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专题5 金属及其化合物.pdf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纲展示】.了解金属(如Na、Al、Fe、Cu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了解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关系图 1.钠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 铁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 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色NH4+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H2O+NH3↑Fe3+①KSCN溶液 NaOH、氨水等碱液 苯酚溶液溶液有黄色变为红色 生成红褐色沉淀 溶液有黄色变为紫色Fe3++SCN—=[Fe(SCN)] 2+或Fe3++3SCN—=Fe(SCN)3 Fe3++3OH—=Fe(OH)3↓ Fe+①KSCN溶液+氯水或氯气 NaOH溶液 加入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或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红色 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2++2OH—=Fe(OH)2↓;4Fe(OH)2+2HO2+O2=4Fe(OH)3Cu2+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u2++2OH—=Cu(OH)2↓Mg2+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Mg2++2OH—=Mg(OH)2↓Al3+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如NaOH溶液,沉淀又逐渐溶解Al3++3OH—=Al(OH)2↓ (OH)3+OH—=AlO2—+H2O无机框图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
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3.两溶液混合后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这两种溶液可能分别是Ba(OH)2和(NH4)2SO4等。
4.在由常见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无机物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专题7 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3高考)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展示】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5.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表示: H单位:kJ/mol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表示方法:放热反应 H<0,吸热反应 H>0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H+(aq)+OH—(aq)=H2O(l);H=—57.3kJ/mol弱酸和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ol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1)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2)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为常温常压(3) H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小数或分数(4)在所写化学方程式后注明 H的正负,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 H应用分号隔开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和热要点扫描一、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事项: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5℃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H与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表示的是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4.当△H为“—”或△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
5.对于可逆反应,△H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完全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若按照化学计量数充入反应物,由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实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小于△H数值。
潍坊一中学案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
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过关题相对原子量:Cu 64、 Cl 35.5、 Ag 108、 Zn 65、 H 1、 O 1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2.对于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热化学方程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吸收热量483.6kJB.氢气燃烧反应的燃烧热为483.6kJC.2个H 2分子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3.6kJD.2molH 2与1molO 2生成2mol 水蒸气放出483.6kJ 热量3、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2H 2(g) + 5/2O 2(g) == 2CO 2(g) + H 2O(l);△H = 2b KJ/molB .2C 2H 2(g) + 5O 2(g) == 4CO 2(g) + 2H 2O(l);△H = -2b KJ/molC .2C 2H 2(g) + 5O 2(g) == 4CO 2(g) + 2H 2O(l);△H = b KJ/molD .2C 2H 2(g) + 5O 2(g) == 4CO 2(g) + 2H 2O(l);△H = -4b KJ/mol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 4O 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 ·mol –1)P –P :198 P –O :360 O –O :498 则反应P 4(白磷)+ 3O 2→P 4O 6 的反应热△H 为( )A .+1638KJ ·mol –1B .–1638KJ ·mol –1C .+126KJ ·mol –1D .–126KJ ·mol –15. 下图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6. 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 .2H ++2e -=H 2↑ B .Zn-2e -=Zn 2+ C .2H 2O+O 2+4e -=4OH -D .Ag ++e -=Ag 7. 将Al 片和Cu 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 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 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2012届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三化学复习-导学案-027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班级姓名组别组名【考纲解读】:1.了解焓变、吸(放)热反应、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概念2.利用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或键能数据来判断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3.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知识梳理】:一、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表示方法①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下进行时,反应所的热量。
②表示方法:用Q表示,若表示吸热,若表示放热。
(2)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要能量,新化学键形成要能量,从而引起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3)反应热的测定①仪器:。
②原理:恒温、恒压下,ΔH=Q=-,式中c代表仪器和反应混合物的比热容,单位是J/(g·℃)。
2.焓与焓变(1)焓:用于描述的物理量,符号。
(2)焓变(ΔH):反应产物的与反应物的之差。
即ΔH=。
(3)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对于等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没有转化为等其他形式的能),则反应前后物质的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即ΔH=。
3.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0 ΔH>0图示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②.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各举一例)(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金属置换水或酸中氢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料的燃烧反应;④易爆物的爆炸反应;⑤多数的化合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②盐的水解反应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④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专题3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pdf
专题三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展示】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本质。
5.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要点扫描 高频离子方程式扫描 下列离子方程式在高考中有极高的重现率,请熟记。
1.强酸和强碱的反应(如盐酸和澄清石灰水):H++OH—=H2O 2.小苏打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HCO3—+CH3COOH=H2O+CO2↑+CH3COO— 3.醋酸和KOH、NaOH溶液反应: CH3COOH+ OH—=H2O+CH3COO— 4.碳酸钙和醋酸:CaCO3+2CH3COOH=H2O+CO2↑+2CH3COO—+Ca2+ 5.用碳酸钠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 +H2O=SO32—+2HCO3— 6.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NH3·H2O+SO2=SO32—+2NH4++H2O 7.用氨水吸收足量二氧化硫:NH3·H2O+SO2=HSO3—+NH4+ 8.醋酸中加入氨水:NH3·H2O+CH3COOH=CH3COO—+NH4++H2O 9.三氯化铁、硝酸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Fe3++3NH3·H2O=Fe(OH)3↓+ 3NH4+ 10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11.过量二氧化碳通偏酸钠溶液中:AlO2—+CO2+2H2O=Al(OH)3↓+HCO3— 12.硫酸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3AlO2—+ Al3++6H2O=4Al(OH)3↓ 13.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Al3++3HCO3—=Al(OH)3↓+3CO2↑ 14.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 15.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l3++3NH3·H2O=Al(OH)3↓+ 3NH4+ 16.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3— 17.碳酸镁溶于硝酸、硫酸、盐酸等强酸中:MgCO3+2H+=CO2↑+Mg2+ 18.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32—+CO2+H2O=HCO3— 19.小苏打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 20.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2OH—+SO42—+Mg2+=Mg(OH)2↓+BaSO4↓ 21.碳酸氢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2HCO3—+2OH—=CaCO3↓+ CO32—+2H2O 22.碳酸氢钙溶液中跟硝酸、盐酸反应:HCO3—+H+=H2O+CO2↑ 23.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2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aHCO3溶液反应:Ba2++OH—+HCO3—=BaCO3↓+H2O 2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溶液反应:Ba2++2OH—+ NH4++HCO3—=BaCO3↓+ NH3·H2O+H2O 26.钠与水的反应:2Na+H2O=2Na++H2↑+2OH— 27.铝遇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28.碘化钾溶液与适量溴水反应:Br2+I—=I2+2Br— 29.将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Cl2+2Fe2+=2Fe3++2Cl— 30.足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3Cl2+4Br—+2Fe2+=2Fe3++6Cl—+2Br2 31.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32.氯气通入水中:Cl2+ H2O=Cl—+HClO+ H+ 33.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34.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 35.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Cu+2Fe3+=2Fe2++Cu2+ 36.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2++2NO↑+4H2O 3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 38.实验室制氯气:MnO2+4H++2Cl—2H2O+Cl2↑+Mn2+ 39.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2Fe3++2H2O 40.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OH—+H2O=SiO32—+2H2↑ 41.用碳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2Cl—+2HOCl2↑+H2↑+2OH— 42.Fe3++SCN—=[Fe(SCN)] 2+或Fe3++3SCN—=Fe(SCN)3 43.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Fe3++3H2OFe(O H)3(胶体)+3 H+ 44.醋酸钠溶于水:CH3COO—+H2OCH3COOH+OH— 45.氯化铵溶于水:NH4++H2O H++ NH3·H2O 二、离子共存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强氧化性,ClO—具有强氧化性。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化学二轮复习综合训练1.pdf
综合训练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2.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D.生石灰堆放久了后变质与氧气有关 3.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8、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一般地说,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和C所含分子数均为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C.1mol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的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转移的电子数为6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键数为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11.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议题。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
(1)注意标明物质的
(2)注意注明必要的
(3)注意明确系数的含义
系数只表示该物质的,不表示,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ΔH的
(5)注意同一反应中系数与ΔH数值的对应关系
【典型例题】298 K、100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④CaCO3(s)===CaO(s)+CO2(g) △H1CaO(s)+H2O(l)===Ca(OH)2(s) △H2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学案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
3、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四、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的涵义: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______________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
例如:求C(S)+0.5O2(g)=CO(g)的反应焓变△H3。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课件
考情分析
考点 化学反应与热能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考向 反应热的比较与计算 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的分
析 原电池原理及简单应用 新型化学电源的分析
电解原理及规律 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考查 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分析
金属的防护方法
预测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要包括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电能,化学能与热能重点考查 能量变化图、盖斯定律、键能等,由于 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结合新能源 的开发,把反应热与能源结合起来进行 考查,将是命题的方向。电化学部分常 以新型化学电源、电解原理在生活生产 中的应用等为载体,考查基本原理及应 用,试题注重了题材的生活化、实用化、 情境化,同时也加强了不同知识间的相 互渗透与融合,试题的背景较为新颖, 题目具有一定难度。预测今年高考仍会 在这方面着力命题。尤其注意电化学原 理中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 数目成正比 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 有利于物质稳定 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金属腐蚀
典题精研 考向1 电解原理及应用 例5 [2023·全国甲卷]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CO2时,采用高浓度的K+ 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可提高多碳产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 率,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A.析氢反应发生在IrOxTi电极上 B.Cl-从Cu电极迁移到IrOxTi电极 C.阴极发生的反应有2CO2+12H++12e-===C2H4+4H2O D.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生成11.2 L气体(标准状况)
2024年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高三优秀
2024年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高三优秀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3.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反应热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本概念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很多化学反应,大家知道化学反应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知识。
2.知识讲解(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和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实例分析(1)氢气的燃烧:2H2+O2=2H2O,燃烧过程中,氢气与氧气反应水,释放出大量热量。
(2)电解水:2H2O=2H2+O2,电解水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氢气和氧气。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本概念,理解了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1.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本概念,那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如何遵循热力学原理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
2.知识讲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之和。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3)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实例分析(1)燃烧反应:燃烧过程中,系统吸收氧气,放出热量,反应热为负值。
(2)合成反应:合成过程中,系统放出热量,反应热为正值。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理解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及反应热的概念。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一中201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专题9 电解质溶液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考纲展示】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 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
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
【知识回扣】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电离生成离子和离子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电离平衡状态影响因素:温度、浓度、酸碱度、同离子效应等平衡常数:++B —,K=c (A +)c (B —),K 只与温度有关H 2++OH —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c (H +)>c (OH —)碱性溶液:c (H +)>c (OH —)中性溶液:c (H +)=c (OH —)pH pH=—lgc(H +)pH 的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盐+酸+碱影响因素:温度、浓度、酸碱度等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应用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物质的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平衡:AgCl (s +(aq )+Cl —(aq )对于A m B n (s n+(aq )+nB m —(aq )表达式:K sp =c m (A n+)·c n (B m —)规则溶度积Q>K sp ,溶液过饱和,生成沉淀Q=K sp ,溶液饱和,溶剂和沉淀处于平衡状态Q<K sp ,溶液不饱和,可继续溶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要点扫描一、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基本不变。
试卷解析:山东省临朐三中2012届高三高考考前冲刺理综化学试题(七)
山东省临朐三中2012届高考考前理综冲刺(七)化学试题与命题立意7.右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B。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8。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③苯(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④乙醇(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9。
对于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硫酸铜作氧化剂B。
SO4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C。
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D.1 mol硫酸铜可以氧化5mol的硫710.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 >0B。
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
(CH3)2C=CHCH2CH3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中至少有五个在同一个平面上D。
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 + OH- + H+ + SO42—= BaSO4↓+ H2OB。
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NH3↑+ H2O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Fe +4H++ NO3—= Fe3++ NO↑ + 2 H2OD。
山东省临朐三中2012届高考考前理综冲刺化学试题与精解精析.pdf
山东省临朐三中2012届高考考前理综冲刺 化学试题与精解精析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Si-28 F-19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胆矾的成分是CuSO4·5H2O C.医疗上用的“钡餐”成分是BaSO4?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 B.500℃、30MPa下:N2(g)+3H2(g)2NH3(g);△H=-386kJ·mol-1;将15NA的H2和过量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193kJ C.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60 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1.8g重水中含有的质子数×10×NA /20=0.9NA,故A错。
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表示该反应完全进行到底时的热效应,由于1.5mol的H219.3kJ,故B错。
由于SiO2是呈空间网状的正四面体结构,60 g石英Si-O键数目为NA,故D错。
【考点】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阿氏常数 9.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表。
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B.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M的氧化物方法来制备M 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IVA元素碳,由此可知R为S,考虑到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考点】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位——构——性”的综合考查 10.下列化学原理表述正确的是A.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B.Na2CO3溶液中满足:c(Na+=2c(CO32-)+2 c(HCO3-)+ 2c(H2CO3) C.NaHCO3溶液不显中性的原因:HCO3-+H2OCO32-+H3O+ D.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盐酸的反应速率快生成H2的物质的量多 【解析】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c(H+)会变小,A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展示】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5.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表示: H单位:kJ/m ol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表示方法:放热反应 H<0,吸热反应 H>0燃烧热:在101kP a时,1m 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完全反应生成1m olH2O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H+(aq)+O H—(aq)=H2O(l);H=—57.3kJ/m ol弱酸和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数值小于57.3kJ/m ol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1)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2)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为常温常压(3) H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小数或分数(4)在所写化学方程式后注明 H的正负,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 H应用分号隔开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和热要点扫描一、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事项: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5℃和1.013×105Pa条件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H与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表示的是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4.当△H为“—”或△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
5.对于可逆反应,△H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完全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若按照化学计量数充入反应物,由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实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小于△H数值。
二、易错点提醒1.描述反应热(焓变)这一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者用ΔH表示,其后所跟数值须带“+”、“—”符号。
2.反应热(焓变、ΔH)的单位是kJ·mol—1,符号、数值、单位三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3.当描述反应热中的某些具体类别时,由于反应的吸热或者放热是确定的,如酸碱中和、物质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所以不带“—”符号。
4.进行反应热大小比较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比较,即“+”、“—”除表示吸、放热外还有数学意义。
5.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或Δ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热点透视】热点题型【典例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 项错误;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无关,故B选项错误;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答案:C命题意图:该题在化学反应和焓变(反应热)处设置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焓变的理解及焓变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典例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2(g) + O2(g) 2S 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 M n 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 C H3C 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错。
答案:B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问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技巧点拨:解决图像题时,应看清横纵坐标、特殊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的意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
热点预测【预测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 2(g)=CO 2(g)+2H 2O(g) △H= —890.3 kJ·mol—1 B. 500℃、30MPa 下,将0.5mol N 2和1.5molH 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 )+3H 2(g )催化剂2NH 3(g ) △H= —38.6 kJ·mol—1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 2++2OH —=Mg (OH )2↓D. 氧化铝溶于NaOH 溶液:Al 2O 3+2OH —=2AlO 2-+ H 2O解析:燃烧热的定义,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水液态稳定,方程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故A 项错;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N 2(g )+3H 2(g )2NH 3(g )对应的热量是1mol 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mol 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 。
所以△H 的值大于38.6kJ·mol —1,B 项错。
C 项中氨水中的NH 3H 2O 为弱电解质不可拆为NH 4+和OH -,故C 项错。
D 项正确。
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技巧点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严格遵照书写要求,表明物质状态及△H 正负。
进行计算时可利用盖斯定律。
△H 的大小比较应带正负号进行。
【预测2】合成氨原料中的H 2可用甲烷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
部分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常温下稳定氧化物的△H 数据如下表:物质 △H (kJ/mol )H 2(g ) —285.8CO (g ) —283.0CH 4(g ) —890.0已知1molH 2O (g )转变生1molH 2O (l )时放出热44.0kJ 。
下列CH 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H 2和CO 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H 1= +206.1kJ/molB.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H 2= — 206.1kJ/molC.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H 3= +365.5kJ/molD.CH 4(g )+H 2O (g )=CO (g )+3H 2(g ) △H 4= — 206.1kJ/mol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可以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 )+21O 2(g )=H 2O (l )△H 1= —285.8kJ/mol②CO (g )+21O 2(g )=CO 2(g )△H 2= —283.0kJ/mol③CH 4(g )+2O 2(g )=CO 2(g )+2H 2 O (l ) △H 3= —890.3kJ/mol④H 2O (g )=H 2O (l )△H 4= —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④—②—①×3可得CH 4(g )+H 2O (g )=CO (g )+3H 2(g )△H=△H 3+△H 4—△H 2—△H 1×3=—890.3kJ/mol —44.0kJ/mol+283.0kJ/mol+285.8kJ/mol×3= 206.1kJ/mol 。
答案:A预测点评:该题就考试大纲中“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进行命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及反应热的计算。
【直击高考】1. 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H 2O (g )=O 2(g )+2H 2(g );△H 1Cl 2(g )+H 2(g )=2HCl (g );△H 22Cl 2(g )+2H 2O (g )=4HCl (g )+O 2(g );△H 3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H 3=△H 1+2△H 2B △H 3=△H 1+△H 2C. △H 3=△H 1—2△H 2D. △H 3=△H 1—△H 22. 已知充分燃烧ag 乙炔气体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 ,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 2H 2(g )+5O 2(g )=4CO 2(g )+2H 2O (l )ΔH= —4b kJ· mol —1B.C 2H 2(g )+25O 2(g )=2CO 2(g )+H 2O (l )ΔH= —2b kJ· mol —1C.2C 2H 2(g )+5O 2(g )=4CO 2(g )+2H 2O 2(l )ΔH= —2b kJ· mol—1 D.2C 2H 2(g )+5O 2(g )=4CO 2(g )+2H 2O 2(l )ΔH= —b kJ· mol—1 3.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将下列浓度均为0.1mol ·L 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NaOH 反应时,HCl 的中和热小于CH 3COOH 的中和热B.与NaOH 反应时,HCl 的中和热大于CH 3COOH 的中和热C.与NaOH 反应时,H 2SO 4的中和热大于HCl 的中和热D.与H 2SO 4反应时,Ba (OH )2的中和热等于NaOH 中和热的2倍4. 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1Na 2O 2(s)+CO 2(g)=Na 2CO 3(s)+21O (g)2ΔH= —226kJ·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ΔH >—452 kJ·mol —1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5.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的顺利发射,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