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简析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民营企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下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路:
1.现状:
(1)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民营企业已经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2)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民营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一些民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跨国经营,参与全球价值链。
(4)政府支持力度增加: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通过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等一系列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思路:
(1)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
(2)加强创新驱动: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3)完善金融支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帮助民营企业
解决融资难题。
(4)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民营企业,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水平。
(5)促进公平竞争:坚决打破市场垄断,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驱动、完善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促进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营经济的演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导,民营经济几乎不存在。
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1982年,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且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制度。
同时,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家开展经营活动。
这种政策的出现为民营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80年代,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再到民营企业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许多个体户改组成民营企业,并且开始采用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
这些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特点是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经营范围相对狭窄,资金和技术条件有限。
到了1990年代以后,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在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机遇,积极创业,快速成长。
例如,民营电子行业的巨头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
这些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从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的转变。
中国民营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决策和行动,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环境的变化。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家,他们更加关注市场、技术和品质,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更加注重创新和质量。
其次,中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的竞争和创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就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民营企业家数量超过940万人,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广泛的市场。
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在逐渐增加,2017年已经达到了60%以上。
同时,民营企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涉足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并在创新方面逐渐占据优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缺乏流动资金和股权融资等管道。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发展差异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结构调整。
二、我国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民营经济将会实现多元化发展。
目前,民营企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涉足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领域等。
此外,技术创新也将成为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加强创新能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我国民营企业需要以创新为核心,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3. 加强对外开放:我国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竞争,借助国际市场的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到来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民营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5. 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生产方式和产品升级,提升制造业水平。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市场化程度高
温州模式注重市场经济的发 展,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 源,这使得温州地区的经济 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 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 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地域特色鲜明
温州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 地域特色不仅增强了温州地 区的经济竞争力,也为其他 地区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思 路和方向。
、法律、会计、咨询等多个领域。这些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
支持和帮助,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温州模式的优势
灵活性强
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经济为 主导,这种经济形式具有较 强的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 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创新能力强
温州企业家具有较强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敢于 尝试新事物,不断推动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这种创新 精神成为温州模式发展的重 要动力。
政策建议与发展策略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 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
环境。
强化金融支持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民 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民营企业 健康发展。
推动产学研结合
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 构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 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 用。
温州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 索。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温州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温州模式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发 挥作用。
02
温州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温州模式的特点
01
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导
温州模式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导,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是其主要形
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
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民营经济,是指依靠私人资本和市场机制,企业实现盈利的经济活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别探讨民营经济的规律与特点。
一、规律1.市场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利用市场经营的手段,把风险转移为机会,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完善产品和服务供应。
2.创新思维民营经济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产品。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培养企业竞争力。
3.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民营经济的企业家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开拓新的市场。
4.寻找差异化优势既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不再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差异化优势。
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广告,发展新款产品等手段,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特点1.灵活性民营企业的灵活性较强,因为其企业家可以作出更为灵敏的决策,抓住市场机遇。
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合同等制度手段,更为灵活地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
2.高效性民营企业由于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其生产经营效率较高。
由于经营后果转嫁负面影响等因素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企业家的投资决策更为理性,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更为高效。
3.竞争性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以竞争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竞争意识、拖沓局面严重。
4.风险承受能力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面对各种风险。
然而,在自身投资、负责制等方面的设计上,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承受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规律和特点是民营经济的两个重要方面。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规律的遵循和特点的认识。
了解这两个方面,将有助于促进民营经济更加稳健的发展。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模式和特征探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谈中国发展观察N〇20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模式和特征探析◊王海峰新中国建设波澜壮阔的70年,也是民营经济大展宏图的70年。
民 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 放历史大背景下,立足中国、走向 世界,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华丽篇章,将继续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新中国的前30年,民营经济受 到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1978年全 国工商业户仅19万人。
改革开放40多 年来,民营经济进发出勃勃生机,从 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成长壮大,快速走向世界,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 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 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 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据统 计,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 户数量超过1亿。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 北滘一镇就培养了美的和碧桂园两 家世界500强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 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我国民 营经济发展经验得到国内外广泛关 注,可概括为八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为民营经济保障护航。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使得 民菅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持续稳定可 预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中央始终 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
我们毫不 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 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 济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六方面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再次注入动力、保驾护航。
民营企业也普遍认识到,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调动职工和雇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意义重大。
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为民营经济不断注入活力。
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民营经济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并说明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大量的私营企业涌现出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据统计,民营企业在中国的GDP中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同时,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民营企业积极投资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
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就是起初由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二、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然而,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市场准入障碍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在获得融资和资源方面相对困难。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往往更加依赖于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而这些渠道在一些时候并不够畅通。
其次,法律和监管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可能受到行政干预和不公平的竞争待遇,这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要真正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
此外,人才的流失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许多优秀的人才倾向于选择进入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这导致民营企业在人才争夺中处于劣势。
因此,为了提高民营企业的吸引力,需要改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人才流动的便利性。
三、民营经济的前景和意义尽管面临挑战,民营经济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创业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程度。
其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浅析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浅 析 我 峻岭
( 鲁东大学马列部 242) 605
[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 入,民营经济在 国民经 济中的所 占比例越来越 大 对民营经济 的现状 ,发展过程 中所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发展对 策
[ 关键 词] 民营经济
一
、
我 蛋民 营经济 现状
营 企 业的 负担 。随 着 市场 竞争 加剧 , 民营 企业 同行 间为 了争 夺市 场而 打价
( )我 国民营 经济 概念 。从 经济 学 的一般 意义 上讲 ,民营经 济就 是 一 按照 商业 原则 和市 场规 则运 作 的微 观经 济 组织 形式 。它 具有 以下 特 征: 一 是 以赢利 为 目标 :二 是 民营经 济 治理 结构 的形 式是 建立 在纯 粹 的经 济利 益 关系 基础上 的 :三是拥 有较 为灵 活的 内部用 人和 分配激 励机 制 。 在我 国 ,民营经 济是 指 为适应 市场 经济 所萌 生 的, 以 民间投资 和积 累 为 主体 的产 权 明晰 、 自主 经营 、自负 盈亏 、 自主 管理 的经 济实 体 ,并在 此 基础 上构 成 的一种 经 济体 系 。它 大致 由个 体经 济 、私营 经 济、外 资 经济 、 民营科 技 企 业 、 乡镇 企 业 、 股份 合 作 制 企业 、 国 有 民营 企 业 等 几部 分 构 成 。这些 经济 形态 从 不 同侧面 体现 了 民营 经济 的某 些特 点 ,共 同构 成 了我
( )提 高经 营者 自身素 质和 用 人质量 。在 经营 者 自身素 质方 面 ,经 二
营者 要努 力提 高 政治 觉悟 、 知识 水平 、管 理能 力 、人格 素 养等 方面 的素 质 和水 平 ,积 极进 取 。一 方面要 尽 快掌 握世 界贸 易组 织 的各 项规 则 ,在市 场 竞争 中与 “ ”共舞 ; 另一方 面 要招 纳一 批高 层 次的科 技 精英 ,努 力提 高 狼 企业 科技 含量 ,培养 精通 管理 、营销 的人 才 ,增 强 企业 的竞争 能力 。 要创 新人 才政 策 ,进 … 步 改善 民营企 业人 才成长 的 环境 。依法 强制 推 行 养老 、医 疗 、失业 、工伤 等社 会保 险制 度 。积 极创 建公 平竞 争 的法 治环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民营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政策支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国家对私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限制措施,这导致了长期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之后,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动,民营经济也开始迅速崛起。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了提升。
民营经济在各行各业中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明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突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政策支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中,各届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减税降费、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国家还通过成立相关的金融机构和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和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国家还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了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得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的民营经济也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90%以上,占到了中国企业总量的70%左右,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民营经济运行现状总结汇报
民营经济运行现状总结汇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民营经济的运行现状,并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超过了50%。
民营企业在就业创造、技术创新和税收贡献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民营经济的结构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经济的结构也发生了调整。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
这一趋势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中国产业结构的竞争力和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三、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简化登记注册手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融资支持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四、民营经济的挑战与问题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是融资难题,尤其是小微企业。
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和信用体系不完善,许多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的支持。
其次是市场竞争的激烈,许多领域存在着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此外,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亟待加强。
五、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民营经济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民营企业将积极拓展境内外市场,加强与国际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再次,政府在改革开放和外商投资方面将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
最后,民营经济领域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六、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改善营商环境。
同时,也需要完善金融体系,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探析
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探析民营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从其起源、发展阶段、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民营经济的起源民营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那个时候,国有企业主导着中国的经济生活,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经营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勇于创业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抓住了机遇,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积极投身到经济活动中。
他们开设小作坊、小商店,从事家庭作坊等小型经营活动,为当时的市场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和措施,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民营企业家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智慧,逐渐壮大起来,开始涉足更多领域,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逐步积累经验,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民营经济又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民营企业家们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他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展了国际市场,拓宽了发展空间。
一些民营企业甚至在一些领域涉足到了世界领先地位。
三、民营经济的特点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民营经济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其次,民营经济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
由于民营企业主在经营中更注重效率和效益,所以民营经济在资源利用上更加灵活,更加高效,能够更快地实现增长和盈利。
再次,民营经济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崛起并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战略定位情况,总结了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探讨了民营企业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应采取的保障措施,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总结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民营企业应采取的战略措施,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放开市场经济,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应运而生。
然而,在改革初期,由于政策限制和市场环境不利,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态度相对保守,主要依靠国有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因此,民营企业在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放宽对民营企业的管制,推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后,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完善,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包括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
它们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体来说,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特征及其发展模式选择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 0 年第4 总第 1 1 09 期( 4 期)
文章编 号:03— 6 6 2 0 )4— 0 2 0 ; 10 63 ( 09 0 0 2 — 8 中图分类号: 1 12 ; F 2 .3 文献标识码 : A
[ 经济与管 理]
" 商 1 - 管 理
中 国 民 营 经 济 的 制 度 特 征 及 其 发 展 模 式 选 择
T e eo e,i r e o p o t h e l y,s san d a d r p d d v l p n fp v t c n my a d b n t ly i h r fr n o d r t r moe te h at h u t ie n a i e eo me to r ae e o o n r g i o p a t i i n s rl n f sei g s san b e e o o c d v lp n ,we mu ti n v t n tr f h n t ui n,me h n s ,tc n l・ o e i o trn u ti a l c n mi e eo me t s n o ae i emso e i si t t t o c a im e h oo g Y,og n z t n t cu e o p r t o c p in a d c r o ae c l r fp v t o a is ra i i a s u t r ,c r o ae c n e t n o p r t u t e o r ae c mp n e . a ol r o u i
多样性 , 表现 为发展目标模式 的选择和 实现 , 受到 民营经济 内外 生因素 的影 响。 因此 , 要促使 民营经 济健 康、 持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势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与演进特点 三、中国经济未来走势与投资机会 四、民营经济发展突破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非均衡的状态,其中, 东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绝对优势,中部次之,西部 最弱。
通过对中国民营经济空间极化方向分析表明,区域 内极化要大于区域间极化,在东中西部方向极化程 度要强于沿海—内陆、南方—北方空间极化程度, 在考察初期,极化程度较为强烈,中期有所下降, 近期空间极化程度有加强趋势。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 宏观环境,但任何代表一种组织创新的新型经济类型 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更加特殊的内在动力和组织机制。 所以如果从民营企业的内在动力和组织机制来着手分 析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缘由时,对我们深入把握和认 清民营企业的发展机理非常有益。
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演化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组织过程。 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在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强制性制度 变迁的背后,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 迁的过程来看,非正式制度具有潜在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非正式 制度是一套历史上沿袭下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则,如家庭 伦理、礼俗、乡规、习惯等。虽然这些规则是民间的、非正式和 口头的行为规范,但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可以用来解决人们交 易中的摩擦、矛盾和冲突。在转型期,由于双轨制的存在和正式 市场制度的不健全,非正式制度就在相当程度内取代了正式制度 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广大以家庭为单位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更是 这样。
3.1.温州模式 ; 3.2.苏南模式 ; 3.3.珠江模式 ; 3.4.中关村模式; 3.5.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 ;
位于浙江东南山区的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 心,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人多地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温州农村的社队工业也有所发展,但它最终 不能走上苏南那样以发展农村集体工业为主的道路。但温州有从事 家庭手工业历史传统,温州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生活的压力而形 成了走南闯北寻找生机的习俗,使得温州农民在改革开放之后,迅 速走上了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的道路。由于 外部环境的限制,温州乡镇企业在发展非农产业中,选择了较早放 开并实行市场调节的日用小商品为主导产业,小商品的产值大约占 了乡镇企业产值的七成左右,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小商品、大市 场”的发展格局。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税费种类繁多
我国税费种类繁多,给企业带来了较 大的税收负担。
税收征管不够规范
部分地区存在税收征管不规范、随意 性较大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 困扰。
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覆 盖面不够广泛,且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
市场准入限制问题
01
02
03
行业准入门槛高
部分行业存在较高的准入 门槛,限制了民营企业的 发展。
优化增值税政策,简化税制,降低纳税成本。 规范税收征管,防止和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
降低行业门槛和标准,允许民 营企业更多参与市场竞争。
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防止不正当竞争和行政垄断。
取消或放宽对民营企业的资质 、认证等限制性要求。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和公平竞争环境。
行政审批繁琐
行政审批过程繁琐、周期 长,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 时间。
不公平竞争现象
部分行业存在不公平竞争 现象,如地方保护主义、 行业垄断等,制约了民营 企业的发展。
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薪资待遇、职业发展 等方面的限制,民营企业 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人才结构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人才结构不够 合理,缺乏高端人才和技 术工人。
民营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民营 经济将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 ,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
绿色发展
在环保政策推动下,民营经济将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
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化进程加速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民营经济将更加积极参与国际
市场竞争,提升国际化水平。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下面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增长速度快:自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崛起,快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民营企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自主创新成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民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3.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和改变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民营企业通常以灵活的方式运作,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
4.市场化程度高: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更接近市场化经济模式,更具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民营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更加敏锐地抓住市场机会,更加注重效益和效率。
5.产业结构多元化: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民营企业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涉足,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6.就业能力强: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上具有一定优势。
7.国际化程度提高: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一些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8.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民营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
总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就业能力强、国际化程度提高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等。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二者在经济运作及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果要实现国家富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同发展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
本文将从产业协同、政策协同和社会协同三个方面探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
一、产业协同产业协同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通过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在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之间,这种协同关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国有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往往是民营企业难以取得的,如大型基础设施、高端科技、国内外知名品牌等等。
而民营企业则具有市场运作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将自身的资源共享给民营企业,实现共节资金、共享市场、共同开发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其次,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协同效应。
国有企业受国家政策和利益集团的影响较大,经常面临经营成本过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而民营企业具有资源利用效益高、反应速度快等优势。
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或收购民营企业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并得到与民营企业协同的优势。
最后,可以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和新业态等创新合作机制,可以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优势进行整合。
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签署研发联合协议、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带动创新研发并实现协同发展。
二、政策协同政策协同是指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如何平衡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使其在市场上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以下是政策协同的具体形式。
首先,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协同效应。
对于国有企业,在政治经济双重因素的压力下,往往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国家战略的重任,其利润率不如民营企业那么高。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变得更加市场化和竞争力更强。
民营经济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引进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民营企业可以实现转型升级,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字化转型与民营企业
数字化转型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改善客户服务等,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
境。
促进创新发展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优化税收政策
制定更为灵活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简化审批流程
推行“一窗通办”等政务服务 模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
事效率。
完善法制保障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虽然金融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 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高、融资额度有限等方面。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企业自身原因
部分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财务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 营企业贷款的风险较大。
金融机构原因
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 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效果。
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 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应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 育,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优化营商环境
继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税负、规范 市场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民营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的起步和发展的分析,重点总结归纳出了三种民营经济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上海青浦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深层挖掘。
本文还结合当前众多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的现象,解析这种现象的优势和好处,并进一步对当前羁绊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误区和政策问题进行了简要归纳。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优势和好处民营经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几种成功的新型经济模式不断涌现,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成特点。
当前新型经济进入园区,建立私营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很好模式。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1.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它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
它的背景是人多地少,单靠农业不足以维持生计。
加上这里的小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就较为发达,能工巧匠多,因而只要不加以打击和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就会自然地产生和发展。
“四人帮”在台上时曾把温州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对待,但它还是不时地冒了出来,说明它有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后宏观控制的环境有所放松,个体私营经济便自然地发展起来,势头非常之猛。
所以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看来有三个特点:起点低;自发性强;活力无穷。
起点低是指它全部是个体户、家庭工业起步,自行积累。
开始时甚至假冒伪劣盛行,但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以后,就很快转为企业化经营阶段,以质量、品种取胜;自发性强,指它开始时并不是政府有意引导搞的,完全是一种谋生和逐利的驱动,因而一开始就围着市场转,市场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市场不需要的它也能开发出市场,因此人们有时说它是体制外经济,与计划经济无关;所谓活力无穷,指它产权清晰,动力机制特别强,又彻底面向市场,注意技术开发,紧跟世界潮流。
现在它已经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达到相当的规模经营,并且产生出一批真正的企业家。
我们认为温州模式是市场经济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
2.苏南模式这种模式带有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在体制内运行。
所谓计划的特点,是指它开始时还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以社区组织为主体创办企业,以发展地方工业,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因此它比温州模式起点要高,主要是调动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积极性,能较快实现规模共同富裕的要求。
所谓它不在体制内运行,是指它同样是围着市场,与计划经济无关,市场缺什么就搞什么。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市场上物资紧缺的时候,它很有活力,能够无限扩张,国家的控制没有什么效力。
但这种模式不及温州模式产权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
所以,当市场物资供应出现好转的时候,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许多企业发生亏损,无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苏南模式开始了制度性大改变,主要是把一些亏损的小企业转制为个体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给个人经营,或者改为股份合作制,从而又焕发出青春。
这些形式,我们认为都是民营。
民营包括私营,但不要同私营等同起来。
苏南民营经济的模式无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可能其他一些地方农村要走苏南的道路。
3.上海青浦模式这是有别于前两种民营经济发展道路的、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产生背景是:上海原是个工业大城市,原来国有经济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才济济,但改革开放初期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把改革国有经济作为重点,计划经济仍然严格控制,所以私营经济在城区内发展空间较小。
不说别的,民间投资者要在市区内找一块空地都很难,这是上海市私营经济发展起步晚的主要原因。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少于天津市,而且少于北京市。
但是,个体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源。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使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快较大的发展,就无法尽快改变和完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甚至不利于国有经济的改
革,更不能使地方经济建设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
上海市领导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上海市便凭借思想解放的东风,毅然采取了在郊区各县建立民营经济开发小区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大胆吸引民间投资,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
1992年青浦县“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就是进行这种试验的先行者。
这一招果然有效,在很短时间内,就使这一部分类型的经济成分,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
到1999年底,一共在郊区建立了80个私营经济开发区,单是青浦区就有35个,从而使上海市私营经济的总户数,一下子跃进到138100多户,比1995年增加247%,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直辖市中,稳居首位。
而上海市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主要是依赖了私营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二、青浦小区模式的特点青浦小区模式是典型的“政府搭台,私企唱戏”。
青浦原是上海市西郊的一个县,1999年11月改为区,有20 个镇(现改为12个镇),人口46万,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
1992年以前有国有企业10家,乡镇集体企业1800多家,个体工商户不多,私营企业不到300户,并且绝大多数是自然人企业。
但是自从1992年该县的蒸淀镇率先建立了“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以来,由于县委、县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很快就在全县建立了35个私营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一镇一个开发区,有的是一镇几个开发区。
到1996年底,全县私营经济一下子发展到15477户,投资者3.2万人,雇工10.5万人,注册资本101.54万元。
1997年、1998年又发展私营企业1万多户。
后来经过整顿规范,到现在共有35个开发区,私营企业总数达到2.4万多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1万多户),投资者4.4万多人,雇工1.5万多人。
并且出现了注册资本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私企4697户,500万元以上的843户。
乡镇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已经转制为私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1350户,注册资本20亿元。
由于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到200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370亿元(1992年只有40亿元),上缴给国家的税收近10亿元,在上海的市区中名列第四位,农民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所以,上海市民私营经济的发展数青浦,而青浦又数“富民小区”,青浦模式也可称为“富民模式”。
只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赵巷新城小区”,在私营经济发展的数量方面已经超过了“富民小区”。
青浦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出面组织,规划一定区域,提供配套服务(政府各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城建等,都在这里办公),建设厂房和一些基础设施,吸引上海市和外地的私营企业家来这里投资办厂、设店。
所以,我们把青浦模式概括为“政府搭台,私企唱戏”。
青浦模式较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特点有三:起点高,发展快,效益好。
所谓“政府搭台”,主要是由政府向农民征地,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组织企业滚动开发,主要是建设厂房、道路等,这可以称之为硬件。
同时政府又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信息服务,以及教育群众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可以称之为软件。
有了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环境条件,也就有了吸引力,加上广泛的宣传和广而告之,本地和外地的民间投资者,便会大量涌入。
至于企业如何建设,如何经营,如何管理,这就是企业自己的事了,政府并不干预,所以说是“企业唱戏”。
现在,在青浦区的投资者,不仅有青浦区的农民,而更多的是上海市区的投资者,还有不少是温州、海南、广东、苏南的私营企业家,山东、安徽、福建、东北的民间投资者。
我们还碰到一个原来在山西太原经营食品的私营企业家,我们问他为什么来青浦办厂,他说这里条件好,特别是上海这个大城市交通便利、交易面广的优势,很多地方比不了,在这里眼界开阔,技术力量雄厚。
可见青浦吸引民间投资者的优势,应包括上海这个大城市的地位和优势。
从外地到这里的民间投资者,绝大多数是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私营企业家,素质相对较高。
例如温州的“得力西”电器集团。
所以,我们对青浦的模式是充分肯定,高度评价的。
为什么如此?因为它符合生产力标准,符合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三个有利于”。
这并不是说它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地方,例如开发区的组织者、办事机构,究竟是开发企业,还是政府,其职能应如何界定,就很值得研究,值得规范。
但这些终究是次要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民私营经济的好模式和好经验,这个
模式和经验,无疑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