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2024年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范文

《2024年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范文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农牧交错带,作为自然与人类活动交织的敏感区域,其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内在机制与可能产生的后果。

二、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背景农牧交错带是指农业生产与畜牧业生产相互交错、交替进行的地带。

这种区域的土地利用往往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变化日益频繁。

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等土地类型的转变和调整,以及人工造林等人为干预的增加。

三、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1.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往往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在农牧交错带,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植被覆盖率下降,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

同时,人工造林等人为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

2. 对水循环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水循环和土壤质量。

耕地的扩张会减少地表植被覆盖,降低土壤保水能力,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此外,过度放牧也会导致土壤退化,进一步影响土壤质量。

然而,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恢复措施,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循环。

3. 对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关系到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随着耕地和草地的转换,农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养殖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这可能导致农业和畜牧业的产量和效益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与建议:1. 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防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保护生物多样性。

2. 推广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畜牧业养殖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加大人工造林等人为干预力度,恢复植被,改善水循环和土壤质量。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

第37卷第5期2023年10月水土保持学报J o u r n a l 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37N o .5O c t .,2023收稿日期:2023-02-08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836);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黑[2020]T G 16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HQ 1913) 第一作者:郎明翰(1995 ),男,辽宁丹东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水文学方面的研究㊂E -m a i l :188********@163.c o m 通信作者:张日升(1976 ),男,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和森林培育研究㊂E -m a i l :z r s 973204@163.c o m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郎明翰1,张日升1,韩辉1,王旭1,凡胜豪2(1.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阜新123000;2.辽宁省水利事务服务中心,沈阳110003)摘要:为掌握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造林40多年对土壤水分㊁盐度的影响㊂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地㊁草地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土壤㊁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双累积曲线法(D C M )验证样地选取的合理性,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法(S TM )研究樟子松林地㊁草地土壤含水量㊁盐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差异㊂樟子松林地改变了土壤纵向剖面水分㊁盐度分布规律,二者均趋于正 S 形分布;林地有效提高土壤储水量(p <0.05),降低土壤盐度,缩减水分次活跃层范围;林地土壤水分变异性更高(p <0.05),盐度变异性更低(p >0.05);林地的气象因子与土壤水分㊁盐度指标各分项之间关联程度与草地不同,减弱与降雨的相关性,增加与水汽压亏缺的相关系数㊂樟子松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㊁抑制土壤盐渍化的功能㊂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度中图分类号:S 7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23)05-0370-07D O I :10.13870/j.c n k i .s t b c x b .2023.05.045E f f e c t s o f P i n u s s y l v e s t r i s v a r .m o n go l i c a P l a n t a t i o no nS o i l W a t e r a n dS a l t i n t h e S o u t h e r nE d g e o fH o r q i nS a n d y La n d L A N G M i n g h a n 1,Z H A N G R i s h e n g 1,H A N H u i 1,WA N G X u 1,F A NS h e n gh a o 2(1.L i a o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a n d y La n dC o n t r o l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N a t i o n a l P o s i t i o n i n g Ob s e r v a t i o na n dR e s e a rc hS t a t i o no f H o r q i nS a nd y L a n dE c o s ys t e m ,F u x i n ,L i a o n i n g 123000;2.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B u r e a uo f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S h e n y a n g 110003)A b s t r a c t :T o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m p a c t o fm o r e t h a n40y e a r s o f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o f P i n u s s yl v e s t r i s p l a n t a t i o no n s o i lw a t e r a n d s a l t i n t h e s o u t h e r n e d g e o fH o r q i n s a n d y l a n d ,b a s e d o n t h e s o i l a n dm e t e o r o l o gi c a l d a t a o f P .s yl v e s t r i s f o r e s t l a n da n d g r a s s l a n d f r o m M a r c h2020t oN o v e m b e r2021i n H o r q i ns a n d y l a n d ,t h ed o u b l e c u m u l a t i v e c u r v e m e t h o d (D C M )w a su s e dt ov e r i f y 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 o fs a m p l e p l o ts e l e c t i o n ,t h es pa t i a l i n s t e a do f t i m em e t h o d (S TM )w a s u s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s o i l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a n d s a l i n i t yi n P .s yl v e s t r i s f o r e s t l a n da n d g r a s s l a n d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t h e i r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P .s yl v e s t r i s f o r e s t c h a n g e d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w a t e r a n d s a l t i n t h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p r o f i l e o f t h e s o i l ,b o t h t e n d e d t ob e i n a p o s i t i v e "S "s h a p e .F o r e s t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n c r e a s e d s o i lw a t e r s t o r a g e (p <0.05),r e d u c e d s o i l s a l i n i t y ,a n d r e d u c e d t h e r a n g e o fw a t e r s u ba c t i v e l a y e r .T h ev a r i a b i l i t y o f f o r e s t s o i lw a t e rw a sh i g h e r (p <0.05),w h i l e t h e v a r i a b i l i t y o fs a l i n i t y w a s l o w e r (p >0.05).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d e g r e eb e t w e e nt h e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f a c t o r s a n d s o i lm o i s t u r e a n d s a l i n i t y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f o r e s tw a s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a t i n g r a s s l a n d ,w e a k e n i n g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r a i n f a l la n d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w i t h w a t e rv a p o r p r e s s u r ed e f i c i t .T h e s e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P .s yl v e s t r i s f o r e s t e c o s y s t e mh a d a s t r o n g f u n c t i o n o f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s o i l s a l i n i z a t i o n i n h i b i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H o r q i nS a n d y L a n d ;P i n u s s y l v e s t r i s p l a n t a t i o n ;s o i l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s o i l s a l i n i t y 土地沙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在干旱㊁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引起的土地退化[1]造成土地资源逐渐减少㊁土地生产力逐渐下降㊁地表呈现出类似沙漠的景观[2]㊂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南缘又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极易沙化㊂沙地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具有易飞扬和流动的特性,土壤中营养物质极微,有机质含量低,透水性强,持水量低[3]㊂这样的环境特征对植被尤其树种的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长极其不利[4],严重制约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㊂沙地樟子松林是营造的巨量防护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植被[5],占地面积接近80万h m2[6]㊂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成败被认为是 三北 防护林建设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7]㊂自20世纪90年代后,引种区樟子松出现中幼龄期生长量加速㊁成熟期提前的 早衰 [8]现象, 早衰 是林水关系严重失调的结果㊂土壤水㊁盐度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㊂所以研究沙地樟子松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土壤水盐运动规律主要指土体中盐分和水分在不同时期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特征,是相伴进行密不可分的[9]㊂对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D a r c y定律(固体热传导方程)㊂此后,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水盐运动规律过程中建立了大量模型,并逐步针对土壤水盐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㊂目前国内外对干旱区天然芦苇和黍㊁葡萄园㊁灌区㊁柽柳㊁人工固沙植被㊁不同荒漠植被㊁绿洲㊁沙漠植物园等土壤水盐特征㊁空间异质性与新方法[10]进行研究,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地土壤含水量的分析㊂本研究利用空间代替时间[11]的方法,以草地为对照,研究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为樟子松人工林修复㊁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实验林场(42ʎ43'N,122ʎ22'E)三家子试验区,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原分布着大面积沙丘沙地,经过治理后,大多数转化固定沙丘沙地[7]㊂试验区年平均气温6.3ħ,全年无霜期15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500m m,年平均蒸发量1550m m,历年最低气温-30.5ħ,属于半湿润气候㊂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沙层厚度为126~128m[9],沙土贫瘠,流动风沙土0 30 c m内有机质含量为3.3~3.6g/k g,樟子松林地0 30c 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4.2~5.0g/k g㊂1.2样地的选取在前期大量踏查的基础上,选择营建于1978年㊁林龄已达44年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样地,同时选择地形相似草地作为对照样地㊂樟子松林样地与对照样地的海拔相差较小,樟子松林地200m,草地220m;2个样地均为平地(坡度为0);樟子松人工林林下主要植被有细叶胡枝子(L e s p e d e z ad a u r i c a)㊁兴安胡枝子(j u n-c e a v a r.s u b s e r i c e a L.)㊁拂子茅(C a l a m a g r o s t i s e p i g e i o s)㊁马唐(D i g i t a r i a s a n g u i n a l i s)和披碱草(C h l o r i s v i r g a t a)等,草地主要植被有苔草(C.t r i s t a c h y a)㊁隐子草(C. s q u a r r o s a)㊁茵陈蒿(A r t e m i s i ac a p i l l a r i s)和糙叶黄耆(A s t r a g a l u s s c a b e r r i m u s)等㊂1.3数据获取与处理在样地中布设土壤原位多要素监测站Ⅰ型(F l e b-30c)仪器,对土壤10,50,100,150,200c 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盐度进行连续监测,记录时间间隔为1h㊂气象数据来源于试验林场自动气象站(C AW S600-B 型),自动记录气象指标有气温㊁空气湿度㊁辐射㊁降雨㊁风速,记录时间间隔为1h㊂观测时段为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共计21个月㊂土壤储水量(S W S,mm)为一定厚度土壤中所含的水量,计算公式为:S W S i=θi h i(1)S W S=ðm i S W S i(2)式中:S W S i为每层土壤储水量(mm);θi为土壤体积含水量(%);h i为土层厚度(mm);m为土壤层序号; S W S为土壤总储水量(mm)㊂变异性的计算公式为:v=s i-ss(3)式中:v为变异性;s为土壤储水量(mm)或者土壤盐度(d S/m)㊂土壤储水量浮动系数公式为:F I n d e x=ðn i=1q i-q i-1ðn i=1q i(4)式中:F I n d e x为浮动系数;q为土壤储水量(mm)㊂水汽压亏缺的公式为:V P D=0.611e17.502TT+240.97(1-H R)(5)式中:V P D为水汽压亏缺(k P a);T为气温(ħ);H R 为辐射(W/m2)㊂文中所有数据采用R-S t u d i o㊁M i c r o s o f tE x c e l 和O r i g i n2017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作图,分析气象因子与土壤水分㊁盐度之间关系之前,利用A R I M A模型去除各时间序列数据自相关性㊂2结果与分析2.1草地、樟子松林地储水量特征双累积曲线是检验2个水文变量在研究时段内变化趋势的一致性[12],如果双累积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则代表着2个样地之间降雨存在极大的空间异质性[13],证明样地选择不合理,存在除土地利用类型之外的其他未知差异㊂由图1可知,樟子松人工林与草地储水量累积量双累积曲线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无明显的拐点,表明2个样地的特征无明显差异,即观测期内在降雨量空间异质性极小,样地选择合理[12]㊂173第5期郎明翰等: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1土壤储水累积量曲线及线性回归关系2.2土壤水盐垂直分布特征樟子松林地改变土壤纵向剖面土壤水分分布状态,剖面水分曲线从反 S 形变为正 S 形;同时林地改变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但不改变水分曲线的收敛现象(图2a),2块样地各月份土壤含水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㊂由土壤水分纵向剖面收敛现象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月份水分变化趋于稳定㊂草地10 50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0 100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100 200 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草地土壤水分曲线呈现反 S 形变化趋势,曲线整体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㊂各月份10c m土壤含水量范围为3.38%~8.92%,差值为5.5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至200c m,土壤含水量范围变为8.88%~12.48%,差值为3.62%㊂樟子松林地土壤剖面水分曲线与草地水分曲线规律相反,10 100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100 150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50 200c m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曲线整体趋势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水分曲线呈现 S 形变化趋势㊂10c m土壤含水量范围为10.47%~18.16%,差值为7.69%;200c m土壤含水量范围为5.31%~9.69%,差值为4.38%㊂樟子松人工林的营造改变土壤水分的再分配,导致土壤盐分的分配状态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其盐分曲线随土层深度逐渐增减趋势和收敛的现象(图2b)㊂草地2年盐度纵向变化均呈现喇叭状收敛趋势,且各月份增减规律不一致,樟子松林地各月份盐度纵向变化呈现明显的正 S 形,各月份曲线形状一致,同时曲线线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收敛㊂各曲线收敛现象代表着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月份的水分㊁盐度含量逐渐接近,意味着土壤受外界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小㊂2.3土壤水分活动层分布根据标准差(S D)判别[即S D>1.5%,1%<S D< 1.5%,S D<1%3个等级(表1)],土壤湿度剖面自上而下可以划分为水分活跃层㊁水分次活跃层和水分相对稳定层[14]㊂土壤水分动态成因主要有降雨㊁植被根系吸水㊁地面蒸发和浅层地下水补给等㊂通过0 200c m土壤含水量纵向分布曲线可以看出,樟子松林地㊁草地土壤水分剖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剖面上部水量变化剧烈,下部水量变化较小㊂土壤剖面上层的土壤处于水分消耗㊁补充的交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剧烈波动,称为活动层;林地导致土壤活动层发生较大的变化(表2)㊂2020年和2021年草地水分活跃层为0 25c m,樟子松林地水分活跃层为0 75c m,林地水分活跃层向下增加50c m;2021年草地土壤25 75c m为水分次活跃层,林地水分次活跃层消失;2020年草地水分相对稳定层分别为75 200c m,樟子松林地水分相对稳定层为125 200c m,林地导致水分相对稳定层向上增加50c m㊂2021年草地和樟子松林地水分相对稳定层均为75 200c m㊂2.4土壤水盐季节性动态特征土壤水分㊁盐度曲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特征,其曲线变化过程线形态与降雨事件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林地导致土壤储水量升高,盐度降低(图3)㊂降雨事件主要集中在6 9月,该时期土壤储水量与降雨事件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3 5月㊁10 11月降雨事件较少,降雨量不足,该时期土壤储水量较为平稳,同时草地㊁林地的土壤储水量变化过程线形态一致,出现拐点的时间基本同步,樟子松林地土壤储水量始终高于草地土壤储水量,平均值分别为204.98,155.85m m,储水量提高31.52%㊂土壤盐度变化曲线与土壤水分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特征,随着降雨事件的发生而出现剧烈的波动变化,同时草地㊁林地的土壤盐度变化曲线形态一致,出现拐点的时间基本同步,涨落幅度相近,草地盐度始终高于樟子松林地,其平均值分别为0.128,0.115d S/m,盐度降低11.30%㊂2.5土壤水盐变异性特征林地储水量变异性高于草地储水量变异性,证明其对造林的治理手段更加敏感,林地使土壤储水偏离年平均储水㊂樟子松林地土壤储水量变异系数大于草地,其平均值分别为0.20和0.18,林地使土壤储水量提高13.6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398< 0.05)(图4)㊂另一方面,樟子松林使土壤盐度变异性降低,草地和樟子松林地土壤盐度变异性平均值分别为0.119和0.113,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102> 0.05)(图4b)㊂引入土壤储水量的浮动系数,以期进一步探究樟子松林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㊂土壤储水量变化率决定浮动性,储水量变化率较快的浮动性大,储水量变化率较慢的较为稳定㊂根据储水量曲线,将其划分为7段涨水落水时段,计算7段加全年的水分浮动系数(图5)㊂结果(表3)表明,樟子松林地和草地各涨水落水事件发生时间一致,且浮动系数相差不大,唯独事件涨水Ⅲ和落水Ⅳ的浮动系数差距273水土保持学报第37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巨大,樟子松林地储水涨水系数是草地的2.23倍,樟子松林地储水事件落水Ⅳ的系数是草地2.30倍㊂图2 土壤剖面水盐变化特征表1 土壤含水量标准差年份土层深度/c m 樟子松林地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草地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0 252.654.204.562.385.432.310.840.351.272.462.201.692.071.150.203.3225 750.19 1.75 3.620.17 4.50 1.330.890.620.21 2.14 2.410.43 2.930.650.580.31202075 1250.340.56 1.270.390.95 1.25 3.600.380.040.210.570.63 2.040.370.380.10125 1750.270.650.330.130.17 2.560.490.670.070.060.750.440.27 1.220.350.08175 2000.400.500.320.130.16 1.380.170.610.060.040.450.050.070.660.310.110 25 2.37 2.40 4.09 4.86 2.20 2.540.91 2.55 1.56 1.00 2.40 3.52 1.78 3.160.79 2.9625 750.690.46 2.74 2.95 1.31 1.740.74 2.010.190.85 2.05 2.59 1.68 2.180.580.97202175 1250.570.670.09 1.760.930.660.340.140.040.15 1.01 1.510.91 1.370.420.11125 1750.340.730.12 2.34 1.210.790.310.240.100.10 1.07 1.560.95 1.270.360.07175 2000.170.850.09 2.020.840.830.450.240.060.050.12 1.460.570.880.430.20373第5期 郎明翰等: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2土壤水分活动层范围年份样地活跃层S D土层范围/c m次活跃层S D土层范围/c m相对稳定层S D土层范围/c m2020草地1.800 251.2125 750.22~0.5475 200樟子松林地1.63~2.840 751.0975 1250.46~0.66125 2002021草地2.150 251.3925 750.47~0.6975 200樟子松林地1.58~2.740 75 0.65~0.7675 200图3土壤储水量和降水量动态变化特征图4土壤水盐变异性及M a n n-W h i t n e y U 检验图5土壤储水量升落时段划分示意2.6土壤水盐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由P e a r s o n相关分析(图6)可知,草地㊁樟子松林地的土壤各分层水分㊁盐度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明显,气象因子与草地水分㊁盐度的相关系数更高㊂不同气象因子对各水分㊁盐度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㊂土壤水分㊁盐度对降雨响应程度最高土层位于50c m;辐射和风速对土壤水分㊁盐度影响最强土层位于150c m;水汽压亏缺与土壤水分㊁盐度的相关性极低,樟子松50c m处土壤水分与水汽压亏缺的相关系数最高(0.147),草地土壤水分㊁盐度与水汽压473水土保持学报第37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亏缺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㊂表3土壤储水量浮动系数研究时段草地涨水浮动系数落水浮动系数樟子松林地涨水浮动系数落水浮动系数Ⅰ0.0660.0130.0670.018Ⅱ0.0500.0210.0290.052Ⅲ0.0130.0130.0290.015Ⅳ0.0610.0100.0580.023Ⅴ0.0600.0420.0600.035Ⅵ0.0550.0340.0320.028Ⅶ0.0100.010平均值0.0510.0200.0440.026全研究时段0.0300.026注:W为风速;V P D为饱和水汽压亏缺;R为辐射;GW10为土壤水分㊁盐度指标;G为草地;P为樟子松;W为水分;S为盐分;10为土壤位置,10c m土壤;*表示p<0.01;**表示p<0.05㊂图6土壤水分㊁盐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P e a r s o n相关性3讨论3.1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土壤水是气候㊁植被㊁地形及土壤因素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反映,是沙地生态系统植被建设的基础条件[14]㊂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水分循环是比较单纯的降雨入渗㊁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的过程[15],反映在剖面上的土壤水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㊂本研究发现,樟子松人工林改变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草地土壤纵向剖面水分特征曲线为反 S 形,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樟子松林土壤纵向剖面水分特征曲线为正 S 形,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对于对照样地平均储水量提高31.52%;樟子松林地显著提高含水量变异性(p<0.05)㊂结合其涨落水系数发现,樟子松人工林对非雨季的土壤储水量涨落浮动系数影响较大,进入雨季后,降雨对水分的影响遮盖掉二者之间的差异㊂王明明等[16]研究发现,科尔沁沙地草地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3种植被盖度的土壤纵向剖面水分特征曲线表现为反 S 形;徐畅等[17]研究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成熟林的土壤水分高于草地,过熟林土壤的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 S 形变化曲线㊂可见,樟子松人工林明显地改变土壤水分分布和运移㊂植物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反映植物对水分和盐分的利用范围[17]㊂本研究发现,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活跃层较草地更深,二者相对稳定层相差不大,樟子松造林对土壤次活跃层影响最大,2020年水分次活跃层S D降低,2021年水分次活跃层消失㊂樟子松细根在0 100c m土层的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99.2%,0 40c m土层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63.4%[18],25 125c m恰好为樟子松树根主要分布深度[19]㊂樟子松根系(尤其是细根)的分布特征与水分活跃层和次活跃层相近,因此根系吸收水分可能是形成草地与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活动层划分差异的主要原因㊂樟子松人工林地上植被以及覆被的凋落物层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的消耗,二者表层(0 20c m)土壤水分活跃层划分相同㊂表明樟子松根系分布是改变水分活动层的主要因子,土壤表层㊁深层土壤根系分布较少,其对水分活跃层的影响极小,樟子松人工林具有水源涵养㊁改良土壤㊁增加其持水的功能[20]㊂3.2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盐度的影响土壤中盐分的积累是通过土壤水㊁地下水运移进行再分配的结果[21]㊂本研究发现,樟子松人工林改变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草地土壤纵向剖面盐分特征曲线较为混乱,樟子松林土壤剖面盐分特征曲线表现为正 S 形,土壤盐度自上而下增减趋势与土壤水分相同,且均表现出明显的收敛现象;樟子松林地相对于草地平均盐度降低11.3%;樟子松林地显著降低土壤盐度变异性(p>0.05)㊂土壤盐度自上而下变化规律与众多研究结果相反[21],这可能与当地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沙粒表面积体积比较小㊁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与土壤水分㊁盐分吸附能力较弱有关,因此土壤盐分的分布规律与水分的分布规律一致,即 盐随水走 的规律㊂研究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促使地下水中盐分向上运移[22]㊂樟子松人工林遮挡减弱地表太阳辐射,因此樟子松林地土壤平均盐度低于草地土壤平均盐度㊂3.3土壤水分㊁盐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气象因子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23],而水作为盐的载体直接影响土层盐分的变化㊂本研究发现,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㊁盐度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相573第5期郎明翰等: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水盐的影响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关性低于草地,樟子松人工林通过改变该地区的立地条件,进而降低气象因子与土壤水分㊁盐度的联系程度㊂降雨对土壤水分㊁盐度影响最强位于50c m土层,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10c m土层土壤水分㊁盐度与气象因子相关系数低于50c m土层,可能是样地存在干沙层阻挡一部分雨水入渗的缘故[24]㊂本研究中,水汽压亏缺与樟子松林地50c m 处土壤水分㊁盐度的相关系数高于草地,大量研究[25]表明,水汽压亏缺为植物液流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㊁盐度对降雨响应程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樟子松林地植物根系吸水强度高于草地㊂总之,樟子松人工林通过改变下垫面植被类型来改变气象因子与土壤水分㊁盐度的响应模式㊂4结论(1)林地改变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有效提高土壤储水量和变异性(p<0.05)㊂(2)水分纵向分布线形从反 S 形变成正 S 形,平均储水量提高31.52%;降低土壤水分次活跃层范围,增加水分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范围;林地对储水浮动系数的影响具有季节差异性,极大地提高非雨季(3 5月)的土壤储水涨落浮动系数,分别提高2.23,2.30倍;樟子松林地降低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㊂(3)林地影响土壤盐度,土壤平均盐度下降11.30%,林地盐度纵向分布线呈现正 S 形,且对盐度变异性影响不显著,樟子松林地降低土壤盐分对降雨的响应程度㊂综上所述,樟子松林可改变表层土壤的气象因子和植被群落,导致土壤水分㊁盐度变化规律发生变化㊂参考文献:[1]慈龙骏.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1994,9(4):289-303.[2]王涛,朱震达.中国沙漠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2):7-12.[3] W a n g T,Z h uZD,W u W.S a n d y d e s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i nt h en o r t ho fC h i n a[J].S c i e n c e i nC h i n a(S e r i e sD:E a r t hS c i-e n c e s),2002,45(1):23-34.[4]党宏忠,张学利,韩辉,等.樟子松固沙林林-水关系研究进展及对营林实践的指导[J].植物生态学报,2022,46(9):971-983.[5]姜凤岐,曾德慧,于占源.从恢复生态学视角透析防护林衰退及其防治对策: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229-2235.[6] D a n g H Z,L uP,Y a n g W B,e t a l.D r o u g h t-i n d u c e d r e-d u c t i o n s a n d l i m i te d r e c o v e r y i n t h e r a d i a l g r o w t h,t r a n-s p i r a t i o n,a n d c a n o p y s t o m a t a l c o n d u c t a n c e o fM o n g o l i-a nS c o t s p i n e(P i n u s s y l v e s t r i s v a r.m o n g o l i c a L i t v.):Af i v e-y e a r o b s e r v a t i o n[J].F o r e s t s,2019,10:e1143.[7]宋立宁,朱教君,郑晓.基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制的营林方案[J].生态学杂志,2017,36(11):3249-3256.[8]焦树仁.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林业科学,2001,37(2):131-138. [9]杜学军,闫彬伟,许可,等.盐碱地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21,52(3):713-721. [10]刘普幸,姚晓军,张克新,等.疏勒河中下游胡杨林土壤水盐空间变化与影响[J].水科学进展,2011,22(3):359-366.[11]白浩楠,牛香,王兵,等.毛竹扩展对鹿角杜鹃叶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40(12):3849-3859.[12] W e iX H,L i uW F,Z h o uPC.Q u a n t i f y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v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 f o r e s tc h a n g ea n dc l i m a t i cv a r i a b i l i t yt oh y d r o l o g y i n l a r g ew a t e r s h e d s:A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o f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J].W a t e r,2013,5(2):728-746. [13]郎明翰,王希臣,满秀玲,等.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小流域基流分割[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5):90-96,104.[14]马婧怡,贾宁凤,程曼.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8,38(10):3471-3481.[15]周宏.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能量关系及驱动力研究评述[J].生态学报,2019,39(18):6586-6597. [16]王明明,刘新平,李玉霖,等.不同植被盖度沙质草地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J].中国沙漠,2019,39(5):54-61.[17]徐畅,雷泽勇,周凤艳,等.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对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40(1):58-66.[18]M e n g P,Z h a n g B X,W a n g M.B i o m a s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r o o t s i nP i n u sd e n s i f l o r a a n d P i n u ss y l v e s t r i s v a r.m o n g o l i c a i n H o r q i nS a n d y L a n d[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E c o l o g y,2018,37:2935-2941.[19] M u s aAL,Z h a n g Y H,C a o J,e t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r o o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M o n g o l i a n p i n ea n dt h es o i lw a t e r c o n t e n t a n d g r o u n d w a t e r t a b l e i n H o r q i nS a n d yL a n d,C h i n a[J].T r e e s,2019,33(4):1203-1211. [20] W a n g ZY,C a o J S,Y a n g H.M u l t i-t i m e s c a l e e v a l u a-t i o no f f o r e s t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f u n c t i o n i nt h es e m i-a r i dm o u n t a i n s a r e a[J].F o r e s t s,2021,12(2):e116.[21]刘小燕,刘巧玲,刘廷玺,等.科尔沁草甸地冻融期土壤水热盐动态迁移规律[J].水科学进展,2015,26(3):331-339.[22]刘丽娟,李小玉.干旱区土壤盐分积累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9,38(3):891-898.[23] Z h a n g Y,Z h a n g BB,X uQ,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s o f p l a n ta n ds o i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n p a r t i t i o n i n g d i f f e r e n tr a i n-f a l l s t os o i l i nas u b t r o p i c a lC h i n e s e f i r f o r e s te c o s y s-t e m[J].F o r e s t s,2022,13(1):e123.[24]杨文斌,唐进年,梁海荣,等.我国典型沙漠(地)流动风沙土的深层渗漏量及动态变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9):2052-2061.[25]张璇,张会兰,王玉杰,等.缙云山典型树种树干液流日际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38(3):11-20.673水土保持学报第37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范文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范文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农牧交错带,作为自然与人类活动交织的敏感区域,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不容忽视。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它不仅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农牧交错带为例,深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旨在为相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二、研究区域概况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马铃薯等特色作物;畜牧业以放牧为主,牲畜种类包括牛、羊等。

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农业用地、草地、林地等。

三、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及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农业用地逐渐扩大,大量林地和草地被开垦为农田;另一方面,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部分草地被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部分土地被用于建设用地。

这些变化使得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

四、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

大量农田的扩张使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减少,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2. 水文调节:农业活动会导致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应。

草地的减少也会降低土壤的保水能力,影响水资源的循环和供应。

3. 气候调节:森林和草地的减少使得土壤固碳能力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此外,植被的减少也影响了地表温度和降水分布,加剧了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4. 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虽然农业用地的扩张提高了粮食产量,但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灌溉也可能导致土壤退化和农田污染。

同时,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past es. ur
Ke r s: i ; Phy ialpr pe te y wo d So l s c o r is; For g s a r ps a e nd c o
华北 农 牧交 错 带在 环 北 京地 区防风 固沙 ,涵 养 水分 ,净化 江 河 防止水 土 流 失方 面 具有 特 殊生 态 地 位 。长期 以来 在农 牧交 错 带 大 面积 盲 目开 垦草 原种 植农 作 物 、使其 生 态 环境 遭 到严 重破 坏 。 目前 国家 正在 实施 的农牧 交 错带 退 耕 还林 还 草 、环北 京 地 区 实施 的 防沙 治 沙工 程 ,其 目的是 尽 快恢 复该 地 区草 地植 被 ,改 善 生态 环境 。牧 草 以其发 达 的根 系 和 土 壤微 生 物 的共 同活 动 可 以促进 土 壤理 化 性状 的改 善 和土 壤 团粒 结 构 的形 成 [ ,同时 地 上 部 分 可 和 为 1 ]
农 牧 交错 带 退 耕 还 草 对 土 壤 物 理 性 状 的影 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韩 永 伟 ,韩 建 国 ,张 蕴 薇
( 国农 业 大 学 草 地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9 ) 中 0 0 4
摘 要 :农 牧 研 究 交 错 带 地 区 退 耕 还 草 对 土 壤 物 理 性 状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小 麦 比较 牧 草 对 土 壤 容 重 、 水 量 、 与 含 孔 隙 度 和 团 聚 体 等 土 壤 物 理 性 状 的 改 善 作 用 非 常 明 显 。O 2 c 土 层 , 播 草 地 以 冰 草 土 壤 容 重 最 小 , 隙 度 和 > O ~ 0m 单 孔 . 2 rm 团 聚 体 总 数 最 大 , 混播 草 地 则 以 无 芒 雀 草 + 冰 草 的 土 壤 容 重 最 小 , 孔 隙 度 和 含 水 量 最 大 。 5 a 而 而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_胡云锋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_胡云锋

第29卷 第8期2010年8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V o l .29,N o .8A ug .,2010 收稿日期:2009-08-29;修订日期:2009-12-17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50、40971223);瑞典科学基金亚洲联系项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O7H70163A R ) 作者简介:胡云锋(1974-),男,江西赣州人,博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蒙古高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价研究。

E -mail :huyf @lreis .ac .cn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胡云锋1,刘纪远1,齐永青2,师华定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1;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摘要:作为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农牧民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将结构化问卷调查与开放式访谈相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四子王旗和太仆寺旗3个旗县生态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围封禁牧以及季节性休牧是本区主要的生态工程类型;基于个体体验,农牧民并不认为生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显著的生态效益;生态工程对农牧民的影响表现为“减产、提效、增收”;对于未来的工程措施,农牧民优先选择限制牲畜数量,其次是退耕以及保护退化草地;绝大多数农牧民支持有补偿条件下进一步退耕和生态移民。

本文进而给出了一些研究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工程;工程成效;实证分析文章编号:1000-0585(2010)08-1452-09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2000年首都北京和华北地区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以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问题逐渐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科尔沁沙地治理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科尔沁沙地治理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科尔沁沙地治理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作者:汪海洋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36期[摘要]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治理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之一。

沙地治理并不能在短期内产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即便社会给予高度关注,但却不能良好度量其效益。

基于此,本文选取科尔沁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了解沙地治理与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之后,探究其沙地治理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沙地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科尔沁地区[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36-68-2土地资源属于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生产资料,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土地资源亦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生态系统提供公益性服务,亦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多财富。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中下游赤峰市和通辽市附近,面积大约为5.06万km2,属于我国最大的沙地,亦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科尔沁沙地治理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其治理效果并未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有所展现。

1 沙地治理与生态经济学内涵1.1 沙地治理概述沙地若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理,在长期发展的情况下沙漠化会越来越严重,即沙地地区的土地生产力逐渐下降,地表呈现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沙质荒漠景观,土地资源逐渐丧失。

科尔沁沙地是因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气候条件、滥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本十分丰美的草原成了著名的沙地。

因此,沙地治理十分必要。

针对该地区流动沙地的特点,采取了生物沙障固沙、机械沙障固沙、围栏封育等方法进行治理,同时建立了土地沙漠化监测系统,对沙漠化监测网络体系进行了完善,希望能够提高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2 生态经济学内涵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密切关联的复合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能够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入手对综合效益进行深入的分析。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气侯 、湿润 区与干 旱 区 、农 区与牧 区 的过 渡地 带 ,
林还草及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科学依据。 1 研 究 区概 况
研 究 区位 于 内蒙 古通辽 市奈曼 旗境 内 ,地 处我 国北方 半干旱 农牧交 错带 东端 的科 尔沁沙 地腹地 ,
地理位 置4 . 3 2 N,101 l 1 5E,海 21 一4 . 。 4 3 2. 一 2. 9 3
在 科尔沁沙 地 , 于 土地利用 和管理 方式对 土壤 质 关 量 的影响 已经开展 了初步 研究 【/ J 但 就 土地利用 j_ , ,
2 研 究 方 法
21 土地利 用方式 与类型调 查 。
研 究 样 地 为 中 国科 学 院 内蒙 奈曼 沙漠 化 研 究 站放牧 试验场 及其邻 近地 区 ,原 为 同一 块坨甸 相间 的退化 沙质草 地 ,8 年代 后经 大面积 开垦 以及 种植 0
科 尔沁 沙地 土地 利 用变 化对 土壤 特性 的影 响
刘 任 涛 ,赵 哈林
1 宁夏大 学西 北退化 生态 系统恢 复与重 建教育 部重 点实验 室 ,银 川 70 2 ;2 中 国科 学 院寒 区旱区环 境与 工程研 究所 ,甘肃 兰 州 700 . 50 1 30 0
摘要 : 在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放牧试验场周围 , 选取 了不同利用方式和类型的草地( 封育和放牧) 林地( 、 乔木和灌木) 和农 田( 灌溉和非灌溉) 为研究样地 ,凋查 了 0 3 m土层每隔 1 m的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和有机养分( - 0c 0c 有机碳和全氮) ,分析 了土地利用变化对 土壤水分质 量分数 和有机养分的影响 。结果发现 , 垂直空间分布上 , 无论哪种土地类型样地 ,土壤水分质 量分数 和有机养分各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性(> . ) 尸 00 ,土层垂直变化对土壤特性影响均较小 。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平空间 5 分布上 ,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和有机养分(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 灌木林地均显著高于乔木林地( < .5,而封育草地和放牧草地 P0 ) 0 间以及灌溉农 田与非灌溉农 田问土壤水分质量分数 和有机养分均无显著差异性(> . ) P 00 。不 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平分布上 ,草 5 地土壤水分质量分数显著低 于林 地和农 田(< .5,而土壤养分质量分 数草地显著高于林地和农田( < . ) 尸 O0 ) P O0 。分析表 明,对 5

(3)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创新

(3)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创新

(3)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创新+素养限时练【配套新教材】在我国,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的地带可分为北方农牧业交错带、西北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农业牧业交错带等,他们都具有农业牧业交错分布的特征。

下图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等四地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降水、地形、水源、热量B.地形、水源、地形、降水C.水源、降水、热量、地形D.降水、水源、热量、地形2.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正确发展方向是()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业D.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

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④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农牧交错带,宜()A.退耕还牧,扩大载畜量B.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退耕还林,大量植树造林D.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下图示意全球不同程度土地退化面积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全球土地退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B.非洲土地退化严重主要跟沙尘暴频发相关C.欧洲降水丰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D.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大于北美洲6.目前在我国农牧过渡地区,防治土地退化的主要措施为()A.加强湿地管理,维护其生态功能B.禁樵禁牧,保护基本农田C.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草D.有机质还田,提高土壤肥力新疆天然草地面积广阔,达5726万公顷,但至2000年,天然草地的85%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的面积达37.5%。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恢复沙地植被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三种固沙植物小 黄柳、蒙古柳和小红柳固沙群落进行人工封育 2~3 年后灌丛生长及生物生产力调查结果见表 2。
从表 2 可见,与未封育的对照相比,封育 2 年 后沙地小黄柳灌丛保存株数比未封育区增加 15%~ 38.7%,每公顷生物量(鲜物质量)是未封育区的 2.5~4.8 倍;封育 2 年后沙地蒙古柳灌丛保存株数比 未封育区增加 133.8%、每公顷生物量(鲜重)是未 封育区的 5.3 倍;封育 3 年后沙地小红柳灌丛保存 株数未封育区增加 111.3%倍,每公顷生物量(鲜重) 是未封育区的 8.7 倍。结果表明,围封措施可使灌 丛的平均高度与平均地径有明显增加,生物量成倍 增长;灌丛内的草本植物盖度、平均高及产草量均 有明显提高,总生物量(灌木层和草本层)也明显 提高。由此可见,围栏封育措施对促进沙地植被恢 复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同时沙地天然植被总生物 量的显著提高可增加植被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土壤样品采集:每个样地的土壤取样点在沙丘 中部距灌丛 0.5 m 外随机布设,按多点混合法 (同 一地点采集 5 个样品,采用四分法就地混合为 1 个 样品) 分别采集 0~10,10~20,20~30 cm 的土壤样 品,4 次重复,每个样地共 12 个样品。土壤类型为 风沙土。每个土壤样品分成 2 份,一份风干后用于 测定理化性质,另一份装于密闭自封袋,取回后于 4 ℃冰箱保存,用于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各种 酶的活性。
2.2 封育对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作用 对沙区天然植被采取围栏封育措施是保护和
表 1 流动沙丘不同规格草方格防风固沙效果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wind break and sand stabilizing effect of different size straw checkboards in mobile sand dune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范文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范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篇一一、引言作为中国北方的天然屏障,内蒙古拥有重要的生态和农牧交错带的地理位置,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相互交织的区域。

其农牧交错带更是集草原与荒漠于一体的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农牧业生产价值。

因此,了解并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NPP的时空动态分析1. NPP的时序变化基于多年的遥感数据监测和分析,发现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具有显著的时序变化特征。

在季节变化上,NPP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春季和夏季NPP增长迅速,秋季次之,冬季则相对较低。

在年际变化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NPP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也有一定的波动性。

2. NPP的空间分布空间分布上,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总体上,草原区NPP较高,而荒漠区则较低。

此外,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的NPP也会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三、影响因素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NPP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NPP的重要因素。

气温的升高有助于植被的生长和NPP的提高,而降水的增加则能够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植被的生长。

此外,风速、光照等气候因素也会对NPP产生影响。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影响NPP的重要因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等问题,从而降低NPP。

此外,农业耕作、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也会对NPP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NPP具有显著的时序和空间变化特征,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2. 气候因素是影响NPP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是典型的沙漠化地区,其中科尔沁沙地面积达到1100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六成以上。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流动沙地之一,沙漠化程度较重,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为了有效治理科尔沁沙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研究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是十分迫切的。

一、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的特点1.沙漠化严重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多为暴雨,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和沙漠扩张。

经常出现风沙天气,沙尘暴频繁,沙漠化程度严重。

2.生态环境脆弱科尔沁沙地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植物种类单一,土壤肥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3.农业生产受限科尔沁沙地土壤贫瘠,农业生产受到限制,而且连年干旱、水土流失、风蚀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二、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1.政府主导政府是推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主要力量,需要负责制定治理方案、资金投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2.农民参与农民是科尔沁沙地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和实施者,需要鼓励他们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承担起沙地固沙、植树造林等具体任务。

3.科技支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包括遥感监测、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技术,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

4.多方合作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需要政府、农民、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实现科学、系统、可持续的治理模式。

1. 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是科尔沁沙地治理的关键,需要采用多种植被恢复技术,包括水土保持林、固沙林、护坡林等,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土地保持能力。

2. 科学耕作技术科尔沁沙地的土壤肥力较差,需要采用科学的耕作技术,包括有机肥的利用、保护耕作、轮作休耕等,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3. 土地复垦技术土地复垦是科尔沁沙地治理的重要手段,需要采用合理的土地改良技术,包括石灰施用、有机物添加、植被覆盖等,以恢复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凸显。

土地退化不仅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是治理土地退化的关键。

土壤是农牧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好土壤是保障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我们要加大土壤保护力度,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比如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护坡、护岸等工程,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是治理土地退化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牧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土地退化的加剧。

因此,我们要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的农牧业技术,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

同时,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农牧业经营模式,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督也是治理土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我们要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牧业生产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农牧业用地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地退化问题,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宣传和教育是治理土地退化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大对农牧民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土地治理工作。

同时,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土壤保护、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管理和监督、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土地治理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

历史地理第七辑1■I■■b・■———--—■■—■.vL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在大兴安岭东麓的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的‘冲积平原上,分布有大片的沙丘。

沙丘的t■♦分布范围,包括有通辽市(哲里木盟治地)、双-■_■辽县(郑家屯)、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保J.康)、科尔沁左翼后旗「乩旗卡人扎鲁特旗(•鲁北)、库伦旗、奈曼旗八翁牛特旗等等,I R*即哲里木盟的中、南部和昭乌达盟(今改称赤峰市)的东部地区。

这一地带在清代是科・*i LI尔沁蒙古的游牧地,故习惯上称作科尔沁沙■地。

:t••.科尔沁沙地年降雨量为300—500毫米,植被状态较好。

除大片的草地外,还有零星的和成林的松、柳、榆、栋、械等树种。

经过多年的治理,沙丘已大部分固定或半固定,生长有各种牧草和树木’但是,仍有一部分沙丘处于流动状态,'•并有不断向东部方移动的趋势。

因此,研究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及影响,对于根治科尔沁沙害,保护科尔沁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颇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本文就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所见,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不甚成熟的意见八供海内地理学家批评指正。

科尔沁沙地上的辽代遗迹圏>科尔沁沙地古代的地理景观科尔沁沙地古代的地理景观,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

古代科尔沁地区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沙丘,植被状态远比现在为好,生长有茂密的牧草和森林,,气候湿润,.河网密集,适于放牧和农耕。

许多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都揭示了科尔沁地区古代的这种地理景观&■在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公社舍根大队,奈曼旗大沁他拉乡北老贵,奈曼旗明仁乡南黑土坎子村都发现有汉代鲜卑人的墓葬和遗址①。

这些墓葬和遗址,.原先都被覆盖在沙丘之中,后来由于沙丘的流动而暴露出来。

墓穴均开凿在黑土层中,遗址则在黑尢.层上・根据考古层位学的原理,可以断定鲜卑人墓葬、遗址所在的黑土层,应当是鲜卑人生.活的汉代或汉代前后所形成的地层,一般是不会与鲜卑人生活的时代相隔很久远的上这些鲜卑人的遗存'都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腹心地区。

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的可行性研究

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的可行性研究

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的可行性研究作者:丁青坡李孟楠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5期摘要: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特点、农业结构与农耕区差异很大,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方向与农耕区“耕地优先”的思路不同。

本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乌丹陶海矿区为典型案例,从适宜性评价、草种选择、效益分析三部分出发,探寻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的可行性。

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综合得分为67分,为二级地,适宜草地、较适宜耕地。

结合政策导向、农业结构等因素,初步确定为人工牧草地。

草种选择结果显示,草种首选紫花苜蓿,次选沙打旺。

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具有较高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能够超出同等条件旱作耕地51%。

综上,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人工牧草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切实可行,可以推广。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人工牧草地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耕区与草原牧区的过渡带,是继牧区天然草原后的第二道生态屏障,在地域上基本沿着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北起大兴安岭,向西南经蒙东、陕北、兰州直至拉萨。

农牧交错带内有大量工矿废弃地,多是历史遗留的无主露天采坑,采坑普遍较深,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存在极大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安全隐患,亟待进行生态修复。

农牧交错带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草原退化,土壤沙化问题突出,农业结构与农耕区有着显著差异,因此生态修复方式不能简单复制农耕区“耕地优先”的思路模板。

本文的研究区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农牧交错带,以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乌丹陶海矿区作为典型,因地制宜,探寻适宜农牧交错带的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方式。

1.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地向科尔沁沙地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47%,海拔261m~1540m,平均海拔430m。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案 例】陕西省定边县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这里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等优势。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田防护网
防沙林带
封沙育草
草方格沙障
总结: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古城遗址
上游用水过多,下游因缺水而使绿洲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导致的次生盐渍化。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学以致用:探索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
情境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连年战争等,植被遭到破坏,风沙肆虐。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通过人工造林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其面积为112万亩(1亩≈666.7平方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 提高到如今的 ,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图。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多陡坡,土层薄,地表水资源不足。
思考: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石漠化的成因)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降水多且分配不均,春夏降水集中,融水侵蚀严重;多陡坡,土层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过度开垦,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李晗;郝建锋【摘要】[Objectiv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verview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 [ Method] Started from the influences on soil,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limate and mulching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n several hot issues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sult ] Researches on farming-pastoral ectone in China have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but still require more deep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Suggestions: Current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solutionsfor degradation of farmland and grassland; Conduct deeper analysis on the relatively weaker aspects in a multi -domain fusion type; Implement the study results on eco-environmental recovery, production improvement and other practical activities; Lift the research of ecotone to a national or even global level, and make them far more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in our country.%[目的]综述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降水及水源涵养、气候和覆被4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对我国农牧交错带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结果]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建议:目前我国的农牧交错带研究应围绕怎样解决农田和草地退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多领域融合式的深入分析;将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成果充分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生产力等实际生产生活中;将农牧交错带各方面的研究归结到全国以至全球的高度上,进行各领域更加全面的延伸.[结论]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1【总页数】4页(P12778-12781)【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土壤;水分变化;覆被;气候变化【作者】李晗;郝建锋【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8农牧交错带是连接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的生态过渡地带,又称为农牧过渡带、农牧交错区、半农半牧区或生态脆弱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的以典型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

科尔沁东部沙地土壤可风蚀性研究

科尔沁东部沙地土壤可风蚀性研究

科尔沁东部沙地土壤可风蚀性研究
马玉凤;介冬梅;严平;王耿锐;宋阳
【期刊名称】《世界地质》
【年(卷),期】2007(26)3
【摘要】使用筛析法和SACP3粒度分析仪对科尔沁东部沙的耕地、沙岗地和裸地7个表土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表土粒度组成以细砂和中砂为主(50%~70%),土壤可风蚀性较高;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土壤可风蚀性程度大于沙岗地和裸地;③同一流域不同位置的土壤可风蚀性程度,西辽河东岸大于西岸;④对大气的粉尘贡献率,耕地远大于沙岗地和裸地.
【总页数】7页(P338-344)
【作者】马玉凤;介冬梅;严平;王耿锐;宋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科尔沁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区生态防风蚀措施技术途径研究 [J], 王群;孙亚男;金嘉丰;王冬;蒋启东;
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J], 张华;季媛;苗苗
3.科尔沁沙地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 [J], 胡孟春;刘玉章;乌兰;杨左涛;吴丹;王国昌
4.科尔沁沙地东部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J], 李月辉;赵羿;胡远满;宋轩;曾德慧
5.科尔沁沙地地表沉积物粒度分析与可风蚀性讨论 [J], 曹振;胡克;张永光;介冬梅;赵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总结(重点)超详细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总结(重点)超详细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总结(重点)超详细选择题1、科尔沁沙地地处我国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围栏封育和不同强度的放牧等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对生物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科尔沁沙地的优势种是()A.灌丛B.高寒草甸C.一年生植物D.多年生植物(2)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A.灌丛热量需求小B.高寒草甸生根条件低C.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D.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快(3)不同放牧强度下,对深层土壤地下生物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物种根系B.地下水位C.放牧畜种D.土壤肥力答案:C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科尔沁沙地地处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降水少,适宜草类生长,灌丛不可能为区域优势种;高寒草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或高山地区,不是科尔沁沙地的优势种;由图可知,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壤,说明该地植物根系浅,需水少、易存活,为一年生植物。

故选C。

(2)由分析可知,该区域的优势种为一年生植物,其只要有点降水,种子便快速萌发、生根,受放牧强度影响不大;相比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条件更加苛刻,在图示区域所占比例小,对物种丰富度影响小。

故选C。

(3)土壤肥力集中在表层,对深层土壤的地下生物量影响有限;该地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图示深度不到半米,地下水对该深度的生物量影响较小;由图可知,在中度和重度放牧条件下,深层土壤的地下生物量变化不大,说明破坏地表的牲畜对其影响小;该地多为一年生植物,根系较浅,放牧强度越大,对其根系破坏越大,而土壤深层则多为多年生植物的根系,不同放牧强度对深层根系的影响小,故地下生物量变化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0 卷第 4 期 2006 年 8 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 nal of Soil and Water Co nser vation
V ol. 20 N o. 4 A ug. , 2006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吴祥云1, 张 黎1, 丁玉荣2, 王秋兵2, 卢 慧1, 王晓娇1
加大, 致使地下盐分离子加速了在地表的积聚。在土壤养分指标方面,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都明显下
降, 只有土壤中速效磷有所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施用化学磷肥所致。 2. 2. 2 草甸草地开垦后不同耕作方式引起的土壤肥力变化 草甸草地开垦后, 由于耕作方式的不同对土壤肥
力和土壤盐碱化程度产生的影响不同。表 3 表明, 沼泽化草甸草地开垦后, 土壤电导率明显升高, 尤以旱田最为
经度( °) 122. 4279767 122. 4285829 122. 4364418 122. 436474 122. 4357444 122. 2606605 122. 2638309 122. 2623074 122. 440685 122. 4391133 122. 4409533
调查地点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大冷乡上三家村 大冷乡上三家村 大冷乡上三家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阿尔乡苏力土村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及过程
根据生态系统演替原理, 通过对该区域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认为在科尔
沁沙地农牧交错带区域内, 土壤生态系统退化一方面是由于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 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长期 对土地过度开垦和破坏的结果。原始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被破坏, 它将向着不同的方向演替, 同时也伴随着土壤
2
草甸碱土草地
pH
9. 46 9. 22
电导率 ( ms/ cm)
286. 5 121. 0
有机质 ( g/ kg)
5. 76 11. 90
全氮 ( g/ kg)
0. 06 0. 50
碱解氮 ( mg/ kg)
35. 77 60. 76
全磷 ( g/ kg)
0. 62 0. 78
速效磷 ( mg/ kg)
表 1 代表性样区基本情况
样号
1 2 8 9 10 23 24 25 4 7 6
纬度( °) 42. 79900342 42. 79871911 42. 75898484 42. 75865761 42. 75831965 42. 66876065 42. 67487609 42. 69244993 42. 7735707 42. 7748528 42. 7731791
退化农田
2. 2 草甸草地开垦及不同耕作 方式引起的土壤肥力变化
碱化农田
2. 2. 1 草甸草地 开垦引起的土
表 2 草甸碱土草地开垦前后土壤性状的变化
壤肥力变化 从表 2 可以看出草 甸碱土草地开垦后, 土壤碱性增 强, 土壤性状进一步恶化, 主要养
样号
土地类型
1 草甸碱土玉米旱地
固定风沙土 固定风沙土
固定风沙土沙坨林地 杨树林( 40 年树龄)
沙坨草地
草地
固定风沙土
固定风沙土沙坨旱地 旱地退化玉米田
固定风沙土
沙坨草地
草地
固定风沙土 半固定风沙土
沙坨旱地
玉米地( 开垦 5 年)
半固定风沙土旱地 玉米地( 开垦 15 年)
1. 2. 2 分析方法 将采得的样品带回实验室, 风干、磨碎、过筛, 装入瓶中待测。其分析测定方法: pH, 电位仪 法; 全氮, 半微量开氏法; 碱解氮, 碱解扩散法; 全磷, 高氯酸- 硫酸消煮, 钼锑抗比色法; 速效磷, 0. 5 m ol/ L 碳 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有机质, 重铬酸钾容量外加热法; 电导率, 电导仪法; 机械组成, 吸管法[ 7] 。
地貌类型 坨间洼地 坨间洼地 湖滨平地 湖滨平地 湖滨平地
沙坨地 沙坨地 沙坨地 沙坨地 沙坨地 沙坨地
土壤类型
土地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草甸碱土
草甸碱土旱地
玉米
草甸碱土
草甸碱土草地
草地
沼泽化草甸土
沼泽化草甸土草地
草甸草地
沼泽化草甸土
沼泽化草甸土旱地
旱地( 大豆)
沼泽化草甸土型水稻土 沼泽化草甸土稻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稻
收稿日期: 2006-05-03 基金项目: 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 200509045) ;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 2004D 006) 作 者简 介: 吴 祥云, 男, 生于 1962 年, 博 士后,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主要从 事荒 漠化 防治、恢 复生 态学 领域 研究。 E- mail: w uxyun 2003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 1 自然概况 辽宁省彰武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 一个多世纪以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多次变化, 生态环境几经变
迁, 形成目前颇具代表性的农牧交错带。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多风, 全年 4 级以上大风 240 次, 春季 6 级以上的大风日为 46 天。年均气温 5. 9~6. 1℃, 年降雨量 450~500 mm , 年蒸发量 1 300~1 880 m m, 无霜期 150 天。研究区内典型土壤为风沙土、草甸土、盐土和碱土, 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90% 以上, 其它如碳酸盐褐土、泥 炭土等比例较小, 占总量的 10% 以下。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样品采集 在对研究区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选择 4 组自然条件相同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代表性样
(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阜新 123000; 2.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 110161)
摘要: 以彰武县北部为样区,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于土壤特性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 明: 草甸碱土草地开垦为旱 作农田后, 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草甸草地开垦成为水田, 则有 利于对土壤次生盐渍化 的防止和抑制; 固沙林地或 草地开垦成为农田, 在一定 的程度和 范围会导致 土壤养分 含量特别是 速效养分 N 含 量显著降低, 土壤颗粒的粗 化( 沙化) , 且这种趋势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加重。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土壤特性 中图分类号: S15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242( 2006) 04-0116-04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季风气侯与大陆气侯、湿润区与干旱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 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 境, 形成了景观层次结构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差的脆弱生态环境系统。它既经受不了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袭 击, 亦经受不住人类强度活动的影响[ 1, 3] 。近年来, 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土地退化呈现加重的 趋势, 这严重威胁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为因素中, 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产生了最普遍、最直接、最深 刻的影响[ 6] ,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将会加速土壤退化的进程[ 2, 4]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 影响, 对于了解土壤肥力变化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 确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 从而改善和提高其土壤质 量, 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地处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不同土 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特性变化进行研究, 明确其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 1. L iaoning T echnical Univer sity , Fux in 123000; 2. Sheny ang A gricultur al U niversity , Sheny ang 110161)
Abstract: T his paper takes Zhangw u Count y in Keerqin sandy land as an ex ample t o st udy t he ef fect of land use on soil propert ies in t he inter -dist ribut ing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 uring. T he result s show ed: serious alkalizat ion occured af ter alkaline grassland has been shif ted int o dryland for f arm ing, w hich results in increase of pH and electric conduct ivity of t he soil. When meadow grassland was conv erted int o paddy f ield, salinizat ion could be w ell controlled. Aft er f orest land and grassland in aeolian soil w ere cultivated, soil oligotrophicat ion and desert if icat ion w ould t aken place seriously . It w ill be more serious as t he increase of form ing y ears. Key words: t he int er-distributing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uring; land use; soil properties
Effect of Land Use on Soil Properties in Inter-distributing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uring of Keerqin Sandy L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