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知识点目标细化
安徽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安徽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安徽省高中历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安徽高中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古代历史1. 中国原始社会: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掌握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
2. 夏商周三代:掌握夏、商、西周的历史脉络,了解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3. 春秋战国时期:重点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形成,以及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4. 秦汉时期: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展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掌握三国鼎立的局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民族融合。
6. 隋唐五代:重点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成就,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
7. 宋元明清:了解宋朝的科技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清两朝的中央集权加强以及清朝的疆域扩张。
二、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变革: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2. 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
3.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掌握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4.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意义,国共内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实施。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2. 中世纪欧洲:掌握封建制度的形成、教会的统治以及文艺复兴的兴起。
3. 近现代欧洲: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和欧洲各国的现代化进程。
4.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掌握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5.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和战后格局的重建。
安徽高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安徽高考必考知识点汇总高考作为学生们人生中的一场重要考试,对于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在安徽省的高考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对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安徽高考必考的几个知识点进行汇总介绍。
一、历史在安徽高考中,历史是必考科目之一。
历史知识点繁多,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必考的重点: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例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
考生需要掌握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特别是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以及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例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手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商业贸易形态的变化。
3.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例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背景、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地理是安徽高考中的另一个必考科目,以下是几个地理方面的知识点:1. 世界地理:主要涉及五大洲、各大洋、主要山脉和河流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洲、洋的位置、地形特点,以及世界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2. 中国地理:主要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方位关系,以及各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3. 地球环境问题:主要是涉及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三、物理物理是安徽高考中的一门理科科目,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1. 运动力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运动的公式、条件和相关计算。
2. 光学:主要涉及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现象的规律,以及相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电学:主要包括电路分析、电磁感应、电磁波等。
考生需要掌握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电磁感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电磁波的特性。
以上只是安徽高考中的几个必考知识点的概述,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需在具体章节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对2012年安徽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几点思考
对2012年安徽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几点思考桐城中学黄祥林一、2012年历史《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自安徽省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自主命题以来,历史《考试说明》总体保持稳定,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并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今年的《考试说明》也不例外,与往年相比,其“不变”之处在于:命题的原则和方向不变: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
考核的目标与要求不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必修课程的考试内容不变:主要考查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和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题型示例的结构不变:总量30题,由18道选择题和12题非选择题构成;几乎全部为“新情境”试题,且图表类示例有较大比重;30道试题都摘自或改编自最近几年全国与各地的文综高考试题。
今年历史《考试说明》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表现在:选修课程的考试内容有变化: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增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两个单元,同时删除了“俄国1861年改革”一个单元。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增加了“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一个单元。
考点总体上有所增加。
《考试说明》的第三部分“题型示例”有重要的隐性变化:选择题中,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例有变化,去年选择题中外历史试题比例为12:6,而今年的比例为9:9;非选择题多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型试题,而中国古代史内容仍然较多,涉及到例1、例2、例3以及例4第一问、例5第一问、例6第一问、例7第一问、例11第一问等11个小题;另外,经过改编的示例题有所增多:10年1题、11年2题、12年6题。
安徽历史高考大纲
Ⅱ. 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井田制和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5)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5.五代、辽、宋、夏、金、元(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理学和史学文学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7)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第二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资政新篇》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4.北洋军阀的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袁世凯专权与称帝“二次革命”“二十一条”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壮大5.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经过(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军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第三部分世界近代、现代史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2)文艺复兴2.欧美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欧洲启蒙运动(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从君主立宪派到雅各宾派拿破仑帝国的灭亡(4)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亚洲革命风暴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5.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8.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各国的变革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5)亚洲经济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10.世界格局的变化(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3)世界经济的发展11.现代科学技术(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考试说明解读历史(张昌东张剑)
安徽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及冲刺策略张昌东备受广大教师和考生关注的《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近日已经公布,各学科的命题考试范围与题型示例、考核目标与要求也随之新鲜出炉。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年《考试说明》与年对比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完全一致。
和年相比,今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整体保持稳定,但也做了几点修改,具体解读如下。
一、考试说明的变化. 在对历史学科考查的整体要求上,做了一点改动,即年表述的“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修改为“历史学科命题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
. 必修模块“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目。
. 必修模块“现代世界史”“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栏中删除了“文学的主要成就”一目。
.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删除了“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一目。
. 题型示例的变化:由于试题命制存在连续性,研读往年试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今年的题型示例共有选择题题、非选择题题,选择题保留下来的有道题,新增的有道题;非选择题保留的有题,新增的有题。
纵观《考试说明》题型示例的道选择题,有道图表题,占题量的℅,这种创设新情境和新史观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答案。
如:例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考查史学方法论,尤其值得注意。
二、冲刺策略.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抓“点”串“线”铺“面”织“网”。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依据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联系。
.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
切忌丢掉书本,搞题海战术,舍本逐末,以练代学。
安徽新高一历史知识点梳理
安徽新高一历史知识点梳理随着新的高一历史教材的推出,安徽省的高中生们将会接触到新的历史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下面将对安徽新高一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远古时期1. 中国远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黄河流域文化的形成、华北平原的形成、长江流域文化的形成等内容。
2. 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包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等内容。
二、夏商周时期1. 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划分为夏的传说、夏的实际存在、夏的衰亡等部分。
2. 商朝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特点:包括商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商朝的经济和文化等内容。
3. 周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周朝的国家制度、封建制度的建立等内容。
三、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化、诸侯争霸等内容。
2. 战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包括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兵器发展等内容。
3. 各国兴衰变迁及其原因:介绍各国的兴起和衰败以及其原因,如宋国的兴起和灭亡、楚国的兴盛和灭亡等。
四、秦汉时期1. 秦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秦朝的统一战争、秦朝的政治制度等内容。
2. 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的社会经济等内容。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包括三国鼎立、三国统一、三国分裂等内容。
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社会经济变化等内容。
六、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隋朝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等内容。
2. 唐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唐朝的建立、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的社会经济等内容。
七、五代十国时期及北宋辽金南宋时期1.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变化等内容。
2. 北宋辽金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北宋辽金南宋时期的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
八、元明清时期1. 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包括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制度等内容。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及备考建议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高考中一直是一个备受考生关注的科目。
历年来,历史考试重点内容、难度一直存在变化。
因此,为协助考生备考历史,本文将对历史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并提供备考建议。
一、明确高考历史考试重点高考历史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部分又分为解答题和论述题两大类。
要想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需要明确高考历史考试的重点。
1. 传统文化考点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对传统文化题目的考察一直具有一定的比重。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考点。
2. 历史事件考点历史事件一直是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历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历史事件的考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历史时一定要把握历史事件考点。
3. 政治制度考点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产物,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重。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一定要熟悉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领导机构、官职、职责等相关内容。
二、历史备考建议明确了历史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备考历史。
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1. 分析历年历史高考试题做到历年历史高考试题分析是备考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历年的历史试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历史考察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历史考试的出题规律和命题思路,从而更好地备考历史。
2.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当重点复习历史的重点考点。
上文已经提到,历史重点考点包括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等。
考生应该从重点考点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复习,掌握历史的重点和要点。
3. 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在高考历史考试中,能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相关文化背景的能力十分重要。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
这包括对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解历史发展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等。
考纲解读: 安徽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解读
安徽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解读一、变化解析考试范围和内容:变化的主要是选修部分。
1.选修一删除了俄国1861年改革,增加了日本明治维新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两单元;2.选修二增加了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题型示例的变化:1.选择题共18题,非选择题共12题,题型示例总量不变,但对去年题型示例进行了较多的更换。
选择题更换了9道新示例,其中中国历史部分的题型示例由去年的12题减少到9题,绝大部分是新增示例,图表类示例占较大的比例;世界历史部分的示例由去年的6题增加到9题。
这说明今年可能会加大对世界史的考查力度,且更加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非选择题更换了6道题型示例,答案要点的制定,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注重对图表材料的设置与考查。
在18道选择题题型示例中,第1、2、6、7、8、9、14、16题都属于图表材料型试题,比去年增加一题。
3.题型示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选择题中的例7、11、12、14、17、18和非选择题中的例3、4、6、7、8都是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
4.重视新课改先进地区试题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在30道题型示例中,所列试题绝大部分为沿海发达地区近几年的典型高考题,以广东、上海、山东、福建等地高考试题为多,这些省份的试题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创新性强,具有稳中求新、求活、求异的特点。
5.突出我省自主命题的特点。
在选择题题型示例中,例1、2、6、8、15、18是我省文综自主命题的高考试题,图文并茂,耳目一新。
12道非选择题中有两题是我省自主命题,比去年多一道。
二、复习策略1.第一轮复习按照教科书顺序,第二轮复习按通史的备考模块较为科学。
只有回归通史,重视单元时代特征和历史规律,才能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实现有机整合,弥补模块专题史的不足。
2.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加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答图表类题目(图片类、折线图和柱状图、数据表格类等)的能力,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
2012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2012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第一篇:2012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说明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及历史观点。
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景”的创设。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必修内容古代部分近代部分(一)古代中国(一)近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反抗斗争(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辛亥革命(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古代中国的经济(4)新民主主义革命(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手工业的发展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商业的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兴起策(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思想解放的潮流(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维新思想(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新文化运动(3)宋明理学(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二)近代世界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科技成就(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2)启蒙运动(3)文学成就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二)古代希腊、罗马(1)新航路的开辟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雅典民主政治(3)工业革命(2)罗马法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部分(一)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二)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与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选修内容(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欧洲的宗教改革4.明治维新5.戊戌变法(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2.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3.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二篇:2011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历史2011年安徽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1.考试内容的变化:与去年相比较,今年我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上变化较小,与去年基本一致。
历史高考知识点安徽
历史高考知识点安徽历史高考考试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历史高考知识点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历史高考知识点中与安徽相关的内容。
一、安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东临东海,南界浙江、江西,西连湖北,北靠河南、山东。
安徽地势起伏,地形复杂。
其自然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大别山脉、黄山等。
二、安徽的历史沿革安徽在古代历史上地位重要。
早在战国时期,安徽就是楚汉争霸的主战场之一。
汉朝时期,安徽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豫章故事发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安徽的文化遗产安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其中,皖剧、徽派文化等是安徽文化的代表。
安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既有舞蹈、音乐,也有绘画、戏剧等。
这些文化遗产为我们了解安徽的历史和人文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四、安徽的历史事件在安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
例如,安徽发生过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淞沪会战等。
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对安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安徽的名人与文化贡献安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为安徽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近现代的文学家、政治家等,他们的作品和事迹都为后人铭记。
他们的努力和才智促成了安徽在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
总结:通过对安徽的历史高考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安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地方,其历史知识点不仅体现了区域特点,也反映出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高考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安徽的过去和现在,进一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储备。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点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点作为中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考试对考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挑战。
而对于安徽的考生来说,了解一些与安徽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安徽高考历史知识点,帮助考生备考。
第一部分:安徽的历史变迁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省份。
在古代,安徽是楚国和齐国的交界地带,曾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战略区域。
秦朝统一中国后,安徽成为南阳郡和豫州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安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地位。
在宋朝时期,安徽的徽州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徽派文化也开始兴盛。
到了明清时期,安徽则成为了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
第二部分:安徽高考必备的历史知识点1. 黄山革命黄山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黄山地区开展的一次重要革命斗争。
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黄山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如农民武装斗争、宣传运动等。
这次革命不仅增强了安徽的革命气氛,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黄梅县。
这种戏曲形式独特,曲调悠扬,表演技巧高超。
黄梅戏常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诸葛亮借箭》、《三国演义》等。
学习黄梅戏的历史知识,有助于考生了解安徽特色文化,增强对安徽历史的认识。
3. 黄山黄山是安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历史上,黄山也是文人墨客经常涉足的地方。
了解黄山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考生理解黄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义。
第三部分:历史名人与安徽安徽是中国历史上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的贡献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列举几位与安徽相关的历史名人:1. 程颢程颐程颢程颐是北宋时期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们曾在安徽徽州设立私学,培养了许多有才华的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安徽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
安徽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会考逐渐成为考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安徽省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之一,也于近年开始实施新高考会考制度。
其中,历史科目是会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讲解。
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的分裂和统一,再到秦朝的统一大中华、汉朝的短暂繁荣,这些都是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特别要关注的是黄河流域的兴衰和长江流域的发展,这是中华文明沟通交流的重要区域。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安徽新高考历史知识点不可忽视的内容。
特别是封建王朝的建立和衰落,包括秦朝统一、汉朝和唐朝的盛世、宋朝的政治制度变革等重大事件。
此外,了解帝制与儒学的关联性,对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与宗教中,文化与宗教也是重要的内容。
例如,儒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佛教与道教的传入与影响等。
了解它们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庞大的国家,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中国与外国文明的交流,以及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播等。
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五、近代中国的变革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
其中最突出的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是中国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标志。
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衰、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冲突与改革。
六、近现代中国的发展进入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更多的挑战与变革。
包括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建立、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与结束等。
了解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当代实力的强大和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很多,覆盖面广,但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学习与深入研究,全面掌握这些重要知识点。
安徽新高考文科知识点总结
安徽新高考文科知识点总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改革已经在我国各地陆续实施。
而安徽省新高考文科知识点也随之调整。
下面将对安徽省新高考文科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
一、历史历史作为文科类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知识点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省新高考文科历史知识点的重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政治方面,考生需了解周朝的封建制度、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汉朝的政治制度等。
而在经济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农耕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变化。
此外,文化方面的知识点也十分重要,如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科举制度和中国古代文学等。
二、地理地理作为一门结合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其知识点的总结相对简单明了。
安徽省新高考文科地理知识点的重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方面主要涉及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气候和气象、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等。
而人文地理方面则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交通运输、工商业地理和旅游地理等。
三、政治虽然文章要求不涉及政治,但是政治作为文科学科的一部分,有必要简单提及一些基本知识点。
安徽省新高考文科政治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政治制度、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理解来掌握。
四、文综文综作为新高考核心科目,是文科学生必考的科目之一。
文综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和政治四个部分。
除了前面提及的历史和政治知识点外,语文和英语的知识点也是考试重点。
语文内容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现代文阅读理解,而英语内容主要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
这两个科目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来提高。
五、综合素质评价安徽省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评价,考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点外,还需要在其他方面显示自己的优势。
例如,考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竞赛或文体活动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些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对于提高整体竞争力非常重要。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安徽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安徽在高考历史中,对于考生来说,备考安徽历史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安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其历史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考历史中,安徽的历史知识点是需要牢固掌握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安徽历史的必背知识点。
一、安徽地理环境的变迁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临东海,南濒长江,是少数与内陆辽阔地区相接壤的省份之一。
在古代,安徽处于“中原腹地”的边缘地带,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边界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楚国对安徽的影响。
春秋时期,安徽地区是齐国的势力范围,齐国的崛起对安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战国时期,楚国在安徽地区的活动逐渐增多,而齐国的影响力减弱。
这些政权的更迭和边界的变动,使得安徽地理环境经历了许多变迁。
二、安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安徽历史文化可追溯至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安徽是商代和周代的文化中心之一,周代的文化影响仍然存在。
而在宋代,安徽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安徽的四大传媒”成就了安徽在宋代的繁荣。
这四大传媒包括安徽的铜、铁、木、瓷,它们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安徽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在安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名人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是高考历史中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1. 胡适:胡适是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点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2. 赵元任:赵元任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教育家和外交家。
他在地理学和教育领域的贡献使得安徽在学术和教育方面有了重要的地位。
3. 黄山起义:黄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发动的一次重要战役。
发生在安徽省黄山市的这次起义,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只是安徽历史的一小部分知识点,但它们却是高考历史中必须掌握的。
了解安徽的历史文化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以及培养历史意识都非常重要。
历史高考知识点安徽新高考
历史高考知识点安徽新高考一、介绍安徽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历史高考知识点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和调整。
在新高考制度下,历史科目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较为繁杂。
本文将针对安徽新高考历史科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国古代知识点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兴衰原因及代表人物- 商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周朝的政治制度、农业发展和文化繁荣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兴衰演变- 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兴起- 孟子及墨家思想的兴起3.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治特点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汉朝的政治制度、农业经济和文化发展- 南北朝的分裂和佛教传入4.唐宋元明时期- 贞观之治和玄宗的开元盛世- 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成就 - 元朝的统治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 明朝的政治制度、海外航海和科技发展5.清朝及近代史- 清朝的统治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 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及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三、世界史知识点1.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的影响2.大航海时代- 西方航海家的探险及影响- 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地体制的建立3.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拿破仑及其对欧洲的影响4.工业革命及现代科技-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5.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场和结果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四、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发展- 革命斗争的重要事件和领导人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初期建设- 经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4.改革开放及中国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五、历史思维方法与历史文化常识1.历史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史料的鉴别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2.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六、总结通过对安徽新高考历史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科目的重要性在新高考制度下并未减弱,考生需要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知识点。
安徽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安徽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近年来,安徽高考历史科目的试题中,出现了一些固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考前的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了安徽高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1.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1)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从夏、商、周到秦、汉、唐,逐渐形成完整的封建制度。
(2)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奴隶阶级等。
(3)封建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约束人民群众、限制社会流动。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从隋唐时期开始,直至清末科举废止。
(2)科举制度的种类:明、清时期的进士科、举人科、秀才科。
(3)科举制度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如官僚主义等。
3. 中国古代的国家经济政策(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均田制、科举制度对农业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人民生活: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物价变动等。
(3)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海外贸易:海禁政策、丝绸之路的开放与繁荣。
4. 中国近代史时期的社会变革(1)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失败后的戊戌政变。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
(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核心观点、代表人物和影响。
5. 中国近代史时期的民族抗争与革命斗争(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原因、主要事件和结果。
(2)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运动和变革、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影响。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三大革命斗争和党的基本路线。
6. 世界两大战争与中国的抗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家及其后果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近代史时期的国民政府与抗战:一二九运动、国共合作、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等。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是安徽高考历史科目必考的内容,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务必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在安徽历史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安徽高考历史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造纸术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
②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指南针①战国时发明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学: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②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①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
②东汉;;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西汉;;《周髀算经》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④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
安徽高考历史知识:汉字的起源和书画的发展1.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①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③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④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2.书法艺术的发展:①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还是实用性文字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安徽省高三文科知识点汇总
安徽省高三文科知识点汇总在高三文科阶段,安徽省的学生面临着重要的考试挑战,该阶段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安徽省的高三文科学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汇总。
一、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包括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世界史:涵盖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文化交流、科技发展等内容。
二、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如山川地势、气候变化、区域差异、城乡发展等。
2. 世界地理:涉及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环境问题等。
三、政治知识点1. 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2. 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国家机关的职能和运作,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
四、经济知识点1. 宏观经济: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微观经济:涉及市场供需、价格决定、消费者行为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五、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2. 现代文学:介绍当代文学作品及其代表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文学思潮。
六、哲学知识点1. 哲学思想史:回顾不同哲学流派的思想观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
2. 伦理学:探讨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
七、法律知识点1. 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修正案和个人权利。
2. 法律制度:包括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条文。
八、社会学知识点1. 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观点。
2. 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解决方法以及社会学角度的分析和思考。
以上只是安徽省高三文科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汇总,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知识点目标细化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确定历史学科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必修内容古代部分(一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对外贸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朱熹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汉字的起源和书画的发展(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2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近代部分(一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解放战争: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及其历史影响(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3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途径与影响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艰难的确立过程;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4.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进化论(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现代部分(一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3“文化大革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二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