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引起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预防及手法治疗研究
失 ,无需 特殊处理 ,做 好解 释 即可。③术 后 并 发 症 处 理 :a.术 后 出血 :术 后 6—8小 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每 30分钟 1次 ,注 意切 口有无渗血 、渗液 ,保持引流畅通 ,固 定妥善 ,防止堵塞 、扭曲 、受压 、脱 落 ,注意 引 流 管 的 颜 色 、量 ,引 出 淡 红 色 血 性 液 量 20—50ml,24—48小 时 可拔 引 流 管。引 流管有无 胆汁样 液体流出 ,有无腹膜刺激 征 ,如 有 上 述 症 状 应 考 虑 胆 漏 ,及 时 报 告 医 生 给 予 处 理 。b.呕 吐 :呕 吐 是 手 术 患 者 常见症状 。本组 8例 ,均有 不同程度 的恶 心 、呕 吐 。呕 吐 一 般 分 中 枢性 和 反射 性 呕 吐 。早 期 呕 吐 通 常 是 麻 醉 药 物 刺 激 中 枢 所致 ,术中大量注入二氧化碳气 体及 手术 本身刺激干扰 胃肠 道功 能及术 后镇痛 泵 也 可 引起 恶 心 呕 吐 ,药 物作 用 消 失后 恶 心 呕 吐症 状 消失 ,未 行 特 殊 处 理 。 有 3例 患 者给予止吐药 3O分钟后好转 。
结 果 LC、LA 全 组 病 例 均 治 愈 出 院 。手 术
时间 30~90分钟 ,平均 60分钟 。全组未 发生严重 并发 症 、出血、胆漏 。术后 第 1 天下床活 动 ,24—48小 时拔 管。平 均住 院 5天 ,减 少 了二 次 手 术 、二 次 切 口,减 轻 了 病 人 疼 痛 及 经 济 费 用 。
护理
资料 与 方 法 LC、LA(腹腔 镜胆 囊 、阑尾 切除术 简
称 )共 53例 ,均为慢性 胆囊 炎 、胆结石 合 并 阑尾炎患者 ,女 27例 ,男 26例 ,年龄 24 ~ 65岁 ,平 均 45岁 ,全 组 均 治 愈 出 院 。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疗效及副作用研究
医学 , 2 0 0 7 , 3 6 ( 1 6 ) : 1 6 6 6—1 6 6 7 .
p l a s t i c i t y : I m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a f t e r b r a i n d a ma g e [ J ] . J
S p e e c h La n g He a r Re s , 2 0 0 8, 5 1 ( 1 ): 2 2 5—2 3 9 .
练 过 程 比较 复 杂 , 风 险大 , 故需要在有监 护设施 的医院 , 在 神 经 科 医 生 的协 助 下 开 展 , 及时发现 患者病情变化 , 防止 意 外 发 生 。
3 . 3 重 症 脑 卒 中 患 者 康 复 中注 意 事 项 重 症 脑 卒 中 患 者 早 期 康复, 治疗的关键是安全管理。
3 . 3 . 2 注 意 生命 体 征 及 心 肺 情 况
起立训练时要监测血压 、 脉
搏 的前 后 变 化 。要 确 认 离床 时 期 的 血 压 , 脑 出 血 者 的 收 缩 压 控 制在 1 6 0 mmHg以 下 , 脑梗死者在 1 7 0 mmHg以下 为 宜 。如 确
[ 2 ] 张柏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 自然病程与取栓术[ J ] . 中国
康 复训 练 3个 月 。 以 Fu g l _Me y e r评 分 法 ( F M A) 评定上肢运动功能 ; 采 用视 觉模 拟 评 分 法 ( VAS ) 评 定肩 关节疼痛程 度 ; 采 用 患 者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综述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的原因、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标签: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进展肩关节半脱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上肢软瘫期。
根据测量方法及测量时间点的差别,其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7%~81%[1]。
肩关节半脱位被认为是导致肩部并发症的主要问题,比如:卒中后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手综合征、继发腋神经损害[2]等。
肩关节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无法逆转的半脱位。
已有不少国内外研究[3]证实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因为肩关节半脱位不能为上肢控制提供稳固的基础,因此其预防康复治疗是上肢功能康复的关键因素。
1 肩关节半脱位及其临床表现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肱盂关节机械连续性改变,肩关节肱骨头从关节孟下滑,导致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可以触及的间隙。
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侧肩部疼痛、活动度受限、肩下沉、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胛骨下角位置较健侧低、肩手综合征等症状。
2 肩关节半脱位原因2.1 肩关节姿势异常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步行姿势异常导致躯干侧屈,引起肩关节位置不正。
而各种功能活动需在组织结构处于中立位时能够达到正常。
2.2 肌力下降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会经历弛缓性瘫痪期,偏瘫侧常常出现肌力消失或者肌力下降,肩胛骨周围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等肌肉的机能下降,难以维持盂肱关节在正常位置。
2.3 重力原因当脑卒中患者处于坐位或者站立位时,在肩胛骨周围肌肉力量不足的基础上,由于患肢自身重力原因,使得关节囊及韧带破坏、松弛、延长,从而加剧肩关节半脱位的产生。
2.4 肌肉功能失衡偏瘫早期,由于肩胛骨周围肌肉无力,肩胛带失去前锯肌及斜方肌支撑,导致患侧肩下沉,背阔肌、菱形肌等肌肉痉挛导致肩胛骨产生内收或(和)回缩,脊椎凸向健侧使得躯干向偏瘫侧倾斜,上肢被动外展造成肱骨相对外展[4]。
肩矫正带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
肩矫正带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目的:研究肩矫正带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伴有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试验组增加肩矫正带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天和治疗60天进行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S)、肩关节脱位触诊(肩触诊)和肩峰与肱骨头测量值(AHI)的评定。
结果:1 治疗30天两组间各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60天组间比较,FMA评分、AHI值,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肩触诊脱位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V 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矫正带结合康复治疗,能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减轻肩关节半脱位,使用肩矫正带治疗疼痛无显著效果。
标签: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肩矫正带;康复治疗肩关节(盂肱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脑卒中后1个月内,国内报道发病率为60%~70%[1],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7%~81%[2]。
早期可出现肱骨与肩峰可触及的凹陷,肩部塌陷,呈轻度方肩,患肢下垂时可出现牵拉感,肩胛带下降;随着病情发展而出现疼痛,翼状肩,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是引起偏瘫患者肩痛、上肢功能障碍和肩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GHS发病机制统一定论,一般认为是由于肌张力下降、重力牵拉、关节囊松弛并损伤、肌肉收缩失衡、肩胛骨位置倾斜改变以及早期未能有效保护肩部等因素造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脑卒中偏瘫伴有GHS患者。
均符合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脑梗死和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及临床确诊,筛选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9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处于I~II期、坐位平衡I级以上的患者,依据1999年《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肩关节评定标准,经肩触诊(患侧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及凹陷大于1/2横指为阳性指标)和肩部正位X光片确诊(患侧AHI值>14mm)。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dn utn nu e i tc retp st n,k e ig t ern eo a s emoin,r ssa c x rieo c p l m u ceg o p.a d ig p tig ij rd l mb a o rc o i o i e pn h a g fp si t v o eitn ee e cs fs a ua sl ru n
H U NG o g qn A Z n — ig,e 1 T eDe a t n f Ne r lg l . h p rme to u oo y,Fu in Pe p es Ho p tlo h n h n,S e z e 1 0 3 a ta o l s io f S e z e h n h n 5 8 3 .Gu n — a g
Ke r : h m i l i s ou d r su ux i n; o p e ns v e biia i y wo ds e p eg a; h l e bl ato c m r he i e r ha lt ton
[ 图分 类号 ] R 4 . [ 献 标 识 码 ] A [ 中 733 文 文章 编 号] 1 0 — 7 1 2 0 ) 8O 7 一 2 0 69 7 ( 0 6 O 一 6 3O [ 文著 录格 式 ] 李 爱 东 , 洪 涛 , 本 刘 黄宗 青 , .综 合 康 复 治 疗 脑 卒 中 偏 瘫 患 者 肩 关 节 半 脱 位 的 疗 效 [ ] 等 J .中 国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康复护理措施研究
重庆医学2020年第49卷增刊(% %31论著•临床研究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康复护理措施研究郭艳,吴晓霞,魏坤阳(浙江衢化医院,浙江衢化324004)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干预中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2例。
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肩关节半脱位测量方法(A H I)变化及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 H I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 05)。
结论实施康复护理可更好地帮助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恢复,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护理;效果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shoulder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GUO Yan Xiaoxia 9^VEI Kunyang(Zhejiang Quhua Hospital #*uhua ^Zhejiang 324004 ^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M e t h o d 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shoulder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 in our hospital w e r e selected a n d r a n d o m l y divided into t w o g r o u p s. 32 patients in the contr routine basic nursing a n d3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 r o u p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ults T h e results of A H I m e a s u r e m e n t in the observation g r o u p after intervention w e r e(15. 26 士2. 26) a n d in the control g r o u p after intervention w e r e(17. 96士1.82). T h 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5). T h e total effective rate w a s75. 00%in the control gr o u p a n d 90. 63%in the observation g r o u p(P<0.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better help patients with shoulder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 to recover a n d i m p r o v e the treatment effect,so i t is w o r t h p r o m o t i n g.K e y w o r d s:shoulder subluxation after stroke;rehabilitation nursing;effect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血管阻塞致使血液无法流人到大脑 或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突然性破裂而引起的一种以脑组织受损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疾病。
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有肢体功能障碍。
在肩关节方面,
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质量。
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其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
相关研究
早期的研究多是针对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如肌肉刺激、主动疗法等。
近
年来,有学者开始研究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该问题的治疗效果。
2017年,Ma的研究发现,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
者能够有效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
2019年,Wang的研究
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指出了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
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选取1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接受电
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照组则仅接受传统康复训练。
训练周期为4周,每周训
练5次,每次45分钟左右。
经过4周的训练,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肩关节疼痛感
受也有所减轻。
而对照组则未出现明显变化。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电针结合肩部控制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肩
关节半脱位患者的肩关节稳定性,降低其疼痛感受。
该治疗方法对康复时间和康复效果均有较大的作用。
然而,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仅能作为初步研究结果,并不具有较高的证据力。
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该治疗方法的效果。
此外,训练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和提高训练质量。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本院68例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12%)比对照组(76.47%)高(P<0.05);VAS评分、FMA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优(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脱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且可以缓解疼痛。
【关键词】肩关节半脱位;脑卒中;偏瘫;综合康复治疗【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shoulder subluxation of stroke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shouldersubluxation caused by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April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4.1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47%) (P<0.05). VAS score, FMA score and life ability sco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and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caused by stroke hemiplegia and relieve pain.【 Key words 】 shoulder subluxation; Cerebral apoplexy; Hemiplegi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近年来,我国中风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残疾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中西医康复进展
[ 通信作者] 胡军ꎬE - mail:jasonhwu@ 126. com
显 示ꎬ冈上肌在维持盂肱关节位置上有着重要的作
������������������������������������������������������������������������������������������������������������������������������������������������������������������������������������������������������������������������������������������������������������������������������
2010ꎬ104(6) :807 - 812
and intestinal microfl ora of rats fed on high ̄cholesterol di ̄ [56] Xing SCꎬMeng DMꎬLi CGꎬet al. 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et[ J]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ꎬ2009ꎬ84 ( 2 ) :341 -
能恢复的重要因素ꎬ康复的早期介入将对肩关节半 脱位的恢复有积极影响ꎮ 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较常 见ꎬ但上肢的恢复相对滞后于下肢ꎬ如何找到有效的 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ꎮ 其发生原 因主要与自身的解剖结构和关节的稳定性下降相 关ꎮ 在脑卒中康复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传统康复疗 法(针灸、推拿)、现代康复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肌 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想象疗法、上 肢 康复机器人、肌内效贴ꎬ作业疗法)等ꎬ临床上多
关节囊的前下方缺少韧带和肌肉覆盖ꎬ由于其不稳 定的结构ꎬ肱骨头易脱出ꎬ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之 一[1] ꎮ 1������ 2 肩关节的稳定机制被打破 由于肩关节先天 不稳定的骨性连接ꎬ上肢和手为了能进行技巧性活 动ꎬ机体会通过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弥补关节的稳 定性ꎮ 但患者偏瘫后肩关节的稳定机制被打破ꎬ容 易出现 GHSꎮ 周文萍等[2] 认为卒中后维持肩关节 稳定的三角肌、冈上肌等发生瘫痪ꎬ关节囊变松弛ꎬ 使肱骨头逐渐脱离正常的关节腔ꎮ 也有肌电图研究
脑卒中后Brunnstrom I期肩关节半脱位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Brunnstrom I期肩关节半脱位治疗进展摘要: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发展可引发肩痛、水肿、肩-手综合征等一系列相应并发症,是制约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后果是阻碍康复治疗的进程,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
通过综述对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的临床文献研究,以期为广西区内各医院康复医学科在不同环境、不同治疗仪器、不同治疗技术水平下提供治疗方案参考.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Brunnstrom;I期;非药物康复治疗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1]。
由于病变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等的不同,患者可能单独发生某一种障碍或同时发生几种障碍。
其中患者在早期尤其是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中属于I期阶段:上肢、下肢、手均无任何运动的表现特点[2],再加上其他因素更易导致肩关节半脱位,其症状可能贯穿于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
1、肩关节半脱位发病因素肩关节半脱位属于肩关节不稳定中的一种,肩关节不稳定是指在生理活动中盂肱关节面的相对位移超过了正常的对应关系范围。
盂肱关节的解剖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因此以其骨性结构为基础的韧带和关节囊组成的静态稳定结构相对薄弱和松弛,在暴力作用下可造成急性肩关节不稳定,在慢性劳损、存在发育缺陷及神经肌肉疾病情况下,因肩袖肌肉肌腱的损伤、劳损、退化等因素可造成动态稳定结构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产生慢性肩关节不稳定。
静态稳定结构的破坏主要需手术治疗重建及术后康复,而动态稳定结构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依靠康复训练(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3]。
在不同的研究报道中,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为17%~81%,多数在发病3个月内发生。
脑卒中早期患者患侧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下降、肩关节囊松弛[4],丧失了肩关节正常锁定机制,同时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能维持肩胛骨于正常正常位置,肩胛骨下沉、下旋,使肩关节更容易发生半脱位。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近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831-833)
【作者】周文萍;阚世锋;陈文华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2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J], 孟令华
2.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曲斯伟;宋为群
3.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研究进展 [J], 赵越;尹昱;赵振彪;王晓晗
4.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 成
天琼;陈学农
5.卒中后失语症的脑语义网络研究进展 [J], 李思奇;张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中的可行性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中的可行性研究鲍杨东【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
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二次性损伤及废用综合征,促进肩关节半脱位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shoulder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caused by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patients caused by stroke hemiplegia randoml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65.0%(P<0.05).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has exact effect on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caused by stroke hemiplegia and can prevent secondary injury and disuse syndrome. It will promote the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and b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28【总页数】2页(P38-39)【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作者】鲍杨东【作者单位】235000 淮北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侧的上肢活动困难, 功能障碍, 生活无法自理, 严重者可出现废用综合征,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2]。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孟令华【摘要】肩关节半脱位是患者脑卒中后偏瘫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肩关节活动疼痛,活动受限或者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很多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在治疗时常因难以忍受疼痛而放弃康复治疗,影响预后.该病多数在脑卒中发病后3周内,需要早期介入治疗,适当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促进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22【总页数】1页(P32)【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护理【作者】孟令华【作者单位】大连市金州新区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R74333脑卒中致残率高,且存活致残率高达72.5%~75.0%,而关节半脱位患者在脑卒中病患中占有极大的比例。
因关节半脱位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其对病患日常生活及心理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为止,医学上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就近年来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肩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出现闭塞性病变又未获得充分的侧支循环,造成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组织损坏的疾病,此病好发于老年患者。
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冈上肌、三角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的症状,容易对锁住机制造成损伤,上肢重力作用不正确牵拉,肩胛骨下旋,从而导致肱骨头移位,关节盂脱离,也就造成肩关节半脱位。
因肩关节半脱落伴随牵拉疼痛、不适感等不利状态,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研究表示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刺激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力,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使患者肩关节能够维持正常的活动范围。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落患者由于生理痛苦,活动能力降低,极易产生悲观、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配合度降低。
2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治疗
2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治疗张海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康复及针灸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患者上肢疼痛VAS评分、简化Fugl- meyer评分、BI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VAS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BI评分2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运用综合治疗对避免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加重及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显著效果.【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37)005【总页数】2页(P341-342)【关键词】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针灸【作者】张海雁【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肩关节半脱位(glenohmeral subluxation, GHS)是由于患肢肩袖群的瘫痪和无力、关节的稳定性下降等因素而产生[1]。
肩关节半脱位是导致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
一般脑卒中发病后患侧上肢处于软瘫期发生。
国内报道发病率为40%~70%,国外报道发病率为50%~90%[3]。
笔者采用综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56例,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4]。
肩关节半脱位采用1994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提出的评定标准[5]:①肩峰下可触及凹陷;②两侧肩正位片上病侧肩峰与肱骨头间隙>14 mm,或病侧与健侧相比,病侧的间隙比健侧大10 mm。
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验证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提供新方法。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组和闭链运动组,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
价法,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
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
结果:(1)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头穴丛刺结
合闭链运动组上肢Fugl-Meyer评分指标优于闭链运动组,差异显著(P<0.05)。
(2)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闭链运动组,差异显著(P<0.05)。
(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0%;闭链运动组显效7例,
有效15例,无效7例,显效率24.1%,总有效率75.9%。
结论:(1)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与闭链运动治疗都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但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的临床疗效更佳。
(2)头穴丛刺结合闭链运动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有效的方法,
临床值得推广。
双侧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研究
双侧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研究摘要:肩关节半脱位在临床上还称为是肱盂关节半脱位,这种病症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较为常见,是一种并发症,患者因为肩关节半脱位的出现使得产生肩痛、肩关节的活动受限和肩手综合征等等情况,肩关节半脱位也会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
所以,对于这种病症的患者我们还需采取有效的康复互联方法,保证上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双侧上肢运动训练方法在脑卒中患者肩半脱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观察其效果。
现报告如下: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前言:目的:观察双侧上肢运动控制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
随机进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组20例。
对照组则是采用每日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者则是应用每日一次常规康复训练和一次上肢运动训练的方法,治疗的时间是四周。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肢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项评价结果没有米线的差异,观察组各评价结果在干预后得到明显提高(P<0.05)。
对照组的FMA-UE及BI评分在干预后也有显著提高(P<0.05)。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P<0.05)。
结论:双侧上肢运动训练和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可以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
1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脑卒中会造成诸多方面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比如说:运动、认知和吞咽障碍,运动功能的障碍就是主要障碍之一。
研究分析得知,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脑卒中幸存者存在着运动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发病的三个月后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患者遗留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上肢运动功能的障碍。
经过分析得知,实施康复治疗效果的条件是需要多次数和高强度的重复训练,并且需要以日常生活功能性活动训练为主,进而调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效果比较明显,并且在治疗期间的肢体运动和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78-01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到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的特点,而脑卒中经常会引发肩部的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就是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并发症,该并发症在偏瘫患者中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综合康复治疗手段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随着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将其应用在该病症的治疗工作中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
鉴于此,本次研究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30岁~60岁,平均年龄(47.40±3.20)岁;病症类型:综合康复治疗82例、普通康复治疗18例。
纳入标准(1)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 类号】 R7 4 3 . 3 【 文献标识码J A
【 文章编号】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3 ) 0 9 - 0 8 3 1 - 0 3
【 本 文著录格 式l 周 文萍 ,阚世锋 ,陈文华 . 脑卒 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J ] . 中国康 复理论与实践 , 2 0 1 3 , 1 9 ( 9 ) : 8 3 I - 8 3 3 .
2 流 行 病 学
软 瘫 期 受 重 力 影 响 ,患 侧 上 肢 向 下 脱 垂 ,使 得 韧 带 松 弛 、
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 的延 长 ,肱 骨头从关 节盂下滑 ,出现肩关
节半脱位 。 3 . 3肌 肉 功 能失 衡 肩 胛 骨 周 围肌 肉瘫 痪 、痉 挛 或 拮 抗 肌 之 间 张 力 失 衡 及 竖 脊
偏瘫后肩 关节半脱位 好发于 B r o n n s t r o m I ~Ⅱ期 肌张力迟
缓阶段 ,多数发生在病后 1 个 月 内。国内报道的发病率 为 6 0 %
一
肌 的影 响导 致肩 胛骨下旋 。偏瘫早期 ,肩胛带失去前锯肌和斜
方 肌 上 部 的 支持 ,而 背 阔 肌 、菱 形 肌 和 提 肩 胛 肌 的 痉 挛 致 使 肩 胛 骨 下 旋 内 收或 回缩 。 由于 患 侧 肩 胛 骨 的 旋 转 使 得 关 节 盂 向下
・
综述 ・
脑卒 中后肩关节半脱位 的研究进展
周 文 萍 ,阚世 锋 ,陈文华
【 摘 要l 肩关 节半脱 位是脑卒 中后偏瘫 患者 上肢 功能障碍最 常见 的并发症 之一 。本文从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诊 断
标准 、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 近年脑卒 中后肩关 节半脱位 的研究进展 。 【 关键词l 脑卒 中 ;偏瘫 ;肩关节半脱位 ;康复 ;综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定 义
3 . 2 重 力影 响
肩关 节半脱位( g l e n o h u m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 S L 称肱盂关节半脱
位 ,是指肱盂关节机械连续性改 变 ,肩关 节肱骨头从关节盂下
滑 ,导致 肩 峰 与 肱 骨 头 之 间 出现 可 以 触 及 的 间 隙 。
v i e we d t h e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r e s e a r c h o n p o s t — s t r o k e Gl e n o h u m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y ,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 n d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 d i -
Ab s t r a c t :Gl e n o h u m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i s o n e o f t h e mo s t re f q u e n t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o s t — s  ̄o k e h e mi p l e g i a . Th i s p a p e r r e -
a gn os i s , t r e a t me n t a nd S O O i l .
Ke y wo r d s : s t r o k e ; h e mi p l e g i a ; g l e n o h u m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 r e v i e W
Ad v a n c e i n Gl e n o h u m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a f t e r S t r o k e ( r e v i e w) Z HO U W e n - p i n g , K AN S h i - f e n g , C H E N W e n — h u a . De p a r t m e n t o fR e h a b i l —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t h e F {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S h a n g h a i d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 ’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8 0 . C h i n a
7 0 %t “ ,国外 报 道 的发 生 率 为 7 %~ 8 1 % 。 发 病 率 的高 低 可 能 与 脑 卒 中 后 上 肢 瘫 痪 的程 度 有关 。
Na j e n s o n等报 道 ,在脑 卒 中后 肩 关 节无 主 动运 动 的 患者 中 , 8 1 %发生肩关节半 脱位 ;S mi t h 等报 道为 6 0 %;Mi g l i e t t a 等统计
中国康 复理 论与 实践 2 0 1 3 年9 月第 1 9 卷第 9 期 C h i n J R e h a b i l T h e o r y P r a e t , S e p . 2 0 1 3 , V o 1 . 1 9 , N o . 9
一
8 3 1一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9 7 7 1 . 2 0 1 3 . 0 9 . 0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