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后勤管理社会化应慎行[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后勤管理社会化应慎行

东台市三仓镇中学施卫国 224231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后勤保障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学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后勤社会化也波及到中小学,许多的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力争形成社会化的后勤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特点对这一趋势进行初步探讨,指出中小学后勤管理不同于高校,不能盲目照搬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并呼吁中小学后勤管理社会化应当慎行。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

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实质就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所谓后勤社会化就是高等学校为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和科研,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而将与高等学校基本职能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工作交由社会来管理或与社会共同管理,直至将市场向社会开放。高等学校只负责对社会化的后勤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使学校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办好教育。

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受到到教育产业化大潮的影响。近年来,在中央的政策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参与支持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迅速。尽管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但是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后勤的社会化,使高校行政负责人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等学校发展的大事上。其次,市场机制的引进为高校后勤管理注入了一股活力,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内容,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便利。再次,各高校利用社会力量办后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新建和改

造大量基础服务设施,几年就办成了高校后勤几十年来因经费投入制约想办而未能办成的事。

因此,尽管目前后勤系统的管理体制并未从高校行政体系中真正分离,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而社会资本对利润最大化和短期收益的追求的弊端也有待克服,高校后勤社会化依然被视作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受到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启发与影响,许多中小学以此作为后勤体制改革的目标,力争实现后勤管理社会化。在对这一趋势进行讨论之前,笔者认为必须先要强调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特点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特点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后勤管理是中小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一般包括学校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学校生活管理、校园环境管理、校办产业管理和总务人员管理等等。由于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差异,中小学后勤管理与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中小学教育以义务教育为主体,教育对象以未成年人为主,因此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首先,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是服务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保证学校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这也是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根本意义所在。其次,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相对于高校而言规律性更强,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差异显著相同,因此后勤管理要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再次,由于中小学生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不成熟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不可避免并且难以预测。因此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不仅应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还应在平时工作中尽力做好防范工作。

中小学后勤管理不仅面广、量大,必须要面面俱到。综上,中小学后勤管理具有服务性、规律性、偶发性的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统帅,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心,后勤总务工作是基础和

保证。根据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上述特点,要做好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后勤管理要遵循服务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教育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和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工作要从学校的基本任务和后勤工作的特点出发,以为教育教学服务宗旨,时时不忘服务师生。所以,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每一项具体工作。

其次,学校后勤管理的规律性以及偶发性特点要求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专业性原则。中小学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校舍、教室课桌、生活设施的维修与保养,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学校的安全检查及防护工作等等,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小学校信息化以及其他高科技设施的投入使用,对后勤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同时也要求后勤管理系统本身要遵循专业性的原则,采取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个性和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工作。

第三,中小学后勤管理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这是学校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中小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之中,受环境影响较大。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也应当是教育学生的过程,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而后勤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作风正派,工作认真,恪尽职守,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后勤管理人员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此外,后勤管理在设计、建造、美化校园环境

等等方面都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努力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后勤社会化在中小学“水土不服”

首先,后勤社会化与服务性原则的潜在冲突。因为中小学以义务教育为主,因此必须要坚持服务型的原则,在后勤管理中应当特别防止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决不能因为后勤社会化而改变后勤部门服务育人的宗旨,也不能将提高产业经济的功能凌驾于后勤管理服务师生的根本意义。但是,即使在率先进行社会化改革的高校后勤领域,尚存在后勤实体经济利益倾向严重,出现以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的情况。此外,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可能产生教育腐败。由于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有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利用学校后勤社会化不完善的漏洞,大力进行非法交易,使得学校利益受到根本的损害,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教育腐败。因此,在条件尚不能成熟的中小学过度推行后勤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对后勤管理服务性原则的损害。

其次,在许多情况下,目前社会化的后勤还不足以满足中小学校后勤管理所要求的专业性。其实,中小学校的后勤实体与社会上的第三产业仍存在一些差别,其生存与发展的校园环境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其要求也更为严格。例如有研究者发现后勤管理社会化后,部分学校食堂存在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基础卫生差等等问题。食堂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教学仪器管理与维护等其他方面的管理呢。

再次,后勤社会化之后可能危及到中小学后勤管理必须遵循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的后勤管理可能导致学校对其控制力降低并且弱化后勤管理工作的反馈机制,这必然会导致后勤管理工作中对教育性原则的忽视。此外,不同于大专院校的学生,中小学的教育对象正是身心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消费观上不成熟,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往往会养成养成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气。而后勤社会化之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往往会忽视教育性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