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 优秀编辑记者担任研究生“第一导师”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的外援——罗果夫

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的外援——罗果夫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9期SHANTOU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MONTHLY)Vol.36.No.92020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的外援——罗果夫李金龙(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摘要:作为文化生产,出版人解决自身生产能力不足问题的途径往往是寻求域外资源,因之导致出版资源的跨境流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外援”一罗果夫,不仅在战争年代为中国的编辑出版事业提供了宝贵而无私的援助,而且亲身参与了一系列编辑事业,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及中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现代编辑史;外援;罗果夫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225(2020)09-0083-06回顾中国现代编辑史,无数编辑前贤创造了辉煌的成果。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力量,在政治高压、文化围剿、经济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不但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而且夺取了文化主导权,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今天看来,奇迹的背后除了有正确的文化政策,巧妙的发展策略以及编辑前贤艰苦卓绝的奋斗,同时还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援助。

尤其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外部援助就显得更为可贵。

据统计,抗战时期多数出版机构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有的甚至只有1年,能够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报刊不过区区十几种叫除了《申报》《大公报》等老牌名报以外,如《新华日报》《抗战文艺》《时代》《苏联文艺》等15种报刊多属党领导下的报刊,其中《时代》和《苏联文艺》不仅同属一家出版社,而且是仅有的立足于孤岛上海的刊载世界革命动态和苏联文艺的全国性刊物。

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奇迹叫则与中国现代编辑史上一位重要的“外援”——罗果夫有关。

此“外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其外籍友人身份,为中国编辑事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二是指其利用自身所掌控调动的资源为中国编辑事业提供了宝贵而无私的外部援助。

张雪峰新闻传播专业解读

张雪峰新闻传播专业解读

张雪峰新闻传播专业解读张雪峰是中国著名的新闻传播专家,他致力于研究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从他的学术背景、主要观点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影响等方面对张雪峰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张雪峰的学术背景。

张雪峰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系,之后在北京大学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他在西南交通大学任教多年,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他还曾担任《传媒与社会》和《国际新闻观察》等学术期刊的主编,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雪峰的主要观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他认为,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人,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他看来,新闻传播学应该关注人的需求和心理,对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他提倡新闻传播要具有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为人们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

除了“以人为本”,张雪峰还提出了很多其他重要观点,如“价值规范的多元化”、“信息传播与文化多样性”、“权力、市场与专业化”等。

他认为,传媒应当充分尊重和体现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不应将自己定位为道德教育的角色,而是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意见,让公众自主评判和选择。

此外,他强调了权力、市场和专业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认为这些因素在新闻传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张雪峰的观点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传媒从业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应该始终将公众的需求和权益放在首位。

此外,他强调了新闻传播应具有人文关怀,这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使他们保持对社会公正、公平和公共利益的关注。

其次,张雪峰关于“价值规范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与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提醒人们要对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进行尊重和包容。

在信息社会,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不可避免,新闻传播专业要学会如何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和传递这些信息。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

新闻人物研究------邵飘萍学院:皖西学院系别:文化与传媒学院姓名:***目录第一章邵飘萍新闻经历 (3)1.1 邵飘萍生平简介及新闻经历 (3)1.2邵飘萍采访技巧 (4)第二章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研究综述 (5)2.1独立办报方针 (5)2.2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 (6)2.3致力于新闻改革 (7)第三章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9)3.1依靠群众办报 (9)3.2 提倡“精通简要, 雅善讥弹”生动活泼的文风 (10)3.3强调新闻的真实性 (10)第四章后人对邵飘萍的评价 (11)总结: (12)后注:参考文献 (12)摘要邵飘萍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访到独家新闻。

在其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曾任《申报》特约通讯员,与杭辛斋共同创办《汉民日报》,曾应邀任《申报》、《时报》以及《时事新报》主笔, 1918年接连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

本文主要是对邵飘萍的新闻经历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期间所形成的新闻思想的简要研究综述以及后人对其评价。

邵飘萍在新闻事业上改革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毕生积累的新闻思想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他的一生不仅是如一些人评价的那样是“以新闻记者终其生“的,他的一生还是一个新闻教育家的一生是一个新闻理论家的一生。

关键词:邵飘萍独立办报品德修养新闻改革第一章邵飘萍的新闻经历1.1 邵飘萍的生平简介邵飘萍(1886年-1926年),浙江东阳人。

烈士,因直言敢谏开罪直奉军阀,于1926年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天桥。

原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及原务本女子大学校长。

五四运动实际发起人,著名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邵飘萍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为振青,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

14岁考中秀才,19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邵飘萍的办报活动及历史贡献

邵飘萍的办报活动及历史贡献

邵飘萍的办报活动及历史贡献吴一龙【摘要】:邵飘萍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事业家、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他“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为唯一嗜好,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为终生恪守的信条,不畏强权,敢于坚持真理与正义,为进步的新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心血以至生命。

【关键词】:邵飘萍报人京报新闻教育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笔名阿平、飘萍等。

1911年参与创办《汉民日报》,开始职业报人生涯。

1914年流亡日本,组织“东京通讯社”。

1916年,担任上海《申报》驻京特派记者,同年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

1926年,被反动军阀杀害。

身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熠熠闪亮的明星,邵飘萍的新闻业绩是卓越的:他首创新闻编译社,为中国最早通讯社之一;创办《京报》,为北京最进步之日报;培育人才,著书立言,为中国新闻教育之发端。

他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歌颂者和宣传者。

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

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

”[1]一、邵飘萍的新闻信念在邵飘萍的报人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以新闻记者终其身”的信念,坚持致力于“改造报业”、“革新社会”的高尚事业。

邵飘萍天赋聪明,少年时已是当地有名的神童学子。

1906年秋,他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读书期间,他遍览《民报》、《新世纪》、《清议报》、《新民丛报》等维新派报刊,并被梁启超一篇篇清新可诵、文笔犀利、鼓动性很强的政论文深深感染,成为一名激进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8年春,杭州各高校举行联合运动会,在此期间,邵飘萍与同学陈布雷、张任天办《一日报》,这是邵飘萍初次尝试办报。

1909年夏,邵飘萍大学毕业后在浙江金华中学执教。

他虽然人在学校,但主要工作是为上海报纸写通讯,并且成为《申报》的特约通讯员,投寄有关杭州和金华的地方通讯。

光辉的人格 敬业的典范——纪念记者、编辑、出版家邹韬奋逝世65周年

光辉的人格  敬业的典范——纪念记者、编辑、出版家邹韬奋逝世65周年
福 州 工 业 学 校 和 上 海 南 洋 公 学 学 习 土 木 工 程 和 机
了 英 、 、 、 、 、 、 联 , 后 到 了 美 国 。 他 意 法 德 比 荷 苏 最
以 新 闻 记 者 目击 的 事 实 , 刻 地 揭 露 了 资 本 主 义 深
电工 程 。然 而 , 奋 的 志 趣 始 终 在 文 史 方 面 。 韬 11 9 9年 大 学 二 年 级 时 , 入 上 海 圣 约 翰 大 学 文 转 科 。 毕 业 后 韬 奋 曾 半 工 半 教 为 生 , 来 到 黄 炎 培 后 主 办 的 中华 职 业 道 德 社 任 编 辑 股 主 任 。 1 2 年 , 96 他 接 办 中 华 职 业 教 育 社 创 办 的 《 活 》 刊 , 式 生 周 正 开始从事 他所热 爱 的新 闻出版 事业 。 韬 奋 根 据 社 会 需 要 和 读 者 兴 趣 , 内 容 和 文 从
制 度 的 腐 朽 , 颂 了克 服 重 重 困难 , 力 建 设 新 生 歌 努
活 的 苏 联 人 民 。他 衷 心 地 表 示 , “ 尽 微 力 , 愿 竭 尽 我 全 部 生 命 ” 社 会 主 义 的 新 中 国而 奋 斗 。 他 将 为 所见所 闻以通讯 报告 的形 式 在《 活 》 刊 连载 , 生 周 后 来 结 集 为 《 踪 忆 语 》 周 恩 来 称 赞 说 :萍 踪 忆 萍 。 《
20 0 9年 l O月 第2 9卷 第 5期
郧 阳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 报
J u n l fYu y n a h r o l g o r a n a g Te c e sC l e o e
0C . 2 t 009 Vo . 9 NO 5 12 ,
光辉 的人格 敬 业 的典 范

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

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

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
作者:暂无
来源:《传媒》 2011年第4期
本刊讯3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被同时聘为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孙寿山出席了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并就两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指委的工作发表了讲话。

据了解,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批准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两个专业学位。

同年9月,48所高校获得了首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4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出版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和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性组织,将在推进这两个专业学位工作研究、推动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与研究院的情缘

我与研究院的情缘

我与研究院的情缘作者:黄晓新来源:《出版参考》2015年第18期一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三十岁了,到了她的“而立之年”。

三十载筚路蓝缕,几代人沐风栉雨,开启山林,终于迎来了今日的春华秋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作为一个新近加入者,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忆起自己虽不在其中、但与研究院多年来的情缘。

1985年春,研究院的前身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初建时,我刚刚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的岗位考上母校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我的导师、图书情报学院的孙冰炎教授是该院刚创办的图书发行专业的负责人,加上我的研究方向是读者研究,读者和阅读是图书情报学、出版发行学共同研究的对象。

学生时代的我受俄罗斯文学家、目录学家鲁巴金的影响,试图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阅读行为,因此而写了几篇这类习作。

我向研究所创办的《出版与发行》(当时的刊名)杂志投了稿,以后《出版与发行》先后发表了我几篇探讨阅读社会学的文章,给初出茅庐的我以鼓励和鞭策。

1987年冬,我到北京来搞研究生毕业调查,曾专程来研究所,一个同学介绍牵线,我认识了研究所的青年人章宏伟同志,他是浙江温岭人,当时刚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分配来不久,高高的额头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

他思想很活跃,身上涌动着改革开放年代的澎拜激情,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点事,我们很谈得来。

第一次来所,看到在我们心目中仰望的研究“圣地”,原来屈居于赵家楼那个小胡同,而且还是暂借地,心中不免有几分悲凉。

1988年夏,我从武大研究生毕业,听说要被留校任教,我受不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诱惑,“不识抬举”(当时院领导语),执意要到校外工作,后被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新闻出版署来人考察相中,到北京当了一名公务员。

当我再次来到研究所时,研究所已搬到西坝河一家幼儿园办公,记得当时章宏伟同志和我一样都住在单位办公室里,他用煤气炉子亦或是电炉子弄些饭菜欢迎我,我们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一起热闹了一回,充满了那个年代简单而明亮的快乐。

艾丰成名原因

艾丰成名原因

艾丰成名原因析在我国新闻界诸多名家中,艾丰是颇有代表性与特点的一位。

他大器晚成者,起点高,步履大,从读研究生到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再到走上经济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是改革开放20年间迅速成长,成熟并卓有建树的一个突出代表。

可是艾丰是在四十岁上下才开始在新闻界形成自己的影响,比起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名记者、名作家、名评论员,他的成名年龄明显偏晚。

“民初三大记者”之一的黄远生,16岁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1904年)成进士,是我国第一个以通讯著称于世的新闻记者。

穆青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入党,19岁进入延安鲁艺,21岁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22岁发表成名作《雁翎队》。

邓拓24岁出版《中国救荒史》,范长江27岁结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郭超人26岁发表《英雄登上地球之巅》,华山发表《远航集》中第一篇通讯、新华社高级记者吴绵才发表代表作《水、水、水》时,年龄也都不到30岁。

为什么艾丰是到了八十年代都40多岁了才成名?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记者的定位和成才之路。

在新闻人才中,大体可分为作家型、新闻型、学者型三类,其最佳创造年龄也不一样。

如新闻型记者需要每天马不停蹄地收集信息,追逐重大新闻事件,所以必须精力充沛,他的最佳创造年龄段一般是25-45岁。

作家型记者情感丰富,早慧者多。

据专家对《外国名作家传》所列210名作家,发现发表处女作的最集中年龄在21-25岁,而发表代表作的最集中年龄却在31-35岁。

学者与专家型记者创造期保持得最为长久,一般在35-60岁之间。

进入老年,这类记者更趋成熟,只要他们未丧失开拓创新的勇气,仍然可以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

艾丰被称之为学者型记者的典型,所以他的成名年龄偏晚还比较容易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说,艾丰成名的年代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再像穆青靠写焦裕禄成名,郭超人以写《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著称,还有金凤、田流等老一辈名记者,对照艾丰,是否说明,在现时代再想靠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先进事迹,一人一事型的报道取胜是不太可能了?所以考察艾丰的成名原因,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早期开拓者_徐宝璜

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早期开拓者_徐宝璜

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早期开拓者—伍常安1,王揆方2(1.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西南昌330000;2.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徐宝璜(1894~1930)字伯轩,江西九江人,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学界的泰斗,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早期开拓者。

他长期执鞭于新闻教育和执业于新闻界,对新闻学研究建树最著,其《新闻学》一书被认为是我国新闻界的“破天荒之作”,为中国早期新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93年,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在徐宝璜《新闻学》一书第六次再版的序言中评价说:“在中国的新闻学领域内,他有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

一人而拥有三项第一,在中国新闻史和新闻学界中,可以称得上是并世无两了”。

由此,徐宝璜被誉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

一、中国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第一人徐宝璜祖籍江西,生于书香官宦之家,自幼受家学熏陶,聪慧好学,12岁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

1912年北大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继而考取官费留学生,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专业。

留美期间,他广泛地接触社会,亲身体验到在西方国家报纸作为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由此,他意识到:新闻事业的蓬勃生机将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和重要内容,于是在攻读经济专业的同时兼读新闻学。

徐宝璜这种敏锐独到的眼光和选择,奠定了他今后的成就,“在他的后半生中,成就最多,贡献最大的,主要还是在新闻学方面”。

也许是歪打正着,徐宝璜其后在经济领域内业绩并不突出。

1916年徐宝璜学成回国,曾在北京《晨报》做过短时期的编辑。

1917年初,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对这所学校进行革新,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大力引进一批学有专长的新派人物。

徐宝璜受蔡元培赏识,被聘为北大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开始为北大文科各系学生开设新闻选修课。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

1918年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它既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也是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徐宝璜得蔡元培信任任研究会副会长兼新闻学导师,每周到会进行一次两至三小时的演讲。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与答案-A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与答案-A

科技新闻报道(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的新闻采访学研究萌芽于()A 古代报刊时期B近代报刊时期 C 现在报刊时期 D 当代报刊时期2、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作者是()A 徐宝璜B范长江 C 邹韬奋 D 邵飘萍3、毛泽东称记者是()A 记的人B无冕之王C社会活动家 D 宣传家4、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是()A 《时报发刊例》B《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实际应用新闻学》D《新闻学》5、在我国,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是()A 真实性与时效性B受众第一C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D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6、作为新闻团体制定的职业准则,始于()A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提出的《记者信条》B 1914年瑞士新闻业总会通过的新闻道德规范C 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通过的《美国报业信条》D 1977年由阿拉伯新闻人员起草的一项阿拉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7、关于新闻策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闻策划就是指报道策划B 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C 新闻报道策划不能与制造新闻混为一谈D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前提下的策划8、能鲜明的体现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的是()A 坚持哪个正确舆论导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D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9、关于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党性在新闻问题上的一个具体表现B就伦理学的意义说,就是实事求是,讲真话C就要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客里空”作风D就是要客观主义报道10、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总是着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信息、新事实。

这说明记者的调查研究具有()A 新闻性B 时效性C 政策性D 广泛性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新华社第一个国外分社于1948年建立在12、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起响导者是也”。

永远怀念新闻大师何微先生

永远怀念新闻大师何微先生

永远怀念新闻大师何微先生作者:马蛟龙来源:《西部学刊》2016年第08期今年是恩师何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作为他的学生,抚今追昔,我倍加思念先生。

1960年,我考入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不久先生由北京调到西安担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并亲自为我们授课。

当时西北政法学院开设新闻专业,是西北所有高等院校中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高校,目的是要为西北地区培养一批本科毕业的新闻人才。

但初创之际,不仅没有现成的教材讲义,而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幸运的是,何微先生1962年走马上任。

他早在解放前就是名记者,为解放区培训过新闻人才,建国初于中国人民大学讲授过新闻学。

先生到任后,不仅组织人员编写教材讲义、开设讲座,还为解决师资问题南北奔波。

首先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中选拔桑义燐、孙欣伟任教(均为著名新闻学家王中的高足);又聘请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张隆栋、郑兴东来校授课,使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成为师资实力颇为强大的一个专业。

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全国高校院系处于调整压缩之中,西北政法学院一些专业也都放了长假。

不少人提出要取消新闻专业或者改为三年专科,以减轻经费压力,一时人心惶惶。

先生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不但将新闻系本科专业保留下来,并坚持按教学计划,上完所有专业课程,使我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1964年毕业后,我们这一级学生全部分配到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成为当年中国新闻事业的一支骨干力量。

从1978年开始,我结束了“文革”下放生涯,重新回到西安日报社(此时尚未改晚报)担任记者,而何微先生此时已调任《陕西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

由于同在西安市,我和同学们便经常去看望先生。

次年5月,我们报社组织省党校部分学员召开了一个形势座谈会,并在会后头版头条大篇幅地作了报道。

报道中对极“左”思想进行了尖锐批判,为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造舆论。

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同志的高度重视,亲自打电话询问何微先生为什么《陕西日报》没有报道,先生随即电话问我:“陕报记者谁去了?”我告诉他:“座谈会是我们报社组织的,所以,没有邀请陕报来人。

新闻奇才赵敏恒的曲折人生[Word文档]

新闻奇才赵敏恒的曲折人生[Word文档]

新闻奇才赵敏恒的曲折人生关键字:新闻,闻奇,奇才,赵敏,敏恒,曲折,人生新闻奇才赵敏恒的曲折人生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蜚声中外的新闻奇才、中国著名记者赵敏恒,生于1904年,自幼博闻强记,享有“神童”之名。

1923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同年即官费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文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一年后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5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同时在纽约环球通讯社当编辑。

1928年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情报处副科长兼秘书,同年8月在英国路透通讯社任职。

赵敏恒教授大我父亲李振麟(复旦大学教授、语言学家)十岁,清华先后同学,关系密切;赵伯母谢兰郁(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和家母卢慈和也是老友。

父母眼中的赵家人善良、正直、有学问。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赵敏恒不凡的职业生涯和上世纪50年代的惨痛经历,在同他儿子的多次交流中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要命”的新闻记者赵敏恒是少有的新闻奇才,这在新闻界早有认同。

他之所以名扬国际新闻界,是在于他有多次极具分量的报道,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笔。

他是最早向全世界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秘密调查报告和西安事变的记者;最早以路透社记者身份向世界报道开罗会议的信息,而美联社关于开罗会议的报道,比路透社整整迟了14个小时。

因为开罗会议报道的特殊成绩,赵敏恒获得了金烟盒奖。

这是路透社内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狂轰滥炸,赵敏恒不�炮火,多次去电报局发电讯稿。

一次日机轰炸,他去大棵子电报局,电报局已是一片火海,空无一人。

走出电报局后路上碰到一逃避轰炸者,赵敏恒向其打听哪里还有可发电报地方。

那人认为赵是疯子,惊讶地说,这个时候你还要发电报?无奈之际,赵登上嘉陵江上的英国轮船请求发报,终于将日军暴行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发布。

后来英国驻华大使批评赵借用英舰电台发报,赵说,我是路透社记者,我要完成我的工作。

中国报业先进工作者优秀案例

中国报业先进工作者优秀案例

中国报业先进工作者优秀案例1.李明,山东日报社记者李明是山东日报社的一名资深记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度报道和调查新闻,曾多次获得省级新闻奖项。

他在报道中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并通过丰富的实地采访、多角度分析和深入思考,呈现出真实的报道。

他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渠道。

2. 张莉,北京青年报编辑张莉是一位资深的编辑,担任过多个版块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新闻编辑经验。

她在工作中一直注重研究读者需求,不断改进编辑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她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编辑理念和方法,加强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报纸的推广效果。

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3. 王军,南方日报社摄影记者王军是南方日报社的一名优秀摄影记者,他的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表现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新闻职业道德,注重拍摄真实、生动、有感染力的图片。

他的作品曾被多家国内外媒体转载和引用,成为了我国摄影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4. 张静,新华社记者张静是新华社的一名资深记者,多年来一直深入报道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国内外新闻采编经验。

她在报道中善于发现问题,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用真情实感的文字呈现出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她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项。

5. 陈明,广东日报社编辑陈明是广东日报社的一名资深编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报纸的品质和质量。

他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和引导新闻工作者,提高他们的新闻素质和专业技能。

他提出了许多改进报纸的建议和方案,推动了报纸的改革和创新。

他的工作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走原创之路,做世界第一

走原创之路,做世界第一

走原创之路,做“世界第一”——记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邹全明李燕燕采访邹全明,是一个星期四的晚上,距离端午节还有2天。

之前,我在网上翻查资料,竟很少看到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相关报道。

过去的将近20年里,“幽门螺杆菌疫苗”又被称为“胃病疫苗”甚至“胃癌疫苗”,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名词,这个团队的领军人邹全明则很低调。

所以能够得到这次采访机会也颇为幸运。

采访在邹全明堆满资料和书籍的办公室展开。

从晚上8点开始,没有采访提纲,邹全明向我口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一些他认为值得一讲的故事。

当中,不时有人进来向他汇报项目计划,他也会突然想起什么,停下,拿起电话:“你在哪里?。

请你务必在明天把方案拿出来,组织大家分工,利用端午节写出来。

”我也趁着这个被打断的间隙,仔细打量这间办公室,办公室里到处都有繁忙留下的痕迹,书柜里除了满满当当的书,还有各种合影照片,甚至还有一套易中天的《说三国》光碟,沙发后面,是一张整洁的行军床,让人联想到通宵达旦的工作场景。

“我这个人有些低调,不大喜欢在报纸杂志上宣传。

如果一定要写,能不能不把重点放在什么技术发明奖上,就写一写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吧!”在接近5个小时的采访中,邹全明不止一次提醒。

坎坷的求学路1963年,邹全明出生在四川西充的一个场镇上。

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四。

邹全明的童年,在“农业学大寨”的表面沸腾中度过。

儿时,有两个字印象最深刻——一是“饿”。

“西充这个地方缺水源,常常遭遇大旱。

吃饭是最大的难题,小时候我似乎每天都没吃饱。

”那个年代,成人每人每年配给120斤谷子,掐壳去糠打出来只有80斤大米;小孩子则减半。

此外,还有用麦子磨出的7、80斤面粉。

在这样的情况下,红薯自然成了人们的“主食”。

“真饿呀!”一日三餐都是熬得像清水一般的稀粥;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首先想到的就是“今天吃什么”。

于是,放学路上采摘的桑葚之类野果,成了邹全明童年时代的“无上美味”。

新闻采访与写作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学院

新闻采访与写作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学院

第一章测试1.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什么是新闻采访的根本原则?()A:以人民为中心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实事求是D: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答案:C2.作为记者其首要职责是()A:与人沟通B:研判舆情C:联系公众D:采写新闻答案:D3.被称之为新闻全才的是()A:王韬B:徐宝璜C:邵飘萍D:范长江答案:C4.《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A:王韬B:徐宝璜C:邵飘萍D:范长江答案:D5.我国近代政论报纸记者的代表有()。

A:梁启超B:邵飘萍C:严复D:王韬答案:ACD6.采访中再度伤害的表现由()A:不同媒体的交错采访B:紧逼盯人的拙劣提问C:使用媒介话语权干涉营救过程D:缺乏常识的直接身体伤害答案:ABCD7.新闻工作者的信念中应只有新闻报道的真实原则,没有新闻主体的生命原则,在报道中为了新闻的时效要抢新闻而不用顾忌其他。

()A:对答案:B8.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新闻报道可以渲染灾难现场或犯罪细节、血腥暴力,甚至引入文学手法和个人想象成分,对受害者受暴过程进行细致的报道。

()A:对B:错答案:B9.在新闻报道中只要消息属不属于国家机密记者就可以及时报道。

()A:错B:对答案:A10.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也要注意社会效果,尤其是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宜,以“有利于解决问题”为准则。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要能快速发现新闻线索,必须要具有足够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的核心是()A:政治敏感B:预见事物发展的能力C:敏锐的判断力D:社会责任感答案:A2.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有()。

A:政府主管部门B:等待新闻发生C:通讯员或受众提供的D:记者主动寻找挖掘答案:ACD3.高质量的新闻选题有哪些特征()A:独家性B:大众关心C:重大性D:可操作性答案:ABCD4.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对记者来说,都是重要的新闻源。

()A:对答案:A5.记者可以仅仅凭借一条新闻线索写作新闻报道,无需进行核实验证。

关于屠呦呦获奖人民日报的这三篇文章值得一看(作者赵永新)

关于屠呦呦获奖人民日报的这三篇文章值得一看(作者赵永新)

关于屠呦呦获奖,人民日报的这三篇文章值得一看——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一经传出,在国内再度引发热议。

此前,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时,曾引来“一人获奖公平吗”、“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为什么落选院士”等疑问。

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当时曾以“柏木钉”的笔名,在人民日报发过三篇评论,对这些问题一一回应。

在此,特意将他的旧作编辑后重发,帮你了解屠呦呦获奖背后的故事。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一、屠呦呦获奖:一人获奖公平吗?公平!科研奖励尊重“第一”、崇尚“首创”“不能把团队的成果归于一个人”;“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自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以来,类似的言论就不绝于耳。

我们不妨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稍作梳理——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该小组最后把焦点锁定在青蒿上。

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

1971年10月4日,她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首次公开报告的全部内容,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兴奋。

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启示、鼓舞下,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也分别提取到含量更高的青蒿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9月24日,一场特别的见面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一边是42名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新生,一边是来自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日报等13家新闻出版单位的优秀编辑、记者。

四川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进行时——
李欢本报记者刘淼淼
9月24日,一场特别的见面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一边是42名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新生,一边是来自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日报等13家新闻出版单位的42位优秀的编辑、记者。

从24日起,这些编辑、记者将成为这些研究生的“第一导师”,负责指导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李曼琦的第一导师,是四川广播电视台经济频率总监、主任记者陈军。

“我大四时就到川台实习过,学到很多东西。

”李曼琦告诉记者,现在有川台的专业人士做导师,对今后的学习、就业做出指导,感到十分幸运。

实行“双导师”制,是四川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聘请优秀编辑、记者担任“第一导师”而非“第二导师”,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创。

去年12月,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大学签署共建新闻学院协议,成为全国10
个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之一。

今年4月,双方成立共建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并通过了共建新闻学院2014-2018五年规划,各项重点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开讲,生动活泼的讲座令学生耳目一新;资深编辑、记者走进校园传授实战经验,学生踊跃到各新闻单位实习锻炼……一种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渐形成。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四川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于共建工作全过程,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高地、理论高地和培训高地。

从9月开始,川大在本科教学中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当代新闻系列讲座》,一学期16场专题讲座,特别邀请省委宣传部、中央媒体驻川机构、省直和成都市新闻媒体负责人主讲。

“这些讲座非常生动,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曹顺庆告诉记者,每场讲座几乎座无虚席。

9月2日起,省委宣传部和省直媒体相关负责同志纷纷走上讲台,从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到介绍我省新闻发布工作,再到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和新媒体发展。

这些讲座站在政策高度,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生活实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研究生杨雅舒说,听完讲座后受益匪浅:“现在网络的发展对传媒行业影响很深,在意识形态的引导中,网络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一点对我启发特别大”。

编辑记者进课堂老师走出“象牙塔”
共建过程中,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大学坚持融合贯通,建立健全人员互聘交流机制和“双导师制”。

一方面推动新闻单位业务骨干到高校兼职任教,另一方面也组织高校教师到新闻单位挂职锻炼。

《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7门新闻专业课程均由院内老师与业界编辑、记者共同任教。

“学界和业界相结合,实现了有益的补充,对学生来说收获肯定比以前大。

”作为参与共同授课的业界老师,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党政事业部主任赖永强认为,学界老师侧重理论,教学素材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而业界老师侧重实践,素材来源于媒体内部,比较“接地气”,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

“过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现在媒体工作者以多年的实际经验和感受,告诉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运用到实习与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更具有说服力、亲和力。

”赖永强说。

“双导师制”,聘请优秀编辑、记者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导师,院内教师担任第二导师,是我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一大创举。

“这些业界导师都是由省委宣传部精心遴选,思想好,业务精,对学生的培养会非常好。

”曹顺庆介绍,以前也有“双导师制”,但业界老师往往只担任第二导师,现在是第一导师,“学生直接归他们管”。

在曹顺庆看来,学生可以作为业界老师在工作上的助手,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编辑记者走进校园,高校教师也走出“象牙塔”。

去年12月,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操慧到四川日报时政社会部挂职锻炼,历时10个月,收获颇多。

“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新闻生产和舆论引导,不只是学生,包括我自己对具体的政策和报道模式都还需要系统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操慧特别提到,在挂职过程中,除了参与四川省两会报道、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时政社会部的重要报道外,还全程介入四川日报群众工作部“民情热线”的接听、选题讨论、稿件修改等报道流程,不仅在新闻业务技能上丰富了经验认知,还具化了主流媒体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验感知。

提升学生实战能力计划共建新媒体实验室
根据《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学关于共建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实施意见》,双方将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建设,建成一批稳定优质、能满足新闻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

今年9月以来,川大新闻专业的首批24名本科生,已分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华文轩、成都传媒集团等各大新闻出版单位实习,实习期为半年以上。

“这些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深入了解媒体工作,对他们今后的择业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共建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放告诉记者。

川大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王城志到华西都市报实习一周多了。

他告诉记者,现在想先把新闻采写流程搞清楚,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这对于将来选择媒体行业也是一种经验积累。

“部校共建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曹顺庆表示,现在人员互聘交流、学生赴新闻单位实习等多项工作均已铺开,下一步还要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是双向的,业界也需要,不光是业务方面的培训,还有思想上的培训”。

为解决共建中的资金问题,省委宣传部每年向新闻学院提供经费支持,前两年的经费已经到位。

“我们的新闻实验室已经‘鸟枪换炮’了,硬件水平显著提升,今后还会不断改善。

”曹顺庆表示,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新闻学院还希望促成业界和学院共建新媒体实验室,并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展深度共建。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