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zhlzw.com中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

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

《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

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

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其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和谐思想践行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家庭、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等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和谐这个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一种道德价值、一种伦理观念和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

和谐意味着尊重、协调、均衡和共生。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上还是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上,和谐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个人生活中,和谐体现在与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中。

中国人认为,心身健康、身心平衡、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最根本的幸福和最高追求。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个人修养、内外兼修,依循道德准则,追求协调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中,和谐则是以领袖、统治者和国家民众之间和谐的关系为前提,推动社会的平稳、稳定和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致和谐而不宜以苛惩”的思想,表达了社会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

这种和谐社会所包容的各种文化、宗教和思想的多样性,是中国所独有的广泛包容的文化特点。

二、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和谐思想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特征。

首先,和谐思想带来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宽容。

和谐思想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

如对多元文化融合和包容、宗教、道德观念等问题的探索,进而为实现人类和谐共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次,和谐思想有助于缓解社会紧张和冲突。

和谐是调和不同利益之间的基本路径,也是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地位。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道”之尊,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种“和”的理念也在日后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也因此弥漫着和谐之气。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认真领会和梳理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给“和谐”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可使我们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重放异彩。

一、传统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与“谐”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是分开来使用的。

《尚书·舜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水,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话。

在这里,“和”与“谐”字义同。

在古文献中,由于“和”字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谐”字,且意义相通,故本文中的“和”与“谐”以及“和”与“和谐”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

在传统文化中,“和”的含义极其丰富,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差不多涵盖了社会国家、天地自然、个人精神和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

当然,和谐思想由于语境的不同,其中心重点亦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和”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第一,“和”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和协调。

“和”字从构造上看属形声字,甲骨文从“龠”,形口吹排箫,声禾。

“谐”也是个形声字,形也从“龠”,声“皆”(谐转),所以,“和”与“谐”从本义上都指的是声音相应,和谐地唱或伴奏之意。

由于“和”与“谐”最早是从礼乐文化中来,而“乐”要达到悦耳的功效,客观要求多样统一,协调有序,这样才能赏心悦耳,实现其审美功效。

故《说文》上解释说:“和,相譬也,又和调也。

”事实上,在远古的中国人那里,“和”实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对象事物、日常生活、社会政治、养生卫体等冲突多样性的协调。

“和”的哲学阐述最早见于《国语·郑语》。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守 望 相 助 , 疾 病 相 扶 持 , 则 百 姓 亲 睦 。 方 田 而 井 , 井 九 百 亩 , 其 中 为 公 田 。八 家 皆 私 百 亩 ” 恒 产 是 有 恒 心 的 物 。
关 于 社 会 和 谐 的 思 想 ,我 国最 早 的 诗 歌 总 集 《 经 》 硕 鼠 质 前 提 。 轻 重 家 的 代 表 人 物 管 子 也 曾 说 “ 食 足 而 知 荣 诗 衣
义 。

谐 。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为 物 质 决 定 意 识 ,经 济 基 础 决 定 上 层 建

关 于 实 现 社 会 和 谐 的 物 质 基 础
筑 。 今 天 我 党 发 展 作 为执 政 兴 国 的 第 一 要 务 ,大 力 发展 社
如何实现社会 和谐 的物质基础各家的观点不尽相同,其 会 主 义 经 济 满 足人 民 日益 增 长 的 物 质 文 化需 要 ,十 七 大 强调
中孟 子 和 管 子 的 思 想 论述 的最 为 深 刻 。在 《 惠 王 上 》 中 要 牢 牢 扭 住 经 济 建 设 这 个 中心 , 坚 持 聚 精 会 神 搞 建 设 、 一 梁 孟 子 论 述 了 关 于 “ 产 ” 的 问 题 ,“ 产 ” 在 当 时 主 要 心 一 意 谋 发 展 , 不 断 解 放 生 产 力 。在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解 决 前 恒 恒
述 了 没 有 “ 产 ” 的 危 害 , 那 就 是 “ 辟 邪 侈 , 无 不 为 恒 放
性 ,但 是 一 些 具 体 的 思想 和 做 法 却 是 很 有 意 义 的 。 孔 子 在
正 , 已 ” 制 民 之 产 ” 的 具 体 内 容 是 使 民 有 “ 亩 之 宅 , 树 实 现 各 个 等 级 之 问 和 谐 上 主 张 “礼 治 ” 和 “ 名 ” 希 。“ 五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汇报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汇报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汇报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和谐思想贯穿于各个领域,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关系和国际交往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传统文化是中国和谐思想的重要基石。

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即取中间的平衡之道,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

古代文人雅士们崇尚和谐之美,在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表达了对和谐的追求。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观。

二、教育中的和谐思想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和谐价值观。

有句古话说:“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重要的就是培养人们的和谐思维和行为习惯。

这种教育思想在古代的儒家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应用。

三、社会关系中的和谐思想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社会关系的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中国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家庭中,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尊重和关爱、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都是和谐社会关系的表现。

此外,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同事之间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国际交往中的和谐思想中国历来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和谐。

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中国一贯的和谐思想。

中国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通过友好互利的合作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和谐与稳定。

总结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关系和国际交往等领域,和谐思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倡导和践行和谐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加强和谐思想的宣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和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范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且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

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

说其“博”,是因为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是因为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的和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的德性之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

一是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

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

儒家要求人们首先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

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孟子亦云:“人亦孰不欲富贵”,“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不过,孔子认为富贵有义与不义问题,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并不笼统地排斥富贵,而承认合乎道义的富贵。

儒家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

这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避免因对金钱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人的异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0年第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1,2010第26卷JOUR NAL O F EDUCAT I ONAL INST ITUTE OF J IL IN PROV INC EVo l 26(总251期)T ota l N o 25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宋健(6),男,吉林长春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韩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朝鲜韩国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宋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韩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等。

这些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现代意义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11015404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精神,和谐历来都是古代诸子百家所探讨的重要命题。

每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有一个传承的过程,我党在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也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和谐理论,成为我党重大的治国方略和全新的执政理念。

而当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蕴藏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文化,并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文化动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思想非常丰富,按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六大部分,即生态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经济和谐思想、文化和谐思想、社会和谐思想、世界和谐思想。

1.天人合一:生态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相处,强调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

在当今社会,和谐的观念仍然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新的和谐理念,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依靠自然。

最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进一步得到强调。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人们普遍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尊重家庭、尊重长辈、尊重师长,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与和睦。

最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包容、互利共赢。

人们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倡导不歧视、不偏见的人际交往,倡导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还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关系,鼓励人们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最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进一步深化。

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个体的努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还体现在国家与国际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最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展,人们更加注重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中国积极倡导建设性国际关系,主张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不断进化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互促进。

最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更加注重环境、人际关系、个体与社会、国家与国际的和谐。

这些和谐理念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只有通过和谐的发展与协调,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浅谈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修身养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和谐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之中,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重要基石在于“仁爱”和“道义”。

仁爱强调个人间的相互关爱和关怀,体现了人们对于和平与和睦的追求。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这些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这种相互尊重和关怀的精神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义”思想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指导。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提倡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的“中庸之道”倡导个体的行为以礼制约,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佛教强调无我和慈悲为怀的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社会和谐的理念,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思想还体现在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上。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园林设计中,注重自然景色与人工构筑之间的和谐平衡,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景观。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诗词中表达对于宇宙与自然秩序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谐思想还贯穿于中国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从内心发掘力量,以宽容和善意对待他人。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追求和谐话语、和谐行为,避免冲突与摩擦。

相互尊重、包容理解与和谐相处成为中国古代社交生活的重要文化准则。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加,都导致了人们对于和谐的追求保持距离。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但是,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谐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理念,更是一种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和谐思想提醒我们,尽管现代社会存在竞争和冲突,但我们仍然应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理解,追求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意义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意义

中国传统和谐⽂化的起源、本质及意义2019-09-10和谐是中国传统⽂化的⼀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化精神之中。

⼀、和谐渊源考:“和”、“谐”探源和谐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式和价值理念。

从字源的⾓度探索“和”、“谐”的指物性、象形性及其涵义,对于分析中国传统和谐⽂化的起源、本质及其意义有很⼤帮助。

“和”必然有⼀定的“度”和“量”的要求。

做到适中、恰好。

这个“度”和“量”的要求就是中国传统⽂化中的“和必中节”思想。

《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和必中节”就是要做到恰到好处,⽆过⽆不及。

如,儒家对于“乐”的教育就是严格遵守“中节”的原则的,“乐⽽不淫,哀⽽不伤”(《论语·⼋佾》),不淫、不伤就是适中、恰到好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和”。

从以上的字源分析可以看出,“和”的⼀个突出特征就是在多样中“调剂”,兼容各种⽭盾关系,调剂以达相成相济的和谐理想之状。

“谐”也有两种写法――“”与“谐”。

现在通⽤“谐”。

“谐”与“和”同义,都指⾳乐的和谐与协调。

《说⽂解字》释“”⽈:“乐和也。

从⿕,皆声。

《虞书》:‘⼋⾳克。

”’可见“和”、“谐”两个字都有⾳乐或语⾔调和的意思。

同时,《说⽂解字》对“谐”还有这样的解释:“谐。

恰也。

从⾔,皆声。

”“凡从皆声字,多有和同义。

”《说⽂解字》释“袷”为“谐也”。

这是互训同义的现象。

所以,“谐”具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协调⼀致等意思。

中国传统和谐⽂化的重⼼集中在“和”上,其主要涵义由传统“贵和”思想演化⽽来。

《论语·学⽽》记载:“礼之⽤,和为贵。

”礼的作⽤,以“和”最为可贵,含有价值判断的深刻意义。

所谓“和为贵”,就是说和谐是宇宙和⼈⽣的最⾼境界和价值,是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及现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及现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及现代价值刘增禄胡春燕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宽厚性格的养成,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的历史意义。

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特色。

和谐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具体表现——一是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天人是和谐的有机体,因此,无论是施政还是生产活动都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因时因地制宜,保持与大自然的协调一致。

我们今天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际上正是对传统和谐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二是助推了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首先依赖于家庭稳定,因为家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的细胞。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依恋家庭,重视家人的团聚、团结、和睦、和谐。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重视尊老爱幼、重视天伦之乐并施及他人施及天下的情愫,不仅促进家庭安宁、促进地区安定,而且客观上助推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对我国保持多民族共处的“大一统”政治格局、对我国形成和保持“政通人和”的社会气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是养成了优良品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映了国人对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殷切向往。

四是成就了“礼邦”美誉。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使中华民族注重修养,待人接物讲究礼节。

作为个人,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做到“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正是因为这样,养成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守“礼”习俗,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的和谐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贯穿于诸多领域。

这个概念源于夏商周时期,被后代传承并演变。

和谐思想包括道德和伦理观念、社会管理制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和谐思想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1. 道德和伦理观念。

和谐思想提倡的是道德和伦理上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仁爱"、"中庸"、"协和"等道德原则。

比如在中庸之道中,追求的就是平衡以达到事物的和谐,互相理解、宽容看待。

在家庭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规范明确的伦理要求,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等等。

2. 社会管理制度。

和谐思想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

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主张的是“君民一体、和合共生”,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君臣间互相理解,天下大治。

法律制度中,也强调“和而不同”,在司法过程中主张法官和被审查者之间要求宽容、尊重和理解。

经济制度中,和谐思想强调了合作、竞争和平共存。

3. 艺术和文学。

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学。

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的是尺度匀称,浓淡相宜等原则。

要达到这些原则的标准对创作者的心灵和意志也有要求。

在中国文学中,也追求的是文理并重,以及诗言志、文言情等原则,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文化的和谐。

二、和谐思想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1. 在政治方面,和谐思想的实质是民主和法制建设。

中国国家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公正。

这就需要君臣间互相尊重、民众间互相理解,才能实现当今中国的社会和谐。

2. 在经济方面,和谐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发展的思维基础。

这也就是要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精神文明等多领域的共建共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 文 化 , 史 悠 久 , 大精 深 , 要 包 括 历 博 主 中 国古 代 哲 学 、 教 、 育 、 学 、 学 、 学 、 术 、 宗 教 经 史 文 艺 科 学 技 术 等 方 面 。我 们 每 个 人 从 小 就 接 受 中 国 的 传
自然 ” 原 则 上 。 他 认 为 , 大 而 无 限 的 宇 宙 是 一 个 的 广
儒 家 对 天 人 合 一 观 念 也 进 行 了许 多 阐发 。 孔 子
主 张 以 “-” 人 , 以 “ ” 物 , 所 谓 “ 己 及 4 待 也 仁 待 即 推 人 ” “ 物 成 己 ”孟 子 还 提 出 “ 亲 ”“ 民 ” “ 物 ” ,成 。 亲 、仁 、爱
步 ,合 ” 符 合 、 合 ,合 一 ” 指 对 立 的 双 方 有 着 “ 是 结 “ 是
襄樊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第 9卷 第 1 期
双 月刊 2 1 0 0年 1 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现实意义
杨 毓 敏
( 樊职业技 术 学院 ,湖北 襄 樊 4 12 ) 襄 4 0 1

要: 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的今天 , 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儒 家、 家学派思 想蕴藏着 的丰富和谐 内容, 道 对我
水 出芙蓉 , 然去雕 饰 ”就是 老 子认 为的道 和天地 天 , 都 应 效 法 自然 , 也 应 当如 此 , 仿 效 自然 的 状 态 和 人 即
性 质 , 照 自然 规 律 行 事 。 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人 与 大 自 然 的 关 系 上 , 、 学 派 儒 道
都 主 张 天 人合 一
“ 人 合 一 ” 就 是 强 调 人 与 周 围 环 境 的 协 调 同 天

中医和谐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

中医和谐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

中医和谐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至高追求,中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与理法方药皆与和谐理论相关。

和谐观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统一上,更体现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以和谐观为指导的中医治疗方法,不仅遵循了一般中医治法的理论精髓,更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面思考、对立与统一结合的思想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标签:和谐观;中医;中药学;整体观念1 中医和谐观的来源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中医的和谐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当时特定的文化思想。

“和”即“太和”,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所谓“以和为贵”。

谐,从言,《尔雅》谓“谐,和也”,《周礼》又云:“掌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和谐”通常表现为一种平衡、有序、顺畅、条达、规律的状态,正如《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交融,最终“各得其利便是和”。

2 和谐观是中医的核心理念2.1 中医学的和谐观2.1.1 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天地相应,人类顺应自然的要求就是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素问·移精变气论》所云:“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强调了人要适应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免受疾病困扰。

一旦非时之气侵袭,或自然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则会导致“不和谐”的局面,则病始生。

2.1.2 人体内部相和谐2.1.2.1 阴阳和谐就人体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依靠运动而产生功能,功能则依靠物质才能发挥作用[1],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脏腑物质功能失常,则会“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同理,阴阳任何一方“失和” 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2.1.2.2 脏腑和谐脏腑和器官的不同生理功能构成了整个机体的整体性,《灵枢·脉度篇》所云:“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脏腑之间协调稳定,各司其职,则“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各个组织器官的相互协调与和谐是维持人体健康稳定的重要因素。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和谐”这一理念,其内涵和意义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在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就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进行探讨,分析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一、和谐的内涵和意义和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个体到社会,从自然到文化,和谐的内涵和意义非常丰富和复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和谐不仅仅是指某种关系、状态和状态的协调一致,更加重要的是指一种心态和人生追求。

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一种和睦相处以及和谐发展的状态,它不是仅仅指某种状态的单纯和谐,而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深层次的理念。

和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一直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自然和谐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应该相互尊重、相容并存,共同发展。

自然和谐反应了人类团结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2.社会和谐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不仅仅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意味着一种和谐相处、和睦共处的状态,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是一个总体观念,它表现为团结、和谐、友爱、正义、公平等价值观。

3.文化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和谐是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和谐相处状态。

文化和谐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多元的文化包容,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一种大众文化的理念。

文化和谐的实现需要多种文化的融合,需要人们拥抱多元文化、欣赏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二、和谐理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在当代社会中,和谐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和谐不仅仅是一个伦理理念,更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

和谐理念可以借鉴传统文化,将和谐理念运用到当代社会治理中,以实现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1.促进社会和谐当代社会,社会矛盾与不和谐问题长期存在,如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浅析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刚亮(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等,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同时,各家各派对和谐也都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

今天,我们对这些思想进行深入认识,这对于当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和谐思想;和谐社会;现实意义和谐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之中,就有以人为本,以“和”为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在认为万事万物存在统一对立关系的同时,主张通过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来消解冲突,以实现万物并育,共同发展的,并由此形成了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文化。

[1]一、和谐思想的由来及历史演变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说。

“和”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

“人类早期的原始文化形态逐步分化形成了“乐”与“礼”。

“乐”在远古,指的是乐、歌(诗)、舞三位一体,中国古典美学高度重视“乐”中所包含和体现的“和”。

“和”是一种参与性的最高境界”。

[2]和谐思想的形成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3]同时,在《书·舜典》中也有着关于和谐的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发现了音律的刚柔相济能够产生和谐的乐曲,如果不乱其中的顺序,人与神便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和谐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五味以调口”,“六律以聪耳”,[4]五味相合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合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姓名:华少帅学号:专业:年级:2013-09-2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

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

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

纵观中国文化史。

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及“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

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

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

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强调人性向天道自然的复归,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朴归真,使之趋向天人和谐。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发展理念。

是中国人民从古代到现代都在不断追求的理想的大同社会,以儒家为主的传统和谐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传统和谐思想,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标签:传统和谐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天人和一”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时代课题,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精神。

自古以来,“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儒、墨、道、法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着深刻的阐释。

“畜之以道,则民和”、“礼之用,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及后来的“天人调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等,无不体现着“和”的思想。

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强化,更是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的汲取与借鉴。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国语》中。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郑桓公与太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和”的概念。

“和”与“谐”同义,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

有如《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和谐思想几乎涵括了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重大关系,这些和谐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一、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儒家认为人与人应该相亲相爱,重视“礼”,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注重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为贵”,源自东方的智慧,语出《论语.学而篇第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地位。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道”之尊,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种“和”的理念也在日后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也因此弥漫着和谐之气。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认真领会和梳理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给“和谐”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可使我们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重放异彩。

一、传统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与“谐”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是分开来使用的。

《尚书·舜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水,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话。

在这里,“和”与“谐”字义同。

在古文献中,由于“和”字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谐”字,且意义相通,故本文中的“和”与“谐”以及“和”与“和谐”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

在传统文化中,“和”的含义极其丰富,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差不多涵盖了社会国家、天地自然、个人精神和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

当然,和谐思想由于语境的不同,其中心重点亦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和”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第一,“和”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和协调。

“和”字从构造上看属形声字,甲骨文从“龠”,形口吹排箫,声禾。

“谐”也是个形声字,形也从“龠”,声“皆”(谐转),所以,“和”与“谐”从本义上都指的是声音相应,和谐地唱或伴奏之意。

由于“和”与“谐”最早是从礼乐文化中来,而“乐”要达到悦耳的功效,客观要求多样统一,协调有序,这样才能赏心悦耳,实现其审美功效。

故《说文》上解释说:“和,相譬也,又和调也。

”事实上,在远古的中国人那里,“和”实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对象事物、日常生活、社会政治、养生卫体等冲突多样性的协调。

“和”的哲学阐述最早见于《国语·郑语》。

公元前八世纪,周朝太史史伯在同郑桓公讨论周王衰落的问题时,指出其原因是周幽王在政治上“去和取同”,排除异己。

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对此,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解读说:“不同事物聚和而得其平衡,故能产生新事物,故云‘和实生物’,如果只是相同事物重复相加,那就还是原来事物,不可能产生新事物,故云,‘同则不继’。

”可见,“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补充、配合、协调、平衡,是相分异,相冲突的事物取得一种和谐、融合。

史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便是指事物的形成要以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为前提。

这种对多样性的肯定包含着对单一性的否定,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同”即无差别的同一,它往往建立在某种单向度的意见、偏向、利益的基础之上,容易形成帮派倾向。

第二,“和”也是一种适度和适中。

由于“和”最早是从礼乐文化中来,声音之美要求适度,既要满足人的感官生理要求,又不能给生理感官造成过度的、有害的刺激,故强调适度、适中,也就是“和”。

所谓“声出于各,和出于适”,“刚柔得适谓之和”。

(《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

心必和平然后乐,心乐然后耳目鼻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只有用适度的心情去体味平和的音乐,才可能赏心悦耳,达至和谐。

“和”同“中”也是含义相通的。

《说文》里有言:“中,和也”。

作为与“和”相联系的概念,“中”具有不偏不倚,兼容两端的意思,也即中道或中庸。

《中庸》开章在解释“中”与“和”时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渭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属心理情感之域,性情之未发出来没有偏倚为“中”,发出来都合乎节度,没有乖戾为“和”。

而所谓“中节”,既是一种度,又是合乎准则、规范的表现。

第三,“和”表现为一种处理人事之间关系的原则、方法和境界,也是行德政的治国方略。

在传统文化中,不乏人与人之间理想状态的描述和憧憬。

《尚书》中涉及“和”字者,涉及治理国家、行德政而使各民族、国家之间和睦、上下协调、民俗平和淳朴、人民和平富足的话题。

如“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尚书·梓材》)“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

”(《尚书·洛诰》)“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尚书·周官》)“自作不知,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

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

”(《尚书·多方》)讲的都是家庭社会间的和睦和谐生活,需要统治者的勤劳励治。

传说帝尧敬事爱民,推贤让能,明察是非。

他“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尚书·尧典》)这段话说的就是尧能重用有才德的人,以团结族人,又通过表彰百官中的贤者,使百官族姓的各个邦族,都和睦相处。

《尚书》中的这些关于“和”的要求和践行,强调的是一种“王道”“德政”,事实也是一种治民之术。

第四,“和”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心理状态。

“和”既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又关涉自我的精神世界。

在情感活动中,“不及”往往表现为情感的冷漠,“过”则容易流于非理性的冲动。

从度的方面来说,中节便意味着情感的和谐有度。

这是一种内在于心的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的道德精神,是精神世界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

就此而言,对“和”的肯定和追求,也蕴含着建构自我的健全精神世界、避免精神活动的失衡等要求。

古人云:“性情之德,中和之妙”。

当然,相对于儒家主张的“发而中节”,道家似乎更多地崇尚一种摆脱外在干扰的平和之境。

庄子以水为喻,“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

”(《庄子·德充符》)在这里,理想的精神形态被看作是宁静如不流动的水,而精神的这种宁静,同时也体现了“和”的德性品格。

对这种理想的精神、心理状态的追寻,在庄子那里表现为“游心乎德之和”。

二、传统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只要我们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其阶级时代的局限,仍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借鉴和利用。

本文仅就“和”“同”关系、“和”“乐”关系、“和”“礼”关系等略加陈述。

(一)“同”与“和”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更多是指单纯量的积累。

古代思想家认为,新事物、新生命的化生,都是多样差分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规定而生生的。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以同裨同”是指相同性质的东西相加,事物的总量是增加了,但并没有生成新的东西,同则不继表明的正是一种生命力不济的状况。

“和与同在这里的重要区别,在于原则性。

承认原则性,就是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当然,此语被史伯用来讽喻现实社会政治,则别有意味深长。

史伯批评周幽王排斥明智有德之臣和贤明之相,而宠爱奸邪昏庸、不识德义之人,这是“去和而取同”。

反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有“和而不同”,才有民主自由,也才能够充满活力,这是任何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不二法门。

诚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过的,“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更进一步来讲,和而不同以承认人们生活方式歧异化、价值追求多样化、文化形态多样化、政治理念平等化为前提,倡导一种尊重、理解和包容的道德精神,不强求一致,不搞话语霸权,不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为目的,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这理当是当今国际社会中多极、多国之间互动、互补、互利、互尊的文化价值选择,是营造多极、多国间互相谅解、互相协调、互相帮助的国际环境的重要规则。

“和而不同”反对在国际社会搞“同而不和”,搞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也反对结党营私,制造多国问的冲突和恐怖主义,破坏世界安宁、和平的国际环境,其国际政治意蕴无疑是深刻而独到的。

(二)“乐”与“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与教化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古人认为,“和乐”与“和心”的统一,才能成就和顺主体。

荀子认为,音乐在教化中有巨大的作用,“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所以先王制《雅》、《颂》以“感动其善心”。

而那些淫声、奸声的坏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是乱世的征兆。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康有为曾指出:“古人以乐教人,所以导和。

乐德、乐言、乐语,乐之精如此。

”我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专著《乐论》与《乐记》就深刻认识到音乐之于人心的感化作用,并充分论述了谐和之音之于身心修养的重要意义。

古人强调“乐之务在于和心”(《吕氏春秋·适音》),“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周易·成·彖》)“和心”即心灵问的共鸣与融合,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实际内涵。

这事实上也提醒我们,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物质生活的合理和谐固不可少,包括音乐在内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功用也不可忽视。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和谐有序涉及多方面的条件和前提,除了物质制度层面的保证之外,社会心理情感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事实上,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身心和谐,此乃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因此,运用“乐”的手段,进行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培育,进而自我完善,形成好的道德良心和道德人格,此乃音乐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独具特色的“意识培育”。

(三)“礼”与“和”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礼”与“和”的关系。

作为儒家思想集大成的苟子认为,“礼”是发乎人之性情,能够满足人情人性的好恶。

因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好利恶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君子和小人无分彼此。

人之好恶相同,但欲求的东西有限,“争”也就在所难免,礼的规约因而实有必要。

不仅如此,在苟子看来,礼还可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合理地调适人们的欲求。

换言之,“礼”是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其不管是对人的正面情感的保育,抑或对人的自然情欲的疏导和制约,都有着重要意义。

尤为重要的是,“礼”将人划分出不同的等级、身份、职业,通过“义分则和”,贯彻“尊尊”、“亲亲”、“贤贤”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和利益享受的相匹配社会制度,使社会各人群各得其宜,从而去“乱”达“治”,实现社会和谐。

在这里,“礼”作为一种制度,可以发挥长效作用,以“礼”求“和”,事实上具有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内含着深邃的制度伦理智慧的思想,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