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婷诗歌的语言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舒婷诗歌的语言特色

任何诗歌的外在形式,无不是由诗人的内在情感律动而决定的,直接服从于对一种复杂情感状态的传达。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这都是为了表现她独特的内心情感的纠结、缠绕、冲突,以及为矛盾冲突的情感寻找解脱、出路的努力。她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原因即在此。

在她的诗中,经常出现连接性虚词:如果……纵然……却……、虽然……但是……、与其……不如……、不是……而是……、也许……等等。如“如果有一个晴和的夜晚,/也是这样的风,吹得脸发烫”(《寄杭城)));“无限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城/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船》);“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把梦剪成烟缕/我还久久不敢睁开眼睛,”纵然呼喊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呵,母亲》)。

以及《致橡树》的前半部分也出现了“绝不”、“也不止”、“甚至”、“不”、“必须”等几个虚词,它们不仅把诗中的多个意象连贯起来,而且是诗作塑造意象表情达意的重要法宝。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其中,攀援的凌霄花所象征的是“攀高枝型”女子的情爱模式。诗人把那些凭借紫色嫁与豪门而依附对方过奢华生活的女性喻为“攀援的凌霄花”,她们之所以要在人前炫耀自己春藤缠绕的幸福,也许是要掩盖出售美貌与青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或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或是失去人格与尊严的悲哀。诗人对这类“攀高枝”女子的情爱观嗤之以鼻,因为它根本谈不上爱,与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根本不沾边,所以诗中用了语气副词“绝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爱情”断然否定的态度。

在《寄杭城》中,用一个假设出来的美丽清新的意境,来表达诗人心灵深处的序幕,真挚的友谊被赋予了诗情画意般的色彩,如此迷人而令人神往,纯洁的友情,犹如湛蓝的江水,清澈如流;《呵,母亲》中抒情主人公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挚、神圣的爱,用了一系列的转折假设句式,“企图”寻找表达这种爱的最恰当的方式,但终究为没有找到充分传达这份深挚的爱而感不安。而在那个连血缘伦理也受到侵犯的年代里,也只能将爱抑制在悲凉的心境中。在《神女峰》中用“与其……不如……”构成的选择句式,传达和表现了带有忧伤成份的柔和细腻,委婉的情感中透露着觉醒后的坚强。

舒婷是位抒情诗人,她的情感的美丽多半也是由于她自然地托出一颗矛盾冲突的内心真实:一半是“多么寂寞我的影”,一半是“多么骄傲我的心”(《致大海》)。也正是如此矛盾的心情,舒婷采用了富

于表现这种情感的诗句。在《赠》中,她这样表现自己的矛盾性质:“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我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如果你是树/我愿是土壤/我想这样提醒你/然而我不敢”。

舒婷诗歌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除了个性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特殊时代的赋予。因而,她诗歌运用的转折、假设、选择、虚拟等句式,也是深深地打上了特殊时代的烙印,表现出处于转折的历史时期必然出现的选择上的朦胧状态。在未来与过去、情感与理智、感情与信念之间,往往无法作出更明确的选择,所有的一切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距离相差太远,于是用难以确定的假设和虚拟句式,来表达选择的朦胧状态:“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四月的黄昏)));“也许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思念》);“也钧燃尽生命的烛照黑暗/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她似乎总在寻找出路,但又难以作出明确的抉择并抵达彼岸。

从诗歌表现艺术上看,舒婷这种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情感特性,正是她诗歌美感力量的基础,也是她的诗作引起争议的原因所在。

舒婷是一位浪漫的抒情诗人,她的诗具有丰富、复杂的情感。在这个情感世界中,她以“挑战者的姿态”,把笔直接深人到人的内心世界中,抒写忧伤和憧憬,透过似乎是低沉的“旋律”,传达出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特殊的年月,特殊的心灵,特殊的情感,创造出了她诗中的独特诗歌意象和语言句式。所谓“挑战者的姿态”,不仅仅是指她的内心情感,还指她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两者共同营造了她诗歌艺术魅力的独特氛围,从而使之在新时期诗歌的地平线上凸现出一道奇异、绚丽而迷人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