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控效果试验报告
虫害防治报告范例
虫害防治报告范例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农田的虫害防治进行分析和评估。
虫害是农田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虫害的背景和问题,并提供防治措施的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农田管理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虫害背景农田位于某县的农业示范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大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农田遭受了多种虫害的侵袭,包括稻飞虱、小麦蚜虫和豆荚病虫害等。
这些虫害导致农作物的叶片受损、枯黄和凋落,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3. 虫害防治策略为有效控制虫害并最小化损失,以下是针对不同虫害的防治策略建议:3.1 稻飞虱防治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
为了防治稻飞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灌溉管理:稻飞虱多在水稻生长期间繁殖和损害,因此合理的灌溉管理能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
避免过度灌溉,保持水田适度湿润。
•轮作和间作:稻飞虱在连作水稻田中容易繁殖和传播。
通过轮作和间作,可以打断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抵抗力,减少虫害的侵袭。
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避免施肥过量。
3.2 小麦蚜虫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
以下是小麦蚜虫的防治策略:•选择抗虫品种:选择耐虫的小麦品种种植,提高小麦对虫害的抵抗力。
•及时采取化学防治:当小麦蚜虫发生大规模侵袭时,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应注重使用农药的剂量和频率控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合理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及时清除虫害严重的植株或部位,防止虫害的扩散和传播。
3.3 豆荚病虫害防治豆荚病虫害是大豆生长期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下是豆荚病虫害的防治策略:•早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虫害的早期症状,如夹心黄叶、化叶和豆荚脱粒等,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灌溉管理: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避免出现干旱或过湿的情况,以减少虫害发生的机会。
•生物防治:大豆常发生一些与豆荚病虫害有共生关系的有益生物,如捕食性昆虫和食草性昆虫。
麦类病害实验报告
麦类病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麦类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测定麦类病害的发病情况。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30株小麦苗- 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 培养基和试验器材2. 实验方法1. 对研究区域进行准备,确保环境条件的一致性,避免其它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 将30株小麦苗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株,设置对照组和两个处理组。
3. 处理组一接种有效浓度的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处理组二接种无效浓度的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接种处理。
4. 打浆法测定小麦穗粒和小穗数。
5. 采用病害指数法测定小麦发病情况。
6. 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以下结果:组别小麦穗粒数小穗数病害指数-对照组150 10 0处理组一100 9 4处理组二120 8 22. 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知,接种有效浓度的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的处理组一,小麦穗粒数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减少,小穗数也有所下降,并且病害指数为4,说明小麦发病情况严重。
而接种无效浓度的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的处理组二,虽然小麦穗粒数和小穗数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所下降,但病害指数较低,表明小麦发病情况相对轻微。
由此可见,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对小麦的产量和发病情况有一定影响。
有效浓度的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能够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和发病情况加重,而无效浓度的病原菌虽然对小麦也有一定影响,但其作用较为轻微。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麦类病害模拟病原菌对小麦的产量和发病情况有一定影响,有效浓度的病原菌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和发病情况加重。
2. 无效浓度的病原菌对小麦产量和发病情况也有一定影响,但作用较为轻微。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种植小麦时,需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病害模拟病原菌监测,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2. 研究更多的病原菌,加深对麦类病害的了解,并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报告及验收单的模板
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报告及验收单的模板报告编号: [报告编号]报告日期: [报告日期]调查单位: [调查单位名称]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姓名]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小麦田间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以便制定适当的防治措施。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观察:调查人员对小麦田间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观察,记录和摄影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程度和分布范围。
2. 样本采集:调查人员采集了疑似受害植株的样本,并进行了后续的实验室检测,以确认病虫害种类和感染程度。
三、调查结果:根据实地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小麦田间存在以下病虫害问题:1.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在调查区域的小麦植株上发现了大量的条锈病病斑,感染程度较重,已经对小麦产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 小麦黑穗病(Fusarium graminearum):调查发现,小麦穗上出现了黑色病斑,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小麦黑穗病的感染,需要采取措施及时控制扩散。
3. 小麦蚜虫(Rhopalosiphum padi):在小麦田间观察到了蚜虫的大量滋生,已经对植株造成了明显的危害,需要采取防治措施遏制蔓延。
四、建议措施: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向种植户提出以下防治建议:1. 条锈病防治: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选择有效的杀菌剂,按照正确的施药剂量和频次进行喷洒,以减少病害发生和传播。
2. 黑穗病防治:及时清理病害植株,减少病害源的传播,同时选择抗病小麦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抗病能力。
3. 蚜虫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合理使用昆虫杀菌剂,并定期监测蚜虫密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验收意见:本次调查报告及建议措施已经向种植户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并征得其同意。
种植户同意按照建议措施进行防治,并愿意配合调查单位的监测工作。
六、主管部门意见:主管部门对本次调查报告及建议措施进行了审核,认为调查工作详实,建议措施合理可行。
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效试验
河南农业2017年第12期(上)ZHI WU BAO HU植物保护种衣剂350 mL/100 kg 种子(制剂量);处理4:3%苯甲+60%种衣剂400+333 mL/100 kg 种子(制剂量)吡虫啉;处理5:空白对照。
(五)施药时间及方法在麦播期按照各处理小区的用量用小型包衣机进行种子包衣,摊开晾干后装袋。
10月14日播种,每667 m 2播种量13 kg。
播种时在各处理小区选择1行进行人工播种,摆播100粒种子,调查出苗率。
试验当日为阴天,最高温度19 ℃,最低温度为14 ℃,风力2~3级。
二、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一)苗情调查观察记载小麦出苗情况(齐苗时间、出苗率、地下害虫危害率),是否有药害现象,症状是否可恢复,地下害虫危害程度。
处理1的被害株率0.02%,防效89.5%,处理2、处理3、处理4没有发现被害株,防效达100%。
可见对地下害虫防效很好。
(四)纹枯病防效小麦返青期调查纹枯病防效首先以处理3防效最高,为63.63%;其次是处理2,防效为63.2%;接下依次为处理4,防效为62.8%,处理1,防效为51.8%。
乳熟期白穗防效处理1、处理2、处理3防效最好,调查点内没有白穗,白穗防效100%。
说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拌种对纹枯病防效能达到60%,减轻纹枯病侵染和蔓延,降低白穗率。
(五)全蚀病防效在小麦返青期各个处理均没有乳熟期调查:日全蚀病已开始5月12日以后3为72%、处理为68.3%、处理12百株蚜量21.5头,处理4月2日调查,头,与对照比2百株蚜量27487.2%;处理3与对照比防效172头,与各处理与对照75.8%,处1的3的增长率为由于蚜虫危害,2、处理3、处理4播种期试验用量拌种对小麦安全,具有刺激分蘖和生长作用,戊唑醇对株高有一定控制作用,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对纹枯病、全蚀病防效达60%,能够降低前期发病程度,减轻后期为害,在整个生育期对小麦蚜虫防效很好,苗蚜防效达97%,穗蚜达90%,在蚜虫中度发生年份整个生育期可以不用杀虫剂防治蚜虫,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小麦不同生育期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试验总结
河南农业2016年第7期(上)
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40%以上。
施药前调查小区病情基数, 7d、14d 调查防效,调查3次。
药效计算方法: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叶数×9
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 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防治效果= ×100% 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 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三、试验结果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二次药后10d 的药效评价: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有明显的治疗、铲除作用,能快速抑制病情增长速度。
对照药剂醚菌酯(50%悬浮剂)2次施药后的防效为89.90%,与供试药剂的防效相同,无明显差异。
用DMRT 法对各处理二次药后10d 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进行多重比较,由表2可知,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总施用量16~20g/667m 2,这两个处理间对白粉病的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
与对照药剂醚菌酯(50%悬浮剂)总施用量16g/667m 2处理的防效无明显差异,制剂施用量12g/667m 2与对照药剂16g/667m 2处理的防效有极显著差异。
四、结论
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每隔7d 连续喷施2次,采用有效成分120~150g/hm 2(制剂用量16~20g/667m 2),能快速地控制病情,建议给予该产品登记和推广应用。
喷药时要注意仔细喷雾黄瓜叶面,使黄瓜叶面着药均匀。
1-((。
小麦不同生育期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试验总结
2016年第8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51财经◎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在小麦的播种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等生育期通过使用不同药剂,对小麦的苗期病害及麦田杂草、中期病害、后期蚜虫等小麦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调查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2 供试药剂播种期:亩用70%吡虫啉22.5克+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25克拌种。
苗期:亩用5.8%麦喜10毫升+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56%二甲四氯30克抽穗扬花期:亩用80%戊唑醇1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1.8%阿维菌素30毫升+丙酰芸苔素内酯5毫升。
灌浆成熟期:亩用10%吡虫啉4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
3 试验地点根据试验要求,试验地点选在我县小麦种植较好的韩庄镇的魏屯村,试验面积20亩。
4 试验地基本情况各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适宜小麦种植的黄棕壤土,PH 值6.9-7.1,前茬作物种植的花生和玉米,秋作物收获的先后,于9月26日用大型拖拉机对地块进行了翻耕,耕前亩施复合肥80斤,尿素20斤,耕后耙平待播。
5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取大区试验法,不设重复,试验面积为20亩,试验区内留1亩不施药,作为对照。
6 试验步骤根据试验要求,试验在小麦播种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按照供试药剂所列顺序及亩用量,严格配制好各试验点对应面积的用药量,第一次按拌种方法进行拌种,其余各次根据施药时间,分别用3WX-280H 自走式旱田作物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喷雾施药。
试验每次用药情况见附表。
7 调查方法7.1 在小麦出苗5天后,采取三点取样法,每点查1米长调查基本苗数,出苗30天后调查纹枯病及地下虫等对麦苗的危害情况,计算拌种剂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在小麦出苗后60-90天内进行化学除草,越冬前或返青拔节前,根据麦苗长势、草龄及天气情况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前采取三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平方米,查杂草基数,药后15天左右采用同样方法调查杂草受药害情况,并计算防治效果。
病虫害实践报告
病虫害实践报告研究背景和目的: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病虫害实践研究,旨在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我们选择了某农田的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因其在该地区广泛种植且易受病虫害影响。
2. 病虫害采集:我们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小麦田进行系统地病虫害采集,包括叶部病斑和虫害标本。
3. 实验组设置:将小麦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实验组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
4. 防治方法:实验组采用了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病虫害防治剂,以栓皮栎提取液为主要成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病害防治效果:实验组在使用栓皮栎提取液后,明显减少了小麦田的病害程度。
病斑面积较对照组小,叶片变黄和萎蔫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这表明栓皮栎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抑制病害发生的效果。
2. 虫害防治效果:实验组使用栓皮栎提取液后,昆虫数量明显减少。
小麦的草蛉、蚜虫等常见虫害数量较对照组少。
因此,栓皮栎提取液可有效抑制小麦的虫害。
结论:本研究使用栓皮栎提取液作为病虫害防治剂,对小麦田的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栓皮栎提取液可以对紫斑病等病害产生抑制作用,并减少小麦的草蛉、蚜虫等虫害数量。
这一研究成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天然、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未来展望:虽然本次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栓皮栎提取液的配方,寻找更加有效的使用方法和浓度。
另外,我们还将进行更多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实践研究,以验证栓皮栎提取液的广泛适用性。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致谢: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者,以及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的专家和教授。
特别要感谢农田的主人,他们的合作使得本次实践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同时也要感谢农田管理部门对我们研究工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栓皮栎提取液的抗病虫害效果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2):351-358.[2] Johnson, J. R., & Smith, J. K. Natural plant extracts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in agricultural crop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9, 7(1), 158-165.。
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报告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工作汇报(滁州市农业委员会 2008-4-17)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380万亩。
主导品种,春性品种以扬麦12号、扬麦15、皖麦33、54为主,半冬性品种以烟农19、皖麦50、泛麦5号、邯郸6172等为主。
据苗情监测,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抽穗期, 4月18-29日陆续进入扬花期。
一、午季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1、小麦赤霉病。
预计中北部沿淮麦区中等发生3级,南部麦区中等偏重发生4级,全市发生面积约180万亩。
预报依据:①菌源充足,菌量偏高。
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4-10日调查,田间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一般7.35-17.39%,枝带菌率一般1.25-3.86%,超过重度流行指标。
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扬花期两期吻合度高。
受冬季雨雪低温影响,小麦易感生育期拉长,田块内、田块间抽穗扬花期延长,增加了两期吻合度。
定远、凤阳、天长4月10日镜检,赤霉病子囊壳成熟度指数较高,结合4月中下旬温湿度推算其发育进度,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4月18-26日基本吻合。
③气候条件对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
4月中旬中期连续阴雨天气,下旬后期将有冷空气活动,降雨量较常年略偏多且气温略偏高。
④品种抗病性较差。
我市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大多易感赤霉病。
2、小麦穗蚜。
预计小麦穗蚜中等发生3级,局部田块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60万亩。
据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10-11日调查,目前田间虫量较低。
有蚜株率一般3.3-23.5%,较常年减少10-46%;百株蚜量一般40-320头,较近三年同期减少27.5-73%。
如果5月上中旬雨水偏少气候干旱、温度偏高时,将有利于小麦穗蚜快速增殖增长。
3、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中后期将进一步垂直向上发展,严重度上升到3-4级,发病面积90万亩。
目前小麦纹枯病已经普遍中等发生,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8-11日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株率一般11.6-33.7%、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2-34%,侵茎率1.6-7.8%,病情指数2.72-8.2;大田普查病田率一般62-82%,病株率一般19.2-28%、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7.4-23.8%。
小麦蚜虫防控效果试验报告
根 据 田 间测 报 调 查 , 于2 0 1 4 年 4月 9日 , 即 麦 田蚜
1 . “ 高巧 ” 6 0 0 克/ 升 +立克 秀 6 0 克/ 升 悬 浮种 衣 剂 , 虫 明显上升期 , 集 中调查小麦蚜虫发生情况 , 每小 区采 美 国孟 山都 公 司生 产 。2 . “ 红衣服” ( 1 0 %克百 威悬 浮种 衣 用 5 点 取样 方 法 , 调 查 不 同处 理 区小 麦 蚜虫 发 生情 况 , 调 剂) , 河 南 科技 大 学 绿 野公 司 生产 。 3 . “ 酷拉 斯 ” ( 2 7 %苯 醚. 查 结果 见 表 l 。
七、 应 用 实践
2 . “ 红衣服” 按每 1 0 0 千 克种 子 用药 8 0 0毫 升 的 比例 拌 麦 分 别 为 9 9 . 9 %和 1 0 0 %。 2 0 0 0 年 以来 , 西 华 县 大 面积 推 广 应用 了 “ 高巧 ” 、 “ 乐
照 。试 验 采 用 小 区对 比 的方 法 , 重复三次 , 小 区面积 4 0 垦一号” 、 “ 红衣 服” 等~系列“ 一拌无蚜 ” 类杀虫 、 防病拌 米 ×3 . 6 米= 3 0 平 方 米 。小麦 播 种前 , 按 上述 处 理设 计 要 种剂。 推广面积大 、 效果好 。 有效控制 了春季麦 田蚜虫的
咯. 噻虫悬 浮种衣剂 ) , 瑞士先正达公 司生产 。4 . “ 乐垦一
号” ( 9 %咪鲜 ・ 吡啉 悬 浮 种衣 剂 ) , 乐垦 农 作 物 科技 有 限公
一
由表 1 看出 , 用“ 高巧” 、 “ 红衣服” 、 “ 酷拉斯” 、 “ 乐垦 号” 拌种 , 均 能 较好 控 制 小麦 蚜 虫 的发 生 , 持 效 期较 长 ,
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汇报
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病虫害的严重威胁。
为
了全面了解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我对我所在地区的小麦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以下是我所获得的一些数据和情况汇报。
首先,小麦病害方面,主要有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等。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条锈病是目前小麦病害中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面积和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病害。
特别是在气候潮湿的年份,条锈病的发生更加严重,给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叶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生情况也较为普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次,小麦的虫害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的小麦虫害有蚜虫、螟虫、蝗虫等。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蚜虫是小麦虫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生面积和数量都较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螟虫和蝗虫的发生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危害程度也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问题。
在一些小麦田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病害,对小麦的叶片和穗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但目前尚未查明具体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虫害问题,一些不常见的害虫对小麦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给小麦的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仍然十分严峻。
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新的病虫害问题,为小麦的健康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共同努力,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保障我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汇报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
为了及时了解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特进行了一次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汇报。
一、病害发生情况。
1.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
据统计,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
病害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条锈斑,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产量减少。
3.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
病害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状斑点,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二、虫害发生情况。
1.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
蚜虫吸食小麦的汁液,导致叶片萎缩、生长迟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小麦螟虫。
小麦螟虫主要发生在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对小麦的危害较为严重。
螟虫幼虫在小麦叶片内部啃食,导致叶片枯黄、凋落,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防治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病虫害发生情况,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源;3. 合理施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4. 定期喷施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严峻,需要我们加强防治措施,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大科研投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小麦的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小麦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小麦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小麦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我单位始终重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我单位首先建立了小麦病虫害的监测体系和实验室,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展情况。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病原学和昆虫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小麦病虫害防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科学施药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特点,我们采取了科学施药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我们根据病害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科学调配药剂浓度和施用时间,确保药剂能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最后,我们还特别注意施药的方法和数量,尽量减少药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3. 合理田间管理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我们还加强了合理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轮作种植、密植和套种等措施,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小麦的密植和套种工作,限制了病虫害的传播范围,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4. 定期防治我们还对小麦田进行定期的防治作业,及时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和防治。
定期防治的工作能够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传播,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保障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成效评估1. 产量增加由于我们的防控工作得力,小麦的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通过科学施药和合理田间管理,我们成功地减轻了小麦的病虫害危害程度,保障了小麦的生长和稳产,使小麦的产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产品质量提高通过我们的防控工作,小麦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由于我们的科学施药和合理田间管理,小麦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小麦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田间虫情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田间虫情实验,以期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田间虫情发生规律,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2. 探讨不同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点:某村玉米田;2. 实验材料:玉米、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菌等;3. 实验设备:虫情监测器、智能虫情灯、自动诱捕器、高清昆虫控诱设备、气象仪、病害监测仪等;4. 实验方法:(1)虫情监测:利用虫情监测器、智能虫情灯、自动诱捕器等设备,对田间虫情进行实时监测;(2)病害监测:利用病害监测仪,对小麦赤霉病菌等病害进行监测;(3)数据收集: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田间监测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4)防治措施:针对监测到的虫情和病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虫情发生规律:经过监测,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的发生呈周期性变化,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月发生量呈上升趋势,9月达到高峰期。
2. 防治措施效果:针对草地贪夜蛾,我们采取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化学防治主要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等生物制剂。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和90%。
3. 病害监测与防治:通过病害监测仪,提前预警小麦赤霉病菌等病害的发生。
针对小麦赤霉病菌,我们采取了合理施肥、科学用药、清除田间杂草等综合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到95%。
4. 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建立了田间虫情预测模型,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实验结论1. 田间虫情监测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前预警、科学决策;2. 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虫情,提高防治效果;3. 数据分析有助于建立田间虫情预测模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小麦病虫情监测工作报告
小麦病虫情监测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本文是对2021年小麦病虫情监测工作的报告,主要介绍
了小麦病虫害的监测情况、防治策略和效果分析等方面的情况。
一、监测情况
在2021年,我们高度重视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通过
对小麦田间病虫的随机调查和定点观察,我们发现主要病害为白粉病、赤霉病、秆腐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螟虫等。
其中,白粉病的发病率最高,至达90%以上,给小麦产量带来了很大影响。
二、防治策略
接下来,我们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病虫害防治药物的喷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科学施肥等。
同时,我们大力推广科技防治手段,如微生物制剂、新型农药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效果分析
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的降低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率,使得小麦产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大部分地区的小麦收成都非常不错,整体效益得到了保障。
此外,我们通过数据监测和实地走访了解到,我局各条防治线路和防治区域都取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
同时,通过反馈和总结,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防治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感谢各位同事在小麦病虫情监测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工作,保障农业发展,服务群众,实现国家的生产经济目标。
小麦两病防治汇报材料
小麦两病防治汇报材料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常见的有小麦条锈病和小麦赤霉病。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害,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针对小麦条锈病,我们采用了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在病害爆发前期,我们采取了合理的轮作措施,避免连作导致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其次,我们选用了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了植株的抗病能力。
同时,我们也增加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增强植株的养分供给,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此外,我们也进行了及时合理的农药防治,采用了适量、低毒的农药喷洒,控制了病害的蔓延。
对于小麦赤霉病,我们主要采取了生物防治的策略。
首先,我们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提供适宜生物防治微生物生长环境。
其次,我们引入了赤霉菌的天敌,如赤霉菌草地螟、蚜虫等,利用它们的捕食和寄生作用,对赤霉菌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微生物制剂喷洒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我们成功地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保证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升小麦的抗病能力,为小麦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乡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成效
新乡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成效新乡县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广阔,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
小麦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新乡县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小麦病虫害的现状出发,分析新乡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成效,以期为其他农业产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小麦病虫害的现状小麦病虫害主要包括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蚜虫、螟虫等,它们会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降低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往往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病虫害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寻找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防控技术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新乡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情况1. 生物防治技术在新乡县,生物防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量研究表明,一些天敌昆虫对小麦病虫害有着显著的防控效果,例如瓢虫可以控制蚜虫的数量,寄生蜂可以控制小麦螟虫的数量。
在新乡县,引入天敌昆虫,促进生物多样性,使天敌昆虫在小麦田中形成良性循环,保持病虫害的天敌数量,从而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2. 植物抗性改良技术新乡县加大了对小麦抗病性品种的选育力度,培育出了一系列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
这些品种通过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减轻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 精准施药技术新乡县积极推广精准施药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治。
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精准施用农药,减少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新乡县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成效1. 产量稳定增长自从新乡县采取了绿色防控技术后,小麦的产量稳步增长。
新的小麦品种抗病性更强,减少了病虫害对小麦的侵害,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2. 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由于引入了生物防治技术和抗性品种改良技术,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
小麦中后期解决方案对小麦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品质影响试验报告
小麦中后期解决方案对小麦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及品质影响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1.探索返青分蘖期扬穗+力承不同剂量以及力承单用对白粉病或锈病的防效。
2.探索麦甜+麦甜伴侣和麦甜预混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3.探索麦甜+麦甜伴侣以及麦甜预混剂与市场主流防治赤霉病药剂对比防效差异显著性。
展示麦甜+麦甜伴侣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其它病害的兼治效果(白粉病、锈病、叶枯病),收集健壮表现及产量数据,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小麦赤霉病;冬小麦;品种:淮麦33。
播期:2021年10月15日。
2.2环境条件示范地块位于蒙城乐土镇农业科技示范场内,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病虫草害压力中等偏重,土壤为砂姜黑土,肥力水平中上等,前茬作物为玉米,栽培水平和管理方式比当地农民水平略高。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试验药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麦甜®)、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75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麦甜预混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麦甜伴侣®)、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杀菌剂力承、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2%微囊.微囊悬浮剂(阿立卡,高效氯氟氰菊酯9.4%,噻虫嗪12.6%)、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益施帮氨基酸水溶肥。
3.1.2对照药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劲兴®)、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乐麦宝®)、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22%噻虫.高氯氟、四川国光氨基酸水溶肥。
3.2小区安排3.2.1小区排列自北向南划分6个面积相等的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1亩,分别为处理一至处理五。
不设重复。
表1 试验地小区划分示意图3.2.2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666.67㎡不设重复3.3 施药方式3.3.1 使用方式在小麦扬花初期喷雾,重点喷施穗部。
2022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报告
2022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判报告一、病虫害防控策略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控,我国实行了多种综合措施。
起首,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建立了全国小麦病虫害监测网络。
准时发布病虫害监测数据,为农夫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提高了防治效果。
其次,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探究和推广。
通过探究新的防治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与生物制剂。
这些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缩减了农药的使用量,有力保卫了农田生态环境。
此外,加强土壤调理和农田环境管理,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调整农田结构,优化农田生态系统,有效缩减了病虫害的发生。
二、各项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估在2022年,各项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起首,在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方面,通过全国监测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对小麦病虫害的有效掌控。
病虫害的监测数据提供了准时准确的信息,使得防控工作能够针对性地实行措施,缩减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其次,在病虫害防控技术探究和推广方面,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以生物制剂替代部分农药,既缩减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农田环境的改善也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使得小麦生长更加健康。
最后,在农夫参与方面,通过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扬和培训,提高了农夫对病虫害防控的熟识和技能。
农夫乐观实行措施,准时处理病虫害问题,保卫了小麦的健康生长,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三、将来的进步方向尽管在2022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病虫害种类浩繁,反抗能力多样,需要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的深度探究,提高精准防控的水平。
其次,农夫参与度依旧有待提高。
农夫的防控意识和技能仍有欠缺,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和宣扬,提高他们的防控能力,进一步缩减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再次,加强科学探究和技术创新是将来的进步方向。
在病虫害防控领域,还有待发现更加高效、低毒的农药与生物制剂,提高防控的可持续性。
小麦一喷三防验收报告
小麦一喷三防验收报告小麦一喷三防验收报告一、背景介绍•小麦一喷三防项目是针对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所开展的防治措施。
•本次报告旨在对小麦一喷三防的验收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验收目标本次验收的目标是确保小麦一喷三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并提供相关的验收报告。
三、验收内容验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喷洒操作: - 确保喷洒设备和材料的合规性。
- 验证喷洒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 检查喷洒技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2.防治措施:–评估小麦防治措施的选择和合理性。
–检查防治剂的使用量和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判定防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3.验收数据:–收集并整理与小麦一喷三防相关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和总结。
四、验收结果经过对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的验收,得出以下结论: 1. 喷洒操作方面,喷洒设备和材料均符合要求,操作规范,技术精准。
2. 防治措施方面,选择合理,防治剂使用符合标准,防治效果较好。
3. 验收数据方面,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统计,得出了相关结论。
五、改进建议基于对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的验收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进一步提升喷洒操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确保喷洒效果更加一致。
2. 加强防治措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善防治方案。
3. 持续收集、分析和研究相关数据,为小麦的防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六、总结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的验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实施情况下,防治效果较好。
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持续的努力,相信小麦的病虫害问题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七、下一步计划基于本次验收结果和改进建议,制定以下下一步计划: 1. 优化喷洒操作流程,提高操作规范性和稳定性。
2. 加强对防治措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3. 继续收集、分析和研究相关数据,不断完善小麦的防治措施。
八、人员与时间安排为了顺利实施下一步计划,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和时间: - 喷洒操作优化: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预计完成时间为一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种业导刊,2019年第1期
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
小麦病虫害防控效果试验报告
郭学治
(民权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民权 476800)
近几年小麦病害较严重,农户用药较乱,效果较差,对小麦产量及品质不利。
鉴于此,研究以套餐方式将杀菌剂、生长调节剂、营养剂有机结合,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进行病害防治及生长调节,以达到小麦增产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民权县王桥镇王北村某家庭农场,地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黏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作物为高粱。
播种前深耕细耙,施12%的过磷酸钙600 kg/hm 2
、尿素375 kg/hm 2。
10月10日播种,采用宽幅播种耧播种,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7698,播种量为187.5 kg/hm 2。
每15 kg 小麦种子用60 mL 奥拜瑞(31.9%戊唑·吡虫啉悬浮剂)进行包衣处理。
返青期防治田间杂草,抽穗扬花至灌浆期防治1次蚜虫。
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
6月9日机械收割。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区:套餐(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
为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控,研究病虫害防治套餐处理(杀菌剂、生长调节剂、营养剂的有机结合)与药剂对照、空白对照处理下小麦的生长及病害发生情况。
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治套餐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可使小麦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增多,苗壮,穗大,综合抗病、抗逆性增强,后期叶功能期延长,抗早衰。
病虫害防治套餐可促进小麦灌浆,提高千粒质量。
病虫害防治套餐处理较空白对照处理增产42.03%,较药剂对照处理增产13.16%。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4749(2019)01-0024-03
小麦套餐;长势长相;病害防效;增产关键词:收稿日期:2018-11-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710)
作者简介:郭学治(1969-),男,河南民权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guoxz89118@
摘 要:司)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不施药),不设重复。
其中,套餐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6 666 m 2,药剂对照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 660 m 2,空白对照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66 m 2。
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详见表
1。
表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
doi : 10. 3969/j.issn. 1003-4749. 2019.01.007
·25
·
续表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
注:试验田小麦4遍施药时间分别为:第1遍,2017年11月27日(四叶一心期);
第2遍,2018年3月14日(返青拔节期);第3遍,2018年4月24日(齐穗期);第4遍,2018年5月7日(灌浆期)。
第4遍防治时,套餐处理加上防治麦蚜的药剂(25%噻虫嗪300 mL/hm 2
+5%高效氯氟氰菊酯750 mL/hm 2
)。
1.3 供试药剂及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施药时期、药剂名称、 药剂用量、用水量如表1所述,叶面均匀喷雾。
不同处理施药时间、施药机械一致。
第1、2遍使用3WSH-500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第3、4遍使用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
1.4 指标调查
于2018年1月28日对各处理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取1 m 双行进行采样,调查分蘖、次生根、株高、单株鲜质量、叶片厚度;于4月29日对各处理随机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取样20株,每处理取样100株,对20株总穗数、大穗数(穗长>40 mm)、小穗数(穗长≤40 mm)的情况进行调查;于5月17日(第4遍用药后10 d)对各处理随机取样,调查株高及1 m 2鲜质量;于6月9日(小麦收获期)对各处理随机5点取样,计算穗数,并从中随机取30株,量取每穗长度,测量地面往上茎秆第1—3节间长度、粗度;于小麦收获期调查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发病情况。
纹枯病每点调查100株,记录发病率及枯白穗率。
白
粉病每点调查0.25 m 2植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下第1片叶,记录总叶数和各级病叶数。
赤霉病每点调查1 m 2植株,分别记载病穗数、病级。
各种病害按照相关资料统计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于小麦收获期从1 m 2植株中取30穗,调查单穗平均粒数,称取千粒质量,计算理论产量。
1.5 天气情况
施药当日及前后,均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但3—5月份雨水较多、温度适宜,利于纹枯病、麦蚜,特别是赤霉病的发生。
4月上旬霜冻,小麦遭受低温冻害,灌浆期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籽粒灌浆,千粒质量降低,小麦产量受影响较大,各处理区产量均较往年明显降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苗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苗期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套餐处理小麦分蘖、次生根、株高、单株鲜质量、叶片厚度分别为4.38个、5.12条、15.78 cm、3.5 g、0.30 mm,药剂对照处理分别为3.7个、4.7条、15.27 cm、2.9 g、0.28 mm。
套餐处理较药剂对照处理单株分蘖增加0.68个,次生根增加0.42条,株高增加0.5 cm,单株鲜质量增加0.6 g,叶片厚度增加0.02 mm。
由于药剂对照处理第1
遍药冬前未施,因此冬前与空白对照一致。
表2 不同处理小麦苗期生长情况
表3 不同处理小麦抽穗期情况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孕穗、抽穗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抽穗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3。
套餐处理20株总穗数、大穗数分别为56、55穗,分别较药剂对照处理增加2、11穗,促成大穗率较药剂对照处理提高了
17%。
·26·
表4 不同处理小麦灌浆期情况
表5 不同处理小麦收获期情况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灌浆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灌浆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
套餐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鲜质量分别为5 538、4 887、4 518 g/m 2,株高分别为599.8、621.4、630.4 mm,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
整体来看,以套餐处理植株鲜质量最高,并且茎秆粗壮,叶片较
宽、色深,穗型大,说明使用套餐小麦植株较健壮、功能叶长势好。
灌浆期套餐处理对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0%、88.0%、95.0%、84.0%,药剂对照防效分别为51.0%、62.0%、83.0%和55.0%。
套餐对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效平均达85.3%,较药剂对照的62.8%提高了
22.5%。
2.4 不同处理对小麦收获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收获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5。
套餐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第1—3节间平均长度分别为158.6、165.2、173.6 mm,平均粗度分别为3.15、2.96、2.71 mm,单穗长分别为67.0、66.8、60.4 mm,处理间有明显差异。
其中,以套餐处理小麦单穗长为最大,地上第1—3节间的长度最小,茎秆最粗壮,利于提高抗倒能力。
套餐处理、药剂对
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穗数分别为599万、596万、528万穗/hm 2,单穗粒数分别为28.2、28.0、27.2粒,千粒质量分别为49.75、44.50、41.20 g,产量分别为7 146.75、6 315.45、5 031.90 kg/hm 2,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
其中套餐处理较空白对照处理增产42.03%,较药剂对照处理增产13.16%,而药剂对照处理较空白对照处理增产
25.51%。
3 结论与讨论
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第1、2遍药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使小麦苗壮,有效分蘖多,次生根及鲜质量增加,并且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可促进小麦花芽分化、促成大穗效果明显。
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3、4遍药可使小麦植株抗逆性增强,对病害预防效果较好,小麦病害发生相对较轻,成穗数多、成籽率高,灌浆好、籽粒饱满、千粒质量高,增产效果显著。
综上,病虫害防治套餐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可
使小麦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增多、苗壮,能促成大穗,综合抗病、抗逆性增强,而且后期叶功能期延长,抗早衰,增产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蔡玉金,姚红艳,沈智等.111套餐肥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16,4(10):46-48.
[2] 王利,魏立君.新型拌种套餐技术介绍[J].现代农村科技,
2013(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