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课件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
课件华东师大版
一. 教学建议
本节课内容包括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上承“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启“二战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影响深远,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初三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教育的本质。

本节课以《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启发式教学。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紧抓《大国崛起》这一当今比较热点话题,紧跟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启发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帮助。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同时采用《大国崛起》中罗斯福的图片,生动、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罗斯福的风采。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历史图片、体验历史角色等,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感悟历史。

引导学生研习历史资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通过导学材料的发放,课本现有资料的占有,期望学生通过研习历史资料,懂得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媒介和桥梁,掌握处理各种历史资料的方法,提高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或合作讨论的成果转化成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从而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以上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二、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而罗斯福新政又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出现因素之一。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初三学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通过两年的学习,初三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初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初三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整合思路
初中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而本课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可运用材料例证法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用谈话法通过互动式问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轻松把握和理解知识脉络,还可运用讲解法,通过分析、综合、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突破难点问题。

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阅读、表演、讨论等学习活动,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
“认知—理解—内化”。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3.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929年10月,随着美国股市的崩溃,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场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出路。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实施了一场名为新政的改革。

改革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改革措施涉及财政、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

改革使美国在经济上得以摆脱并逐渐复苏,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政治上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得到巩固,还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也就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本课还讲到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把世界推向新的大战危机。

可见,本课内容讲的就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由相对稳定到开始走向危机的这段历史,是本主题的中心环节部分。

本课与前后课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另外,不管是在国际关系史中,还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还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中,本课内容都是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课程标准
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
了解德国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的基本事实。

2.过程与方法
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

学会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分析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和德国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作用。

通过了解法西斯的暴行,使学生体会到法西斯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
对“新政”的评价。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罗斯福图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认知—理解—内化
教学过程
小结:几天我们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接触了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内容,也思考和分析了一些问题,这不仅是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对世界大战能否避免有了一些思考。

教学反馈:
1.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最突出的区别是()
A.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完全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C.未能取得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D.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组织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
严重的,其特点是、、
和。

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对付这一局面,他宣布实行。

3、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首先整顿银行开始。

B.通过了国家工业
复兴法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

4.材料分析
材料一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
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
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
1、材料1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面对这种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2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评价?
2、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