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3.1 日本教案 湘教版 (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3.1日本(一)学案
§第三章走近国家第十五课时第一节日本(一)一、知识络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首都东京,通用日语。
2、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峰。
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夏季多台风。
3、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明的海洋性特征。
4、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东方文化)。
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西方文化)。
日本人的传统衣服是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是寿司。
5、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国和欧洲。
6、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
日本农业三大部门是稻米、畜产和蔬菜。
7、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新兴的科学城是位于东京东北的筑波。
8、日本最丰富的资是森林、水能、水产。
二、课前预习1、日本的领土由、、、四个大岛和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首都是主要民族是,通用语。
2、日本最大的平原是,最大的岛屿是,最峰是。
3、日本主要属气候和气候;冬季较为夏季较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4、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活动频繁。
5、日本的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6、日本著名的古都是、。
7、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和欧洲。
8、日本的工业集分布在洋沿岸和内海沿岸。
三、合作探究互动1读“图3——1”,完成教材P66活动题。
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征。
互动2完成教材P67活动题。
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互动3阅读教材P68阅读材料,了解日本的文化。
互动4读“图3——8”,完成教材P69活动题。
了解日本的工业分布。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主题为《日本》。
教材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的基本国情,形成对地理现象的空间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主要岛屿、地形特征、气候类型。
理解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及其资源依赖性。
认识日本的主要文化和节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理解日本地形对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分析日本经济发展与资源依赖性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能,但对具体国家的国情了解有限。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好奇心强,对异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可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讲授法:结合地图和多媒体资料,系统介绍日本的基本国情。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日本地震、富士山等,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文化、经济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日本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你对日本有哪些了解?2. 讲授新课(20分钟)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展示地图,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主要岛屿和地形特征。
气候与农业: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资源依赖性。
文化特色:简要介绍日本的主要文化和节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资料说课稿湘教版(2)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2、教育目标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同时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心智水平等因素。
确定出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难点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并借鉴和总结他人的教学经验,据此,拟定出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学生学习方法比告诉学生结论更有用,因此让学生掌握方法才是王道,在学习日本这部分的内容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一个国家应该从那些方法入手。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能力性的学法: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发现法: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3.1日本(1)教案
总结:日本是一个的岛国
㈡:日本地形特征
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平原大多分布在,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最高山峰是山,它是一座火山。
3、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接亚洲的地理区位划分,日本届( )
A.东亚地区 B.东南亚地区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二、填空题
1.日本是一个多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2.日本领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岛和附近的小岛和海域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中学导学案
Hale Waihona Puke 年级七学科地理
复备人
时间
课题
日本
设计·收获
学习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首都。
(2)根据地图,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首都。
重难点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习惯。
【情境导入】
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日本。日本有“日出之国”、“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呼,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你到底又知道日本多少呢?(讨论:根据你所知道的日本或者与日本有关的说与大家听,看谁说得多?)
提示: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处于,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湘教版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
湘教版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教材分析《日本》是湘教版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中的第一节内容,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着重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习俗以及中日关系等方面内容,力求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的基本国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区域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的基本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理解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和产业结构。
-了解日本的文化习俗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数据、归纳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和产业结构。
2. 难点:-理解日本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四、学情分析这个阶段的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具体国家的了解还相对有限。
学生对日本这一国家通常抱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深入了解,可能存在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全面、客观地认识日本。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 教学策略:-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风光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日本有哪些了解?想要了解日本的哪些方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日本。
2. 讲授新课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讨论日本的海陆位置对其气候、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日本的基本国情,从而提高学生对日本这一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部分世界地理知识,对邻近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日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的基本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特点。
2.难点:日本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为例,分析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对日本国情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在直观的地图和图片中,了解日本的国情。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地理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详细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有简单的认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位置及特点2.日本的经济特点3.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
3.采用地图阅读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包括日本的位置图、自然环境图和人文环境图。
2.准备日本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的相关案例。
3.准备教学PPT,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区的国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日本。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图和人文环境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日本的地理位置图,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日本地理位置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阅读日本的自然环境图和人文环境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日本的地理位置图、自然环境图和人文环境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说课稿一、教学设计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以加深对日本这个邻近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日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学习了解日本位于亚洲东部、西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2.地貌:了解日本岛链的形成及其特点,包括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岛、海岛和滨海平原等地形。
3.气候:学习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四季变化和降水分布等特点。
4.文化:介绍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宗教以及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内容。
5.经济发展:了解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这些了解来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城市化进程等现象。
其中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简单的教材内容,将日本的复杂地理、文化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化和概括,以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呈现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详细的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日本的兴趣,如:你们听过日本的故事吗?你们知道日本在哪里吗?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的呈现,向学生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教师解释日本岛链的形成以及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岛、海岛和滨海平原等地形。
第三步: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10分钟)教师介绍日本的气候类型、四季变化和降水分布等特点。
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图表或天气报告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气候状况。
第四步:介绍日本的文化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图片的展示,介绍日本的传统文化、宗教以及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内容,如日本的和服、茶道、武士道等。
第五步:谈论日本的经济发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点。
地理:3.1《日本》教案 (湘教版七下)
地理:3.1《日本》教案(湘教版七下)教学过程:1.课前提问:1、日本的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2、日本的地形怎样?3、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二、组织学生自学①找出基础知识②初步归纳知识点三、老师出示知识提纲1、日本的是全资源小国2、日本的经济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日本的文化东西兼融4、日本的城市四、点拨构建[阅读材料](版面12)•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版面13)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
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
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版面13)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版面14),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探究题活动3]:(版面15)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最后布置第1课时作业,显示“日本空白图”,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邻国、富士山、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
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以示表扬。
[板书]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探究题活动:4]:(版面15)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版面16)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3.1 日本 教案
3.1 日本一、本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认识日本的自然地理特点。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日本地形图中的信息,尝试与英国比较,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日本多火山地震2.日本四大岛和主要城市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填注日本的自然地理事物名称。
四、教学准备有关日本自然环境资料的搜集。
五、课程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
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主要的工业部门3、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4、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评价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培养自学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和用图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资料和读图,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归纳总结等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产生污染?2.你是日本林业部门的负责人,为了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随意砍树,但生产和生活中又需要大量的木材,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3.你是日本的渔民,日本的国民很喜欢吃生鱼片的,不仅本国需求量大,还大量向海外出口,但日本国土狭小,海域有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捕获到更多的鱼?〖小结与反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理解最深的是哪个知识点?现在还没弄懂的又是哪个?还想了解什么?板书设计:一、发达的经济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2.工业部门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二、渔业发达三、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四、主要城市巩固练习:1.右图为“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B.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C.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A大洋沿岸D.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B海域沿岸④⑤图8 日本ABCDEadF①②③Gbc2.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最先被淘汰出局是()A. 甲说:“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B. 乙说:“法国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C. 丙说:“澳大利亚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 丁说:“埃及是个沙漠之国,大部份居民是黑种人”3.读日本略图,回答(1)~(2)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学案)湘教版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一、
激情
导入
二、
自主
学习
一、导入:
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
出示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让学生总结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日本民族的特点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能够扬长避短。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强调其工业产品占世界时常的比例和世界排名,强调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三、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
2、日本不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更重要的是国内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非常贫乏,大量重要的原料和燃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一步说明日本发展工业和经济的不利因素。
三、(1)组内互动: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2)组间互动:组内选出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外组帮忙解决。
(3)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可能
存在的问题:
1、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港口城市分布特征和原因。
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自己学到的知识(可由多个学生共同总结)
教师做系统性总结。
课题
日本(2)
课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3.1 日本 导学案
3.1 日本科目七年级地理课型新知探索课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等方面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主要的工业部门3、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日本经济发展和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难点1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2日本工业布局及原因自主互助学习㈠:东亚岛国1、日本位于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2、日本领土由、、和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其 ________岛面积最大。
在课本图标出四个大岛名称。
3、日本的居民主要是族,通用语4、日本面积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形成很多优良港湾。
5、请在课本图3-1标注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濑沪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日本海,并将其填注到下面空白图思课本66页活动题⑶总结日本是一个的岛国㈡日本地形特征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为主,沿海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最山峰是山,它是一座火山。
3、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提示: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4、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了什么影响?(可从资及其利用方面虑)㈢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1、日本位于纬度大陆东岸,拥有带和带气候。
2、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1)气温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多还是少)。
总结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较为夏季较为,降水比较3、思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东京36 °N37°251°214°1610mm北京40 ° N-47°261°308°636mm从上述几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特征?归纳总结日本是一个四多(多、多、多、多)、三少(少、少、少)、一海(季风气候)的岛国。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与同纬度的北京气温的柱状入相比较,请同学们总结其中的规律。
思考:日本那么多的山地丘陵会有什么自然资源?
开始讨论。
展示课件,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 总结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全年降水较丰富。
做笔记
请同学们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日本的资源特点。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日本面积37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是确实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听讲
导入:课件开始,将日本的位置、气候、地形及风土人情等,做个大致的介绍。
通过看图,同学们开始有了进一步了解学习的欲望,集中注意力。
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短缺
展示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地震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日本地形思考为什么日本常常发生地震?
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同学们思考并笔记,了解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那么,请同学们讨论如何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并作出回答。
随堂练习
1.日本的四个大岛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
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湘教版七年级下《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教案设计日本是个让我难以表达思想的国家,她与中国一衣代水的邻邦关系,她与中国曾有过的那段美好时段,但骨子底处总难挥去对那段罪恶历史的不快。
我欣赏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经济迅猛发展,嫉妒日本人自觉高效工作态度,震撼与日本教育的思维方式。
由于这些情结,在教授《日本》一节课时,立足国情,转变教学模式,我如此构思这节课。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分析日本面临的海洋,2.记住日本国土构成、首都和主要海港。
3.分析日本的地形、河流关系。
4.分析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5.分析日本气候与地理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濒临的海洋。
就日本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自然灾害、资源的影响,简单分析中国自然灾害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近阶段我们国家和四邻关系有点紧张,特别是值得警惕是,有个邻居在我国台湾岛附近岛屿钓鱼岛上打起来注意,想政府购买实现国有化,是谁?【课件展示】“钓鱼岛”、“樱花”、“富士山”【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台湾和日本的东京,要求根据图中提供的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课件展示】一衣代水的邻邦-日本的视频,钓鱼岛历史视频环节一、学习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主要抓住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
其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应该清楚该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日本位置示意图。
【活动】引导学生确定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找出日本面临的海洋。
1、从这种纬度位置看,日本所处温度带与我们所在地一样吗?2、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国家关系如何?(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引导学生讨论。
(中日钓鱼岛问题,俄日北方四岛问题)环节二:日本称为“小日本”,日本国土面积和中国相比情况如何?日本的面积:37.8万平方千米,大小相当于中国云南省(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3.1日本教案一
3.1《日本》教案一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并能从地图上识别。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活动的原因。
4.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日本的领土组成。
2.日本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二)难点: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原因。
三、教学流程设计【复习巩固】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南极气候酷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高原地形C.巨厚冰层D.南极大陆形成强大的高压中心3.某人发现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此时他位于( )A.北极点B.南极点C.北冰洋D. 赤道4.有关南极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洲被冰雪覆盖,降水特别丰沛B.南极洲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在夏季C.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是南极洲D.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欣赏日本图片,引出课题】【揭示课题】第三章走近国家之“日本”。
【看地图】了解位置及其特点【提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看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的领土组成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的气候类型日本的火山、地震(二)自学指导(时间:3分钟;范围:课本P66-67)(三)自学检测1、日本位于洲部,洋部。
2、日本是一个国,领土由四大岛、、、及其附近个小岛组成。
3、日本是一个多的国家,国土的3/4为。
沿海平原,最大的平原是。
4、日本主要是气候和气候,气候的特征明显。
夏秋季节常遭受袭击。
5、在古代,日本的文化受的影响很大,现代又受到的影响,因此日本文化兼具特色。
6、日本的首都是,国花是,圣山是。
传统服饰是,居民主要是族。
(四)师生互动,解决教学重难点1、看地图了解日本的海陆位置和隔海相望的国家2、看地图知道日本的领土组成(四大岛屿)3、看地形图认识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与河流短小湍急的关系4、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看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了解日本所处位置的特点,和造成多火山地震活动的原因5、看图片了解日本遭受火山喷发、地震的危害,及其国内采取的措施和成效6、看“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五)当堂检测课本67页活动题【课堂小结】(六)课堂作业《优化设计》P54-56选择题四、板书设计第一节日本一、东亚岛国(海陆位置)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二、多山的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活动三、温湿的气候(海陆、纬度位置)温暖湿润,海洋性强的季风气候。
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3.1日本教案.
日本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2、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目标: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学(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二)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三)自学预习:预习书本第二环节:导疑一、东亚岛国(1)阅读图3-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日本
一、东亚岛国
1、位置:日本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2、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等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4、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5、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
1、地形: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2、平原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4、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为日本最高峰。
5、日本河流短小湍急、水量丰富的原因:①岛国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降水丰富
三、温湿的气候
1.、气候;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具有海洋性特征。
太
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3、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夏季太平洋沿岸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日本海沿岸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
4、日本樱花的时空变化规律:越往北时间越晚。
原因:越往北纬度越低
四、发达的经济
1、日本经济发展快的原因:
①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
③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利用其①便利的海运②发达的科技③高素
质的劳动力④高效率的管理,把原料进行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3、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资源:森林、水能、人力丰富,矿产贫乏
4、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
进口。
②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进口资源来自
铁矿石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石油波斯湾、中国
煤中国、加拿大
5、工业区的分布
①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原因:
a这里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B沿海多平原,便于建大型工厂
6、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
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a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b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
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日本农业
特点:①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
②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稻米、畜产、蔬菜
③海洋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
8、农业不足之处:①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9、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
寒、暖流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饵料充足,形成北海道渔场。
10、津轻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日本海的重要通道。
海底隧道为目前最长的隧道。
五、主要城市
主要城市:①东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
②筑波:新兴的科学城
③京都和奈良:日本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六、东西融合的文化
1、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
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
2、日本人的衣服:和服
3、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