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9月6日)
中共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实施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达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刚才,省教育厅文涛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达州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何健市长对做好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十一五”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达州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是省教育厅有力指导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省教育厅和所有关心支持达州教育发展的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解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达州是人口大市和教育资源大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市第三次党代会深入审视市情,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未来,提出了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吹响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奋进号角。当前,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十二五”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深入实施,各地进一步掀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热潮,突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致力于打造区域要素聚集中心,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教育则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起着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达州作为人口大市,如果教育办好了,680万人口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第二,弘扬优秀巴渠文化传统,造就新时期巴渠人才大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达州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曾养育了文学家张思训、思想家唐甄、诗人元稹等一代名流。特别是近代以来,从达州走出去的各类人才更是喷薄泉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创办的清溪宏文校,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地之一,孕育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巴山作家群享誉省内外,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巴渠人才群体。之所以有这种局面,与达州重教兴学、开明办学的巴渠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历史证明,教育是育才之本、成才之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新的历史时期,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巴渠人才大军,让知识得到充分发挥,让技能得到充分运用,让创业得到充分支持,让创新得到充分尊重,形成向外输出劳动力为向内吸引产业项目的良性格局,促进产业就地发展、人员就近就业,就必须大力弘扬重教兴学优良传统,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达州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抓紧抓好。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近年来达州教育事业虽然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教育发展历史欠账多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明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我市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3%,财政收入全部投入教育仍达不到国家标准。穷市办大教育仍然是制约达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根本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心思、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一手抓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保障,一手抓教育振兴为发展提供支撑,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
第四,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先发展教育。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随之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山区的群众,迫切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质,改变生存和发展状态,不再把贫困传递给下一代。可以说,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寄托着百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期望,也体现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解决“短腿”问题,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
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四个短腿”的问题,即:在内容上存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薄弱,在阶段上存在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强,在受教育面上存在人人享受公平教育还较欠缺,在机制上存在体制单一、活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扬长补短”,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补能力、素质之短,培育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要坚持以教师为根,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对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培养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真正使学生成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了解社会,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对师资,要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名师名家和学科领军人物;要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进一步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崇高职业。
第二,坚持服务社会的根本导向,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短,推动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做得不错,但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比较落后,职业教育更差一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同时,重点加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力强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要在基本普及上下功夫,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城乡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高中教育要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集中建好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优质高中,努力提高毛入学率,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在突出专业结构和特色上下功夫,抓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抓产学研用结合,做出特色,增强竞争力。职业教育要针对川渝鄂陕产业特色尤其是结合部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向,突出对应学科、强化供需对接、提升实训特色、加强产学联动、提高品牌影响。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下大力气去抓。具体讲,当前要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目标,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做好国家立项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