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合集下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然排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8.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8.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8.2.2.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8.2.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8.2.2.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8.2.2.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8.2.2.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8.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8.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8.2 自然排烟8.2.1 在原条文的基础上修改的。

一、由于利用可开启的外窗的自然排烟受自然条件(室外风带、风向,建筑所在地区北方或南方等)和建筑本身的密闭性或热压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使得自然排烟不但达不到排烟的目的,相反由于自然排烟系统会助长烟气的扩散,给建筑和居住人员带来更大的危害。

所以,本条提出,只有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有条件要尽量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二、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都是建筑着火时最重要的疏散通道,一旦采用的自然排烟方式其效果受到影响时,对整个建筑的人员将受到严重威胁。

对超过50m的一类建筑和超过1OOm的其它高层建筑不应采用这种自然排烟措施。

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中,在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仍保留着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其原因是认为自然排烟方式的确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的排烟方式。

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住宅工程中的维护管理方便、简单,这种方式仍应优先尽量采用。

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高层建筑不仅给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其中,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是高层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和实施要点三个方面,探讨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一、设计原则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防烟排烟设计应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有效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2. 经济性原则: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该以经济、实用为主导,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3. 可操作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易于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和有效控制火灾蔓延。

二、系统组成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排烟风机:排烟风机是防烟排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通过强制风机将烟气排出室外,保持建筑内的烟气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2. 烟气探测器:烟气探测器用于实时监测烟雾浓度,一旦探测到烟雾,即可启动排烟风机,及时排除烟气,降低火灾对人员和建筑的威胁。

3. 隔离门和防火分区:高层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和隔离门是防烟排烟系统的重要部分。

通过设置防火隔离门和区域划分,可以将火灾蔓延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减少烟气扩散的可能性。

4. 疏散通道: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应包括疏散通道的设计。

疏散通道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三、实施要点在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实施要点:1. 风机配置:根据建筑的平面布局和高度确定排烟风机的数量和位置。

通常情况下,排烟风机应位于建筑的顶部或侧面,并采用多台并联配置以确保排烟效果。

2. 烟气探测器位置:根据建筑的布局和可能的烟气产生源,合理设置烟气探测器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烟气探测器应安装在建筑的走廊、楼梯间和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

3. 隔离门和防火分区设置:在高层建筑内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隔离门,以限制火灾蔓延范围,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要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结构的防火要求:选用符合耐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确保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

2. 防火分区要求:根据建筑的用途和火灾危险性,将建筑分割为不同的防火分区,要求每个分区具备独立的防火墙和防火门。

3. 防火间距要求: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火势不会轻易蔓延到相邻建筑。

4. 火灾报警系统:高层建筑必须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防烟措施: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防烟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控制烟气蔓延。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设备需要满足规范要求,保证排烟效果。

6. 疏散通道和楼梯间:高层建筑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和楼梯间,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

7. 消防设施:高层建筑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灭火器等,以及相应的消防管道和喷头系统。

8. 安全疏散标识:高层建筑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标识,指引人员正确疏散。

9. 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要满足防火要求,防止电气设备成为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源头。

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和地区规范进行设计,确保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防火和排烟保护,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标准(doc 7页)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标准(doc 7页)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标准(doc 7页)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

第二节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系统负担层数加压送风量(m3 / h)<20层25000~3000020层~32层35000~40000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表3.2-2系统负担层数送风部位加压送风量(m3 / h)<20层防烟楼梯间16000~20000合用前室12000~1600020层~32层防烟楼梯间20000~25000合用前室18000~22000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表3.2-4系统负担层数回压送风量(m3 / h)<20层22000~2700020层~32层28000~32000注:①表3.2-1至表3.2-4的风量按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烟气控制: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楼层、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排烟口的数量和位置,确保烟气能够有效地排出大楼,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排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应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等,并应按照建筑火灾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3. 烟气控制区域划分:根据不同楼层和使用功能的需要,将建筑内划分为不同的烟气控制区域,并设置相应的排烟口和电动阀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排出烟气。

4. 烟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防火排烟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火灾探测器的信号自动启动排烟设备,并通过电动阀门控制烟气的流向和流量。

5. 排烟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排烟系统应满足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安全性能要求,包括烟气阻力、排烟风量、排烟口的大小和数量等。

6. 排烟系统的通风性能:排烟系统设计应兼顾建筑的通风需求,确保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良好,并能够有效地为人员疏散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

总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内部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提供安全的疏散通道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 1 页共 1 页。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给火灾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内部火灾的发生和扩散速度快,烟雾密度大,给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其蔓延速度极快,对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都将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排烟工作成为关键环节。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原则1. 安全分区设计:高层建筑应划定不同的安全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疏散。

安全分区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防火墙、疏散通道等因素。

2. 烟气控制设计:高层建筑火灾时产生大量烟气,会对人员的救援和疏散造成极大困难。

因此,烟气控制至关重要。

设计中应考虑排烟口的数量、位置以及排烟系统的布置,确保烟气得到迅速排出。

3. 疏散设计:人员的安全疏散是防火设计的核心。

高层建筑需要合理设置疏散楼梯、逃生口、疏散通道等设施,同时应考虑人员疏散的速度和途径的安全性。

4. 消防设施配置:高层建筑应配备完善的自动灭火系统,如消防喷淋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此外,还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流程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需要经过以下流程:1. 火灾风险评估:通过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用途以及周边环境等进行评估,确定火灾风险程度,从而指导后续的设计工作。

2. 技术方案制定:针对具体建筑,制定防火排烟技术方案,包括设计分区、烟气控制和疏散通道等方面。

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人员密度以及安全疏散等因素。

3. 设计图纸制定:根据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图纸制定,包括安全分区的划定、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疏散通道的布置等。

4. 施工和验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本(2篇)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本(2篇)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本1. 建筑物分类及防火要求根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可以分为A类、B类和C类建筑。

对于A类建筑,要求设置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2000平方米,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防火间隔;对于B类建筑,要求每层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000平方米,建筑物应设置防烟预留间隔;对于C类建筑,要求设置防火分隔墙,并且要求消防设备配备齐全。

2. 火场防控措施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安全标志应按国家标准配置。

建议在每层楼梯间设置消防用水栓、灭火器等设备,以增加火场防控措施。

在高层建筑内不得设置占用用火面积超过25平方米的厨房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空间。

3. 排烟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应能有效排除烟气,保持楼梯间、走廊等逃生通道的畅通。

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排烟口的数量和位置应考虑到火场的大小和形状。

排烟系统应能自动控制,当火灾发生时能自动启动排烟系统。

4. 防火分销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应划分清晰,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分隔墙应设置牢固、密闭。

在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应具备自动关闭和密闭功能。

防火门的开启和关闭应通过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或手动操作。

5.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层建筑的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喷头的数量和位置应能覆盖到每个房间。

喷水灭火系统的供水管道应设置检修口和排水口,以便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排空。

6.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应能消除火灾现场的烟气,减少人员中毒和提供逃生通道的可见度。

防烟排烟系统的风机、风道和排烟口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

7. 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防火措施应得到有效的实施。

电气设备宜选用阻燃型、不燃型的材料,电缆与电缆沟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烟气沿电缆沟蔓延。

8. 烟气排放和通风系统高层建筑的烟气排放和通风系统应符合规范要求,能迅速排出火场产生的烟气,保持楼梯间、走廊的通风良好。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表3.2-4
系统负担层00~27000
20层~32层
28000~32000
注:①表3.2-1至表3.2-4的风量按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0m / s。 ②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 / h)
<20层
25000~30000
20层~32层
35000~40000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表3.2-2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 / h)
<20层
防烟楼梯间
16000~20000
合用前室
12000~16000
20层~32层
防烟楼梯间
20000~25000
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1.1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电动开启窗的自然排烟设施。1.2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电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1.5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第二节自然排烟2.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2.4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第三节机械防烟3.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3.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3.2-1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楼大厦不仅是城市的地标,也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然而,高层建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其中防火排烟问题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复杂的结构,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烟雾积聚难以排出,给消防救援和人员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火灾中烟雾的危害。

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等,这些气体不仅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还会影响人的视线和呼吸,使人难以逃生。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烟囱效应,烟雾会迅速向上蔓延,很快充满整个楼道和房间,给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防止烟雾的蔓延,高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建筑的防火分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可以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势的蔓延。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分隔,确保其耐火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建筑内部的装修材料也应选择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材料。

例如,墙面、地面和天花板应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时的燃烧速度和烟雾产生量。

同时,电气线路的敷设也应符合防火规范,避免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在防火排烟方面,机械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机械排烟系统通常由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等组成。

当火灾发生时,排烟风机启动,将烟雾通过排烟管道排出建筑物外。

排烟口的设置应合理,一般设置在房间的上部,以便有效地排出烟雾。

自然排烟也是一种有效的排烟方式。

通过设置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竖井,利用热压和风压的作用将烟雾排出。

但自然排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通常作为机械排烟的补充。

为了确保防火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定期对排烟风机、排烟管道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日益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

然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原则,以期提高公众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一、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配置,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有害气体迅速排出建筑物,保持疏散通道的通畅,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以及消防人员进入火灾区域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它是保护生命安全、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设施。

首先,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烟气排出建筑物,减少火灾时烟气带来的伤害。

火灾时,烟气往往是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消防排烟系统的存在,能够迅速排除烟气,为人员疏散提供清晰、无烟的路径,提高人员逃生的成功率。

其次,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还能保证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在大型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人员常常需要穿越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的环境,如果没有消防排烟系统的支持,他们很难到达火源附近,无法有效控制火势,增加了火灾扩散的风险。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在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火灾损失以及提供条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援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设计原则:高层建筑的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应与建筑结构、建筑布局以及人员疏散通道相协调,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人员密度和火灾风险等因素。

2. 多层次排烟原则:高层建筑的消防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高度,划分为不同的排烟分区,保证每个分区均能独立排烟,并且与其他分区相互协调。

3. 全楼排烟原则:高层建筑的消防排烟系统应设计成能够同时排烟所有楼层的全楼排烟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所有楼层的排烟系统都能同时启动,迅速将烟气排除。

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为了保障高层住宅的安全,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

一、建筑材料选择在高层住宅室内施工中,选择符合防火标准的建筑材料至关重要。

优先选择非燃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同时,要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抗烟性能,以及低挥发性。

二、隔离带设计在高层住宅中设置隔离带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措施。

隔离带的材料应为防火材料,如石膏板,其厚度要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一定的防火时间。

隔离带的设计应考虑到疏散通道、消防通道以及每个房间之间的隔离作用。

三、防火门选择与安装高层住宅室内的防火门是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火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防火测试,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

同时,门的安装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门框和门扇之间不存在明显缝隙,以防止烟气和火势蔓延。

四、防烟排烟系统建设除了防火措施,防烟系统在高层住宅中同样重要。

防烟排烟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风机、烟气排烟管道等。

烟雾探测器能够及时探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风机能够帮助排出烟气,排烟管道要布置合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

五、电气系统安全设计高层住宅室内的电气系统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设计标准。

电缆线应该选择阻燃材料,在布线过程中要保证与其他设施的间距,以免发生火灾。

此外,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防火标识设置在高层住宅内的各个关键位置,如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电气箱等,要设置明显的防火标识,以便于居民和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和行动。

七、培训与演练除了施工方案,高层住宅的居民还需要进行防火防烟的培训与演练。

这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技巧以及识别各类火灾危险等。

定期的培训与演练可以提高居民应对火灾时的应急能力和防护意识。

以上是关于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施工方案的介绍。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加强防火隔离、选择符合标准的防火门、建设完善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安全的电气系统、设置符合标准的防火标识以及进行培训与演练,在高层住宅室内防火防烟方面可以取得有效的成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024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2024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____年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设计规程》)旨在规范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设计规程》以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防火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更新,以适应新时代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需求。

一、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各类高层建筑。

1.2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应以“人员安全优先、综合防火设计、科学合理”的原则为基础,兼顾人员疏散、火灾扑救、防火分隔等各个方面。

1.3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系统应与建筑中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

二、防火设计原则2.1 建筑物结构2.1.1 建筑物结构应采用耐火材料,符合国家耐火要求,并按照隔热等级进行设计。

2.1.2 建筑物结构应设置防火分隔墙、楼梯间和耐火墙等,确保火灾不蔓延。

2.1.3 建筑物结构应考虑烟气蔓延和火灾扩大的影响,合理布置通风口、烟气排烟口等。

2.2 防火门窗2.2.1 防火门窗应符合国家防火门窗技术规定,并按照耐火等级进行选择和安装。

2.2.2 防火门窗应设置自动闭合装置,并与火灾报警系统相连。

2.2.3 防火门窗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防火。

2.3 防火隔离和防火防烟分区2.3.1 高层建筑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将不同功能区域划分为相应的防火隔离区。

2.3.2 防火隔离带应具备相应的防火和防烟性能,以保障人员的疏散和建筑物的安全。

2.3.3 防火隔离带应设置密闭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以防火灾扩散和烟气蔓延。

2.4 排烟设计2.4.1 高层建筑应设置排烟系统,保证火灾时能及时排除烟气。

2.4.2 排烟系统应结合建筑的结构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确保烟气排烟通畅。

2.4.3 排烟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装置,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并与消防报警系统相连。

2.5 疏散设施和通道2.5.1 高层建筑应设置充足的疏散设施和通道,以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1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1

建筑火灾防排烟概述建筑发生火灾时,及时扑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是特不重要的。

为此,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减少火灾烟气的生成量,操纵烟气蔓延,及时排除烟气,提高逃生通道的能见度,使人员和消防人员能够由楼梯或电梯平安疏散并顺利通行实施救火。

因此,防排烟系统设计是建筑火灾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建筑火灾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全然内容包括: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防排烟系统的设置部位、防烟排烟风量和系统设置方式等。

其中,防火和防烟分区能有效地阻隔和操纵火灾烟气,合理地划分防火、防烟分区是特不重要的设计内容,在此根底上才能合理地设置防排烟设施。

防火和防烟分区的设计属于建筑专业来完成,通风专业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防火和防烟分区划分的设计方法,才能合理设置建筑火灾防烟排烟系统。

因此,建筑火灾防排烟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消防设计、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共同合作协调进行,建筑与热通专业设计人员应紧密配合,依据建筑物用途、平立面组成、单元组合、可燃物数量以及室外气象条件的妨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经济、合理的防排烟设计方案。

一、防排烟的全然概念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物使用性质、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对建筑进行分类。

如下表4-10所示。

表4-10建筑分类的燃烧性能依据其组成材料的不同,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3类。

建筑构件的耐火及极限是指按时刻—温度标准曲曲折折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往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往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刻,以小时表示。

GB50045—9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标准?〔2005年版〕将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划分为一、二级,同时对不同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表4-11所示。

表4–11耐火等级与耐火极限国家标准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对非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制定的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和耐火极限如表4-12表4-12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注:1除本标准另有规定者外,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2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纳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3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如执行本表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可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0.3h的不燃烧体;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按本表规定执行确有困难时,可采纳0.75h不燃烧体。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是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排烟和疏散人员,以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1. 烟气排放:高层建筑应设计合理的烟气排放系统,包括排烟口的位置、数量和尺寸等。

排烟口的位置应分布在楼梯间、楼梯出口和安全出口等位置,以便及时排除烟气。

2. 排烟通道:高层建筑应设置合理的排烟通道,通道内应设有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等防火措施。

排烟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便烟气的迅速排放。

3. 防火分区:高层建筑应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应设有独立的排烟系统。

分区的设定应根据建筑结构、烟气扩散和限制烟气蔓延的需要进行合理划分。

4. 排烟系统供电: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应设置备用电源,以确保在火灾或停电情况下,排烟系统能正常运行。

5. 烟控与通风系统:高层建筑应配备自动烟控系统和通风系统,通过烟雾探测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及时启动排烟装置和通风设备,迅速排除烟气,保持空气清新。

6. 疏散通道设计: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应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通道逃生楼梯的数量和位置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在设计时还应考虑人员流量和疏散时间等因素。

7. 火灾报警系统:高层建筑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确保能及时发出火警信号,启动排烟和疏散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规范和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以上规范仅供参考,请依据当地的具体规定进行设计。

高层建筑防烟 排烟

高层建筑防烟 排烟

第三节高层建筑防烟、排烟一、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的装修、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

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同量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据日本、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CO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它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而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

如日本“千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的118人中就有93人是被烟熏死的。

据测定分析,烟气中含有CO、、CO2、HF、HC1等多种有毒成分,高温缺氧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烟气有遮光作用,使人的能见度下降。

这对疏散和救援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

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消防扑救,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范围凡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及其相连的且高度不超过24m的裙房设有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均应进行防烟、排烟设计。

需要设置防烟、排烟的部位有:(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

(2)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①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②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③封闭避难层;④室内中庭。

(3)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面积超过100㎡并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房间。

防火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发生与蔓延,以及有利于扑灭火灾;防、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队员创造有利的扑救条件。

因此,防、排烟是进行安全疏散的必要手段。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高层建筑在提供更多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火灾风险。

其中,防火排烟设计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

防火排烟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往往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温、有毒的烟雾不仅会使人窒息,还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和行动能力,增加逃生的难度。

因此,合理有效的防火排烟设计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分区原则。

将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以限制火灾和烟雾的蔓延范围。

防火分区通常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划分,而防烟分区则通过挡烟垂壁、挡烟梁等设施来实现。

二是排烟优先原则。

在火灾发生时,应优先考虑排烟,以尽快降低烟雾浓度,提高能见度。

排烟方式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

自然排烟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等开口进行排烟,机械排烟则通过风机等设备将烟雾强制排出。

三是人员疏散安全原则。

防火排烟设计应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避免受到烟雾的危害。

疏散通道、楼梯间等部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烟雾侵入。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

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开窗面积和位置等因素。

窗户的开启形式应便于操作,且开启面积应满足排烟要求。

一般来说,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2 平方米。

对于长度不超过 60 米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2%。

机械排烟系统则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等组成部分。

排烟风机应具备耐高温性能,能在280℃的环境下连续工作30 分钟以上。

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且要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烟雾泄漏。

排烟口的设置要均匀合理,与防烟分区相适应,且距离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0 米。

除了排烟系统,防火分隔设施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火场排烟技术(二篇)

高层建筑火场排烟技术(二篇)

高层建筑火场排烟技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向上蔓延速度极快,一座100m高的建筑物在30s左右烟即可窜到顶部,600~700℃高温热烟可点燃一般可燃物,使整幢建筑物着火。

因此,如何处理烟雾危害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关键之一。

1、封闭防烟主要应用密闭性能好,火势尚未扩大蔓延的小空间房间,可采用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和防烟。

2、自然排烟通过排烟口、排烟窗、排烟竖井,靠自然流动排烟。

在实施自然排烟时,应布置灭火力量进行防护,防止高温烟雾迅速蔓延。

3、喷雾水流排烟在烟雾浓度较少,难以进攻或寻找、救护、疏散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集中使用几支喷雾水枪,以水幕形式从进风口向前推压,将烟驱向出口部位,使烟排出。

使用喷雾水流排烟还能达到冷却降温、扑救火灾、净化空气的目的。

4、高倍数泡沫排烟利用高倍数泡沫发泡机,在喷雾水流的掩护下,发送高倍数泡沫达到排烟、降温、灭火作用。

5、利用专用排烟设备排烟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各种固定排烟机排烟;也可利用移动式排烟机、排烟车排烟。

6、破拆排烟如破拆门、窗,甚至外墙,进行自然排烟,或为了发挥移动式排烟设备的效用而采取破拆排烟措施。

高层建筑火场排烟技术(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

然而,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也相应增加。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排烟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就变得至关重要。

火场排烟技术是确保高楼火灾安全疏散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火场排烟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火场排烟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烟气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为火灾扑灭提供有利条件,减少火灾蔓延速度,增加灭火时间窗口。

火场排烟技术主要包括排烟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控制和管理。

首先,设计上考虑火场排烟系统的参数和结构。

高层建筑火场排烟需要考虑建筑结构、楼层布局、烟气生成速率等因素。

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物内外烟气生成特点和传热条件,合理选择烟气排放位置和排烟口的数量、大小和布置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防火排烟的规定
◆建筑内部必须设有周密而可靠的防烟、排烟系统。 ◆防排烟内容: (1)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在着火房间或着火房间所 在的防烟区内就地排出; (2)防止烟气扩散到疏散通道和其它防烟分区中去; (3)确保疏散和扑救用的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间内无 烟,使人员可以迅速疏散,给抢救工作创造条件。
6.6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自然排烟示例
6.6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自然排烟示例
6.6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自然排烟示例
◆ 竖井排烟方式
在着火层与排烟口 的高差较大时有较 好的排烟效果,其 主要缺点是所需要 的排烟竖井的断面 较大
6.6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自然排烟示例
◆对于设有可开启外窗 的房间,可利用外窗进 行自然排烟;对于无窗 房间或设固定窗扇的房 间,可采用排烟竖井开 设专用排烟口实现自然 排烟。
6.3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挡烟垂壁
6.4 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规律
1、烟气在着火房间内 遇到顶棚后水平扩散,受周围建筑围护结构的阻挡和冷 却,沿墙流动的,烟气不断产生,上部烟层逐渐增厚 到达门窗开口,通过开启的门窗向室外和走廊扩散。 门窗关闭,至室内温度升高到一般为200~300℃时,门 窗上的玻璃破裂,烟气从门窗向外扩散。
6.3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2、防烟分区
◆火灾发生时,为了控制烟气的流动和蔓延,保证人员 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工作通道,需对建筑划分防烟分区。 ◆设臵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采用 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 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 防烟分区不 跨越防火分区
◆防排烟的主要部位:房间、走道、防烟楼梯间、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
6.1 防火排烟的规定
1、公共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设防排 烟设施的部位: (1)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大于300平方米的房 间
(2)地下室:一个房间大于50平方米、总面积大于 200平方米
(3)地下室内走道长于20米 (4)其他建筑内走道长于40米 (5)中厅
6.4 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规律
2、 烟气在走廊内 从房间内流向走廊内的烟气,附贴在天棚流动, 速度一般为每秒0.5~0.8米,受冷却和空气混 合,烟层变厚。
3、 烟气沿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井内 竖井上下开口的高差大,火灾时,建筑物热压造成 的自然通风量加大,烟囱效应显著,火灾的蔓延迅 速,垂直向上的速度约3~4米/秒。
6.3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垂直防火分区
◆高层建筑的竖直方向通常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以耐火楼板(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楼板)为分隔。 ◆对于在两层或多层之间设有各种开口,如设有开敞 楼梯、自动扶梯、中庭(共享空间)的建筑,应把连通 部分作为一个竖向防火分区的整体考虑,且连通部分各 层面积之和不应超过允许的水平防火分区的面积。
1、火灾时人员的疏散
房 间
走 廊
防烟 楼梯 间前 室
防烟 楼梯 间
室 外
◆各部分用防火墙或全保护。 ◆室内疏散人员从一个分区向另一个分区移动需要花费时 间,移动次数越多,就越要有足够的安全性。
6.2 安全分区的概念
6.2 安全分区的概念
6.3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6.5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方式
1、阻碍防烟 ◆在烟气扩散流动的路线上,设臵阻碍以防止烟气继 续扩散的方式。常用的阻碍方式有防火卷帘、防火 门、防烟阀、防烟垂壁等。另外,管道穿越建筑构 件四周缝隙的密封填塞亦属阻碍防烟。 2、加压防烟 ◆对建筑物着火区、有烟区以外的区域加压送风,维 持一定的正压,防止烟气侵入的方式。加压防烟可 使着各区间的门无论关闭或开启时都能有效地防止 烟气侵入所加压的区域。
6.1 防火排烟的规定
2、高层民用建筑设防排烟设施的部位: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 房间。 (3) 中庭 (4)地下室:一个房间大于50平方米、总面积大于 200平方米 (5)封闭的避难层
(6)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
6.2 安全分区的概念
2500
6.3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的分隔物,主要依靠防火墙,也可以 利用防火水幕带或防火卷帘加水幕。
◆防火墙是指由非燃烧材料组成,直接砌筑在基础上 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墙体。 防火墙上尽量不开洞口,必须开设时,应设耐火极限 不小于1.2h的防火门窗。
6.6 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外,靠外墙的下列部 位,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自然排烟窗宜设臵在上方,有方便开启的装臵。排烟口距 防烟分区最远点不大于30米。 部位 前室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 内走道 中庭、舞台 其他 自然排烟口面积 大于2平方米 大于3平方米 5层大于2平方米、顶层开窗 走道面积的2% 走道面积的5% 场所或部位面积的2%
第六章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第六章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 本章内容:
1.防火排烟的规定 2.安全分区的概念 3.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4.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规律 5.建筑物内的防排烟方式 6.建筑物内的防排烟设施 (自然排烟和机械防排烟)
第六章 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
◆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
起火因素多。发生火灾时, 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 难,损失重大。 ◆建筑物内室内用品、家 具利用合成材料的较多, 燃烧时热量释放速率快,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复 杂,火灾烟气成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 因素。据统计,火灾死亡人中80%由于吸入毒 性气体而致死的。
1、防火分区 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 火分隔设施把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单元,在火灾发生时, 阻止火势、烟气的蔓延和扩散,便于消防人员的灭火和扑救, 减少火灾危害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地下室 营业厅 展览馆 裙房 水平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面积 10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15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500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4000(地上) 2000(地下) 有自喷系统面积可增大一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