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三行翻译法”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诫子书》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译文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
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
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阅读训练】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诫子书》原文与现代译解
《诫子书》原文与现代译解《诫子书》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旨在教育他如何做人、做事。
这封信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因其深刻的教诲和智慧而备受推崇。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兴德之言,君子悉至,勉尔加斯矣。
现代译解第一段>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己的品德,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道德。
诸葛亮首先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对于修养品德的重要性,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内心平和”。
同时,节俭是培养道德的必要条件,这表明他倡导的是一种简朴、低调的生活方式。
> 如果没有淡泊名利的心态,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没有宁静的心境,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宁静与淡泊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石。
没有对这些事物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人生容易迷失方向。
>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诸葛亮在这里提出了学习和才干的关系,指出学习和勤奋是提升个人能力的关键。
没有志向,学习也就失去了方向。
> 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自己,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他警告儿子,懒散和急躁都是个人修养的大敌,会消磨人的意志和才能。
> 年纪随时间飞逝,意志随日子流逝,最终会变得枯萎衰败,多数人不能接触世事,悲哀地困守在贫穷的角落,那时再后悔又有什么用!这句话是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强调要珍惜光阴,及时行动,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时才追悔莫及。
第二段> 那些提倡道德修养的话,君子们都应该听到并努力去实践。
诸葛亮在这里鼓励人们听取并实践关于道德修养的教诲,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结语《诫子书》是诸葛亮人生哲学的缩影,它不仅是对儿子的教诲,也是对所有人的宝贵建议。
诫子书原文翻译
诫子书原文翻译诫子书原文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诫子书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两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澹泊一作:淡泊;淫慢一作:慆慢) 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诸葛亮的《诫子书》
诸葛亮的《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1.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2.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会,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Ⅰ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第二课: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第三课:计划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
【文言文】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接下来分享诸葛亮《诫子书》翻译及原文注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同“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诫子书三行对译 -回复
诫子书三行对译-回复中文:诫子关于为人之道一。
尽孝顺之义: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当侍奉养育,关注父母之操行,尊重父母之话语。
二。
视人为己之身:遇人待人,应以友善之态度,不宜轻视他人之苦难,不应他人之过失而嘲笑之。
三。
遵从尊长之言:尊重长辈之智慧和经验,听从其意见和规劝,不得固执己见或违背其教诲。
英文:1. Fulfilling Duties as a Filial Child: The indebtedness to parents for their nurturing and care cannot be repaid, thus one must serve and care for them, examining their conduct and respecting their words.2. Treating Others as Oneself: When encounter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one should approach them with a friendly attitude, refraining from disregarding their hardships and refraining from mocking their mistakes.3. Adhering to the Words of Elders: Respecting the wisdom and experience of elders, one should listen to their opinions and advice, refraining from stubbornness or disobeying their teachings.Article: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e "Instructions for Children" is a valuable guide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ulfilling duties towards one's parents, treating others with empathy and kindness, and respecting the wisdom of elders. Let us explore each of these principles in detail.First, fulfilling duties to parents i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virtue in Confucian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sacred, as parents have selflessly raised and nurtured their children. The debt owed to parents can never be fully repaid, except through filial piety. Children are expected to serve and care for their parents, ensuring their well-being and happiness in their old age. Moreover, children should observe their parents' conduct as role models, imbibing their virtues and avoiding their vices. Respecting their parents' words and decisions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being a filialchild.Second, the philosophy of treating others as oneself emphasizes the notions of empathy and kindness. One should approach every interaction with sincerity and compassion, putting oneself in the shoes of other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everyone faces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Hence, it is inappropriate to belittle or dismiss the struggles of others. Instead, a person should be supportive and understanding, offering a helping hand when needed. Furthermore, mocking or ridiculing others for their mistakes is against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Instead, one should provide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helping them to grow and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s.Third, respecting the wisdom of elders is deeply rooted in Confucian principles. Elders are considered as repositories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ir guidance and advice are seen as invaluable sources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t is essential to respect and listen to the opinions and teachings of elders, considering them with an open min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develop a rigid mindset or disregard the teachings of wise elders, as their insights can offer valuable lessons and perspectives forone's journey through life.In conclusion, the "Instructions for Childre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ethic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The principles of fulfilling duties to parents, treating others with empathy and kindness, and respecting the wisdom of elders serve as essential building blocks for a flourishing society. Following these principles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personal growth and fulfillment but also foster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ithin communities. Striving to embody these principles allows individuals to lead meaningful and virtuous lives, creating a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 as a whole.。
诫子书三行对译 -回复
诫子书三行对译-回复诫子书三行对译:1. 为人子者,当知孝为先2. 孝之为言也,哀悲之心也3. 至于孝之细节,行动胜于言辞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的地位财富如何,我们都是孩子,都有责任孝顺父母。
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初衷和使命。
作为一个子女,我们应该明白,孝顺父母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在追求事业和个人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对父母的孝顺。
孝顺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表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孝之为言,即是提醒我们要有一颗温暖的心,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当我们远离家乡追求梦想时,我们应该思念父母,常常给他们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近况。
我们应该抽出时间回家看望他们,陪他们共度有意义的时光。
我们还要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安慰。
然而,孝顺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表达,更呈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承担起照顾父母的义务,尤其是当他们年纪老去,身体变得虚弱时。
我们应该时常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购物、煮饭、打扫卫生等等。
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处理一些繁琐的事务,减轻他们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要,给予他们尊严和关爱。
当我们去实践孝顺之道时,我们会发现,行动胜于言辞。
父母更看重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对孝顺的空洞诺言。
他们更需要我们真心的陪伴和关怀,而不是只空谈孝道。
当我们真心实意地付出行动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孝顺的力量和意义。
在实践孝顺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孝顺不只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当我们见到父母因为我们的关爱而开心和满足时,我们会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
同时,孝顺也能带给我们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使我们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总结中,作为子女,我们有着无尽的责任和义务去孝顺父母。
我们应该以真诚和行动去表达我们的孝心,而不是只停留在空洞的言辞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到孝顺之道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通过孝顺父母,我们将更加幸福和满足,并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文言文翻译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先辈之训,宜铭于心。
宜勤宜俭,宜静宜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此乃立身之本,亦为持家之道。
《诫子书》译文:
君子的行为,应该以静来修养自身,以俭朴来培养品德。
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保持宁静,才能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就无法激发精神,轻薄急躁就无法修养性情。
时光与岁月一同流逝,意志与日子一同消逝,最终变成枯萎凋零,大多数人无法与社会接轨。
悲伤地守在贫困的家中,又将如何挽回?
前辈的教诲,应当铭记在心。
应当勤奋,应当节俭,应当宁静,应当专一。
不要因为恶行微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善行微小就不去做。
只有贤德,才能使他人信服。
这是立身之本,也是持家之道。
吾儿,此诫子书,望汝铭记。
人生短暂,岁月如梭,务必珍惜光阴,勤学苦练,修身养性。
勿以富贵为念,勿以贫贱为忧。
行善积德,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吾虽不在汝旁,但吾之心意,与汝同在。
愿汝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诫子书三行对译 -回复
诫子书三行对译-回复【诫子书三行对译】诫子书是孔子为自己的弟子写的一封告诫信,内容涵盖了人生智慧和道德规范。
其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三行对译,即:“孝于亲,忠于国,有余则学。
”孝于亲是对对待父母的要求,表达了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之情。
忠于国则是对对待祖国的要求,强调了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有余则学则是嘱咐学子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首先,孝于亲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个社会的基石。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成长的机会。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并通过尊敬和孝顺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孝顺不仅表现在言行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孝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只有真正理解孝心的深远意义,才能在生活中用行动去彰显自己的孝心。
其次,忠于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忠于国意味着始终保持对国家的忠诚,积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
这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国旗国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以及爱护社会环境等等。
我们需要具备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时刻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有余则学是一个成长和进步的要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科技发展飞速。
要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保持学习的姿态。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应对未来的挑战。
有余则学,意味着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永不止步,不断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诫子书中的三行对译“孝于亲,忠于国,有余则学”紧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孔子对于德行教育的重视。
孝敬父母、忠于国家、持续学习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生活的指导原则,也是一个和谐社会、强大国家的建设之本。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些价值观,为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诸葛亮诫子书全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及解释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何之!解释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夫” 是句首发语词,用于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际意义。
“君子之行” 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
“静以修身”,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
“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品德。
这几句强调了“静” 和“俭” 对于君子修养的重要性。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淡泊” 是指内心恬淡,不追逐名利。
“明志” 即明确志向。
意思是如果不把名利看得很淡,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宁静” 这里是指安静、平和的心态。
“致远” 是达到远大的目标。
如果没有宁静的心态,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阐述了志向与心态的关系。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是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能;如果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坚定的志向。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1.“淫慢” 是指放纵懈怠。
“励精” 是振奋精神。
如果放纵自己、懈怠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
“险躁” 是轻薄浮躁。
“冶性” 是修养性情。
如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自己的性情。
这是从反面告诫人们要避免不良的行为习惯。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何之!”1.“年与时驰”,年纪随时间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遂成枯落”,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一样(凋落、衰残)。
“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悲守穷庐”,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
“将何之”,又怎么来得及呢!这几句是说如果不珍惜时光,不努力学习和修养自己,最终会一事无成,到老来只能空自悲伤。
诫子书
《诫子书》
诸葛亮
(句子和重点字词翻译)
1.诫子书:诫:告诫、劝勉;子:儿子;书:书信。
2.夫君子之行:君子的行为操守
3.静以修身:以宁静来修养身心。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俭以养德: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5.非淡泊无以明志: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办法明确志向。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办法;明:明确;志:志向)
6.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宁静专一,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
7.夫学须静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8.才须学也:才干来自于学习。
9.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没办法增长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
10.非志无以成学:不定下志向没办法学有所成。
11.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精:精神)
12.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性:性情)
13.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4.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5.遂成枯落:最终凋落衰残。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
16.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7.悲守穷庐:悲哀地坐守着穷困的居舍。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
18.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诫子书三国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 《诫子书》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诫子书》注释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性,养性。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穷庐:破房子。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赏析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诫子书》原文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译文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
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
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三行对译
诫子书三行对译
《诫子书三行对译》是一部古代经典散文,内容简洁而深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部书中的三行对译,既有着丰富的内涵,又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对于后人来说,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行对译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句话告诫人们,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因此,我们应该宽容他人的过错,也要学会原谅别人,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过失。
第二行对译是“每天都应进行自我反省。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改进。
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第三行对译是“有了过错,及时改正。
”这句话告诫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有了错误,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更糟糕才后悔莫及。
只有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避免更多的麻烦和损失。
《诫子书三行对译》虽然只有短短的三行,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这三行对译,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告诉我们,人无完人,但要有自知之明;要时刻审视自己,改正错误。
这样的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铭记这三行对译,不断提醒自己并付诸行动,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也才能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
诫子书的全文翻译
诫子书的全文翻译《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1.原文诫子书⑴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
非淡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⑺,非志无以成学⑻。
淫慢则不能励精⑼,险躁则不能治性⑽。
年与时驰⑾,意与日去⑿,遂成枯落⒀,多不接世⒁,悲守穷庐⒂,将复何及⒃!2.注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作“澹(dàn)泊”。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⑺广才:增长才干。
⑻成:达成,成就。
⑼淫慢:放纵懈怠,过度享乐。
《艺文类聚》作“慆慢”,漫不经心之意。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⑽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⑾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⑿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⒀遂:最终。
枯落:枯枝和落叶。
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⒁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⒃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3.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自律、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的。
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心有杂念与纠结,就不会有明确坚定的志向;不能安静平和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诫子书译文及注释
诫子书译文及注释诫子书诸葛亮〔两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诫:警告,劝人警惕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
与:跟随。
驰:疾行,指飞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最终。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文言知识一、重点字词解释1、夫: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诫子书三行对译 -回复
诫子书三行对译-回复[诫子书三行对译]是指一本类似《观子书》的古代文献。
这部书以三行对译的方式,通过给子女上课进行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
这篇文章将逐步解答有关[诫子书三行对译]的主题。
第一部分:介绍[诫子书三行对译]是一本面向子女教育的宝贵文献。
它采用了三行对译的方式,简洁明了地传达给子女们重要的教育观念和生活准则。
这本书为儿童提供了一套行为准则,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部分:三行对译的解释[诫子书三行对译]的核心特点是其特殊的写作风格。
每一条教育观念都以三行对译的形式出现,每行包含四个字。
这种写作形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三行对译不仅有助于加强文化记忆,还能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
第三部分:教育观念和生活准则[诫子书三行对译]的教育观念和生活准则广泛涵盖了各个方面。
从个人品质到社会交往,从学习态度到行为习惯,这本书都涉及了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各项规范。
例如,存在于[诫子书三行对译]中的准则有寡欲、增智、修身、劝善、敦亲、睦邻、友善、扬善、去恶、戒暴、礼贤、由俭等。
第四部分:儿童成长与[诫子书三行对译]的关系[诫子书三行对译]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孩子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他们将学会控制欲望,发展智力,修正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通过研究[诫子书三行对译],儿童还能够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第五部分:[诫子书三行对译]的现代意义虽然[诫子书三行对译]是一本古代的教育文献,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家长们希望能够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成年人。
[诫子书三行对译]提供了一种古老但依然有效的教育模式,帮助儿童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结论[诫子书三行对译]以其独特的写作形式和丰富的教育观念成为一本对子女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宝贵文献。
这本书通过简洁明了的三行对译,传达给儿童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心恬淡, 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 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 大目标。
诫子书
返回录
【全文中心】《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是诸 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 静的价值。
诫子书
返回目录
【名句默写】 (1)夫君子之行,___静__以__修__身_____,__俭__以__养__德______。 (2)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险__躁__则__不__能__治__性___。 (5)《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才__须__学__也_____, _非__学__无__以__广__才___,_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
目
录
文学常识
原文呈现
全文中心
名句默写
诫子书
返回目录
【文学常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 书信。
诫子书
返回目录
【原文呈现】
助词,用于句
屏除杂念和干
首,表示发端。 扰,宁静专一。
连词,表示后者 是前者的目的。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
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险,轻薄。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诫子书
返回目录
(6)《诫子书》中后人常将其中两句作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的句子是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__非__宁__静__无__以__致__远__。 (7)《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 子是__淫__慢__则__不__能__励__精__,__险__躁__则__不__能__治__性___。
诫子书
返回目录
疾行,指迅速逝去。
凋落,衰残。比喻人 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穷困潦倒之 人住的陋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 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