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章末整合一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全册全套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本章考点:1.掌握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探测的意义.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3.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本章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标解析(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2)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2.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系层次:总星系系系系系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九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按、、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是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原因有:1.适中:温度适宜,利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
2.、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
3.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逸出、凝结,形成: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
三、典题解析1、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1998年全国]A.地球、火星 B.地球、木星 C.火星、土星 D.木星、金星答案:C解析:该题所选材料并非教材所提供的资料,要求学生注意课外有关读物所提供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
此题考查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座的视运动状况是()A.静止不动 B.部分有位移C.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D.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答案:D解析:该题考天球视运动的的规律。
观察天球上所有天象变化都为天体的视运动,并非真正的运动轨迹;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天体运动都是东升西落;面对北极星,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一师一优课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3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Word版含解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1.区域特征分析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对点训练1】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
(2)比较两国西部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比较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植被等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第(2)题,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开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资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等方面分析。
第(3)题,考查中国西部开发中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发展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联系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就可得出结论。
答案(1)(2)开发的有利条件:共同点是两国西部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不同点是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海运方便,中国西部地处内陆,利用铁路(或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外联系。
开发的不利条件;两国西部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
(3)①立法管理,加强国土法,实行科学管理;②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农业:农业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⑤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⑥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专题二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影响根据气候、地形以及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分别是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和高寒。
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山地的成因和褶皱的概念,掌握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2.识记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了解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课前预习一、褶皱山、断块与火山1、山地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地形成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一)褶皱山3、褶皱的形成条件:岩层受______________作用,褶皱的形状特征:______________4、褶皱的基本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岩层年龄看,背斜判定方法:岩层中间_______、两翼_______。
向斜判定方法:岩层中间_______、两翼_______。
6、背斜的初期地貌上为_______,向斜的初期地貌上为_______。
不少背斜顶部受到_______,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_______,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
7、板块构造学说把地球的岩石圈划分为_______大板块。
8、板块的特征:不断_______相离运动一般形成_______或_______,相对运动一般形成_______或_______9、读图73页,红色曲线表示_______边界,板块发生_______运动,形成_______________绿色曲线表示_______边界,板块发生_______运动,形成_______________预习存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活动读课本74页活动栏完成1~3题。
精选 2018-2019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推荐下载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
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只需了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本节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
尤其是通过对高压与我国冬、夏天气影响的个案分析;以及对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等开放型活动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一课件:二章章末整合
【构建点睛】 一个方法: 气候类型判读方法。 两条脉络: 大气各层特点;人类与气候。 三个重难点: 温压关系原理;大气环流规律;气候类 型判读。 四大方面: 热力环流与风;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 气系统;气候及其变化。 五条规律: (1)气温垂直变化、水平分布规律。 (2)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 (4)锋面规律。 (5)气旋与反气旋。
【探规律】 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和
季风因素,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
流因素的影响。
(3)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 以及天气系统(锋、气旋)等的影响。
高考赏析
一、气温、降水的成因 1.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 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锋面过境频繁
C.空气对流旺盛
B.地处迎风坡
二、锋与天气
2.如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
下题: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锋,冷锋过境前,江苏受暖气团控制,气温
高,气压低,冷锋过境后,江苏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上述
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B吻合,故选B项。 【思结论】 B
pMrUkz16l7zcvbm,mrtdpMrUkz16l7zcvbm,mrtd
D.多气旋活动 )
(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2018年2019年学年度人教版本必修一地理学习教案1.3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考点同步解读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剖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 ,对于认识自然坏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互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景响都有侧重要意义。
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剖析”,表示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认识现象的层面,上涨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一样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加银河系的运动等。
即便是公转也不不过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
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剖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
所以,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防止孤立地剖析某种运动。
中心修养聚焦本节(第一课时)教材讲到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色,包含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一般特色观点(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地球公转轨道特色,又讲到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规律。
教材装备了好多图片,让学习者经过读图来达成认知,提升空间思想能力。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要点和难点,又为下边的内容一认识这些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理解因为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日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挪动的过程及其原由,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理解日夜长短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经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正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耀地球的表示图。
2.能依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耀地球表示图”剖析全世界各地的日夜长短状况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剖析同纬度地域不一样季节和不一样纬度地域同样季节的日夜长短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学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章末整合一新人教版必修1
网络构建
整合提升
一、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地0球在公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测到的光照图不同。
光照图的判读是本章的核心知识。
1.光照图的类型
(1)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
(2)公转轨道局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
下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左右的光照图。
(3)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圈内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
(4)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5)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6)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
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点)、日落(18点)时间等。
2.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
通常依据以下方式去解读光照图:
(1)确定南北半球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有关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①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
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②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确定方向
光照图常常与经纬网图一并出现。
根据晨昏线先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东西经度,然后根据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根据纬线确定东西方向。
最后根据要求确定两点的相对方向。
(3)依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线和昏线或依据晨线或昏线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晨昏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则该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晨线上将进入昼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昏线上将进入夜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就是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交点。
①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经线的经度),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或沿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向东90°,沿着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90°。
②直射点的纬度,根据节气确定:二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23°26′N,冬至日直射23°26′S。
也可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求出,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相切点所在纬度。
(直射点与出现极昼的地区在同一半球)
(5)确定地方时
要把握住光照图中隐含的时间信息:①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6)确定日期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断定这一天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再根据其他条件进一步判断。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可断定这一天是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夜,可断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例1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________时针方向。
(2)A在D的________方向,C在北京的________方向。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①北京:____________;②匹兹堡:____________。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
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
②假若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答案(1)逆(2)东南西南
(3)40°N,116°E40°N,80°W
(4)①10②21 5
解析第(1)题,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显示了北半球的城市,可知中心应为北极点。
第(2)题,先定南北、再定东西的方法可以简单求解。
A点在D点南方,按照自转方向A点在D点东方,所以为东南方向;同理,C在北京西南方向。
第(3)题,对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要有基本的方位概念,匹兹堡位于西经80°可以通过经线排列关系确定。
第(4)题,飞行路线是解题的关键,题中“从北京沿经线飞行、过极点,(再沿经线飞行)到达匹兹堡”,飞行路线跨过北京以北的50个纬度、匹兹堡以北的50个纬度。
①飞行时间应该是(50+50)×111 km÷1 100 km/h=10 h。
②起飞时匹兹堡的区时是3月20日19点(向东过日界线减一日),10小时后为3月21日5时。
二、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常被作为考查的知识点,简单归纳如下:
例2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家太阳能热水器厂家宣传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采用的是黄金角度,安装后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小亮的父母听了广告宣传便购买安装了一台,结果小亮学习了本节知识后,回家对父母说,这个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的广告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同材料中小亮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你能否给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在设计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小亮说得很有道理。
要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率,就要使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也就是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如下图:α+H =90°。
因正午太阳高度H 随季节、纬度而变化,所以热水器的安装倾角α也不是固定的。
(2)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能利用效率,厂家可设计一种能调节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倾角的支架,根据季节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尽量使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
解析 第(1)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率与集热板和太阳光线的夹角大小有关,主要考虑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关系。
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因季节、纬度而变化,因而太阳能热水器不可能有固定的“黄金角度”。
第(2)题,可针对(1)题中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的缺点分析,答案只要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