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在联网金融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以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应用而生,在备受追捧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与此同时,其所属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蚂蚁金服IPO被否之后,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

文章将从互联网金融创新及创新的风险、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着手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关系一、互联网金融创新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最初的电子银行至各种支付宝、人人贷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全樱,2014)。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强劲, 但是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却不尽相同。

陈志武(2014)认为互联网带来的金融改变并不是一种“新金融”,这只改变了销售和获取渠道,交易的还是金融契约,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

互联网在渠道意义上挑战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但是在本质上,互联网金融产品跟银行、资本市场等所经营的产品没有区别,对交易各方来说,仍然是跨期价值交换,是信用的交换。

袁善祥(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垄断局面,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方面产生了很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第三方技术支持创新等。

菀棋(2021)也认为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加速了新型服务模式的诞生,但是迄今来看,这种改变主要是开展金融业务的形式和渠道,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以及本质特征并没有改变。

孟永辉(2017)则认为,在S2b模式下,互联网金融从“互联网+”时代单纯地依靠流量模式进行激进式的发展,转而进入到一种相对较具质量,品质较高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金融应当从单纯地为用户提供高回报,转而进入到一个更加能够促进和保证用户更加丰富化的需求的新阶段。

蚂蚁金服打造的基于人们生活轨迹的金融生态系统,京东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金融运作效率的尝试都是这种发展的最为直接的体现。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所面临的困境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所面临的困境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所面临的困境互联网金融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同时监管部门也面临不少困境。

本文将从发展问题和监管困境两个方面深入探讨。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监管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相关监管法规落后于技术发展。

由于互联网金融形式多样,监管难度大,监管制度滞后,导致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违规操作,风险管理不当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潜在风险。

2.风险管控不足互联网金融在吸纳资金、风险分散、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很多优势。

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因管理体系不完善、风控措施不足,使得风险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资金安全问题。

3.信息不对称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以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甚至编造虚假信息吸引投资者参与。

这种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增加了投资风险。

4.资金流转透明度不高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流转相对繁杂,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直接交易,资金的运作流程相对复杂。

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资金流转的透明度不高,许多投资者无从得知资金具体去向,增加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5.行业乱象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不断招揽资金,而后引发资金链断裂或者跑路事件。

这些行业乱象严重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也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誉。

二、监管所面临的困境1.监管法规滞后互联网金融业务形式多样,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

当前监管法规滞后,对于一些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模式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需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监控和监管。

而目前监管机构的科技手段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监管手段不足。

3.监管监督不到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主体复杂,监管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金融机构难以受到有效监督,存在违规操作甚至发生风险事件。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们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越来越高需求,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但是也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多种问题,其中既有监管缺失的问题,也有监管不足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阐述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监管问题以及加强监管的对策。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问题(一)监管缺失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由多个监管机构共同负责。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早期,监管部门并不清晰,监管职责也不明确。

多个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重合、监管缝隙,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监管缺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例如,某些平台明目张胆地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但监管部门却不予查处。

(二)监管不足监管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认识不足,无法及时识别和应对行业内新型风险;另一方面,是监管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地监管互联网金融市场。

例如,现行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手段主要是“审核+备案+监管”,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三)监管跨部门协调不足监管跨部门协调不足是导致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涉及的金融、互联网、通信等领域性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职责分工模糊、协调不到位,导致监管不足。

例如,某些互联网金融公司采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赚取高额利润,监管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四)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标准不统一也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之一。

各个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标准并不统一,导致监管难度大增。

例如,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客户身份认证问题,各监管部门对于身份认证标准并不一致。

在此情况下,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建立起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实际情况的监管标准。

二、对策(一)加强监管合作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既可以避免监管重复,也可以提高监管效率。

为此,应建立起由多个监管机构组成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共同负责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工作。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策略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迅速崛起,为人们的金融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

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并制定有效的监管策略,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1、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依托于网络技术,技术漏洞、系统故障、网络攻击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交易中断、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

例如,黑客攻击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窃取客户信息和资金,给用户和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

2、信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难度加大。

一些借款人可能提供虚假信息,导致违约风险增加。

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评级体系可能不够完善,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3、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操作失误、违规操作以及外部欺诈等。

例如,金融机构员工操作不当导致资金损失,或者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漏洞进行欺诈活动。

4、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价格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

例如,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波动,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不确定性。

5、法律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兴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1、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借款人可能隐瞒真实情况获取资金。

2、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不断,但新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往往需要时间检验。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过快采用新技术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3、监管滞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而监管制度和措施的出台相对滞后,难以跟上行业创新的步伐,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业务缺乏有效监管。

4、行业自律不足部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缺乏自律意识,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控制,甚至违规经营。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1、对投资者的影响投资者可能面临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影响其财产安全和个人权益。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风险防范研究

大众商务经验交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概念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

它是为适应新的业务需求,依托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

目前来看,生活中大多涉及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应用,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比如我们熟悉的手机支付中的支付宝、P2P网络贷款、众筹、网络理财等模式。

不管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还是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金融,比较之下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互联网金融的底层逻辑仍然是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提升,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逐步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线上运营模式的开展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业务,比如网上银行、互联网保险等。

而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是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新金融形式,比如支付宝、P2P网络贷款等。

生活中人们也逐渐依赖于这些模式衍生的各种线上产品。

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针对行业、企业,更是对广大的投资人。

本文将从行业、企业和投资人三个方面来分析各自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一)行业面临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空间约束、涉及领域广、交易地域广,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有着连带效应。

当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违规行为,连带效应影响下,风险就极有可能传导至整个行业,尤其在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前提下,这种风险会波及金融体系。

各行各业本也有自身风险,当多个行业密切相联,必然会使风险叠加放大,严重阻碍行业发展。

(二)企业面临的风险(1)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技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的根基,如果企业技术不过关,会使平台运营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技术风险。

比如,在信息存储处理发布等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缺失会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遭遇黑客病毒攻击,导致交易双方的信息泄露,由此导致平台信息丢失毁损,造成经济损失。

(2)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多来自于外部事件。

比如由于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漏洞问题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设计

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设计

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与监管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迅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从在线支付到网络借贷,从数字货币到智能投资顾问,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与这种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一系列金融风险,这也对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是多方面的。

首先,信息安全风险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中,大量的个人和财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

如果网络防护措施不到位,这些信息很容易被黑客窃取或篡改,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比如,_____的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在互联网金融中,由于借贷双方往往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实地考察,对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评估。

一些借款人可能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取贷款,而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追求业务规模,放松了信用审核标准,这都增加了信用违约的可能性。

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信用违约,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再者,市场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也表现得更为复杂。

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快,其价值和风险的评估往往缺乏成熟的方法和标准。

例如,某些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极为剧烈,投资者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损失。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经营也带来了监管套利的风险。

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利用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差异,选择监管较为宽松的领域开展业务,从而规避监管要求,获取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面对这些风险,设计有效的监管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则,为监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遏制金融犯罪。

在监管体制方面,要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需要各部门形成监管合力,避免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的情况。

互联网金融保险中的监管问题分析

互联网金融保险中的监管问题分析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普惠性强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保险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网络支付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保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互联网金融保险在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02
CHAPTER
互联网金融保险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保险的监管体系主要由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和市场机制三部分构成。
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负责制定行业自律规则,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监管机构包括保监会、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等,负责制定和实施监管政策,对互联网金融保险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实施联合监管,提高监管效果。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保险市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保险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金融保险监管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风险和挑战。
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
互联网金融保险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一些政策难以有效实施。
缺乏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当前的监管制度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盲区,如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的监管不足。
缺乏对市场秩序的维护
当前互联网金融保险市场存在一些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现象,但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
在信息安全方面,对互联网保险公司提出严格的信息安全要求,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政策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政策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政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一个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为了保护消费者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各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本文将从监管和政策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监管1.监管机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支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也不同。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在美国,互联网金融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多个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2.监管内容互联网金融中的监管内容包括了平台信披、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客户资金托管等方面。

(1)平台信披平台信披是指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开信息的透明度。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些平台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风险。

因此,监管机构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公开足够的信息,以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2)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平台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方面。

因此,监管机构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建立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3)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经营模式、用户还款能力、借款人还款能力等方面。

监管机构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控机制,确保业务风险的可控性。

(4)客户资金托管客户资金托管是指客户的资金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分开存储,以保障风险的隔离。

监管机构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当建立专门的资金托管机构,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主要包括技术政策和市场政策两方面。

1.技术政策技术政策主要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开放和数据共享。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行业,因此技术政策的制定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控制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控制

一、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分析1.互联网固有的技术风险(1)操控风险操纵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过程、系统等方面的缺陷或人为错误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此风险范围广泛,因此可管理性较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

2018年6月数家网贷平台发布公告暂停业务进行清盘,严重逾期或者资金链出问题的平台不得不退出行业,发布清盘公告。

事后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行业操作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多数平台运转期间存在操作不当、自身架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P2P平台的内部错误才导致公司破产。

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2)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由于I n t e r n e t 平台操作不当或安全系统漏洞造成的用户信息被盗,直接或间接导致用户损失。

互联网时代注重开放性和数据交换。

越来越多的We b平台已开始推广共享帐户登录。

在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他们还加强了用户账户之间的链接,并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这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3)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突破,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技术漏洞、网络安全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例如通过病毒黑客程序人为入侵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传输故障,利用钓鱼网站或公共网络非法盗取资金,截留、篡改个人信息等。

I T技术一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短板[1]。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显著区别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意外的收益。

互联网金融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之一是产品的错误促销和销售。

第二是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第三是窃取银行金融机构的声誉。

第四,现金提取困难、人员失联、携款跑路、非法集资等。

3.金融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仍是资金的融通,没有脱离金融的范畴,仍具有微观和宏观上的风险特征。

资本账户管控的有效性导致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异常。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成的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作为一种席卷金融行业的新动能,金融科技推动着金融产业的变革,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流程和产品,同时潜藏着诸多风险,给金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让金融科技切实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英文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目前国内外暂无统一定义。

国际上,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发布的《金融科技的全景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中对金融科技作出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是指由技术创造的金融创新,它通过变革业务模式、流程、应用或产品,以创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金融科技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和市场基础设施四类。

国内,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认为,金融科技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实践中,金融科技在不同背景和不同阶段其含义也不尽相同,起初基本等同于互联网金融,后来发展为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各类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遵循金融业务的内在规律、遵守现行法律和监管要求前提下更强调新技术对金融业务的辅助,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金融科技的概念将会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

1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历史上金融业的发展历经多次技术创新,上世纪60年代的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出现推动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出现和普及,70年代问世的电视可视图文技术实现了用户通过家用电视机远程使用银行服务,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网上银行最早出现于90年代,但因客户安全顾虑和操作不习惯等原因,早起发展较为缓慢,直到互联网用户发展成熟后,才得以实现较快发展。

与以往技术创新相比,金融科技的出现,使技术创新和更迭速度显著加快,技术转化为金融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伴随着互联网人群持续增加,金融科技所创造的新产品及其包含的风险渗透扩散速度也在大大加快。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与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与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与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已经逐渐成为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与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1.普及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为有经济能力的人群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也能够使那些不能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人群获得融资、保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服务。

毕竟,在传统的金融领域,许多产品设计和服务定价都是为了“有钱人”而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则主张“普惠金融”。

2.数字化和智能化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也带来了极大的效率提升。

例如,智能化的风控系统和智能化的投资策略指导系统等等,都可以为投资者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

事实上,金融领域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始,并且,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跨界化互联网金融涉及到投资、借贷、支付、保险、信用评估等多个细分领域,随着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跨界化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已经成功跨界金融业,并成为金融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三、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与风险1.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领域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领域,特别是在法律与监管方面,新业务面对的挑战更为庞杂。

由于监管和法律的落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很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2.运营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其运营的基石。

可是在这个领域,风险的来源也比较多,寿险,信用贷款,理财等产品投资风险均存在。

3.技术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来支撑,因此技术风险也开始显现。

比如,金融交易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都需要更好地进行开发和调试。

四、如何规避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强化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盲目发展会很容易导致监管的不足,进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和危机。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格局,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在监管模式上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传统金融监管模式在传统金融行业中,国家通常采用“合规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以法规为基础,通过对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和限制,达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

同时,还有一个配套的监管制度,包括金融机构的准入、业务审批、备案等程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规范金融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风险扩散。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首先,由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监管部门往往很难掌握全部的信息。

其次,传统金融监管往往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也成为了其一个比较明显的瓶颈。

最后,由于传统金融行业监管的周期性和滞后性,往往难以及时地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的监管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国家普遍采取“智能监管”的模式。

这种模式以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

第一,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注册和审批,及时掌握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和运营情况。

第二,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体系。

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市场风险、信息安全等问题,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

同时,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业务透明等进行审核和监测。

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风险评估、违规检测机制。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运营数据进行挖掘,及时发现和应对存在的潜在风险和违规行为。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优势和挑战相比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全方位监管。

这不仅可以加强监管部门的信息衔接,还能够实时、快速地发现金融行业的违规和风险。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各国纷纷出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

本文将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

一、规范行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首先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既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也有自身独特的风险。

监管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强化了对平台的监管,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不良平台的迅速发展。

二、提高行业透明度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还表现为提高了行业的透明度。

监管政策要求平台公开信息,包括财务报表、资金流向等。

这种透明度可以有效地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促进平台创新监管政策除了规范行业,还有助于推动平台的创新。

在合规的前提下,监管政策会鼓励平台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例如,国内某些平台推出了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投顾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

四、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加强了风险管理能力。

监管政策要求平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控模型、资金储备等。

这有助于平台有效地防范并化解风险,提升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推动行业整合监管政策的出台也会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合。

监管政策往往要求平台满足一定的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这导致行业中迅速发展的小平台面临整合的压力。

整合后的行业将更加规范,有助于同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分配,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

六、加强国际合作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对平台发展的影响还表现为加强了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与国际合作,各国监管机构可以共享信息,协同管理,共同应对行业风险。

七、减少市场乱象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还有助于减少市场乱象。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较快,存在一些不良平台和非法集资行为。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法律监管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法律监管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法律监管研究薛春艳江苏智择律师事务所摘要:互联网金融是重大金融创新,是金融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统称,随着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并改变着现有的金融市场。

金融法律理论是一种研究范式,是司法规则与私法规则和金融层面的内在关系,可以解决空间限制和融资的问题,同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互联网金融安全性和特殊性,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风险是推动监管者强化监管的动力,也是监管者快速全面整治和专项整治必须的步骤,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现实挑战,金融互联网的监管非常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穿透式管理;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发展,互联网金融APP逐渐的融入到互联网,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传统金融很多功能,是一种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新的安全隐患。

金融制度的缺少让人十分恐慌,因此,加大网络金融管理的工作度势在必行,至此穿透式管理面世。

一、互联网金融在发展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国对互联网金融暂时没有出现相关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在发展阶段,对于金融业务存在局限性,但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问题互联网金融不是一种实体借贷,是通过网上的一种借贷平台进行借贷,相比于实体金融,稳定性差、实用型不强,这对贷款双方的信用问题尤为重要,比如:P2P模式他就是一种银行和网贷公式进行协议,资金规模小流量小,稳定性差,会导致银行和贷款公司很难达到最终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风险。

(二)监管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发展周期过短,金融监管权的定位是在和法律政府部门进行确定的基础上,金融监管权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政府管理的一种法律形式,并非一种过渡性,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同,是一种具有直接性、调整内容的法定性、调整领域的特定性。

监管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法律法规的监管,是金融管理权作为代替市场机制的途径。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与启示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概述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活动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逐渐扩展和深化。

这种发展方式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风险,同时也在监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成为当下金融监管的热点之一。

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一种相对新兴的监管模式,包括了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注册、业务审批、风险评估、规范化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互联网金融监管目标在于通过相应的制度框架,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起步比较早,2013年开始有相关的监管政策制定。

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包括《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将互联网金融行业纳入统一监管体系。

同时,中国推出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规章制度,规范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1.监管重点逐步转向风险防控。

从最初的关注创新和发展到后来的重点防范风险,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初衷在于保护公众利益和防范潜在风险。

因此,监管部门始终将风险防控作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不断强化监管的实效性。

2.监管渐趋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深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乱象,监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和清理行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资质审核,严控未经批准的金融活动,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

3.监管创新积极探索,助推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通过与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创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新模式,如监管沙盒、数据沙盘等,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了探索与验证的环境,逐步打破了传统监管方式的刚性壁垒及思维惯性。

四、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1.政策制定要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研究——以e租宝事件为研究样例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研究——以e租宝事件为研究样例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研究——以e租宝事件为研究样例檀 梦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其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

然而近几年发生的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事件,显示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严重的漏洞。

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以最近被查获的涉嫌非法集资的e租宝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状况,最后结合以上来探讨如何改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268-02一、互联网金融概述(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现有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信托和消费金融等业态都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其中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但这个发展速度是以宽松监管为基础的。

二、e租宝事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反思(一)e租宝事件概述“e租宝”是“钰诚系”下属的网络平台。

2014年钰诚集团收购了这家公司,同时对其运营的网络平台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e租宝打着“网络金融”的旗号上线运营。

“1元起投,随时赎回,高收益低风险”是e租宝广为宣传的口号。

e租宝推出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间,远高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截至2015年12月8日,e租宝待收总额为703.97亿元,总投资人数达90.95万人。

实际上e租宝本身的模式并没有问题,它是根据线下融资租赁公司的债权转让的申请,进行风险审核,然后e租宝根据债权的时限、规模等因素设计收益率不同的债权转让产品,在平台上公布,投资人进行投资,并且交由商业保理公司接受债权,最后到期返还投资人本金和利息。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如同一股强大的浪潮,席卷了全球金融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金融生活方式。

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创新的特点,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它们通过与银行合作,实现了便捷的在线支付、转账、缴费等功能。

用户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或银行卡,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各种支付操作。

第三方支付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还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网络借贷是另一种重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P2P 网贷平台连接了借款人和出借人,为双方提供了直接的借贷渠道。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使得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更加自由地匹配。

对于借款人来说,网贷平台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对于出借人来说,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然而,网络借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平台跑路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众筹融资为创业者和创意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

创业者可以通过众筹平台向广大投资者展示自己的项目,吸引他们的资金支持。

投资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判断,选择支持心仪的项目。

众筹不仅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难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验证了市场需求。

互联网保险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保险产品的在线销售和服务。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方便地比较不同保险产品的价格和条款,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同时,互联网保险还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和定价,提高了保险的精准性和效率。

互联网基金销售则降低了基金投资的门槛,让更多普通投资者能够参与。

通过互联网平台,投资者可以轻松购买各类基金产品,并随时了解自己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状况。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模式上,还体现在技术应用和服务理念上。

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管的必要性、监管的主体、监管的原则和监管的挑战等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监管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增长和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和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等诈骗行为。

其次,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漏洞和监管空白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和平台存在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

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势在必行,既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监管的主体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体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

首先,政府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其次,监管机构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中坚力量,负责制定监管细则和标准,开展监管执法行动,监测和评估市场风险。

最后,企业作为监管的对象,需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积极配合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

三、监管的原则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包括风险防范、合规经营、公平竞争和信息透明等。

首先,风险防范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任务,要加强对平台资金运作、投资项目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市场风险。

其次,互联网金融机构应该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合规培训,健全内控制度,防范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

再次,监管要保障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促使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最后,监管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四、监管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等优势,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这种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是在金融监管方面。

金融创新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移动支付成为主流,人们只需携带手机,就能轻松完成各种交易。

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其次,互联网金融催生了众多新型的融资模式。

P2P 网络借贷平台让借款人和出借人能够直接对接,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众筹模式则为创业者和创意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激发了社会的创新活力。

再者,互联网金融还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智能投顾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优化了投资组合。

然而,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借款人可能提供虚假信息,导致违约风险增加。

网络安全风险也是一大隐患。

大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一旦遭遇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将给用户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引发经营风险。

一些平台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违规操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面对这些挑战,加强金融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风险,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统一、高效的监管合力。

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提高行业门槛。

再者,强化监管科技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管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也日益突出。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便捷、高效、创新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风险和挑战。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该领域,导致市场乱象丛生、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风险也随之增加。

信息泄露、账户被盗等安全问题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监管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监管政策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对于提升我国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消费金融可以拓宽消费者的融资渠道,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助于促进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品质,推动经济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和竞争力。

研究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管理,对于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解决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实践措施。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现状和特点,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总结研究成果,为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展望,促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4期2018年7月金融教育研究Research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Vol.31 No.4Jul.2018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创新研究胡传东\石菁菁2,史欣欣2(1•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我国传统金融领域的机构监管和分业监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经营不 相适应,容易出现监管空白与不协调。

传统金融监管重视合规性监管,而互联网金融则要加强风险 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也要创新。

我国未来的互联 网金融风险监管要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分业监管与联合监管相结合,并探索集中监管改革;要创新监管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数据监测,建立互联网 金融的技术安全性标准;要创新监管的参与主体,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要完善行业自律与互联 网金融企业的风险内控制度。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创新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098 (2018) 04 -0034-05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成本低,受众面广,解决了传统金融业的部分服务盲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 取得了蓬勃发展。

然而,互联网金融业务不仅存在传统金融固有的风险,由于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带 来了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扩散速度快,交叉传染更严重,危害影响更广泛,监管更困难。

然而遗憾的 是,我国仍采用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来监管互联网金融风险,实践中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控情况不 容乐观。

“据2016年一份互联网金融行业安全调查,在总共336家的调查对象中,有134家被公开披露了安 全漏洞”。

[1]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

因此本文剖析互联网 金融风险的特性,科学确定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目标,以创新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模式与措施。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创新的必要性(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与传统金融风险监管面临的问题不同不少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传统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表现,但互联网金融由于是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由于外部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易遭受攻击性,给互 联网金融的运行带来特定的风险,所以互联网金融还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未知风险,其风险监管面临着与传统 金融风险监管不同的问题:第一,互联网金融风险更难以监控。

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进行交 易,使互联网金融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由此“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2]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交易 不受时间地理位置限制,放大了风险的效应;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不透明,使得外部监管者难以获得交易信 息和数据,监管机构很难核查互联网金融经营者的真实资产,难以了解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情况,网络技 术下的新风险也使得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发挥作用。

另外,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控制体系还不成型,多部门监 管还没有理顺各自明确的监管范围,从而导致各自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活动缺乏配合,风险监管效果不好。

第二,互联网金融风险扩散速度快。

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高了运营的效率,但同时收稿日期=2018 -04-22作者简介:胡传东(1974 -),男,河南固始人,博士后,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石菁菁(1980 -),女,河南郑州人,经济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史欣欣(1988 -),女,河南郑州人,会计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第4期胡传东,等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创新研究35也加快了风险的远程传播。

互联网金融在一些交易中流动的并不是现实货币,而是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交 易速度快,风险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很广的区域爆发,“互联网金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很快地传递 到每个人,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局面。

”[3]第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系统关联增强、风险 交织可能性大。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往往涉及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各个主体之间的 业务互相渗透和交叉。

当发生危及时,会相互影响,甚至可能演化成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当出现跨币种配置 资产时,更容易造成风险复杂化和国际化[4]。

互联网金融还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通过分业经营等隔离风险 的监管方式。

传统银行业监管往往通过分业经营、行业特许、准人限制等,把业务风险隔开,而这些监管方式 与管辖模式对互联网金融难以奏效,监管的隔离有效性大大减弱。

(二)当前金融监管模式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不相适应性首先,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确立了分业经营的原则,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当时 金融业务风险较大、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同时我国确立了分业监管制度与机构型监管模式,即银行业、证券 业、保险业的监督和管理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

我国目前没有出台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 律法规,但现行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仍采取的是分业监管模式,这容易出现监管的空白与不协调问题。

与 传统金融业务不同,互联网金融大多是混业经营、跨行业经营。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以及其他行 业相互融合,界限趋于模糊。

”[5]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范围涉及到多个行业,包括代缴水电煤气费、保 险、信贷等传统领域,监管部门也由此变得多了。

不同的监管主体监管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只有在几个 主体之间进行良好的协调才不会出现监管空白,但如何协调、如何在监管上沟通,目前立法并没有做出规定,是否在协调中会出现扯皮也不得而知。

即使不同监管机构能够很好协调,也会出现对接的时间成本等问题,这与互联网金融的高效快捷是不相符的。

总之,我国金融业务实行的是机构型监管,但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 在经营范围上允许混业经营,在混业经营的前提下继续推行机构型监管,显然不匹配。

学者也指出,“实行 分业监管时不同监管机构难以无缝对接,也会导致无法及时评估和发现金融混业经营时的问题。

”[6]其次,我国的传统金融监管向来重视合规性监管,但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来说,不能只重视合规性监管,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市场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其中的风险也快速飙 升。

”[7]因此,互联网金融要加强风险监管,风险监管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技术风险监管。

许多互联网金融企 业原来从事的不是金融业,也没有金融风险管理的经历,加上为了降低业务成本缩小风控环节,使得很多交 易脱离风控,这也给网络攻击留下了机会。

互联网行业本身技术更新换代快,陈旧的技术随着时代发展存在 的漏洞越来越多,为互联网企业风险管控制造了难题,这样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需要以技术风险监管为首 要目标。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基础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技术本身就 存在着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s]我国至今尚未针对互联网金融特殊的业务开展方式建立专门的技术风险 防控措施,缺乏统一的技术风险评估标准,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测评办法及计算模型尚未确定。

由于继续 沿用传统的综合评级系统,使得监管机构及其他部门无法及时发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创新的依据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对象、销售渠道、担保体系、经 营理念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实现了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业务流程创新,以及金融服务理念、金融营利模式、金融运营方法的创新[9]。

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产品销售和金融服务获取渠道上的变化,改变 了金融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和环境等,创新了业务流程和投融资渠道,有效地消除了经纪人和交易商等传 统的金融中介。

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充分重视技术融合,使其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金融机构内部 治理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金融机构的垂直管理模式,将会被新的、网络化的、扁平的管理模式所代 替[1°]。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建设自己网络投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一些涉及征信、支付、数据收集分析、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企业,也纷纷开始开拓金融业务,使整个金融运行发生体 系重构。

互联网金融创新会新增许多风险,也会导致一些风险被隐藏,会使原有的金融风险有了新的表现形态,36金融教育研究2018 年使得金融业的原有脆弱性增大。

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监管是一对矛盾,金融创新往往会弱化金融风 险监管的有效性。

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金融经营者的类型和模式丰富起来,多样化的准金融机构迅速涌 现,不同类金融经营者之间的跨行业经营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金融风控监管体系不但要监控传统的银行业 机构,还要监控各种新型的金融经营者;不但要监控传统的金融业务,还要监控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因此 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要创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

比如在监管方式上,现场检查是传统银行监管的重 要监管措施,互联网金融的因特网运行环境给传统监管检查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现场 监管,需要互联网金融经营者在其内部网络系统为监管机构、监管人员的网络技术设备设置特别通道,以便 于监管人员调用所需资料进行稽查,当然必须保证这一通道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在监管内容上,传统的银行 业监管内容,对互联网金融监管仍具有重要意义,仍属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 技术性风险,使得技术性安全保障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对此要加强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以弥 补传统银行监管内容侧重点的不足;在监管地域管辖上,传统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基本上按地域进行分 工,监管部门按照所属地监管原则,利用特许等方式,把外部风险隔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内。

但互联网 金融开展业务不受地域限制,从理论上讲,互联网金融经营者在任何一个地方建立营业场所,便可以向全球 的网络使用者提供业务,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网络金融业务,使地域概念弱化,给监管管辖提出了挑战。

完全 依靠一国的金融监管,难以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监管。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模式的创新(一)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鉴于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的特点,以机构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监管既要承继 原有的审慎监管、机构监管,还要突出功能监管。

功能监管的概念最早源自于美国,是按照经营业务的性质 来划分监管权限,对发挥同一金融功能的不同金融经营者所开展的类似业务与活动进行大体相同的监管。

机构监管是一种“纵向”的监管,而功能监管是一种“横向”的监管,监管的协调性高;功能监管是在跨行业经 营的情况下,对不同主体实施的相同或类似业务进行的统一监管,监管中发现的同类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 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