区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
2.长江概况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流经11个省级政区,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宜昌以上为上游,峡谷多、落差大,支流多、流量大,水能资源我国最集中的河段;宜昌到湖口为中游,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湖口以下为下游,江阔水深。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上)、丹江口(汉江上)、二滩(雅砻江上)、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上),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3、黄河概况黄河位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因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多,故含沙量大,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为地上河,易发洪涝灾害。
为此,应在上中游修建水库;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这是治黄关键,具体作法一是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这是治黄之本;二是坡上修水平梯田,保持水土;三是沟里打坝淤地,拦蓄水土。
目前已建成的水利工程都在干流上,有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
正在兴建的是技术难度很大的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
4、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多为咸水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和咸水湖泊,纳木错是最高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海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
五大淡水湖泊依次是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洪泽湖和安徽巢湖。
五、中国自然资源1、基本特征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
总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①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②解决水资源紧张措施:第一,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第二,兴修水利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第三,节约用水,防治水资源污染,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③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和实际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
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以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
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仅占可开发利用的10%,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上游。
3.土地资源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是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尤其是人均耕地、林地更少;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这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温丘陵;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④我国在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因此,要加强保护与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
4.矿产资源①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形成重要矿产地,但也造成不同地区间资源流通交换,加重运输负担。
②我国能源中,煤储量、产量均居首位;其次是石油、天然气。
我国煤产量居世界首位,石油产量、总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③我国金属矿产中,铁矿丰富,但贫矿多,河北、辽宁、四川最多;有色金属是我国矿产资源一大特色,稀土矿、钨矿、锡矿、锑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④目前开采存在主要问题是乱采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严重。
为此,要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并研究利用替代性新材料。
5、海洋资源①渔场形成有利条件第一,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
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②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盐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③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份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
④在保护海洋资源方面,我们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同时防治海洋污染。
[复习指导]1、中国行政区是中国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背景,可谓重中之重。
记忆行政区划图要达到三层境界,第一要熟练填注空白行政区划图,建议分方位记忆即东北黑吉辽内蒙古,西北陕甘宁新青,西南川云贵西藏,中间是两广西湖两河山,东南苏浙皖赣闽台琼,再补充四个直辖市京津沪渝、两个特别行政区港澳;第二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各省区轮廊拟人状物以便联想记忆;第三某重要区域地图,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湖、资源与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
2、地形区空间位置往往是以山脉为界线的,因此,山脉的位置构成地形图的基干。
特别注意巫山既是鄂渝还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界线;太行山既是晋冀还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武夷山是闽赣界线;天山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界线;昆仑山是新藏还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界线;秦岭是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界线;南岭是两广与湘赣的界线;祁连山是甘青还是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界线;横断山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线。
3、用谐音及顺口溜来加强记忆。
将陆上邻国,越老缅印不锡尼,阿巴苏蒙到朝鲜,苏分塔吉加哈俄;海上相望之国,东是日韩与南非,南有马来文印尼;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雪巫太大长城台;东西走向山脉,天阴昆秦南;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大阴贺巴区。
4、温度带、干湿地区空间分布与行政区划关系,海南全部在热带;两湖闽浙黔皖沪渝全部在亚热带;山东全部在暖温带;吉林全部在中温带;广西没有热带范围,虽然有北回归线穿过;塔里木盆地和辽东半岛为暖温带;并兼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的有陕西、甘肃;明显兼跨四类干湿地区的有陕甘内蒙古藏。
5、秦淮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界线,它大致穿过苏北、皖北、豫南、陕南、甘东南。
可以借用逻辑推理加强记忆——1月0℃等温线→亚热带、暖温带界线→有无结冰期界线→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界线→水作、旱作界线;秦岭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分水岭。
从而使秦淮一线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6、注意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