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

合集下载

有关汪曾祺小说中民俗风情初探

有关汪曾祺小说中民俗风情初探

汪曾祺小说中民俗风情初探有关汪曾祺小说中民俗风情初探在中国文学史上,汪曾祺被视为一个跨时代的作家。

汪曾祺按照自己的文学理想进行写作,表现他所熟悉的市井民情,情感深厚。

80年代以后,回忆童年所生活过的环境,包含很多民俗风情的描写,这是汪曾祺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是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艺术储备的。

汪曾祺1920年出生在江苏高邮的一个士大夫家庭。

祖父经商,父亲参加科考,应当说是一个儒商家庭。

因此,汪曾祺在小时候受家庭熏陶下对经史子集非常熟悉。

在他的生命哲学意识中,受到过孟子人性本善观念的影响,庄子哲学中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思想对汪曾祺的思想形成也产生过一定作用。

究根追底,儒家思想中原始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汪曾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儒家的仁学思想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上的一种富有浓郁人情味的亲子之爱,在普遍的社会人生中建立一种仁爱礼让、亲和统一的人伦秩序。

汪曾祺的生命哲学思想融儒释道为一体,这为他创作具有民俗风情的作品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1939年,汪曾祺来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文学,当时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授,对汪曾祺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汪曾祺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就有沈从文,沈从文的作品具有唯美的抒情化特征,善于描写家乡湘西纯朴民风。

在校学习期间,汪曾祺积累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写作方式。

此外,汪曾祺从小生活在市民社会中,接触了各种行业的社会底层普通劳动者,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一种传统纯朴的社会民风。

汪曾祺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小镇,具有典型的中国南方小镇的风俗特征,这样的生活环境和质朴的乡民为汪曾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材料和背景。

思想的形成、老师的指导、天然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汪曾祺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

一、平淡的叙事,诗意的氛围汪曾祺的小说文本在篇幅上呈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短篇为主,几乎不涉及中长篇,从未试验写作过全景式或史诗性巨作,社会文化论文《汪曾祺小说中民俗风情初探毕业论文》。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其中,他的《胡同文化》一书深刻地描绘了中国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引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传统韵味和人情味的世界。

在阅读完《胡同文化》后,我深受感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胡同文化》这本书以汪曾祺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胡同文化的方方面面。

他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胡同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胡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汪曾祺通过对胡同文化的深入探讨,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远而又亲切的文化温暖。

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不仅仅是对胡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更是通过对胡同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向读者展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包容与温暖。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胡同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朴实而又真挚的生活情感。

汪曾祺通过对胡同文化的深入探讨,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远而又亲切的文化温暖。

在阅读《胡同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韵味和深刻内涵。

汪曾祺通过对胡同文化的深入剖析,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远而又亲切的文化温暖。

通过对胡同文化的深入探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珍惜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总的来说,阅读《胡同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远而又亲切的文化温暖。

通过对胡同文化的深入探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珍惜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胡同文化》,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力量,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散文《胡同文化》(通用10篇)

散文《胡同文化》(通用10篇)

散文《胡同文化》(通用10篇)散文《胡同文化》篇1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胡同里的市民文化则成了汪曾祺研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看到汪曾祺选择了北京胡同作为表现市民文化的载体。

汪曾祺的文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由畅快,平淡之中富有韵味,如此淡而有味的文风贯穿于此篇作为汪老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之中。

本文将从胡同文化中的“忍”文化着眼,来分析汪曾祺先生面对日渐衰败的胡同文化的复杂心态。

汪老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种“忍”既体现在面对政治局面变化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比如汪老以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为例;也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人事处理上,例如文中提到旁观者对于小伙子为小事对开电梯姑娘动手打人却漠视及不加谴责,这都可以归类为北京人精神生活上的“忍”文化。

至于北京人物质生活的“忍”文化则可以通过汪老之前所描绘的“北京人易于满足”并且“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来作深刻地了解。

我想,以上举例都不难看出“忍”已然成为北京人的一种习惯,而非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而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便是:封闭、自足、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其中夹杂着汪老对“忍”文化的可怜可悲之复杂的心情。

《胡同文化》中汪曾祺通过引用北京俗语“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来揣摩北京人“忍”与“耐”的处世态度。

纵观北京城历史悠久的君王统治文化,令人不得不惊叹封建文化对于北京人生活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当习惯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北京人只有“忍着”“耐着”“眯着”才能保住性命。

汪曾祺对于北京人逆来顺受的文化心态是持有针砭的态度,而“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七个字则进一步印证了汪老对于北京人处世之道的嘲讽以及揶揄,从而也自然而然引渡到了胡同文化衰败的必然趋势。

稍微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传统文化喜爱但并不迷恋,对胡同文化的消亡感伤但并不悲惜。

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里,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现今时代,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伤感也好,无奈也好,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

汪曾祺的“小城文学”中的水意象

汪曾祺的“小城文学”中的水意象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汪曾祺的“小城文学”中的水意象张叶叶 辽宁大学文学院摘 要:从鲁迅开始不仅有郭沫若、茅盾这样的大家,还有陈独秀、郁达夫、沈从文等,到当代部分还有徐迟、汪曾祺等。

他们从小城出来,一脚迈入繁华的大世界,却在内心深处依旧不忘记忆中的小城,在字里行间描绘着他们印象中小城的面貌,抒发着他们内心对记忆中的小城的依赖与怀念之情,小城文学由此而生。

关键词:小城文学;水意象;汪曾祺作者简介:张叶叶(1992-),女,江苏常州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76-01一、“小城文学”之为文学“小城文学”定义纷繁多样,所以,关于“小城文学”,我只能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从“小城文学”这个词来看是一种按地域划分的文学类型。

“小城”之为小城是在跟大都市和小乡村相比较而得来的。

小城相较于大都市在经济上比较落后,人口密集程度也不够高,文化程度也没那么繁荣。

它其实是乡村直接演变而来的,所以它是区别并连接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过渡类型,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小城文学是区别于都市文学和乡土文学的一种独特文学类型。

本文将结合上述意义上的“小城文学”所具有的特征,结合汪曾祺作品中的水意象,谈一谈汪曾祺作品中所塑造出来的他的“小城世界”。

二、小城之水的文化蕴含而纵观汪曾祺的作品,虽然没有具体的文章阐述他的生命观,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水大量的描写中感受到他的独特的生命意识。

对这一点我们不用看水意象,从汪曾祺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淖记事》里的十一子和巧云的经历,他们都用这样的本真形态,反映着他们最初的想法和最本真的渴望。

汪曾祺对生命的描述是真挚而直白的,同时汪曾祺对生命的敬仰又使水内化为人物的生命之魂,从而直接关照生命。

汪曾祺小说中的水意象大多以沼泽、大淖及运河水系为主,充满了江南地域特色。

汪曾祺在其名篇《鸡鸭名家》中就对大淖、湖等水意象进行了细致描写:“地名大淖,已经是附郭的最外一圈。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在其作品中,不乏文化趣味的体现。

汪曾祺的作品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从民俗习惯到饮食文化,无不体现出汪曾祺对中华文化的深沉理解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本文将从以下九个方面展开对汪曾祺作品中文化趣味的探讨:一、历史文化的呈现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历史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描绘,将历史的变迁、人文景观传递给读者。

例如《新容城》中,汪曾祺描写了府城的旧貌,让读者深入感受到阔别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对这些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的探讨,使人们对历史文化拥有更多的认识和敬意。

二、文学艺术的魅力汪曾祺的作品中不仅呈现了历史文化,他的文学创作也是另外一个亮点。

他将文学创作的过程、艺术特点直接融入作品中,让读者深度体味文学艺术的魅力。

例如《篱笆女人和狗》中,汪曾祺将文学创作的过程贯穿于故事情节之中,透过作品呈现了文学创作的艺术特点,使读者双重领略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三、传统文化的渗透汪曾祺作品中还呈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用文字形式将传统文化活化并形成独特魅力。

例如《围城》就充满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塑造,其中对于四书五经、名人典故的运用深刻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智慧,洋溢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四、风土人情的描绘作为一名描写生活、人情的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风土人情的描绘。

他透过对地方文化的发掘,让人们了解到了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

例如《黄菊音》中,几个小故事展现了农村女子黄菊音的人生历程,深入剖析了乡村的兴衰变迁,真实反映了人性的种种变脸。

五、艺术趣味的体现汪曾祺作品中的艺术趣味不仅仅在于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还融入了对视觉、听觉、肢体方面的独特体验。

例如《温良与野性》中,汪曾祺讲述了两位音乐家的生涯,透过音乐的听觉与观赏来表达音乐的包容性与价值,深刻反映了文学创作力与艺术感染力的结合。

六、人性、社会的反思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甚至触及了人性、社会的种种问题,县通过对于矛盾的揭示、心理的描写等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之处,让人们反思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汪曾祺作品中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

汪曾祺作品中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

汪曾祺作品中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汪曾祺,中国现代作家,以其生动细腻的描写风格和深入研究社会现象的作品而闻名。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风俗民情,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演变。

本文将从汪曾祺作品中的几个代表作品出发,分析其中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沙小龙的爱情故事》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以老北京的小巷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穷书生和卖豆腐脑的姑娘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小巷里的居民生活、饮食、娱乐等方面的刻画,汪曾祺展示了老北京的风俗民情。

这些风俗民情被温柔地融入到小说的情节中,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而在《这是一本书》中,汪曾祺则通过对上海的描述,展现了二战结束后的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作品中的人物从不同的地方移民到上海,每个人都在这座城市中追寻自己的梦想。

通过对上海繁荣与动荡的描写,汪曾祺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变迁的思考与触动。

在《春天里》一书中,汪曾祺则以农民工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与变迁。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通过他的眼睛,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汪曾祺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力,呈现了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这种差距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本作品之外,汪曾祺的其他作品中也常常体现出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人物、地点、情节等方面的描写,将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他的眼中,风俗民情和社会变迁是紧密相连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汪曾祺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记录和独特见解。

通过对风俗民情的描写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他通过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

无论是老北京的小巷文化,还是上海的繁荣与变动,亦或是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汪曾祺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汪曾祺作品中的风俗民情与社会变迁,带给读者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笔墨、深刻的思考和文化趣味著称。

本文从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趣味出发,探讨其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一、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符号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文化符号,比如“旗袍”、“大轿”、“年货”等等,这些符号不仅具有文化特征,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关注。

二、汪曾祺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作家,汪曾祺对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中不乏反映民俗文化的情节和艺术形式,比如《窗外》中的“分财饼”和《生活在光辉中》中的“戏台”。

三、汪曾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汪曾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拓展,例如《太阳》中的“四字箴言”、“金钱镇”中的民谚等。

四、汪曾祺作品中的历史文化汪曾祺的作品也涉及到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历史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五、汪曾祺作品中的艺术文化作为一位文学大师,汪曾祺的作品中不仅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湛的文学技巧使其作品深具魅力。

六、汪曾祺作品中的地域文化汪曾祺的创作思路常常源于他广泛的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七、汪曾祺作品中的传统价值观作为一个身处现代文明的作家,汪曾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也有着深刻的反思和探讨,他用自己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关怀。

八、汪曾祺作品中的时代精神汪曾祺的作品贯穿于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变迁中,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时代精神具有普遍意义,为读者提供了解析当代中国的一种思路和视角。

九、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认同汪曾祺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坚守,这种文化认同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符号汪曾祺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文化符号,如旗袍、大轿、年货等,这些符号有着浓厚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展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

从《大淖记事》看汪曾祺文学风俗画中的市井风情

从《大淖记事》看汪曾祺文学风俗画中的市井风情

从《大淖记事》看汪曾祺文学风俗画中的市井风情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作品擅于通过细致描绘日常生活图景,即“风俗画”来营造温馨的古风。

汪曾祺的小说绝大部分都是叙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苏高邮地区,带有强烈的“地域主义”,着重于表现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

但他并不是激进的地域主义者,也未曾完全依靠地域性,而是通过地域来表现一种现代的美学思想,构建起属于他自己的“汪式风俗画”,尤以《大淖记事》、《故里三陈》、《受戒》等作品为代表。

《大淖记事》的故事灵感来自于汪曾祺童年所闻的真实事件,底层劳动人民朴实的情与爱带给幼小的他极大的心灵触动。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点向往是朦胧的,但也是强烈的”。

他以孩童的眼光观察高邮小城的人与事,用一颗童心记录下平淡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童年的这些所见所感,都成为了汪曾祺后来写作的重要素材。

“绿柳丛中,露出雪白的粉墙,黑漆大书四个字:‘鸡鸭炕房’,非常显眼。

炕房门外,照例都有一块小小土坪,有几个人坐在树桩上负曝闲谈。

不时有人从门里挑出一副很大的扁圆的竹笼,笼口络着绳网,里面是松花黄色的,毛茸茸,挨挨挤挤,啾啾乱叫的小鸡小鸭”。

这些平常可见的生活图景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成为独属于他的市井记忆,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沉淀后描绘成一幅幅朴素动人的风俗画。

《大淖记事》中不乏对风俗画的描绘,例如挑夫们过年赌钱的细节,锡匠打锡器的过程,甚至是女挑夫们的行为打扮都描绘得细致具体,但汪曾祺并不为写风俗而写风俗,他描绘这些图景都是为接下来的故事做铺垫。

引出男主人公锡匠十一子与女主人公挑夫的女儿巧云的故事,而小说一开始对大淖风俗人情的描绘,也为故事发展提供了合理性。

大淖的南岸住着社会最底层的人,或是小生意人,或是锡匠,或是挑夫。

他们的生活极为简单朴素,除了吃饭就是为生计奔波,偶尔有些娱乐活动。

但他们又不完全是我们认知中那种贫苦的底层人民,汪曾祺没有刻意去表现他们生活的清贫,反而着力于描绘生意人贩卖的各种吃食,挑夫们过年如何打牌取乐,锡匠如何打拳唱戏,女挑夫们如何风情万种。

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

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

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汪曾祺出生书香门弟,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他虽是江苏高邮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满目染北京文化,有着深厚感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熟悉了解之深和喜爱之情。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现代作家相关资料内容。

(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网)【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一、品感情作者对胡同文化的那份感情是复杂的。

汪曾祺出生书香门弟,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他虽是江苏高邮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满目染北京文化,有着深厚感情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熟悉了解之深和喜爱之情。

比如,谈到胡同取名的来源如数家珍,大哑巴胡同,羊皮胡同……每一个亲切的名字里似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又如写胡同里那些熟悉的声音,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算命盲人吹的短笛,似乎就响在耳旁;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生活,更是津津有味:有窝头,就知足了…… 一虾米皮熬白菜,嘿!”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自己所熟悉并钟爱的一切都将随着四合院、胡同的消逝而消逝。

当作者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的时候,他还会想起石老娘胡同里的故事吗?还能听到那时远时近的算命盲人的幽远笛声吗? 闲暇的时候,他还能拉棋友“杀上一盘,找酒友喝上“两盅吗?——不能够了,这一切都将随着四合院上一个个大大的“拆”字而永远的成为了过去,他只能抚摸着《胡同之没》里的一张张照片回忆往事,这怎能不让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老人油然而生无奈、惆怅之情!所以在文章的束、末尾作者不无感伤的写到“有些四台院门外还保存着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 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二、品内涵乍看题目,学生不免疑惑:胡同”怎么会和文化”连在一起? 胡同文化”是种什么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能反映生活全部的概念,它是无形的,抽象的,它依附于一个个有形的具象得以存在,如建筑、器皿、饮食、民俗风情等,这些是一个地域独特文化的载体,要想认识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就先得打量这种文化依附的载体。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11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黄心怡 于师号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市井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市民是市井文化的建构者。

汪曾祺的小说由于将文化视角转向质朴、自然的市井风俗风景和市民风情文化,因此成为市井小说的典范。

而文学研究的根本使命还是研究“人”,汪曾祺借描绘乡土风俗,实则反映了市民通俗的生活心态及作者独特的民间哲学思想。

文章将根据汪曾祺的市井小说作品,解读和探讨汪曾祺小说作品中市民文化的世俗人情色彩、艺术价值及精神内涵。

关键词:汪曾祺;市井小说;市民文化;乡土风俗市井是广大中国市民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地方,它承载了特定社会领域的民风民俗,以及通俗世景人情的市民生态画面。

作为一位“风俗画作家”,汪曾祺以特定地域文化和时代背景为素材,以自身思想感悟及审美情趣为基调,将视角转向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市民生存本相,创造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及精神世界。

一、市井细民的世俗人情正如《晚饭花·珠子灯》中珠子灯从点燃到熄灭再到其上的玻璃珠子散落,这样的物境实际上与孙小姐从出嫁到守寡的境遇与心境紧紧联系。

汪曾祺在小说创作时,经常着意于通过描摹风俗,来影射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道德品质及人生脉络。

“小说里写风俗,目的还是写人。

”[1]从汪曾祺的自评中亦可见:“人”才是汪曾祺小说文本中的重心。

他书写的市井风俗和乡土特色,实则反映着市井细民们的生存文化。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先生“试图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2]的文学主张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天性自然,不受道德规范所约束,散发着质朴、坦荡、真诚的人性之美,展现着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智慧。

作者没有刻意隐去不符合现代道德标准的民风,他笔下的人与事当中,虽有在水里撒骚尿的顽童,有挣钱、走相、坐姿都像男人一样的大淖妇女,但这些粗俗的人事,非但没有加深“俗气”,反而刻画出了这批在乡野田园之间未施雕饰的民间人物,展现了他们的鲜明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汪曾祺《胡同文化》语言特色

汪曾祺《胡同文化》语言特色

汪曾祺《胡同文化》语言特色
汪曾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他的作品以对民间文化、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著称。

在他的散文集《胡同文化》中,体现了一些独特的语言特色:
民间口语色彩浓厚: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常常带有浓郁的民间口语色彩,这使得他的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亲切感。

生活细节描写: 他善于通过对生活中琐碎而真实的细节的描写,展现出胡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人物、场景、物品等的具体描写,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胡同的生活氛围。

幽默与讽刺: 汪曾祺在描写胡同文化时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夸张、反讽等手法,既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又对社会现象进行了一些隐晦的批判。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老北京的回忆和怀念,对胡同文化的独特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总体来说,汪曾祺的语言特色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敏感观察、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在表达中融入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元素。

探秘汪曾祺笔下的古城徽州

探秘汪曾祺笔下的古城徽州

探秘汪曾祺笔下的古城徽州徽州,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古城之一。

徽州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作为文学巨匠汪曾祺的故乡,徽州在他的笔下更是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秘汪曾祺笔下的古城徽州,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一、峰影古都徽州地处大别山南麓,山峦起伏,江河纵横,自然风光独具魅力。

在汪曾祺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徽州的自然景观经常出现在人物描述中,如「那座古城上面,雾里青青的山峦」、「这山||||||||||西地上突兀着几片大包公的草帽」等等。

汪曾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将徽州的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合同格式文章不适合此部分,以下为正文内容。

二、古街石巷徽州古城的街道布局古朴而有序,充满浓郁的历史氛围。

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经常提及徽州的古街石巷,如《蛮村记事》中的「徽州地方小吃还真不少,有青草,“全套”,草鱼,徽宽饼,笋干烧肉和杨家烤子薄饼」等等。

这些古街石巷是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游客寻访历史的重要场所。

三、徽派建筑徽州作为中国四大古民居之一徽派建筑的发源地,其建筑风格独特、精美绝伦。

汪曾祺的作品中经常描绘了徽派建筑的美妙,例如《汪曾祺写徽州》中提到的「东盛堂依山而建,坐拥池塘,静谧雅致;玉兰轩的白墙红瓦,精致古朴」等等。

通过对徽派建筑的描绘,汪曾祺将徽州的建筑艺术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徽州民风徽州的民风淳朴、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汪曾祺在他的小说中经常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展现出徽州人的典型特点和风情,如《家》中的「三观和坐位,只有他们家不急躁」、「洪七公和许三观家没有五个女逃」等等。

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徽州人的特殊性格和情感,也为读者带来了徽州独特的文化体验。

五、黟县的传承黟县作为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派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汪曾祺的小说中经常描绘黟县的景象,如《河》中的「黟县民风淳朴,人们为了生计而艰苦奋斗着」「黟县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等等。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

下面请欣赏店铺带来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原文: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三座城池——论汪曾祺的城市想象

三座城池——论汪曾祺的城市想象

摘要:在汪曾祺众多语言平淡清丽的散文和小说中,关于地域书写的作品是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求学于昆明的西南联大,后半生则长住于北京,这三个城市对他的精神气质、文学风格和文化人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汪曾祺通过文学创作对这三个城市完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想象。

关键词:汪曾祺;高邮;昆明;北平;城市想象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21)02-0071-07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21.02.012汪曾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以短篇小说和散文见长的作家,始终以冲淡平和的文笔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近乎真实地将自己一生所居留之地的风土人情、故人往事在读者面前铺陈开来。

汪曾祺一生辗转多地:出生于苏北小城高邮,青年时期求学于昆明,此后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对于汪曾祺来说,这三个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居留时间长,更在于这三个城市为他的创作营造了充满意义的叙事空间。

而他也对各具特色的地域展开了文学想象:高邮是其度过人生最初十九年的故乡,他在多年后的回忆中,怀着一种想象的乡愁将高邮建构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桃花源;他在西南小城昆明度过了青春年华,因而昆明在他笔下仿佛成了另一个故乡,既充满着与故乡一般的美丽景致,又如故乡一般不可回顾;而北京城可谓是见证了他的荣辱沉浮,于是他以“向下”和“向后”两种姿态为自己的羁旅身份寻得归处,完成了只属于自己的关于北京的想象。

一、高邮:想象的乡愁坐落于苏北水乡的小城高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

这里依山傍湖、水网纵横、鱼米丰饶,更出过秦少游、王引之等文化名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座小城成为江淮平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汪曾祺在这个秀丽的水乡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尽管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故乡带给他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人之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

我的家汪曾祺阅读理解

我的家汪曾祺阅读理解

汪曾祺我的家乡阅读理解
汪曾祺的《我的家乡》一文通过对家乡的回忆与描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以下是对该文的理解:
1.情感深厚:文章中流露出汪曾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回忆起家乡的旧事,那些人和
景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记忆中。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家乡的美好,展现出他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

2.描绘细腻:汪曾祺对家乡的描绘十分细腻,他通过描述各种细节,如小桥流水、农舍
田野、乡邻乡亲等,将读者带入了他记忆中的家乡,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地方的美与宁静。

3.语言朴实:汪曾祺的描绘语言朴实无华,他运用简练的文字与平实的语言,将家乡的
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具有亲和力,让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打动。

4.文化内涵丰富:汪曾祺的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对家乡的描绘不仅仅是景
与物的描绘,更是对当地文化的呈现。

通过他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家乡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感受到家乡独特的地方风情。

5.体现思乡之情:汪曾祺通过对家乡的回忆与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在
文中提到家乡的人与事,那些旧日的回忆和深深的情感都流露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我的家乡》一文通过对家乡的回忆与描绘,展现了汪曾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同时,文章中的细腻描绘、朴实语言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都使得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汪曾祺的江南情怀与地域文化

汪曾祺的江南情怀与地域文化

汪曾祺的江南情怀与地域文化汪曾祺(1920-1997)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以其独特的笔调和对江南地域文化的深情表达而闻名于世。

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对江南地区的情感表达和对河南风俗的描绘,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江南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

汪曾祺的作品常常以江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描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揭示了江南地域文化的魅力。

他对江南自然环境的描写尤为细腻入微,常以河流、农田和村落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独特的水乡风情,传达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氛围,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深情。

在汪曾祺的作品中,他对江南地域文化的表达不仅停留在景物描绘上,更关注人文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常常通过描写江南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来展现江南地域文化的独特风采。

他对江南传统节日的描绘,如对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的描写,展现了江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热爱。

此外,汪曾祺对江南传统文化的反思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对江南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对江南古建筑的赞美,表达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地域文化的思考。

通过对江南古村落、庭院建筑和传统艺术的描述,他将江南地域文化与人文历史相融合,展示了江南独有的文化魅力。

汪曾祺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江南人民性格特点的关注。

他常常通过对江南人民的性格、语言和思维方式的描写,展现了江南人民的淳朴、热情和豪爽。

他对江南人民的赞美不仅是对个体的肯定,更体现了他对江南地域文化的真诚敬重。

汪曾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江南情怀、地域文化的展现而备受赞誉。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创造出一幅江南美景图,让读者感受到江南地域文化的魅力与魅力。

总结来说,汪曾祺是一位以江南情怀和地域文化为主题的作家。

他通过对江南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对江南人民生活的真实展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表达了对江南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他的作品在表达江南风情的同时,也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人文精神的追寻。

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地域文化的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

领略汪曾祺笔下江南水乡的韵味

领略汪曾祺笔下江南水乡的韵味

领略汪曾祺笔下江南水乡的韵味江南水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而汪曾祺的作品更是将江南水乡的韵味发挥到了极致。

他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人文风情,使读者能够真切地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魅力和韵味。

在汪曾祺的笔下,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水域景观,如"The water was like melted silver"(《苏州》),"The lake was like a mirror, its surface as still as glass"(《西湖水上散步》)。

汪曾祺在描写水域时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以突显江南水乡水光潋滟的美景,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除了水域景观,汪曾祺还着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和街巷风貌。

他通过对鳞次栉比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民居和曲曲折折的巷弄的生动描写,展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氛围。

例如,在《丽江古镇》一文中,他描述了悬挂着红灯笼的四方街、纵横交错的水道和古朴的木质房屋,全文洋溢着一种浓厚的古镇风情。

这些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与美景相辉映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人文风情。

汪曾祺深入地挖掘了江南水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他通过对江南人民的刻画,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勤劳的品质。

例如,在《苏州》一文中,他描绘了剪纸艺人的辛勤工作和她们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京剧表演的热情。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使读者更能够深入地了解江南水乡人民的生活和精神,进一步体验到江南水乡的韵味。

此外,汪曾祺还对江南水乡的生活细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巷弄里的悠闲老人、古船上的渔民和卖艇的小贩等等。

他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透露出江南水乡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读者读到这些描写,会被带入到江南水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味和情感。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市民文化色彩作者:黄心怡于师号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市井是市民文化的载体,市民是市井文化的建构者。

汪曾祺的小说由于将文化视角转向质朴、自然的市井风俗风景和市民风情文化,因此成为市井小说的典范。

而文学研究的根本使命还是研究“人”,汪曾祺借描绘乡土风俗,实则反映了市民通俗的生活心态及作者独特的民间哲学思想。

文章将根据汪曾祺的市井小说作品,解读和探讨汪曾祺小说作品中市民文化的世俗人情色彩、艺术价值及精神内涵。

关键词:汪曾祺;市井小说;市民文化;乡土风俗市井是广大中国市民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地方,它承载了特定社会领域的民风民俗,以及通俗世景人情的市民生态画面。

作为一位“风俗画作家”,汪曾祺以特定地域文化和时代背景为素材,以自身思想感悟及审美情趣为基调,将视角转向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市民生存本相,创造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及精神世界。

一、市井细民的世俗人情正如《晚饭花·珠子灯》中珠子灯从点燃到熄灭再到其上的玻璃珠子散落,这样的物境实际上与孙小姐从出嫁到守寡的境遇与心境紧紧联系。

汪曾祺在小说创作时,经常着意于通过描摹风俗,来影射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道德品质及人生脉络。

“小说里写风俗,目的还是写人。

”[1]从汪曾祺的自评中亦可见:“人”才是汪曾祺小说文本中的重心。

他书写的市井风俗和乡土特色,实则反映着市井细民们的生存文化。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先生“试图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2]的文学主张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天性自然,不受道德规范所约束,散发着质朴、坦荡、真诚的人性之美,展现着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智慧。

作者没有刻意隐去不符合现代道德标准的民风,他笔下的人与事当中,虽有在水里撒骚尿的顽童,有挣钱、走相、坐姿都像男人一样的大淖妇女,但这些粗俗的人事,非但没有加深“俗气”,反而刻画出了这批在乡野田园之间未施雕饰的民间人物,展现了他们的鲜明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诗意的生活----汪曾祺乡土小说的平民美

诗意的生活----汪曾祺乡土小说的平民美

诗意的生活----汪曾祺乡土小说的平民美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为文本,通过阅读汪曾祺的小说来感受汪曾祺小说中独特的平民意识,以及那份人道主义精神。

以具体的人物形象及小说情节分析,来感受那份淳朴的人性之美,也透过他的文字来感受他对平民的关心与包容。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平民性人道关怀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那是美丽的江南水乡,生在在水乡,传统的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可谓是非常深厚的,因此汪曾祺的小说有一种淡淡的清新的美。

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人都对汪曾祺产生了影响。

创作最初的来源便是自己身边的事物,汪曾祺正是从这身边的事物汲取自己创作的营养。

一、汪曾祺小说人物形象的由来汪曾祺的小说中,大多数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汪曾祺在《小说陈言》中写道:“小说就是虚构……但是虚构要有生活根据,要合乎情理。

”汪曾祺将自己家乡的生活融入到了自己的文章中,是虚构,但是合乎情理有生活依据。

那些人物仿佛是从水乡中走出来一样,带着水乡的清新,有着水一般的美。

小英子、巧云、《晚饭花》里馄饨摊老板的三个女儿……每一个人物都不是什么大人物,都是从田野乡间走出的农家小女子,她们带着乡间质朴的气息,带着那一尘不染的心,从汪曾祺的小说里走出,走进我们的视野里。

汪曾祺在《自报家门》中说:“读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

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里避难。

在庵里大概住了半年。

我在《受戒》里写了和尚的生活。

这篇作品引起注意,不少人问我当过和尚没有。

我没有当过和尚。

”高二那一年在庵里呆的那半年,是汪曾祺日后创作出《受戒》这部经典小说的素材来源,正是因为和和尚曾经生活在一起,所以在不知情的读者看来,汪曾祺仿佛当过和尚一般。

小英子的形象来源则是离这个庵不远的赵家女儿,在陆建华的《汪曾祺传》中这样描写的“他们有个女儿叫小英子,以致后来局势稍稍平稳些,汪家还特地雇上小英子当了看管曾祺小弟弟的保姆。

”小英子的原型就来源于此,甚至名字都没有换一下,小英子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他的故事就是平民乡下女儿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民族责任和负担,纯洁的如美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作者:尹静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5期摘要:汪曾祺通过对小城记忆的再加工,经过情感的过滤,借助小城的不同场景,逐渐铺开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以及小城文化的多样表征。

在这些小城文化中,汪曾祺表现了小城世界的“真是”境遇,礼赞了小城之子的至善品格,挖掘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存在。

这也是汪曾祺小城小说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小城;小城文化;审美救赎;汪曾祺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5-0076-05“小城处在乡村与都市的结合处,它具有独立的文化个性;小城及其文化孕育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化巨人、文学大师或著名作家,产生了独具意味的小城文学。

”[1]小城是名副其实的地理术语,但在小城作家们心中,小城不仅是文学概念,更被视为文化概念。

文学摆脱不了传统,便自然摆脱不了小城,作为文学中的小城,它是影响作家一生的现实小城,也是作家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下确立自己精神坐标的理想小城。

现实小城与理想小城的相互碰撞,形塑了作家笔下带有人文关怀的小城观念与小城意识,小城的话语建构也由此开始。

作为一个显明的文化符号,小城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本土的一个缩影,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面貌。

犹如鲁迅之于鲁镇、萧红之于呼兰城、沈从文之于湘西凤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许多小城作家都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浓浓的“小城情结”与小城文化特色,师承沈从文的汪曾祺也不例外。

小城岁月是汪曾祺一生之中最为难忘的心灵镜像,对小城的情有独钟是汪曾祺小城小说的创作缘起。

高邮、昆明、上海、北京、张家口是汪曾祺小说创作的五大集中地,其中以故乡高邮小城为叙述背景的小说最为有名,如《受戒》、《大淖记事》等。

江苏高邮,一个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小城,那里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著名经学大师王念孙等文化名人都出于此;汪曾祺出生在高邮小城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位多才多艺的小城才子,母亲也受过良好的教育,父亲与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私塾的学习环境,让汪曾祺从小就有着高出其他学子的文化修养。

儿时的美好回忆、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陶冶,为汪曾祺小城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汪曾祺曾说:“中国的当代文学含蕴着传统的文化,这才成为当代的中国文学。

”[2]因此,他致力于在小说中抒写内心对于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眷恋,而对小城世界的追忆无疑是汪曾祺文化叙事中尤为独特的风景。

本文希冀从小城文化场景、小城文化表征以及小城文化的审美救赎三部分入手,对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内涵做尽可能详尽的论述。

一、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场景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场景是由小城的自然风情、物化景观以及小城人物等共同构成的,不同场景的自由切换呈现出小城文化的多样内涵。

汪曾祺生在小城,长在小城,小城的文化场景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他,这种耳濡目染的场景无意识地走进了他的小城小说之中,也由此多角度地展露出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和谐、闲适与达观。

钱穆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3]。

由此及彼,都市的精神文化面貌之所以缺乏一种灵气与其人造自然的机械景观是分不开的。

与都市不同的是,小城没有“水泥森林”,也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它亲近自然,景色宜人,多面环水的闭塞交通使其免受现代文明的干扰,也因此留存了那些最为原始、自然的文化韵味。

汪曾祺笔下的小城就洋溢着这种自然的气息,给人一种和谐纯净之感。

如《受戒》中写到:“房檐下一边种着一颗石榴树,一边种着一颗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

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

”红与白相映成辉,小城在它们的点缀之下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和谐之美;《鸡鸭名家》中有一段描写小城冬天的场景,读起来令人心生向往:“交过小雪了,真的入冬了。

可是江南地暖,虽已至…相逢不出手‟的时候,身体各处却还觉得舒舒服服,饶有清兴,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这里的小城总是充满着生机,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安详。

水是汪曾祺叙述小城世界必不可少的因子,这里的水作为清灵、澄澈的象征,凡汪曾祺笔墨所到之处都流淌着如水般的温情故事,如明海与小英子、小锡匠与巧云,无不清灵如画、恬静如诗。

水环绕在小城之间,芦花依水而生,人们在水边或打闹嬉戏,或洗衣淘菜,人与小城、小城与水相生相惜,一切都充满了生的活力。

小城的山水风情以一种自然文化的原型融进汪曾祺的意识,又在汪曾祺的笔下呈现出别样的魅力,作者通过对童年印迹的追寻,营造了一个自然风光与和谐心灵相融洽的小城世界。

在汪曾祺看来,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包含在和谐的自然风光之中,也隐含在小城的物态景观中。

小城的街道、酒肆、茶馆、庙宇、作坊等物化形态从空间结构上形成了小城独具特色的立体文化。

这些建筑既凝聚着汪曾祺个人的家乡记忆、少时经历,又最为直接地反映着小城细民闲适的群体文化心态。

“酒店、茶馆可以说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小城中的主要公共场所,也是小城小说的典型场景。

”[4]老舍以茶馆为布景揭示了“埋葬了三个时代”的宏大主题;鲁迅将茶馆、酒肆本身作为文化批判的对象,牵引出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而在汪曾祺的小城小说中,酒肆、茶馆既不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历史背景,也不是用来控诉社会的工具,它们是小城人精神文化的依托,真实地呈现出小城人古朴的精神面貌以及闲适安稳的日常生活方式。

文学迷恋着作坊或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行当,古代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曹雪芹的《红楼梦》,到了现代,染坊、磨坊、酒坊等作坊都是现当代作家们不厌其烦的描述对象,如邓友梅的《烟壶》、迟子建的《旧时代的磨坊》等。

曹文轩曾说:“作坊情结之深而不可自拔者当推汪曾祺。

汪无论写小说还是写散文,皆受此情结所扰,自觉不自觉、用心不用心地写了许多作坊,许多独特的行当,许多工艺与技能。

”[5]汪曾祺在创作中不仅表达了对于古老手工作坊的眷恋,而且也将药店、熟食铺等民间行当以及锡匠、车匠等手艺人纳入了作坊话题之列。

《大淖记事》中写了一群锡匠,《茶干》中写到酱园作坊,《岁寒三友》中写到了炮仗作坊,另如《戴车匠》、《八千岁》等,这些作品都表明了汪曾祺对于作坊的执着与偏爱,而汪曾祺对小城文化的阐释自然也离不开对小城作坊场景的书写。

作为汪曾祺小城文化场景的主要组成部分,作坊、茶馆、酒肆等“城中之城”不仅仅充当一个个稳定性的文化符号,它们的有形存在为小城营造了闲适的生活气息,为小城生活增添了一份味道,也较为精细地体现出小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调与文化品格。

汪曾祺的小说大多以小城之子作为叙事的主要人物,他们就像小城的影子,小城的精神、思想与习惯都可以通过小城人物来表达,而小城细民群体文化心态的精髓也是由小城人物的小城故事演绎而来。

因此,小城文化的场景自然离不开小城人物的参与。

无论是商人、小贩还是引车卖浆者流,这些小城之子没有政治教条的羁绊,更不在乎生存之艰难、命运之无奈,他们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小城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达观与热情表现着留存于小城的原始生命力。

在这里,他们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他们彼此熟悉、互通有无,人与人之间因为知根知底的关系而相互信任。

《安乐居》中描写了一群来“安乐居”喝酒的酒友们,这里有给木材厂看门的老吕、衣着得体的画家、爱说胡话的瘸子还有以烤白薯为生的大爷……他们每天按时来,风雨无阻,虽然喝的是最便宜的酒,下酒菜也十分简单,但他们很知足,而且乐在其中。

这些酒友们达观的心态、形而下的诗意栖居在小城随处可见,小说“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这却正是现实”[6]。

当《大淖记事》中的十一子被刘号长打成重伤,锡匠们拿出各自积蓄为十一子买来补药;大婶们不惜杀了自家下蛋的鸡给十一子熬汤……在汪曾祺笔下,整个小城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样知足常乐而又温馨的氛围中,小城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也显得合情合理。

二、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表征小城是连接都市与乡村的桥梁,如同小城地理位置上的过渡性,小城文化也成了沟通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中介;小城与乡村、都市相依并存的三元鼎立结构,决定了小城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常与变等相杂糅的特征,因而在此环境下孕育的小城文化也具有了多元性与兼容性,这种中和性表征在汪曾祺的小城小说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汪曾祺借助小城的文化场景,结合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将小城的中和特质次第展开。

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小城“有生命,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象一个活的人”[7],小城生活上的世俗与诗意、性格上的坚韧与脆弱,使小城充满了生命色彩,也形成了小城令人深思的中和性文化表征。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小城,中国现代作家们在传统与现代、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中陷入了两难困境,他们徘徊于出走与回归的夹缝之中而不知如何抉择。

但作为新时期的小城作家,汪曾祺在向小城回归的过程中领悟到的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是世俗与诗意、坚韧与脆弱的彼此整合。

在汪曾祺看来,它们的融洽将会实现一种中和,一种既能消解都市文明中的流弊,又能储存乡村文明中的精华的理想图景。

当然,这也是汪曾祺小城小说创作的文化之梦。

用美的眼光审视世俗的社会,从小城之子的世俗生活中挖掘蕴涵他们背后的诗意,是汪曾祺小城小说的创作初衷。

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之子多是平凡的庸常个体,他们既没有远大的事业追求,也没有宏伟的人生规划,不通文墨以及视野的狭隘,注定他们每天只能为世俗、琐碎的日常生活而忙碌,日复一日,大抵都是如此。

小城之子生活的街道上时刻上演着一幕幕的闹剧:“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

男人揪着头发打老婆,女人拿火叉打孩子,老太婆用菜刀剁着砧板诅咒偷了她的下蛋鸡的贼。

”(《异秉》)这样的场景在汪曾祺小说中早已司空见惯,作者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小城民众的吃穿住用以及他们简单重复的日常生活,小城世界的世俗特征也由此可见一斑。

在汪曾祺小城叙事的故事群中,《受戒》中的和尚们无疑将小城的世俗化格调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这些和尚住在菩提庵,他们出家是为了生存,虽然每天念经、打坐,但是他们心中并没有佛,更不懂得佛家的清规戒律;他们和常人没有区别,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打牌、赌博也是常有之事。

世俗化的小城生活折射了小城人卑微的生命存在,庆幸的是,小城民众在世俗与卑微中活出了旁人艳羡不来的精彩,他们有着达观的文化心态,懂得自得其乐,他们对人真诚热情,对工作踏实勤恳,这都为他们的诗意人生赢得了尊重。

作为一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与诗学修养的作家,汪曾祺希望通过诗一般的文字将小城生活的和谐之美、小城的诗意传达给那些在都市中失去信念的人们,让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之中不仅有压力,还有诗意。

汪曾祺善于用诗意的目光捕捉小城之子的诗意人生,诗意与诗意的重逢,便形成了小城文化的诗意表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