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与“狗”的嬗变——《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比较阅读
从《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看杰克·伦敦的生态观
何 芳
( 江林 学 院 外 语 学 院 , 江 临 安 3 10 ) 浙 浙 13 0
摘
要 : 野性 的呼 唤 》 《 牙》 体 现 杰 克 ・ 敦 自然 、 实主 义 的 经 典 力作 。 两部 小说 通 过 狗 狼 的反 向 流 变 展 《 和 白 是 伦 现
Junl f i doA r ut a U i rt S c cec ) ora o n a gi l rl n esy(oi S i e Q g c u v i l a n
No e e , 0 v mb r 2 09 V0. No. 12l 4
第2卷 l
第 4期
从《 野性 的呼 唤》 和《 白牙 》 看
on Ec l gc lP i t fViw fJ c n o oo ia o n s o e o a k Lo d n
— —
A ay i o h al fte W I n ht a g n An lss fT e C lo I a d W i F n h d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igb c oi yi t rw r t cl i lut eo u nb igT i i tep r c ap aac fnerl o akt sce ad h eo g a jsc f ma e . hs s h ef t ep erneo tg n o t so e e oc i h n e r i a
现 了不 同的人 与 自然 关 系所 产 生 的 两种 截 然 相 反 的 结 果 : 巴克 野 性 的 回 归是 对人 类 文 明的 挑 战 , 示 着 “ 类 中心 预 人 主 义 ” 解体 ; 白 牙野 性 的 感 化是 对人 类 生 态正 义 的 回报 。这 种 人 与 自然 关 系的 反 向 流 变再 现 了 天人 合 一 、 种 的 而 物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生存意识的比较分析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生存意识的比较分析作者:张屹东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04期摘要《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是杰克·伦敦北方故事中的名篇,二者在故事背景,形象塑造,主题思想方面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两篇小说都是以动物为主人公,都以动物的视角来展现作者眼中的世界,都通过动物的生活经历和转变表现作者的思想主旨。
前者讲述的是从狗到狼的转变,而后者描写的却是从狼到狗的转变;这两种转变相映成趣,引人深思。
关键词巴克白牙生存意识生存理想生存法则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10-02杰克·伦敦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北方故事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故事都以作者在克朗代克的历险为原本,作品描写的主题都是人,狼,狗,自然之间的微妙复杂的关系。
《白牙》和《野性的呼唤》是北方故事中的双子星座,两篇小说都堪称经典的动物小说。
《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开始是美国南方法官米勒家中一条养尊处优的狗,不幸的是它被人拐卖到冰天雪地的北方去拉雪橇。
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忍受磨难,在磨难中不断的变强,生存欲望成了唯一的主宰。
在恶劣严酷的现实环境和生存欲望的双重作用力下,接受野性和自然的呼唤,最终走向自然,过上了狼的生活。
而《白牙》恰恰相反,主人公“白牙”一开始是一只狼,后来在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历经种种磨难和挫折,野性和兽性不断蜕化,最后在它的主人斯科特的爱的感召和感化下,过上了驯养的生活,演变成一只狗。
《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和《白牙》中的白牙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而是人和人的精神的代表。
在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往往代表着野性的本能、自由、凶残、兽性;而狗的形象代表着文明的自律、驯顺、忠诚、人性。
如果说“巴克”的形象是野性的回归,那么“白牙”的形象则可以说是人性的复魅。
巴克和白牙的形象不在单纯是动物的形象,作者赋予了它们人的灵魂,人的思想和人的意义。
浅析《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自然主义
摘要:杰克·伦敦的作品具有浓烈的自然主义色彩,本文以《野性的呼唤》和《白牙》这两部小说为例,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解析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写作风格,并提及杰克·伦敦对人类社会生存现状的认识。
关键词:杰克·伦敦;自然主义;遗传;环境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
他写了多部关于狗的小说,其中《野性的呼唤》和《白牙》可以说是最为出色的两部小说。
他曾奔赴克朗代克淘金,虽然没能淘到金子,但是在育空河流域传奇般的淘金经历却给这两部小说提供了完美的材料。
以杰克·伦敦自身的经历为写作背景,发表于1903年的《野性的呼唤》和发表于1906年的《白牙》,使得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野性的呼唤》讲的是生活在文明世界的看家狗巴克变成野狼的过程。
而《白牙》则细致展现了具有野性的白牙回到文明世界的过程。
本文主要从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分析《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自然主义写作风格。
二、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美国。
自然主义文学要求作家要有科学家的态度,并运用科学家的方法引导人们去认识感情和精神生活。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遗传和环境是决定事物的两个因素。
在这两部小说中,杰克·伦敦正是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去描写巴克与白牙的形象以及它们命运的转变。
(一) 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顿,他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
在这两部小说中都体现了遗传特征的重要性。
两部小说都以严寒的阿拉斯加为背景,这是块蛮荒的土地,没有文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在这里,狼以其强健的体魄与狡猾的智慧,在这充满残酷斗争的原始土地上以强者的身份生活着。
生存意识在《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体现
生存意识在《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的体现一、…野性的呼唤》和《白牙》都表现出的生存意识杰克·伦敦生活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深远,“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同时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
在这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杰克·伦敦对“强者生存”的法则深信不疑,他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成为一个强者而奋斗不止.这些思想的痕迹在北方故事尤其是《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白牙》这三部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字里行间流露着坚强的精神、不屈的信念、无慢的勇气,饱含激情,荡气回肠。
杰克·伦敦的生存意识表现为对强者的渴望和赞美,强者不仅包括身体力量,也包含精神力量。
强者生存的原则迫使一人必须不断足自己变强,不断进步,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巴克开始是一条养尊处优,如果没有后面的艰难经历,它可能水远都不会意识到白己是生存着的。
第一次跟一群爱斯基摩够打架之后,巴克深受触动,柯利的悲惨死亡对巴克震惊很大:“从柯利倒下到它的围攻者被赶走仅用了两分钟.可它躺在那血迹斑斑被践踏过的雪地上,浑身无力,毫无生气,儿乎是实实在在被撕成了碎片。
黑脸混血儿站在它的旁边,狠狠的骂着。
这一幕经常浮现在巴克的梦中,使它不安.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毫无公道可言.你~旦倒下了,那就完了.嗯,它可得注意绝对不能倒下去.”从这一刻起,巴克认识到了生存的残酷,要想生存就不能倒下去,而让自己变强才能确保自己不倒下。
在和爱斯基摩狗群斗争的过程中,巴克学会了狼的作战方式:突击后迅速闪开.通过观察和模仿,巴克学会了打雪作者简介:张屹东.郑州大学外语学院.310洞,然后蜷缩在里面,来抵御雪夜的严寒。
进而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进攻其他的狗,学会了拉雪橇,学会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巴克是聪明的,聪明也是一种力量.后来能战胜对手弗卫茨成为领头狗,能在严酷的道森冰原中成为唯一的幸存者.都得益于它的聪明善学。
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解析
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解析一、本文概述杰克·伦敦,这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遗产。
他的作品中,自然主义元素贯穿始终,而《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无疑是这一风格的杰出代表。
这两部作品都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它们的成长与蜕变,折射出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而探讨了个体的生存、野性的激发以及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等深刻主题。
《野性的呼唤》中,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世界跌入荒野,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挑战,最终回归自然,释放出了深藏的野性。
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下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更借此隐喻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坚韧与勇敢。
而《白牙》则讲述了一只名为白牙的狼的成长历程,它从小在人类的抚养下长大,却依然保持着野性的冲动与本能。
这部小说则更多地探讨了文明与野性的冲突与融合,以及个体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本文将对杰克·伦敦的这两部自然主义小说进行深入解析,通过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主义思想、生存哲学以及对野性的多维解读。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探讨,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杰克·伦敦的创作理念和文学价值,也能从中获得对于人类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的有益启示。
二、《野性的呼唤》解析《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视角,深入揭示了生存法则与自然主义野性的主题。
巴克原是一只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贵族犬,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它被迫进入严酷的荒野,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冒险的旅程。
在这部小说中,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象征着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力量,它驱使着巴克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巴克从最初的文明犬,逐渐在荒野中学会了狩猎、战斗,甚至领导其他动物。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生存技能的获得,更是对自然法则的认同和接受。
巴克最终成为了一只真正的荒野之王,它的野性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和表达。
同时,《野性的呼唤》也展示了环境对于个体性格和行为的影响。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中生存意识的比较分析
个人是否有 品味 , 要看他身边的朋 友, 一个人是否强大 , 要看他 的敌 人。杰 克 ・ 伦敦也常常把两个宿敌放在~起, 巴克和弗里茨 , 白牙和 唇唇。巴克和 白牙都是经过长期 的艰苦 的斗争最后战胜 了生命 中的
典 的动物小说 。野性的呼唤》 《 讲述 的是一 只名叫“ 一 巴克” 的狗 , 开始是 聪 明好学的品性则足在生存 意识觉醒下产生的。 白牙 也是 如 此 。比巴 克 幸 运 的 是 , 从 一 出生 就 是 一只 狼 。 生 它 天 美国南方法官米勒家中一条养尊处优的狗, 不幸的足它被人拐卖到冰 天雪地 的北方去拉雪橇。 生活环境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它不得不 为 了生 存 而 忍 受 磨难 , 磨 难 中不 断的 变 强 , 存欲 望成 了唯 一 的 主 在 生
杰克 ・伦敦生活在 l 9世纪末二十世 纪初, 达尔文 的进化论影响
深 远 ,物 竞 天 择 , 者 生 存 ” “ 适 不仅 是 自然 界 的法 则 , 同样 也适 用 于 人类 败 , 可其精神并没有屈服 。 ”巴克和 白牙 多次被欺负, 多次受伤, 多次
社会; 同时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达 尔文主义盛行。 在这些 面临绝境, 但他们都没有屈服, 生存意识给予它们强大 的动力, 是它们 社会 思潮 的 影 响下 , 克 ・ 敦 对 “ 者 生存 ” 杰 伦 强 的法 则 深 信 不 疑 , 一 战胜敌人, 他 克服困难 。巴克和 白牙都是具有“ 硬汉” 的形象 , 它们不但 生 为 实 现 自己 的理 想 , 了成 为 一 个 强 者 而 奋 斗不 止 些 思 想 的痕 勇敢善战, 为 这 而且精 神强大 , 永不屈服 这也足它们受到人们欣赏的重 迹 在北方故 事尤其 是《 热爱生命》 《 、 野性的呼唤》 《 、 白牙》 这三部作品 中表 现 尤 为 明 显 , 里 行 问流 露 着 坚 强 的精 神 、 屈 的信 念 、 畏 的勇 字 不 无
“野性”与“人性”的博弈——《野性的呼唤》与《白牙》的“较量”
‘ 性 ’与 人 性 ’的博 弈 ‘ 野 ’ “ ’
《 野性 的呼唤 》 《 与 白牙》 “ 量” 的 较
周鹏宇
中图分类 号:1 6 10
周红玉
唐
静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 系 河北・ 秦皇岛 060 ) 6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2 0 0 — 2 - 1 1 7 — 8 4( 0 9) 4 2 8 0
一
《 野性的呼唤 》 《 和 白牙 》 两部作 品蕴含的哲学命题是 比较一 致的 , 环境决定命运”的哲学思想 是 自然主义在伦敦写作 中的体 “ 现。这种环境决定论 的思想在 巴克和 白牙不同的生命历程 中对 “ 野 性”和 “ 人性 ”的选择 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 以 巴克和白牙都 出身不凡 。巴克原是法官米勒法 的爱犬 , 说 父母都是优秀的犬种 , 使得 巴克带有 “ 这 十足的王室气派”( 杰克 ・ 伦敦 ,00) 而白牙是 一只母犬 与狼所生 , 20 ; 从它 的出身便昭示 了它 生命历程的不平凡 。巴克和 白牙 出生后所处的环境不同, 使它们的 命运有 了截 然不同 的走 向 , 更令人惊奇 的是它们对 “ 野性 ” “ 和 人 性”的选择恰 好是相逆 的。 巴克 由于轻信人类 而被贩卖 , 此后 又被三次转手 , 在此期 间 , 巴克要面对来 自自然、 狗群和人 三方面 的挑战 。环境的残酷使它很 快学会 了残酷的生存 法则 。它学会 了捉松鸡杀野兔 , 至可 以制服 甚 比它大数倍 的麋鹿 。同一 只狗 , 在主人面前 昂首挺胸 , 而主人不在 时则飘忽潜行 , 在树林之间忽隐忽现 。环境把 曾经养尊处优 的巴克 改造 成一只狡猾 、 凶残 、 嗜血成 性的狼一样 的狗 ( 孙绪华 ,0 6) 20 。 巴克 的内心 中始终有 对 “ 野性”和 “ 人性 ” 出抉择的斗争。如果 作 巴克可 以一直生 活在文明的人类社会 中, 这一斗 争就不复存在 了。 但是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得巴克最终选择 了 “ 野性 ” 。 白牙出世后 , 母亲带它在丛林中遇见从前 的印第安主人 。但这 位主人为 了换酒喝把 自牙给了史密斯。此后 , 它不断被新主人带去 展 览或 跟其他 的狗打斗。 白牙勇猛异常 , 战必 胜 , 每 但在与一 只斗 牛犬 争斗中险些 被对方咬死。幸运的是来看 热闹的斯科特买下 了 白牙 , 它进行悉心的照料 , 并对 白牙很快痊 愈并开始熟悉文 明的人 类世界 的生活 。 “ 人类的友善像太 阳般照射 它的身体 , 而它也如植 于沃土 中的花朵一样茁壮成长 ”, 为白牙 由野性 向文 明的进化做 了 注脚 ( 绪 华 ,0 6) 孙 20 。 白牙本是一 只狼, 该在野性的 自 应 然环境 中体现它的价值 , 完 成它 的的生命 。但 是它不平凡的生命历 程带 给了它不 同于一般 的 狼的生 活环境 , 而最终在 “ 野性 ” “ 与 人性 ”的博 弈 中, 人性 占了上 峰, 充满仁爱和关怀的环境使它融人了文明的社会 。 22 适 者 生 存 思 想 在 两 者 博 弈 中 的 作 用 . 众所周知 , 伦敦深受达尔文 “ 适者 生存 ” 理论 的影响 , 自己美 在 国北部 淘金经 历的基础上 ,描述 出了许 多同大 自然作斗争 的意志 坚强 的人物 的作品。 《 野性 的呼唤 》 《 和 白牙 》 这一对姊妹篇相辅 相成 , 把达尔文的 “ 适者生存” 理论阐述得 淋漓尽致 。同时 , 适者生 存的思想也 在巴克与 白牙对 “ 野性 ” “ 性” 和 人 的选择 中起到 了至 关重要 的作用 。 环境是 巴克 与白牙最 终转变 的重要原 因 , 并不是唯一原 因。 但 仅有环境 的影 响还 是不足 以使二者完 全作出转变的决定 的。随着
读书心得——《白牙》与《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对比
读书心得——《白牙》与《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对比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它的创作特点在于既排斥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思潮中的想象、夸张等因素的影响,又对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表达轻视和不满。
它在法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却影响到了一批批优秀甚至卓越的文学、艺术创作。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生长于这种思潮盛行的时代,在他的作品《白牙》和《野性的呼唤》中,有一种隐含的却能够让读者信服的“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两种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存在,这是自然主义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并进行影响的明证[1]。
笔者以上述两部作品为例,解析杰克·伦敦的写作风格及特点,尽量使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其自然主义风格以及他对人类社会生存现状的审视和反思。
一、写作背景和生存写照杰克·伦敦,1876年生于美国加州一个破产农民家庭,艰难贫困是他从小到大的生存标志,所幸喜爱读书的他有机会把兴趣和精力放在读书上,在工作之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
贫困没有压弯他的脊梁,相反,这些痛苦的精力打磨着他,使他的作品展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光辉和文学价值,深邃复杂却处处透漏出一种隐约的豁达,从而获得了文学界乃至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而同时代的那些大家的思潮也对他产生极大影响,譬如文中随处可见的“适者生存”这一由达尔文提出的高明见解也被他巧妙地化用在作品中,从而传播在每一个读过他作品的人的心中。
《荒野的呼唤》主要写的是一条生活在人类文明世界中的狗——巴克。
它生活在一个法官的家庭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当苦难降临时,它并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那天它被狗贩盗走并卖到了远离以前生活的北方城市,这里不再有每天准备的丰盛餐饭,气候也变得寒冷。
作为一条在人类眼中与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狗,它的待遇并不会因为曾经的养尊处优而有任何改变,它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鞭打就像曾经的喂餐一样频繁,被套上器具为人类拉雪橇,从文明的中心一下进入原始世界,它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可这并不能改变它的处境。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何获取一点可怜 的食物 ,以满足 自 身生存的 需要 。他们 在资本 家的剥 削下 变得麻木不 仁, 没有 自己的思想 , 只是每天如 同行尸走 肉般地拼命工作 ,成 了资本家赚钱的机器 。 试想 ,巴克尚且知道为求生存而放弃文明社 会的准则 , 学会 了偷窃食物 ,那么深受压迫 的劳 苦大众 又会做 出什么举 动来 向压 迫他 们 的社 会和 资本家 予以反击 呢?偷盗 ,抢 劫 ,甚至杀人放火 ,这些文明社会所禁止的 行为 也许会 成为那 些工人借 以报复 的方 法 和手段。因此 ,杰克 ・伦敦想告诉那些资本 家们要及时醒悟 ,不要再野蛮地压迫工人 , 旦工人们身上的文 明准则不再起作用 , 那 么整个社会必将产生大动乱。同时 , 他也揭 示 了导致工 人们异 化的原 因正是整个 资本 主义社会下的残酷 的剥削制度。
关键词 :杰克・伦敦 ; 《 野性 的呼唤》 ; 《 白牙》 ;马克思主义批评
杰克 ・伦 敦 ( 1 8 7 6 — 1 9 1 6 ) 是美 国最富
盛名的作家之一 。美 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 斯通称他为美 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他是一 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多是关 于人类 、 动物和 自然界 的斗争 。例如 , 他在 《 野性的 呼唤 》和 《 白牙 》中分别讲述 了一 只经过驯 化 的狗如何 一步步 退化化 成野 蛮的荒 野动 物和一 头野性 十足 的狼如何 在人 的教 化下 失去野性 , 变成文明社会的看 家狗 。两部作 品都 以生动 地描述 了淘金 热 中雪 橇狗 的悲 惨境遇而著称 。 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 判角度出发 , 分析 《 野性的呼唤 》 和《 白牙 》 中雪橇狗们的深受压迫 的事实 ,以探讨杰克 伦敦对当时资本 主义社会 的残酷 的剥削制 度 的批 判和抨 击 以及 他对 当时 的劳苦 大众 悲惨境遇的深切 同情 。 西方马 克思 主义 文学 批评 简介 “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是 2 0世纪兴起 于欧美 ,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借鉴其他
环境决定论下的《野性的呼唤》与《白牙》
环境决定论下的《野性的呼唤》与《白牙》作者:罗垚凌建平来源:《大观》2016年第03期摘要:《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是杰克·伦敦脍炙人口的两部动物小说。
《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从狗变成了狼,《白牙》的主人公从狼变成了狗,两篇小说的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是相反的。
两篇小说的主题都可以看作是自然野性与文明教养之间的冲突。
然而,环境在两个主人公的生命历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白牙》;环境决定论;环境一、引言杰克·伦敦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美国作家,他的生平事迹引起了众多学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兴趣。
他的小说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无数的读者。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自从1903年出版以来,它一直被视为文学界描述动物的经典作品。
后来杰克·伦敦创作了《白牙》作为它的姊妹篇。
虽然《白牙》不如《野性的呼唤》那样成功,但是它仍然是一部优秀的动物小说。
“一个相似的决定因素控制了道路的基石和人类的大脑。
”(左拉,1964:17)这句话中的决定因素是指遗传和环境。
杰克·伦敦拥有同样的观点,他也说过,“有机物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可塑的。
我对生活的可塑性印象很深刻,我觉得我始终无法对环境的神奇力量和影响力产生足够的抵抗力。
”(London,1998:XV)这也是杰克·伦敦创作《白牙》的动机,与《野性的呼唤》一起,这两部小说毫无疑问地展示了这种影响。
小说描述了从狗变成狼和从狼变成狗的过程,从文明到野蛮以及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在“环境的神奇力量下”的生命的可塑性。
换句话说,无论这个过程怎样,环境与遗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行为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分别是巴克和白牙,他们的生命历程完全相反。
因为环境的改变,巴克慢慢地从人类社会中的一只温顺狗变成野外世界中的一只狼。
但是白牙在野外世界中生来就是一只狼,但最终变成一只和人类相处的狗。
《野性呼唤》与《白牙》中象征主义阐释
《野性的呼唤》与《白牙》中象征主义的阐释摘要杰克·伦敦关于狗与狼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都体现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
本文例举、对比了两部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来阐释象征主义的应用。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白牙》象征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野性的呼唤》与《白牙》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经典力作。
从表面上看,这两部姊妹篇讲述的都是生活在荒野背景下的人、狼、狗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而实质上它们展示给读者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野性之间的较量,从而更深刻地展现了美国工业化竞争时代的画面,透视了工业化社会下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当我们在阅读两部小说时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因为我们在小说中不难发现作者会独具匠心地以犬类的生存现实来影射人类的社会生活。
杰克·伦敦很巧妙地在两部作品中运用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小人物来揭示、象征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们的性格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利益关系,自然而然地使象征主义的手法在文中相辅相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巴克:外在力量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结合体《野性的呼唤》主要讲述的是在美国北方险恶残酷的环境下,巴克在历经了各种艰难险阻后,从一只驯化的南方的狗蜕变成为一只狼群中首领的故事。
从巴克转变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巴克象征着有超强适应能力的人。
这一点在该书的始终都得以充分体现。
首先,巴克重约140磅的强壮身驱使其在阿拉斯加的生存成为可能。
故事情节刚开始,作者就向读者交代了淘金者们的财富梦想需要狗来帮其完成。
健壮的肌肉是这些狗帮助淘金者们挖掘黄金的必要条件,另外,厚厚的皮毛也是帮助它们抵御北方寒冬的制胜法宝。
这告诉我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强壮的身体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四肢发达、体格强壮的巴克是一只巨大的圣伯德纳犬。
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巴克的身体条件已经具备了克服克朗代克雪域荒原的基本素质,并且它在寒冷的阿拉斯加的生活经历也证明了它自身具有这样的素质。
“野性”与“人性”矛盾的统一——《野性的呼唤》与《白牙》对比浅析
情节概要 徐福文指 出,作者透过 巴克、 “ 白牙和它们 的其他同类 以及 《 野性的呼唤》 讲的是狗变狼的故事 , 白牙》 而《 讲的则是狼 狼群的生活极力演 绎和 隐射 的也 是人类社会 的部分现实。 作 ” 变 狗 的历 程 。 淘金 热 的 驱使 下 , 在 巴克 和 白牙 都 成 为 了北 方地 者表面在写狗, 实际上还 是写人 。周鹏 宇也同意 , 《 “ 野性 的呼 区的雪橇狗。 他们一 开始遇到 的主人都并不是很好, 为了生存 唤》 《 和 白牙》 都是 以动物作为主人公的作品, 但都是在 以物喻 他们不得不变得冷酷 、 忍, 残 在狗群中形成 自己的权威 以维持 人。 苑新法说 ,显然, ” “ 巴克是 个喻 体, 以他 的经历构成的喻象 自 己的地 位 和 利 益 。 世 界表 现 的是 人 。 还 有 很 独 特 的一 点 就 是 小 说 里 面 主人 公 的 ”
一
、
经历 了各种磨砺后 , 巴克和 白牙最后都遇到了改变他们一 人称叙述 ,小说的人称都是用 ‘ 和 ‘ “ 他’ 他们 ’ 来称呼, 这显然是 生命运的主人 。在 约翰 ・ 桑顿那里 巴克感受到 了人类真正的 种讽喻和映射 , 目的就在于通 过动物世界中的弱肉强食和生 友爱, 他对约翰 的爱如 同人 的爱一样愿为对方做一切事, 因此 存斗争来揭示 当时美国社会尔虞 我诈、 肉强食、 弱 适者才 能生 才会有 巴克三次救下约翰的性命 , 为了他竟可以拖动一千磅的 存的现实环境 。 在艰苦环境 中奋斗生存的狗其实就 是在残酷 ” 雪 橇 为他 赢 得 赌 局 。只 有 爱 的力 量 才 可 以激 发 人 物 所 蕴 藏 的 社会环境下生活的普通 大众 , 是我们人类 自身 。 无限潜力, 也正因为爱 的羁绊, 巴克始终不愿弃他而奔 向丛林 。 因 此 , 其 说 两 部 小 说 描述 的 是 狗 与 狼 的 两面 性 , 不 如 与 倒 而 白牙幼 年 时 就 失 去 母 亲 , 主人 的鞭 笞 , 同类 ” 受 “ 伙伴 的欺 负 。 说作者是借狗之形而揭露人类 自身的双面性—— 野性与人性。
2024年《野性的呼唤》读后感_6
2024年《野性的呼唤》读后感2024年《野性的呼唤》读后感1我读完了《白牙》,感觉白牙从出生到最后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艰难,但是每一步他都很坚强也很幸运。
白牙曾经两次濒临死亡,但最后都化险为夷了。
第一次是在恶棍史密斯手里,白牙勇猛善战,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杀死别的狗,简直像人打死一只蚊子那样容易。
这是史密斯对它最感兴趣的地方。
史密斯费尽心思从格雷手里得到了白牙之后就开始疯狂地用鞭子和棍子暴打白牙,在史密斯的疯狂管制下,白牙成了一个十足的恶魔,这样史密斯折磨白牙的目的达到了,他希望白牙变得更残忍,然后在与别人的狗决斗里,战胜了对手,史密斯就可大笔的赎金了。
史密斯把白牙当作赚钱的工具,在与名叫切洛基的狗打斗时,差点丧命,被司各特救了出来。
第二次是它为了保护司各特及家人,与凶残的罪犯吉姆搏斗时,一只后腿骨折,三条肋骨断裂,至少有一条已经刺入肺中,血差点流光,还有三颗子弹穿过它的身体,已经奄奄一息,但是主人全家请了最好医生为它医治,并精心照料它,它最终活了过,与科利和他们的孩子在主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白牙顽强的生命力和它曲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2024年《野性的呼唤》读后感2读完《野性的呼唤》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动物的思想和感情。
小狗巴克生活在南方,过习惯了悠闲自得的生活,养成了温柔的性格,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因为,有一天园丁把巴克拐卖到了北方。
它被想得到金子的人用作了雪橇狗,拉雪橇。
祖先们原始的野性在它身上渐渐发出。
巴克渐渐变得残酷,它让所有的和它一块儿拉雪橇的狗们都顺从了它,然后把狗群的首领咬死,自己当了首领。
后来的主人桑顿对巴克很好,巴克也和桑顿过的像一家人一样亲密。
可是后来,桑顿被河水淹死了。
巴克一点儿牵挂都没了,就跑到森林里当了狼。
巴克在南方只是一条宠物狗,倒是要感激园丁的拐卖,幸而,才改变了它的一生。
与生俱来的野性让它轻而易举成为群狗之首。
忠诚和感恩使它和桑顿像一家人一样亲密。
《野性的呼唤》与《白牙》生态解读
《野性的呼唤》与《白牙》生态解读
赵雪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33
【摘要】杰克,伦敦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美国作家,他出身穷苦,在短暂的一生中有着丰富的经历--海员、工人、育空河的淘金人、旅行家、记者和作家.他写的许多小说无论在美国还是世界上都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本文将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来解读<野性的呼唤>和<白牙>这两部许多中国读者十分的了解的作品.生态批评是伴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情况而产生的.这种批评理论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它的目标是唤起人类的生态意识,保护环境,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得到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所以从生态批评主义探讨这两部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就有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页数】2页(P642,647)
【作者】赵雪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看杰克·伦敦的生态观 [J], 何芳
2.《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J], 张运霞
3.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解读 [J], 孟丽莉
4.《野性的呼唤》中生态话语解读 [J], 韦丽华
5.生态批评视域下对《野性的呼唤》的解读 [J], 杨腾紫;段克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野性的呼唤白牙读后感
野性的呼唤白牙读后感野性的呼唤白牙读后感狼在中国人眼里是邪恶的象征,我对狼多少也会有几分仇视,憎恶的感情。
但是,自从我读了《白牙》这本书后,我对狼的态度也有了一些转变。
白牙是一只有着四分之一狗的血统的灰狼。
小说讲述了白牙的成长过程白牙从小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长大,为了生存,不得不与狗,山猫等进行战斗,他虽然在动物面前战无不胜,但面对人类,它却只能屈服。
白牙对于真正爱它的第三个主人产生了感情,并救了他的家人。
最终与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书中,白牙的第三个主人家中进了杀人犯,白牙与他作战。
杀人犯死了,白牙也中了枪弹,有了刀伤,虽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走路的能力。
令人感动!我体会到了白牙对主人的忠诚,主人的爱是它与敌人作战的动力。
主人爱白牙,白牙也爱主人。
有了主人才有了白牙的幸福;有了白牙,主人的家人与庄园才有了安全的保障。
主人的言行举止已成为白牙思想的源泉,白牙为了主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爱难能可贵;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爱让我感动!人与动物之间只有和平相处,以爱相助,真心相对,才能成友。
我们的家园也会为此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野性的呼唤白牙读后感《野性的呼唤》的主人公是一条名叫巴克的狗,它毫无忧虑的生活在美国南方,却被家里的仆人偷偷卖到了阿拉斯加,成为了一条雪橇犬,在目睹了一次惨象后,它开始遵循“大棒和利齿”的法则,并逐渐成为一条优秀的雪橇犬。
后来,遇到真正喜欢它的人叫桑顿,他们相依为命一起去东部寻宝,桑顿却被印第安人杀死了。
在给桑顿报仇后,巴克回归大自然。
在一次捕猎中,巴克尝到了那种嗜血的欲望,唤起了它体内最原始的野性,最终成为了狼王。
故事中的形象是强者的象征,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有着坚强意志、顽强的生命力和机敏的生存智慧。
它来到新的环境后并不愿意接受其他强者的控制,而是努力适应,不断斗争。
所以,我们在现实中也该像巴克一样顽强不屈。
现在,如果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被打倒,那么就还不如一条狗,也更不会在将来大有作为。
《白牙》影评解说文案_《白牙》:当狼进化成了狗——野性在呼唤,人性在挣扎
《白牙》解说文案_《白牙》:当狼进化成了狗——野性在呼唤,人性在挣扎.法国| 卢森堡| 美国动画/冒险电影《白牙》,于2019年上映,由亚历山大·埃斯皮加雷斯导演,杰克·伦敦多米尼克·蒙费里编剧,影片讲述了一只叫白牙的狼诞生于荒野世界中,幼年所见的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后来,母狼带着它一起从荒野回到印第安主人身边,成为了一只雪橇犬,然而短暂的平静生活之后,印第安主人因经济压力被迫将白牙卖给了诡计多端的史密斯。
在史密斯的虐待和监控下,他成为了一只凶狠的斗狼。
经历了一段几近亡命的斗狼生涯后,新主人斯考特救了它。
斯考特仁慈的爱使得白牙逐渐从凶残的野兽转变成为忠实的宠物,并从坏人手中成功救下了斯考特一家。
《白牙》家庭动画电影《白牙》讲述了一只狼狗历经截然不同三任主人的冒险生涯.看这部动画之前,特意先读了被列为“义务教育课外必读书”的原著,作者杰克·伦敦高度视觉化的叙事风格令人着迷——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而且很容易与白牙产生强烈的共鸣。
它桀骜不驯的斗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白牙》自出版以来,已多次被翻拍成电影,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改编版本应该就是1991年兰德尔·克莱泽执导、伊桑·霍克主演的真人电影《雪地黄金犬》。
《雪地黄金犬》而现在亚历山大·埃斯皮加雷斯又带来了动画精湛的CGI动画版本,这部奇思妙想的动画电影更倾向于未成年观众(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冷酷的沉重细节),摒弃了很多原著中的故事元素,但依然从一只狼的视角讲述了育空河地区一段凄美而感人的生命传奇。
《白牙》故事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著名的淘金热时期,冰天雪地的冬季威胁到了小狼崽白牙的生长,他的妈妈被一只饥饿的山猫袭击跛了腿。
知道自己已无力在野外生存,于是带着白牙回到美洲原住民营地,回到她曾经的印第安主人(艾迪·斯皮尔斯配音)那里继续做雪橇狗。
接下来,白牙很快在狗群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最终成为群狗之首,以其狼性的实力和斗志而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演绎了“狼”与“狗”嬗变的生存哲学, 二者在取材和故事构造等方面有许多相似性, 同时都体现了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 野性的呼唤; 白牙; 比较阅读; 生存哲学; 杰克·伦敦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1875- 1916) 所著《野性的呼唤》(以下简称《野性》、《白牙》堪称世界文学中最优秀的关于狗的小说。
1900 年杰克·伦敦的第一本书——关于克朗代克的故事集《狼子》发表并给他带来了较丰厚的报酬。
1903 年《野性》的发表使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坛树立了不朽的地位。
1906 年, 《野性》的姊妹篇《白牙》出版,同样获得成功。
克朗代克的淘金体验和从小在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经历使杰克·伦敦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无情和悲惨的一面; 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的著作使他更加深信人类社会也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法则。
杰克·伦敦在《野性》和《白牙》中所极力演绎的血腥、残酷的生存法则正是作者所持社会达尔文主义世界观的一种影射。
两部小说都以狗的生命轨迹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但它们又不是像儿童读物那样简单的动物小说, 《野性》被人们解读为杰克·伦敦的精神自传, 而《白牙》则可被看作是作者演绎社会达尔文主义“环境决定论”的一则社会寓言。
《野性》描述了主人公巴克从狗到狼的退化, 而《白牙》则演绎了主人公白牙从狼崽到看家狗的进化。
读者若对两部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发现, 作者在两部小说中坚持了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写作风格, 但从狗到狼和从狼到狗的不同嬗变轨迹在更深层次上所揭示的是作者所持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的转变和进步。
一、别具匠心的动物寓言杰克·伦敦的《野性》和《白牙》被解读为动物寓言故事, 但它们决非一般意义上的动物寓言。
伊索寓言等动物寓言故事借助动物拟人化通过简单的情节来表达一个道理或规律, 因而这种说理方式有时会让读者觉得生硬或荒诞。
这些动物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往往都是会说话的、同时具有动物躯壳和许多人的特征的“人化的动物”。
但在《野性》和《白牙》中, 巴克和白牙的一举一动都固守在读者所知的关于狗的生物学属性范围内。
尽管在两部小说的某些章节中读者有时会感觉到, 巴克和白牙被些许地“神化”了, 他们的表现有些超乎寻常, 但读者却不能否认它们仍是包裹在“狗”的生物学属性躯壳之内的动物。
在《野性》第五章中作者在描述巴克与主人索恩顿间心神交流是有这样的描述:巴克觉得那粗鲁的拥抱和低声的咒骂是最叫它快活的东西。
每一次摇晃它都有一种沦肌浃髓的极乐之感, 心都要从腔子里跳出来了。
索恩顿一松手它便站起来望着它, 一动不动, 嘴角含着笑意, 眼里漏出激情, 没有发出的声音在喉咙里颤动。
这时, 约翰·索恩顿便很尊重地感叹到, “天啊! 你就只差会说话了! ”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到, 作者几乎想让巴克说出它对主人的敬爱和感激, 杰克·伦敦也一定意识到他让没有言语能力的巴克明确表达出它的感情是多么地艰难。
杰克·伦敦的天才之处即在于他创造了一种以令读者信服的基于对狗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忠实描写为基础构造动物寓言的独特构思。
而这种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却没有让两部小说成为肤浅的动物故事, 也丝毫没有阻碍杰克·伦敦借助动物的生命轨迹来演绎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生哲学。
《野性》和《白牙》都将读者的阅读视野指向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极地克朗代克地区被卷入淘金热的人和狗(淘金者最可靠的帮手) 的生活现实。
杰克·伦敦自然主义的手笔时常在读者眼前展现的是血腥、令人不寒而栗的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场面。
然而, 作者透过巴克、白牙和它们的其它同类以及狼群的生活极力演绎和影射的也是人类社会的部分现实。
在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生活的动物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类一样, 每时每刻都需要与恶劣的环境作生死抗争。
生命力的极度张扬和宣泄是动物继续生存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像杰克·伦敦一样从社会底层通过不懈奋斗爬至上层社会的尼采哲学中所谓的“超人”取得成功的基础。
阅读这两部小说时深深触动读者心弦的正是这样的与我们人类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相似的地方。
二、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野性》和《白牙》两部动物小说隐含的哲学命题是一致的, 即“环境决定命运”。
这种哲学思想基调表现在写作风格上自然就是自然主义。
杰克·伦敦本人1897 年去克朗代克淘金的亲身经历给两部小说生动准确的描写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不是动物学家, 但他对巴克和白牙与人、与同类拉橇犬以及与自然的每一次搏斗都是那么传神和扣人心弦。
我们在巴克和白牙身上感受到的充满生命活力、顽强不屈、热情而又冷静的品质也正是作者的写作精神状态的一种展示。
两部小说中最令读者陶醉的恐怕也正是那些充满生命张力的自然主义风格的章节。
巴克原本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狗, 它有很好的出生——(父亲是圣伯纳大种犬爱尔莫, 母亲舍卜则是条苏格兰牧羊犬) , 它“既不是宠物, 也不是猎犬”, 它带有“十足的王室气派”。
但它由于轻信人类而被坏人绑架贩卖, 此后又被三次转手, 在此期间, 巴克时刻都需要面对来自人、狗群和自然这三方面的种种挑战, 它很快就学会了一切在极地险恶的环境以及“大棒和獠牙的法律”下生存需要的手段和伎俩。
环境还把曾经养尊处优的巴克逐步改造成一只狡猾、凶残、噬血成性的狼一样的狗。
当然, 作者给巴克背弃文明、走向荒野所提供的原因, 除险恶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延续千万年、深深埋藏在动物潜意识中的“本性的呼唤”。
《野性》与《白牙》还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就是环境决定论在《野性》中被隐含在故事情节的构造中, 而在《白牙》中的许多章节里, 这种思想主题是以作者的口吻明明白白讲出来了。
《白牙》的篇幅是《野性》的两倍多, 故事情节也更加丰富曲折。
同时, 有了《野性》作基础,杰克·伦敦在描写狗的行为时变得更加细腻和娴熟; 但在构造故事的许多手法方面, 《白牙》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
白牙也有不凡的出生——它由一只印第安人的母犬(它也是狼和犬的后代) 走失后与狼所生, 所以它具有更多狼的特征。
它出生后不久, 母亲带它在丛林中偶遇从前的印第安主人, 从此白牙走上了从野性向文明归化的道路。
白牙同样像巴克一样经受了残酷无情的弱肉强食生存法则的洗礼。
印第安主人“灰狸”为换酒喝把白牙易手给白人“美男史密斯”, 此后它经常被新主人带去展览, 或打赌跟其他狗咬斗。
白牙几乎总是战无不胜, 但在跟牛头犬“切罗齐”相斗时险些被对方咬死, 幸而来看热闹的斯各特赎买下了垂死的白牙。
经新主人斯各特悉心照料, 白牙很快伤愈, 并开始渐渐熟悉“文明世界”的生活法则,“人类的友善象太阳般照射着它的身体, 而它也如植于沃土中的花朵一样茁壮成长。
”为给白牙由野性向文明进化的脚步作注脚, 杰克·伦敦在《白牙》中不止一次地阐述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它的遗传特征可比作是像黏土的生命物质, 它具有许多可能性并能被塑造成各种不同形状, 环境的作用就是将其铸造成黏土, 给它一种特定的形状。
假使白牙从未走近人类的篝火,荒野会把它塑造成真正的狼, 然而上帝给它提供了另一种环境, 它就被塑造成了一只带有相当狼性的狗, 可那也是狗而不是狼。
三、象征主义和极端主义如果说《野性》和《白牙》中的自然主义或现实主义描写都旨在投射人类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 或者如果说我们在阅读两部小说时会在心灵深处有所触动的话, 那么我们一定能在小说中找到一些以动物界——即犬类的生存现实来影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些切合点。
事实上, 尽管杰克·伦敦坦白他自己未曾意识到他的《野性》是一个社会寓言, 他也不是蓄意要那样写, 但读者还是能在两部小说中找到不少象征主义的例子。
“狼”与“狗”的形象是两部小说中共同的一个象征。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 “狼”与“狗”是同类, 我们似乎可以最简单地作如下概括: “狗”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狼”, 而“狼”只是未被驯化的野生的“狗”。
但在《野性》和《白牙》中, “狼”与“狗”却蕴涵了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杰克·伦敦的哲学逻辑中, “狼”与“狗”的分类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如上文引文可看出,“狼”与“狗”的区分主要是由环境造成的。
巴克的背弃文明和白牙接受文明都是这一规则的体现; 其次, “狼”与“狗”的标签由人类掌握, 服从、遵守人类所制定规则的就是“狗”, 否则即是“狼”; 再次, “狼”与“狗”是可以自由嬗变的, 若环境充满仁爱和关怀, 野性的“狼”就能变为驯服的“狗”, 若环境残酷恶劣, 被驯化的“狗”(如巴克) 就会退化成野性的“狼”; 最后, 狗群中最强壮凶猛, 生命力最旺盛, 最具智慧。
简言之, 生存竞争中的“最适者”即是“狼”。
另外, “篝火”和“荒野的呼唤”也是贯穿两部小说的象征形象。
对狗而言,“篝火”是区分动物与人类或“狗类”与“上帝”的标志, 是文明的象征。
而“荒野的呼唤”与“篝火”相反, 它一方面代表着远离文明的荒野, 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被驯化的狗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向往野性和退化的一种欲望或本能。
《白牙》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更多。
比如在标题为“世界的围墙”一节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小白牙在洞穴里摸索的经历, 洞穴及围墙就是它最初接触的也是最小的一个世界, 围墙是保护它生命的屏障, 脱离了这个屏障, 它就要面对残酷恶劣的环境, 所以, 洞穴的围墙也就象征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
浪漫的杰克·伦敦为塑造巴克和白牙这样的“超狗”, 有时会忘乎所以, 肆意强化“超狗”的特征, 这就多少有点极端主义的倾向。
读者肯定会感到巴克和白牙的形象在狗的世界中都过于高大, 作者特意给了巴克和白牙优秀的血统——名犬与狼的后代, 但为了让它们的行为令读者信服, 杰克·伦敦在两部小说中都有类似下文的描述(特别注意作者描写所用的修饰语) :它的狡猾是狼的狡猾, 野性的狡猾; 它的聪明是牧羊犬和圣伯纳犬的聪明。
这一切, 还加上它在最严酷的学校里获得的经验, 使它变成了一只在蛮荒里漫游的最可怕的动物, 一只净吃肉的肉食动物, 处在最佳的年华, 生命的高峰期, ⋯⋯他的每一部分: 头脑、身体、神经和纤维都调试到了最佳的音阶, 各部分之间又有一种完美的平衡与和谐。
对于要求动作反应的形象、声音和事件它都能以闪电般的速度作出反应。
⋯⋯它感知、决定和反应同时完成——实际上这三者是依次完成的, 但它的三者之间的间隙太小, 因而同时出现。
它的肌肉象弹簧一样, 一弹便出现了猛烈的行动。
生命一以辉煌的洪流流过它全身, 愉悦恣肆直到它似乎要因狂欢极乐而爆炸, 向世界喷涌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