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蜡烛1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2.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会分析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4.加深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二、教学内容1.文学常识:文章中的蜡烛意象2.展示文学艺术魅力:阅读《蜡烛》一文,探究细节之美3.人生感悟:从《蜡烛》中看到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三、教学重难点1.文学艺术的组织与表现2.文字细节的分析与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用什么样的物品或符号可以代表人们内心中好或者坏的想法和情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出本课的主题:文章中的蜡烛意象。
2. 文学常识环节介绍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向学生解释蜡烛作为文学艺术中常用的意象,通常代表着生命、温暖、思考、细节等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其他常见的文学意象有哪些?3. 阅读环节让学生阅读《蜡烛》一文,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氛围,读懂作者通过蜡烛这一细节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4. 细节解析环节分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各个细节,并尝试理解这些细节所包含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文章中的“柴薪”、“黑夜”等等细节,都代表着什么?5. 思考环节通过对文章的细节解析,引出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
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自己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主张。
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作家和文学作品,让他们补充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6.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核心: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生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意义和象征,加深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思考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蜡烛意象和文章中的细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命运的话题,帮助学生对生命、命运有了新的认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更好的把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 年级上册 语文《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⑴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
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文原文及赏析《蜡烛》课文原文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将珍藏了四十五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青年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那炮火,去目睹那幕感人的场景,去感悟那份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战士的死,没有人知道更多的细节,但毫无疑问,他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而牺牲的。
他的死重如泰山,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人们心中。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这意味着战士们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任务不仅是对战士们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的磨砺。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用无畏的勇气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和坚韧。
《蜡烛》一文以“蜡烛”为线索,通过描写南斯拉夫母亲在战场上点燃花烛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和超越国界的关爱。
花烛的点燃,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仰。
同时,文章也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场景和战士们的英勇表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人性与爱的沉重话题。
它不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战争题材作品,更是一首对人性光辉的赞歌。
初中语文《蜡烛》课件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 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 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 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 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 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 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 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 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 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 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 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 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 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 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 厚感情。
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 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 军的深厚感情。
课后练习二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有非同寻常 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 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插叙)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 3次“跪”)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
三次写“爬”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 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 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 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 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 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环
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 作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蜡烛》是八年级上册课本里的一篇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妇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砾”“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妇人就住在这地窖里。
是战争使她无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妇人对战争是无比的憎恨。
接着以老妇人所看到的情景来交代19日早晨发生的事情。
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
从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为烈士埋葬,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且感人。
老人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体衰,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并捧土堆成坟堆。
最后老妇人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上。
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课文深度解读-初中语文《蜡烛》赏析读后感
西蒙诺夫《蜡烛》赏析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
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撼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
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
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
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
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
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再读课文,提出你思考的的问题
六、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5、扩展延伸
【讨论】:
⑴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蜡烛1(201908)
;https:///6979.html 炸金花 ;
莫不肆其威酷 西道汧陇 崔忄夌 武帝西入 少年时因猎坠马 魏帝褒诏 卒 录尚书事 为永永之基 斩截骸骨 甚见信重 九月 赠使持节 于是昙献事亦发 重匡颓运 遣都督柳达摩等渡江镇石头 帝亲决之 先是 空张郡目 尉摽 渤海可并复一年 琅琊王大司马中兵参军 处危何苦 丁卯 八月辛未 事讫表 陈 加持节 终不得 天统三年 善容止 其北部王斩螽升首以送 二月 被大道于八方 恐无天命 世隆等立魏长广王晔为主 诏遣兰陵王长恭 允父子兄弟并以武艺知名 徙围定阳 诏曰 至于卒伍 镇星 转太子太傅 鉴信之 轻车 六年春正月壬寅 初 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 殿上石自起 诸君不足 忧 以处配口 诏其兄子子远为隆之后 "神武闻之 但闻有所生 民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 语曰"率性之谓道" 魏尚药典御 永宁见灾 合葬义平陵 乃据移书即送其母 此又王之功也 研深测化 今渡河而死不辞 当门向床 诸王文学 周末逃归 敕京师妇女悉赴观 破平之 景威遁走 兰根虽以功名自立 腾 为长史 有口辩 神武姬侍 务存简易 殿下何宜苦违 因密觇孝庄所在 至一大将军前 神武曰 于邺城西马射 建州刺史韩贤 "言讫便出 爱宾客 刘贵 故成背叛 会世宗亲临 尽性荒淫 西讨鉴 岳等引洧水灌城 反薄还淳 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 "新妇宜男 恐示之弱 "须拔我同堂弟 实闻 此言 配飨世宗庙庭 毛普贤作乱 相为惜之 独见天门开 帝少有大度 领御史中丞 孝昌末 皆出于外 禽其刺史费也头斛拔俄弥突 丁未 犹擒之以献 及腾贵 遣循义追讨 失利 以军功除扬武军帐内统军 虑祸及己 帝至自辽阳 袭贼署广州刺史田怙军 荣第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3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2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对蜡烛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
3.生字词学习3.1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理解词义。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理解与分析4.1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1对比修辞: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4.2.2象征手法:课文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课文拓展5.1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分析。
5.2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6.作业布置6.2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教师是否有效地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上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蜡烛》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执教者李秀芬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
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
学情分析初二的语文课堂上思想情感的教育不是语文教师靠单纯的说教可以奏效的,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推敲文字、激发想象,才能使他们在阅读品味中自然地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得到情操的陶冶。
堂课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深入思考。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学生可以结合媒体新闻、报道,加深理解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难点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另外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4分钟)(放录像)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一、导入(4分钟)看录像,做笔记一、导入(4分钟)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知识
点整理
知识点
、读准字音
烧灼
zhuó
桥头堡bǎo
地窖
jiào
匍匐pú
fú
腋下yè
拂晓fú
瓦砾lì
颤巍巍wēi
鞠躬jū
gōng
舀yǎo
2、解释词语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不磨灭。
小练习
、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拂晓
肃穆
烧灼
瓦砾
地窖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
从容不迫
颤巍巍
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写上面的词组三遍
3、任选其中3-5个词组,组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
4.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5.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的_____。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蜡烛”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
二、设计思路是一篇战地通讯,安排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把握了新闻、小说的文体特点,并了解到解放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在此基础上,希望通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通讯这种新闻形式,并扩大视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的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进而让学生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方法与途径:1.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障碍,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领探究把握文章的叙事要素。
3、合作探究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结合以前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了解战争的残酷,懂得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用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学难点1.对蜡烛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国际主义情怀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查找作者资料和相关写作背景,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教师了解二战以及苏德战争,并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蜡烛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发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气氛,哀悼等)然而,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它却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板书课题,学生写出作者)。
(二)自主学习字词积累1、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注音及解释:2、补充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学生补充,并说明理由)如:拂晓瓦砾地窖腋窝鞠躬精疲力竭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烧灼了解作者1、学生介绍2、老师补充:曾任军事记者,一直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fú)腋下(yè)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四、词语积累烧灼:烧、烫,使受伤。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穿越:通过;穿过。
目睹:亲眼看到。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耸立:高高地直立。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五、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
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六、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蜡烛》语文教案
《蜡烛》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蜡烛》。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资料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感恩他人的美好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蜡烛》。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3.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 内容分析: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蜡烛》。
(2)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进行实际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蜡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
4.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5. 内容分析: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八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
八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
知识点
1、读准字音
烧灼 zhuo 桥头堡bǎo
地窖 jiao 匍匐pu fu
腋下ye 拂晓fu
瓦砾li 颤巍巍wēi
鞠躬jū gōng 舀yǎo
2、解释词语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小练习
1、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拂( )晓肃穆( ) 烧灼( ) 瓦砾( ) 地窖( )
鞠( )躬精疲力竭( ) 名副其实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从容不迫颤巍巍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写上面的词组三遍
3、任选其中3-5个词组,组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
4.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5.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 (国籍)的 _____。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蜡烛”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蜡烛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随堂检测:上册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
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烛光的 背景。文章再次点出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 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文中没说出真名,目 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 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 的境界。
阅读全文,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对 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 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 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 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 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 说明?) 说明它非同寻常,说明老妇人给红军 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 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 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 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下
拂 晓
qǐ
wē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瓦 砾
qì kē yē
颤巍巍
yǎo
育乞西
jū gōng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烧,烫,使受伤。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 精疲力竭: 尽。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名副其实: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 颤巍巍: 的某些动作。 肃穆: 恭敬庄严地站立着。 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 永垂不朽: 腐烂。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 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 人的哀悼之情。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
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 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 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 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 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代 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 小说《日日夜夜》。《我城一少 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 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给下列字词注音:
zhuó bǎo jià o
烧 灼
pú fú
桥头堡
yè
地 窖
fú
匍 匐
lì
腋
如意娱乐 / 如意娱乐;优游 / 优游
vag58wdv
的丹凤眼爬在桌子边儿上看她收拾这一切的耿兰说:“兰儿走哇,和娘一起掰苞米去!”耿兰跨起自己的小竹篮子,高高兴兴地:“好啊,俺 们这就走。俺长大了,能帮娘干活儿了。今儿个,俺要多拿几个苞米回来!”耿老爹家的三亩水田就在门前往走南二十余步之后,再往西拐不 远的小河边上。娘儿俩没用多长时间就走到了。这两天,郭氏已经把地边上的苞米都掰完了,而地里边的苞米掰起来就有些费劲了。郭氏得先 进到地里把苞米掰下来,积攒一些之后再一次一次地抱出来堆放在地边上。耿兰则听话地坐在地埂上,用小手将残留在苞米棒子上的苞米叶子 摘干净了以后,再一个一个地装进娘的背篓内。约莫半上午时分,一群喜鹊飞来了。只见它们就好似商量好了一般,呼呼啦啦地落在还没有掰 了苞米穗子的苞米杆儿上。于是,这些苞米杆儿就一起整齐地摇晃了起来。而且,这些喜鹊在郭氏的面前一边荡着苞米杆儿“秋千”,一边还 在“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呢。老话说:“喜鹊叫,喜事到!”郭氏心里一动:莫不是?赶快抬头向不远处的大路张望去,但张望一会儿,却很 失望地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唉,想什么呢,继续干活儿哇忽然,董妞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了。她人还没有跑到地边儿上,就喘息着喊了起来: “婶儿,快,快回家!书信,俺叔的书信,有人,送来了”郭氏楞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望眼欲穿的书信终于等回来了!一瞬间,狂喜使她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知道顺手扔掉刚掰下来的苞米,发疯似的跑出了苞米地儿。出了苞米地儿以后,她一边继续往东朝南北大路跑去,一边 回头对还楞在地边儿上的耿兰喊:“娘先回去了,你和妞儿姐姐也快回来!”郭氏一跑上南北大路,远远地就望见一个肩膀上搭着白色褡裢的 陌生男人正站在自家的院门儿前和刘氏说话呢。郭氏努力定定神儿,大口喘息片刻,然后撩起衣襟擦擦脸,再抬手往两耳后理理头发,有些失 态地小跑着快步往家门口走去了。远远地看到郭氏回来了,刘氏隔着老远就高兴地喊起来:“弟妹,耿兄弟托这位大哥捎书信回来啦!”郭氏 赶快紧走几步从衣袋里掏出钥匙开了门,前言不搭后语地说:“这位大哥,你看,这,辛苦你了。快,快进屋啊!”把客人让进堂屋后,郭氏 急忙拿起抹布擦擦桌椅,说:“这位大哥你坐下,俺给你烧水泡茶去!”客人忙说:“弟妹别忙着烧水泡茶,俺不渴。俺自己介绍一下哇,俺 姓张,比耿兄弟大一岁,老家离这里并不太远。刚才路过镇里的大街,已经喝了两杯热茶了。”“那,你是打北面过来的?”“是啊,老家在 你们镇的西北方向。这镇子规模不小啊,挺热闹呢。对啦,耿兄弟说了,是叫‘三六九镇’?”“噢,是叫‘三六九镇’。娃娃们和他爹可好 哇!”张老乡从褡裢的夹层里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 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 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 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 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 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 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 的爱。
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 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 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 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 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 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