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第五章货币政策目标讲解材料
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GDP增长率 1.2 -0.9 2.7 2.3 3.5 2.0 2.8 3.7
消费物价指数 5.4 4.2 3.0 3.0 2.6 2.8 2.9 2.4
(四)稳定物价、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 衡(内外均衡)
(二)从多重目标到目标单一化的趋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化国家经济生 活中出现“滞胀”,即就业已不能用通货 膨胀的代价来换取——通货膨胀存在的同 时却是经济停滞和突出的失业问题。在这 样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先 后转化为以稳定币值为主。其中,法国在 1993年有关法兰西银行的立法中规定: “法兰西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保持 物价稳定为目标。”有的国家还提出了 “低通货膨胀增长”或“无通货膨胀增长” 的方向。另有少数
要加强产业、贸易、土地、投资、就业政 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 调控合力。
第五章 货币政策目标
第一节 终极目标以及选择
一、主要的备选终极目标
(一)稳定物价---即保持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 平不发生显著的上升或下降通货膨胀引起了经济 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损害经济增长。世界 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物价稳定当做货币政策最 主要目标。
三是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 资金渠道畅通。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 和特点,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满足合理资金 需求,形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
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各类金融企业 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处理 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加 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 安全。
4.增长分为短期和长期,从短期来看,如果经 济生活中存在闲置资源,货币政策在工资水平 增加滞后时对增长是容易起作用的,当然,货 币也不能增加过多;从长期来看,增长决定于 资本存量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货币政策可以 通过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其中主要是物价稳定 来促进投资增长。所以,货币政策对长期增长 是有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应该主要着眼于长期 增长。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商品相对价格体系的变动是自由 竞争的正常现象。 价格体系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 具,在一定时期会引起一般物价水 平的变动。 衡量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GNP 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2)稳定物价的意义
一是通货膨胀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使 社会矛盾尖锐。 二是借贷风险增大。通货膨胀突然加 速时贷出资金的人将受到额外损失;通 货膨胀突然减速时借入资金的人受到额 外损失。 三是相对价格体系受到破坏,价格信 号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失灵。 四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严重 贬值,可能使其货币体系崩溃。
2、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依据
(1)通货膨胀目标制与货币中性 理论。 根据货币中性理论,货币政策不 可能影响实际产出和就业,因此, 货币政策目标定为经济增长或者充 分就业并不合适,只能将通货膨胀 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目标。
(2)通货膨胀目标制与动态不一 致理论。 理论的提出:Kydland and Prescott (1977)提出动态不一致理论,认 为政府有欺骗公众的倾向,政府当 局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会欺骗公众, 希望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手段减 少失业率,增加产出。
金本位制下稳定价格的名义锚: 商品的价格以黄金的单位价值计价。 不兑换纸币制度下稳定价格的名 义锚: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与汇 率。 名义锚的意义:保证货币政策操 作的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操作中 的风险。
“名义锚”的内涵: 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目标; 可以锁定通货膨胀预期、减弱货 币政策动态不一致、降低通货膨胀 偏差的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导致货币 的名义锚缺位。
公众作为理性人,在受到欺骗后 会调整预期,消费者要求提高工资 水平,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雇主 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物价上升, 产出减少。 结论:认为存在理性预期的情况 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无效行为。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价格稳定: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控制通货膨胀率,以保持价格的稳定。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减弱,而价格稳定有助于维持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2. 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中央银行的政策也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例如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消费。
3. 维持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中需要考虑金融体系的稳定。
它需要确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稳定,并监控和管理金融风险。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储备要求来影响银行的借贷活动和风险水平。
4. 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还要考虑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它可能会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国际支付的平衡,控制汇率波动,避免剧烈的货币贬值或升值。
总的来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实际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可能会根据其经济状况和目标的重要性权衡这些目标的优先级。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
操作目标 准备金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 其他工具
基础货币
其他目标
利率
其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
• • • • • 一、物价稳定 二、充分就业 三、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五、其他目标
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投资的 风险 2、削弱了货币价值尺度的发挥,影响 了价格机制的运行 3、社会分配不公,生活水平下降,社 会矛盾 4、经济主体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抵御 通涨,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5、导致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的收入再分配
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1、影响货币职能的发挥, 2、影响市场机制中价格信号作用的发挥 3、影响了社会的再分配 4、影响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
•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p193 •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实现社 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来完成。 • 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 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 求的一个主要因素。 • 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 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这也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
•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能力, 货币对商品和劳务的追逐形成社会总需求; • 利率水平通过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调节 而影响到社会总需求; • 汇率的变化将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 流动的影响,形成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平衡而设定的目标。
它是货币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旨在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汇率等因素,以实现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的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中央银行致力于维持低通货膨胀率或稳定的物价水平。
为实现价格稳定,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货币供应管理措施,确保货币的稳定发行,避免通胀或通缩过度。
2.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政策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宽松政策可以促进信贷流动,鼓励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推动经济增长。
相反,货币紧缩政策可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避免经济过热。
3. 就业市场平衡:货币政策还与就业市场息息相关。
通过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间接影响经济活动和企业就业。
通常,货币宽松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和招聘意愿,从而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反,货币紧缩政策可能导致企业减少投资和裁员,对就业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4. 汇率稳定: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汇率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目标的一部分。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控制汇率波动,以维持国内外贸易平衡和经济稳定。
稳定的汇率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支持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平衡和汇率稳定等方面。
中央银行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这些目标,并维护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社会福祉至关重要。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上)
6、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由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货 币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此,就产生了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 (1)单目标论。因为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只能采用单一目标。由此又产生选择哪个 目标的争论。稳定物价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 的基本前提,主张稳定币值是唯一目标。也有 主张经济增长是稳定物价的基础,应该以经济 增长作为唯一目标。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将稳定物价作为最 优先的目标,物价稳定是实现其他三个目标的 前提。除此之外,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19–10
3、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 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很明显一个国家要增加国 民的福利必须首先寄托在经济增长上,只有经济 增长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才能增加劳动就业 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因此,经济增长目标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 标之一。但是,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在追求经济 增长时,还必须考虑经济增长是如何获得的和经 济增长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19–3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随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而逐步形成的。上世纪30年代以前,西 方国家信奉“自由放任”原则,认为资 本主义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器,能 够自行解决矛盾。货币政策作用有限, 当时存在不完全的金本位制要求货币政 策目标是稳定币值和汇率。 30年代大危机以后,失业问题成为头等 大事,充分就业成为主要目标。
19–18
高涨时期,币值稳定应是目标; 紧缩时期,则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就应成为相 对重点; 而在国际收支失衡、汇率波动、金融动荡时期, 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和金融稳定就应成为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
那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呢?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 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 长”。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 主次之分。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
02 03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未来,我国中央银行将更加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 业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 经济发展。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
未来,我国中央银行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 创新,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多样化 的工具。同时,将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确 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通过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 化,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
03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依据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80%
经济增长
关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率、就业情况等,以评估经济总体 运行状况。
100%
通货膨胀
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 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指标,监 测物价水平及变动趋势。
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 稳定和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通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 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货币政策的引导,促进劳动力市 场的完善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就 业质量和劳动者素质。
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通过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调控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保持国 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要点三
定向降准
中央银行针对某一金融领域或金融行 业进行的一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目 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A. 执行货币政策B. 执行财政政策C. 维护金融稳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2. 中央银行通常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A. 利率B. 货币供应量C. 外汇储备D. 全部答案都对答案:D3.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什么?A. 不受政府干预B. 不受市场影响C. 不受国际组织监管D. 不属于任何政府体系答案:A4. 下列哪个是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责?A. 监管商业银行B. 发行货币C. 维护金融系统稳定D. 进行货币政策研究答案:C5.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什么?A. 控制通胀率B. 维护金融稳定C. 促进就业D. 所有答案都对答案:D二、问答题1.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和金融机构准备金要求。
利率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市场的货币供求关系;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金融机构准备金要求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其存放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什么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重要?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其在货币政策决策方面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独立性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职责,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次,独立性有助于维护市场的信心和稳定,市场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信任,才能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最后,独立性有利于减少政治风险,防止政府滥用货币政策手段,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请解释其重要性。
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控制通胀率、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目标的重要性在于:控制通胀率能够保持物价稳定,维护货币的购买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能够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则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法定目标的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法定目标的确定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负责的。
央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具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和职责。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确保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法定目标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法》中明确规定的。
根据该法第三章第十二条,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
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不仅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央行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和调节货币市场利率等手段来维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贷款投放、中期借贷便利、存款准备金率、汇率政策等。
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是央行的第二个法定目标。
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是保证资金流通的顺畅,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央行通过制定有关银行监管、金融法规以及通过协调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维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
央行还负责监督和引导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央行的第三个法定目标。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考虑到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就业情况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并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央行还需要适时地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央行的第四个法定目标。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有着重要意义。
央行通过制定汇率政策,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和汇率政策目标。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外汇交易等手段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
一、维护稳定的货币价值
1.确保货币价值稳定,保持物价稳定;
2.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抑制通货紧缩;
3.控制汇率波动,使汇率保持稳定,降低汇率损失;
二、实现金融市场稳定
1.保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克制金融危机的发生;
2.稳定金融市场的利率,减少金融市场的波动;
3.实行健全的监管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支持经济发展
1.开展长远的宏观调控,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积极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改革
1.支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改革,有助于加快发展新兴市场经济;
2.鼓励新兴市场国家社会投资,帮助他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3.促进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总之,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宏观调控,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1、稳定物价:央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目标就是稳定市场的物价,物价的稳定实际上也能够带来货币价值的稳定;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指的是保证市场中的劳动者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3、经济增长: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是为了维持国民生产总值的以合适的速度增长;
4、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便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
货币政策简介
货币政策也被称为金融政策,其英文名是Monetary policy,指的是中央银行为了打到某种经济目的而制定的与货币相关的政策。
国家会依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货币的“紧”、“松”或“适度”的政策。
货币政策由国家的税收和支出组成,由中央银行执行。
制定货币政策一般有四个目标,但是这四个目标的同时实现十分困难,并且其中某个目标的实现,经常会阻碍另一个目标的发展,因此,各国在研究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在研究缓和这四个目标矛盾的方法。
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控制通货膨胀的一种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机构,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导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目标包括维持经济稳定、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转变,确定货币政策的导向,以指导实施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运用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货币供应的控制和利率的调整,以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1. 货币供应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定向降准等措施,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通常情况下,当经济出现通胀压力时,中央银行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收紧货币供应;而在经济增长缓慢或通缩压力增大时,中央银行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
2. 利率调控利率是影响经济活动和货币供需的重要因素。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等手段,来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动。
若中央银行决定提高利率,一般是为了抑制通胀或避免经济过热;而下调利率则意味着鼓励投资和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3. 汇率调控对于存在汇率波动的国家,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汇率水平以及汇率的变动速度,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
例如,当国家希望提高出口竞争力时,可以采取贬值货币的政策措施。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经济和市场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和影响。
1. 影响经济活动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手段,对企业投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物价水平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平稳,促进就业增长。
2. 形成市场预期市场主体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将成为市场行为的重要指引。
市场预期的良好引导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稳定金融市场的运行。
0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学-山西财经大学,王永亮)
第三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本章介绍货币政策的特征与功能、货币政策备选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等内容。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货币政策的功能,掌握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与信贷总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由产业政策等来完成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而产生影响。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能力,货币对商品和劳务的追逐形成社会总需求;利率水平通过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调节而影响到社会总需求;汇率的变化将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形成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3.货币政策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货币政策的运行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水平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经济行为主体产生间接作用的。
4.货币政策目标的长期性。
货币政策是一种结合短期性与长期性,运用短期性的政策调节措施来达到长期性目的的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社会总供给来是经济发展长期累积的结果,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
因此,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来完成。
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这也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
2.确保经济的稳定。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
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
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3、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
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4、平衡国际收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一国对外经
济往来的统计表,它表明:
(1)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该经济体的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等的变化;
(3)从会计意义上讲,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账目所需的无偿转让和对应项目。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这些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高度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
同时,中间目标应具有抗干扰性,能在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下反应迟钝,只有如此,其反映出来的信息才真实、可靠,避免货币当局的判断失误导致决策失误。
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这些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这些中介目标,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
因此,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也称中介目标。
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主要依据在于: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必须能够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专业的解释,建议咨询金融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金融类书籍。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其中,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一个低而稳定的水平,人民币的购买力能够稳定。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工具,以稳定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维持物价稳定的首要目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价稳定有利于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负面影响。
高通胀率会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进而减少人们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相反,通过控制通胀率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可保护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经济主体的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活跃,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物价稳定有利于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会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
物价的波动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社会不稳定。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通胀的冲击更加严重。
因此,维持物价稳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减少收入差距,增加社会公平。
此外,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投资和就业。
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和就业方面。
高通胀率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抑制投资的积极性。
同时,高通胀率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就业市场。
稳定的物价环境有助于维护投资和就业的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
最后,物价稳定有利于维护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实现物价稳定是国际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国家拥有稳定的货币和通胀率,有助于提升其货币的可信度和信誉,增加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经济的信心,推动外资流入,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稳定的物价环境也有助于促进跨国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
维持物价稳定有助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投资和就业的促进,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只有物价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中央银行应该通过合适的货币政策手段,保持物价稳定,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三)分析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四)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1、货币政策的概念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特征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其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调节目标具有长期性。
3、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4、货币政策的功能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确保经济的稳定。
(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大多数国家的目标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也有人将维持汇率稳定和维持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1、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整个商品价格水平的稳定,波动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美国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将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
物价稳定不排斥政府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调整,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
2、充分就业的含义: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人,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不是社会劳动力100%的就业。
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界定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劳动力人数,失业指标的统计,失业率目标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目标
准备金 基础货币等
实现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货币政策目标
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
二、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 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第二阶段(1984—1994) 发展经济、稳定币值。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 客观条件
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
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 标准与客观条件
(一)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选择的主要标准 相关性 可测性 可控性 抗干扰性
(二)客观条件
指标的选取要能较好地适应一国金融经济发展 阶段、经济体制、金融体制。
(3)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的依赖于市场 主体对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即货币需 求的利率弹性
(三)其他中介指标
银行信贷规模 股票价格 超额准备金 名义汇率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
(一)银行准备金
银行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在 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及其持有的库存现金。 (二)基础货币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方法
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在货币 政策的实践中,同时实现几项目标是不可能的, 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的主要方法主要有: 1.相机抉择法 2.“逆经济风向”抉择法 3.“简单规则”抉择法 4.“临界点”抉择法
(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的比较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优点
(1)其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强。 (2)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 (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
2.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缺点
(1)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多层次概念。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
绝对的。
(二)利率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重要 变量。
中介目标是介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 银行的货币政策对最终目标产生直接作用,为此, 银行需要选定一些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变量 作为观测指标,这些变量就称为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
制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实现最终目标
中介目标 实现
货币供应量 利率等
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
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
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 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给量倍数伸缩的 基础。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 选择
一、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三、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
本章结束
Thank You!
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货币供给量 利率 银行信贷规模 股票价格 超额准备金 汇率
(一)货币供应量
多数国家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M2:M1+银行体系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 M4: 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理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标准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 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三)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关系
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理论
1.单一目标论 2.双重目标论 3.多重目标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 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速度 及影响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以划分为最终目标、 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有 机组成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在一 段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
操作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选定的能被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作用又与中介目标联系紧密的金融变量,如 准备金、基础货币或利率 。
1. 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优点
(1)可测性强。 (2)可控性强。 (3)利率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
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2. 利率为中介目标的缺点
(1)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往往使 人们难以在货币政策变动时准确地区分货 币政策效果和偶发性的外生效果。
(2)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对经 济运行产生实质影响的是实际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