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第一桶金生成法则及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第一桶金生成法则及案例
策划/执行刘辉张雁彦
第一桶金是一个跟创业有关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创业过程中获得的第一笔财富。其中除了金钱以外,还包括人脉资源、社会地位等一切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品质、满足你向往的生活环境并且能对将来的拓展起到关键作用的物质总和。
在中国,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考虑过创业,但成功比例最多为万分之一,这个落差让人揪心。
或许对于部分起点高的人而言,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迅速找到创业的突破口,挣得第一桶金,但对于仅凭满腔热血去空手套白狼的普通创业者来说,赚取第一桶金几乎难如登天。正如一个古戏所唱:“一文钱买鸡蛋、蛋变鸡、鸡变蛋能变个没完。”而大多数人却就差那一文买蛋钱。
在国家制度愈来愈完善、市场愈发透明的当下,几乎不可能再有人能像当年的李嘉诚、黄光裕那样,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商业模式,建立起坚不可摧的商业帝国。后来者只能见缝插针,在前人的足迹上细分市场,期待能从中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据专家分析,没有阵痛的创业,是弱不禁风、容易土崩瓦解的,反而获得第一桶金越艰难的人,成就往往越高。
赚取第一桶金之所以重要,除了金钱本身之外,还在于这个让人在坐过山车般的刺激感中反复失落的过程,能快速历练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原始积累只是接近成功的第一步,之后便是无休止的创业征战。因此,苦练内功是必不可少的。
本篇策划将通过案例讲述、解析,把“如何赚取第一桶金”拆分为五种模式,望能给予困惑中的创业者们有效的启示和借鉴。
信息型:
时时刻刻紧盯市场
所谓信息创业,是指持有少量资金的创业者,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对信息或政策的敏锐嗅觉,参与或开发某些项目(不一定是能够长期发展的项目),而获取的大量资金,即第一桶金。
而捕捉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只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和市场的综合判断,与智力无关,是一种后天累积起来的资本。
玩转信息:小本连环投资
广州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素有“猪肉大王”之称的陈生,信奉“像找恋人一样找事业”。
2008年,陈生这个不信邪的执拗男人,硬生生地“打乱”了猪肉市场的秩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他跟统领猪肉市场几十年的个体大军血拼,短短一年,他让顾客高价买肉还喜笑颜开。迄今为止,陈生的“壹号土猪”已经在广州各个农贸市场和超市里开了近150家连锁店,单店年营业额最高达300万元,一个关于猪肉市场的统筹梦想已然在路上。
在实现以连锁猪肉档口为安身立命之本之前的20年,陈生不止一次撰写着传奇。然而,每个表面风光的大成者,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累积过程。
当年,北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的陈生并没选择在广州市委办公厅里继续工作,而走了另一条令全家人始料未及的路——创业。
1990年初,北运菜的价格从正常年份的3~5毛降到1毛,陈生预感到下个菜季农民不会种菜了,菜价必定成倍增长。他随即用手里仅有的几千元承包了一大片土地,雇了十几个贵州民工种菜。
1990年11月4日新菜上市,不出陈生所料,菜价涨了好几倍。
在卖菜的过程中,陈生发现,菜价与气温有着紧密的联系。气温低时,菜价就高。那年冬至前一天,气温还有20℃,菜只卖1毛一斤,陈生从农民手里收购了一大批蔬菜。冬至那天,气温骤降到6℃,陈生手里的蔬菜,价格从1毛涨到7毛……卖菜半年,他净赚了100万元。
然而,100万元对于憧憬着1000万元为第一桶金的陈生而言,还相差甚远。
手里有了钱,陈生便不愿继续憋屈当菜农,再说菜农在陈生的“先发制人”之下,也开始偷拳,市场逐渐规范,再没有漏洞可填,于是陈生转而将目光聚焦在了当年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上。
1991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陈生空手套白狼,用卖菜赚来的一百多万元和从朋友处借的200万元买了6亩地,准备进军楼市。这是一个比史玉柱更早出名的人,对当时满腔热血、执着的陈生来说,他几乎无视同行的提醒,“要先融资,就算不先把楼盖好,也要凑足盖楼的钱,不然后患无穷。”
陈生固执地聘请了20名设计师,五天内拿出了商品房的平面立体图。这样的高效率,在当时拿出一张图纸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湛江楼市,引起了热议。之后,陈生在空旷的工地上打出6米高的广告牌,以比市场均价低30%、比成本高30%的价格预售楼房。从买地到卖房,陈生只用了6天时间。不到两周,商品房销售一空,陈生的第一桶金1000万元收入囊中,并在短短三年内,一跃成为湛江房地产的龙头老大,占据了半壁江山。
堪称传奇的人物,必有传奇的个性,陈生最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从不排队。”就像在北大读书时,陈生宁可游走在5个拥挤的食堂之间,也不排队;在市委机关论资排辈慢慢熬,说不定能混个局级干部,但他不“排队”,毅然出走。
或许因为文人对自由的向往,充斥着陈生意气风发向前冲。一路捡项目,又一路斩立决,像寻找恋人一样寻觅着能让他至死不渝的事业,但归根结底,陈生的第一桶金来得快速而猛烈,他对信息的敏锐捕捉和清醒的头脑,让他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中乘风破浪。
把准信息:SOHO逆向吸金
当人们得知张林毅然注册公司,杀入外贸行业时,都以为他疯了。此前,就职于一家外贸公司的张林难逃失业的命运,“葬身”经济危机之中。很快,张林在家做起了外贸“soho族”,与之前就职的公司不同,他要做的不是出口,而是进口。
以往与国外客户接触时,张林察觉到,金融危机对国外厂商的影响远大于国内,面对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急于为产品找到销路的国外厂家,大都处于饥渴状。张林实际上是跳出了国内出口的瓶颈逆市而上。
张林的第一笔业务,来自一家经营“洋零食”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代理着欧洲几十个畅销巧克力、糖果和咖啡品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客户急于回笼资金,给张林的报价比几个月前低了40%,并且不要求张林开具信用证,而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在与对方商谈时,张林已开始四处寻找买家,由于他的产品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批发商低了很多,货还没到,就被订购一空。
有了第一笔利润作为流动资金,张林继续挖掘“逆向商机”。除了从出口到进口的逆向生意外,他又发现了一种寻找逆向生意的途径。
张林之前就职的外贸公司,主要从事小礼品出口,公司从江浙一带的礼品加工企业进货,销往欧洲市场。每年的11月,由于圣诞节将至,本是这些产品出口的旺季,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订单大幅减少。一些对市场变化反应慢的加工企业,积压了大量的圣诞礼品,价格比平时低了20%以上。
张林灵机一动,大量采购这些厂家积压的圣诞礼品,再低价销往国内市场,这些原本销往欧洲市场的精致的圣诞礼品,颇受国内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张林很快打开了国内经销渠道。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牵制反应缓慢的人,反之,成就反应迅速的人。
逆向思维挖掘市场,让张林在经济危机中成功赚取了第一桶金,也让一个小小的公司职员的人生,开始了良性的淘金之旅。
专家点评:
这是两则非常典型的通过捕捉信息而成功赚取第一桶金的案例。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国家的强国演变中,随时可能出现一些促成人们创富的契机。譬如陈生的案例,虽然不具有太强的时效性,但任何信息的释放方式都大同小异,它会不间断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因此,搜集信息的能力才是关键,并且通用于任何时间段。陈生若不能判断出天气对蔬菜会造成影响,若不能判断出楼市升温、打破同行的传统操作方式,他不可能成功。同理,张林在让人谈之色变的经济危机中找到了正确的致富渠道,也是因为对信息和经验的多年累积,在适当的时候产生了厚积薄发的效果。
因此,创业者不可一味地寻求捷径,只要做足功课,创富其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积存型:
分分厘厘凝聚血汗
顾名思义,这类创业者全凭时间、精力和体力去完成原始积累,然后赚得第一桶金,但他们能够坚持,能够盯准时机,厚积薄发。
这类创业者最为普遍,创业精神最为感人。
十年艰辛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