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案16、《云南的歌会》
16云南的歌会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淮北市非凡学校教师集体备课专用教案(复备稿)课题:16.云南的歌会主备人:梁希俭授课人: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酬和、淳朴、引经据典”等词语2、理解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在内容,形式特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3、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中充满情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本文绘形、绘声、绘色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与赏析,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作者绘形、绘声、绘色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传递的内涵之美,理解作者对自然、人情、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析文章语言,理解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在内容,形式特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以及作者对自然、人情、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绘形、绘声、绘色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步感知课文,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教师根据学生做的预习材料情况,有重点强调拼音、汉字、词语解释。
二、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三、问题导读,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想一想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跟你听过、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
提示:可从歌唱的人、地点、内容、环境气氛等方面进行比较)演唱会所受的拘束较多。
而云南的歌会中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蓝天白云、在树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唱者淳朴自然,歌会气势壮观。
2、小组讨论:课文是怎样写云南的歌会三种不同场合的?(提示:主要讨论演唱的方式和内容,三种场合的特点,还有三种场合在手法上的不同。
云南的歌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的歌会(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洋溢着美丽、动人的气息。
不同的地域、国家、民族,都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作为我国的多民族地区,云南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云南的传统音乐中,歌会是一种流传最为广泛的音乐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云南的歌会课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歌会这一文化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对于歌会与云南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认识;3. 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欣赏并模仿云南歌会中的民族音乐,学会制作简单的乐器;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听说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歌会的特点及其地域、历史、文化背景;2.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和舞蹈,制作简单的乐器,组织较为复杂的团队活动;3. 开发学生的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性能力。
三、教学准备:听音乐器材,制作乐器器材,摄像机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部分通过观看一段云南歌会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一些云南当地的风土人情。
2.课堂讲解部分开始讲解云南的文化底蕴,云南的地理文化特色以及与歌会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
为学生介绍歌会这一文化现象。
3.云南歌会制作手工及演唱部分在音乐教室里教授制作无限闯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学生对歌会的了解。
同时,让学生体验歌会的歌唱和跳舞,感受这种传统文化。
4.云南歌会团队协作部分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按照各自的学习方向,选择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组内分工合作,做好一个有质量的项目。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展开,学生需要共同合作,联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背景;2、通过亲身体验学习乐器、学唱云南的民间歌曲,提升音乐素养和美感鉴赏能力;3、了解和学习云南的传统舞蹈,提升体能素质和舞蹈技巧;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次教学设计基于一个主题——《云南的歌会》,带领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和学习来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音乐能力。
1、学习云南的民间音乐:(1)通过老师介绍掌故以及图册、文献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流派、演奏乐器、歌词和故事背景等;(2)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较具代表性的云南民间歌曲,带领学生上课亲手学习演奏弦乐器、口弦、竹笛、唢呐等乐器,体验并学会演奏云南民间歌曲;2、了解和学习云南传统舞蹈:(1)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云南传统舞蹈的基本特点、舞蹈类型、流派和舞蹈造型等;(2)选定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带领学生一起学起跳舞动作和编排整场舞蹈;(3)模仿和表演云南传统舞蹈,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舞蹈技巧。
3、举办一场“云南的歌会”:(1)通过学习云南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切入,通过举办一场以“云南的歌会”为主题的表演活动,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云南民间音乐、舞蹈,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和肯定,激励学生努力表现出自己的风采;(2)学生自行设计舞台布景、化妆造型,选择演出的音乐、舞蹈作品进行演出,进行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同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纠正和帮助。
可以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如下:(1)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人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采用360度评价法,让学生在班级同学、老师、亲友等多方面得到评价和肯定;(2)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答辩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讨论,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全面的《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全面的《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由来、演出形式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3.为学生成长提供全面的音乐艺术教育,增强学生与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云南的歌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了解《云南的歌会》的演出形式和艺术特点。
3.学习《云南的歌会》的曲目,演唱技巧和技能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云南的歌会》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掌握《云南的歌会》的演唱技巧和技能点。
四、教学内容本文的教案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导入、展示、讲解、实践和总结。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云南的歌会》最基本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于这种文化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展示播放一段云南的歌会演出视频或音频,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云南的歌会》这种艺术形式,以此引发他们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与好奇。
3.讲解围绕《云南的歌会》,向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知识和背景,并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种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评析不同时期的《云南的歌会》演出作品和风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互动和讨论。
4.实践通过对《云南的歌会》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进行演唱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演唱技巧、体验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不断提升自身音乐技能。
并通过配合简单的乐器演奏和音乐灯光等元素,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云南的歌会》的视听冲击力和情感内涵。
5.总结总结当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收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发表对于《云南的歌会》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教师帮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2.演唱实践法3.讨论互动法4.多媒体法六、教学评价1.考试:根据学生在实际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点掌握情况,进行考试及评分。
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演唱和互动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同学对字词的积累,和对文章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过程与方法: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
体会、学习作者有所偏重的描写方法。
情感与态度:感受作家笔下的美好生活。
了解祖国各地的风俗。
让同学更爱我们的祖国文化。
《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教学难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及过程课时1一、导入新课。
播放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师生欣赏。
教师讲解导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感受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4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
2.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3.过程与方法: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美好的生活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特有风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赏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美好的人生。
教学设计导入:云南的民俗介绍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在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爱情,激起劳动的热情,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歌唱成了传授知识的工具。
据说,解放前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打官司也是唱歌。
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子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一个高明的歌手常常会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
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来领略一下云南民歌的风采。
默读课文,疏通字词主要是落实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问题导读,整体感知1.通过课前预习阅读本文,想一想:跟你听过、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提示:可从歌唱的人、地点、内容、环境气氛等方面进行比较)演唱会所受的拘束较多。
而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蓝天白云、在树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唱者淳朴自然,歌会气势壮观。
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文字来共同探讨云南歌会的迷人之处。
)作者极爱这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
因此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赞美。
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理清框架,把握三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1.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最新15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最新15篇《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创作风格;揣摩课文所写歌会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体会作者的情感。
2、德育目标:了解云南的歌会,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领略民族风情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
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
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较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整体感知: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在哪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研读探究: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课堂练笔↓提问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蝴蝶泉边》的视频材料后导入:学生静静地欣赏聆听初步了解云南的民歌及相关传统二、作者简介简介沈从文作品及风格认真听读了解名家作品,积累文学知识三、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考查生字词的读音及词语解释学生积极参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四、整体感知媒体展示问题: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在哪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用简单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五、研读赏析用多个问题及媒体图片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探究文本认真阅读、思考、回答及发问1.要学生由浅到深地真正了解歌会的相关知识,符合认知规律;2.有感情地阅读及赏析文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3.趣味性的图片,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综合能力。
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云南的歌会的文化背景和意义,领略其独特的魅力;2.学生能够通过听歌、跳舞、演唱等形式深入理解云南的歌会,感悟其文化内涵;3.学生能够发掘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合唱、合作演唱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云南的歌会的文化背景和意义;2.通过听歌、跳舞、演唱等形式深入理解云南的歌会,感悟其文化内涵;3.发掘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合唱、合作演唱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1.如何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云南的歌会的文化魅力。
四、教学方法:1.翻阅资料、集体讨论+教师讲解;2.欣赏音乐、活动演唱、表演才艺。
五、教学内容:1.云南的歌会是云南地区传统的歌唱、舞蹈、器乐演出形式之一;2.云南的歌会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当地的传统风情、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3.学生可以通过听歌、跳舞、演唱等形式来感受云南的歌会,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4.学生还可以在活动中发掘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合唱、合作演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心。
六、教学过程1.介绍云南的歌会,让学生知道云南的歌会是什么。
并分组分别介绍当地的表现形式、器乐演奏、唱腔等方面,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云南的歌会。
2.欣赏云南的歌会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可以听到其中的锣鼓、铜锣、木鱼等器乐演奏,以及各式各样的唱腔。
3.挑选一些经典的云南歌曲,让学生进行聆听,并将歌曲歌词收集整理,让学生理解歌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4.选择一首歌曲,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从声音的平衡、节奏的掌握、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
5.通过欣赏舞蹈表演的录像,看看舞蹈中的身体协调和动作的优美程度,然后选择一首歌曲和配乐,引导学生自组成一支舞蹈队伍,安排每个学生的表演角色,最后全助力表演。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5篇
There is no absolute happy paradise in the world, only relative people who can find fun on their own.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5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中的美点及精彩的语言;2、从整体把握__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__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__主题的作用。
教学思路:__按照“整体感受初欣赏――发现美点欣赏美――训练思维创造美”三步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第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理解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类型:讲读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谈话: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五十六个民族)我们国家不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更主要的是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
下面请同学们就所播放的音像片段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2、趣味竟猜:(云南:蝴蝶泉边《五朵金花》)多媒体播放《五朵金花》的音像片段。
根据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你觉得这民歌怎么样?(淳朴、亲切、自然、动听)3、了解云南民歌:多媒体播放云南民歌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音乐文化特点,了解云南的歌会。
2.学习和练习云南歌会中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和曲调。
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演云南歌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云南歌会的起源和发展。
2.学习并掌握云南歌会的常见音乐曲目和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云南歌会的音乐曲目和表演形式的掌握。
2.学生具备欣赏和表演云南歌会的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相关的云南歌会音乐和视频资料3.曲谱和歌词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活动(15分钟)通过展示云南的美丽风景、丰富的民族文化等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云南的基本信息。
Step 2 了解云南歌会(20分钟)讲解云南歌会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意义和影响。
Step 3 学习云南歌会的音乐形式(30分钟)介绍云南歌会中常见的音乐曲调和表演形式,如花灯鼓、金瓶萨、金锅打、黄钟调等,并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感受云南歌会的独特魅力。
Step 4 学习云南歌会的歌曲(40分钟)教学云南歌会中常见的歌曲,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并进行合唱练习。
Step 5 练习和表演(4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云南歌会歌曲,进行歌曲排练和表演。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编创一些动作和舞蹈来丰富表演内容。
Step 6 欣赏和评价(15分钟)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各小组的表演,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意见。
Step 7 总结和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云南歌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Step 8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并撰写一篇关于云南歌会的总结和感想。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云南歌会的相关资料,并深入了解云南歌会的历史、表演形式和曲目等方面的知识。
也可以邀请云南歌会的专业演员或音乐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音乐表演。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云南的歌会教案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优秀6篇《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一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3、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
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对歌欣赏,激趣引入播放《刘三姐》片段。
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
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
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
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
其余学生听读、熟悉课文,注意字音。
2、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沈从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可以在哪种场合欣赏到歌会?〕3、假设你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云南,根据课文的介绍,你喜欢参加哪一种歌会?为什么?〔结合语段相关内容答复〕〔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完成目标1、3,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三、精读“山路漫歌〞,学习语言描写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默读第4段,圈点勾画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教师例如:3、3、本段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
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完成目标2,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会相互交流表达,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并积累优美词句,学会阅读〕四、借鉴运用,仿写句子。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整体思路以“短片”为导入,以“歌唱”为线索,以“情感”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
五、教学流程(一)短片导入1.播放《彩云之南》flash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想学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纠正。
)3.总结补充学生发言,明确本文学习目标:(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设疑读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任务速读文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读”更有针对性。
)1.设置问题(1)你对文中哪些字词存在字音、字义方面的疑问?(2)速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
(借助多媒体出示表格)2.读文3.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1.不仅人在唱,鸟也在唱。
2.唱歌的地点:山野、山路、山寨。
(三)分析重点句段,发现文本意味。
1.精读全文,勾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段,并尝试在旁边写些注释。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
3.总结。
(四)透过问题,深入探究。
1.提出问题:(1)文中写了三个场景的歌唱,且都写了人、地、歌,是不是有些雷同了?(2)本文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是不是应该删掉些?2.同学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师简介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解决问题。
总结。
明确:(1)不雷同。
三个场景的描写各有侧重。
“山野对歌”侧重写人:“山路慢歌”侧重写环境:“山寨传歌”侧重写场面。
[专题范文]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
[专题范文]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和场面描述。
2.朗读、揣摩、品味语言,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述手法: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及场面描述。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2.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资料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述。
教学设计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研习新课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透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能够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教学设计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金满斗会——民歌传承。
2.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总起全文山野对歌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山路漫歌金满斗会3.学习“山野对歌”。
a.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透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资料,然后主要透过描述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和场面描述。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述手法: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及场面描述。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2.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资料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述。
教学设计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如:《阿诗玛》片段彝族,《五朵金花》白族,等等)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研习新课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透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能够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教学设计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金满斗会民歌传承。
2.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总起全文(1)山野对歌(2~3)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山路漫歌(4)金满斗会(5)3.学习山野对歌。
a.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透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5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5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__语言。
探究有关描写的方法。
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民歌《蝴蝶泉边》后,老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云南民歌,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祝福。
云南的歌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天,让我们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检查预习:1、认识下列字的读音:蹲踞酬和熹微淳朴龙吟凤哕2、解释下列词语:酬和譬喻引经据典三、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熟悉内容,思考几个问题:1、__以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三种形式的歌会,各有什么不同?2、请用简洁的话给三种形式的歌会拟一个小标题3、歌会有什么特点?明确: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云南的歌会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跳读课文,探究写法三种形式的歌会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歌会?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并富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描写方法:山野对歌工笔写人山路漫歌以景衬人村寨传歌点面结合(三)质疑探究学习这篇__,你肯定有不少疑问或新的发现!小组探究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在班上交流解决,我们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相信我能行!(四)体验运用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有着美丽浓郁的风俗文化,你能用上今天的描写方法说给大家听吗?学生交流:如: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迎财神等;清明节荡秋千;元宵赏花灯等。
师小结:沈从文先生以潇洒而随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云南的民风、民俗、风景、风物,展示出云南特有的纯朴自然的风俗人情,如诗一般含蓄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五)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民歌民谣,将其归类,看哪些是“即物起兴”,哪些是“提问式”的。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三种不同的场面的民歌演唱会的方法。
2、利用学习__的机会学会观察民俗、民风,体验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云南的歌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的歌会一、背景介绍歌会是云南地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不仅仅是歌唱的竞技赛,更展现了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歌会的历史和发展。
2.理解云南歌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3.通过学习云南歌会的形式和特色,学习到文化的多样性和本土特色的重要性。
4.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不同区域的民间文化和乡土风情。
三、教学内容1.云南歌会的起源和发展2.云南歌会的表演形式和内容3.云南歌会的地位和意义4.云南歌会与其他地方歌会的比较四、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云南歌会,了解学生对云南歌会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讲解:讲解云南歌会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配以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3.研讨:分组讨论云南歌会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并进行汇报。
4.分析:进行文化比较,分析云南歌会与其他地方歌会的异同。
5.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加深对云南歌会的认识和了解。
6.总结: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云南歌会的认识,同时深入思考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1.导入: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2.讲解: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3.研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4.分析:思维分析,对比分析。
5.活动:实践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6.总结:反思总结,引导学生思考。
六、教学资源1.互联网资源:云南歌会相关视频和图片。
2.教材资源:《粤教版高二语文》。
七、教学评价1.口头评价:根据学生讨论和汇报情况,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2.书面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总结,评价学生的理解和理论运用能力。
3.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果,优化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走进云南民俗博物馆,学习云南民俗文化。
2.学生自行了解其他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
3.合作学习,进行多媒体展示和口头汇报。
16《云南的歌会》教案.docx
16《云南的歌会》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沈从文的资料和《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的原文资料,了解沈从文写《云南的歌会》的初衷。
2、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初识歌会的特色,深入理解《云南的歌会》的艺术魅力。
3、体会歌会的精神内涵,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通过深入研究这篇文章,走近沈从文先生,感受到他的散文风格。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_、导课上课之前,我们首先听一首歌,放松一下,歌词在前面小黑板上。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C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她们以歌舞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倾诉爱慕,或劳动热情,或表达丰收的喜悦。
总之,云南的歌声可以说是他们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章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著名作品《边城》。
今天就让我们收拾行囊,跟随文学大加j沈从文的精妙笔触做_次云南之旅。
二、翳卖课文,轆字词。
要求:1、读雌字。
三、理清框架,把我厂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
1、思考作者写了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和特点。
2、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答:不能,“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 O因此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1)见景生情,即物起兴;(2)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答解;(3)互嘲互赞,随爭押韵,循环无端。
⑷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2) 3、从第二、三段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了边解口渴去了。
《云南的歌会》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云南的歌会活动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云南的传统歌曲和舞蹈,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录制云南歌会的视频或音频素材。
2. 准备云南传统歌曲的歌词和音乐。
3. 准备云南传统舞蹈的教学视频或音频。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通过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云南歌会的热闹气氛。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云南歌会的了解和感受。
步骤二:了解云南歌会1. 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云南歌会的调研,了解云南歌会的起源、特点和举办地点等。
2. 学生展示小组调研成果,班级进行讨论,梳理出云南歌会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步骤三:学习云南传统歌曲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云南传统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分配角色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云南传统歌曲,并安排时间让每个小组轮流在班级面前演唱。
步骤四:学习云南传统舞蹈1. 教师播放云南传统舞蹈的教学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舞蹈动作。
2. 分组让学生练习云南传统舞蹈,并安排时间让每个小组轮流在班级面前表演。
步骤五:组织云南歌会表演1. 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进行云南歌会表演。
2. 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与表演,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表演。
3. 表演内容可以是云南传统歌曲、舞蹈或者自创的节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意。
步骤六:总结反思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云南歌会表演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云南歌会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3. 教师出示反思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答题。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云南歌会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云南歌会的起源和特点,学习了云南传统歌曲和舞蹈,培养了音乐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云南歌会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歌会活动,了解更多云南歌会的现状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柯坪县第二中学其丽格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学习运用“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闲自在、龙吟凤哕”等成语。
2、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情景教学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歌欣赏,激趣引入
播放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刚才我听了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突然有一种冲动,我想去云南,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好,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去听听云南的歌声,去看看云南的歌会。
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
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
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
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播放配乐朗读磁带,学生低声跟读。
交流反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朗读处理的方式,并做好标记。
(1)字词积累
①读准下面的字的读音
蹲踞jù、酬和hé、熹微xī、淳朴chún
②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它物起兴抒情。
起兴,指先言它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悠闲、自由、不受拘束。
龙吟凤哕;龙叫凤鸣的声音。
⑵简要反馈听读之后的感受,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2.齐读课文,放飞想象。
学生齐读课文,想象云南歌会淳朴自然、宏大壮观的场面。
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3.合作探究,把握旨趣。
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这三种场合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浏览课文思考并讨论:沈从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可以在哪种场合欣赏到歌会?)
明确: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歌唱人。
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这一场面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
这一场面重在写唱歌的盛况,有全景描绘,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生浏览课文,思考:沈从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可以在哪种场合欣赏到歌会?)
4、假如你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云南,根据课文的介绍,你喜欢参加哪一种歌会?为什么?(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回答)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完成目标1、3,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
三、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细节和字句就像文章的两扇窗户,只要轻轻地推开它,就会发现天光云影,趣味无限。
本文写人在唱歌,鸟也在唱歌,真是自然的大合唱;同学们,读后你喜欢文章的那一段呢?我们不妨再来静静地默读这篇文章,从细节字句中去发现其中的情趣,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
老师提示1;那次听到一个年轻服你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一段中的“理理”“拍拍”等这些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妇女唱败对手的轻松快乐,读的时候要轻松慢一点。
1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完成目标2,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会相互交流表达,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并积累优美词句,学会阅读)
四、品味语言,感悟生命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更有意思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沈从文认为这些歌会讴歌了哪些生命形态呢?请大家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说说“这事_的生命”,可以填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是一两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
(设计目的:模仿借鉴课文语言句式,从句子模仿开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五、小结
在今天这个物质喧嚣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周围跋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益沧桑的灵魂,感谢沈从文,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乡野间自在优美的生命;让我们回望来路,去捡拾那些本就存活于我们生命中自然鲜活的基因。
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每天都有灿烂的笑容,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
六、作业
1、抄写本文生字词
2、完成小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1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云南的歌会|山野对歌|歌唱人生
山路漫歌歌唱生活
山寨传歌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