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权益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人才来源之一,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和能力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分析1. 就业观念从事新型职业农民这个职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农业技术和创业精神,但是目前社会普遍认为,农民是个辛苦的职业,收入较低、生活贫困。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兴趣,更倾向于选择城市的稳定工作。
这种就业观念导致了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偏差,影响了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意愿。
2. 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学生通常学习的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践相关,具备一定的农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他们大多数更加倾向于选择在城市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这使得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相对欠缺,不愿意选择从事农村工作。
3. 个人素质高职院校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创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素质相对欠缺。
这使得他们在农村创业和就业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不愿意选择这一职业。
二、家庭环境因素分析1. 家庭背景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其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有一定影响。
一些家庭更加倾向于让孩子选择城市工作,希望他们能够取得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这种对城市工作的偏好,使得学生更不愿意选择从事农业生产。
2. 家庭期望部分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的因素之一。
一些家庭更加倾向于让子女选择传统的稳定职业,认为农村工作收入低、生活艰辛。
这种观念影响了学生对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
3. 家庭支持一些家庭对于子女从事新型职业农民持支持态度,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新型职业农民及其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T a k i n g Z h e j i n g P r o v i n c e a s a C a s e S t u d y
Z h u Q i b i a o , Mi S o n g h u a , Y a n g L i a n g s h a n , Hu a n g L i l i , L u Y i 。
( Ru r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 Z h e j i a n g Ac a d e m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1 , C h i n a )
Oc c u p a t i o n Fa r me r s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Af fe c t i n g Fa c t o r s o f t h e I n d u s t r y
D e v e素 , 表 明新型职业农 民的培育一般要经历 中长期 的职业培训与实践锻 炼, 其 影响产业发展最主要 的因素是生产技术 、 劳动力成本高和政府项 目支持 , 影 响其农业纯 收入最 主 要 的因素是采纳 了新 的种养技术 、 新 品种推广和提高 了经 营管理水平 等。提 出了对新 型职业农 民的教 育培训应高度重视其生产技能素质 、 经营管理能力 的提升 , 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后备职业农 民培育 , 探索
we p u t f o r wa r d t o n e w o c c u p a t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t r a i n i n g o f f a r me r s s h o ul d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i r
“农业发展”政策所带来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农业发展”政策所带来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农业发展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问题分析农业发展政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农业发展政策导致了不均衡的地区发展。
政策的实施可能更关注某些地区或种植业,导致其他地区或农民被忽视,这加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
其次,农业发展政策在一些情况下加剧了环境问题。
某些政策可能鼓励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最后,农业发展政策对农民的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政策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但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技术培训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导致农民无法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原因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归因于以下原因:首先,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全面的调研。
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避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其次,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避免出现环境问题和农民支持不足的情况。
另外,政策考虑不够全面。
农业发展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农民利益和整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平衡,避免问题的出现。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强农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和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各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其次,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另外,政府应注重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制定综合性的农业发展政策。
政策需要同时关注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民利益的平衡,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发展政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为了解决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政策研究、完善执行机制,并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农民群体转型的影响因素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农民家庭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农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拓宽收入来源的压力。
因此,农民群体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地区农民就业创业,鼓励他们发展农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教育因素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给农民子女的教育带来了困难。
为了促进农民群体转型,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资源。
同时,建立起与城市教育相互衔接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农民。
3.社会因素农村社会的发展对农民群体转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文化的发展、社区组织的建设等,都是农民群体转型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农民的社会关系网,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4.环境因素农村地区的环境状况对农民群体转型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农村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都是农民群体转型的关键要素。
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5.政策调整方向针对上述因素,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以促进农民群体的转型。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更稳定的生活保障。
最后,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摘要: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为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一、提高农民法治素质的重要性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虽然竞争形式多样,包括:经济竞争、知识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信息技术竞争以及武力竞争等等,但是,在这些竞争中,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得竞争。
人是竞争的主体,而主体的素质是竞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素质是人在遗传基础之上,经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人的人的品格。
农民的法治素质就是指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素质。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指出“在改善穷人的生活方面,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国土的大小、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的质量。
”由于农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因此,及时的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民法治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治的运行,农民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守法,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虽然我国的法治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但目前仍有不少地区农民的法律素质低下,法律观念淡薄,经常因不懂法、不知法、不用法,感觉到困惑和难度在增加,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当农民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不是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通过讲“情”来解决。
更有些农民虽然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却不愿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利益。
当农民之间发生利益纠纷时,他们更愿意寻求法律以外的手段来调节,比如舆论或是打架来解决。
三、农民法治素质淡薄的成因分析农民法治意识淡薄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庸尚和”的思想,对农民的法制意识单薄的思想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乡村振兴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社会进步和乡风文明的全面振兴。
然而,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方面1.资金短缺问题。
乡村经济起步阶段,资金缺乏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
2.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发展动力,农民创业热情不够高涨。
应加强培训、宣传,引导农民树立创业信心,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社会方面1.人口外流问题。
乡村缺乏吸引力成为年轻人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通过提供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生活品质,吸引年轻人回归。
2.农村劳动力质量低下。
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但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力。
应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农民技能,培养一支适应农村振兴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队伍。
3.公共服务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相对不健全。
应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三、环境方面1.环境破坏问题。
过度的农业生产和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方式导致了土壤、水源等环境资源的破坏。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民采用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农村缺乏健全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垃圾乱倒乱放成为一大问题。
应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机制,鼓励农民分类投放垃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3.水资源短缺问题。
农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较低,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应建立水资源管理机制,促进农村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应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四、政策方面1.土地产权保护问题。
农村土地产权保护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存在担忧。
应健全土地产权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增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信心。
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解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解析一、自然资源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富饶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灌溉系统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而气候条件则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品质。
充足的自然资源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撑。
二、技术创新因素技术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来提升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培育新品种、改良传统种植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农村经济也需要引入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市场需求因素市场需求是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为农村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农村经济要顺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产量,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支持因素政策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经济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户信贷政策等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政府还可以加大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主要以农民为主,其素质和数量的提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优质的劳动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开发农村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六、农村基础设施因素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方便农产品的流通、保证农民的出行,电力和通信设施的完善可以提升农村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七、人口因素人口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培训不足是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资金支持不足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瓶颈问题。
农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施改造、技术更新等,而目前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
农村教育发展不畅、土地流转困难、市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支持,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0字】1.2 问题意识在当前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民新型职业化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但目前存在着培训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民无法掌握所需的新技术和知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缺乏资金支持也是制约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民缺乏资金投入,无法发展新业务或提升产业水平。
农村教育不畅也是一个问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无法获得与新型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土地流转困难也是一大障碍,农民难以获得土地资源,影响了他们发展新型农业。
缺乏市场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导致经营不畅。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现状,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顺利发展。
2. 正文2.1 培训不足培训不足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有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新型农民的需求。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原因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本文在对农民素质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力求为下一步改善农民素质对策能够做一下参考。
标签:我国;农民素质;原因;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政府也往往过分偏重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农民的主体作用;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在当前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对农民素质认识和重视不够的突出问题。
一、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解放前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态,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农业,但是广大的农民受压迫的地位根本就不可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农业生产主要是靠经验,农业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
尽管解放后我国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由于农业起点低,农民人口基数大,取得的成果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素质低下的状况。
二、政府方面首先,从政府认识角度上来说,重视不够。
忽视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忽视农民素质的全面性。
一是重视发展经济,忽视培养人才。
二是重视控制人口数量,忽视提高农民素质。
三是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忽视教育质量。
四是重视科学文化的提高,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
其次,政府投入不足。
一是农业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财政资金不到位,财政分权使得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到地方财政手中,而有些地方财政对农业投入远远不够。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一些热衷于政绩的官员对此不感兴趣,有些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缺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的意识,只是表面化。
国家财政对农副业的投入很大部分被用于行政开支,真正投入到农业中的部分很少。
三、制度方面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户籍制度、就业制度限制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阻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体制和观念的培育和农村市场体制的发育和形成,使农村现代化失去了市场体制的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二元社会结构没有为农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以保证农村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限制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剖析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现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体系不完善问题目前,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这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较少,教育质量较低,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方面与时俱进的能力也比较薄弱,无法为农村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2. 缺乏职业技能培训机会问题高素质农民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提升农民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农村地区缺乏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使得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相对较少。
此外,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3. 培养机制不完善问题目前,乡村高素质农民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牧民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了农民的素质提升和思想教育。
农村学校和传统的职业培训机构也缺乏适应农民需求的培养模式,无法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机会。
同时,由于缺乏适宜的培养评价机制,农民的培养效果无法得到准确评估,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
4. 吸引社会投入不足问题培育高素质农民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社会资源支持,然而目前社会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和投入还相对较少。
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在教育和农业方面的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农民高质量教育和培训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社会资本对于乡村振兴的投入也相对较少。
浅析当前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浅析当前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重心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快慢和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这一变化的产生,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对如何做好乡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我们要是还用过去的老方法去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将显得非常被动。
以下将主要从农民群众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一、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第一、思想极端化,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因为经济利益或矛盾纠纷引起的群众上访、缠访现象不断增多,部分群众“得理不饶人”或“无理胡缠人”的风气比较严重,遇事稍不满意就产生极端化思想,不听、不认、不理现象突出,严重依赖政府,群访、越级访案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农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对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够熟悉,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不清楚,当自身无法无力解决时,往往采取找领导、上访或直接面对面舞刀弄棒动拳头的方式,使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性集体上访事件明显增多。
因争水争地引起的民事纠纷、斗殴、危害乡里等现象并未绝根。
第二、小农意识严重,集体观念淡漠,重权利轻义务。
个体经济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但也限制了生产规模的发展。
在小农经济方式中的人们,常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目光,他们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打算。
由于小农意识作怪,农民普遍存在着害怕竞争,不敢承担市场风险的思想。
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影响因素
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影响因素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举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福利的全面建设。
本文将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影响因素。
一、经济成效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推动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经济项目。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景气度不断提升,农产品销售额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教育与文化成效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改善农村的教育和文化条件。
政府增加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学校和教育设施,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同时,也加强了文化宣传和文艺活动,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三、社会保障成效新农村建设注重提升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政府推行农民养老、医疗和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残疾人、孤儿和困境家庭的扶助力度,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会被边缘化。
四、生态环境成效新农村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政府实施了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实施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等绿色发展方式。
这些举措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农民参与成效新农村建设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增加他们对农村建设的投入。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的参与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农民自治的格局也逐渐形成。
六、土地制度成效新农村建设改革了传统的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更加明确和稳定,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这一改革措施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七、基础设施成效新农村建设注重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
政府投入巨资修建农村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的动力因素实证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的动力因素实证分析梁 冰,郑永芳,黄宇清,缪 雄(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摘要]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两个因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模型,分析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人家庭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培训因素和政策支持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营造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做好现代农业经营与技术推广的示范引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等建议,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动力因素;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A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到2018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而优化中国农业从业者的结构。
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明显,培育数量迅速增加,但新型职业农民存在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等现实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1 文献回顾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农民培育两个方面。
Chingchai Petchprapunkul(2016)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要建立长效的培训发展机制;Theodore·W·Schultz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进行了分析,他强调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还需要市场参与到人力的投资过程中来;Opolot认为农民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职业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创业能力。
朱奇彪等(2014)认为性别、文化程度、从事本产业年限、收入结构、产业经营中遇到技术问题的情况、技能对收入提高程度的感知、培训对收入提高的感知、对政府培训补贴率的感知以及外部环境对技能要求的感知等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概述:农民生活质量是指农村居民在物质、精神、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生活状况。
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既关系到农民自身的福祉,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物质因素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1. 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村金融的支持,都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物质条件和生活质量。
2. 资金与财产:农民的资金来源和财产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消费、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能力和选择。
因此,农民的土地资源、财产保障和金融服务都对其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二、精神因素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1. 教育与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对农民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另外,教育也可以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和自我实现感。
2. 文化与艺术:文化活动和艺术表现等对农民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增加娱乐与交流的机会,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三、社会因素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1. 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农民保持健康的重要保障,对其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政府和社会的医疗投入、医保制度的健全与否,以及医疗服务的覆盖程度都是影响因素。
2. 社区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和社区支持的存在,可以提供农民相互交流、支持和帮助的平台,对农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3. 政策与法律环境:政策和法律环境对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政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法律的保障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农民权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平。
四、农民生活质量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不仅对农民个人福祉有益,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良好的农民生活质量意味着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解释:1. 激发农民的创造力:较高的农民生活质量,能够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在物质条件和精神境界上得到保障的农民,更具有实现潜力和发展动力,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业发展政策的影响因素
农业发展政策的影响因素农业发展政策是指政府针对农业领域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是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农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在农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和发展政策的导向。
发展中的国家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生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而在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可能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社会因素也是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政府需要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农村的特点,以及农民的利益诉求,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业发展政策。
在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农民和农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政府还需要考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发展的公平性,避免农业发展政策带来的不平等和冲突。
环境因素也对农业发展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直接涉及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因此农业发展政策必须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和生态保护。
政府需要通过科学的农业规划,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这包括推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强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技术进步也是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支撑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并支持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因此,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与科技发展密切结合,鼓励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最后,国际因素也对农业发展政策产生影响。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和合作越来越紧密。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治理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然而,在农民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许多农民缺乏正规的教育背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这使得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欠缺。
其次,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技能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限制。
再次,农民素质提升机制不完善。
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现有的培训机制相对落后,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灵活多样,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此外,农民的培训费用也成为限制因素之一,许多农民无法承担高额的培训费用,影响了他们的素质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资源和机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农民的实际技能,鼓励他们学习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与知识。
其次,加强农村人才留住机制建设。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留在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激励他们留在农村为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再次,完善农民培训机制。
加强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农民提升技能和创新能力。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降低农民的培训费用,增加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人才留住机制建设以及完善培训机制等对策,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乡村振兴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经济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村民素质的调研报告
村民素质的调研报告村民素质的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村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分析影响村民素质提升的因素,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研结果:1. 整体素质水平: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占40%,初中学历占30%,小学及以下学历占30%。
然而,也存在一部分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占10%。
此外,整体社交素质表现尚可,有80%的村民表示能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影响因素分析:2.1 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村民反映,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部分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限制了整体素质的提升。
2.2 社会环境不利:部分村民反映村里存在不良社会风气,例如赌博、吸烟等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对村民的素质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
2.3 缺乏文化熏陶:调研结果显示,有30%的村民表示缺乏文化熏陶,这导致村民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待提高。
3. 改进措施:3.1 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覆盖到每个村民,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3.2 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村委会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制观念,加强对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3 发展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加村民的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社交素质,但也存在少部分村民的素质水平较低。
影响村民素质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环境不利和缺乏文化熏陶。
为了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水平,建议政府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村委会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同时发展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一、乡村振兴的经济重要性乡村振兴对于国家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乡村振兴可以带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其次,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乡村振兴还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市场空间。
二、乡村振兴的环境意义乡村振兴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农民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
乡村振兴可以倡导可持续农业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乡村振兴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供生态环境改善的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乡村振兴对于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的价值。
乡村振兴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同时,乡村振兴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城市人口返乡创业就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此外,乡村振兴还可以改善农民教育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政策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政策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交通、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稳定使用和流转。
五、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村增收致富。
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科技创新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突破。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论文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论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对建设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分析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素质教育农民素质是指农民在实践的基础上,受先天生理特征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从事各种活动所具备的内在本质力量及基本品质。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因此我们要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农民综合素质。
1培养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农业现代化和技术推广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是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使劳动对象得到不断扩大,劳动手段不断革新,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新的农业生产力系统。
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结果;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没有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的农民,就不可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也就谈不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劳动力的低素质和潜在的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乡镇企业机制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得不到优化,这些企业也就得不到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民的充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
同时,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整体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仅能从事简单劳动,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1.3农民收入的增加亟待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的决定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又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性的“四个缺失”探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性的“四个缺失”探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农民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
尽管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但是农民主体性的不足和缺失问题却依然存在。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四个方面来探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性的“四个缺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治缺失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治理尚未得到有效推进,导致农民在乡村事务中的参与度不高。
一方面,乡村基层组织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少数人垄断了权力,农民无法有效参与决策。
政府在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时,往往缺乏对农民利益的深入了解,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政治缺失成为制约农民主体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政治缺失,需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乡村民主选举制度,让农民能够真正参与村庄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农民的政治主体性。
二、经济缺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经济发展是关键的一环。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和产权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有限。
大量的外来资本进入农村地区,对当地的农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影响,导致农民的经济主体性受到挑战。
为了解决经济缺失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经济活动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完善土地流转和产权制度,确保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文化缺失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文化缺失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农村地区文化设施不完善,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农民在精神层面的拓展不足。
大量城市化人口涌入农村地区,带来新的文化冲击,加剧了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问题。
为了解决文化缺失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自我认知,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传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让农民在文化领域能够发挥更大的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权益因素分析黄尚峰1,张海燕2(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收稿日期:2009207202作者简介:黄尚峰(19702),男,河北蔚县人,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摘要: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的经济基础是直接影响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根本因素,由此带来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农民合法权益的部分缺失和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又间接影响新型农民素质的提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实现对提升新农民素质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农民的公民权,合法的土地收益权,公共产品享受权,社会保障权,自由的组织权,等等。
关键词:农民;素质;权益中图分类号:D 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951(2009)0520048205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显著标志是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农民素质知识化、农民流动市场化、农民医疗与教育制度化以及农民居住集约化,其中,农民的合法权益诉求能否得到保护和实现,对提升农民自身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表面上看这种影响往往表现得不是很直观,但久而久之就会间接影响其文化素质、权利意识、政治素质、法制观念和收入增加等等。
此外,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是农民形成自卑心理、缺乏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政务参与意识低下的隐性因素。
因此,农民的合法权益因素对其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很值得探讨。
一、农民的公民权 公民权,是废除封建制和集权官僚制以后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其理论依据是: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是个人的总体存在形式,个人是社会的公民,国家是公民权利的集合。
“公民”一词,出现于早期资本主义思想家的著作中,他们认为社会的每个个体———人,都是平等的成员,也就是公民。
公民权,也就是法律所规定的个人权利,其基本权利是人身权,进而是以人身权利为基础、以所有权为主的经济权利和以选举权为主的政治权利。
中国公民权的实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在广大农村建立了农业合作社,这是劳动者夺取政权后建立的经济实体,与西方国家的合作社又有总体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恩格斯将农业合作社这种形式作为改造小农的一种临时性措施,也是一种策略,但长远的目标则是建立他所理解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社会所有制,农业合作社也要逐步向这个目标过渡。
恩格斯的理解影响到苏联,紧接着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合作制度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集体经济(集体农庄)的预备期,然而在合作制度成立后不久就转化为集体制(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削减甚至取消了农民的个人权利,也就不再能真正体现合作制的社会主义本质和原则了。
新中国建立初期,曾在法律上初步规定了农民的一些权利,即公民权、政治民主权、劳动力所有权、土地占有权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这些权利在农民处于个体小农经济的时候是很难保证并被实现的,因为这些权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权和政治民主权,个体小农经济是相对独立、隔离的经济形式,公共的社会生活是很少的,农民的公民权很难发挥,或者说用不着发挥。
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所涉及的所有权利都被由中央到省到地区再到公社的行政集权机构掌控,是行政集权体制,管理权成了主要权利。
在这种体制管理下,农民的主要权利都被集中于集体,对农民个人来说则被取消了管理权下派生的一切权利,只剩下“挣工分,领粮食”的权利,因而是“不自由、不民主”的,也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言。
同时在“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下,农民的公民权、政治权都被集中于该套机构中,农民的个体自由基本不存在,包括宪法所规定的“迁徙自由”也被取消了,户籍制度将农民严格地限制于特定的村庄。
“社员”就是农民的身份,这个身份又从属于特定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每个农民都是这些集体的成员,而非一个独立的、自主自由的公民,这与商品经济、公民社会以及工业化生产的以权利标志社会地位的大趋势,与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等原则是相悖的。
农民的这种身份定位给农民带来自卑心理与压抑情绪,其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农民公民权的丧失,其政治民主权与劳动力所有权第25卷第5期2009年10月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 125No 15Oct.2009更加难以保证。
根据李小云等人对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 3811%的被访农户对村集体事务的意见较大,表示他们不能参与集体事务的决策;在村务公开方面村民意见也较大,有将近一半的被访农民表示对本村的村务、财务状况不了解,其中1/4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有知情权[1](P50)。
对农民的政务知情权、政务参与权和民主管理权的剥夺,使得农民缺乏政治热情,阻碍了其政治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一部分村干部的徇情枉法、腐败无能更削弱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此外,农民数量的庞大、农村经济基础的持续薄弱、劳动力所有权的缺失,也削弱了农民提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动力。
农民从集体的约束中脱离出来,获得劳动力所有权是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现的,它通过土地的“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将社员从集体中释放出来,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者,这样,农民的劳动力所有权也就从集体约束中解脱出来了。
虽然还受到“农民”身份的限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不能成为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主体,其劳动力使用权也不能充分自由地作为商品在全社会流动,但农民毕竟已经不再从属于一个不可脱离的集体,有了相对的自由。
给了农民相对的自由才能保证农民的劳动力所有权,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现实基础,但是这种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双重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土地收益权 与农民公民权、劳动力所有权相关联的农民合法的土地收益权也不容忽视。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般来说,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性收入,包括本外地打工,是主要经济来源;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性收入;三是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四是转移性收入,如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带回的收入[2](P397)。
可见,抛开非农产业的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土地的收入。
因此,土地的收益就成为农民的命根子,珍惜土地收益权就是保护自身的命根子。
遵从马克思的土地国有观点,“社会的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集中,迫使资本主义农场主在农业中采用集体的和有组织的劳动以及利用机器和其他发明的种种情况,正在使土地国有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这是关于所有权的任何议论都阻挡不了的。
社会的迫切需要将会而且一定会得到满足,社会必然性所要求的变化一定会照样进行,迟早总会使立法适应这些变化的要求”[3](P127)。
中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以“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确立了土地国有政策,政府以所有者名义对土地进行征收和有偿出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4](P5)。
这里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具体是指“建设占用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4](P13214),也就是说,名义上是农村土地所有者的“农民集体”并无权转让“建设占用土地”的使用权,需要“建设占用土地”者必须向国家申请,由国家将其征收后,再由国家批准其对该土地的使用权。
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并没有财产所有权所包含的处置权限,这个权能完全掌控于政府。
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并没有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商议,所规定的土地、青苗补偿和安置补助费,也只是“听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政府在这个环节中获取的经济利益是很大的,有些地方政府就此所取得的“财政收入”甚至占到其全部财政收入的1/3。
再者,政府发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是全额发给承包该土地的农民①,一般会截留一部分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至于土地补偿费基本上留在农村集体。
据作者于2006年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调查以及对在河北省打工的重庆籍农民调查得知,在区政府征地前,先利用航拍技术测定土地面积,测得的土地面积水分很大,要比实有土地至少减少5%。
然后将欲征地的数量平均到每个村民,大约每人015亩地(可见农民实际占有土地数量之少),每亩地以800斤稻谷(5年后按1000斤)的价格进行补偿,区政府按018元/斤支付,到农民手里却变成了0175元/斤,村委会从中截留了0105元。
农民失地后,变成“三无”公民,只能到市区当“棒棒”,每月收入最多400~500元,只能维持最低生活。
前几年出现的乡民与政府纠纷,主要原因就是村干部也在这个环节中牟取私利。
2008年4月9日,河北省沙河市还出现了一家玻璃厂暴力征地恶性案件,原因是这家玻璃厂少批多占农民土地400多亩,却未见分文补偿款,农民在与其交涉中遭到暴打。
类似这样的剥夺削弱了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使其缺乏创业基金,断了农民再次创业的后路。
现有政策规定,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农民自己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决定,同时,也有权在承包经营期限内对土地进行市场流转。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土地收益权与土地流转权在法律地位上的缺失,中国各地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方式,一些零星的土地流转只是出于自发和盲目的状态,使得直到今天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2009年10月黄尚峰等 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权益因素分析第5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发挥,许多农民仍然把新农村建设视为政府主持的又一次大运动,又在刮“风”。
三、公共产品享受权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现实之上,社会矛盾已经转换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数量与社会能够为之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这对矛盾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
它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